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背诵资料

第一课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在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4、风雨雷电是怎样形成的?答: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降落下来的。
雷电是天空中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时,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放电时出现的电火花就是闪电,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5、秋天里树叶为什么会飘落?答:到了秋天,气候变得又寒冷,又干燥,土壤里水分少了,植物的根吸收水分的能力也变差了,各种树木都纷纷落叶。
这样可以减少树木中水分的消耗,聚集营养,以便安全过冬。
6、玩过山车时,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答:过山车开动时速度非常快,会产生很大的惯性,人受惯性的推动,再加上保险扣得作用,所以掉不下来。
7、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解释的?答:纸片不分开,却向中间靠拢。
这个现象与空气的流动和大气压力有关。
吹气时,把两片纸之间的空气吹跑了,使两片纸之间气压较低,两片纸外边压力较高的空气会把纸向中间推,所以纸会向中间靠拢。
8、用手轻轻拖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你是怎么解释的?答: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这是因为当向漏斗颈口吹气时,漏斗中就会形成一个低压区,乒乓球就会被其周围压力较高的空气向漏斗里面推。
第二课认识自己1、记下现在的我最好画出自己的(轮廓图)。
2、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秤,测心率用秒表,测腰围用卷尺,如果没有卷尺,可以用直尺和绳子。
3、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4、每个人的一生中不易改变的特征有:胎记、指纹、耳垂、酒窝、平卷舌、额头发际是否有美人尖、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等;易改变的有:有无小辫、指甲长短、胖瘦、是否戴眼镜等。
5、留指纹时一般留(右手食指)的指纹。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全)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全)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一)一、填空1、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2、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组成的。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又包括上臂、前臂、手,下肢包括大腿、小腿、足,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
3、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该变,皮肤损伤后,新的指纹仍具有原来的纹理。
4、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为止。
5、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6、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7、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的,身体中间有一个大环,头在靠近大环的一端。
8、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
9、在寻找动物和植物时,不了解的动植物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10、凤仙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
果实像小辣椒,还长着毛1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1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13、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14、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
15、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种成分。
16、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17、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是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
18、保护土壤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多植树造林。
19、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答356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三峡的泥沙平均就有5亿多吨。
20、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1、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一:物质的状态
- 固体:物质的分子排列紧密,形状和体积都固定不变。
- 液体:物质的分子间隔较大,形状不固定,但体积固定不变。
- 气体:物质的分子间隔很大,形状和体积都不固定。
知识点二:天气现象
-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亮。
- 阴天:天空多云,阳光被云遮挡。
- 雨天:天空下雨,能感觉到水滴落在身上。
- 雾天:空气中有水汽,能看到细小的水滴或水雾。
知识点三:动物
1. 两栖动物
- 蛙:喜欢生活在水中,能够通过皮肤呼吸。
- 蟾蜍:也喜欢生活在水中,有毒。
- 两栖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需要呼吸、进食和运动。
2. 鸟类动物
- 鸟的特点:有羽毛、长喙、两只翅膀、两条腿和一对趾。
- 鸟的飞行:能够通过翅膀的振动飞行。
- 鸟的嘴:根据鸟的食物不同,嘴巴形状和大小也会有所不同。
知识点四:植物
1. 花草植物
- 茉莉花:花香味浓郁,花瓣白色。
- 向日葵:花朵向太阳方向生长,花瓣金黄色。
- 花草植物需土壤、阳光和水分才能生长。
2. 树木
- 松树:树叶长针形,木材坚韧耐用。
- 枫树:秋天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以上是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部分知识点整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教材。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及复习题大全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每节课知识点一亲历科学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4. 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铃声)。
二认识自己1. 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2. 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3.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4. 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 地球上的生物有(150)多万种,至少还有(三四千万)种生物等待我们去发现。
2.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4.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5. 各种树木的皮是不一样的,有的树皮(光滑),有的树皮(粗糙)。
6.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四蚯蚓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的观察,及时记录。
3.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完整word版)冀教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科学三年级上册应知应会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应知应会1、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3.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
4.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
5.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2、测量体积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的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3.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
4.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
5.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6.固体体积的单位为立方厘米、立方米等,1毫升=1立方厘米。
3、测量质量1.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2.托盘天平由指针、左托盘、右托盘、平衡螺母、游码、底座、砝码和镊子组成。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游码移至“0”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3)将待测物体放于左托盘,用镊子向右托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
(4)记录称量结果。
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5)测量完毕,应把砝码放回盒中,并把游码移回“0”处。
4、测量温度1.用手感觉水的冷与热时,先用手背触摸杯壁,感觉水的冷热,避免烫伤。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
4.使用温度计时,手持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水杯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读取液柱示数。
5、计量时间1.停表的使用方法:先按复位键,使停表显示的示数归0。
按下起始键,停表开始计时。
计时结束时,再按下停止键,停表停止计时。
2023年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各课知识点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一亲历科学1.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旳, 但它并不(神秘)。
2.当你对周围旳事物产生了(好奇), 并思索(为何)旳时候, (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有关电视你想懂得什么?答: 电视机为何会有图像,并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旳时间长了为何会发热?为何看电视会伤眼睛?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 这种现象与(空气旳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步发生旳, 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 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 再慢慢放开手, 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 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1.记下目前旳我旳措施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 勾画轮廓, 是眼睛和手来帮忙。
量身高和测体重, 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旳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同样旳人。
4.在每个人旳毕生中, 有些特性是(会变化)旳。
如: (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性是(不会变化)旳。
如: (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懂得自己旳特性有诸多措施, 例如, 要懂得有无双眼皮, 可以运用(镜子)看;要懂得有几根肋骨, 可以用(手)摸;要懂得身高, 可以运用(尺子)量;要懂得心脏在哪里, 可以运用(听筒)听。
6、每个人旳(指纹)都不相似, 并且终身(不会变化)。
皮肤损伤后, 新生旳皮肤仍然具有(本来)旳(纹理)。
近年来, 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 计算机中旳(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运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 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我们周围旳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 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我们在观测动植物时, 不理解旳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 不要去(危险)旳地方。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 观察与测量 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观察与测量知识点总结冀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第一课:测量长度1、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2、你的直尺的最大量程是(20厘米),最小刻度是(1毫米)3、怎么用直尺量笔的长度?答:用直尺测量笔的长度,注意直尺的零刻度线与笔的一端对齐。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4、生活中有哪些刻度尺?答:有皮卷尺,皮尺,钢卷尺,直尺,等5、我的肩宽( 34 )厘米,腰围( 62 )厘米,身高( 135 )厘米,现在测量身高多采用(全自动身高测量仪)6、在身边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可以用(拃)(步)等身体上的尺子来估测物体的长度和距离的远近我的一拃有(14)厘米长,我的一步有(35厘米)长。
7、体育老师用(轮式测距仪)测量跑道的长度,建筑工人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长度。
第二课测量体积1、粗细相同,高度不同的两个杯子(高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高度相同,粗细不同的两个杯子,(粗杯子)能装的水多一些。
2、像水在杯子中会占据空间一样,物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称作物体的体积3、量筒是常用的测量体积的工具。
量筒壁上标有(刻度)和(单位)4、怎样测量水的体积?答:1,选择合适的量筒,将杯中的水沿筒壁缓缓倒入量筒中。
2,将量筒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待液面稳定后,平视液面,读数并记录结果。
5、怎样测量胡萝卜的体积?答:1,选择合适的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2,胡萝卜放入量筒淹没,记录体积。
3,后面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胡萝卜的体积。
6、怎样自制量杯?答:1,量取20毫升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
2,再量取20毫升水倒入杯中,并标记刻度。
3,以此类推,直到在杯上把最大刻度写出来。
4,量杯做好了。
第三课测量质量1、放天平时,要合理安排实验中各种仪器在桌面上的合理布局,仪器的摆放位置应便于操作,实验过程中(不能)再移动天平,否则需要重新调节。
2、把游码拨到(零刻度线),在调节天平过程中,若指针偏向标尺右侧,就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端)旋动,若指针偏向标尺左侧,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右侧)旋动。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复习总结第一课亲历科学1、也许您认为科学就是神奇得,但它并不(神秘)。
当您对周围得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得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2、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3、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1乒乓球不会掉选来②我观察到得现象就是:乒乓球在漏斗颈口打转。
③对于这种现象,我就是这样解释得:漏斗内空气压力小,周围空气压力大,所以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第二课认识自己1、记下现在得我最好画出自己得(轮廓图)。
2、我得身体就是(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得。
3、量身高用(尺子),量体重用(秤),测心率用(秒表),测腰围用(卷尺),如果没有卷尺,可以用直尺与绳子。
4、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得人。
5、在每一个人得一生中,会改变得特征有:(○1胖瘦○2指甲长短○3戴眼镜○4发型○5头发得颜色等)不会改变得特征有:(○1胎记○2指纹○3单眼皮、双眼皮○4血型○5酒窝)。
6、每个人得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皮肤损伤后,新生得皮肤仍具有原来得(纹理)。
7、利用指纹这一特性能帮助人们做什么?答:○1可以利用指纹来侦破案件○2开防盗门○3登录计算机系统与银行储蓄系统。
第三课寻找动物与植物1、在野外观察动植物需要注意什么?答:1不了解得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2不要去危险得地方3要爱护花草树木与小动物。
第四课蚯蚓1、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得距离,直到瞧清楚为止。
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环境中。
3、蚯蚓得颜色就是(棕红色),有得地方较浅,外形就是(圆筒形),一环一环得,还有一个大环,好像戴了一个大戒指,头在离大环(较近)得一端。
4、(观察)就是科学探究得基本方法之一,科学观察与一般观察不同,要全面仔细得观察,及时记录。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得(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题一亲历科学1. 也许你认为科学是(神奇)的,但它并不(神秘)。
2. 当你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好奇),并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
3. 关于电视你想知道什么?答:电视机为什么会有图像,而且图像还会动?电视机开的时间长了为什么会发热?为什么看电视会伤眼睛?4.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你会看到纸片(向中间靠拢),这种现象与(空气的流动)有关。
5、闪电和打雷时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6、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会发现(乒乓球不落下来,却在漏斗颈口上下跳动)。
二认识自己1. 记下现在的我的办法是什么?分别用什么来帮忙?答:勾画轮廓,是眼睛和手来帮忙。
量身高和测体重,是尺子和称来帮忙。
2.我们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躯干又分为(胸部)和(腹部);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3.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4.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些特征是(会改变)的。
如:(身高、体重、发型等);有些特征是(不会改变)的。
如:(指纹、胎记、血型等)。
5、要知道自己的特征有很多办法,比如,要知道有没有双眼皮,可以利用(镜子)看;要知道有几根肋骨,可以用(手)摸;要知道身高,可以利用(尺子)量;要知道心脏在哪里,可以利用(听筒)听。
6、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
皮肤损伤后,新生的皮肤仍然具有(原来)的(纹理)。
近年来,科学家已经将(指纹识别技术)运用到其他领域,计算机中的(指纹识别系统)和(银行储蓄系统)就利用了这一技术。
三寻找动物和植物1. 我们周围有许多(动物)和(植物),只要我们认真去寻找。
我们周围的动物有蚂蚁、蝴蝶、小猫、小狗、小羊等,植物有小草、杨树、柳树、月季花等。
2. 我们在观察动植物时,不了解的物体不要(直接用手摸),不要去(危险)的地方。
3. 我们在寻找周围的动物和植物时,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4. (眼)(耳)(鼻)(舌)(手)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在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5. 观察动物和植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用耳朵听。
眼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耳能听出声音的(高低)(强弱),鼻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舌使我们尝出物体或物质的(味道)。
四蚯蚓1. 通过实验我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2. 蚯蚓的身体是(棕红色),有的地方较浅,身体是(圆筒形),一环一环的,还有一个(大环),头在离大环较(近)的一端,身上长有短而坚硬的(刚毛)。
3.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学观察与一般的观察不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全面)、(仔细)地观察,及时记录。
4. 科学观察可以凭借我们的(眼)(耳)(鼻)(舌)(手)等感觉器官进行,也可以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摄像机)等仪器对事物进行观察,有时还需要(测量)。
同时,在观察中我们要积极(思考),多问问(为什么)。
5. 科学家使用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几十万)倍。
6、怎样使用放大镜?答:使用放大镜时,要把镜面对准物体,然后慢慢调整镜面到物体的距离,直到看清楚为止。
五凤仙花1. 我们身边的花和草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种子植物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组成。
但不同种子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也有所不同。
3. 凤仙花的花是(红色)的,叶子是(长条形)的,种子是(黑)的,不太圆,果实像一个(小辣椒),还长着(毛)。
4. 花草树木使我们的环境更(清新)、更(美丽),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们。
5. 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答:(1)按时浇水;(2)不在树上刻、画;(3)不摘花;(4)做爱护花草树木的标牌。
六观察土壤1.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2. 通过对比发现:(1)湿润的土壤:颜色:深手感:松软、潮湿气味:浓(2)晒干以后的土壤:颜色:浅手感:干燥气味:淡3. 湿润的土壤晾晒后,会发现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变干了,说明土壤里的水分蒸发了,从而证明土壤里含有水分。
4.土壤中颗粒较大的是(砂),颗粒较小的是(粘土)。
5.土壤是由(水)(空气)(砂)(粘土)(腐殖质)等组成的。
6.动植物的(残体)腐烂后形成(腐殖质),也是土壤的一部分。
7.肥沃土壤的特点是(腐殖质)较多。
8.能腐烂的垃圾对土壤的作用有(增加土壤肥力),对植物的作用(使植物茁壮成长)。
9、不能腐烂的垃圾堆土壤有什么影响?对植物有什么影响?对不能腐烂的垃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答:会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要进行分类处理,能回收的要回收再利用。
10、从农田和河边取一些土壤,分别放在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棒搅拌后放置在桌子上,沉淀6个小时,观察杯中的沉淀情况。
我的发现:杯中的“土”出现分层,上面的颗粒小,下面的颗粒大,还有东西浮在水面上。
现象说明:这两个地方的土壤中含有砂、粘土、腐殖质。
七土壤的保护1. 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2. 课本第26页图,分别向有草坪和没有草坪的盒子里浇水,每个盒子里的土壤有什么变化?盒中的草对土有什么作用?答:种有草的盒里的土壤剩下的比不种草的盒里多。
盒中的草对土有保护作用。
3. 水和土同时流失的现象叫做(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黄河水变黄的根本原因。
4. 植物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能生存。
5. 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统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7.1%。
每年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泊。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6.5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平均为(16亿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56万)平方千米,每年进入三峡的泥沙就有(5亿多吨)。
6. 水土流失可使河床(升高),湖泊(变浅),土壤肥力(衰减),旱涝频繁,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
7. 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暴雨或洪水能将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8、草原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可是草原现在正在慢慢退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答:由于过度垦殖和村民的过度放牧造成的。
9、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答:①因为黄土高原地面坡度较大,植被少,夏季多暴雨,流水对黄土高原腐蚀强烈,雨水把黄土冲下山坡,最后流入黄河的泥沙多了,黄河水就变黄了。
②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国家要治理黄河。
八水与生命1. (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每天都离不开水。
2. (水)(空气)(食物)合称为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要素。
3. 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无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的(液体)。
4. 1000克重的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水约(900)克。
5. 1000千克重的一条鱼体内,含水约(800)千克。
6. 体重100千克的成年人体内,含水约(70)千克。
7. 水果榨完汁以后是果汁多还是果肉多?说明了什么?答:果汁比较多;说明了水果的水分多,也说明水果之所以叫水果的原因。
8.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答:如果没有水,世界上将不会有生命,如没有动物、植物和人等;也不会有云、雨、雪、霜、露、雾等自然现象;没有江、河、湖、海等,世界将死气沉沉,一片荒凉。
九浮与沉1. 在水中的物体有的(沉),有的(浮),但是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2. 把纸币,电池,钥匙,泡沫,钉子,乒乓球,棉花,实心铁球放进水中,能浮起来的物体有(泡沫,乒乓球),立即沉下去的物体有(电池,钥匙,钉子,实心铁球),先浮后沉得物体有(纸币,棉花)。
3. 让瓶子沉下去的方法:灌水、装石子、捆上重物、打碎、不盖盖、重物压、在瓶子上钻孔等。
4.让橡皮泥浮上来的方法:捏成船形或碗形、放在浮的物体上、裹住能浮的物体、捏成空心球等。
5. 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液体的比重,还可借助别的物体。
6、我们生活中利用水的浮力的例子:淘米、选种、煮饺子、救生衣、游泳圈、船、水上运输等。
十流动的水1. 自然界中的水有的是(静止)的,有的是(流动)的。
流动的水是有(力量的)。
2. 流水可以帮助我们(磨面)(发电)(浇地)(行船),也能给我们带来(冲翻船只,冲毁大坝、村庄,造成洪灾)等的危害。
3. (水量大)(水位高)(水冲在轮叶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快。
(水量小)(水位低)(水冲在轮轴上)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慢。
4. 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流动)的水。
十一节约用水1. 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三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到了(2)份,可供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2. 淡水的缺乏越来越严重地限制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我国300多个大城市中有(188)个供水紧张,(40)多个严重缺水3. 虽然我国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每人平均占有的淡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百分之二十五),全国大多数地区都面临着(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极低,(污染)和(浪费)十分严重。
4.如果把人类需要的淡水平均分成100份,大约(70)到(80)份的淡水用于(灌溉),不到(20份)用于(工业),(6份)用于家庭。
5.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呼吁人们要保护水资源。
6、生活中浪费水的行为:①大量使用清洁剂。
②用水解冻冷冻食物。
③家里的水龙头或水箱漏水。
7、生活中节约用水的行为:①刷牙、洗脸抹香皂时随手关上水龙头。
②洗澡抹香皂、搓澡时随手关上水龙头。
③淘米或洗菜用过的水用在别的地方。
8、合理利用淡水的建议:(1)更新老化的用水设施,减少跑、冒、滴、漏水的现象;(2)合理安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做到一水多用。
如洗菜水、淘米水的再利用等。
(3)分系统供水。
(4)采用节水性设备。
9、如果你所在的社区请你写一些节约用水的广告语,你能写出几句吗?答:今天不节水,明天无泪流;节约用水,尊重生命;节约用水,从点滴开始。
保护水资源,生命真永远。
浪费水等于浪费生命。
水,生命的源泉。
十二认识空气1.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的(气)体。
3、找空气的方法有:用塑料袋装空气,直接觉察空气、将粉笔或土块放进水中观察粉笔或土块中冒出的空气,用扇子扇风感觉空气的流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