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

合集下载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汇报人:2023-12-13•元数据概述•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元数据采集与描述目录•元数据存储与检索•元数据应用与案例分析•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未来展望01元数据概述元数据的定义与特点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属性、特征和上下文。

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元数据用于描述电子文件的属性、内容和结构。

元数据的特点元数据具有多样性、结构性和动态性。

多样性指的是元数据可以包含多种类型的信息,如文本、图像、音频等;结构性指的是元数据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如XML、JSON等;动态性指的是元数据可以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03提高电子文件的可利用性和可理解性通过元数据,可以方便地检索、浏览和利用电子文件,提高电子文件的可利用性和可理解性。

01描述和组织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用于描述电子文件的属性、内容和结构,帮助组织和管理电子文件。

02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元数据可以记录电子文件的创建、修改和访问等信息,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元数据经历了从手工到自动、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历程。

未来,元数据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语义化和跨领域的应用。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元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也将更加高效和便捷。

元数据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元数据的发展趋势元数据的发展历程0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OAIS参考模型EDI/EDIFACT标准ebXML标准RosettaNet标准ISO 15489-1:2001《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元数据管理》GB/T 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3-2002《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01020304元数据应用元数据应用是实施电子文件管理的最终目的,它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共享和交换,提高电子文件的利用价值。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基于元数据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实施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捕获、存储、组织、检索、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管理。

进馆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

进馆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

进馆电子档案元数据规范(一)基本描述信息(约束:必选)按照《文书档案目录数据规范第1部分:数据元》(DB31/T386.1-2006)、《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1821—2002)以及国家和本市专门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元数据。

(二)电子特征信息(约束:可选)1、电子档案名称(标识:name of electronic record;数据类型:字符型;著录规则:主名.扩展名,主名中不能包含“半角空格符”、“.”(半角点),例:N543.PDF;约束:必选),用于记录计算机存储的电子档案名称。

此项由处理人员人工选择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2、稿本(标识:version of electronic record;数据类型:字符型;指定值:草稿、第n次修改稿(n代表阿拉伯数字1、2、3……,例如:“第2次修改稿”表示某电子文件的第二次修改稿)、底稿(也称留真稿,指保留电子文件历次修改痕迹的稿本)、送审稿、定稿、发文稿、文件处理单、抄告单、领导批示……;约束:必选),用于记录重要电子文件草稿、历次修改稿或定稿等的版本说明。

此项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3、室编电子档案号(标识:reference code ofelectronic record use in file office;数据类型:字符型;约束:必选),用于记录立档单位在管理电子档案时,赋予电子档案的一组符号代码。

4、馆编电子档案号(标识:reference code of electronic record;数据类型:字符型;约束:可选),用于记录立档单位在管理电子档案时,按照进馆要求赋予电子档案的一组唯一符号代码。

以“件”方式整理的该号由“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代码-件号-电子流水号”组成。

立卷方式整理的以“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电子流水号”组成。

件号即纸质文件的排列顺序号;电子流水号即电子档案的排列顺序号,一般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此项由处理人员人工选择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

数据格式与转换
建立元数据格式转换机制 ,实现不同格式元数据之 间的转换和兼容。
互操作技术
研究和应用互操作技术, 提高元数据在不同系统和 平台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共 享性。
元数据安全保护
加密技术与访问控制
对元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元数据的访问权限。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电子文件管理概述 • 元数据概述 •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 •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应用 • 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挑战与
解决方案 •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电子文件管理概述
电子文件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子文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 、传输、存储和处理的文件,包 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 种形式。
作用
电子文件检索与利用可以提高文件检索效率和准 确性,降低文件管理成本,提高文件利用价值。
3
应用场景
电子文件检索与利用广泛应用于图书馆、档案馆 、博物馆等领域,也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文档管理 和知识共享。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
定义
01
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是指确保电子文件在长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真
实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文件损坏或丢失。
规范化元数据应用
制定元数据应用规范,明确元数据的定义、分类、属性、应用场景等,提高元数 据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应用
智能化元数据采集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提取、分类和存储电子文件中的元数据,降低 人工干预成本。
自动化元数据管理
通过自动化工具和系统,实现元数据的自动更新、维护和备份,提高管理效率 。
数据备份与恢复

电子文件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管理规范

电子文件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文件的管理成为现代组织和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追溯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文旨在规范电子文件的创建、存储、传输、访问和销毁等环节,确保电子文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适合于所有使用电子文件的组织和企业。

三、术语定义1. 电子文件:指以数字形式存储的文件,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2. 电子文件管理系统(EFMS):指用于电子文件的创建、存储、传输、访问和销毁等管理工作的软硬件系统。

3. 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属性和特征的数据,包括文件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信息。

4. 文档流程:指电子文件在组织内部流转的过程,包括创建、审核、审批、归档等环节。

四、电子文件管理原则1. 合规性原则:电子文件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定,确保文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完整性原则:电子文件必须完整保存,不得随意删除或者篡改,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可追溯性原则:电子文件必须有明确的创建、修改和访问记录,能够追溯文件的操作历史。

4. 便捷性原则:电子文件的创建、存储和访问应简便高效,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5. 保密性原则:电子文件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

五、电子文件管理流程1. 文件创建(1)电子文件应按照组织内部规定的命名规范进行命名,确保文件名称的惟一性和易识别性。

(2)在创建电子文件时,应填写相关的元数据信息,包括文件名称、创建者、创建时间等。

(3)对于重要的电子文件,应进行数字签名或者加密,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文件存储(1)电子文件应存储在专门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确保文件的集中管理和统一权限控制。

(2)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应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防止数据丢失。

(3)对于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应采用合适的存储介质和格式,确保文件的长期可读性和可访问性。

电子文件管理细则 第一部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电子文件管理细则 第一部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电子文件管理细则第一部分: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文件形成、交换、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等全过程元数据设计、捕获、著录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档案馆和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参照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原生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数字化图像、文本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4880.2 语种代码名称第2部分:3字母代码(eqv ISO 639-2:1998)GB/T 4881 中国语种代码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与标识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dt ISO 8601:2000)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3967-1992 全宗单GB 18030-2005 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 18391(所有部分)数据元的规范与标准化 [idt ISO/IEC 11179(所有部分)]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4-1994 全宗指南编制规范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国档发〔1987〕4号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国档案分类法中国档案主题词表ISO 15489-1:2001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第1部分通用原则ISO 23081-1:2006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第1部分原则ISO/TS 23081-2:2007 信息与文献文件管理流程文件元数据第2部分概念与执行事宜3 术语和定义GB/T 9704-1999、DA/T 1-2000、《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合本标准。

一体化办公协同系统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

一体化办公协同系统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

附件1一体化办公协同系统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一、概述一体化办公协同系统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包括发文核心元数据、收文核心元数据、签报核心元数据三部分。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用于下属各单位在一体化办公协同系统中实施电子公文处理模块中发文、收文、签报传输时所规定的元数据标准。

三、参考标准《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元数据规范》(GB/T 33480-2016)四、元数据的描述规则4.1 内容本标准采用摘要表示的方式定义和描述元数据,摘要内容包括中文名称、定义、英文名称、数据类型、值域、短名、注解和取值示例。

4.2 中文名称元数据名称的中文描述。

4.3 定义描述元数据的基本内容,给出电子公文特定要素的概念和说明。

4.4 英文名称元数据名称的英文描述,一般用全称。

所有组成词汇的首字母大写,以下划线分割。

4.5 数据类型元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字符串、日期、布尔型、整型、浮点型、实体型等。

4.6 值域说明元数据可取值的范围。

4.7 短名元数据中文名称的拼音首字母连写。

4.8 注解对元数据含义的进一步解释,包含元数据的约束(可选、必选)和其他信息等。

4.9 取值示例给出取值的参考范例。

五、发文核心元数据5.1 文种中文名称:文种;定义:公文的种类;英文名称:Document_Type;数据类型:字符串;值域:通知、请示、批复、意见、函等,具体取值见附录A的表A.1;短名:WZ;注解:必选;取值示例:通知;5.2 密级中文名称:密级;定义:公文的秘密等级;英文名称:Security_Classification数据类型:字符串;值域:无(为符合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保密条例要求,密级只能选择无);短名:MJ;注解:必选取值示例:无;5.3 缓急中文名称:缓急;定义: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限要求;英文名称:Emergency_Degreer;数据类型:字符串;值域:公文的紧急程度取值为特急、加急、无;短名:HJ;注解:必选;取值示例:特急;5.4 发文字号中文名称:发文字号;定义:由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英文名称:Issued_Number_Of_Document;数据类型:字符串;值域:包含发文单位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其中年份由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应为正整数;短名:FWZH;注解:必选;取值示例:XX发〔2021〕1号;5.5 签发人中文名称:签发人;定义:签发公文人员的姓名;英文名称:Signer;数据类型:字符串;值域:多个签发人姓名之间以空格分隔;短名:QFR;注解:可选;取值示例:张XX,李XX;5.6 标题中文名称:标题;定义:对公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电子地文件资料元大数据要求要求规范

电子地文件资料元大数据要求要求规范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文件进行以保证凭证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使用元数据可实现以下目的:——确保并证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其凭证价值;——有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实现长期保存;——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可捕获、可收集、查长期利用;——对归档电子文件及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有效、方便地查询、检索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3967-1992 全宗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ISO 14721 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ISO/IEC 11179-3 :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ATAELEMENTS - PART 3: BASIC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GUIDE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RECORDS FROM AN ARCHIVAL PERSPECTIVE, COMMITTEE ON ELECTRONIC RECORDS,ICA(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 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3 术语与定义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

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文件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而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则是实现有效管理和利用电子文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电子文件元数据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元数据方案。

二、电子文件元数据的概念电子文件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属性和特征的数据。

它提供了对电子文件进行搜索、分类、组织和归档的基础信息,从而实现对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格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作者、关键词等等。

三、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的重要性1. 实现电子文件的有效管理:通过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快速定位和检索所需的电子文件,有效提高电子文件的管理效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能够迅速找到需要的文件,节约时间和精力。

2. 提供电子文件的可追溯性: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记录文件的创建、修改和访问等操作信息,为电子文件的追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需要查找电子文件的来源、历史记录等情况下,元数据方案能够提供必要的参考。

3. 实现电子文件的合规性管理: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记录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和访问权限,确保电子文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通过合适的元数据方案,可以控制文件的访问范围和权限,保护文件的机密性。

4. 支持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电子文件元数据可以记录文件的存储位置、格式和保留期限,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通过元数据方案可以实现对电子文件的备份、迁移和恢复等管理措施,防止文件的丢失和损坏。

四、制定有效的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的要点1. 定义元数据字段:根据组织或个人的需求,明确需要记录的元数据字段,包括文件名称、文件大小、文件格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作者、关键词等等。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元数据字段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2. 使用标准和规范:采用行业通用的元数据标准和规范,例如Dublin Core、MARC 21等,确保电子文件元数据的一致性和可互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文件元数据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九省区各级国家档案馆、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电子文件进行以保证凭证性为目的的管理活动。

其他社会组织可参照执行在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使用元数据可实现以下目的:——确保并证明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与有效性,从而保证其凭证价值;——有利于归档电子文件的保护,实现长期保存;——在异构的信息系统中对归档电子文件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可捕获、可收集、查长期利用;——对归档电子文件及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资源进行集成管理,实现有效、方便地查询、检索与利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37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3792.1-1983 文献著录总则GB/T 7156-2003 文献保密等级代码GB/T 7408-2005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 9704-199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T 11821-2002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13959-1992 文件格式与代码编制方法GB/T 13967-1992 全宗单GB/T 15418-1994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GB 18030-2000 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DA/T 1-2000 档案工作基本术语DA/T 12-1994 全宗卷规范DA/T 13-1994 档号编制规则DA/T 18-1999 档案著录规则DA/T 19-1999 档案主题标引规则DA/T 22-2000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 31-2005 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办发[1996]14号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发﹝2000﹞23号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档发[1987]4号关于颁发《编制全国档案馆名称代码实施细则》的通知国家档案局第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7月28日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2006年12月19日ISO 15489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Records managementISO 23081-1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Records Management Processes – Metadata for Records—Part 1: PrinciplesISO 14721 Open archives information system (OAIS)ISO/IEC 11179-3 :200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PEC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ATAELEMENTS - PART 3: BASIC ATTRIBUTES OF DATA ELEMENTSGUIDE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RECORDS FROM AN ARCHIVAL PERSPECTIVE, COMMITTEE ON ELECTRONIC RECORDS,ICA(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管理委员会《电子文件管理指南》),1997 W3C Namespaces in XML XML的命名空间(Namespaces)3 术语与定义3.1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它由足以为其职能活动提供凭证的内容、结构与背景信息构成。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电子文件称为归档电子文件。

3.2电子文件元数据(Electronic Records Metadata)电子文件元数据是描述电子文件内容、背景和结构及整个管理流程,又能够被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自动辨析、分解、提取和分析归纳的数据。

3.3信息总体(Information Package)信息总体,又称为信息包,是一组信息的集合。

包括为长期保存电子文件所需的所有内容信息与保存描述信息,即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形成于管理过程的管理信息、为保证电子文件真实性与完整性而设置的固化信息。

档案信息包为分三种:提交信息包(SIP,Submission Information Package),用于立档单位向同级国家档案馆进行归档电子文件的物理归档;档案信息包(AIP,Archival Information Package),用于国家档案馆长期保存归档电子文件;分发信息包(DIP,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Package),用于电子文件的查阅。

经过数字签名封装的档案信息包是保证归档电子文件凭证性、实现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与海量存储的有效数据格式。

3.4内容信息(Content Information)内容信息是指电子文件的正文内容,包括主文件、附件的正文内容。

内容信息包括数据对象与数据对象表述信息。

数据对象是指表达并保存电子文件正文、附件正文等的比特流。

数据对象表述信息是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由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与语义信息构成。

3.5保存描述信息(Preservation Description Information)保存描述信息包含构成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及背景信息,是对电子文件自身最基本特征的描述,能在电子文件自生成直至永久保存全过程中用于显现、理解电子文件内容信息。

保存描述信息由内容描述信息、结构信息、背景信息、管理信息、固化信息构成。

3.6内容描述信息(Content Description Information)内容描述信息是指描述、揭示与电子文件内容相关的内部与外部特征的信息。

3.7结构信息(Structure Information)结构信息是指表述电子文件内容排列,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关文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存储器中的构成等信息。

3.8背景信息(Context Information)背景信息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

背景信息由来源信息、创建依据、关联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构成。

3.9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管理信息是指描述电子文件管理过程的信息,由鉴定信息、归档信息、权限管理、维护历史等信息集组成。

3.10固化信息(Fixity Information)固化信息是用以保障并确认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信息可信性与完整性的信息,如能够描述数字签名的内容值、校验和等。

4 电子文件元数据结构4.1 电子文件元数据总体结构本规范按照保障电子文件真实性、完整性与长期可读性的要求,根据电子文件的构成,及其生成、管理与利用等不同时期的特征,定义电子文件元数据表。

电子文件元数据表由2个元数据模块4.4 元数据的应用本规范对元数据表结构的定义依据XML规范进行,适用于基于XML规范的办公自动化等业务信息系统对元数据的设置、捕获与存储,以及最终生成基于XML的档案信息包。

在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中生成、运行、维护的结构化数据库中,档案管理人员可依据“6 电子文件元数据元素定义及描述”中关于元数据注释属性的定义,进行元数据项的著录。

5 电子文件元数据元素定义方法电子文件元数据表中各个元素都用11个属性进行描述:名称(Name):元素的名称。

版本(Version):产生该元素的元数据规范版本。

标识(Identifier):元素的唯一标识;定义(Definition):对元素概念与内涵的描述;类型(DataType):元素所属的数据类型;值域(Value):元素的指定值或允许范围;必备性(Obligation):说明元素是必备的还是可选的;可重复性(Repeatability):元素的可重复行与值域重复;下层元素(Sub-elements): 某上位元素的下位子元素;应用范围(Application):元数据可应用的范围或领域;注释(Comment):对元素的补充说明及相关著录细则。

6 电子文件元数据元素定义及描述6.1.1.1 数据对象(Date Object)6.1.1.2 表述信息(Representation Infomation)6.1.1.2.1 数据对象结构信息(Data Object Structure Infomation)6.1.1.2.2 语义信息(Semantic Infomation)6.1.2 保存描述信息(Preservation Description Information)6.1.2.1 内容描述信息(Content Description Information)6.1.2.1.3 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Title Annotation)6.1.2.1.4 责任者(Creator)6.1.2.1.6 文件形成时间(Create Date)6.1.2.1.7.2 附件标识符(Annex Identifier)6.1.2.1.8 稿本(Manuscript)6.1.2.1.9 主题词或关键词(Subject)6.1.2.1.12 分类号(Classification)6.1.2.1.15 内容覆盖范围(Coverage)6.1.2.1.15.3 时间或时期(Period Name)6.1.2.1.16.2 录制地点(Record Place)6.1.2.1.17 内容描述扩展信息(Content Description Extent)6.1.2.2 结构信息(Structure Information)6.1.2.2.1 文种(Record Type)6.1.2.2.2 文件集合(Aggregation Level)6.1.2.2.2.1 集合类别(Aggregation Type)6.1.2.2.3.3 存储介质(Medium Type)6.1.2.2.3.4 特殊元数据描述(Special MetadataDes Description)6.1.2.2.4 文件大小(Object Size)6.1.2.2.5.2 操作描述(Action Description)6.1.2.2.5.3 操作日期(Action Date)6.1.2.2.5.4 操作责任人(Operator)6.1.2.2.6.1 原始信息系统描述(Original System Description)6.1.2.2.6.2 原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描述(Original Records Description)6.1.2.2.7 数字化结构信息(Digital Processing Structure Infomation)6.1.2.2.7.3 色彩深度(Bit Depth)6.1.2.2.7.4 总画幅数(Image Total)6.1.2.2.7.5 扫描仪生产商(Scanner Maker)6.1.2.2.7.6 扫描仪型号(Scanner Series Number)6.1.2.2.8 数码照片结构信息(Digital Photo Structure Information)6.1.2.2.8.1 照片宽度(Photo Width)6.1.2.2.8.2 照片高度(Photo Height)6.1.2.2.8.3 水平分辨率(Aclinic Resolution)6.1.2.2.8.5 照片色彩模式(Photo Color Model)6.1.2.2.8.8 数码相机型号(Camera Series Number)6.1.2.3.1.1 法律法规依据(Legal BackGround)6.1.2.3.2 全宗信息(Fond Inform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