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英雄辩论稿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格魅力还是人格缺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格魅力还是人格缺陷?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辩词一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格魅力还是人格缺陷。
我将从曹操的领导才能、历史贡献以及人格特质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首先,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
他在乱世之中能够稳定局势,统一北方,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表明了他对权力的追求和对国家利益的坚守,这是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品质。
其次,曹操的历史贡献不可忽视。
他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提倡农桑并举,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他还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家思想,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些都是曹操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体现,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正是他在实现这些贡献过程中的一种表现。
最后,我们要看待曹操的人格特质。
虽然“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表明了他对权力的追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
事实上,曹操在处理政务和对待部下时都表现出了明察秋毫、公正无私的一面。
他善于用人,重用人才,对待忠诚的部下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领导者所应具备的品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格魅力而非人格缺陷。
他的领导才能、历史贡献以及人格特质都证明了他作为一位杰出人物的价值。
谢谢大家。
反方辩词二辩发言稿: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辩词二辩。
我们反方团队认为“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曹操的人格缺陷,而非人格魅力。
我将从曹操的权谋手段、对待敌对势力以及对待平民百姓三个方面来阐述我们的观点。
首先,曹操的权谋手段常常采取欺诈、暗杀等不道德的手段。
他以权谋为目的,不择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经常使用诡计和谎言来欺骗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准则,也损害了他作为一个领导者的形象。
三国众将应以成败论英雄 辩论稿

三国众将应以成败论英雄辩论稿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勇的将领众多。
然而,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少数将领能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成为英雄的代表。
对于这些三国众将,他们之所以被后人所称颂,与他们的成败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应该以成败论英雄。
成败是衡量一个将领能力的重要标准。
在三国乱世中,战争频繁,将领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智谋和勇气。
无论是刘备的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还是曹操的曹操、夏侯惇、许褚等等,他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战役和决策,才最终赢得了胜利,成为了英雄。
他们的成败不仅体现了他们的战略眼光和决断力,也展示了他们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成败也是评价一个将领品质的重要依据。
在战争中,将领们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是巨大的。
只有在胜利时,他们才能够得到赞美和尊重。
然而,在失败时,他们面临的是责备和指责。
这时,他们的品质和气度就得到了检验。
对于那些能够坦然接受失败并吸取教训的将领,他们才能够真正成为英雄。
比如,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谋士,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他并没有沮丧和放弃,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伟大的谋士之一。
成败也是衡量一个将领影响力的重要尺度。
优秀的将领不仅仅是指挥战争的能手,更是能够感召士兵,团结人心的领袖。
只有在战争中获得胜利,才能够赢得士兵和民众的拥护和信任。
这种影响力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更是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
比如,刘备在建立蜀国后,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赢得了士兵和民众的支持,成为了一个受人尊敬和景仰的领袖。
三国众将应以成败论英雄。
成败不仅是衡量一个将领能力和品质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他们影响力的重要依据。
他们的成败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情,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因此,我们应该对他们的成败进行客观评价,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成为真正的英雄。
初一议论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

初一议论作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曹操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他们的事迹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然而,在我心中,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却是曹操。
他是一位充满智慧、胆略和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我。
首先,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统一了中国的北部,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注重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减轻了人民的疾苦。
同时,他注重文化教育,推动了学术的发展。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国家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曹操是一位具有卓越领导才能的人。
他善于用人,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尊重人才,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发挥的空间。
这种领导风格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此外,曹操还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善于用兵,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环境和敌我态势制定出合适的战略和战术,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再次,曹操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人。
他注重文化传承,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
他尊重知识分子,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关怀。
他的诗歌和散文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
此外,曹操还具有深厚的历史眼光,他能够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曹操是一位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人。
他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他具有宽容大度、谦虚谨慎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
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之,曹操是一位充满智慧、胆略和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
他的故事和思想一直激励着我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通过学习曹操的事迹和思想,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发扬曹操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曹操并不意味着完全复制他的思想和行为。
我眼中的曹操高中议论文

我眼中的曹操高中议论文曹操是魏国的一位武帝,三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
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曹操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曹操议论文作文篇1曹操,想必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
从他的诗词,我们能看出他是一个颇有大志之人,从他的事迹,我们又能看到一个有谋略有野心的政治家。
更有甚者认为曹操是奸臣,而我心中的曹操,大概就是那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为什么在一个伟人身上能同时出现两种如此极端的评价?我对曹操没有深入的了解,但仅从《隆中对》中诸葛亮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狭天子而令诸侯”中,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才智过人,并且胆识过人的政治家。
也许很多人认为“狭天子”这非君子之为,甚至觉得卑鄙。
但是有“狭天子”的气魄,有“令诸侯”的胆量,这已不是一般人。
更何况在乱世当中,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斗争中,为什么还要装出一副伸张正义的样子?敢作敢为,若是能一统天下,这又算得了什么?是的,他奸,但他是一个奸雄,他并不是小人的心计,而是一统天下的壮志。
为此他必须不择手段,环境是不能适应人的,只有人才能去适应环境。
弱肉强食,我欣赏他,一个有谋有略有心计之人。
曹操议论文作文篇2曹操,对许多人来说,他都是一个大反派、大坏蛋。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其实,曹操也有很多优点。
曹操特别的有才华。
曹操有过许多著名的诗。
就拿《短歌行》来说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他也很聪明。
有一年夏天,曹操攻打张绣。
在途中,将士们特别渴,但却没有水。
于是,曹操便对将士们大喊:“将士们,前面有梅子。
”将士们听到“梅子”这个词,便想到了那又酸又甜的味道,于是浑身充满了力量,走了一会,便离开了此地,来到了一个有水的地方。
曹操也特别的有眼光。
当他曾经的一名下属刘备来到他营下时,他就察觉到刘备很可能是一个英雄。
于是,他就邀请刘备来喝酒,并且以此试探刘备是不是一个英雄,自己应不应该防着他一下。
曹操――是奸雄还是英雄

如何定论阿瞒?东汉220年,战乱纷飞,诸侯并起。
各地诸侯为争夺疆域,拓宽自己的土地面积。
争的天昏地暗,百姓生活不堪入目,水深火热,民不聊生。
但在这段时间里,造就了像英雄,刘备、孙权、周瑜难得的当世英雄,其中,有一位极富有争议的一位人士——曹操。
我觉得曹操是一位,既可爱又可恶,既多情又薄情,既爽朗又奸诈。
可爱又可恶。
“我笑诸葛亮无谋,周瑜少智,若在此处设伏兵。
定将我军一举歼灭,轻而于举咦,哈哈~”就在他笑的酣畅淋漓的时候,一声鼓响,先后受赵云张飞关羽的惊吓,最后还是大笑而归,你说他是不是很可爱?在曹操政治之路险遭困境时,他来到父亲曹嵩的至交吕伯奢住处,当时吕伯奢可以说是占据一方的小诸侯,吕伯奢看侄儿曹操来投,幸喜至极,因阿瞒生性嗜酒如命,吕伯奢便亲自去市集沽酒。
在阿瞒休息时,时而听到磨刀、瓦罐、细语。
生性多疑的阿瞒便起了杀心,拔剑、开门,便去疯狂刺杀。
将其全家老小及杀了精光。
这时,曹操发现一头猪被绳困了,才知道是误以杀猪为杀己,误杀了好人。
恰恰,这时,吕伯奢来了,在伯奢还没来得及看到家里一片惨状时,曹操已拔刀将其叔父杀死。
一片惨状,让人无不说他禽兽不如,泯灭了人性。
可知曹操是可爱而又可恶的。
多情又薄情。
曹操生活妻妾无数,可说浪子风流,多情而倜傥。
但他一生只爱一人---丁夫人。
据《三国志》记录,“瞒痴于丁夫人,却不与为合”意思就是说,曹操挚爱丁夫人,却不能与她终生为伴。
他计从于丁夫人,从不发半点暴脾气。
这岂不是罕见,奇了怪了。
可叹“多情男儿自古柔弱”。
曹操杀人无数,坏事做尽。
留下千古骂名。
像因惧怕孔融之才造成日后大患,而暗杀孔融。
因一句“鸡肋”为由,而杀杨修。
为斩草除根而杀崔琰。
这些人都是归其麾下,而不留半点情爱,薄情无疑。
可知曹操是多情而又薄情的。
爽朗而奸诈,当刘关张起兵兵败,刘备张飞被困芒砀山,关羽知道大哥二弟被困山上,据城池不顾,奋勇杀到芒砀山,不幸的事,中了曹操计谋。
关羽奋力想突出重围:但对方兵将过大,难于敌众,关羽被困数日,最后,已成千古佳话的“约定三章”,第一,不杀无辜,让战士们回去。
为什么说曹操是英雄

为什么说曹操是英雄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但是有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英雄。
尽管曹操在历史上经常被视为暴君和权力的斗士,但是人们对他的称赞是有理由的。
首先,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非常聪明且富有谋略,擅长处理政治事务和控制局势。
他在三国时期的中国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政府,并且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帝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
他还发展了陆逊、庞统、郭嘉等一大批后起之秀,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的历史遗产。
其次,曹操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军事领袖。
他在多次战役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胜利,例如赤壁之战,他率领的东吴大军以兵不厌诈、奇谋淫巧获胜。
曹操在许多战役中实施了战略,这些战略后来被用于教育中国军事护卫队和美国国防中心。
他还曾经创立五龙铠甲供军队穿着,保证了士兵的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曹操是一位非常具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写诗、作文、写历史,都有一定的成就,例如《青囊书》,这是他所写的宝贵历史文本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马基雅维利”。
他的许多作品被广泛传播,在全球范围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曹操虽然有许多缺点,但是他的杰出贡献和成就是不容忽视的。
他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领袖和文学家,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因此,我们有理由称赞他为一位伟大的英雄。
曹操是英雄辩论稿

曹操是英雄辩论稿(1)削平群雄,统⼀北⽅。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起义开始的。
在镇压黄⼱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段,⽹罗了许多⼈才,扩充了军事实⼒。
先是⾼举“忠义”⼤旗,矫诏聚集⼗⼋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统⼀了北⽅,结束了北⽅军阀割据的混乱局⾯。
(2)为三国⿍⽴、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北⽅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分兵屯⽥,兴修⽔利,对北⽅农业⽣产的恢复有⼀定的作⽤。
他⽤⼈唯贤,重视⼈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物。
他还对那些称霸⼀⽅的地⽅豪强加以抑制,不⾄使他们尾⼤不掉,并采取强有⼒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和军阀权⼒。
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且使北⽅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步发展。
北⽅在⼀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民得到了休养⽣息,国⼒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局⾯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学的发展作出了较⼤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和⽂学家,对建安风⾻的形成和建安⽂学的发展作出了较⼤的贡献。
围绕在曹操的⾝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班⽂⼈,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学天赋的⼉⼦。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持下,汉末朝堂⽂学氛围⼗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
他的诗歌,⽓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清峻整洁。
在第四⼗⼋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何;譬如朝露,去⽇苦多”、“⽉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枝可依”、“⼭不厌⾼,⽔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等美妙的诗句。
就凭曹操能诗能⽂这⼀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的。
曹操军令严明以⾝作则记得三国中有⼀个情节。
在曹操讨逆的时候,曹操的⼤军路过麦⽥,农民正收割,⼀个农民看到曹操的⼤军路过此地,农民赶快跑回了家,曹操下令不可遭塌了粮⾷,违令者斩。
曹操议论文

曹操议论文曹操议论文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
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
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
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
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
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
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
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
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
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
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
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曹操的发绩,是从镇压黄巾起义开始的。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通过招兵买马、诱降义军、招降敌将、招降敌兵等手段,网罗了许多人才,扩充了军事实力。
先是高举“忠义”大旗,矫诏聚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然后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逐步削平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为了解决军粮缺乏的问题,在北方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
他用人唯贤,重视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门第的观念,罗致了许多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
他还对那些称霸一方的地方豪强加以抑制,不至使他们尾大不掉,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和军阀权力。
这些举措,不但巩固了摇摇欲坠的汉末中央政权,而且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北方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处于和平环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国力得到了不断加强,为曹操死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终三国归晋天下一统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诗人和文学家,对建安风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围绕在曹操的身边,不仅有王朗、钟繇、王粲、陈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两个独具文学天赋的儿子。
在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汉末朝堂文学氛围十分浓厚,涌现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
他
的诗歌,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清峻整洁。
在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他触景生情,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美妙的诗句。
就凭曹操能诗能文这一点,也是其他三国群雄所难于相比的。
曹操军令严明以身作则
记得三国中有一个情节。
在曹操讨逆的时候,曹操的大军路过麦田,农民正收割,一个农民看到曹操的大军路过此地,农民赶快跑回了家,曹操下令不可遭塌了粮食,违令者斩。
曹操因马踏农田后要以头抵罪,经手下再三劝阻后才以头发抵罪的事。
想来以当时的那个年代的曹操那样的领导”,能做出割发抵罪的行动来以身作则,实在不易。
曹操有英雄的胸襟
第二^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胃》里写到:操曰:夫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他敢于指于孙权,刘备和他本人是当今英雄。
曹操善于作战
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
官渡之战,曹操当时势力较弱,能以少胜多,打败了强势的袁绍军
队,占领北方,统一中原。
所以我认为曹操勇猛作战,是英雄。
曹操遵守法则,不怕得罪上司
曹操二十岁的时候在洛阳当了北部尉,他刚上任后,就叫人做了二十多根五花大棒。
那时,有一个恶霸,因为他是当时一个皇帝的宠宦官的亲戚,到处为非作歹,别的官不敢管,怕得罪上司。
当那个恶霸来到曹操的管地时,因带刀夜闯,触犯了曹操的禁令。
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抓起来就打一顿,那人不经打,当场就死了。
从此,那些宦官对曹操又恨又怕,曹操的威信大长。
曹操有勇有谋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饯位,谋董桌孟德献刀》
曹操拿宝剑刺杀董卓,但是董卓从镜中看到,曹操则说是来献刀的。
曹操是为了正义去刺杀董卓,,而荆轲是为了燕国去刺杀秦王,同样是为了目的去行刺。
虽然都失败了,但是两人一比较,却得知谁有勇有谋,谁有勇无谋。
可一清二楚。
曹操善于用心计,可谓智勇双全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采用诈言被火伤火功发”,五更已经身死布必,引兵来攻等而取胜”。
以上说明曹操智勇双全。
伟人评价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经为曹操说话,他认为曹操改革,针砭时弊,剔除陋习,通过屯田制,让土地利用率提高,文治武功,又有杰出的军事政治才能,是一个英雄。
他顺应潮流,减少天下百姓的的痛苦,从他最初的行为能够看出,他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热血青年,在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斗来斗去的时候,只有曹操一个人去追了董卓,平定黄巾之乱,心里装着天下百姓。
当时汉朝已经诸侯纷争,没有能力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生活了,曹操的出现,至少让乱世早一点结束。
鲁迅: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毛泽东: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
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郭沫若为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有大
的贡献
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从全面来看问题,应该从他的大节上来权其轻重,特别要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于我们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无贡献。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其所以产生这种不公平或者使曹操特别遭受歪曲的最主要原因不能不归之于正统观念的统治。
《三国志》评曹操
《三国志》中说曹操:曹公明略最优”成事则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御军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此正是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所特有的丰采。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2 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
3曹操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但也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很多与他为敌的人、背叛他的人,他都放过了。
魏种,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
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不会背叛我的。
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气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得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啊!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
毕湛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被张邈扣押,曹操便对他说:令堂大人在张邈那里,你还是到他那里去吧!毕湛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异
心,感动得曹操流下眼泪。
谁知毕湛一转身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背
叛曹操投奔了张邈。
后来,毕湛被俘,大家都认为他这回必死无疑。
谁知曹操却说:尽孝的人能不尽忠吗?这正是我的到处要找的人啊!
不仅不治毕湛的罪,还让他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去做了鲁国相。
这两
件事,都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正文,也应该可信。
4.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
5曹操是魏国的奠基人,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
6.征服了乌丸和鲜
卑,保障了边境的安宁。
7.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
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8•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