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显微镜使用及植物有丝分裂的观察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报告实验目的:观察和了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步骤。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指的是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通过有丝分裂纺锤进行染色体的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包含有七个阶段:间期(I期)、早期前期(early prophase)、晚期前期(late prophase)、中期(metaphase)、晚期(anaphase)、晚期后期(late telophase)和细胞质分裂期(cytokinesis)。
其中,晚期前期至晚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
实验材料:1. 含有植物根尖的玻片制片。
2. 染色剂(如洋红)。
3. 显微镜。
实验步骤:1. 将待观察的植物根尖放置在玻片上。
2. 加入一滴染色剂(如洋红),待染色剂覆盖植物根尖。
3. 用草纸或玻片片尾轻轻压碎植物根尖,使细胞释放染色体。
4. 将载玻片放置于显微镜下,调节倍数使细胞可见。
5.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在晚期前期至晚期的关键阶段,我们观察到染色体逐渐缩短厚实,进入中期时染色体排列成单排线状,晚期时染色体分离到两侧,最终形成两组完全相同的细胞。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步骤。
有丝分裂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纺锤的介导,使染色体得到准确分离,从而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关键过程,对于细胞发育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试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药用植物学实验指导(供药学专业用)编写程亚青樊敏武喜红王红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目录实验1 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实验2 植物保护组织和分泌组织实验3 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实验4 根的部构造实验5 茎的部构造实验6 根茎叶的部构造及花粉实验7 营养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8 繁殖器官的形态观察实验9 校园植物识别实验10 腊叶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和植物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的观察【目的与要求】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熟悉临时制片法和植物显微绘图的方法。
3、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后含物的特征及类型。
【主要仪器及用品】显微镜、显微解剖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蒸馏水、稀碘液等。
【实验材料】洋葱Allium cepa L.新鲜鳞茎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新鲜块茎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 Breit. 粉末大黄Rheum offeicinalis Baill.粉末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或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粉末【容和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可分为单式显微镜和复式显微镜。
植物解剖实验所用的复式显微镜,其有效放大倍数可达1250倍,最高分辨率为0.2微米。
它的基本构造包括两大部分,即:保证成象的光学系统和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机械部分(镜架)。
1、机械部分(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支持整个镜体,使显微镜放置稳固。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短柱,支持镜体上部的各部分。
(3)镜臂:弯曲如臂,下连镜柱,上连镜筒,为取放镜体时手握的部位。
直筒显微镜镜臂的下端与镜柱连接处有一活动关节,称倾斜关节。
可使镜体在一定围后倾,便于观察。
(4)镜筒:为显微镜上部圆形中空的长筒,其上端放置目镜,下端与物镜转换器相连,并使目镜和物镜的配合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是160毫米,有的是170毫米。
生物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名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2.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3. 学习使用显微镜进行细胞观察。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生物细胞进行繁殖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可以产生两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细胞。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和分裂间期。
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洋葱鳞片叶2. 实验试剂:卡诺氏液、盐酸酒精、清水、碘液3.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酒精灯、烧杯、滴管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用剪刀将其剪成薄片。
2. 将薄片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30分钟。
3. 将固定后的薄片用酒精进行脱水处理,依次使用50%、70%、90%、95%和100%的酒精。
4. 将脱水处理后的薄片放入清水中漂洗5分钟。
5. 将漂洗后的薄片放入盐酸酒精溶液中水解10分钟。
6. 用清水漂洗水解后的薄片5分钟。
7. 将漂洗后的薄片放入碘液中染色5分钟。
8. 用清水漂洗染色后的薄片5分钟。
9. 将漂洗后的薄片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10. 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1. 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
2.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纺锤体状。
3. 后期:染色体开始缩短,纺锤体分裂为两个,细胞质开始分裂。
4. 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在前期,细胞核明显,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在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呈纺锤体状;在后期,染色体开始缩短,纺锤体分裂为两个,细胞质开始分裂;在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和染色体。
实验讨论:1. 本实验使用洋葱鳞片叶作为观察材料,其细胞结构较大,便于观察。
2. 实验过程中,固定、脱水、水解、染色等步骤对观察结果有重要影响。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

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植物学实验报告:显微镜的应用与观察引言:显微镜是植物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显微镜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一、显微镜的原理与使用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利用光线的折射和放大原理,使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结构。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复合显微镜,它由物镜、目镜和光源组成。
首先,我们需要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焦距,使其合适地放大样本。
其次,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和对焦,确保显微镜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结构。
二、植物细胞的观察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植物叶片作为观察对象。
首先,我们将新鲜的叶片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通过调节焦距,我们可以看到叶片中的细胞。
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清晰可见。
我们还发现了叶绿体,这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通过观察叶绿体的形状和数量,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生长状态。
三、细胞分裂的观察除了观察静态的细胞结构,显微镜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植物根尖细胞进行观察。
通过放大显微镜的倍数,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逐渐分裂成两个子核,并最终分离成两个新的细胞。
这个过程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通过观察细胞分裂,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速度和细胞增殖的机制。
四、显微镜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除了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显微镜还可以帮助我们检测植物病原体。
在实验中,我们将病叶样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通过放大显微镜的倍数,我们可以看到病原体的形态和数量。
这对于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病原体的特征,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显微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用于观察细胞分裂和病原体检测。
这些观察结果对于我们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学实验提纲

植物学实验提纲形态解剖部分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及植物细胞(3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3、识别细胞中几种主要细胞器的显微结构;4、识别和检验细胞中主要贮藏营养物质;5、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6、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7、学习植物学绘图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维护: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重点掌握使用方法;对显微镜的维护要注意取、放和清洁的正确方法,禁止自行拆卸和安装。
2、临时装片技术:学习取材、撕片、染色、盖片等步骤及操作要领,先观察教师演示再亲自操作。
3、徒手切片技术:学习取材(用马铃薯块茎作实验材料)、切片、显色、盖片等步骤及操作要领,先观察教师演示再亲自操作。
4、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制作临时装片,注重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5、植物细胞的质体和后含物的特点与分布: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有色体、淀粉粒、糊粉粒、油滴、晶体、花青素的特点与分布。
6、原生质流动现象:观察原生质流动的特点,理解原生质流动的生物学意义。
7、胞间连丝:观察胞间连丝的特点,理解胞间连丝的生物学意义。
8、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洋葱根尖制片,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三、思考1.原生质流动对植物细胞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影响植物细胞原生质流动的因素是什么?四、实验报告1.绘马铃薯淀粉粒图,示脐和轮纹。
2.绘柿核胚乳胞间连丝图,标注细胞壁、细胞腔和胞间连丝。
3.绘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图,注明各部分名称。
实验二、植物组织(3学时)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体各种组织分布及其特点;2、学习观察各种植物组织的制片方法;3、结合观察,理解植物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1、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片、椴树茎横切片。
2、保护组织——(1)初生保护组织:临时装片观察蚕豆叶表皮、玉米叶表皮。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实验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完成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之一,它在植物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细胞分裂实验,以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材料与方法1. 准备一株生长健康的植物,并选择其根部作为观察对象。
2. 将植物根部切割下来,用无菌盐水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
3. 取一块盖玻片,滴加一滴无菌盐水,并将清洗后的植物根尖放在盐水中。
4. 用镊子适当压迫植物根尖,使细胞在玻片上均匀分布。
5. 取一张玻片,将其倒过来覆盖在盖玻片上,形成压片,确保细胞的薄片样本。
6. 将压片放置在显微镜盒中,用显微镜观察。
结果与讨论进入显微镜观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晚期和末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主要观察中期的细胞分裂情况。
在中期有丝分裂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以下几个步骤:染色体准备、核分裂、细胞负向极纺锤体结构的形成、核膜消失、染色体对齐、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胞负向极纺锤微管的收缩等。
首先,在染色体准备中,染色质开始凝聚,形成染色体。
这时,核膜逐渐消失,为有丝分裂的顺利进行提供条件。
接下来,核分裂发生,将染色体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孢子细胞中。
细胞负向极纺锤体的形成是中期有丝分裂的重要标志之一。
极纺锤体是由纺锤体纤维组成的结构,它能够帮助染色体在细胞中顺利分离和定位。
随后,核膜完全消失,使得染色体更容易与纺锤体纤维相互作用。
在染色体对齐阶段,染色体会按照一条直线排列在细胞的中央区域,从而为后续的分离做准备。
接着,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离,它们被纺锤体纤维拉向两个相反的极纺锤体位置。
最后,胞负向极纺锤微管的收缩会使得两个孢子细胞分离,形成独立的细胞。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是细胞繁殖和生长的重要过程,对于维持植物体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生物实验报告《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目的:观察和描述植物细胞中的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
实验材料:1. 植物根尖组织样品2. 盐水和冷冻甘油溶液3. 显微镜和载玻片4. 注射器、刀片和镊子实验步骤:1. 取一小段植物根尖,将其放入盐水中浸泡5分钟。
2. 用注射器将冷冻甘油溶液滴在载玻片上,并用镊子将根尖细胞捞出,放在冷冻甘油溶液中。
3. 使用刀片将细胞轻轻切碎,然后将玻片盖在细胞上。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并以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
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核的变化。
首先,细胞核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细胞核周围开始出现较浓的染色质。
然后,染色质会排列成长而细的纺锤体,纺锤体两端各有一个星状结构,称为中心体。
之后,染色质开始聚集在纺锤体的等分线上,这是准备进行有丝分裂的表现。
最后,染色质开始在等分线上分离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染色体的一条亚单体,随后分离得更远,细胞核也开始变长。
最终,细胞核分裂成两个新的细胞核,整个有丝分裂过程完成。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可以看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细胞核的染色质聚集、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分离以及新的细胞核形成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细胞结构的变化对有丝分裂的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细胞有丝分裂的机制和过程。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有丝分裂的基本特征和步骤,并对细胞核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细胞遗传学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各个步骤和相关分子机制。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教案授课科目:植物学实验授课专业:生物科学授课教师及职称:曹娟云,副教授实验一、植物细胞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二、实验材料白菜、菠菜、洋葱、马铃薯、红辣椒及各种装片。
三、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使用。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⑴植物细胞:取洋葱叶肉一小块制成临时装片。
⑵质体的类型:①、叶绿体:取菠菜近上表皮或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②、有色体:取红辣椒果实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③、白色体:取白菜叶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⑶后含物:刮去马铃薯汁液制成临时装片。
⑷纹孔、胞间连丝:取柿胚乳细胞,观察胞间连丝。
取辣椒果皮观察纹孔。
⑸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洋葱根尖切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四、作业1、绘一个洋葱表皮细胞,注明各部分结构。
2、绘菠菜部分下表皮细胞,示叶绿体。
3、绘白菜叶柄部分表皮细胞,示白色体。
4、绘红辣椒部分果皮细胞,示有色体和纹孔。
5、绘马铃薯的淀粉粒。
6、绘柿胚乳细胞,示胞间连丝。
实验二、植物组织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组织的类型和分布。
二、实验材料各种切片、装片。
三、实验内容1、分生组织:⑴顶端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分生区)。
⑵侧生分类组织---椴树茎横切(形成层)。
2、保护组织:⑴初生保护组织---豇豆叶表皮装片(表皮)。
⑵次生保护组织---椴树茎横切(周皮)。
3、薄壁组织:⑴通气组织---睡莲叶横切(气腔)。
⑵同化组织---夹竹桃叶横切(叶肉、复表皮)。
⑶储藏组织---马铃薯块茎横切(淀粉粒)。
4、机械组织:⑴厚角组织---蓖麻叶柄横切、芹菜叶柄横切(徒手切片)。
⑵厚壁组织---草纸纤维、梨果肉右细胞。
5、输导组织:⑴导管、筛管、伴胞---南瓜茎横切。
⑵管胞---松茎离析材料(临时装片)。
6、分泌结构:⑴外分泌结构---棉花茎横切(腺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材料准备
通过休眠的洋葱鳞茎,经日晒后,置于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根部与水接触,20~25℃光照条件下培养2~3天,待根长1~2cm时,于上午9:00~11:00剪下根尖备用。
(二)预处理
为了获得较多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同时使染色体缩短和分散,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将根尖浸在蒸馏水中于在1~4℃低温下处理24小时。
取材料的根尖,在生长点处切取1毫米左右(一般一个根尖可取4~5段),放入1N HCl酸解10分钟左右,取出,用水漂洗三遍。
(六)观察
制备好的细胞学片子,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10×10)调焦观察,寻找到具有分裂相的细胞后,再转换到高倍镜(10×40)下观察。
(五)制片
选取已处理过的根尖一枚,放在干净载玻片中央,除去非分生组织的部分,并吸去多余水分。另取一张干净载玻片,呈十字形交叉盖在有根尖的载玻片上,用大拇指按压在载玻片的中央,使根尖压成一簿层,然后将两载玻片分开,各滴一小滴染色液进行染色,稍等片刻,取一盖玻片,盖玻片一边靠在离材料不远的载玻片上,左手握镊子顶着盖玻片,右手握解剖针托住盖玻片徐徐放下,若染色液不能布满盖玻片时,可在盖玻片边缘稍加染色液,然后用一张大小合适的滤纸覆盖在盖玻片上,一手固定盖玻片,另一手持铅笔橡皮头,对准材料轻敲,使根尖细胞分散均匀。制好的片子若不能及时进行显微镜观察,可用矾士林临时封住盖玻片四周。
(三)固定
用蒸馏水洗净材料,再用卡诺固定液(用量应为材料体积的15倍以上)室温下固定30~60分钟。固定的材料如暂不制片,可经90%酒精→80%酒精→70%酒精(各半小时)浸泡进行转换,最后置于70%酒精内放入0~4℃冰箱,约可保存半年。如保存时间太长,需重新固定后再用。
(四)解离
根尖、茎尖等体细胞需经处理,除去细胞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壁软化,才便于压片。这种处理过程称为解离,解离时间的长短依植物材料和解离液的不同而不同。时间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被压破,且影响染色效果。
贮存组:A液:苏木精2克,溶于100ml 50%丙酸,
B液:铁钾矾0.5克溶于100ml 50%丙酸。
染色液:A液和B液等量混合,每5ml的A液和B液的混合液中加入2克水合三氯乙醛,充分溶解摇匀,存放一天后使用。贮存液可较长久保存,染色液只能保存一个月,在两周内使用效果最பைடு நூலகம்。
3、铁矾[铁钾矾KFe(SO4)2•12H2O或铁铵矾NH4Fe(SO4)2·12H2O]、1N盐酸、50%丙酸
B液:铁钾矾0.5克溶于100ml 50%丙酸。
染色液:A液和B液等量混合,每5ml的A液和B液的混合液中加入2克水合三氯乙醛,充分溶解摇匀,存放一天后使用。贮存液可较长久保存,染色液只能保存一个月,在两周内使用效果最好。
3、铁矾[铁钾矾KFe(SO4)2•12H2O或铁铵矾NH4Fe(SO4)2·12H2O]、1N盐酸、50%丙酸
3.将镜台向上调节时,须从侧面观察,以防压碎标本玻片或损坏物镜镜头。
4.一般情况下观察标本均要加盖盖玻片,切忌水、洒精或其它药品浸损镜头或镜台。观察标本时,必须按低倍镜——高倍镜的顺序进行。
5.显微镜各部要保持清洁,光学部分必须用镜头纸擦试,绝对禁止用其它物品擦试。其它部分可用纱布轻轻擦试。
7.观察、绘图时应双眼同时张开,以便在观察的同时绘图。
徐州工程学院教案
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学期第3周
实验名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和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掌握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制片技术。
3、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动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细胞分裂过程中,核内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并有规律地、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和母细胞的遗传组成一样,保证了植物细胞的遗传性状的一致。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组织、茎尖组织、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等,常进行着剧烈的细胞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分裂旺盛期)时候取材,进行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和涂抹压片等方法,使细胞、染色体分散,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变化特点及进行染色体计数。
8.使用显微镜时一定严格按规程操作,遇到问题,如机件不灵,千万不可用力转动,切忌任意拆修,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9.使用完毕要将显微镜擦试干净,恢复原状,转动物镜转换器,将4×物镜转到光路上,使镜台调至接近物镜。
10.关闭光圈、电源,适当下降聚光镜,将塑料罩罩好,及时收回镜箱。
八、作业
1.制作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象片子1~2张。
三、实验材料
洋葱(Allium cepa, 2n=16)根尖组织
四、实验仪器
显微镜、分析天平、酒精灯、剪刀(或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铅笔、标签纸、胶水、棕色瓶。
五、实验试剂
1、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酒精=1:3(体积比)
2、染色液:
(1)丙酸-铁矾苏木精
贮存组:A液:苏木精2克,溶于100ml 50%丙酸,
(六)观察
制备好的细胞学片子,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10×10)调焦观察,寻找到具有分裂相的细胞后,再转换到高倍镜(10×40)下观察。
七、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1.取显微镜时必须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严禁单手提镜,勿使镜体倾斜,防止目镜从镜简中滑出或碰撞显微镜。
2.注意姿势。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在自己左侧的适当地方,镜臂向着自己,镜检者姿势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2.描绘所观察到的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图象,并简要说明染色体的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