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体育学院 运动科学研究所 运动生物力学实验室.

合集下载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 教学实验室的 设计和建设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 教学实验室的 设计和建设
根据教学实验室的特点,提出了运动康 复生物力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设想。
1、克服单件套研究实验室的模式,满足整班学生实 验教学的需要
2、重点是要学生学会实验的基本方法,掌握基本操 作技术
3、仪器折旧率要低,要经磨耐用,能够承受操作不 熟练者的反复使用,而且要便于维修
3
实验室建设思路:
一台多机,
多机多用,
在实验室测力台的安装上,我们设计了测力台固 定钢轨,测力台可固定在轨道不同的位置和方向, 横台测试原地静态动作, 纵台测试各种走、跑、跳跃的动态动作, 悬挂在墙壁基座上,测试蹬踹,击打动作, 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测试内容空间
5
3、测力台的实验操作
(1)正确连接仪器和计算机。 (2)开机,预热20分钟。 (3)根据需要进行效准,清零。 (4)进行测试。 (5)进行数据整理,并分析数据规律。 (6)写出实验报告。
8
系统软件的研制:
根据人体运动特点把数码摄象机拍摄的运动图象直接 输入计算机,再研制用鼠标确定关节点的屏幕坐标, 实现运动图像数值化的软件和有关计算软件。 运行这个软件可以获得人体运动过程中各关节点、 器械点等所需点的坐标数据
并可进一步计算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9
5、影像解析仪器的实验操作
(1)拍摄人体动作图象 a、平面图象拍摄架机高度与人体重心
茹可夫转椅,
飞球调速器,
人体一维重心板, 马克努斯效应仪等。
由于成本比较低,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教学规模,
11
7、力学原理演示实验器材的操作
(1)茹可夫转椅,受试者手持哑铃端坐其上, 旋转时改变持铃姿势,观察旋转速度的改变。 (2) 飞球调速器,以不同的速度转动,观察飞球 的高度。 (3)人体一维重心板,受试者平躺在两端分别 搁在两个磅称的一维重心板上,根据读数计算重 心位置。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运动生物力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结合了生物学、力学和运动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规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运动生物力学学科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

一、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现状1. 研究内容广泛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人体运动的各个方面,如运动的力学特性、运动的生物力学效应、运动损伤的机制等。

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力学特性等多个方面,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2. 研究方法多样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涉及到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实验研究、数值模拟、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的多样性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手段,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生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和规律。

3. 应用领域广泛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用于体育运动的训练和竞技,还能够应用于医学康复、人体仿真、工程设计等领域。

在医学、运动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都存在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发展前景1. 应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领域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对运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需求也会逐渐增加。

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水平;也可以为受伤者提供更科学的康复方案,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2. 基于人体仿真的应用基于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开发出更加真实、准确的人体仿真模型,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生物力学仿真等领域。

通过仿真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人体运动中的损伤和疾病,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3. 运动生物力学与生物材料的结合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运动机理,还能够为生物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

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Biomechanics in Sports(CABS)(1)组织概况通讯地址及网址:组织机构设在中国北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100061电话:+ 86-010-********传真:+ 86-010-********Email:haoweiya@网址:/成立日期及成立过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作为体育科学学会的分支机构之一,于1980年12月在北京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同时成立。

当时的名称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学会”。

1991年10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团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改为现在的名称。

宗旨和原则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在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和社会道德风尚下,广泛开展体育科技活动,促进体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科技人才的成长,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工作语言、主要活动和出版物工作语言:中文主要活动:主要是每1年召开1次中国运动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规模200-300人。

CABS主要出版物:《运动生物力学通讯》,另外每届学术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出版“论文汇编”或“论文摘要汇编”。

(2)组织机构与运作会员设置和组织规模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下设委员和会员,委员会成员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聘任。

分会委员会1980—2000年阶段,每5年一届。

从2001年起,改为每4年一届。

各届委员会委员人数:第一届为17人,以后三届为25—29人,第5届为31人。

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目前,运动生物力分会的会员有210多名。

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的挂靠单位:运动生物力学分会从1980 年成立起至今的第1至第5届分会委员会,都一直挂靠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运动生物力学分会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分支机构之一,设委员会和秘书处。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设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秘书处。

运动生物力学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的全面系统的科学,它以力学的观念来研究人体的运动和性能。

该学科的研究将其研究对象单独分类为四种,分别是关节运动学、肌肉动力学、肌腱动力学和骨骼动力学。

关节运动学是运动生物力学中首先研究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关节系统。

通过对关节系统定义和研究,可以解释人类运动的力学原理,例如膝关节和肩关节等,以及活动运动时的各种力学力的作用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肌肉动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肌肉的力学特性及其对于人体运动的影响。

肌肉动力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肌肉的质量、力学力量、持续力量等,可扩展为肌肉的生理、结构、动力学特性及其对运动的影响等。

肌腱动力学是研究成人体运动过程中肌腱力学特性的学科。

它涉及到肌腱的力学特性,在运动过程中的拉力和张力,以及它们对运动的影响。

通过对肌腱力学特性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体内的运动机制,提高运动的安全性和精确度。

骨骼动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核心学科之一,它的研究对象是骨骼的动力学行为,以及其对人体运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骨骼动力学研究中,研究者关注骨骼的力学特性,例如对骨骼的物理力学测量,并利用计算机模拟骨骼在各种条件下的受力行为,以及骨骼运动时的动力学性能。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的一门多面向的学科,它涉及到从关节运动学到肌肉动力学、肌腱动力学以及骨骼动力学等方面的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目前,运动生物力学在运动、康复和免疫治疗等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体的正常功能发挥着支持作用。

体科所工作概况

体科所工作概况

体科所工作概况体科所是指体育科学研究所,它是负责体育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的机构。

体科所的工作涉及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多个领域,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体科所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行科研研究:体科所的科研工作是其最核心的任务之一。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索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为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指导。

体科所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国家队和各级运动队提供参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2. 进行训练指导:体科所承担着对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和指导的任务。

通过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并监督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

3. 开展体育科普宣传:体科所还负责向社会公众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高公众对体育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活动,向教练员、体育教师和一般民众传授科学的运动知识,提高他们的运动素质和健康意识。

4. 建立数据库和研究平台:体科所还负责建立和维护运动员的数据库,收集和整理运动员的相关信息,为科研和训练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体科所还会建立自己的研究平台,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研究运动的本质和规律。

5.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科所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体育科学研究机构保持联系和合作。

通过与国际先进机构的合作,体科所可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训练方法,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体科所的工作概况涉及体育科研、训练指导、科普宣传、数据库建设和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体科所致力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体科所能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的体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型号
数量
分光光度计
2
1.普通台式离心机
2
电热恒温水浴箱
1
主要耗材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
备注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开放实验项目基本信息表
实验项目
血红蛋白测定
所属实验室
运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
实验类别
验证性,研究性
开放对象
全院师生
课时数
3
目的和意义
Hb的含量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影响很大,对耐力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定期测定Hb的含量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营养、对负荷的适应及身体机能水平等情况。
主要仪器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计算机
16
运动分析软件
SBCAS2
1
主要耗材

备注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开放实验项目基本信息表
实验项目
运动图像解析与分析
所属实验室
运动技能研究中心
实验类别
验证性,研究性
开放对象
全院学生(选修过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康复力学)
课时数
2
目的及意义
掌握关节点的定位方法和基本要求,能正确运用基本参数分析技术特征。
主仪器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功率自行车
Monark 834
1
计算机
1
主要耗材

备注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开放实验项目基本信息表
实验项目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
所属实验室
上海市民体质研究中心
实验类别
综合性
开放对象
全院学生
课时数

运动生物力学报告总结

运动生物力学报告总结

运动生物力学报告总结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相关的力学原理和机制的学科。

本报告旨在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

首先,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体和动物。

通过对骨骼、肌肉、关节等结构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运动的基本原理。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包括运动控制、运动功率、肌肉力量和运动能量的转化等。

其次,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多样。

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运动生物力学建模、生物力学测量技术和计算机仿真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对人类和动物的运动控制、康复治疗、运动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运动控制方面,可以通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结果,改进人工肢体的设计和控制策略,使残疾人士能够更好地恢复行动能力。

在康复治疗方面,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可以帮助物理治疗师更好地评估和指导患者的康复训练。

此外,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还有助于优化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通过分析运动生物力学的特征和运动姿势,可以找到运动技能的关键因素,从而改进运动员的技术和表现。

综上所述,运动生物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研究生物体的运动过程和相关的力学原理,可以为康复治疗、运动控
制和运动优化等方面提供有益的指导和支持。

希望本报告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工作有所启发和推动。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

《运动生理学》教案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历史2、掌握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3、初步认识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任务、方法4、掌握人体功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5、引发学生学习运动生理学的兴趣教学方法:讲授、作业练习重点:人体功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难点:激发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一、运动生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运动生理学发展历史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影响下身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只有数百年的历史,而如今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群,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因此,运动生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而又生命力的学科。

1、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生理学的先导古希腊在研究人体机能方面起步很早,但由于宗教势力对科学的扼杀,直到16世纪,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尚无实质意义上的贡献。

解剖学是生理学的先导。

作为划时代的里程碑,1543年由A.Vesalius所著的《人体结构》改变了后人研究的方向。

尽管该书主要聚焦于各个器官的解剖学描述,但偶尔也试图解释其功能。

英国历史学家M.Foster爵士曾这样评价该书:“它不仅是现代解剖学的开端,而且也是现代生理学的开端。

它彻底终结了14个世纪的思想禁锢,在真正意义上开始了医学的复兴。

”早期的大多数生理学解释或错误百出,或模棱两可,使得人们时常认为也许这些解释由推测而来。

例如,解释肌肉如何产生力量时,由于受眼睛观察力所限,时常仅限于运动期间肌肉围度与外形的变化。

由这种观察而来的结论势必大打折扣,有时甚至笑话百出。

如H.Fabricius在1574年曾解释肌肉的收缩力存在于肌腱中而不是“肉”中。

直到荷兰科学家A.V.Leeuweehoek于1660年引入显微镜后,解剖学家才发现了单个肌纤维的存在。

但这些肌纤维是如何收缩并产生力量的,却一直是一个谜。

揭开这个谜底花了约300年时间。

20世纪中期,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弄明白肌肉蛋白收缩的复杂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實驗儀器借用清單及使用前審核狀況表
勾選
器材名稱
數量
備註
勾選
器材名稱
數量
備註
攝影機Panasonic AG-456
電源延長線
攝影機Panasonic AG-450
比例尺
NAC高速攝影機HSV-1000
水平儀
Peak動作分析系統
補光燈
Kistler測力系統
VICON動作分析系統(限力學實驗室內使用)
Pedar測力鞋墊
Pedar足底壓力分析系統
筆記型電腦
腳架
申請人簽名實驗室研究助理簽名實驗室老師簽名
器材繳回驗收欄
器材繳回日期
器材狀況
器材繳回日期
器材狀況
器材繳回日期
器材狀況
請詳述器材問題之狀況:
申請人簽名實驗室研究助理簽名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備註:上午:中午12:00以前、下午:1:00PM-5:30PM、晚上:6:00PM-10:00PM
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場地、□儀器暨□軟體使用申請表
申請人
電話
單位
使用地點
申請用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論文實驗□專案計劃□課堂教學
填表日期:民國



學生證號:
器材使用日期:民國


日至



日期
使用時段
檢核
日期
使用時段
檢核
日期
使用時段
檢核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借用
□歸還
□上午□下午
□晚上□全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