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

合集下载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家百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家百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欧阳家百(2021.03.07)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 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 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0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碱性增强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课堂笔记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课堂笔记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科学第八章身边的溶液第一节溶解1.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如:消毒酒精;生理盐水;碘酒等等可溶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物质。

不可溶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

2.溶质:溶解在液体里的物质。

固体、液体或气体。

3.溶剂:溶解溶质的液体。

液体,常见的如水、酒精,汽油。

4.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溶质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搅拌与否(搅拌使溶解速度加快)温度高低(加温使溶解速度加快)第二节水以外的溶剂1.生活中除了水,酒精,汽油等也可以作为一些物质的溶剂使用。

2.水是常用的溶剂,但它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碘和指甲油等不能溶于水,但却可以溶于其它溶剂。

3.干洗:利用水以外的更容易溶解污渍的溶剂,清洗衣物,并且该溶剂不会溶解衣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溶液溶液的分类: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第四节常见的酸碱指示剂1. 常用酸碱指示剂:石蕊是酸红、碱蓝,水紫(原)色酚酞是碱红、酸和水无(原)色。

2. pH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蒸馏水变淡绿色3. pH试纸特点:pH值在0—14之间pH值小于7是酸性 pH值等于7是中性 pH值大于7是碱性pH值越小,酸性越强 pH值越大,碱性越强第五节酸碱溶液混合后的变化1.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

2.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3.中和作用:酸碱混合时,会使对方的酸性和碱性减弱生成盐类物质和水。

4.酸碱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第六节酸雨1. 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2.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3. 酸雨的危害:(1)河流、湖泊酸化,导致水生物、植物死亡。

(2)土壤酸化,导致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

(3)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

(4)影响人体健康。

4. 预防酸雨的措施: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第七节酸碱溶液的腐蚀性1. 稀盐酸的腐蚀性:(1)稀盐酸可以与除铜以外的金属发生反应,反应速度快慢不一,生成氢气等,所以不能将稀盐酸存放在金属容器中。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0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欧阳引擎(2021.01.01)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 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 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0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中性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引擎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 欧阳引擎(2021.01.01)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 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0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中性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身边的溶液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丙酮、煤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3、溶液分类溶液分类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3、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辨别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的_______试液、无色的_________试液、_________试纸。

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4、溶液的pH值范围是___________;其中,pH值越大,_____性越强;pH值越小,_____性越强;5、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即原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原碱性溶液的碱性也会减弱,混合溶液趋向于_________。

6、酸与部分金属反应释放________;酸与大理石反应释放__________。

7、pH < _______的降水,叫酸雨。

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酸雨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危害:(1)使森林枯死;(2)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使之减产和死亡;(3)腐蚀建筑物及历史文物古迹等;(4)危害人体健康。

8、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

实验后要对酸性和碱性废料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第九章电力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

2、电路元件符号: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3、如下面所示电路,其中甲电路为________状态;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

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

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

《科学》(牛津上海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章健康与营养食物的消化过程设计:上海市嘉定区黄渡中学张咏梅一、教学设计思路基本思路:教师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思考回答引入新课;接着分别介绍食物在口腔中、胃内和小肠里的消化;然后通过学生的总结及练习,梳理知识,获取信息的反馈;最后布置作业。

要突出的重点是:食物在消化道内消化的过程。

方法是:①口腔内的消化:通过观看录像知道淀粉的消化,然后学生品尝淡馒头体验淀粉的消化,接着进行实验验证体会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②胃内的消化: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了解胃液的作用。

③小肠内的消化: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有关内容,思考、回答问题来自主学习。

要突破的难点是:1、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分解。

方法是:通过淀粉的消化验证实验,认识消化酶的消化作用,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了解蛋白质、脂肪的消化。

2、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方法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到小肠内有最多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充分的消化。

本设计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情感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牙齿种类和牙齿的结构图,学会读图,认识牙齿的种类、内部结构及作用。

2.通过观察龋齿图片、阅读书本有关内容及联系自身,了解龋齿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护齿理念及关注自身健康的情感。

3.通过“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进一步掌握检验淀粉和葡萄糖的方法,从而认识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并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

4.通过自主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等活动认识食物在胃内、小肠内的消化,知道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5.能完整描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知识的梳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难点】1、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分解。

2、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

四、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流程】。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9

牛津上海版(五四学制)科学七年级上册:9

你能根据 上面的电 路图,把 电路实物 用导线连 接起来吗 ?大家动 手连一连 吧!
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时的注意事项
• 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该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将连 接好的实际电路与电路图对照检查,确定无误后才可 以闭合开关。
• 各元件与导线的连接要可靠,多股铜丝应拧成一股, 接到接线柱上的导线应顺时针缠绕,避免旋紧螺丝帽 时导线被挤出来。
作。
电路元件符号
-+
这样就能简单明了地画出电路图啦!
+
把电路中的 元件实物画 出来是很麻 烦的。可以
利用电路图
来表示电路 中的各元件 的连接。
-
L1
L2
S
你能根据 上面的电 路实物图 画它们的 电路图吗 ?大家动 手画一画 吧!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的方法,先要看清通路 ,分清干路、支路,得 出连接方法(串联/并联 ),然后再画出电路图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是串联或并联电路的?
3.几个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一个用电器坏 了,其他的用电器还能继续工作吗?
小结(1)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
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串 联 电 路
回忆一 下,这节 课我们学 习了什么 内容?
特点:电流路径唯一,开关位置任意。
小结(2)
定义: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
L1
L1
L1
L2
L2
L2
甲[分析]
乙[分析]
丙[分析]
乙:电路中L2没有接入电路中, 造成L2部分断路。
2、找出下面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L1
L1
L1
L2
L2
L2
甲[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八章身边的溶液
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丙酮、煤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3、溶液分类
溶液分类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
3、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辨别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
紫色的_______试液、无色的_________试液、_________试纸。

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
石蕊试液(紫色)
酚酞试液(无色)
4、溶液的pH值范围是___________;其中,pH值越大,_____性越强;pH值越小,_____性越强;
5、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即原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原碱性溶液的碱性也会减弱,混合溶液趋向于_________。

6、酸与部分金属反应释放________;酸与大理石反应释放__________。

7、pH < _______的降水,叫酸雨。

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酸雨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危害:(1)使森林枯死;(2)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使之减产和死亡;(3)腐蚀建筑物及历史文物古迹等;(4)危害人体健康。

8、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

实验后要对酸性和碱性废料进行处理,不能直
接排放入下水道。

第九章电力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

2、电路元件符号:
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3、如下面所示电路,其中甲电路为________状态;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

4、_______电路只有一条回路;__________电路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回路。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5、判断属于哪种电路
1
L L 2
图1. ________电路
图2. ________电路
6、将图1连成串联电路,将图2连成并联电路。

(导线不能交叉)
1
L L 2
1
L L 2
图1
图2
7、如图所示电路,将乙灯泡取下来后,甲灯泡将( )
8、家用电路都是________电路。

中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_________;人体安全电压为__________;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

9、电流表应_______在电路中,并保证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______接线柱流出; 10、电
压表应______在电路中,并保证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______接线柱流出;
A
-6.
03
V

3
15
A
-6.
03
V

3
15
读数: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1、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会发热,这是电流的____________。

熔丝就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过大时,熔丝熔断,从而保护电器。

12、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电流的___________。

13、电量公式:电量=电器的额定功率(千瓦)×使用时间(小时),单位:__________。

电器
电功率(千瓦) 用电时间(小时)
用电量(千瓦时)
电风扇 0.1 20 电饭煲 0.8 1 立式空调 3 10
第十章 健康的身体
1、健康的定义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适应良好。

2、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生素、矿物质、水。

3、食物中的__________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4、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葡萄糖 +班氏试剂,并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10%氢氧化钠溶液+3%硫酸铜溶液→紫色 淀粉 +碘液→蓝色
脂肪
在滤纸上留下半透明亮点
5、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消化道:口、咽、______、_____、小肠、_____、直肠、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产生______)、肝胆、胰、小肠
6、________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上有褶皱和_______,可以扩大吸收面积。

7、人体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运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

血浆(水、营养物质、废物)
血液
血细胞
红细胞(携带_______)白细胞(人体卫士)________(凝血作用)
8、血液循环
上下腔静脉→_______→_______→肺动脉→肺静脉→_______→_______→主动脉→全身
血管
动脉管
静脉管________
9、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且比例适中的饮食,称为___________。

每个人所需的食物的量随着性别、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因素而不同。

10、维持水分平衡的重要器官是_____。

人体每天摄入水的量与排出尿液的量基本一致。

第十一章感知与协调
1、人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感觉器官。

2、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将光路图画完整。

A
O
3、眼是视觉器官。

光线进入眼球时经过的主要结构:
眼角膜(保护)
瞳孔(受虹膜控制,放大或缩小)晶状体(聚光)
视网膜(成倒立缩小的像)
4、形成近视的原因:眼球的前后径太____、晶状体太____。

佩带__ ____可矫正近视。

5、物体________产生声音。

声音必须依靠________(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_中传播。

与空气比较,声音较易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6、噪声危害健康,噪声的单位是______(dB)。

7、疲劳、酒精和药物都会引起感觉敏感度的变化,
从而影响人体做出正常反应。

8、舌头对各种味道的感觉区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