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泗河流域水文计算浅谈水文分析与计算的新思路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与方法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与方法发表时间:2017-09-18T11:39:05.98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作者:吴修练[导读] 以目前广泛采用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为例,当水文部门预报洪水是不可抗拒的灾害性洪水时。
巴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水文计算是通过对水利工程中的水文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从而对长期的水文情势作出科学预估,科学有效的水文计算分析有助于水利工程建设。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水文预报的主要作用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作用及其内容,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的洪水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水文预报;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水文计算;内容;洪水计算方法1.水文预报的主要作用作为非工程措施的水文预报在抗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1.1水文预报在防汛工作中的作用。
以目前广泛采用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为例,当水文部门预报洪水是不可抗拒的灾害性洪水时,防汛指挥部门要及时组织居民进行搬迁,转移财物,使灾害造成的损坏达到最小。
如果水文预报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前的洪水信息,不仅耽误了抗洪救灾的最佳时机,更会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此外,在工程防洪措施中,不论是建水库调洪还是建立河堤防洪等,都需要水文预报的支撑,如事先估计水库的承受能力、掌握洪峰的到来时间等,因此必须提高对水文预报的重视。
1.2水文预报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水文预报工作在抗旱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水文部门不仅需要从水文测站中收集原始的水情信息如降水量、水文和流量等,更需要根据抗旱的需要向相关部门和地区汇报测得的水情,这些水情信息经过汇总、分析,形成水情公报,部门负责人根据这些信息作出旱情预报并提出抗旱建议,从而为防旱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2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作用及其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文计算的作用及其主要内容表现为:(1)水文计算的主要作用。
水利工程建设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施工调节、改变区域水量分布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符合工业、农业及其他各部门的需要。
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探讨

设计暴雨前期影 响 P 值 采用 : 5 a 3 根据淮北 地区降雨径流分 区 ,某河
区, 处于北 亚热带 和暖热带 的过渡带 , 算 的方法 。现 行采 用 的计 算 办法 为 年一遇为 4 mm、0 0 5 1 ~2 年一遇为 5 m 5 m。 冷, 夏季多雨 , 四季分明 , 日照充足 , 雨 算办法》 以下简称《 1 ( 8 年办法》 。《 1 流域为 b 区 ,采 用 3号次降雨径流关系 ) 8 ’ 量适中。 降雨年 际变化显著 , 但 年内分 年办法》 是对原水 电部淮河规划组提出 线 , 表 2 见 。 布不均。 冬季受西北利亚高压控制 , 盛 的 《 淮北除涝水文计算办法》 亦称“0 ( 7 行 偏北风 , 候寒冷 , 雪稀少 ; 季 北京对 口成果 ” 气 雨 春 )使用范 围只限于流域
表 3 某水 闸规划设计参数
项 目 流域 面积 单 位 k m2 某 水 闸 27 4
5年 一 遇 流 量 2 年 一 遇 流 量 0
m3 / s mS / s
11 4. 6 268 3.
8 1 mm,降水 量 最 大 年 份 是 16 l. 2 93
5 一 遇 流 量 0年
P P(m 5 7 0 15 10 l 7 20 25I 5 25l 0 +a ) 0 m 5 f 0 2 5 15 0 2 20 7 30 1
RI ) 8 12 1 3 4 l1 8. 0 l2 10l7 (】 3 2 n m .l 1 5 . 0 12 5 5 1 62 5 1 5
l水文水资源 1 【 1
淮 北 地 区 除 涝 水 文 计 算 办 探 讨 法
路伟 亭
一
王 玉 山
、
基 本 情 况
年, 年降水 量 1 2 . m, 3 02 a r 降水 量最 小 法推求 , 只有用间接法推求 。该河流域地 用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1 8 年 9 91 月制定的
水文预报与水资源优化管理关键技术(淮委汇报 qian)

沂蒙山
67% 平原
伏 山区 牛 山 桐 柏 山 大别山
黄 海
淮河气候特征
南北气候过渡带特性, 南北气候过渡带特性, 利于降水的天气 系统极容 易发生。 易发生。
淮河流域水旱灾害的两大特点
1、灾害发生频率高
据统计,公元前246年~2000年的2246年中,共发生洪涝1005次, 旱灾936次,几乎是年年有灾。2246年中发生流域性的水旱灾害336 次(水灾266次,旱灾70次),平均6.7年1次。
重点研究内容
建立一个以长期径流预报为基础的淮河流域 蚌埠闸以上地区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重 点为枯水期(10月到5 点为枯水期(10月到5月)的径流预报,以及下 游蚌埠闸区间供水能力的确定。
长 期 预 报 模 型
利用径流、 利用径流、降雨 及海温作为预报 因子, 因子,采用回归 和历史相似法作 为预报模型, 为预报模型,对 鲁台子以上区间、 鲁台子以上区间、 鲁台子至蚌埠闸 区间以及上游水 库的入库径流进 行预报, 行预报,以可能 径流过程线集合 的形式作为结果 输出, 输出,预报提前 期可达3 个月。 期可达3~6个月。
方案/政策评估模型 方案 政策评估模型 周,旬,月 / 多年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的总体结构图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
系统主要有以下两大功能: 系统主要有以下两大功能:
枯水期的径流预报; 枯水期的径流预报;
上游水库管理与下游供水权衡关系; 上游水库管理与下游供水权衡关系;
淮河中上游水资源系统概化图
0.4
0.2
0 1 -0.2 Lead Time (10-day)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沂沭泗流域规划实施历程和思考

道, 源短 、 坡陡 , 洪水峰高流急 ; 下游河 沂 沭泗流 域进行 沂沭 汶泗 规划 和治 道 比降小 , 床淤积严 重 , 洪缓慢 , 15 年 底 ,沂 沭 汶 泗 规 划 和 治 理 由淮 委 河 行 93 完整的流域 , 由于黄河长期侵袭 , 尤其 持续时间长 ,其 特殊 的地理环境极易 统一领导进行 。15 ~ 9 0年 , 委撤 销 9 8 17 淮 展现社会共识 。
z
一 。
本刊特稿 I I
期间 ,规划与治理工作 由各省分别进 整为 2 0 /, 8 0m3 老沭河 承泄沭河 洪水 通部门。 9 7 3 s i5 年 月提 出了《 沂沭 泗流域
行。1 6 9 9年 1 , 0月 国务院成立治淮规 流量调整为 10 。 7 0m s 划小组 ,9 1 1 7 年成立 专职 的 “ 淮规 治 规划报告 ( 初稿 ) , 》 主要 内容 包括 防治水 通过 上述历 次的规划 和研究 , 逐 灾 的措 施 和综合 利用 枢纽 工程 规划 , 灌
展灌溉 ; 修建平原水库灌 区, 引黄灌溉 。 江苏省工程 :修建石梁河 等 3座大
成《 导沭 经沙人海 工程计划初稿 》 。 14 9 9年 8 ,苏北行署拟定从华 月
4实施 情况 .
按规划要求 , 山东省切开 马陵山, 型水库 ,0座 中型水库 , 1 水库塘坝灌溉 面
沂以下开挖新沂河 、经灌河 口人海的 开辟新沭河 , 按分洪 10 3 扩挖分 积 增加 约 7万 h z 5 0m/ s m ;完成邳 苍分 洪道工 导沂工程计划。 月 , 1 1 华东水利部召开 沂人沭水道 , 兴建江风 口分洪 闸, 完成 程 ;9 8 15 年开始 , 按照交通部和淮委规划 会议, 研究对沂沭汶泗河 的治理 , 提出 “ 导沭整沂 ” 工程 ; 江苏省切开嶂 山岭 , 的要求 , 对京杭 运河徐 ( ) 迁 ) , 州 宿( 段 按 了沭河 、 沂河 、 泗河洪水 的安排 方案 , 按设 计流量 3 0 3 开辟 新沂河 , 5 0m/ s 完 二 级航 道标 准治理 了不 牢河 和 中运 河 , 即沭河 :按大官庄防洪流量 4 0 / 成“ 沂整沭 ” 程 , 50m3 s 导 工 这两条 战略性洪 建成刘 山、 台 、 解 蔺家坝 、 宿迁 、 泗阳 5座 安排 ,东流 3 0 o s 50r ,其余 10 m3 水入海 出路 ,为今后沂沭泗 的治理奠 节制 闸和船 闸 ,使 苏北运河能通 行 5 0 t 00 / s 0t 由原河 道南 流经苏北 人海 ; 沂河 : 临 定 了基础 。此外 ,两省分别修建 了分 级船 队 , 江水北调创造 了条件 ; 成骆 按 为 建 沂 防洪 流量 6 0 3 安排 ,由老 沂 洪 、 洪工程 , 0 0m/ s 排 培修 加 固了部分堤 防 ; 马湖湖 泊工程 , 扩大 中运河 、 沂河 的排 新 河 、 沂河至 灌河 口人 海 ; 新 泗河 : 防洪 完成 泗河 、 四湖 、 南 韩庄运 河 、 中运河 洪能力 , 宿迁闸基础上 , 在 陆续建成 六塘 流量 10 /,分由不牢 河、韩庄 运 等一批局部应急工程 ;初步治理 了湖 河 闸 、 山闸 、 00 s m3 嶂 骆马 湖宿 迁控制 线 , 骆 使 河 , 中运河至苏北人海 。 经 15 9 0年 1 , 月 华东水 利部召开 沂 东、 湖西诸河。
淮河水患的全流域考察报告

淮河水患的全流域考察报告作者:朱文轶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总250期来源日期:2007-7-22本站发布时间:2007-7-22 15:12:22阅读量:293次过去500年,淮河发生过130多次特大水灾。
对相当于苏伊士运河11倍、巴拿马运河26倍,总长2800多公里的庞大的淮河水系,离开流域的任何一个局部,水灾问题都没有办法被看清上游,失效的水利工程5700多座水库,52年治淮历史的代价第一张蓄洪令,主动中的“被动”7月2日和3日,第一座蓄洪区被决定启用的两天。
这个影响此次淮河抗洪全盘形势的焦点时刻,淮委办公室副主任於祖卫一直都在现场。
他事后告诉记者,“空气太紧张了”,“在指挥部待命的地方政府官员、水利官员20多人都一眼不眨地盯着淮防总会商室墙上的王家坝闸上水位图,大屏幕上同时显示着北京国家防总、合肥安徽防指和蚌埠淮河防总的画面,淮委主任钱敏、淮河防总副总指挥赵树丛和国家防总负责人随时作电视会商。
”王家坝闸地处淮河干流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是淮河第一座安全屏障蒙洼蓄洪区的大门,警戒水位在26.4米,保证水位29米。
这个槛几乎是在一夜间被洪水突破。
“水突然间就疯一样的涨,到7月2日中午12点,王家坝水位就冲破了29米。
最快时候,水还在以每小时7厘米的速度往上涨,几小时后,水位已经达到了高峰值29.42米,淮河干堤命悬一线。
”於祖卫说,但是否决定主动炸坝蓄洪,“要由淮委会提出意见,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决策,安徽省防指组织实施。
”经过不到半小时的讨论,第一张蓄洪令由此下达。
参与最后三方会商的一名淮委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虽然是为全局利益考虑的主动泄洪,但决策前后算不上从容,压力空前之大。
”他所言的“压力”最直接的来自淮河上游,因为“淮河上游6.1万平方公里的来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拦截,这让从天而降的洪水防不胜防”。
从淮委提供给记者的资料看,目前淮河流域的防洪标准为,淮河干流上游10年一遇,中游不足50年一遇,下游50~70年一遇。
沂沭泗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需求分析及实施进展

工程建设滞后 ,水资源观测和监测的 技术手段落后 ,为适应最严格水资源 管理制度 的工作要求 ,已相继开展了 《 南 四湖水 资源配 置方案》 《 南 四湖水 资源计量监测设施配置方案》 《 沂沭河
1
龙 拱 河
5 2
1 2
7
中心 河
5 8 Biblioteka 7 2 岗头河 3 新 安 河
情况复杂 , 加大 了水 资源管理难度 。 通 态 , 给水资源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 亟待 过开展沂沭泗流域水资源监控体系建 开展沂沭泗水资源监控体 系建设 。
设 ,进一步强化对水资源 的监控和统
一
根据各河流基本情况 ,初步拟定 5 3
条河流实施方案见表 1  ̄ 2 。
2 . 直 管 闸坝监 控 需 求 需对 2 6座 直 管 水 闸 设 置 流 量 在 线
1 . 南 四湖 入 ( 出) 湖 水 量 监 控 需求
3 - 4 ) 。
3 . 重要 取 水 口门监 控 需 求
表 1 1 1条设置水位在线监测河流名录一览表
现 阶段 ,沂沭泗流域水资源配置 序 号 河 流名 称 流 域 面积 ( k m2 ) 河长( k n) i 序 号 河 流 名称 流域 面积 ( k mz ) 河长 ( k m)
新技术 、 大, 需尽快建立先进的水资源( 水质 、 水 手段等方面不断引进新理论 、
资源管理方案》 《 沂沭河水资源计 量设
6 汁泥河
1 5
4
1 1 条河流设置水位在线监测( 雷达式水 位计、 RT U等)
有利于淮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的相 对水资源预报监测和用水监测 , 为淮河 量 和水 平 。
关政策规定 ,营造 良好的水资源管理 流域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奠定基础。 外部环境 。 2 . 加 大资金投 入 , 完善 水资 源预
淮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法浅析

淮 河 流 域 水 量 分 配 方 法 浅 祈
宋 京鸿
( 沂 沭河 水利 管理 局河 东河 道管 理局 临沂
【 摘
2 7 6 0 3 4 )
要】 在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分 配不均 的情 况下 , 淮河流域水量分 配面临着一定挑 战。 如何有效协调水量分布 不均 , 在水
生态环境 。
影响, 而且流域内近些 年城市建 设步伐加快 , 人类活 动影 响 水资源 的因素增多 , 综 合这两方面因素 , 引起 了水资源水量
呈 明显减少的趋势。 在原本水资源短缺 的情况下 , 进 一步加 剧 了用水紧张的形势。
三、 淮 河流 域 水 量 分 配 方 法
第三个 ,高效用水原则 ,这个原则主张用水效益高 的地
【 关键词 】 淮河流域
一
水量分配
用水总量控制
雨分 配不均 , 有些地区常年雨水充沛 , 有些地 区常年 降水 量
、
水 量 分 配 与 用 水 总 量 控 制 原 则
水是人类赖 以生存 的资源 ,不管生活还是生产都离不 开水 。如何公平 、 科学合理地进行水量分配 , 这需要遵循一
定 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 , 水量分配包含三个 原则 。
少, 很容易发生水 旱灾害。过渡带水资源变化大 , 导致水 资 源分 布不均 , 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 的现象长期存在。 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 , 淮河流域耕地率高 , 人 口稠
密, 用水需 求量大 , 人均可分配 的水资源 占有量较少 , 这 是 造成本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 因素 。 值得注意 的是 , 淮
用情况 、用水存在 的矛盾 以及水资源管理需求 等问题来 制
泗河流域径流泥沙分析

统 计 年 段 多年 平 均 多年 最 大 含 沙 量 多年 最 大年 输 沙 量 多年 平 及实际调查监 测资料 ,流域 上游部分 区 径 流量 平 均 平均 ( 1 0 t ) 均 输 沙 域水土流失依 然较为严重 ,水 土流失治 ( 年) ( ×1 0 4 含 沙 量 含 沙量 出现 输 沙 量 出现 模 数 m3 ) ( k 输 沙量  ̄ / m3 ) ( k g / m ) 年 份 ( 1 0 4 t ) 年份 ( t / k m2 ) 理工作仍 十分 严峻 ,各级政 府必须严格
1 0年 全 市 山 丘 区 土 壤 流 失 面 积 量 4 . 4 0×1 0 S m s , 6~ 9月 占 全 年 的 以后是 8 0年代以前的 4 1 %。 8 2 . 7 %,每年 流失土壤 约 9 5 0万 t , 相 占全年 的 1 5 . 6 %。 当于山丘 区近 2 7 0 0公 顷 ,耕 地 3 0 e m
水、 径流、 泥沙及 陆面蒸发 , 资料系列 为 4 . 0 2 ×1 0 a m , 1 9 8 0~ 2 0 1 3 年 为
四、 结 论
通过泗河 流域 径流 、泥沙 系列资料
长 5 0年。 流域水 土流失状况 主要 以书 3 . 8 1 ×1 0 m3 a 0 从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 统计 分析 , 在进入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院水文站 的径流量 、含沙量和输沙量 趋 势 可 以看 出 , 随 时 间 的推 移 , 不 同 时 流 域 径 流 量 随 时 间 推 移 逐 渐 减 小 ,上 游 资 料进行天 然径 流量还原计 算分析 , 段多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减小 。 来 沙量 明显减 少 ,断面平均 含沙量亦 明 显减小 ,反 映了流域水土流 失状况得到 渐显现 。但根 据水土流失遥感 普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目前江苏省内农区汇流计算方法主要有实测资料法和暴雨洪水图集法(以下简称图集法),图集法推荐了3种汇流计算方法,即推理公式法、瞬时单位线法和总入流槽蓄法;城市汇流计算方法主要有水文学方法(等流时线法、时段单位线法和瞬时单位线法)、水力学方法和推理公式法。
农区和城区现有两种相同的汇流计算方法,即瞬时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
由于推理公式法仅能计算出设计标准下的洪峰流量,无法得到相应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无法将农区与城区的洪水过程同时序叠加,因此只能采用瞬时单位线法分别推求农区及城区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并同时序叠加,得到流域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2淮泗河流域水文计算方法2.1淮泗河流域概况2.1.1工程概况淮泗河已列入《江苏省中小河流专项规划(2013—式计算其他因素下的最小时间t。
设V=0.2cm3,K=5.0×10-10~5.0×10-14cm/s,40cm2≤A≤400cm2,ΔP≤500kPa,其中要求A和ΔP最小情况下得1h≤t<12h的最优化配置。
土工膜渗透系数试验条件优化配置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知,在上述测试条件下的优化配置中,K>5.0×10-10cm/s时,对测试条件可不做要求,对于K>5.0×10-14cm/s时,试样过水面积和试验水压力应选最大值;对于K<5.0×10-13cm/s时,可根据已有仪器对照表3选择。
4结论防渗土工膜的渗透系数很小,测试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过长的试验时间又会带来渗透水量测试值的偏差,进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另外长时间水压力下试验还会对仪器造成损坏。
因此,如何控制渗透系数试验时间,便于操作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缩短测试时间,一方面可通过增大试样过水面积来缩短,但试样最大过水面积又受试验仪器限制不可能很大,另一方面可通过增大试验水压力来缩短,但试验最大水压力不能大于土工膜耐静水压。
本文通过土工膜渗透系数测定中对时间最优化配置,得到:测试土工膜渗透系数K=5.0×10-10~5.0×10-12cm/s时,现行规程要求的试样过水面积和水压力条件均满足对测试时间要求;土工膜渗透系数K≤5.0×10-13cm/s时,选择试验过水面积200cm2,水压力200kPa较适宜;当土工膜渗透系数K≤5.0×10-14cm/s时,试样过水面积和试验水压力应选最大值,在这种条件下试验,应注意做好仪器保护和防止体变管水量蒸发损失措施■表3土工膜不同渗透系数条件下最短测试时间优化配置10010040400.20.3100400.20.2402000.21004000.21005000.22002000.22003000.23002000.23003000.24001000.24002000.24005000.951.439.534.779.537.639.536.366.364.249.534.7719.075.0E -115.0E -125.0E -135.0E -14100400.40.195.0E -10渗透系数(c m/s )时间(h )条件渗透水量(c m 3)面积(c m 2)水压力(kPa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导致流域的产汇流条件发生显著变化,进而对流域洪水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城区与农区产汇流条件差异较大,城区洪水具有产汇流快、洪水过程线历时短、洪峰流量大等特点,对于流域范围内既有城区又有农区的河道,传统的水文分析与计算方法并不适用,目前尚无这类河道水文计算的通用方法。
本文以淮泗河水文分析方法为例,探讨适用这类河道的水文分析与计算方法。
【关键词】城市洪水水文分析瞬时单位线胡建林杨飞仲兵兵陈宗桥(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淮安223005)从淮泗河流域水文计算浅谈水文分析与计算的新思路科技论坛设计面雨量(mm )面积(k m 2)24h三日140.3P =20%152.0P =20%193.1表2设计面雨量表时间t t /K S (t )00010.220.02220.430.0730.650.13940.860.2135 1.080.2946 1.290.3697 1.510.4458 1.720.5139 1.940.57710 2.150.633S (t -1)00.0220.070.1390.2130.2940.3690.4450.5130.577u (t )q (t )时间t00140.022 2.6150.048 5.6160.0698.1170.0748.7180.0819.5190.0758.8200.0768.9210.0687.9220.0647.5230.056 6.524t /K 3.013.233.443.663.874.094.304.524.734.955.16S (t )S (t -1)u (t )q (t )0.8020.7690.033 3.90.8330.8020.031 3.60.8570.8330.024 2.80.880.8570.023 2.70.8990.880.019 2.20.9150.8990.016 1.90.9280.9150.013 1.50.940.9280.012 1.40.9490.940.009 1.10.9580.9490.009 1.10.9650.9580.0070.811 2.370.6850.6330.052 6.125 5.380.9710.9650.0060.712 2.580.7290.6850.044 5.126 5.590.9760.9710.0050.6132.800.7690.7290.04 4.7表6城区瞬时单位线成果表1450.55均值(mm )C v 3.5C v C sK p (P =20%) 1.34设计点雨量(mm )P =20%)194.3三日项目表1设计点雨量表净雨(%)时段104510840940净雨量(mm )12.412.449.649.6表3农区设计净雨时程分配表Δt=6h0时段(Δt =6h )Q (m 3/s )0时段(Δt =6h )11Q (m 3/s )135.1101291.8201351.1301425.9401512.45 6.716 5.7625.517 2.573318 1.2822.6190.4939.620010108.3表4农区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表1时段(Δt =1h )净雨量(mm )0时段(Δt =1h )13净雨量(mm )8.720148.730158.740168.75 3.8178.76 3.8188.77 4.819 1.48 4.820 1.49 4.821 1.41010.622 1.4114023012 6.3240表5城区设计净雨量计算成果表2015)》中进行治理,河道治理标准为5年一遇排涝。
2.1.2流域概况淮泗河位于宿迁市泗阳县和淮安市淮阴区交界处,涉及泗阳众兴镇、八集乡、淮阴区吴集镇、西宋集等4个乡镇,汇水面积157.4km2(淮沭河分洪情况,下同)。
淮泗河主要是排除泗阳县和淮阴区境内的中运河与六塘河之间涝水,其中包河圩口闸以南17.1km2的区间汇水通过包河排涝站排入中运河,因此汇入淮泗河下游的流域面积为140.3km2。
2.2设计暴雨根据2005年版《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计算设计暴雨。
统计各参数值见表1、2。
根据84年图集最大三日设计暴雨雨型分配表,三日内最大24h设计点雨量占三日设计点雨量的80%,为155.4mm。
2.3农区设计洪水2.3.1设计净雨及时程分配净雨量的计算采用“84”暴雨图集提供的计算方法,用土壤前期影响雨量Pa作为参数,建立P+Pa~R的相关关系。
净雨时程分配根据84图集附表十雨型分配表,净雨分配见表3。
2.3.2瞬时单位线根据“84”暴雨图集,查得平原区的综合成果为:m2=1/2,可得调节次数n=2,m1=2.25F0.38=12.8。
查84图集,得农区的瞬时单位线。
2.3.3推求设计洪水根据设计净雨和时段单位线,进行推流计算,得出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结果见表4。
2.4城区设计洪水2.4.1设计净雨及时程分配城区设计暴雨历时取24h。
三日内最大24h雨型分配参照图集24h雨型及其在三日雨型中的位置综合确定。
最终24h设计净雨分配见表5。
2.4.2瞬时单位线瞬时单位线参数采用图集中平原区汇流参数。
m2=1/2,可得调节次数n=2;m1=2.25F0.38=9.3,调节系数K=m1/n=4.65。
根据参数n和t/K,查S曲线表,计算瞬时单位线u(t)见表6。
2.4.3推求设计洪水根据设计净雨和时段单位线,进行推流计算,得出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结果见表7。
2.5洪水过程叠加根据以上计算,已推求得到农区及城区的设计洪水过程线,因此对这两条洪水过程线叠加即得到淮泗河流域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科技论坛图1城区、农区及叠加后概化洪水过程线成果图倪大泓14.928徐大泓42.177.3挡洪闸(调度闸)42.198.259.1139.3153.8 1.381.171.10老淮泗河7.814.130.4 1.39节点名称节点流域面积(k m 2)设计流量(m 3/s )综合排摸(m 3/s/k m 2)城区农区表8淮泗河节点设计流量成果表2.5.1平头流量计算淮泗河流域主要排除泗阳县和淮阴区境内的中运河与六塘河之间农田涝水和泗阳城区排水。
此次农区设计洪水按24h削峰,削峰系数α=0.63,城区不考虑削峰。
2.5.2洪水过程叠加根据表4和表7农区及城区设计洪水过程,按同时序原则进行叠加,得到淮泗河流域的设计洪水过程线,成果见图1。
2.5.3设计成果淮泗河流域5年一遇设计成果见表8。
3淮泗河流域水文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析主要从水文计算方法及参数选取方面对计算方法及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由于淮泗河流域范围内缺乏实测流量和暴雨资料,此次水文计算设计暴雨参数采用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中的地区综合暴雨参数,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推求设计洪水。
3.1暴雨历时由于城区和农区的产汇流条件差异较大,城区洪水具有暴雨历时短、产汇流快、洪峰流量大等特点,根据对泗阳县城区暴雨资料的分析,暴雨历时一般在24h左右,因此此次城区设计暴雨历时取24h,控制时段取1h和6h;农区设计暴雨历时取三日。
暴雨历时的选取体现了不同下垫面地区产汇流特点的差异。
3.2设计暴雨及时程分配农区及城区的设计暴雨历时分别为三日和24h,计算设计暴雨时,暴雨参数采用图集中最大三日暴雨的地区综合参数,并按图集附表十(平原地区最大三日设计暴雨雨型分配表)进行农区最大三日暴雨时程分配(时段Δt=6h),并在最大三日暴雨过程中选取最大24h暴雨过程作为城区的设计暴雨过程,并结合最大24h设计暴雨雨型分配表进行最大24h暴雨时程分配(时段Δt=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