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流程

合集下载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掌握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脉络。

3. 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2. 民间美术的分类3.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4. 民间美术的价值与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历史发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特点和价值。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民间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历史发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民间美术作品,如剪纸、年画、泥塑等。

4.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民间美术的相关资料,了解其在你家乡的发展状况。

2. 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幅你所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

教案第二章:剪纸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2.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3. 欣赏并分析剪纸艺术在民间习俗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发展2. 剪纸艺术的特点3. 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4. 剪纸艺术在民间习俗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创作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剪纸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引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创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剪纸作品,体验剪纸的制作过程。

4. 欣赏与分析:展示剪纸艺术在民间习俗中的应用,如窗花、喜帖等。

五、课后作业1. 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展示你的剪纸技艺。

2. 搜集剪纸艺术在民间习俗中的应用实例,了解其文化价值。

教案第三章:年画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年画艺术的起源、发展及特点。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剪纸》。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针对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的一堂拓展课,挑选最简单易懂的剪纸,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制剪纸的乐趣从而强化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学生虽在日常生活中偶有接触,但美术基础薄弱,了解不够深入,剪纸表现了中华民族淳厚隽永的民情与民风。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长久地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但是现代的人们已经疏远了剪纸,重拾我们祖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古老民间艺术,是每一个美术老师应尽的一份责任。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所执教的年级为高一年级,学生步入高中,对自己的心智成长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的学生能够品评认知一些造型较复杂的作品,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上一节课中学习认知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各种形式,如:泥塑、皮影、剪纸蜡染等,但缺乏亲身体验。

学生对剪纸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再加上很多学生本来对做手工怀有一定热情,有自己的审美追求,这些都为学习本课作了铺垫。

本课以了解剪纸艺术到制作一个“团花”剪纸为过程,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养成自学艺术钻研知识的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习团花剪纸的风格特色。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团花剪纸的制作技巧。

3、情感目标: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和欣赏剪纸艺术的美,让学生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愉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特色以及团花剪纸的特点提高对民族艺术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掌握折纸、修剪、设计团花的方法。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比赛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比赛说课稿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本课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让学生欣赏课文图版中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

民间美术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在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

让学生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二、学情分析: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状态,在繁忙的学习之余十分关注流行,对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只留于表面。

审美能力的培养,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通过讲述、演示和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特点,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以“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为线索,尝试把“搜集资料→阅读欣赏→讨论探索→评价延伸”的研究型学习方式引入教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和多种实践,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年画、刺绣、剪纸等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

《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中国民间美术》说课稿一、说教材1.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课由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

本课结合苏州地区的特色,重点介绍年画和刺绣。

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特点,对我们伟大民族灿烂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加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它独特的形式语言。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联系;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增强民族自豪感。

(2)难点: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

二、说学情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对美术作品也有了自己的了解和偏好。

对于民间美术,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接触,但大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这一主题缺乏深刻的认识,甚至有学生认为民间美术就是简单粗糙的代名词,又或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需要民间美术等等的狭隘想法。

因为有了这些想法,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可能还会有抵触的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内容不宜讲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图片更感兴趣,所以本课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简单知识的传授。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指导根据本课性质及学生状况,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与组织讨论,培养学生的作品分析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采用欣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等方法学习。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一、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Step 2: 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Step 3: 欣赏(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Step 4: 创作(10分钟)1. 向学生发放材料,如彩纸、泥巴等。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Step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 让同学们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彰。

Step 6: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品创作和评价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九、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2.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十、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了解?Step 2: 讲解(10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民间美术说课稿

民间美术说课稿

民间美术说课稿一、说教材(一)作用与地位本文“民间美术”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间智慧,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我国民间美术的了解,提高审美素养,培养爱国情怀。

(二)主要内容本课主要内容包括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地域特色以及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通过讲解和展示各类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1)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民间自发产生、流传、发展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

(2)民间美术的分类:民间美术可分为绘画、雕塑、剪纸、刺绣、染织等多个门类。

(3)民间美术的特点:民间美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表现手法夸张、变形,色彩丰富、对比鲜明,寓意吉祥、喜庆。

(4)民间美术的地域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民间美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如山东的年画、江苏的刺绣、广东的剪纸等。

(5)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社会,民间美术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民间美术焕发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地域特色等基本知识。

2. 认识民间美术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风格、手法和寓意。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间美术的责任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分类、特点、地域特色。

2. 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二)难点1. 民间美术作品的风格、手法和寓意的分析。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说教法(一)启发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探究民间美术的内涵与价值。

民间美术说课稿

民间美术说课稿

《民间美术》说课稿《民间美术》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中的第十六讲,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拓展几个方面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民间美术》属欣赏评述学习领域,通过各类民间美术形式、各地的民间美术文化进行分析对比,使我们对民间美术有初步了解并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继承,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及它的艺术形式、艺术特征,从而感受民间美术独特的美——既是艺术品,又有实用价值,体会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并从中尝试创造美术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样式及艺术特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之热爱民间美术、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法分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深入理解民间美术,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欣赏能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勇于实践的精神。

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举例分析法本课是欣赏课,通过一系列的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美。

2、提问教学法教师恰当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能自主学习。

3、比较归纳法通过对不同的地区各类美术作品进行比较,使学生较准确地认识民间美术及其艺术特征,从而提高欣赏能力。

五、教学程序1、认识民间美术通过实物、图片,回顾各地春节的民俗活动,如贴春联、窗花、赏花灯等,认识到民间美术是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可以很深刻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走进民间美术主要从年画、风筝、民间玩具、剪纸、刺绣五大类型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深刻地了解民间美术,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4、感受民间美术在赏析的基础上,学生能感受到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质朴、率真、随意大方、实用简洁、热烈夸张、象征寓意、就地取材、因材施艺、地方性强、装饰味浓厚等独特的美,从而热爱乡土美术和祖国的传统文化。

人教版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说课稿《民间美术》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民间美术》,该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第十六讲。

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内容种类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

本节由民间美术的界定、特点和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年画、刺绣、风筝、玩具、编织、剪纸等民间美术,并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继承发展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为本课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造型特点,掌握各类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

二、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三、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以下2点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1、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这堂课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还得作好课前的教学准备,我作了三步规划:1、课前布置好讲课材料,分别展示年画、风筝、民间玩具、刺绣、编织、剪纸。

2、搜集整理各部分的材料。

(图片、实物、网络资料、制作课件)3、提前检查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否充实,不足的教师给予补充。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从三个方面安排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作品欣赏、阐释风格3、欣赏拓展、实践创作为了让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对比法,启发法,分组讨论法,欣赏法,实践操作法,下面我就教学程序和方法作具体阐述。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开始,我请学生挑选预先准备好的作品,,并对号入座。

接着,我揭示课题(板书),同时投影,讲解民间美术创作的艺术特色及大概的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说课流程
张敏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美术选修《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的第九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下面我将从学情、教材、教学准备、教法和教学过程五大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学情
由于我们桥中高一年级学生基本住校,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并没有学过美术,对于查找资料比较困难,而且学生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所以这节欣赏〃评述课,我就把它改成了半欣赏半评述的课,根据新课程标准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体验与感知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

提高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独特美感和表现特点的认识。

【二】说教材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实践学习领域,主要介绍了常见民间美术的种类及不同类型的特点,通过欣赏评述实践中国民间美术,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对我们丰富的民间美术有所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能力,培养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以及对部分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体验。

根据教材内容及《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①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类别
即本节课重点。

2、能力目标:
①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多样化表现特点,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这也是本课难点
②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走近民间美术、走近生活,达到拓宽美术视野,增长知识的目的
③通过剪纸作品剪刻体验,让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理解。

也是本课的重点。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及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法
依据本节课性质及学生特点,我主要采用“实物直观教学,图片展示赏析法、比较法、自主交流、学生实践”等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采用欣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等方法欣赏、评述、实践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和了解剪纸作品的制作体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视频、实物图片的展示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说教学准备
根据学情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教师剪纸作品、复印剪纸作品、刻刀、剪刀、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胶水。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从激情导入、作品赏析、交流讨论、课堂实践、课后拓展五个方面展开学习。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激情导入,我采用实物直观教学方法,抓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

用教师的剪纸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问学生:
同学们知道在古代有专门的宫廷画家,在现代有专门的美术家他们可以作出很美的作品,而在民间也有一些作品是很优秀的。

从而导入课题:剪纸属于民间美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作品赏析、交流讨论、课堂实践
美术是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在这一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教学法。

此环节达到了本课知识目标。

(一)作品欣赏:多媒体直观教学:展示中国民间美术的艺术佳作,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直接的感受。

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找出:1、什么是民间美术?2、民间美术的种类有哪些?
师生共同总结民间美术的常见种类:(并板书1-3种)
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态丰富多样,常见的种类主要有:木板年画、剪纸、玩具、石雕、泥塑、面塑、皮影、刺绣、染织、竹编、草编等.
(二)交流讨论:1、小组结合课本第69-72页民间美术作品,分组分类讨论不同民间美术特色、寓意及其类型。

每组评述2-3种作品
(三)课堂实践:重点欣赏剪纸作品,对剪纸艺术的作品分类、语言、寓意初步掌握及剪刻体验(解决难点)
此环节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指导者和鼓励者。

并且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以及本课的重点。

教师积极溶入学生对民间美术剪纸的初步制作活动中,因为是复印的作品,所以对学生只是一个剪刻过程的体验,关心活动的过程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表现比以前更有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强调创新精神,而美术实践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发展动手的能力,开发潜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安排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创作一种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

此环节达到了能力目标也突出了重点。

1、首先我播放一段民间剪纸艺术家库淑兰的视频,趁学生兴趣盎然,分小组发放不同制作材料及工具,让学生根据教师发放的复印剪纸作品任选自己喜爱的进行剪刻的体验。

2、作业完成后收集作品进行展示,并评出最佳解说奖,最佳协作奖。

四、课后拓展:
后搜集一种当地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独特的人文、地理、文化的关系(情感目标的体现)
板书设计: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剪纸年画皮影泥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