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国际贸易概论(第2版)》姚大伟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3.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其中,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
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
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位置。
7.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
8.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
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9.水平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0.混合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亦称 "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 "国外贸易"或 "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3.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金额的大小,又称对外贸易额。
4.对外贸易量:为剔除价格变动对以货币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的影响,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往往用一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以当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单纯反映对外贸易的量,就叫对外贸易量。
5.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6.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7.贸易差额: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8.有形货物贸易:是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
9.服务贸易:依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服务贸易指:(1)从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2)从一成员的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3)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的存在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4)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性存在提供服务。
10.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1.间接贸易:是指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
12.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第三国来说,则是转口贸易。
1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1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国际贸易额相比,用比重表示。
对外贸易量计算公式

对外贸易量计算公式对外贸易量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那它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别急,咱们慢慢说。
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量 = 对外贸易额 /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先来说说对外贸易额,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的总值。
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呢,它反映了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比如说,咱假设某国去年出口额是 1000 亿美元,进口额是 800 亿美元,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 12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 110。
那这对外贸易量该咋算?先算出口贸易量,就是1000 亿美元除以120,得到约8.33 亿美元。
再算进口贸易量,800 亿美元除以 110,约 7.27 亿美元。
最后把这俩加一块儿,就是总的对外贸易量啦。
为啥要用这样的公式呢?这就好比你去买水果,今年苹果5 块一斤,你买了 10 斤,花了 50 块。
明年苹果涨到 8 块一斤,你还是花 50 块,可就只能买 6.25 斤了。
价格变了,数量就不一样啦。
对外贸易也是这个道理,价格波动会影响贸易额,但通过价格指数去调整,就能更真实地反映贸易的数量规模。
我之前在给学生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个学生就特别迷糊,一直搞不明白价格指数到底咋起作用。
我就给他举了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说你就想象成你去买棒棒糖,去年 1 块钱一根,你买了 10 根,花了10 块。
今年棒棒糖涨到 2 块一根了,可你还是只有 10 块钱,那就只能买 5 根了。
但咱们要知道,如果价格还是 1 块一根,你其实能买 10 根的。
这价格的变化不就影响你能买到的数量了嘛。
这学生听完,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
所以啊,搞清楚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不受价格波动的干扰,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琢磨琢磨,多联系实际例子,就能轻松掌握,为咱们分析对外贸易形势提供有力的工具。
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有哪些1、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和值。
一般用该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
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内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数量的总和。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一种严重指标。
对外贸易量与对外贸易额,两者都可以反映一国某一时期对外贸易情况的变化。
由于贸易额中未剔除价格和货币汇率变动因素,因此,对外贸易额不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变化情况。
而对外贸易量则剔除了价格和货币汇率变动因素,因而用贸易量来反映一国或地区一个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则比较接近于实际。
但由于进出口商品的品种繁多,各类商品的实物计量单位各异,例外种类的计量单位不能相加,人们在计算某国在某个时期的对外贸易量时,大凡是从对外贸易额中剔除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和所用货币汇率变动的因素,计算出对外贸易量的近似值,用此近似值来反映对外贸易量的实际变化。
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大凡用不变年份为基期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当时的进口值或出口值,得出的数值即为出口量或进口量。
对外贸易量大凡又以指数来表示,称为对外贸易物量指数。
该物量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进口量或出口量去除各个时期的进口量或出口量,即得出进口物量指数或出口物量指数。
大多数西方工业国家和联合国每年都编制和发表进口或出口物量指数。
1/ 1。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解读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进口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即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
对外贸易依存度还可以用对外贸易总额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收入总额。
对外贸易依存度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进口依存度=进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
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以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又称“对外贸易值”,用以说明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的总规模。
目前,有的国家用本国货币表示,有的用外国货币表示。
在计算时,出口额一般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一般以CIF价格计算。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从国外进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即为进出口总额,即对外贸易额。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
而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贸易量(trade volume)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贸易量是以数量、重量、面积、体积等计量单位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解读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解读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描述一个国家的外贸状况时具有各自的特点和意义。
一、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之和,也称为对外贸易总额或外贸总额。
它反映了该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以及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对外贸易额是一个流量指标,它表示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例如一年)发生的外贸交易的总金额。
这个金额通常以货币单位(如美元)来计算,并且可以在国际贸易统计数据中找到。
从贸易角度看,对外贸易额可以进一步分为出口额和进口额。
出口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总金额,而进口额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总金额。
通过比较出口额和进口额,可以大致了解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或逆差状况。
二、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量,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和进口数量之和,它反映了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程度。
与对外贸易额不同,对外贸易量是一个实物量指标,它表示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例如一年)实际发生的外贸交易的数量。
这个数量通常以物理单位(如吨、立方米、辆等)来衡量,并且可以在国际贸易统计数据中找到。
在实际应用中,对外贸易量对于分析和决策更为直观和实用。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量增加了10%,那么这意味着该国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需求,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应增强。
同样地,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量增加了10%,那么这意味着该国对于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该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
需要注意的是,对外贸易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外贸状况,因为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和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同样价值的出口商品,如果价格不同,那么它们所代表的实物量也会不同。
因此,在分析对外贸易量时,需要结合对外贸易额进行综合考量。
三、解读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的关系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贸易学公式部分

对外贸易额:用货币金额(本国货币计量)表示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指标。
对外贸易额=出口贸易额+进口贸易额(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国际贸易额:国际贸易值,用货币金额(用美元计量)表示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总值。
国际贸易额:(世界各国和地区出口额加总)(运保费除外)价格指数(进口、出口)=(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国际贸易量(出口量)=国际贸易值/出口价格指数(解释由于国际贸易值不能正确反映国际贸易实际规模,国际贸易增长,通过膨胀,美元对其他货号的编制,用国际贸易量弥补不足)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对象或伙伴,及与贸易额在国际贸易额中各自占的比重。
进口方向=从某国进口额/进口总额;出口方向=对某国的出口额/出口总额对外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外贸依存度: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总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当年对外贸依存度=(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GDP)×100%进口依存度=(全年进口额/本国的GDP或GNP)×100%出口依存度=(全年出口额/本国的GDP或GNP)×100%(衡量一个国家或的经济对进出口贸易或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以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或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贸易顺差或出超:出口值>进口值,出现盈余贸易逆差或入超;出口值<进口值,赤字贸易平衡是,进口商品总额=出口商品总额进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数量=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商品数量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数量出口商品数量出口商品价格/进口商品价格即为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数(TOT)=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进口商品价格指数指数>1,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恶化贸易竞争力指数:TC= (Xi-Mi)/(Xi+Mi)TC=[-1,1]值越接近0表示竞争力越接近平均水平;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竞争力越薄弱;为1时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竞争力大总贸易额=总进口额+总出口额专门贸易额=专门出口额+专门进口额1、某国以2003年为基准年,其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若2008出口价格上涨了10%,进口价格下降了4%,其贸易条件如何变化?以2003年为基期,其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出口价格指数=100+100×10%=110;进口价格指数=100-100×4%=96;则TOT=(110÷96)×100=114.58;因为TOT=114.58>100,所以说明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即:2003年1个商品出口换回1个外国商品,而2008年由于价格上升,进口价格下降,出口一个商品可以换回1.145个外国商品,说明比较2003年贸易条件有所好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总贸易体系与对外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对外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对外贸易依存度: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 或GDP 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生产货物与服务的劳动分工。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值用货币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国际贸易量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表示的反应国际贸易规模的指标
贸易差额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差额。
出口〉进口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反之,贸易逆差贸易赤字入超。
相等时,贸易平衡国际收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对比。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各州各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国际贸易的作用
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3利用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国际分工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
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矿大生产能力,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5增加财政收入,满足国内需求。
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6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以及国际金融的发展
从事国贸具备条件
1全球化视野以及良好的商业信誉。
2从业人员要具有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知识3建立国际贸易信息系统
4适应竞争需要的企业组织体系
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2社会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
3人口状况影响国际分工的发展
4国际生产关系决定性质
5上层建筑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发展引起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相应变化
3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4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影响
关税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
进口税外国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由进口国家的海关根据海关税则
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最惠国税率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二方的一切特权、优惠、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
出口税岀口国家的海关对本国产品输往国外的商品证征收的关税。
反补贴税对于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受过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抵消税或者补偿)
反倾销税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临时性进口附加税。
特惠税普惠制关税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的、非歧视性的且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海关税则一国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包括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通关手续报关手续,出口商向海关申报进口或出口,接受海关的监管与检查,旅行海关规定的手续。
(申报查验交税放行)
关税的特点(1)关税是一种间接税;(2)它的征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和进出口货物;(3)它可以起到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作用;(4)它是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不同反倾销是抵制外国商品大量低价进口。
保护国内产业与市场反补贴税是削弱接受进口补贴的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