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培训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在园林环境中,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所引起的植物生理代谢异常、生长受限和外观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园林景观的美观与整洁,还可能导致植物的凋亡,对园林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防止和控制园林植物病虫害,必须理清其发病的原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进行介绍。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原理1. 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园林植物的病虫害是由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害虫主要包括蚜虫、螨虫、蛀虫等,它们通过啃食、吸食等方式侵害植物,使植物的叶片、幼芽、果实等部位受损。

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通过侵入植物细胞,释放毒素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生长繁殖,导致植物的组织坏死、生长受限等症状。

2. 植物免疫系统的作用园林植物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后,会通过其天然免疫系统来抵抗并排除这些有害生物。

植物的免疫系统主要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生物防御三大部分。

物理防御主要包括植物的角质层、绒毛、刺等结构,可以减少害虫的食害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化学防御是通过植物产生的抗病物质和抗虫物质来抑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防御则是指植物利用内生菌、内生细菌、内生真菌等微生物来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和害虫。

3. 外界环境的影响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例如气候、温度、湿度、日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状况。

气候干燥和温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水分蒸发过快,易造成植物干旱和叶片凋落,从而使植物更易受到病原微生物和害虫的侵害。

4. 植物的生长状态植物的生长状态也会影响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例如植物生长旺盛的时候,其组织结构紧密,细胞壁厚实,免疫系统活跃,抗病能力强;而生长衰老的植物,则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弱。

1. 预防为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

通过加强园艺管理,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讲座课件 (一)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讲座课件 (一)

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讲座课件 (一)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日常养护中,它们也常常会遭受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园林植物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我们特别邀请了专业的园林植物保护专家为大家开展了一场关于“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讲座。

一、病害
1.叶片枯黄
叶片枯黄是由于土壤缺氧引起的。

防治方法是除去受影响的部分,更换饱和排水的土壤,改善通风,并注意水分合理。

2.炭疽病
炭疽病是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会导致植株被病害所占据。

防治方法是在发现病害时及时剪枝,防止病害的蔓延,并使用足够剂量的杀菌剂来防控。

3.斑点病
斑点病是由于过量的灌溉和过强的光照引起的。

防治方法包括控制灌溉量,使土壤不过于潮湿,减弱病原菌生长的环境,或增强植物对于病害的抵抗力。

二、虫害
1.蚜虫
蚜虫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害虫。

它们主要通过吸食植物中的汁液而来。

防治方法包括使用含有芥酸酯类杀虫剂,包括三氟氧禾草酰类杀虫剂
等进行喷洒,或使用抗生素涂抹在叶片表面。

2.白粉虱
白粉虱是一种会导致植物叶片起斑状剥落的害虫,尤其对于桃花和玫
瑰等高档花卉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防治方法包括进行适当修剪,逆行
风向地喷洒含有尼古丁酰胺类物质的杀虫剂来控制虫类。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讲座的主要内容。

我们希望这些信
息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植物,使它们拥有更加健康的生长环境,从而为城市绿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根据病虫害的性质和种类,将植物病害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病害及生理性病害等。

植物虫害包括地下害虫、叶部害虫、枝干害虫和吸汁害虫。

一、真菌性病害此类病害的病原是真菌,在植物病害中发生较为普遍。

常见的种类有:(一)炭疽病类1.症状炭疽病是植物上最常见的一类病害。

主要为害寄主的叶片和新梢,可以在花、果、茎、叶柄上发生。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呈暗绿色,似水烫伤状,后期呈褐色至黑褪色,然后病部腐烂。

慢性型的典型症状是病斑呈灰白色,其上生有呈轮纹状排列的黑小颗粒。

2.发病规律病原在寄主病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

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

通过透光性差、植株长势弱、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条件有利其发生。

不同的品种,其抗(耐)病性有差异。

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能力。

不偏施氮肥。

注意搞好排灌系统。

(3)结合修剪,及时剪除病叶和病枝,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4)发病初期施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5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炭疽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二)叶斑病类1.症状叶斑病是植物病害虫最庞杂的类群,凡是叶部产生斑点的病害均可称为叶斑病。

其主要症状是在植物的叶片上产生大小不等、形状多样、颜色多样的斑点或斑块。

有些在病斑上还会出现黑色小点。

如鱼尾葵叶斑病,杜鹃叶斑病、美人蕉叶斑病、君子兰叶斑病、苏铁白斑病、月季黑斑病等。

2.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在病残体或土中越冬。

随风雨传播。

多数在高温条件下发病重。

雨水多、雾多、露水重、连作、过度密植、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势弱均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1)及时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病原。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力,进行轮作(温室内可换土),改进浇水方法,有条件者可采用滴灌,尽量避免对植株直接喷灌。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知识课件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知识课件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第四章.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第一节 食叶害虫 灯蛾类、卷蛾类、剌蛾类、袋蛾类、毒
蛾类、舟蛾类、尺蛾类、夜蛾类、螟蛾 类、斑蛾类、天蛾类、枯叶蛾类、叶甲 类、叶蜂类、蝗虫。
第四章.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这类害虫的发生特点是: (1)具有咀嚼式口器,往往以幼虫(膜翅目、鳞翅目)或成
黄刺蛾 1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黄剌蛾
1
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2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杈等处结茧越冬。 6月份出现成虫,成虫有趋光性。 卵散产或数粒相连多产于叶背。 初孵幼虫取食卵壳后食叶肉,4龄后蚕食整叶。 7月份老熟幼虫吐丝和分泌粘液做茧化蛹。
1.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1.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
1.2.袋蛾类
大袋蛾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u Snellen)又名大
蓑蛾。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湖南、湖 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浙江、江苏、 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和海南。为害月季、 海棠、蔷薇、十姐妹、梅、牡丹、芍药、菊 花、唐菖蒲、美人蕉、山茶、栀子花、悬铃 木、银桦、侧柏、杜鹃、桂花等200多种园 林植物。
危害症状和识别
食叶害虫危害的征状常较易于发现和识别 ----如整个叶片被食尽、留下残叶、叶柄或叶脉等,严重受害时
整株光秃; ----潜叶种类使被害叶显现各种潜痕、污斑或枯黄, ----一些
征状和危害
种类卷叶、缀叶或褶叶危害,使树叶形成各种形式的卷曲或缀合, 叶一般不枯黄; ---- 袋蛾、鞘蛾等则终生负载所营造的各种形式的袋囊; ----天幕毛虫等则结成大的丝幕更惹人注目; ---- 被害树地面往往满布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丝迹等 也属常见的现象。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 (一)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件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是园林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帮助园林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本课件将介绍以下几个方面:一、病虫害的分类在实施病虫害防治之前,首先要了解病虫害的分类。

根据其与植物的关系,病虫害可以分为同一种和异种两类。

同一种病虫害是指具有高度专化性、只寄生于某一种植物或植物群体的病虫害,例如黑斑病、霜霉。

异种病虫害则是指可以寄生于多种植物的病虫害,例如粉虱、蚜虫。

二、病虫害的危害园林植物病虫害对植物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可以通过吸取植物汁液、破坏植物组织或者分泌毒素来导致植物的瘤结、死亡、凋萎等不良后果。

此外,植物病虫害还会促使植物感染病菌、病毒,从而加重植物的受害程度。

三、病虫害的预防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病虫害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预防其发生。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防止介壳虫寄生可以通过加强植物养分供应或者喷洒除草剂、杀虫剂来实现。

四、病虫害的治疗一旦发现病虫害已经严重,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和处理,包括对受损植物的喷洒药物、手术切除或者采取其他管理措施等。

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做好污染和二次感染的控制工作。

五、病虫害的监测病虫害的监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它需要我们细心、耐心地观察植株从而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尽早处理。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监测系统、图像识别技术等进行监测,并实现自动报警和管理。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为园林建设和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

第四部分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四部分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成虫昼伏夜出,取食花蜜为补充营养,具较强 趋光性和趋化性。成虫产卵于叶背。每雌产3~5块, 每块150~350粒。幼虫多在晚上孵化。初孵幼虫群 集叶背取食下表皮与叶肉,留下叶脉与上表皮。2 龄末期吐丝下垂,随风转移扩散。5~6龄为暴食阶 段。6~7月阴湿多雨,常暴发成灾。荷花、芋、菜 豆受害最重。长江流域一带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 草坪受害最重。幼虫有群集迁移的习性。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一、刺蛾类
4、防治方法
(1)灭除虫茧 根据不同刺蛾结茧习性与部位,在土层中的 茧可采用挖土除茧。也可结合保护天敌,将虫茧堆集于纱 网中,让寄生蜂羽化飞出寄生。
(2)灯光诱集 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 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药杀应掌握在幼虫2~3龄阶段。常用药剂有 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 1500倍液。此外,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与前2种药剂 混用或单独使用亦有很好的效果。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学农药而改用Bt乳剂等生物类农药,此外防除护囊时,可用 手捏碎,既灭除了成、幼虫,又保护了天敌。
(4)化学防治 幼虫大量发生初期,使用胃毒性强的90%敌 百虫晶体1200~1500倍液喷雾,也可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杀虫 剂,如80%敌敌畏1500倍液、50%乙酰甲胺磷1500倍液及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第四章 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 食叶害虫
一、刺蛾类
2、形态特征: (4)扁刺蛾
成虫:体长16nm,头胸翅灰褐色,前翅从前 缘到后缘有1条褐色线,线内有浅色宽带。
幼虫:体长22~26mm,翠绿色体较扁平。背 有白色线。腹部各节有向背向腹斜引1白线,各节 有刺突4个。体侧各有红点1列。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一、昆虫学概论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成虫有六足;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大部分成虫具两对翅,胚后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

昆虫头部着生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因此头部是昆虫的取食与感觉中心。

胸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二个体段,由三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一胸节各有一对足,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翅。

因此胸部是昆虫的运动中心。

昆虫的腹部通常由9-11节构成,节与节之间通过节间膜相连,腹部内部有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呼吸器官,腹部末端有外生殖器,所以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繁殖的中心。

昆虫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和分布广泛的原因:1、由于昆虫本身具有坚硬、轻便、富有弹性的外骨骼保护身体;取食器官多样化,食源广,身体小,以少量的食物即可满足生存营养需要;2、具翅能飞,有利于觅食,求偶,避敌,扩大了活动和分布的范围。

3、昆虫具有较高的繁殖力和较强的适应性。

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主要特点是有坚硬的上颚,用于咬切和磨碎固体食物。

其基本构造为一个上唇、一对上颚、一对下颚、一个下唇和一个舌。

昆虫的取食器官称为口器(mouthparts),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类型也不同。

取食固体食物的口器为咀嚼式,取食液体食物的为吸收式。

比较形态学表明,咀嚼式口器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类型都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来。

具有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的症状是形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有的能把植物叶片食成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为典型的食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卷叶性);潜叶食叶肉留表皮,形成灰白色虫道(潜叶性);蛀根、茎、果等(钻蛀性)。

二、昆虫生物学两性生殖:昆虫经过雌雄两性交配,卵受精后发育成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雌虫不经交配或卵不经受精即能繁殖新个体的现象,称为孤雌生殖。

可分为三种类型,偶发性孤雌生殖、经常性孤雌生殖、周期性孤雌生殖。

完全变态:是指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不同虫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培训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培训提要: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1.1食叶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培训
园林植物不仅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而且还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而害虫的危害不仅影响园林的生长建设,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害虫严重影响了园林绿化美化功能。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园林主管部门和研究机构制定了安全有效的控制害虫方法,以减少喷药,保护环境。

1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
1.1食叶害虫
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

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1.2刺吸式害虫及螨类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

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
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

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1.3蛀食性害虫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

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

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月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1.4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

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2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技术
2.1加强植物检疫
加强园林植物虫害检疫,严防危险性害虫侵入是害虫持续控制的首要工作。

各地开始重视园林绿化工作,从外地调入大量的苗木种子,这都为园林害虫的传播和扩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因此,加强植物检疫,是遏制和控制害虫传播的根本措施,是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策略。

我们在对园林植物苗木、植株及其他材料引种调运过程中,一定要与农林害虫一样对待,
严格进行检疫,确定植物检疫的对象,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危险性害虫的传人或传出,对已传人的要及时封锁,就地消灭。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具有杀伤力强、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对人类安全、控制作用比较持久等优点。

2.2.1利用病原微生物
苏云金芽孢杆菌是当今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类微生物杀虫剂。

主要是害虫取食后,菌剂中的有毒晶体破坏有害昆虫的消化道内壁的表层细胞,使其脱落,阻止害虫取食,最终饥饿死亡。

因其杀虫范围广,致病力强,毒杀作用迅速且防治成本低,使用方便,可以取代有机磷农药来防治多种鳞翅目害虫。

如江德安用Bt乳剂400倍液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防治效果高有效地控制了该虫的危害.用500~1000倍液Bt乳剂防治草坪淡剑夜蛾,全年共喷洒2~3次即可。

应用较广的还有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和质多角体病毒等。

其中,白僵菌属是一种广谱性的昆虫病原真菌,在松毛虫防治中已获得了成功。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杀虫剂--虫瘟一号也是一种高效无公害微生物农药。

2.2.2利用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
捕食性天敌昆虫是园林中最常见的一个类群,一般捕食量较大,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显着。

常见的有瓢虫、食蚜蝇、草蛉、捕食螨、食虫虻、螳螂、胡蜂、步甲、猎蝽、蜘蛛等。

瓢虫的成虫、幼虫都捕食蚜虫、介壳虫、叶螨等害虫,异色瓢虫幼虫全期能吃松干蚧的雄蛹、卵囊。

在螨类害虫的控制上,通过引进天敌昆虫防治已取显着成效,要充分和持续有效地保护这些天敌,是园林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寄生性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所寄生的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可找到,以其体液或组织液为食,造成害虫死亡。

且均较寄主虫体小。

膜翅目中包含寄生性天敌最丰富,仿效亦较明显,主要包括赤眼蜂、茧蜂、蚜茧蜂、姬小蜂、肿腿蜂、平复小蜂等;双翅目寄生性天敌昆虫亦能起较大的控制作用,主要有寄蝇、麻蝇、头蝇等。

陶玫等在对昆明地区红蜡蚧天敌种类调查研究中,发现的17种寄生蜂中,蜡蚧啮小蜂和黑灰蚧长盾金小蜂数量较多,对红蜡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陈倩等发现,管氏肿腿蜂可寄生多种蛀干害虫幼虫和蛹,还可沿着天牛蛀食的虫道自行寻找天牛幼虫寄生,能够很好的控制天牛等害虫的发生。

此外,他们还发现,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墨天牛还能间接地起到防治松材线虫的效果。

应加以保护利用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使其更好的发挥防治作用。

利用有益动物
自然界中有许多捕食害虫的有益野生动物,对园林害虫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持续控制作
用。

如啄木鸟、大山雀、家燕、灰喜鹊等益鸟;青蛙、蟾蜍等两栖动物。

在张仲信对大斑啄木鸟的研究中,发现该鸟可取食天牛科、小蠹虫科、吉丁虫科、透翅蛾科、刺蛾科、舟蛾科等数十种林木害虫,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抑制率达%~%,对青杨天牛幼虫的抑制率达%~100%,对白杨透翅蛾幼虫的抑制率达%。

上述有益动物,应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利用。

为其创造有利的越夏、越冬的场所,使这些天敌能够顺利的生存、繁衍。

严禁打鸟、人工悬挂鸟巢招引鸟类定居,积极发挥它们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2.3应用新型无公害农药
2.3.1灭幼脲系列杀虫剂
灭幼脲是一种能干扰昆虫表皮形成机能的昆虫生长调节剂,可较好地协调化学防治与天敌保护利用的矛盾,保证害虫天敌的繁衍,可进一步降低害虫的危害水平,发展前途及其广阔,用灭幼脲3号1000倍液防治大叶黄杨金星尺蠖和黄杨绢野螟的幼虫的试验发现2~3龄幼虫死亡率高,4龄幼虫的化蛹率及蛹羽化率极大的降低,且羽化后的成虫多为畸形,产卵率也很低。

用100毫克/
园林植物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技术常识培训提要: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类1.1食叶害虫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
千克灭幼脲水溶液处理过的新鲜野蔷薇枝条喂食云斑天牛雌成虫后,所产卵的孵化抑制率高。

2.3.2植物源农药的应用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是无公害生态性农药。

成功的植物源杀虫剂是印楝素。

印楝素杀虫剂主要通过干扰昆虫的生理行为来达到控制目的,如破坏或干扰卵、幼虫或蛹的生长发育,阻止若虫或幼虫的蜕皮,成虫产卵及破坏卵巢发育使成虫不育等。

印楝素杀虫剂还可被植物根系吸收输送到茎叶,从而使整个植株具有抗虫性。

印楝素对马尾松毛虫也有明显的触杀作用。

其他的植物源杀虫剂如净叶宝乳油1500倍液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园林害虫,与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1000倍液、敌杀死15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

2.5.3其他无公害农药
无公害农药还有灭蚧灵、花保、10%吡虫啉、绿灵、%齐螨素、灭蚜菌、5%速杀威、蚧螨灵、%华光霉素、克螨特等对多种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蝉、叶螨、介壳虫等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天敌杀伤力极小。

如篮松涛等发现,花保对叶蝉、介壳虫等防治效果极好,防治后还可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用40%灭蚧灵10倍液防治桑白盾蚧,具有显着效果。

因其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公害农药。

2.6树干注射法
采用树干注射法,将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的稀释液注入树干,使药液随蒸腾液流而上升到树冠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

可将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稀释液注入树干,起到补充树体营养和调节树体生长的作用。

具有不污染环境、不杀死害虫天敌是防治园林害虫的理想方法。

操作方法:
用充电式电钻在树干上斜下45度钻孔,钻孔直径2~3毫米,孔深2~3厘米,插入瓶颈与钻头直径相同的储液瓶,在瓶底上方刺一小孔,在其下方注入药液。

注药孔数要根据干茎大小,一般小于lo厘米者钻一个孔,lo~25厘米者对面对钻2 个孔,25~40厘米者等分钻3个孔,大于40厘米者钻4个孔以上。

注孔应上下错开。

注药量一般按原药说明稀释浓度注射。

注完后孔口用黄泥堵塞自行愈合。

此法适用于树干直径10厘米以上,以叶幕形成以后施用效果最好,可防治蚜虫、天牛幼虫,枯叶蛾、舞毒蛾、刺蛾等鳞翅目的幼虫,茎蜂、叶蝉等害虫。

应注意在夏季正午禁用,以防止发生药害。

2.7园艺栽培措施
园林是通过种植一定植物形成的人工生态环境。

一般在园林的设计和施工时,考虑可能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选择抗虫性强的植物,培育优质苗木。

采用多种园林植物混合种植,做到常绿与落叶乔木、乔木与灌木、树木与花草有机结合,形成多层次的结构和植物群落,避免了给害虫创造适宜的条件,有预防害虫发生的作用。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其抵御害虫的能力。

冬季时注意清洁园圃,及时清除枯枝落成叶,刮除树干的粗皮。

结合整形修剪,及时除去害虫群栖的枝叶,并将其烧灭直接杀死虫卵、幼虫、蛹和成虫。

如天牛、透翅蛾等钻蛀型害虫以及袋蛾、刺蛾等食叶害虫,均可采用修剪虫枝进行防治;对介壳虫、粉虱等害虫,通过修剪整枝达到透风、透光的目的,从而抑制此类害虫的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