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国学公开课教案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能够掌握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理解季节变化的能力,并能够通过相关活动和作品表达对节气的认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和相关习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作品表达的能力,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三.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材准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材料,如《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四.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描绘二十四节气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节气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节气的了解。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特点。

2. 根据节气的特点,介绍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的习俗。

Step 3 活动设计(30分钟)1. 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六个节气。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节气,用图片、手工制作、小品等形式表达该节气的意义和习俗。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

Step 4 总结(10分钟)1. 简要总结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含义。

2.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个节气的体验和感受。

Step 5 拓展阅读(5分钟)1. 分发《二十四节气知多少》等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研究二十四节气。

2.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节气和传统文化。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节气的能力,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六. 课后作业1. 完成《二十四节气知多少》中的相关问题。

2. 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体验和感受四个季节的变化,并拍照记录。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来历2.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3.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及科学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四季吗?四季是如何划分的呢?(2)引导学生思考:其实,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一年分为24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为一个节气。

2.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及来历(1)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每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点,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清明、谷雨、芒种、小满等表示气候的变化;惊蛰、夏至、秋分、冬至等表示自然现象的变化。

3.二十四节气的顺序及特点(1)展示二十四节气顺序表,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

(2)讲解每个节气的特点,如立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清明:春雨绵绵,祭扫先烈;芒种:麦田金黄,收割忙;冬至:白雪皑皑,冰封雪锁。

4.二十四节气与生活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2)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民俗等方面的关系,如惊蛰:春雷响起,百虫复苏;立夏:气温升高,万物生长;秋分:昼夜平分,丰收在望;冬至:寒冷降临,注意保暖。

5.活动环节(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气,讨论该节气的特点、来历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2)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大家互相学习、交流。

(2)引导学生认识到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1.熟记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2.选择一个节气,深入了解其来历、特点以及与生活的关系,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来历、顺序及特点,培养了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7篇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温、天气、动植物的生活、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有细致地观察与比较能力,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夏季用品进行分类。

3、知道夏季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并体验夏天给人们特有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请幼儿收集各种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图片。

3、请幼儿连续做一个月的气温观察记录,并画出曲线图。

4、幼儿用书:《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动过程:1、幼儿寻找夏天的变化。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请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发现夏天的特点。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发夏天到了的?你还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夏天嘛?说说理由。

2、展示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师:我们夏季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请幼儿介绍并展示幼儿收集的物品。

教师:夏季有这么多特别的东西,我们将它们这样分类呢?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气象记录,讨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这是小朋友做的气象记录,你发现最近的气温又什么变化?教师: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醒幼儿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动,少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等。

幼儿园小朋友多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的玩呢!(记者张伟)-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开始,也是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变长。

夏至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6月18日,惠济区古荥幼儿园开展“夏天的味道”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夏至时节,瓜熟蒂落,幼儿园准备了创意水果拼盘、臊子酸汤面和绿豆汤,和小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吧!结合“夏至”的节气特征,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视频动画,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夏至”“夏至吃什么”“夏至人们做什么”等风俗习惯,进一步认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2.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3.认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详细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二十四节气的海报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二)正文1.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和由来,即我国古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地球公转而制定的一套时间法则,分为冬至、大寒、立春、雨水等二十四个节点。

2.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日期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表格,帮助学生记忆,并进行口头默写练习。

3.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和立春、清明和谷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讲解二十四节气在农事、气象、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如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气象学家利用二十四节气预测天气等。

(三)巩固练习1.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挑选一个节气,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展示,包括该节气的特点、气候变化、习俗等。

2. 制作手工:学生根据所选的节气制作季节花环或相关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阅读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故事或小说,了解二十四节气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与表现。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了解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并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1.整理二十四节气的笔记;2.观察当天的天气,判断所处的节气。

备注: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并适当引入教学资源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优秀教案的详细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节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2、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大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三、活动过程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

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四、活动延伸24节气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完整版二十四节气教案】注:本教案完整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起源及文化内涵,并结合具体的节气日期,提供了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和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节气文化。

一、二十四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历节气划分的产物,每个节气均代表着天体运转、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特点。

这些节气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被誉为中国天文学和气象学的瑰宝。

二、节气的起源与文化内涵1. 起源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与黄帝时代有关,主要来源于古人对地球绕太阳公转和地球自转的观察。

通过观测太阳的高度和位置变化,古人划分出了二十四个节气。

2. 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时间划分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农事活动。

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和饮食习惯相结合,反映了中国人民丰收、生活和民族团结的愿景。

三、具体节气及教学活动1. 立春(2月3日左右)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了解立春的由来,制作春联、贴窗花传统装饰品等。

2. 雨水(2月18日左右)雨水节气意味着湿润的天气,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观察雨水的形成、制作雨滴模型并进行实验等。

3. 清明(4月4日左右)清明节气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学生可以了解清明的来历并制作纸扎供品、到陵园扫墓等。

4. 立夏(5月5日左右)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逐渐升高。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认识立夏的含义,制作夏季玩具等。

5. 小满(5月20日左右)小满意味着农作物开始进入丰收期。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了解小满的特点、种植和采摘小麦等。

6. 芒种(6月5日左右)芒种是麦苗长成芒果的季节,也是农作物生长最迅速的时期。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设计小麦生长实验、制作芒种主题的手工制品等。

7. 夏至(6月21日左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学生可以了解夏至的天文现象,制作夏至饮食特色的食物等。

8. 小暑(7月7日左右)小暑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气温持续升高。

有趣的“二十四节气”教案

有趣的“二十四节气”教案

有趣的“二十四节气”教案7篇“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依据。

并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

3.探索节气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无尽财富,引导学生感悟“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个节气的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准备日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看到《认识二十四节气》,你想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你能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节气?由课题引入《节气歌》,大家齐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干什么用的?与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吧!板书:认识二十四节气。

走入课堂(一)解惑二十四节气1.观察日历,说出你的发现。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节气的划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天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2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走进二十四节气。

1.把班级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是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

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表格资料:每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是什么。

讨论完之后,各季节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讲解部分节气的含义及出示节气的精美图片。

3、总结特殊节气的特点。

简单介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些特殊的节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国学公开
课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

2、探索节气习俗等文化内涵,独特情趣。

3、传承民俗文化,树立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二十四节气基本常识、习俗等文化内涵。

难点:激发学习传统文化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中国继古代四大发明之后,又出现了第五大发明。

下面我们来看一短片,请仔细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

(视频播放)请问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二十四节气)
2、新课
①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呢?
交流
②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于农业社会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③从短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制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是什么?
交流
④二十四节气制定方法
祖先们没有时钟计时,便在地上插一根竿子,依「竿影」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再根据太阳从黄经(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依次划分出二十四节气。

⑤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具体有哪些节气?
人们为了便于记诵节气名称,编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⑥二十四节气含义
重点字词解释
立:开始;分:(昼夜)平分;处:停止;暑:炎热;至:极致
⑦辨一辨:节气知识知多少?
1、赏景色,辨节气
2、话习俗,辨节气
3、知农活,辨节气
4、品意境,辨节气
⑧议一议
有人说:“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业社会的时间认知体系,在城镇化的今天已经没有意义了。

”对此你怎么看?
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全球温室效应
4、气节如节气
……
五、小结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祖先无穷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仰望星空发现的奥秘,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少年,希望我们勇于肩负这项使命。

申遗成功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希望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不仅仅只有端午清明。

六、作业
收集相关二十四节气其他知识。

七、推荐阅读
《二十四节气知识》许彦来
《二十四节气民俗》高倩艺
《时光印痕:唐诗宋词中的节气之美》沈善书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修订版)》张红星、左祖俊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申赋渔
八、板书
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