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医院教案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医院》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医院》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医院及医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角色扮演能力。
3.促进幼儿的感知发展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1.角色:医生、护士、病人等2.道具:医学玩具道具、假药、纸巾、医院布景3.素材:医院相关图片或视频4.教具:故事书《小熊去医院》等相关书籍三、教学内容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向幼儿介绍医院及医生的工作。
–引导幼儿讨论医院的作用和意义。
2.角色游戏–分角色让幼儿扮演医生、护士、病人等,进行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观摩–观摩其他小组进行角色游戏,引导幼儿观察和借鉴。
4.模仿–教师演示医生和护士的基本工作动作,让幼儿模仿学习。
5.小结–结合角色游戏的情景,帮助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活动设计1.医院布景搭建–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医院角色游戏的场景,增加真实感。
2.游戏展示–每个小组表演医院场景角色游戏,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才华。
3.角色轮换–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角色,培养幼儿的多样性思维。
4.角色讨论–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讨论医生和护士的责任和重要性,促进幼儿对社会工作者的尊重和理解。
五、评估与反思1.评估–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能力。
2.反思–通过评估结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六、延伸活动1.手工制作–让幼儿用纸张、彩笔等制作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增强对医院的认识。
2.摇滚医院音乐会–利用医院角色游戏的情境,设计医院音乐会,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3.社区探访–组织幼儿走访当地医院或卫生院,让幼儿近距离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七、结语通过本次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医院》,让幼儿在玩中学,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

大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大班角色游戏医院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可以学习医院的基本设施,如病床、药箱、医疗器械等。
2.学生可以了解医护人员的基本职责,并体验这些职责。
3.学生可以了解常见疾病,并学习常见的急救方法。
二、教学准备:1.医生、患者的服装模仿工具。
2.学生可以扮演的医生、护士、患者、药剂师等角色。
3.医院道具,如药箱、血压计、ID卡等。
三、教学过程:1.课堂热身教师先问学生们医院是用来干什么的,同学们回答后老师再问他们曾经去医院看过病吗?学生们可以分享他们所患的病,以及看病的经历。
2.医院导览老师将医院展示给学生们,介绍救护车的作用,以及医院不同部门的职责和设施。
3.角色游戏老师要求学生们分为医生、护士、患者和药剂师四种角色,并让他们尝试代表各自的职责参与游戏。
医生角色:他们要负责病人的检查和确诊。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使用血压计,听诊器和医用灯来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帮助他们确诊疾病。
护士角色:护士们要负责照顾病人,包括替换药品,帮助病人康复,处理伤口等等。
药剂师角色:药剂师要帮助患者配药,并确保他们正确使用药物。
患者角色:他们可以扮演一个患有常见疾病的人,例如感冒、发烧、头痛等等。
他们将接受医生和护士的检查和治疗,并使用药剂师提供的药品。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扮演主治医生的角色,鼓励学生通过模拟医疗问题,学习和了解如何应对各种常见疾病和紧急情况。
四、课程总结在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们讨论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可以分享他们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并可以让老师或其他学生们提供反馈和建议。
通过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医疗知识,了解医疗人员的职责,并尝试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五、教学延伸为了让医院角色扮演游戏更加生动和真实,教师可以邀请一些真正的医生和护士来到课堂,并向学生介绍他们的职业和日常工作。
他们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常用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等,以及宣传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小医院》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小医院》一、活动目标:1. 了解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工作人员,增进对医疗行业的认识。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医院场景图、医生、护士、病人等角色卡片、医疗器械模型等。
2. 材料:玩具药品、体温计、纱布、玩具针筒等。
3.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医院的基本设施和工作人员,引导幼儿观察医院场景图,让幼儿说一说他们看到的医院场景。
2. 角色分配: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角色卡片(医生、护士、病人等),让幼儿讨论并明确各自的角色职责。
3. 游戏展开: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幼儿根据角色卡片上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
医生为病人看病,护士负责照顾病人,病人配合医生进行检查。
4. 游戏互动: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相互合作,如医生询问病情、护士测量体温、病人回答问题等。
教师可适时加入游戏,以扮演其他角色,如药品店老板,提供玩具药品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参观医院,了解医疗行业,增进幼儿对医院的认识。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小医院”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继续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 教学活动:教师可根据本次活动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医院和医疗行业。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医院的认识和角色扮演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互动情况,评价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医院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4. 结合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游戏中受到伤害。
幼儿园大班认识医院教案 幼儿园医院教育

主题:幼儿园大班认识医院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1. 医院是什么地方?2. 医院里有哪些人?3. 医院里有哪些工作?4. 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基本概念。
2. 让幼儿认识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
3. 引导幼儿了解医院的常见工作和设施。
4.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保护自己健康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医院的基本概念、医院工作人员和工作内容。
2. 难点:如何向幼儿解释医院里的医疗设备和医疗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图书、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医疗器械的模型或玩具。
3. 针对幼儿的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初步引导a. 起床洗漱后,老师首先问幼儿:“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个特殊的地方,你们知道医院是什么地方吗?”b. 引导幼儿讨论医院是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和工作,以及医院是用来做什么的。
2. 认识医院a. 展示医院的图片或模型给幼儿看,并简单介绍医院的功能和作用。
b. 带领幼儿一起讨论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患者等角色,并解释他们的工作内容。
c. 通过互动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医院里的工作和角色,加深他们对医院的认识。
3. 了解医院工作a. 引导幼儿讨论医院里的常见工作,如看病、输液、检查等。
b. 利用医疗器械模型或玩具,让幼儿亲自操作,了解医院里的一些基本医疗设备和器械。
4. 保护自己的健康a. 结合医院的知识,教导幼儿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病等。
b. 通过图书、故事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意识。
六、教学方法1. 图片和模型展示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模型展示,帮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医院。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幼儿参与讨论,激发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和好奇。
3.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模拟医院工作和角色,增强他们对医院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1. 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一、游戏主题医院二、游戏目标1、让幼儿了解医院的各个科室和医护人员的职责,熟悉看病的流程。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鼓励他们在游戏中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医生、护士等职业的工作内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4、帮助幼儿克服对医院和看病的恐惧心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游戏准备1、材料准备(1)用纸箱、纸板等制作的“医院”场景,包括挂号处、诊室、病房、药房等。
(2)医生、护士的服装和帽子若干。
(3)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体温计等医疗玩具。
(4)一些常见的药品盒子和医疗用品,如创可贴、纱布、棉签等。
2、知识准备(1)在游戏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医院的环境、科室设置、医护人员的工作等相关知识。
(2)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如感冒、发烧、咳嗽等。
四、游戏过程1、导入(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角色游戏——医院。
你们有没有去过医院呀?(2)幼儿纷纷回答去过或没去过。
(3)教师:那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医院里都有哪些地方和人。
2、介绍医院场景和角色(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医院”场景,依次介绍挂号处、诊室、病房、药房等。
(2)教师:在医院里,有医生给病人看病,护士照顾病人,还有挂号员、药剂师等。
3、分配角色(1)让幼儿自主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挂号员等。
(2)为幼儿穿上相应的服装,佩戴好帽子。
4、开展游戏(1)挂号处挂号员(幼儿)坐在挂号处,迎接病人。
病人(幼儿)前来挂号,说出自己的症状。
挂号员给病人填写病历,告知病人去相应的诊室看病。
(2)诊室医生(幼儿)坐在诊室里,询问病人的病情,用听诊器、体温计等为病人检查身体。
医生根据病情给病人开药方,并告诉病人要注意休息和饮食。
(3)药房药剂师(幼儿)根据医生开的药方,给病人拿药,并告诉病人如何服用药物。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

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教案:医院医院【游戏主题由来】通过一次谈话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最近对药的种类产生了兴趣,还模仿药剂师学着包起药来,看着自己包好的"药"整齐的放在盒子里特别自豪。
有的孩子建议开个医院吧。
大家一下来了兴致,所以我们选择了"医院"这个游戏。
【游戏总目标】一、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模仿和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
二、能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与同伴合作创设医院的环境。
三、学习用协商、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发展游戏情节。
四、合理摆放、爱护材料,创造性的使用材料。
五、缓解幼儿对医院、医生、打针等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在生病时从心理、身体上能配合医生的工作。
六、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佩的感情,体验医生和护士工作的辛苦。
第一次游戏【游戏目标】一、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
二、生病时懂得要医院看病,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三、大胆有创造性地选择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简单玩具。
【游戏准备】经验准备:1.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
2.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
物质准备: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环境创设:创设医院的环境【游戏过程】一、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二、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师提问:你们去过医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师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到主治医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大班游戏教案医院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游戏教案医院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该游戏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大班,年龄在4-5岁之间。
幼儿园教师往往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设计各种游戏教案,以达到轻松愉悦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次游戏教案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为2021年6月8日在幼儿园教室内进行。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医院及医院里有哪些医生和设施。
•学习《小兔去看病》的故事并了解医生的职责。
2.2 能力目标:•让幼儿通过“扮演医生”的方式,锻炼其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医学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理解医生的工作重要性。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游戏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3.1 游戏准备•准备好医院场景布置,摆放相关的医生和设施道具,如白大褂、药箱、病床等。
•准备好《小兔去看病》的绘本或幻灯片,讲解医生的职责和医院设施。
•分配幼儿的角色,如医生、护士、病人等,并为每个角色配备相应的道具。
3.2 游戏流程1.游戏开始前,教师先讲解医生的职责,并介绍一些医院设施及相关的医学知识。
2.教师为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拿着相应的道具扮演。
3.先让病人找医生看病,医生要进行询问病史、体检等过程,最后开出药方或使用医疗器械治疗病人。
4.护士要配合医生的工作,为病人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帮助医生完成一些操作。
5.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团队合作,教授医学知识,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己的收获与成长。
3.3 游戏结束•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询问幼儿们对于医务工作者的理解和认识,加深对于医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游戏中的合作和团队意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反思这个游戏教案既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又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医学知识,并锻炼他们的动手和思维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到学生们积极地交流和合作,都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医院》大班教案

《医院》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医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知道医院是与健康有关的场所。
2. 认识医院中的一些常见职业和设施,如医生、护士、病床、药品等。
3. 学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寻求帮助和保护自己。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医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 医院中的常见职业和设施3. 遇到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三、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医院的照片、医生、护士、病床、药品等图片。
2. 教具:医疗道具(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病历本、药品模型等。
3. 视频或故事材料:关于医院的动画片或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医院吗?你们去医院的时候都看到了些什么?”2. 讲解:利用图片和教具,讲解医院的基本概念、功能以及医院中的常见职业和设施。
3. 观看视频或听故事:播放关于医院的动画片或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医院。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医院中的场景,如挂号、看诊、打针等。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在医院中的所见所闻,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寻求帮助。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药品,了解药品的名称、用途和储存方法。
2. 家长协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如有需要,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3. 家长鼓励幼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学会寻求帮助和保护自己。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医院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作业中的反馈,了解他们在家庭中的应用情况。
3.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和进步。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医院的活动,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医院的环境和功能。
2. 开展关于健康主题的系列活动,如饮食、运动、预防疾病等。
3. 邀请医生或护士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幼儿对医院职业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是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践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九、教学计划:第一周:介绍医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第二周:认识医院中的常见职业和设施第三周:学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方法第四周:实地参观医院,加深对医院的了解第五周:总结所学知识,进行教学评估十、教学资源:1. 医院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医院教案
大班游戏活动医院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目标,游戏准备,游戏过程等内容,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生病时懂得要医院看病,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医院教案吧。
游戏目标
1.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初步扮演医院中的各种角色。
2.生病时懂得要医院看病,了解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大胆有创造性地选择替代物与游戏材料,根据游戏需要自制简单玩具。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准备
经验准备:
1.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
2.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关于医院的废旧物如:药瓶、病例卡等。
物质准备:在医院投放病历卡、听诊器、针筒、药品等环境创设:创设医院的环境
游戏过程
一、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和病历卡,引出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乐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医院里有谁?他们的工作是什么?
二、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挂号-看病-取药师提问:你们去过医
院吗?为什么去医院?去医院看病时,先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师小结:小朋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要去医院看病,看病时,要先到导诊台的护士那填写病历,然后到主治医生那去看病,看完病再去药房取药。
三、提出游戏要求1.要协商讨论,解决医院开业前的各种问题。
2.要选择各种替代物,创设医院环境。
3.按意愿选择角色,分工扮演医生、护士及病人等角色。
四、幼儿游戏,教师以病人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协商、分工,形成初步的角色意识。
2.观察幼儿是否能掌握看病的基本程序:挂号-看病-取药。
3.观察医生、护士能否明确职责。
五、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
1. 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
2.交流游戏情况。
师提问:1.你今天扮演了什么角色?你是怎么做的?
2.你在游戏中遇到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3.下次的医院游戏你认为可以增加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