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液晶电视机T-CON电路原理分析

合集下载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LVDS信号组成结构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LVDS信号组成结构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LVDS信号组成结构LVDS信号的组成由数据差分信号DO- DO+、D1- D1+、D2- D2+、D3- D3+和时钟CLKOUT -\CLKOUT十组成。

液晶屏分辨率不同,LVDS通道数量不同,关键与三基色RGB的每一个像素用8位或6位来表示画面灰度。

LVDS信号传输分单、双通道LVDS。

单通道是指数据信号以单路方式传输,双通道是指数据信号经奇偶像素传输。

单通道LVDS又分为6、8、10通道。

单6通道由3对信号DO- DO+、D1-D1+、D2- D2+和1对时钟CLKOUT-\CLKOUT+组成;单8通道就是4对数据,1对时钟。

双通道6和8、10,它们的数据和时钟通道是单通道6和8的两倍。

双10、双8 LVDS信号通常在高清屏上使用。

一对差分信号传输通常绞合在一起,这些线对与线序不能随便改变,替换LVDS连接线或主板时特别要注意线序,不然将出现花屏或黑屏。

主板送往TCON板除了LVDS信号外,还有屏供电和LVDS传输格式选择端和地端。

屏供电通常采用5V或12V,这决定屏规格要求,不能随便改变屏供电值。

而LVDS传输格式协议,决定前后端LVDS接收与发送端对RGB、行场同步信号及时钟信号编码和解码方式。

也就是LVDS传输RGB等数据信号的排列方式。

目前世界上通用两种标准,一是美国的VESA,也称JEIDA标准;一是日本为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制定的JEIDS标准。

通常在LVDS插座设置有此功能选择脚,此脚高电平(H)时,工作在JEIDA信号格式;低电平(L)或悬空,工作在VESA信号格式。

除上面介绍的外.有3D功能的液晶屏,主板去TCON板还有3D 相关控制信号以及功率优化OPC等控制信号。

下图是长虹LT42510FHD电视主板LVDS输出端插座脚功能图。

此为高清电视,LVDS信号有8对数据通道和两对时钟信号。

图5中28~30脚为屏供电,27脚为LVDS信号传输格式选择脚,此机27脚工作在低电平状态。

逻辑板 TCON板 详细介绍及维修思路

逻辑板 TCON板 详细介绍及维修思路

逻辑板(T C O N板)详细介绍及维修思路一、TCON板详细介绍TCON又称:逻辑板,控制板,在液晶电视里的作用和CRT中的视放板相当,但有本质的区别,逻辑板不是一个纯粹的信号放大器,它输入是LVDS 格式信号,而不是RGB。

逻辑板的作用是把数字板送来的LVDS或TTL图像数据信号,时钟信号进行处理移位寄存器存储将图像数据信号,时钟信号转换成屏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行列信号RSDS控制屏内的MOSFET管工作而控制液晶分子的扭曲度。

目前国内主要的TCON板生产商有视显光电。

TCON板实物图逻辑板二、TCON板在显示器中的功能示意图三、TCON板的电压液晶屏工作电压大致分为五组,+3.3V+3.3V,+5V+5V,+15V+15V,-15V-15V,+45V+45V,+3.3V+3.3V,+5V+5V可以通过降压稳压电路得到,其它三组是通过逻辑板电路的电源管理IC,把从数字板送过来的+12V或+5V通过DC-DC电路把电压提升到液晶屏工作所需的电压,1、VGH(VON):是指gate级的高电位,也就是打开gate级的电压。

2、VGL(VOFF):是gate级的低电位,也就是关闭gate级的电压,在二阶驱动时此电压有效,在三阶驱动时,此电压只是用来产生Vgoffl;3、VgoffL:,是gate级关闭电压中的低电平(使用在三阶驱动中,由VGL 经过一个电压转换电路得到)。

4、VgoffH:是gate级关闭电压中的高电平(在三阶驱动中使用,用来消除下一条gate级关闭时由储存电容(CSONGATE)造成的电压值改变),它的值基本上可以认为是Vgoffl+Vcom;有些IC资料上面只提到了VGH和VGL,那是因为,这颗IC只支持二阶驱动,有的IC资料上面VGH、VGL、VGOFFH、VGOFFL都有,那是因为此IC支持二阶和三阶驱动。

VDDG,VEEG为二阶驱动的GATE的开关电平。

5、VCOM:液晶偏转基准电压;在PCB上VDDA会通过分压的回路分出10~14组电压,作为IC内部DAC时的输出VGMA的基准电压,通过PCB的分压电路,产生多组参考电压,可以减少IC内部的分压电路。

液晶电视机电路板工作原理

液晶电视机电路板工作原理

液晶电视机电路板工作原理
液晶电视机电路板是液晶电视的核心组件之一,它负责控制液晶屏的显示。

工作原理如下:
1. 信号输入:液晶电视机接收到来自外部的视频、音频、遥控等信号。

2. 信号处理:电路板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视频信号的解码、音频信号的解码、遥控信号的解析等。

3. 视频处理:经过信号处理后,电路板通过视频处理芯片将视频信号转化为液晶屏能够显示的格式,如RGB格式。

4. 平面调制:液晶电视的液晶屏通常是由数以百万计的液晶单元组成的,这些液晶单元可以通过电场调制来控制光的透过程度。

电路板会根据视频信号的内容,通过发送特定的电信号给液晶屏上的液晶单元,控制液晶单元的透过程度。

5. 背光模块控制:为了使得液晶屏显示出可见的图像,背光模块通常会作为液晶电视的辅助部件。

电路板会根据液晶单元的控制信号,通过控制背光模块的亮度和色彩,确保显示的画面明亮且色彩鲜艳。

6. 功耗管理:电路板还负责管理液晶电视的功耗,通过控制电源的开关,以及调节各个电子元件的电流和电压,降低能耗。

7. 音频放大:电路板也负责音频信号的处理和放大,将处理后
的音频信号发送给液晶电视的音箱或外接音响。

综上所述,液晶电视机电路板通过信号输入、信号处理、视频处理、平面调制、背光模块控制、功耗管理和音频放大等环节,实现对液晶屏显示内容和音频输出的控制和处理。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工作原理与维修(上)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工作原理与维修(上)

液晶彩电逻辑板TCON板工作原理与维修(上)经RTC等电路处理后的RGB信号送往RSDS输出驱动器,通过RSDS接口去屏S极源驱动器。

时钟及同步信号在同步跟踪电路中进行时钟与数据相位对齐校正,被同步的行场同步信号、时钟信号通过时钟管理器产生控制S极和G极驱动电路工作的各种控制信号。

这些信号因TCON不同,控制信号的缩写符号不同,这些驱动控制信号大致有:源驱动数据极性反转控制信号POL(有的标为MPOL)、栅驱动数据使能信号OE、STH数据驱动起始信号(可分屏左右两部分驱动STH1、STH2)、CPH源驱动器时钟信号(数据同步信号,有的标为CKH)、REV数据接收控制信号、TP缓冲器输出准备信号、SHL数据位移方向控制信号等。

栅驱动信号有CKV控制扫描行依次开启的时钟信号、CPV行驱动时钟、RVC行驱动电压、STV行驱动起始信号(有的标注的是STV 1、STV2,其功能同STV,被分为驱动的奇偶启动脉冲)、OE扫描行开启关闭的使能控制信号(高电平,扫描开始,低电平停止),有的又标为OE1、OE2。

OE1为栅输出控制,OE2为多灰度等级用的控制信号。

这些标注的多样性,是由于屏厂家不同,再加上使用的定时控制器及栅、源驱动IC型号也不同造成的,图6完整示意了定时控制电路与屏驱动电路间的关系。

图6中C1c、Cst为液晶显示电容。

C1c是在显示电极(D极)与公共电极(前玻璃基板)间形成的电容(也称“液晶电容”),Cst是利用显示电极D与其同一片玻璃其他行电极间形成的电容。

二者统称液晶显示储存电容,利用它实现在TFT打开与关闭时,电容储存保持电荷的特点,来显示图像连续播放。

列驱动极器加的POL信号是极性反转控制信号,目的是要形成规律变化的正极性和负极性驱动信号,并提供给源驱动电路。

由于液晶长期工作在一种直流电压下时取向膜的直流阻断效应会使液晶特性失效,玻璃基板表面上做有沟槽薄膜(也称为“取向膜”),当目标S 电极上加的电压透过取向膜施加到某一表面液晶分子上时,由于取向膜的等效电容大,等效电阻大,所加直流电压驱动液晶时,大部分电压将降在取向膜上,导致加在液晶上电压无法改变液晶分子排列方向。

液晶显示器维修之液晶屏TCON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维修之液晶屏TCON工作原理

保持液晶显示器的通风良好、避免过度使用和频繁切换信号源,定期进行维护和 清洁。
1 结论和要点
理解液晶屏TCON的工作原理对于液晶显示器的维修和故障排除至关重要。
液晶显示器维修之液晶屏 TCON工作原理
液晶屏TCON负责将信号转换成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显示 图像。了解TCON的工作原理对液晶显示器的维修非常重要。
1 液晶屏TCON的作用
TCON负责将处理器产生的信号转换成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2 TCON的组成和功能
TCON由电路板、驱动芯片和电缆组成,通过电压信号控制液晶显示的不同色彩和亮度。
3 TCON板的故障症状
常见的故障症状包括屏幕无法显示、花屏、图像歪斜、图像出板
使用专用仪器进行电压测量,并检查连接线路和焊接质量。
2
TCON板的维修方法
根据故障症状,可以通过更换部件、焊接修复和调整电压等方法对TCON板进行 维修。
3
如何预防TCON板故障的发生

海信电视电路图(海信LED液晶电视电源电路分析与维修)

海信电视电路图(海信LED液晶电视电源电路分析与维修)

海信电视电路图(海信LED液晶电视电源电路分析与维修)RSAG7.820.2264板正面图RSAG7.820.2264板背面图图1、电源整体方框图示一、电源输入、滤波、整流部分电路:220V电压经过保险管F802,压敏电阻RV801过压保护,进入由L807、C802、C803、C804、L806等组成的进线抗干扰电路.滤除高频干扰信号后的交流电压通过VB801、C807、C808整流滤波后,得到一个300V左右的脉动直流电压.图2、进线抗干扰、整流滤波部分图示图3、电源输入、滤波、整流电路部分原理图示二、待机5VS电路:图4、5VS电压形成部分方框图示表一 N831 STR-A6059H引脚功能1、待机5VS的形成原理:本机5V待机电压由N831和外围元器件组成,PFC端电压通过开关变压器T901的初级绕组1-3端加到N831的第7脚和第8脚(MOS 管的D极.启动电流输入端)N831开始工作.T901各个绕组产生感应电压.4端和5端绕组感应电压经过R837限流VD832整流C835滤波后,为N831第5脚提供20V直流工作电压.20V电压另外经过待机控制信号PS-ON控制三极管V832控制光耦和V916控制后为PFC电路N810的第8脚供电.2、5V的稳压电路:T901次级绕组经过VD833整流,C838、L831、C839组成的T型滤波器滤波后,形成5VS电压.5V稳压电路由取样电阻R843、R842、R841及N903,光耦N832组成.当5V电压升高时,分压后的电压加到N903的R端,经内部放大后使K端电压降低,光耦N832导通增强,N831的第4脚反馈控制端电压降低,经内部电路处理后,控制内部MOS管激励脉冲变窄,使5VS降到正常值.3、5V的欠压和过流保护电路:N831的第1脚是内电路MOS管源极通过外接电阻R831接地,也是内电路的过流检测端,电流大时起到保护作用.N831的第2脚是掉电欠压检测输入端,电阻R897、R899、R823、R901组成市电电压检测电路,电阻R900和R901组成20V电压掉电检测,当负载加重或者其他原因引起20V电压下降时,电阻R900和R901的分压也随之下降,当降到电路设计的阈值时,电路保护,停止工作.图5、稳压取样回路部分图示图6、市电检测及20V掉电检测部分图示图7、5V待机部分电路原理图示三、待机控制、功率因数校正PFC电路:图8、功率因数校正PFC部分图示表二 N810 NCP33262引脚功能1、PFC的形成:本机的PFC电路由储能电感L811,PFC整流管VD812,N810(NCP33262)及其外围元件组成.当主机发出开机信号后VCC经过R815限流VZ812稳压,C814、C816滤除杂波加到N801的第8脚后,经内部电路给软启动脚第2脚外接电容充电,电平升高后PFC 电路进入工作状态,将整流后的300V电压变换为整机所需380V的PFC 电压.2、PFC详细工作过程:N810的第7脚输出斩波激励脉冲经过灌流电路加到斩波管V811、V810的G极,在激励信号的正半周激励脉冲分别经过R895、VD816、R820、VD815加到两只MOS管的G极,使V811、V810导通.在激励信号的负半周,脉冲经过R836和R821加到V805、V806的B极,V805、V806导通,MOS管的G极电压快速释放,斩波管截止.VZ814和VZ811是斩波管G极过压保护二极管.R1034、R902两只电阻的作用是在关机时泄放掉MOS管G-S间的电压.经过电阻R811、R812、R813、R814分压得到正弦波取样电压进入到N810第3脚,用于校正第7脚输出脉冲波形.由于此电源工作在DCM状态,储能电感L811次级绕组11-13端感应的电压经R816和R868分压后为N810第5脚提供过零检测信号,控制PFC电路内部斩波信号的开启和关断.2、PFC电压的稳压:电阻R826、R827、R828、R805、R829、R830组成PFC电压取样反馈电路,分压后的取样电压送到N810的第1脚,经内部误差放大电路比较后,调整第7脚激励脉冲的输出占空比,控制斩波管的导通时间,以达到稳定PFC电压的目的.3、PFC的过流保护:电阻R849、RR825为PFC电路过流检测电阻.如果出现电源负载异常过重时,MOS管过大的电流流经R825、R849、R825、R849上的压降就会升高,升高的电压经过R823加到N810的第4脚,N810停止工作,起到保护作用.4、PFC市电欠压保护:N810的第2脚是软启动端,该脚外接三极管V804接市电欠压保护电路,当市电电压过低时,由R1028、R1032、R1026、R1030组成的市电电压分压取样电压ER电压为低电平,V804导通,4脚电平为低电平芯片停止工作.图9、待机控制电路部分图示图10、PFC取样反馈电路部分图示图11、市电输入检测部分图示图12、PFC电路部分电原理图示四、100V直流形成电路:图13、NCP1396部分图示图14、100V、12V直流形成部分图示220V交流经过整流滤波,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后得到4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入由N802(NCP1396)组成的DC-DC变换电路.PFC电压经过R874、R875、R876、R877分压后送入N802第5脚进行欠压检测,经运算放大输出跨导电流.开机同时第12脚得到VCC1供电,软启动电路工作,内部控制器对频率、驱动定时等设置进行检测,正常后输出振荡频率.第4脚外接定时电阻R880;第2脚外接频率钳位电阻R878,电阻大小可以改变频率范围;第7脚为死区时间控制,可以从150ns到1us之间改变.第1脚外接软启动电容C855;第6脚为稳压反馈取样输入;第8脚和第9脚分别为故障检测脚.当N802的第12脚得到供电,第5脚的欠压检测信号也正常时,N802开始正常工作.VCC1加在N802第12脚的同时,VCC1经过VD839,R885供给倍压脚第16脚,C864为倍压电容,经过倍压后的电压为195V左右.从第11输出的低端驱动脉冲通过拉电流电阻R860送入V840的G级,VD837、R859为灌电流电路.第15脚输出的高端驱动脉冲通过拉电流电阻R857送入V839的G级,VD836、R856为灌电流电路.当V839导通时,400V的VB电压流过V839的D-S级及T902绕组、C865形成回路,在T902绕组形成下正上负的电动势,次级绕组得到的感应电压,经过VD853、C848整流滤波后得到100V直流电压,为LED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压.次级另一路绕组经过R835、VD838、VD854、C854、C860、整流滤波后得到12V电压给主板伴音部分提供工作电压.次级另一绕组经过VD852、C851、C852、C853整流滤波后得到12V电压.同理,当V840导通,V839截止时,在T902初级绕组形成上正下负的感应电动势耦合给次级.由R863、R864、R865、R832、R869、N842组成的取样反馈电路通过光耦N840控制N802第6脚,使其次级输出的各路电压得到稳定,由C866、R867组成取样补偿电路。

海信液晶电视机T-CON电路原理分析

海信液晶电视机T-CON电路原理分析

海信液晶电视机T-CON电路原理分析郝铭李方健编前语:近几年来,液晶电视机已大量进入平常百姓家中,已逐步取代CRT电视机,成为百姓购买电视机的首选。

仅从电视机的图像处理电路上看,液晶电视机与CRT电视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时序控制(T-CON)电路,也称为逻辑板电路,这是液晶电视机维修中的难点。

本文将对T-CON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并以海信一款典型T-CON电路为例,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

一、T-CON电路基本工作原理那么什么是时序控制电路?它在液晶屏中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电路组成有哪些呢?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什么是时序控制电路CRT伴随着电视的发明已经近一个世纪,其活动视频图像信号的传输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终端图像的显示器件一直采用的是CRT。

同时,几乎所有视频图像信号的结构、标准都是以CRT的显示特点而设计、制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CRT的显示特点是利用荧光粉的余晖,把顺序着屏的像素信号采用行、场扫描的方式组合成图像,图1所示。

为了适应CRT的这个显示特点,在发送端也利用扫描的方式,在行、场同步信号控制下把图像分解成一个个像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送,并且在一行像素和一场像素的间隔处,插入行同步和场同步信号,这是一个模拟信号,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是一个像素随时间而串行排列的图像信号。

图1 CRT图像显示方式液晶电视机采用TFT液晶屏作为图像显示器件,这是一种从结构上、显示原理上完全不同于CRT的显示器件,它是一种需要行、列驱动的矩阵显示方式,如图2所示。

所以液晶屏无法直接显示原来专门为CRT设计、制定的视频图像信号,但是只要在液晶屏的前端增加一个特殊的转换电路,也就是“时序控制器”,就可以使液晶屏显示出原来只有CRT才能显示的图像信号了。

这个“时序控制器”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控制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T-CON电路,是液晶屏可以正常显示目前视频图像信号的关键部件。

图2 液晶屏图像显示方式2、T-CON电路的作用CRT是扫描组合图像,液晶屏是矩阵显示组合图像。

T-CON板的原理与维修--2

T-CON板的原理与维修--2
压的开关电源电路); 五、伽马校正电路(灰阶电压发生电路)。
T-CON板原理框图
源极驱动电路(列驱动电路)
产生以行为单位的并行的像素信号,在行同步脉冲控 制下一排一排的加到列电极线上,特点: (1)信号必须是以“行”为单位并行信号。 (2)信号极性必须是逐行翻转的模拟信号。 (3)信号的幅度变化必须是经过伽马校正(Gamma)的符 合液晶分子透光特性的像素信号。
VGL、VGH的作用
每一个场周期,TFT都要打开一次,以便对电容冲放电一 次,那么这个打开TFT的电压就是VGH。关闭TFT的电压就是 VGL。
如果VGH和VGL电压出现问题,电压丢失或者电压幅度变化 ,都会引起图像异常故障。
VGH、VGL标识点
VGL电压和VGH电压产生电路
VGH电压和VGL电压的产生采用了“电荷泵”电路来完成的, 什么是“电荷泵“电路? 电荷泵电路就是利用电容作为储能元件的DC-DC变换电路。
这样外接组件少,非常适合负载电流不大的设备使用。 电荷泵电路有多种类型,它可以将输入的正电压转换成相应 的负电压,它也可以把输入电压升高或降低。
时序控制电路(T-CON)
LVDS信号包括图像的RGB信号和行、场同步信号及时钟、 使能信号;这些信号进入时序控制电路后,RGB基色信号经 过转换成为RSDS图像数据信号(MINI-LVDS)。行、场同 步信号转换为栅极驱动电路和源极驱动电路工作所需的控制 信号(STV、CKV、STH、CKH、POL)。
DC—DC变换电路
对于这个“逻辑驱动电路” 来说,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具 有独立功能主要由多个数字电路组成的单元电路,各部分的工 作均需要供电电压(VDD),并且还要有产生伽马(Gamma )电压的基准电压(VDA),栅极驱动脉冲电压(VGH、VGL )等;这些电压都由这个DC/DC变换电路产生,是一个专门的 开关电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信液晶电视机T-CON电路原理分析郝铭李方健编前语:近几年来,液晶电视机已大量进入平常百姓家中,已逐步取代CRT电视机,成为百姓购买电视机的首选。

仅从电视机的图像处理电路上看,液晶电视机与CRT电视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时序控制(T-CON)电路,也称为逻辑板电路,这是液晶电视机维修中的难点。

本文将对T-CON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并以海信一款典型T-CON电路为例,对具体电路进行分析。

一、T-CON电路基本工作原理那么什么是时序控制电路?它在液晶屏中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电路组成有哪些呢?下面逐一进行介绍。

1、什么是时序控制电路CRT伴随着电视的发明已经近一个世纪,其活动视频图像信号的传输技术在不断的进步,但是终端图像的显示器件一直采用的是CRT。

同时,几乎所有视频图像信号的结构、标准都是以CRT的显示特点而设计、制定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CRT的显示特点是利用荧光粉的余晖,把顺序着屏的像素信号采用行、场扫描的方式组合成图像,图1所示。

为了适应CRT的这个显示特点,在发送端也利用扫描的方式,在行、场同步信号控制下把图像分解成一个个像素,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传送,并且在一行像素和一场像素的间隔处,插入行同步和场同步信号,这是一个模拟信号,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单值函数,是一个像素随时间而串行排列的图像信号。

图1 CRT图像显示方式液晶电视机采用TFT液晶屏作为图像显示器件,这是一种从结构上、显示原理上完全不同于CRT的显示器件,它是一种需要行、列驱动的矩阵显示方式,如图2所示。

所以液晶屏无法直接显示原来专门为CRT设计、制定的视频图像信号,但是只要在液晶屏的前端增加一个特殊的转换电路,也就是“时序控制器”,就可以使液晶屏显示出原来只有CRT才能显示的图像信号了。

这个“时序控制器”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序控制电路,也称为逻辑电路、T-CON电路,是液晶屏可以正常显示目前视频图像信号的关键部件。

图2 液晶屏图像显示方式2、T-CON电路的作用CRT是扫描组合图像,液晶屏是矩阵显示组合图像。

CRT显示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串行像素信号,像素是按照时间先后一个一个的着屏,如图3所示。

而液晶屏显示的是一行一行并行排列的像素信号,像素是一排一排的着屏,如图4所示。

时序控制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把图3所示的像素逐个“着屏”的视频图像信号,转换为图4所示的像素以行为单位,按一定的时间顺序逐行“着屏”的并行图像信号。

图3 CRT像素着屏方式图4 液晶屏像素着屏方式图像信号的转换,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精确的过程,它需要先对信号进行存储,然后根据信号的标准及液晶屏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再按规定从存储器中读取预存的像素信号,并按照计算的要求重新组合排列读取的像素信号,成为液晶屏显示适应的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图像信号的时间过程、排列顺序都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完全改变了原来像素信号的时间顺序关系,所以此电路称为“时序控制电路”,其英语为Timer-Control,缩写为T-CON。

T-CON电路还要产生控制各个电路工作的辅助信号,重新编排的像素信号在辅助信号的协调下,施加于液晶屏驱动电路中,从而正确的重现出图像。

T-CON电路的位置就在液晶屏驱动电路和前端视频信号数字处理电路之间,在液晶电视机中,T-CON电路多设计为一块独立的电路板。

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厂家把T-CON电路与前端信号处理电路集成一起,做到一块主板上,被称为T-CON整合方案;也有厂家把T-CON电路直接设计到了液晶屏周边的驱动PCB板上,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了电路工作的可靠性。

T-CON电路如果出现故障,在液晶屏幕上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故障画面,例如花屏、图像缺损、图像灰度失真、图像忽亮忽暗、左右颠倒、图像灰暗、白屏等故障现象,很多故障现象在CRT电视机中是见不到的。

对于这些故障的维修,必须对T-CON电路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对T-CON电路中关键点的电压值、波形进行正确的测量,才能把故障排除。

3、T-CON电路的组成液晶屏的整体驱动电路包括时序控制电路、灰阶电压(伽马校正)发生电路、DC-DC 转换电路、屏源极驱动(列驱动)电路、屏栅极驱动(行驱动)电路等,其构成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液晶屏驱动电路构成框图图5中虚线框内所示的部分,主要包括时序控制电路、灰阶电压发生电路、DC-DC转换电路几部分,通常做在一块独立的电路板上,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T-CON电路板”。

这块电路板把前端视频信号处理电路送来LVDS格式的图像信号,转换为液晶屏周边源极驱动和栅极驱动集成电路所需的RSDS格式的图像数据信号,同时还输出源极驱动、栅极驱动电路工作必须的驱动控制信号(STV、CKV、STH、CKH、POL),这些信号都加到了屏周边的驱动电路上,最终完成图像在液晶屏上的显示。

而广义范围的T-CON电路,除了上述的“T-CON电路板”外,还应该包括屏周边的列驱动电路和行驱动电路。

液晶屏的电极引线多达数千条,而向屏施加信号的行列驱动电路所在电路板(PCB)是在液晶屏生产厂家,使用专业热压设备,采用TAB方式将其直接连接在液晶面板的侧边上,作为液晶面板的一部分而整体出厂的,如图6所示。

所以当驱动电路板出现故障时,由于维修设备、电路元件所限,除了一些简单故障外,很多情况下是无法直接进行维修的,只能更换整块液晶屏,或是将屏送到专业液晶面板维修公司。

图6 液晶面板组成下面对整个T-CON电路中各部分单元电路的功能进行介绍。

(1)时序控制电路(T-CON)时序控制电路是整个T-CON处理电路的核心,其电路主要由一片专业T-CON处理芯片构成。

该电路把前端送来的LVDS信号经过逻辑转换,产生RSDS图像数据信号,以及后级驱动电路所需的STV、CKV、STH、CKH、POL等各种控制信号。

LVDS信号包括图像的RGB基色信号、行同步、场同步信号及时钟信号,这些信号进入时序控制电路后,RGB基色信号转换成为RSDS图像数据信号,行、场同步信号转换转变成STV、CKV、STH、CKH、POL等控制信号。

在转换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屏分辨率、屏尺寸、屏特性,其转换计算方法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软件来进行控制的。

(2)灰阶电压发生电路(伽马校正)对于液晶显示屏,其源极驱动电路会向屏列电极施加一个幅度变化的像素信号电压,而该电压的变化与屏产生光点亮度的大小是一个严重畸变的非线性变化关系,呈现一个类似S 形的曲线,如图7所示。

图7 灰度失真曲线从图7可以看出,当电压等分变化时,液晶屏透光率变化中间拉长,两边压缩。

在图像信号电压低亮度和高亮度时,出现了液晶屏透光率变化迅速的现象,而在图像信号电压在中等亮度时,屏透光率变化非常缓慢,这样重现的图像会出现非常难看的灰度(层次)失真,是必须要解决的。

因此,在液晶屏的T-CON电路中,针对这种失真现象专门设计了一个电压校正电路,它采用一系列幅度变化不成比例的预失真电压,对失真曲线进行校正。

这一系列的电压我们称为灰阶电压,而产生灰阶电压的电路称为灰阶电压发生电路。

灰阶电压组成的校正曲线如图8所示。

图8 灰阶校正曲线从图8可以看出,当屏透光率等分变化时,校正电压在图像中间亮度区域进行压缩,变化加速,而在图像信号低亮度和高亮度区域时,校正电压变化缓慢。

用这一系列变化的灰阶电压对图像像素信号所携带的不同亮度信息进行赋值,以纠正液晶屏的图像灰度失真。

这个矫正过程就叫伽马校正,相关电路也称为伽马校正电路。

灰阶电压发生电路产生的一系列幅度变化不成比例的预失真电压,经过缓冲电路后,首先进入液晶屏源极驱动集成电路,每一个变化等级电压再经过16等分,使总级数达到256级(8位屏)。

在源极驱动集成电路内部,根据像素信号所携带的亮度分量,灰阶电压对其进行相应的赋值,使得加到液晶屏内部TFT源极的像素模拟驱动信号进行预校正,从而完成图像显示的伽马校正。

(3)DC-DC转换电路液晶屏逻辑驱动电路是一个独立系统,这部分电路工作需要各种电源供电,如VDD供电、栅极驱动供电(VGH、VGL)、伽马基准电压(VDA)等。

为了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工作,在T-CON电路中,专门设置了一个独立的开关电源电路,该开关电源把液晶电视机主板送来的5V或者12V电源,经过DC-DC转换电路,产生逻辑驱动电路所需的VDD、VDA、VGL、VGH等电压。

这个DC-DC转换电路输出要求无干扰、电压精度高,是一个专门为逻辑驱动系统供电的开关电源电路,也有资料将其称为TFT屏偏压供电电路。

由于供电电路的工作特性,DC-DC电路同样也是T-CON板上故障率最高的电路,该电路出现故障,会导致各种奇特的故障现象,所以在维修T-CON板时,DC-DC电路是首先需要检查的。

(4)源极驱动电路(列驱动)源极驱动的像素信号是由串行排列的图像数据信号(RSDS)经转换获得,该信号必须具有驱动液晶屏成像的几个特点。

一是信号必须是以“行”为单位的并行信号;二是信号极性必须是逐行翻转的模拟信号(同一像素点相邻场信号是反相的);三是信号的幅度变化必须是经过伽马校正(Gamma)后,符合液晶分子透光特性的像素信号。

而源极驱动电路的作用就是将RSDS信号转为符合上述特点要求的源极驱动像素信号。

源极驱动电路对信号进行转换的过程非常复杂,其内部由移位寄存器电路、锁存器电路、D/A变换电路,以及伽马校正电路等组成,这些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由时序控制电路产生的辅助控制信号(STH、CKH、POL)来配合完成。

图9是驱动电路的信号流程图。

图9 液晶屏驱动电路信号流程图(5)栅极驱动电路(行驱动)栅极驱动电路的作用是由上向下,逐行的触发液晶屏的行电极线,使液晶屏源极驱动电路送来的一排一排像素信号逐行向下的“着屏”,从而排列组合成图像。

栅极驱动电路产生一个逐行向下位移的触发脉冲,以便触发液晶屏该行电极线连接的所有TFT开关管同时导通。

当这个正脉冲到来时,为了使TFT开关能充分导通,需要正脉冲电压有较高的电压幅度,约+25V~+35V,从而把源极信号顺利加到控制TFT分子扭曲的电极板上,该正电压在电路中标识为VGH。

当触发脉冲离开电极线时,为了保证TFT开关的彻底关闭,需要行电极线上的电压为负电压,一般选取-5V左右,从而使用控制TFT分子立即转入关闭状态,该负电压在电路中标识为VGL。

除了VGH、VGL电压外,栅极驱动电路内部的移位寄存器电路,还需要时序控制电路送来的辅助信号(STV、CKV),在这些电压及信号的配合下,行驱动电路产生一个逐行移位的触发信号,控制屏逐行显示出图像。

二、海信T-CON电路介绍T-CON电路作为液晶电视机的关键电路,其核心技术一直被日韩企业及台湾地区液晶面板生产企业所掌握,一般都将其作为液晶面板的一个组成部分,直接提供给国内的电视机生产厂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