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化学《铝的化合物》学案
高一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高一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一、铝的重要性及应用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许多重要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铝的几个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1. 氧化铝(Al2O3)- 氧化铝是铝的主要氧化物,具有高熔点、高硬度和高耐热性。
- 它广泛应用于陶瓷、磨料、耐火材料等工业领域,并用于制备铝金属。
2. 磷酸铝(AlPO4)- 磷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催化性能。
- 它常用于制备催化剂、干燥剂、防腐剂等。
3. 硫酸铝(Al2(SO4)3)- 硫酸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吸湿性和强酸性。
- 它广泛用于水处理、纸张制造、染料工业等。
4. 氯化铝(AlCl3)- 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 它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石油工业、染料工业等。
二、铝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铝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多种性质和反应,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1. 氧化反应- 铝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铝:4Al + 3O2 → 2Al2O3。
2. 酸碱反应- 铝氢氧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3. 盐的沉淀反应-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3NaOH + AlCl3 →Al(OH)3 + 3NaCl。
4. 氧化还原反应- 铝可以与一些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与铜氧化生成铝氧化物和铜:2Al + 3CuO → Al2O3 + 3Cu。
三、铝化合物的环境与健康影响铝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环境和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加以注意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 氟化铝和氯化铝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需要注意控制排放。
- 铝酸盐类化合物可能对土壤酸化和植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合理使用。
- 长期高浓度暴露于铝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
四、思考题1.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具有哪些特点?2. 氯化铝的主要应用是什么?3. 铝与铜氧化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铝的化合物教案

铝的化合物教案教案标题:铝的化合物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铝的化学性质和重要化合物;2. 掌握铝的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的书写;3. 理解铝的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展示一块铝箔,并让他们猜测该物质的名称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铝箔的特点,如轻、导电、不易生锈等。
知识讲解:3. 介绍铝的基本性质,如铝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4. 介绍铝的化合物,如氧化铝(Al2O3)、硫酸铝(Al2(SO4)3)等,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化合物命名和化学式书写:5. 介绍铝的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如氧化铝的命名为“氧化铝”、硫酸铝的命名为“硫酸铝”。
6. 解释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规则,如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
实验演示:7.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如将铝箔放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是否发生反应,并解释反应原理。
应用探究:8. 引导学生思考铝的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氧化铝用于制备陶瓷、硫酸铝用于制备纸张等。
小结与评价:9. 总结铝的化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并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10.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化学学习中继续努力。
延伸活动:11. 提供更多的化合物命名和化学式书写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资源:- 铝箔- 氯化铜溶液- 盛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 相关化学教材和参考书籍教案扩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案扩展为更深入的学习,如介绍更多铝的化合物、进行更多的实验演示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项目,以进一步拓宽他们对铝的化合物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化学必修1《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1《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理解铝的性质和特点。
- 熟悉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 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3. 铝的用途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验室制备铝及其化合物的方法和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1. 铝的性质介绍(10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铝的外观特点和物理性质。
- 介绍铝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的反应等。
2. 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取方法和性质(20分钟)- 介绍铝的制取方法,如电解法和焙煅法等。
- 分析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酸碱性等。
3. 铝的用途及应用(15分钟)- 介绍铝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制造轻便材料和包装材料等。
4. 实验操作(3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室制备铝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和正确实验操作步骤。
四、教学评价- 设计小组讨论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
- 通过课堂练、小组讨论或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五、教学资源- 铝及其化合物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实验器材。
-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工具进行内容展示。
六、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 总结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七、教学扩展-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或研究课题。
- 推荐学生参加化学竞赛或科学展示活动。
以上为《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的大致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
希望本次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认识Al(OH)3和Al2O3的两性2、充分体会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学习重点:Al(OH)3和Al2O3的两性学习难点:Al(OH)3和Al2O3的两性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3、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
知识准备1、除去金属铝表面的氧化膜你有什么高招2、铝制餐具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这里面可能发生哪些反应3、像氧化铝这种氧化物和其它金属氧化物不同,我们称它为两性氧化物,你能对两性氧化物下个确切的定义吗教材助读阅读课本P58中与铝有关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氧化铝:(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①与酸反应:②与碱反应:(3)用途:。
③像氧化铝这种氧化物和其它金属氧化物不同,我们称它为两性氧化物,你能对两性氧化物下个确切的定义吗预习自测1.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氢氧化物是A. Al2O3B. MgOC. NaHCO3 (OH)32.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离子全部沉淀出来,适宜用的试剂是()A.NaOH溶液 B.Ba(OH)2溶液 C.盐酸 D.氨水课后反思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由AlCl3溶液如何制取Al(OH)3用氨水好还是用NaOH溶液好为什么2、在医疗上有一种药叫胃舒平,你知道它的作用吗你知道它的成分是什么质疑探究探究一氢氧化铝(1)Al(OH)3的制法:实验室用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在试管中加入10mL LAl2(SO4)3溶液,逐滴加入氨水至过量:::(2)Al(OH)3的性质物理性质:白色胶状沉淀,不溶于水,有吸附作用化学性质:a 、两性:取上述实验中制得的Al(OH)3沉淀分别装在三支试管中,在一支试管中滴加2mol/L盐酸,在第二支试管中滴加2mol/LNaOH 溶液,在第三支试管中滴加氨水,边加边振荡。
铝化合物教案

铝化合物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铝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铝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分类和常见应用。
2. 掌握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铝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难点:1. 铝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实验设计。
2. 学生对铝化合物的实验观察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铝粉、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钠、氨水等。
2. 实验药品:盐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3. 实验装置:试管、烧杯、滴定管、玻璃棒等。
4. 实验安全措施:戴安全眼镜、实验室外套和手套。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铝化合物的话题,激发学生对铝化合物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铝化合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铝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包括氧化铝、氯化铝、硫酸铝等。
2. 分析铝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制药、化妆品等。
3. 解释铝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制备氯化铝。
2. 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铝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介绍更多铝化合物的应用领域和相关实验设计。
2. 引导学生思考铝化合物在环境保护、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收获。
2.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铝化合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探索铝化合物的其他性质和应用。
铝的化合物学案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课前预习】1.氧化铝是________色固体,熔点________,______溶于水。
氧化铝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铝是________性氧化物,它与HCl、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2.Al(OH)3是________固体,________溶于水,具有________性。
Al(OH)3能溶于________或__________,是________氢氧化物,它与HCl、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铝受热________稳定,其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教学】一、Al2O3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与酸的反应(2)与碱的反应【典例精析】【例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Al2O3也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得B.Al2O3是两性氧化物C.Al2O3非常致密,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HCl和NaOH等D.擦去表面氧化铝的铝条,在酒精灯上灼烧时,熔化的铝纷纷滴落下来【变式探究1】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②NaHCO3③Al2O3④Mg(OH)2⑤Al(OH)3A.①②③⑤B.①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二、氢氧化铝和硫酸铝钾1. 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实验室的制备2.硫酸铝钾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明矾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明矾水解所产生的胶状的Al(OH)3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的悬浮杂质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二、教学内容1.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实验操作: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讲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陶瓷、耐火材料、磨料等领域的应用。
(2)氢氧化铝:讲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硫酸铝:讲解硫酸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水处理、造纸、皮革等领域的应用。
(4)氯化铝:讲解氯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实验操作(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分别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制备过程,让学生了解制备原理及操作步骤。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性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熟记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完成课后实验:制备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并观察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课堂容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消化,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今后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在讲解氧化铝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氧化铝的熔点有多高吗?生:不知道。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铝的冶炼方法和应用领域。
2. 让学生掌握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铝盐的性质,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铝的冶炼方法3. 铝的应用领域4. 铝的氧化物: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5. 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6. 铝盐:硫酸铝、硝酸铝和氯化铝的制备和性质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进行铝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铝制品的日常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铝及其化合物。
2. 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讲解铝的密度、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以及铝的还原性、氧化性等化学性质。
3. 铝的冶炼方法:介绍铝的冶炼过程,包括电解法、热还原法等。
4. 铝的应用领域:讲解铝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的应用。
5. 铝的氧化物: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演示氧化铝的制备过程,讲解其性质。
6. 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演示氢氧化铝的制备过程,讲解其性质。
7. 铝盐:硫酸铝、硝酸铝和氯化铝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演示铝盐的制备过程,讲解其性质。
8. 案例分析:分析铝及其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铝箔、铝合金等。
9.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铝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六、铝的氧化物: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续)1.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电解法、酸碱法等。
3. 氧化铝的应用:耐火材料、陶瓷、催化剂等。
七、铝的氢氧化物:氢氧化铝的制备和性质(续)1. 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酸碱中和法、水解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学案
铝的化合物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的性质。
2、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培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探究】
一、阅读教材P65-66氧化铝资料,完成知识整合。
【知识整合】
一、氧化铝
1、氧化铝是一种白色高、高、高的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红宝石、蓝宝石是含有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
【探究思考】铝表面的氧化铝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除去?
2、化学性质
①氧化铝与强酸反应(以H2SO4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②氧化铝与强碱反应(以NaOH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既可以和反应又可以与反应生成和的称为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是。
二、完成下列实验,并按要求填表
1、将2~3mL2mol·L-1三氯化铝溶液分别注入两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滴入6mol·L-1氨水,观察实验现象。
2、向上面的一支试管试管中加入6mol·L-1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6mol·L-1氢氧化钠,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实验1
实验2
4、已知Al(OH)3在水中同时存在如下酸式与碱式电离,解释氢氧化铝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
三、完成下列实验,并按要求填表
1、将上面实验2得到的NaAlO2溶液分为二份。
向一份中不断通入CO2,观察实验现象。
2、向另一份中不断滴入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3、记录
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
实验1
少量CO2 :
过量量CO2 :
H++AlO2-+H2O Al(OH)3Al3+ + 3OH—
实验2 少量盐酸:过量盐酸:
二、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色胶状物质,于水,有强的吸附性。
2、在氯化铝溶液中滴入氨水制取氢氧化铝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3、化学性质
①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以盐酸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②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以NaOH为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③氢氧化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是因为Al(OH)3在水中存在酸式与碱式电离:
既可以和反应又可以与反应生成和的称为两性氢氧化物。
氢氧化铝是。
三、NaAlO2
1、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2、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3、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4、NaAlO2溶液中滴入过量盐酸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实验现象:
【知识应用】
1、下列关于Al(OH)3的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B、Al(OH)3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
C、Al(OH)3能溶于氨水
D、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2SO4溶液反应的物质是()A.NaHCO3B.Al(OH)3C.NaHSO4D.Na2CO3
3 、在CuO中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A.稀硫酸
B.浓氨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钾溶液
4、某合金能完全溶于盐酸,再逐滴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并逐渐增多,继而沉淀减少但不完全消失,这种合金是()
A.铁铝合金
B.镁铝合金
C.铜镁合金
D.银铝合金
5、含1 mol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3.5 mol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H++AlO2-+H2O Al(OH)3Al3+ + 3OH—
7、含1molAlCl 3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39g ,求 加入NaOH 的物质
的量?
【课外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块镁铝合金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
存在 ( ) A.MgCl 2 B.AlCl 3 C .NaAlO 2和NaCl D.Mg(OH)2和Al(OH)3
2、在使溶液中的AlO 2—完全转化成Al (OH)3,应选择的最好试剂 ( )
A.H 2SO 4 B .HCl C.CO 2 D.NH 3·H 2O
3、下列反应最后有沉淀生成的是 ( )
A.AlCl 3溶液加过量NaOH 溶液
B.NaAlO 2溶液加过量盐酸
C 、NaAlO 2溶液通入过量CO 2 D.石灰水通入过量CO 2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
A.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 2Al+2OH —=2AlO 2—+H 2↑
B.Al(OH)3溶于NaOH 溶液中: Al(OH)3+OH -=AlO 2-+2H 2O
C.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 2: 2AlO 2-+ CO 2+3H 2O= 2Al(OH)3↓+CO 32-
D.Al 2O 3粉末溶于NaOH 溶液中: Al 2O 3+2OH -=2AlO 2-+H 2O
5、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
A.N HA l S O N O 43423++--、、、
B.KN a A l ON O 23
++--、、、 C.K N H M n O S O 444
2++--、、、 D.--++33HCO NO K Na 、、、 8、H 2SO 4酸化过的Al 2(SO 4)3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 溶液体
积V 的关系正确的是 ( )
9、将溶液(或气体)Y 逐滴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溶液X 中(下表), 产生沉淀
的物质的量(用纵坐标表示)与加入Y 物质的量(用横坐标表示)的关系如图
所示, 则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一组物质是 ( )
A B C D X Al 2(SO 4)3 Ca(OH)2
AlCl 3
NaAlO 2
Y BaCl 2 CO 2 NaOH HCl 10、有一块Al —Fe 合金, 溶于足量的盐酸中, 再用过量的NaOH 溶液处理, 将产生的沉淀过
滤、洗涤、干燥、灼热, 完全变成红色粉末(Fe 2O 3)与原合金质量恰好相等, 则合金中
铝的质量分数为 ( )
A 、70%
B 、47.6%
C 、52.4%
D 、30%
11.等体积的AlCl 3和NaOH 两种溶液混合后,沉淀物中含铝的质量与溶液中含铝的质量相
等,则AlCl 3和NaOH 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
A.1∶3
B.2∶3
C.1∶4
D.2∶7
12、在含amolAlCl 3的溶液中,加入含bmol 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继
而沉淀部分溶解,则最终沉淀的质量为()
A.78(b-a)g
B.78(4a-b)g
C.78(a-2b)g
D.78(b-2a)g
二、填空题
13、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但在使用铝制品的时候,不宜用于盛放酸(以H+
表示)、碱溶液(以OH-表示)。
请用发生反应的有关离子方程式来说明原因
三、计算题
14、向10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当滴加碱液100mL时,恰好反应得到
3.9g沉淀,求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