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法

合集下载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体重计算:这是最常用、基本的方法,每日剂量等于患儿体重乘以每日一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需连续应用数日的药应采用此方法,而临时对症用药,如退热、催眠药等,常按每次剂量计算。

2. 按体表面积计算:准确度高,但复杂,适用于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

小于30公斤的小孩体表面积=体重×+,单位为平方米;大于30公斤的小孩体
表面积=体重公斤-30×+。

3.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4. 从成人剂量折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或儿童剂
量=儿童体表面积(m²)××成人剂量。

在使用这些方法计算儿童用药剂量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潜在风险,以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一、按年龄计算:
二、按小儿体重(kg)计算:
注:此法计算结果对婴幼儿可能略偏低,年长儿则偏高,可视情调整。

小儿用药剂量计算方法:
一、按年龄计算:年龄剂量
初生~1个月成人剂量的1/18~1/14
1~6个月成人剂量的1/14~1/7
6个月~1岁成人剂量的1/7~1/5
1岁~2岁成人剂量的1/5~1/4
2岁~4岁成人剂量的1/4~1/3
4岁~6岁成人剂量的1/3~2/5
6岁~9岁成人剂量的2/5~1/2
9岁~14岁成人剂量的1/2~2/3
14岁~18岁成人剂量的2/3~全量
18岁~60岁全量~成人剂量的3/4
60岁以上成人剂量的3/4
二、按小儿体重(kg)计算:
注:此法计算结果对婴幼儿可能略偏低,年长儿则偏高,可视情调整。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按儿童体重计算(1)按儿童体重计算:儿童每次(日)剂量=儿童体重×每次(日)剂量/kg(2)根据成人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70kg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

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的饱和量,2岁以下为0.06-0.08mg/kg,2岁以上为0.04-0.06 mg/kg。

这是因为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较大儿童按体重计算,所得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实际称量的儿童体重,结果准确;根据年龄估算时方法如下:出生时平均体重3kg1-6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67-12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5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82.按儿童年龄计算有时只知道成人剂量参数,而不知道每千克体重用量时,可如下:(1)1岁以内的剂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1岁以上的剂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2)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3)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3.按体表面积计算(1) 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2) 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由于很多生理过程(如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比与体重、年龄更为密切,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更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至成年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是相同的。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简易快速计算法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

01×(月龄+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

05×(月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

05×(8+2)=50(毫克)。

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按公斤折算剂量公式:小儿剂量=每公斤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

035+0。

1=体表现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

1平方米。

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

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

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

35平方米。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出生~1月1/18~1/141月~6月1/14~1/76月~1岁1/7~1/51岁~2岁1/5~1/42岁~4岁1/4~1/34岁~6岁1/3~2/56岁~9岁2/5~1/29岁~14岁1/2~2/314岁~18岁2/3~3/4一、给药途径的选择二、给药剂量要准确儿童给药物量一定要根据日龄或体重计算给药量。

因给药量大或静点速度过快,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或耐受性,就有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的选择要合适儿童一些重要器官,如肝、肾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避免使用毒性大的、不良反应较严重的药物。

看过“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的人还看了:。

怎样掌握儿童用药剂量?教你几个方法

怎样掌握儿童用药剂量?教你几个方法

怎样掌握儿童用药剂量?教你几个方法药品的使用、保管与处理等,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对婴幼儿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那在给儿童喂药时,您知道怎样掌握儿童用药剂量?教你几个方法。

如何计算宝宝的用药剂量?
1.按年龄粗略计算
年龄剂量年龄剂量
1个月内成人剂量的1/18 1岁成人剂量的1/5
2个月成人剂量的1/14 2~3岁成人剂量的1/4
6个月成人剂量的1/7 4岁成人剂量的1/3
2.按体重计算
根据宝宝的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得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宝宝,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计算用药量,公式为:
小儿剂量=每千克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
或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千克)÷50
对没有测量体重的宝宝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其体重: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千克)
7~12个月体重(千克)=6(千克)+月龄×0.25(千克)
3.简易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千克体重计算的剂量。

公式如下:
1岁以内的剂量=成人剂量×0.01×(月龄+3)
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05×(月龄+2)
这些就是儿童用药剂量怎样计算的方法,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学以致用哦。

如果您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的常识感兴趣,就请到我们来查询搜索吧!。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儿科用药是指针对儿童临床需求,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计算给药剂量的过程。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精确计算儿科用药剂量十分重要,以确保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并保障患儿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儿科用药挑战。

一、根据年龄划分药物剂量1. 婴幼儿期(0-1岁):婴儿期的用药剂量主要根据体重来计算。

常用的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婴幼儿剂量(mg)或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体表面积修正系数= 婴幼儿剂量(mg)。

另外,有些药物的剂量会根据婴儿的实际出生天数进行调整,如早产儿及新生儿等。

2. 幼儿期(1-3岁):幼儿时期的用药剂量一般是根据体重进行计算的。

可以使用与婴幼儿相同的公式来计算幼儿的给药剂量,即体重(kg)×给药剂量(mg/kg)=幼儿剂量(mg)。

此外,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情况,不同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用药评估方法。

3. 学龄前儿童(3-6岁):在学龄前儿童时期,用药剂量仍是根据体重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前儿童剂量(mg)。

4. 学龄儿童(6-12岁):学龄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以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

计算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儿童剂量(mg)或体表面积(m²)× 给药剂量(mg/m²)= 学龄儿童剂量(mg)。

在特殊情况下,还需根据儿童的生理和药物代谢特征来调整剂量。

5.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的用药剂量可以采用成人剂量,具体剂量还需考虑患者的生理特点、年龄和发育情况等。

二、根据体表面积调整药物剂量1. 什么是体表面积(BSA)?体表面积是指一个人体的外表面积,根据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得出。

计算BSA的公式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Du Bois' 和Haycock'公式。

小儿用药特点、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特点、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特点、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小儿用药特点
一、用药剂量的特点
1.小儿体表面积比成人体表面积小,体重比成人体重轻,同体表面积比较或同体重比较,小儿用药量比成人用药量少。

2.小儿口服药物的吸收和分布:由于小儿壶酸肽酶的活性较低,口服药物的消化吸收不良,特别是对油脂溶解的药物,吸收率较低;小儿药物分布快,组织间隙较宽,组织内药物浓度较低;小儿血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较低,药物与血液蛋白的结合度较低,药物有效部位内药物浓度较低,药效比成人晚效持续。

3.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全,其肝肾代谢功能逐渐完善,排泄功能较差,小儿药物的排泄时间长,体内残留可延长药效时间。

二、药物剂量计算方法
1.按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M)=体重(kg)的0.6~0.7倍,即M=0.6~0.7×体重(kg)。

2.按体重计算:体重计量药物剂量法:单次剂量=成人剂量÷体重÷15~20;日剂量=成人日剂量÷体重÷15~20。

3.按剂量等级计算:
①1~4岁儿童,小于或等于5岁,按4岁剂量;
②5~6岁儿童,小于或等于8岁,按6岁剂量;
③7~8岁儿童,小于或等于10岁,按8岁剂量;
④9~10岁儿童,小于或等于12岁,按10岁剂量;
⑤11~12岁儿童,小于或等于15岁,按12岁剂量。

儿童中药剂量计算方法

儿童中药剂量计算方法

儿童中药剂量计算方法
儿童中药剂量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方法来计算。

1. 年龄计算法:根据小儿年龄大小及病情轻重,酌定药量。

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婴儿用药量按成人量1/14-1/7,6个月至1岁用成人量1/7-1/5,
1-2岁用成人量1/5-1/4,2-3岁用成人量1/4-1/3,3-4岁用成人量1/3-
2/5,4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

2. 体重计算法:根据体重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对于小儿中药的用药剂量,一般可按体重比例来计算。

比如一个成年人的体重平均值预估为60公斤,如果小孩的体重是30公斤,可以按成人量的一半给药。

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单味药的剂量来进行计算,比如黄芪成年人用30克,如果是30公斤的小孩可以用15克。

或者也可以直接开成人量的方药,给小孩服用时,分次给予就可以。

比如药方中是30克的黄芪,如果给30
公斤的小孩服用,可以一副药喝两天。

如果成人是一天两次服用的,那么儿童就可以分两天4次服用。

3. 体表面积计算法: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用药剂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儿童的体表面积和成人体表面积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体表面积来计算用药剂量。

总之,在给儿童服用中药时,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同时,还需要注意中药的剂型、给药途径、药物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以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剂量的1/5-1/4
~4岁
成人剂量的1/4-1/3
~6岁
成人剂量的1/3-2/5
~9岁
成人剂量的2/5-1/2
~14岁
成人剂量的1/2-2/3
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法
1.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mg)=成人剂量(mg)×小儿体表面积(m2)÷成人体表面积[1.73(m2)]
(1)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0.035+0.1
(2)体重>30kg,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30]×0.02+1.05
2.按体重计算
用本法推算的儿童体重应视儿童营养状况适当增减。如某些药物要求计算准确,或由于营养问题致体重与年龄不相符时,则需具体称出实际体重。
3.按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药物按成人剂量折算表
小儿年龄
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
初生~1月
成人剂量的1/18-1/14
~6月
成人剂量的1/14-1/7
~1岁
成人剂量的1/7-1/5
~2岁
儿童每次(日)剂量(mg)=儿童体重(kg)×每次(日)每千克体实际称量又有困难时,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1)1~6个月:体重(kg)=3(或出生时体重)+月龄×0.6
(2)7~12个月:体重(kg)=3(或出生时体重)+月龄×0.5
(3)1岁以上:体重(kg)=年龄×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