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剂量换算方法

合集下载

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换算

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换算

2.根据体表面积
公式:药物剂量=患儿的体表面积*药量/kg/日 体表面积的推算: (1)根据某几个体重算出应有的体表面积:以 体重为横坐标,体表面积为纵坐标,画一曲线, 由此曲线可得出任何体重应得的体表面积值。 (2)体表面积=0.035(平方米/kg)*体重(kg) +0.1(*仅限于体重在30kg 以下者。)
我科常用药品配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氨茶碱每支2毫升含250毫克 常数为0.008 如需用15毫克即抽取0.008*15毫克=0.12毫升
小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换算
一、药物剂量计算
1.根据小儿体重 2.根据体表面积
3.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4.根据年龄计算
1.根据小儿体重
公式:药物剂量=药量/kg/次(或日)*体重(kg) 对没有测体重的患儿可按下面公式推算体重: 出生<6月 体重=月龄*0.6+3(kg)或出生时体重 (g)+月龄*700(g) 7-12月 体重=月龄*0.5+3.6(kg)或6000g+ 月龄*250g 1岁以上 体重=月龄*2+7(或8)(kg)

3.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年龄 出生-1月 1月-6月 6月-1岁 1岁-2岁 2岁-4岁 4岁-6岁 6岁-9岁 9岁-14岁 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 1/18-1/17 1/14-1/7 1/7-1/5 1/5-1/4 1/4-1/3 1/3-2/5 2/5-1/2 1/2-2/3
4.根据年龄计算


目前很多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证明书中推荐的 剂量是按年龄计算的。 大多适用于剂量不需要十分准确的药。
二、瓶装药物剂量的换算
常数法 常数=瓶装药剂体积(ml) /瓶装药剂重量(mg) 所需剂量(ml)=常数*所 需重量(mg)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体重计算:这是最常用、基本的方法,每日剂量等于患儿体重乘以每日一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需连续应用数日的药应采用此方法,而临时对症用药,如退热、催眠药等,常按每次剂量计算。

2. 按体表面积计算:准确度高,但复杂,适用于不良反应较大的药物。

小于30公斤的小孩体表面积=体重×+,单位为平方米;大于30公斤的小孩体
表面积=体重公斤-30×+。

3.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如营养类药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单易行。

4. 从成人剂量折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kg)/50,或儿童剂
量=儿童体表面积(m²)××成人剂量。

在使用这些方法计算儿童用药剂量时,需要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体表面积以及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同时,也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潜在风险,以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

儿童用药剂量换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按儿童体重计算(1)按儿童体重计算:儿童每次(日)剂量=儿童体重×每次(日)剂量/kg(2)根据成人剂量按儿童体重计算: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70kg对年幼儿剂量偏小,而对年长儿,特别是体重过重儿,剂量偏大。

因此计算剂量时应同时考虑年龄因素,年龄越小所需剂量应相对大些,故常以高限数值计算。

例如:地高辛的口服的饱和量,2岁以下为0.06-0.08mg/kg,2岁以上为0.04-0.06 mg/kg。

这是因为药物代谢与体表面积有关,年龄越小,体表面积相对越大,则用药量相对较多。

较大儿童按体重计算,所得剂量超过成人剂量时,以成人剂量为限。

实际称量的儿童体重,结果准确;根据年龄估算时方法如下:出生时平均体重3kg1-6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67-12个月儿童体重(kg)=3(出生时体重)+月龄×0.51岁以上儿童体重(kg)=年龄×2+82.按儿童年龄计算有时只知道成人剂量参数,而不知道每千克体重用量时,可如下:(1)1岁以内的剂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1岁以上的剂量=0.05×(月龄+2)×成人剂量(2)Fried公式:婴儿剂量=月龄×成人量/150(3)Young公式:儿童剂量=年龄×成人量/(年龄+12)3.按体表面积计算(1) 药品说明书按体表面积已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每次(日)剂量/ m2(2) 药品说明书未按体表面积推荐儿童用量儿童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表面积(m2)/1.73 m2由于很多生理过程(如基础代谢、肾小球滤过率等)与体表面积的关系比与体重、年龄更为密切,因此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更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包括新生儿至成年人,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用药剂量是相同的。

儿科常用药物的计量换算-精品医学课件

儿科常用药物的计量换算-精品医学课件
儿科常用药物的计量换算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授课目标
• 了解儿科用药特点 • 熟悉儿科用药的依据 • 掌握儿科用药的方法及种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儿科用药的特点
由于儿科各年龄期的解剖、生理特点不同,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各 有差异,因此,小儿用药在药物选择、剂 量、给药途径、时间间隔等方面均应考虑 机体特点和药物的特殊性,方能做到合理 用药。
1ml=100mg
0.1ml
1ml(50ug)
+ 0.9盐水
+ 0.5盐水
1ml
0.1ml
1ml
0.5ml
—0.9盐水
+0.9盐水
— 0.5盐水
厚德
博爱精医卓越 Nhomakorabea其他类
• 万古霉素:0.5g 静注;现配先用、滴注速 度不宜过快;至少1小时滴完。
• 美罗培南又称倍能(人工合成的广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0.25g/0.5g 静注;用药时间每6-8小时给药一 次。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消化系统
口服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大环内酯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头孢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青 霉 素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营养心肌类
厚德
博爱
精医
卓越
退热类
• 布洛芬(美林):100ml,口服; • 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血液病人发烧时慎
用退热时间一般持续4-6小时; • 地塞米松:2mg/5mg,肌注/静注; • 兵兵贴:外用;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儿科用药是指针对儿童临床需求,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合理计算给药剂量的过程。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异,精确计算儿科用药剂量十分重要,以确保药物达到预期疗效并保障患儿的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儿科用药挑战。

一、根据年龄划分药物剂量1. 婴幼儿期(0-1岁):婴儿期的用药剂量主要根据体重来计算。

常用的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婴幼儿剂量(mg)或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体表面积修正系数= 婴幼儿剂量(mg)。

另外,有些药物的剂量会根据婴儿的实际出生天数进行调整,如早产儿及新生儿等。

2. 幼儿期(1-3岁):幼儿时期的用药剂量一般是根据体重进行计算的。

可以使用与婴幼儿相同的公式来计算幼儿的给药剂量,即体重(kg)×给药剂量(mg/kg)=幼儿剂量(mg)。

此外,根据儿童年龄和发育情况,不同药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用药评估方法。

3. 学龄前儿童(3-6岁):在学龄前儿童时期,用药剂量仍是根据体重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前儿童剂量(mg)。

4. 学龄儿童(6-12岁):学龄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以根据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

计算公式包括体重(kg)× 给药剂量(mg/kg)= 学龄儿童剂量(mg)或体表面积(m²)× 给药剂量(mg/m²)= 学龄儿童剂量(mg)。

在特殊情况下,还需根据儿童的生理和药物代谢特征来调整剂量。

5. 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的用药剂量可以采用成人剂量,具体剂量还需考虑患者的生理特点、年龄和发育情况等。

二、根据体表面积调整药物剂量1. 什么是体表面积(BSA)?体表面积是指一个人体的外表面积,根据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得出。

计算BSA的公式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有Du Bois' 和Haycock'公式。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简易快速计算法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

公式如下: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

01×月龄+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

05×月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

05×8+2=50毫克。

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根据小儿体重计算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换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计算用药量:按公斤折算剂量公式:小儿剂量=每公斤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婴儿6月前体重千克=月龄XO。

6+3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XO。

5十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其计算方法如下: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

035+0。

1=体表现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

1平方米。

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

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

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

35平方米。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出生~1月 1/18~1/141月~6月 1/14~1/76月~1岁 1/7~1/51岁~2岁 1/5~1/42岁~4岁 1/4~1/34岁~6岁 1/3~2/56岁~9岁 2/5~1/29岁~14岁 1/2~2/314岁~18岁 2/3~3/4一、给药途径的选择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儿童在接受药物治疗时需要特殊的计算方法,因为他们的体重和生理特点与成年人不同。

以下是儿科用药的计算方法的详细介绍。

1.儿童用药的单位:儿童用药的单位常用毫克(mg),也可以使用微克(μg)或国际单位(IU)。

在计算用药剂量时,通常先计算出每单位体重所需要的药物量,然后再乘以儿童的体重,得到最终的用药剂量。

2.儿童用药的适龄范围:儿童用药的剂量通常根据年龄进行调整。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医生会根据儿童的年龄给予不同的用药建议。

一般而言,0-2岁的婴幼儿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3.儿童用药的体重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通常以体重为基准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以每千克体重需要的药物量为基准,然后再乘以儿童的体重(单位通常为千克),得到用药剂量的总量。

4.儿童用药的患病情况考虑:儿童在不同生理状况下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在计算用药剂量时,医生会考虑儿童的患病情况、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以确定最佳的药物剂量。

5.儿童用药的给药途径:儿童用药的给药途径也需要特别注意。

对于婴幼儿和年幼的儿童,口服给药可能不太适用,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其他途径给药。

6.儿童用药的国内外标准:儿童用药的剂量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国,常用的儿科用药剂量标准为儿童药理学分组和给药建议。

这个标准将儿童按照年龄划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并给出了相应的用药剂量范围和适用药物的建议。

总之,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患病情况、用药途径和国内外标准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不同会对用药剂量的计算产生影响,必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在用药过程中,医生需要仔细选择适当的药物和计算方法,确保儿童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同时,家长也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按照医嘱正确给予儿童药物。

老幼常用药物剂量折算法

老幼常用药物剂量折算法

老幼常用药物剂量折算法
老幼用药量计算:
老年人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个体最合适的获得满意疗效的治疗剂量。

一般来说,应根据年龄、体重、体质情况,以成人用量的1/2、2/3、3/4顺序用药。

即使采用此法,也因老年人个体差异很大,而最好是根据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监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降低的情况适当调节剂量,实行剂量个体化。

小儿用药量计算:小儿用药剂量比成人小,一般可根据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对毒性较大的药物,应按体重计算,有的按体表面积计算。

⒈根据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
小儿剂量的计算表
⒉小儿剂量还可按年龄用下列公式求得:
1岁以内用量=0.01×(月龄+3)×成人剂量
1岁以上用量=0.05×(年龄+2)×成人剂量
⒊根据体重计算
小儿用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70Kg
一周岁以上体重可按下式计算:实足年龄×2+8=体重(Kg)
此法简便易行,但年幼者求得的剂量偏低,年长儿求得的剂量偏高,应根据临床经验作适当增减。

⒋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根据体表面积计算用量比较合理,可避免按体重计算的缺点。

用体表每平方米表达药量,能适合于各年龄小儿,同样也适合于成人。

⑴体重30kg以下的小儿: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小儿用量=成人剂量×某体重小儿体表面/1.7,其中
1.7为成人(70Kg)的体表面积。

⑵30Kg以上的儿童的体表面积,按下法推算,在30Kg 体重以内,体重每增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但体重超过50Kg的儿童,则体统每增加10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用药剂量换算方法
小儿(出生一18岁,包括新生儿、早产儿)的用药剂量,是由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状况所决定的,不是单纯
将成人剂量缩减。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根据体
表面积计算、根据小儿体重计算、根据成人的剂量换算。

(一)体重计算方法
(1)按年龄推算体重:新生儿2-4(kg)
6个月4-7(kg)
1岁7-10(kg)
1岁以上体重按下式计算:实足年龄
&#215;2 + 8 = 体重(kg)
(二)按体重计算剂量
计算出体重,再乘以某药每公斤体重每天的药量,然后再分次服用即可。

按年龄换算剂量(折合成人剂量):
初生~1个月成人量的
1/15-1/8
2~6个月成人量的1/10-1/6
7~11个月成人量的1/5-1/4
1~2岁成人量的1/4
3~4岁成人量的1/3
5~6岁成人量的2/5
7~9岁成人量的1/2
10~14岁成人量的2/3
如果孩子过胖或过瘦,可采用体重折算法:儿童剂量=成人剂量/50&#215;儿童体重。

(三)按成人剂量换算
年龄
剂量(成人=1)
出生-1个月
1/18-1/14
1个月-6个月
1/14/1/7
6个月-1岁
1/7-1/5
1岁-2岁
1/5-1/4
2岁-4岁
1/4-1/3
4岁-6岁
1/3-2/5
6岁-9岁
2/5-1/2
9岁-14岁
1/2-2/3
14岁-18岁
3/4
(四)按体表面积计算剂量
计算公式小儿用药剂量=成人剂量&#215;某小儿体表面积/1.7
(1.7为成人70kg体重的体表面积,单
位为m2。


体表面积的计算:
小儿体重在30kg以下时:小儿体表面积=体重
&#215; 0.035 + 0.1
体重在30kg以上的儿童,其体表面积按下法推算:小儿体表面积=1.1+[0.1*(体重-30)/5],但体重60kg时为
1.6m2;70kg时为1.7m2 。

附加:成人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