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计算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儿科补液计算公式大全
1. Holliday-Segar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ml/每千克体重/天× 体重(kg)
这是最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大于10kg的情况。

2.同时考虑体重和体表面积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1000ml/m²/天× 体表面积(m²)
体表面积可以根据Du Bois公式计算:
这个公式适用于儿童体重在10kg以下或者肥胖儿童。

3.考虑液体丢失量的公式:
补液总量(ml)= 润肠液体需求 + 皮肤液体需求 + 应急液体需求 + 输液需求
a.润肠液体需求:
这是指儿童口服补液的液体需求。

根据润肠剂包装上的说明计算。

b.皮肤液体需求:
一般情况下,每天的皮肤失水量为60-100ml/m²/天。

根据体表面积
计算。

c.应急液体需求:
如果儿童出现呕吐、腹泻、高热等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应急
补液。

d.输液需求:
如果儿童体液丢失较多,需要通过静脉输液进行补液。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输液速率和时间。

这些是一些常用的儿科补液计算公式,但是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液,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

补液过程中应及时观察儿童的生理指标和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看这篇文章就够了儿科工作中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常遇到有关药物学方面的计算问题,对于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是极为重要的。

儿童剂量的估算1. 按年龄估算儿童用药剂量折算表年龄剂量初生~1 个月成人剂量的 1/18~1/141~6 个月成人剂量的 1/14~1/76~12 个月成人剂量的 1/7~1/51~2 岁成人剂量的 1/5~1/42~4 岁成人剂量的 1/4~1/34~6 岁成人剂量的 1/3~2/56~9 岁成人剂量的 2/5~1/29~14 岁成人剂量的 1/2~2/314~18 岁成人剂量的 2/3~全量注:该表仅供参考,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药理作用的强弱和不良反应的轻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斟酌决定。

2. 按儿童体重计算(2)部分药物在药物说明书中已按体重(kg)注明儿童用药剂量,故只需将每次或每日的千克剂量乘以儿童体重的千克数,即可得出儿童的每次或每日剂量。

每次(d)剂量 = 每次(d)药量/kg×儿童体重(kg)(3)儿童体重计算法1~6 个月儿童体重(kg)= 3kg(初生时体重)月龄× 0.67~12 个月儿童体重(kg)= 3kg(初生时体重)月龄× 0.51 岁以上儿童体重(kg)= 2×年龄 7~83. 按儿童体表面积(m2)计算注:用体表面积计算法,儿童用药剂量比较准确,但较麻烦,可用下面简易计算法算出体表面积,或经查表得知。

(2)体表面积(m2)计算法体表面积(m2)= 0.0128×体重(kg)0.0061×身长(cm)-0.1529体表面积(m2)= 0.035(m2/kg)×体重(kg) 0.1(m2)注:此公式限于体重在 30 kg 以下儿童。

体表面积(m2)=(年龄 5)×0.074. 儿科静脉注射溶液例:18 个月的幼儿,头孢唑林钠 450 mg q4h IVPB 持续 15 min。

小孩用药剂量的简易快速计算法

小孩用药剂量的简易快速计算法

小孩用药剂量的简易快速计算法简易快速计算法。

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

公式如下:。

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

01×(月龄+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

05×(月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

05×(8+2)=50(毫克)。

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根据小儿体重计算。

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换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计算用药量:。

按公斤折算剂量公式:小儿剂量=每公斤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

婴儿6月前体重(千克)=月龄XO。

6+3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XO。

5十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

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其计算方法如下:。

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

体重(公斤)×0。

035+0。

1=体表现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

1平方米。

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

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

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

35平方米。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

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

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

出生~1月1/18~1/14。

1月~6月1/14~1/7。

6月~1岁1/7~1/5。

1岁~2岁1/5~1/4。

2020年医用临床儿科常用计算公式(完整版)

2020年医用临床儿科常用计算公式(完整版)

2020年医用临床儿科常用计算公式(完整版)为了记住儿科临床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提醒:公式只是参考,临床是有变化的。

1. 尿量每日尿量(mL) = (年龄-1) ×100 + 4002. 体重1~6 岁:体重(kg) = 年龄(岁) ×2 + 87~10 岁:体重(kg) = 年龄(岁) ×3 + 23. 身高2~10 岁身高(cm) = (年龄×6.5) + 764. 胸围胸围(cm) = 头围+ 年龄-15. 血压收缩压(mmHg) = 80 + (年龄×2)舒张压(mmHg) = 2/3 收缩压6. 呼吸、脉搏7. 体表面积体重≤30 Kg 儿童体表面积(m2) = 体重(kg) ×0.035 + 0.1体重>30 Kg 儿童体表面积 (m2) = [体重(kg)-30] ×0.02 + 1.05儿童体表面积 (m2) = 0.007184 ×身高(cm) 0.725 ×体重(kg)0.425儿童体表面积 (m2) = 0.0061×身高(cm) + 0.0128 ×体重(kg) -0.15298. 液体疗法1 周内新生儿血浆渗透压= 5 + 1.86 ×血清钠(mmoL) + 2.8 ×尿素氮(mg/dL) + 葡萄糖(mmol) ÷185% 碳酸氢钠(mL) = (-BE) ×0.5 ×体重(kg)5% 碳酸氢钠(mL) = [ 22-实际碳酸氢盐(mmol)] ×0.5 ×体重(kg)单纯失水型高钠血症需水量(L) = 0.6 ×体重(kg) ×[ (患儿血清钠mmol/L÷140) -1 ]低钠血症所需钠mmol = [ 130-测得血钠(mmol/L) ]×体重(kg) ×0.3所需3% 氯化钠(mL) = [ (125-血清钠) mmol/L ×0.6 ×体重(kg) ] ÷0.5注:3% 氯化钠每公斤体重12mL 提高血钠10 mmol/L。

精选-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精选-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 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4)按成人剂量折算表计算( 1)根据儿童年龄计算( 2)根据儿童体重计算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②不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③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①已知儿童的每千克体重剂量D =每千克体重剂量×体重( kg)如:口服氨苄西林,剂量标明为 1 日每千克体重20~ 80mg,分 4 次服用。

某儿童体重为 15kg,即为:( 20~ 80)× 15= 300~ 1200mg,分成 4 次,即为一次75~300mg。

②不知儿童每千克体重剂量(成人剂量折算法):——“小大人”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高,按传统的按体重计算剂量的方法(成人剂量折算法),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③不知道儿童的体重多少1~ 6 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 0.6 + 37~ 12 个月小儿体重(kg)=月龄× 0.5 + 31~ 10 岁小儿体重(kg)=年龄× 2+ 8注:如所得结果不是整数,为便于服药可稍做调整。

用体重计算剂量时:*年长儿应选用剂量的下限,以防药量偏高。

*婴幼儿应选择剂量的上限。

以防药量偏低。

(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最为合理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即不论任何年龄,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是相同的。

对某些特殊的治疗药,如抗肿瘤药、抗生素、激素,应以体表面积计算。

此种计算比较合理,但较为繁琐,首先要计算儿童体表面积。

体表面积计算:①公式法:②查表法:①公式法:如体重≤ 30kg :体表面积(㎡)=(体重×0.035 )+ 0.1如体重> 30kg :体表面积(㎡)=(体重-30)× 0.02 + 1.05②查表法:此表不适宜体重大于30kg 的儿童。

表 4-5儿童体重与体表面积粗略折算表体重( kg)体表体重( kg)体表体重( kg)体表面积(㎡)面积(㎡)面积(㎡)3 0.21 8 0.42 16 0.704 0.25 9 0.46 18 0.755 0.29 10 0.49 20 0.806 0.33 12 0.56 25 0.907 0.39 14 0.62 30 1.15对 10 岁以上(体重大于30kg)的儿童:——每增加 5kg 体重,体表面积增加0.10 ㎡。

内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

内儿科常用药物剂量计算

内儿科常见药物剂量计

1岁以内小儿体重计算法:(月龄+ 9)÷2
1岁以上小儿体重计算法:年龄×2 + 8
头孢类:100 mg / kg
青霉素类:20 - 50万单位/ kg
阿米卡星:10 mg / kg (有肾毒性、耳聋)
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针:10 mg / kg(两者
联合配伍禁忌;阿奇霉素0.1g配100mL液体)
病毒唑针:10 mg / kg
阿昔洛韦:5–10 mg / kg
地塞米松针:0.1- 0.5 mg / kg(过量烦躁)
654-2:0.1- 0.2 mg / kg(过量烦躁、面红)
阿托品:0.01 mg / kg胃复安:0.3 - 0.5 mg / kg (过量椎体外系反应)
氨茶碱:3 - 5 mg / kg (过量心动过速、烦躁)
布洛芬:10 mg / kg扑尔敏:0.35 mg / kg(过量引起嗜睡)多潘立酮:0.3 mg / kg盐酸异丙嗪:0.5–1 mg / kg溴己新:0.3 mg / kg奥美拉唑:0.4 mg / kg维生素K1:0.1- 0.2 mg / kg肾上腺素:0.02 - 0.03 mg / kg纳洛酮:0.1 mg / kg西地兰:15–20 mg / kg速尿:0.5 - 1 mg / kg下载文档可编辑
苯巴比妥:0.5–2 mg / kg
地西泮:0.1–0.3 mg / kg
20%甘露醇:0.25–0.5 g / kg
下载文档可编辑。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计算方法简易快速计算法此法适用于药品说明书未规定小儿剂量,或忘记按公斤体重计算的剂量。

公式如下:1岁以内剂量:成人剂量×0。

01×月龄+31岁以上剂量:成人剂量×0。

05×月龄+2例:成人服痢特灵每次100毫克即1片,8岁儿童1次该服多少?按上式计算:100毫克×0。

05×8+2=50毫克。

即8岁儿童服痢特灵剂量每次为50毫克即半片。

根据小儿体重计算多数药物已算出每公斤体重,换天或每次的用量,因此根据小儿体重决定用药剂量的方法,目前应用相当广泛。

对于已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实际测得的体重千克计算用药量:按公斤折算剂量公式:小儿剂量=每公斤每天或每次用药量*体重千克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儿童体重/50即成人平均体重对没有测知体重的小儿可按下列公式推算:婴儿6月前体重千克=月龄XO。

6+37个月~12个月体重千克=月龄XO。

5十3一周岁以上体重千克=年龄X2+7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近年来,国外推荐药物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既适于儿童,也适用于成人,科学性较强。

其计算方法如下:①体重在30公斤以下者,其体表现积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0。

035+0。

1=体表现积平方米。

②体重在30公斤以上者,在前公式基础上每增加体重5公斤,体表面积增加0。

1平方米。

比如30公斤体重者,体表面积为1。

15平方米,35公斤体重者为1。

25平方米,40公斤体重者为1。

35平方米。

根据成人剂量折算这种计算方法只要知道成人剂量就可以按年龄比例推算出小儿剂量,所以简便易行,但每个小儿的个体生长发育不同,虽是同一年龄,但体重各有差异,这种方法比较粗糙:小儿年龄相当于成人用量的比例出生~1月 1/18~1/141月~6月 1/14~1/76月~1岁 1/7~1/51岁~2岁 1/5~1/42岁~4岁 1/4~1/34岁~6岁 1/3~2/56岁~9岁 2/5~1/29岁~14岁 1/2~2/314岁~18岁 2/3~3/4一、给药途径的选择我们提倡“能口服给药治疗的不肌注,能肌注治疗的不静点给药”。

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的剂量计算方法
根据儿童的年龄计算剂量:
1. 参考剂量法:根据成人的剂量和儿童的年龄,按照一定的比例确
定儿童的剂量。

例如药物成人剂量为1mg/kg,适用于儿童的最小年龄为2岁,可以按照每2岁增加1/12的成人剂量进行计算。

2.孔子法:根据儿童的年龄将儿童的体重估算为成人体重的n倍,然
后按照成人的剂量计算儿童的剂量。

常用的孔子法系数有1/2(新生儿)、1/3(1岁)、1/4(2岁)等。

根据儿童的体重计算剂量:
1. 体重法:根据儿童的体重(通常以kg为单位),按照一定的剂量
-体重比例计算儿童的剂量。

例如药物的剂量为10mg/kg,当儿童体重为
20kg时,计算得到的剂量为200mg。

2. 布罗潘亨肉毒杆菌法(Broslow法):布罗潘亨肉毒杆菌法是儿
科用药中常用的剂量计算方法,根据儿童的体重和身高,结合儿童的年龄
和性别,使用一套颜色编码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剂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急救
过程中需要迅速计算儿童剂量的情况。

其他考虑因素:
1.成长发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生理代谢、肝脏和肾脏功能都处于
发育阶段,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来调整剂量。

2.病情严重程度: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可能需要给予较高的剂量,
但同时要注意不要超过安全剂量。

3.药物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在儿童的体内代谢速度较慢,可能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剂量的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要特别注意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的监测。

因此,在给儿童用药时应尽可能选择合适的剂型,避免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用药计算公式大全
1. 标准剂量法(mg/kg):
这是最常用的计算公式,适用于儿童的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

计算公式为:剂量 = 身体重量(kg)× 需要的剂量(mg/kg)
2. 表面积法(mg/m²):
这种计算方法考虑到了儿童的体表面积与药物的分布和代谢有关。

适用于化疗药物的计算。

计算公式为:剂量 = 表面积(m²)× 需要的剂量(mg/m²)
分娩后0天-28天的婴儿:BSA (m²)= 0.0061 × 身长(cm) +
0.0128 × 体重(kg) - 0.1529
3. Clarkson公式(mg):
适用于儿童和新生儿的口服用药计算。

计算公式为:剂量 = 单次剂量(mg)× 日剂量(mg/kg)× 体重(kg)
4. Young公式(mg):
适用于婴儿的口服药物计算。

计算公式为:剂量 = (单次剂量(mg)+年龄(月))/2
5. Fried公式(mg):
适用于预测儿童的肾功能和调整药物剂量。

计算公式为:剂量 = 成人剂量(mg)× (年龄(月)/ 12)^0.75
6. Allgower公式(mg):
适用于静脉输液计算。

计算公式为:剂量 = 静脉输液量(mL)× 浓度(mg/mL)/ 时间
(小时)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用计算公式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用药计算公式,如矫正剂量法(调整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肝肾功能不全下的用药
计算等。

需要注意的是,儿科用药计算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身高、生长发育情况、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

并且,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量调
整方法和给药途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使用儿科用药计
算公式时,应当遵循药物治疗的指导方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计
算和用药。

总之,准确计算儿科用药剂量对于保证儿童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
重要,医护人员在使用药物之前,应仔细计算剂量,确保给药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