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备战中考系列——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训练(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下历史课本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历史课本是初中生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教材。

这本书涵盖了从隋唐五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

每个章节后都配有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些课后习题的可能答案,但请注意,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实际答案可能因版本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 隋朝的建立和灭亡- 隋朝是由杨坚建立的,他在581年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

隋朝在589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达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和连年战争,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在618年被唐朝取代。

2. 唐朝的兴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强盛的朝代,其兴盛的原因包括:开明的君主如唐太宗李世民,实行了“贞观之治”;经济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如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峰。

第二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1. 宋朝的兴衰-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军事上较弱,最终在1127年被金朝所灭。

南宋时期,虽然在经济和文化上继续发展,但军事上依然较弱,最终在1279年被元朝所灭。

2. 元朝的建立和灭亡-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的建立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他在1271年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民族矛盾,最终在1368年被明朝所取代。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 明朝的兴衰-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他在1368年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明朝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都有显著的发展,但最终由于内忧外患,于1644年被清朝所取代。

2. 清朝的兴衰-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满族建立。

清朝在1644年入关,取代了明朝。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下达到了鼎盛,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内部腐败,清朝逐渐衰落,最终在1912年灭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识图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识图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识图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1.读亚洲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主要位于__北__半球和__东__半球。

(2)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F__太平__洋,北临G__北冰__洋,南临E__印度__洋。

西面以Ⅲ__乌拉尔__山、__乌拉尔__河、__里__海、__大高加索__山、__黑__海、__土耳其__海峡与C__欧__洲为界。

西南以Ⅱ__苏伊士运河__与D__非__洲接壤,东南与B__大洋__洲隔海相望,东北以Ⅰ__白令__海峡与A__北美__洲为界。

2.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与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半岛:①__阿拉伯__半岛,②__印度__半岛;河流:A__鄂毕河__,B__叶尼塞河__,C__勒拿河__,D__黄河__,E__长江__,F__湄公河__,G__恒河__,H__印度河__。

(2)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__北极__圈以内,南部延伸到__赤道__(纬线)以南,地跨__热__带、__北温__带、__北寒__带。

(3)A、B、C三条河流注入__北冰__洋,D、E、F三条河流注入__太平__洋,G、H两条河流注入__印度__洋。

由此可知,亚洲河流总体呈现__放射__状由中部流向周边的海洋,这反映出亚洲地势特点是__中部高,四周低__。

3.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名称。

①__寒带__气候,②__温带大陆性__气候,③__温带季风__气候,④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⑤__热带季风__气候,⑥__热带雨林__气候,⑦__地中海__气候,⑧__热带沙漠__气候,⑨__高原山地__气候。

(2)全世界有11种主要气候类型,亚洲一共有9种气候,说明亚洲气候具有__复杂多样__的特点;亚洲位于__亚欧大陆__的东部,东、南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东部和南部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__季风__气候区;内陆广大,远离海洋,还具有__大陆性气候__分布广的特点。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题。

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开凿大运河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开元盛世时期,开元盛世出现在()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4.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下列工具中是在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是()①曲辕犁②耒耜③水排④筒车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遣唐使到达中国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国家是()A.日本B.天竺C.新罗D.大食6.强盛的唐朝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是()A.玄武门之变B.黄巢起义C.开元盛世D.安史之乱7.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奔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8.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兵不识将,将不专兵②分化事权,消弱相权③文臣为官,通判监督④设转运使,中央掌控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9.岳飞一生廉洁正直,精忠报国。

请问他是南宋王朝著名的()A.抗辽英雄B.抗金英雄C.抗元英雄D.抗清英雄10.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11.“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

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忽必列B.成吉思汗C.耶律阿保机D.完颜阿骨打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读图说史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读图说史练习题

一、观察下面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图一:宋代《耕获图》,此图存于故宫博物院,采自《宋人画册》。

描绘了宋代农民从耕作到收获的情景。

整个画面是一个地主庄园,许多农民正在辛苦的劳作着。

他们有人播种、插秧,有人收割、打场,还有人在堆积稻草,场面生动形象。

图二:秧马,这是宋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

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

秧马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

信息点:二、观察下面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图一:元朝建立后,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执掌全国的佛教和西藏地区的政教事务,其地位与枢密院、御史台并列,领衔官员都为从一品的高官。

在藏族地区,又设立三个宜慰使司都元帅府,各级官员需经过元朝政府任命,遵守元朝法令,并接受考核。

与此同时,还在藏族地区统计户口,确定贡赋,建立驿站,驻蒙古军队。

这样,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图二:元朝时期,统治者还在东南地区的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专门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信息点:三、观看下面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图一: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有对水浮法指南针的记载。

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磁针贯穿灯芯浮在水上。

静止时磁针两端分别指示南北。

这种指南针因实用价值强,后来应用于航海。

宣和五年(1123年),北宋使臣徐竞等人出使高丽时,所乘海船就是用水浮法指南针导航的。

此后,指南针导航技术传向亚欧诸国。

把世界航海史推进到新时代。

图二: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并有所改进,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欧洲文献中第一次提到罗盘是12世纪是亚历山大内卡姆所写的一本书。

书中记载:采用支轴装置,轴大部在磁针中部,用磁石触引这根磁针,它就旋转起来,等它停止转动时,针突就会指向北方。

当15世纪欧洲航海家们去远方探险时,罗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练习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习题答案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P36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 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想一想:这首民谣反 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面对辽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
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 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 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 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 他的景仰与爱戴。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习题答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P50
答:这一描述,反映了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蒙古诸 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 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摆脱战乱,结束分 裂,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 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 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 经过多年的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并在1206年 建立起蒙古政权,结束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 荡不安的局面,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全册习题答案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1、略 2、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P40
答: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 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 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 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 之风。末句“直把杭州作汴州”,是直斥南宋当局忘 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时量: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A 、杨坚B 、李世民C 、武则天D 、 朱 元 璋2.“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 “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 .北京B .杭州C .洛阳D .南京3.下列诗句,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4. 汉武帝、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施是()A.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C .兴建佛寺D .传播佛教5. 历经了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A 、张骞B 、玄奘C 、鉴真D 、戚继光 6.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 的是①地动仪模型 ②曲辕犁 ③ 筒车模型 ④ 罗盘针模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7.杜甫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作,人们将他的这些诗称为A. 诗史B .史诗C .诗圣D .诗仙8.2010 年是中印建交 60 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 A .鉴真 B .玄奘 C .张骞 D .郑和9. 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 A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 、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C 、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D 、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10. 宋朝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而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体现了宋朝的政策是A .休养生息政策B .重文轻武政策C .重武轻文政策D .对外开放政策11.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时期。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简答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课件13张 (共13张PPT)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简答题专题训练及答案课件13张 (共13张PPT)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二:清军入关后,西藏佛教首领亲自入京朝贺。顺治帝隆重接
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和
同为一家”的另一事实是什么?
(2)西藏正式成为我国对的行政区是在哪一朝代?当时设置什么 机构进行管辖?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为管理西藏采取了什么措施?
(1)图2玄奘,图2鉴真;弘扬唐朝文化,积极吸收别国的先进文化 (或兼收并蓄). (2)郑和下西洋;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3)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 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 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4)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强国与 国之间的合作交流, 取长补短,发展自己.
五、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
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
材料二:“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
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
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
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 (2)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信息:材料一:指南针应用还不广泛,只在阴晦天气使用. 材料二:指南针应用广泛,成为航海中唯一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2)好处: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 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 的发展.
1)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2)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按英文字母A、B、C所在位置填写相应
地名,并写出A、B两地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A______现在地名:______。 B______现在地名:______。 C______。 (3)请结合材料二中的内容,评价大运河的作用。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

[必刷题]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历史地图解读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战国时期?A. 周平王东迁洛邑B. 春秋争霸C. 战国争雄D. 商鞅变法3. 以下哪个城市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的首都?A. 长安B. 洛阳C. 咸阳D. 扬州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均田免赋C. 推恩令D. 重农抑商5.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文景之治”?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6. 以下哪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北方?A. 鲜卑B. 羯族C. 匈奴D. 羌族7.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夷陵之战D. 淝水之战8. 以下哪个朝代实行了“科举制”?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9. 以下哪个皇帝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唐太宗B. 唐高祖C. 唐玄宗D. 唐宣宗10. 以下哪个朝代是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二、判断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全国实行了相同的货币、度量衡。

()2. 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终点是罗马。

()3. 东汉末年,曹操建立了魏国。

()4. 唐朝时期,女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5. 宋朝时期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

()三、填空题:1.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__”主张兼爱非攻。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定都于__。

3. 汉武帝时期,推行“__”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

4. 东汉末年,__起义是黄巾起义的一部分。

5. 三国时期,__是蜀汉的丞相,辅佐刘备。

6. 北魏时期,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__改革。

7. 隋朝统一后,隋炀帝开通了__,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备战中考系列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识图题训练
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题训练(一)
1、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图六(1)图一的人物是,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
为,
把他的统治称为。

(2)图二是朝的医学家。

他写了一部医学著作是。

(3)图三的人物是,他生活在时代;说一说他的主要功绩;他最后被奸臣以罪名陷害致死。

(4)图四的人物是,下西洋,最远到达和
,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家。

(5)图五是北宋时期的发明家,他的伟大发明是。

(6)图六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它是隋朝杰出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这座桥的名称是。

2、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图六
(1)图一的人物是。

尊称他为什么。

他的主要功绩有、。

(2)图二、图三所示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3)图四、图五的人物分别是谁?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4)图六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个军队?战争的结果如何?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什么意义?
3、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是;此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分别是、、;此河建成于在位时期。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写出她的名字,她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3、图三的人物是谁,他建立了哪个朝代,都城在哪
里;他建立的特务机构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题训练(二)1、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的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她?
(2)图中的人物称帝后,将国号改为()
A、唐
B、隋
C、周
D、陈
(3)后人称她的统治为什么?
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图三图四
(1)图一中是哪座桥梁?它是什么时候由谁修建的?比欧洲早多少年?
(2)图二中此书的名称是什么?它雕印于哪朝?地位如何?
(3)图三中的诗人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代表作有哪些?
(4)图四中的人物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他的诗被后人称为什么?
3、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物品的名称是什么?出现于何时?
(2)根据右图判断,它出现于什么地区?
(3)它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4)它的出现有什么地位?
(5)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郑和下西洋路线
(1)谁派郑和下西洋?他为何派郑和下西洋?
(2)从图中可看出郑和从哪里出发?最远到达了什么地方?
(3)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
5、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联系图二内容,对他做一简要评价。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
(3)清政府统一台湾会设置了什么机构?隶属哪个省?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意义?
(4)今天,该地区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的前景?
6、识读下图,请回答。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图六
(1)图一和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主要功绩分别是什么?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2)图三中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图四中的人物的主要功绩是什么?他与图三的人物有什么不同之处?
(4)图五中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能够远航?有什么影响?
(5)图六是谁?他建立了什么政权?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统治,元政府建立了什么制度?你认为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题训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识图题训练(一)
1、(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贞观之治;(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3)岳飞南宋收复建康郾城大败金军秦桧谋反;(4)郑和七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航海家;(5)毕昇活字印刷术;(6)李春赵州桥;
2、(1)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2)李白杜甫诗仙诗圣;(3)戚继光郑成功戚
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4)沙俄清军清军胜利《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3、(1)隋朝大运河洛阳南余杭北涿郡隋炀帝;(2)武则天唐朝;(3)朱元璋明朝南京锦衣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识图题训练(二)
1、(1)武则天我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C;(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1)赵州桥隋朝李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李白
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4)杜甫诗圣诗史;3、(1)纸币交子北宋;
(2)四川地区;(3)有利于商业发展;(4)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5)便于携带;4、(1)明成祖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5、(1)郑成功三国时卫温到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2)台湾府福建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祖国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6、(1)鉴真东渡传播唐朝文化玄奘西游天竺取回佛经略;(2)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郾城大败金军宋金对峙局面形成;(3)戚继光抗击倭寇戚继光是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名将;(4)郑和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
2018年备战中考系列——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训练(附答案)
的友好关系;
(5)成吉思汗蒙古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11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