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除湿汤
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用量多少

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用量多少作为一名高级养生师,我非常重视补脾胃和去湿气这两个方面的养生方法,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种使用汤配方来补脾胃和去湿气的方法,并给出详细的用量和制作步骤,同时还会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养生建议,供读者参考。
一、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1. 材料- 红枣10个- 黄芪20克- 山药150克- 莲子50克- 薏米50克- 鲫鱼1条2. 制作步骤1. 将鲫鱼去掉内脏,清洗干净,在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鲫鱼煮沸。
2. 把红枣、黄芪和山药清洗干净,切成小片。
然后将它们放入另一个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然后煮沸。
3. 将莲子和薏米清洗干净,放入另外一个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煮沸2-3分钟。
然后把水倒掉,再加入足够的清水继续煮。
4. 煮熟后,把三个锅中的食材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30分钟左右即可。
3. 用量每次食用1-2碗。
二、关于配方中提到的食谱或者偏方的用量及制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1. 红枣红枣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材,它被认为可以补血、安神、健脾、益气等功效。
在本配方中,红枣的作用是增强脾胃消化功能和补充身体所需的养分。
2. 黄芪黄芪是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补气益肺的作用。
因此,在本配方中,黄芪的作用是帮助身体调整内部环境并增强身体抵抗力。
3. 山药山药也是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可以养阴除热、生津润燥、益肺健脾等功效。
在本配方中,山药的作用是加强脾胃功能并养护身体。
4. 莲子莲子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被认为具有清心安神、健脾开胃等功效。
在本配方中,莲子的作用是帮助消除湿热,改善身体内部的环境。
5. 薏米薏米是一种中药材,被认为可以祛湿健脾、利水渗湿等功效。
在本配方中,薏米的作用是消除身体湿气,改善整体的身体状况。
6. 鲫鱼鲫鱼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补脾胃、滋补肝肾、补充营养等功效。
在本配方中,鲫鱼的作用是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增强配方的功效。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

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有哪些药材补脾胃去湿气是现代人常见的中医调理方案之一,尤其适用于久居南方多湿的地区人群。
药方以及偏方不乏多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如今,我将从高级养生师的角度,为您详细介绍补脾胃去湿气的药方以及几种常见的食谱和偏方。
一、药方1.茯苓加白术汤茯苓、白术、桂枝等药材组成的茯苓白术汤是一种常用的补脾胃去濕氣的药方。
茯苓功能祛湿、健脾、润燥;白术益脾、燥湿、止泻;桂枝调和气血、发汗解表。
总体来说,茯苓加白术汤具有了除湿透疹、治疗滑泄腹痛、贫血等功效。
2.苍术汤苍术是一种非常可贵的中药,具有开胃的功效,既能帮助胃口不佳的人恢复正常,又能清除湿气,修补脾胃。
苍术汤只需要苍术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趁热饮服。
需要注意的是,若食欲较好,用此汤做饭使用更好。
二、食谱及偏方1.薏米排毒汤薏米,又叫苡仁,是一种常用的祛湿食材,它不仅可以燥湿除了湿气,还可以促进身体内的新陈代谢。
将薏米250克、红枣15个、加清水适量煮沸后再小火煮40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10天。
此汤适用于湿气重、易生牡蛎之人。
2.芡实附子粥芡实和附子都是很好的补脾胃食材,而且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调节肠胃功能。
将芡实50克、附子6克、干姜3克洗净加水煮30分钟,再加入1-2个鸡蛋搅拌均匀即可,每周食用3-4次。
这种粥利于脾胃补气、胃肠道排毒,但是,并不适用于体虚消瘦人群。
3.红豆薏米枸杞甜汤红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元素,而且还有助于去除体内湿气。
薏米则是祛湿的好帮手,同样具有健脾作用。
枸杞则是一种常见的免疫调节食材,而且可增强视力。
将红豆50克、薏米40克、枸杞5克加清水煮成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添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这道汤水功能全面,不仅能排湿,而且还能帮助营养不良者增强营养。
三、注意事项1.调节不易虽然大多数药方、食谱和偏方都属于祛湿食材,但不同体质的人还是需要进行调节。
这也意味着,即便是身体较差的人也不可盲目跟从中医药方,而应该先去医院进行相关体检,确诊后再寻求医生意见。
玉竹茯苓汤清热润燥化痰

玉竹茯苓汤清热润燥化痰玉竹茯苓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
它以玉竹和茯苓为主要药材,具有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玉竹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的特性,而茯苓则被认为是一种祛湿利水、健脾除湿的药物。
将这两种药材配伍煎煮,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内的湿热症状,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玉竹茯苓汤的制作方法和功效。
制作方法:材料:玉竹12克、茯苓20克、生地15克、黄芩10克、蜜枣4枚、柴胡10克。
步骤:1. 将玉竹、茯苓、生地、黄芩、蜜枣、柴胡放入药盒中。
2. 将药盒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煎煮约1小时。
3. 待药液煎煮至500毫升左右时,即可关火。
4. 过滤掉渣滓,取得玉竹茯苓汤。
功效:1. 清热润燥:玉竹茯苓汤通过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驱散体内的湿热之邪,减少发热、口渴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滋润肺部,改善咳嗽、痰多等症状。
2. 化痰止咳:汤中的茯苓具有祛湿化痰的功效,能够缓解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同时,玉竹茯苓汤还能改善声音嘶哑、喉咙痛等问题。
适应症:1. 口渴、咳嗽:玉竹茯苓汤适用于口渴、咽干、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患者。
特别适用于湿热引起的咳嗽、咽喉疼痛等问题。
2. 痰多、喉咙痛:对于湿热痰多、喉咙肿痛的患者,玉竹茯苓汤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注意事项:1. 使用时应遵医嘱。
玉竹茯苓汤对于不同的体质和病情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和剂量。
2.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师。
总结:玉竹茯苓汤是一款传统中药汤剂,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
它以玉竹和茯苓为主要药材,通过清热润燥、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改善湿热症状和呼吸系统问题。
但是,在使用时应注意适应症和注意事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建议咨询中医师或医生的意见,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暖胃健脾祛湿汤做法推荐

暖胃健脾祛湿汤做法推荐体内湿气重,人易疲惫,脸上也会出很多油。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
那么大家知道暖胃健脾祛湿功效的汤怎么做吗?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暖胃健脾祛湿汤做法1、扁豆瘦肉汤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
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
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
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
将扁豆、粟米同放入锅内,武火煲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煲半小时,加入佛手瓜后再煲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祛风解热的作用,可用于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干咳或咳嗽痰黄、胸闷气胀等风热感冒症状者。
但佛手瓜性凉,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宜少吃;扁豆甘、微温,可健脾、解暑、祛湿,是夏季暑湿季节使用食材,常搭配荷叶、冬瓜等用于熬粥、煮汤以清热解暑祛湿(如用扁豆衣,祛暑湿效果更佳);粟米甘凉,补中、除热、解毒。
红豆薏米除湿汤配方是什么-

红豆薏米除湿汤配方是什么?身体有湿气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身体症状,而长期有湿气就会容易导致皮肤没有光泽,而且大便不正常,容易导致便秘,或者是大便粘粘,不成形等,而红豆薏米是具有除湿的功效,经常饮用红豆薏米除湿汤可以有效达到除湿的作用,而且配方也很简单,将红豆以及薏米加在一起煮开即可,也可以制作成红豆薏米粥。
红豆薏米除湿汤的做法做法一原料:红豆100g,薏米50g,饮用水1500g。
步骤1、红小豆和薏米洗净后,放入锅中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
2、泡好后就开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烧开,然后转小火煮。
3、在煮好前20分钟放入冰糖继续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关火做法二原料:红豆200g、薏米150g、年糕250g(或者用中国小元宵,小汤圆代替)调料:冰糖50g步骤1、准备以上食材和调料。
2、将离火续煮锅里的水烧开,放入红豆、薏米、年糕、和冰糖。
3、烧开后,提起离火续煮锅的内锅放入续煮锅的外锅。
4、放入外锅后,还能继续煮能持续沸腾30分钟,保温8个小时呢。
5、盖好外锅盖,让他自己熟吧。
6、40分钟后就可以开锅吃了。
薏米红豆汤的功效红豆、薏米都是排毒圣品,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无毒。
含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维生素(A、B、C)、植物皂素和铝。
铜等矿物质。
有利水消肿、解毒排脓、清热去湿。
薏米红豆汤是治湿邪最好的药。
病人最好的就是回去熬薏米红豆汤当茶喝。
薏米和红豆能增强肾功能,并有清热利尿作用,因此对浮肿病人也有疗效;经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薏米有防癌的作用,其抗癌的有效成分中包括硒元素,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可用于胃癌、子宫颈癌的辅助治疗;薏米红豆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
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薏米红豆有高纤维低脂肪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降血压、降血脂、调解血糖、解毒抗癌、预防结石、健美减肥的作用。
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用量

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用量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是中医药学中用来调理人体脾胃的经典方剂,经常使用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湿气过重及相关症状,例如胃胀、消化不良、口臭等。
配方包括黄芪、陈皮、茯苓、泽泻、白术、炙甘草共六味,方量及用量可以根据个人病情和体质差异进行适当调整。
配方中六味药材的功效如下:黄芪:益气、固表、提高身体免疫力;陈皮:理气、燥湿、化痰;茯苓:利湿、益气、调和脾胃;泽泻:利水、利湿、滑肠;白术:健脾胃、除湿、缓解腹泻;炙甘草:调和药性、益气补中。
用量和制作步骤如下:黄芪15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泽泻20克,白术10克,炙甘草6克。
首先,将黄芪、茯苓和炙甘草用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入10倍水量,放入炖锅中用中火煎30分钟。
接着,加入陈皮、泽泻和白术,接着用隔水炖约1-2小时,当水量煮至1/3时再加水炖至剩只剩500毫升水量即可。
注意事项:1.该药方具有补益脾胃的功效,但对于脾胃虚寒的人群有所禁忌,特别是孕妇、小儿、老年人以及肾脏和肝脏疾病患者不宜食用。
2.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口干口渴、纳差、呕吐等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该汤,如果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
养生建议:补脾胃去湿气的汤配方是适当饮食调理的一种,他不仅能够对抗秋季的湿气和疾病,也能够对抗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带来的压力。
但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保持身体健康。
最好定期进行体检和体能测试,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并预防疾病。
另外,应尽量多休息,避免疲劳。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养生的方法,以便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避免疾病的侵袭,从而长盛不衰。
健脾益气除湿汤治疗胃溃疡48例

健脾 益 气 除湿 , 健 脾 益 气 除 湿 汤 。组 成 : 芪 3 g人 参 选 黄 0、
《 内经 》 出 : 病 者虚 则 腹满 肠 鸣 见飧 泄 , 指 脾 食不 化 。从 临床
6、 g 白术 lg 炙 甘 草 6 、 枣 6、 O、 g大 g 云苓 1g 防 风 6、 香 9 、 5、 g藿 g砂 溃 疡病 患 者 发 现 : 般 患 病 的 时 间都 较 长 , 一 常有 脾 虚 症 状 , 此 因
检查 , 诊 为 胃溃 疡 , 确 服奥 美拉 哗 , 胶铋 , 果 甲硝 唑 治 疗 。症 状 时
4 例溃 疡 病均 做 胃镜 并 诊 断 为 胃溃疡 。 中男 3 , 1 轻时 重 , 人介 绍 接受 中医治 疗 , 见 面 色萎 黄 , 疲 懒 言 , 8 其 4例 女 4 经 杏体 神 胃
8, 莆 时 加 元胡 、 楝 子 、 楞 子 , 便 出血 者 加 仙 鹤 草 、 七 食 不 规律 ,或 贪食 生 冷辛 辣 之物 ,或服 用 抗 风 湿药 物或 吸 烟 嗜 g 疼 川 瓦 大 三 粉、 地榆 炭 。 酒 , 志 不 遂 , 累素 体 虚 弱 , 可 导 致 脾 胃功 能 失调 , 机 逆 情 劳 均 气 乱 , 成 溃 疡 病 发生 。方 中黄 芪 、 参 、 酿 人 白术 、 草补 气 健 脾 , 甘 防 3 疗效 判 定
例, 龄 2 年 0岁~ 8岁 , 均 年 龄 3 5 平 5岁 , 中 2 其 5岁 ~ 5岁 4 例 , 脘部 胀 痛 , 欲 欠 佳 , 后 腹 胀 嗳气 , 喜 热饮 , 便 稀 , 缓 弦 4 4 食 食 素 大 脉 4 6岁 以上 4 ; 例 病程 5年 ~ 8年 , 均 7 , 司机 农 民为 主 要 细 , 质淡 齿 印苔 白 , 者 平 素 劳 累过 度 损 伤 脾 气 , 2 平 年 以 舌 患 出现 神 疲 懒 脾 脾 水 气 见 患者, 发病 季节 多 为冬 秋 季节 , 多数 病例 有反 复发 作 过程 。上 腹 言 , 主运 化 , 虚不 能 运 化 水湿 , 湿 内停 , 机 受 阻 , 食 欲
中药养生秘方祛湿化痰健脾益肺

中药养生秘方祛湿化痰健脾益肺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养生功效,被广泛用于调理身体健康。
在中药中,有一些秘方被视为祛湿化痰、健脾益肺的良好选择。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款常见的中药养生秘方,帮助您改善湿气困扰,促进身体健康。
一、苍术茯苓汤苍术茯苓汤是一款常见的祛湿化痰的中药方剂。
其配方包括苍术、茯苓、白术、陈皮和甘草。
这些中药的组合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排出,减少痰液的生成,并帮助消化。
您可以将这些中药材煎煮后饮用,最佳效果是在饭后30分钟饮用。
二、党参养肾鸡汤党参养肾鸡汤是一款具有健脾益肺功效的中药养生秘方。
其配方主要包括党参、鸡肉、黄芪、枸杞子和姜片。
这些中药可以滋补肺脾,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炖煮这道汤时,可以适量加入其他食材,如红枣、山药或红豆等,以增添口感和味道。
三、佛手陈皮茶佛手陈皮茶是一款常见的中药养生茶,具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其主要原料是佛手果和陈皮,可以通过煮水冲泡的方式饮用。
这款茶具有香气浓郁、口感爽口的特点,同时还有助于消化、促进食欲和缓解湿气困扰。
四、橘红茶橘红茶是一款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中药养生秘方。
其配方包括橘皮、红枣、玫瑰花和决明子。
这些中药可以健脾开胃、促进新陈代谢、清除湿气和提高免疫力。
将这些中药材用水冲泡后,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适量添加蜂蜜或红糖调味。
五、黄精红枣茶黄精红枣茶是一款具有益肺养阴的中药养生秘方。
黄精和红枣是其主要成分,可滋养肺脾,改善气血不足的状况。
将黄精和红枣放入水中煮沸,然后饮用,不仅可以补气养血,还有助于改善肌肤问题和提高免疫力。
通过合理运用中药养生秘方,我们可以祛湿化痰、健脾益肺,提升身体健康。
当然,在使用中药时也需要注意适量,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如果您有特殊的健康需求或慢性病,请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中药养生秘方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改善身体健康的方法。
但是,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我们还需要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脾除湿汤健脾除湿汤,健脾除湿喝什么汤才有效夏季防暑更要防贪凉,健脾除湿是养生的关键,排除湿气可喝一些健脾除湿汤,既美味又有营养。
中国吃网向你介绍几款健脾除湿汤。
正是炎热夏季,从养生角度说,夏季防暑更要防贪凉,因为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多食生冷,增加脾脏负担,湿邪侵入人体,使人食欲不振、头重倦困、心情烦躁,因而夏季进补应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
在饮食上,应注意多进食具有清热、养阴、祛湿、暖胃、温补等功效的食物。
健脾除湿汤1、扁豆瘦肉汤材料: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把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2、三色豆汤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各30克,冰糖适量。
做法:三种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调小火同煮成汤,出锅前加冰糖调味即食。
功效:此汤每日一次,甘甜可口,可清热除湿。
白扁豆、赤小豆、绿豆制作的三色汤是夏季健脾除湿、清热消暑、解毒消肿的靓汤。
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补脾和中,化湿消暑,利尿消肿,清肝明目;赤小豆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绿豆清热解毒,利尿、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之功效。
3、淮山扁豆煲鸡脚材料:淮山15克,扁豆15克,芡实15克,苡仁15克,鲜鸡脚200克(约10只),生姜丝少许。
做法:先将鸡脚去衣清洗,切掉脚甲。
将淮山、扁豆、芡实、苡仁、鸡脚和姜片一起放瓦煲内,加水2500ml(约10碗),武火煲滚后文火煮2小时后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舒筋活络。
故本汤适宜脾虚有湿症见体倦乏力、便溏者食用。
4、佛手瓜扁豆煲排骨汤材料:佛手瓜2个、扁豆50克、鲜粟米1~2根、排骨150克。
做法:将佛手瓜洗净、削皮、去核、切成块状;扁豆洗净、泡水;鲜粟米洗净、去衣及玉米须后,切成小圆柱状;排骨洗净、去血水。
将扁豆、粟米同放入锅内,武火煲15分钟后改为文火煲半小时,加入佛手瓜后再煲15分钟,加入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佛手瓜性凉味甘,具有健脾开胃、理气和中、祛风解热的作用,可用于头痛、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干咳或咳嗽痰黄、胸闷气胀等风热感冒症状者。
但佛手瓜性凉,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宜少吃;扁豆甘、微温,可健脾、解暑、祛湿,是夏季暑湿季节使用食材,常搭配荷叶、冬瓜等用于熬粥、煮汤以清热解暑祛湿(如用扁豆衣,祛暑湿效果更佳);粟米甘凉,补中、除热、解毒。
众食材适用,使得本汤解暑祛湿、健脾和中的作用。
5、白鲫鱼煲汤做法:用油将鱼两面煎黄,用开水猛火煲汤,煮成白色乳状。
然后加砂仁3克、陈皮3克、香菜20克、生姜10克,稍滚三分钟。
功效:鲫鱼性甘平,补而不燥,健脾去湿,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
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甚好。
6、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做法: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功效:此汤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回南天,湿气盛,湿易困脾,影响运化,很多人容易出现身体困重,乏力倦懒,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症状。
特别是对于肿瘤病人,回南天容易病情加重。
因为肿瘤病人本来就脾虚,痰瘀内结,回南天湿盛困脾,会加重痰湿内生,阻遏阳气,从而使病情加重,肿瘤进展。
7、冬瓜虾皮汤做法:将冬瓜去皮切片,然后将切好的冬瓜片放在清水中、加姜、大料煮,待成半透明状时,加入羊肉片,煮2、3分钟,加入调味品、撒上香菜末、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清暑祛湿、利尿。
用于暑天四肢困倦者,亦可作为夏日家庭便菜。
除湿妙方健脾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脷)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脷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2 和中化湿汤(3~4人分量)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3 清热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4 鹌鹑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5 横脷祛湿汤(2~3人分量)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薏苡仁(薏米)粥喝,又简单有有效.还可以放点茯苓一起煮./薏苡仁作用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茯苓的作用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我一般是一个多礼拜就自己煮薏米粥喝,去去体内的湿气.而且薏米就是粮食.吃了不会对身体有害处.是最好的除湿东西了.去超市就能买到薏米.中药中有很多药都是去湿的,可以适当的吃些中药.最好找大夫开药,不要自己瞎吃..........................去湿气的汤: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
另外,还应多进食健脾去湿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等。
去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方: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苋实煲老鸭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炒扁豆淮山粥功效:健脾养胃。
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萝卜莲子猪舌汤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鹌鹑汤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去湿气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煮薏苡仁(薏米)粥喝,又简单有有效.还可以放点茯苓一起煮./薏苡仁作用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茯苓的作用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我一般是一个多礼拜就自己煮薏米粥喝,去去体内的湿气.而且薏米就是粮食.吃了不会对身体有害处.是最好的除湿东西了.去超市就能买到薏米.中药中有很多药都是去湿的,可以适当的吃些中药.最好找大夫开药,不要自己瞎吃.去湿气的汤: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
另外,还应多进食健脾去湿的食物。
健脾的食物有: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小米、莲子、苋实、猪肚、鸭、鹌鹑等。
去湿的食物有:鲤鱼、赤小豆、金针菜、莴苣、薏米、扁豆、冬瓜等。
下面介绍几种健脾去湿食疗方: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苋实煲老鸭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炒扁豆淮山粥功效:健脾养胃。
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萝卜莲子猪舌汤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鹌鹑汤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多喝点去湿气的汤啊。
比如说冬瓜啊,赤小豆啊,薏米啊,这些都是去湿的好食物哈。
还有褒汤时加土茯苓或木棉花或鸡骨草等等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薏米煲猪脚,薏米去湿,听我的,没错,别的不敢说,刚学到的绿豆和薏米煮水喝.用赤小豆煲汤可以去湿,可加瘦肉一起煲,当然,放骨头也可以,但是有人说骨头比较燥火,所以建议用猪瘦肉来煲汤红豆以仁龙骨汤偶妈妈以前经常煲冬瓜赤小豆龙骨汤的,去水肿和湿气很好,又天然健康五谷瘦肉汤去湿气去疲劳五谷瘦肉汤去湿气去疲劳,回南天再次ldquo;杀回rdquo;,潮湿困闷的天气让人心里、身体皆不爽,食谱网,菜谱,美食,食谱回南天再次“杀回”,潮湿困闷的天气让人心里、身体皆不爽,要保持心理健康我们可尽量多去室外活动,伸展手脚,令精神舒畅,身体方面,我们也要多食用能帮助阳气升发的食物,像今天推荐的荷叶薏米扁豆煲瘦肉便是这样一款靓汤,荷叶有升发阳气之效,加上健脾祛湿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气潮湿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与不爽的感觉。
做法:1. 将莲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净,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2. 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3.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升发阳气,健脾祛湿,驱除疲劳。
●美食科学堂荷叶荷塘的美景,不止是花开时才让人留恋,“接天莲叶无穷碧”是初夏的销魂,而“留得残荷听雨声”则是秋冬的怅惋。
即使无花,那接天的莲叶也在飘送阵阵的清香。
真不知是谁人的创举,想得出用荷叶包裹食物,或蒸或煮,于是食物也沾染了那荷叶的色香,令人垂涎欲滴。
糯米鸡可算是最常见的荷叶点心,不过也还未尽得荷叶“精髓”,因一般是用干荷叶来包裹糯米,也就失了颜色与那股子新鲜。
若是在合适的季节取一张新鲜的荷叶,清洗后直接包住米粒,蒸熟,让饭粒都染上那浅浅的嫩绿,才真正称得上荷叶饭。
难道这也是糯米鸡只能称为糯米鸡的原因?!除了包饭,荷叶自然还能包裹各种食材,像荷叶蒸鸡、蒸田鸡、蒸甲鱼、粉蒸肉这些,都是随便叫得出口的荷叶美食,荷叶粥可能少人品尝,但却是清热消暑的佳品。
至于荷叶山楂茶、荷叶冬瓜饮等有养颜清脂功效的茶品则早已成为爱美人士的“杯中好”了。
●靓汤心水荷叶、薏米、扁豆和淮山等均可在中药店购买湿毒食物以及发物类食物『湿毒』病的成因与饮食不当有关.在日常饮食中,删如果食用大量热性和高胆固醇食物,凐如肥油脂肪、全脂鲜奶、家禽之皮下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如鹌鹑蛋、蛋黄、猪脑、牛脑、各类禽畜的内脏、鱿鱼、墨鱼等;热性生果如榴连、椰子、花生、腰果等.过量进食上述之食物,凉如加上睡眠不足,利或感冒初愈,凞或病后消化系统失调,刓体内食物残留造成的毒素,划就会滞留在肠脏内,凼超过廿多小时而不能藉粪便,刪尿液正常地排出体外,刏此种毒素积聚肠内便会产生『湿』的毒素,凔如『湿热』、『湿毒』、『痰毒』等病毒被肠脏吸收后,刎运行到全身,凤可引致各类病患.发物类食物所谓发物,凉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