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查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人体血液样本实验报告

人体血液样本实验报告

人体血液样本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人体血液样本,了解血液成分及其功能,并掌握常见的血液检测方法和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材料:1. 人体血液样本:新鲜的全血样本或血浆样本。

2. 血液检测试剂盒:包括各种血液分析试剂、标准物质及试剂盒说明书。

3. 实验仪器:血液分析仪、显微镜、离心机、移液器、乳化器等。

实验步骤:1. 样本处理:a. 取新鲜的全血样本,并用抗凝剂如EDTA稀释,保持血液液态。

b. 如果使用血浆样本,需通过离心将血液离心分离得到血浆。

c. 记录每个样本的相关信息,例如采样时间、采样者姓名、病人编号等。

2. 血液计数:a. 取适量的血液样本,将之加入血液计数仪中,进行全血球计数。

b. 按照血球计数仪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获取各项指标的结果。

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3. 血红蛋白测定:a. 取一定体积的血液样本,将其加入血红蛋白测定仪中。

b. 按照血红蛋白测定仪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计算出血红蛋白浓度。

4. 血液凝固功能测定:a. 取部分血液样本,将其置于理化仪器中,进行凝固功能测定。

b. 使用试剂按要求进行处理,并根据仪器的计算方法,得出凝固时间等结果。

5. 血液显微镜检查:a. 取一小滴血液样本,用干净的玻片将其擦匀,制作血片。

b. 将血片放入显微镜的载玻片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形态,并用高倍镜观察血液细胞变化。

6.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a. 根据不同实验数据,分析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或功能状态。

b. 比较实验结果与正常值的差异,评估病人的血液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血液接触皮肤和黏膜,防止感染传播。

2. 严格按照实验仪器和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实验材料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严格。

4. 注意记录实验数据,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5. 执行实验时要保持良好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及技术标准。

实验结果与讨论:血液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循环系统之一,在体内起着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携带代谢废物、调节体温以及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实验报告_红细胞计数

实验报告_红细胞计数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显微镜和计数板进行红细胞计数。

2. 掌握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了解红细胞计数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红细胞计数是通过计数显微镜下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量,进而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红细胞计数是临床血液学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红细胞计数原理基于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的等渗性。

当血液稀释至一定倍数后,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保持形态和大小不变,便于计数。

根据计数室中红细胞数量,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三、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改良Neubauer计数板3. 血液采集器4. 生理盐水5. 红细胞稀释液6. 吸管7. 计数室盖玻片8.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采集血液:用血液采集器采集外周血或抗凝血(EDTA抗凝)。

2. 稀释血液:将血液与红细胞稀释液按一定比例混合,使血液稀释至适宜倍数。

3. 充池:将稀释后的血液充入计数池中,静置3~5分钟,使红细胞沉淀。

4. 观察计数:将计数板置于显微镜下,调整至合适倍数,依次计数中央大方格内4角和正中5个中方格内的红细胞数量。

5. 计算红细胞数量:根据计数结果,计算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计数室每个中方格容积为0.1μl,共计8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数为50个。

(2)红细胞总数乘以8,得到红细胞总数为400个。

(3)血液的血红细胞数乘以稀释倍数(10倍),再乘以8,得到一升血中红细胞数为4000个。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该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为4000个/μl。

正常成人红细胞计数范围为(4.0~5.5)×10^12/L。

该受试者的红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说明其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正常。

六、注意事项1. 保证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的清洁,以防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一次性完成充池,避免气泡和碎片影响计数。

3. 压线的细胞,遵从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

血液分析实验报告册(3篇)

血液分析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 掌握血液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血细胞形态;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液体组织,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主要由水、电解质、蛋白质等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分析实验主要通过对血液的检测,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三、实验材料1. 血液样本:新鲜人血、动物血等;2. 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染色液、吸水纸等;3. 试剂:瑞氏染液、生理盐水、抗凝剂等。

四、实验方法1. 血涂片制作:取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充分混匀后,用滴管吸取少量血液滴于载玻片上,用另一载玻片轻轻刮过血液,制成血涂片;2. 血细胞计数:将血涂片置于显微镜下,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3. 血细胞形态观察:将血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大小、染色特性等;4. 血液凝固实验:取血液样本,加入凝固剂,观察血液凝固过程及凝固时间。

五、实验步骤1. 血涂片制作:取新鲜人血或动物血,加入抗凝剂,混匀后滴于载玻片上,用另一载玻片刮过血液,制成血涂片;2. 血细胞计数:将血涂片置于显微镜下,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计算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3. 血细胞形态观察:将血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大小、染色特性等;4. 血液凝固实验:取血液样本,加入凝固剂,观察血液凝固过程及凝固时间;5. 数据记录与分析:将实验数据记录于实验报告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细胞计数结果:- 红细胞计数:X个/μl;- 白细胞计数:Y个/μl;- 血小板计数:Z个/μl;2. 血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红细胞:正常;- 白细胞:正常;- 血小板:正常;3. 血液凝固实验结果:- 凝固时间:X分钟;- 凝固过程:血液由液体变为凝胶状。

血液鉴定实验报告

血液鉴定实验报告

血液鉴定实验报告血液鉴定实验报告血液鉴定实验是一项常见的法医学技术,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和检测,可以确定许多重要的信息,如个体的身份、健康状况、疾病诊断等。

本文将探讨血液鉴定实验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血液鉴定实验的原理血液鉴定实验的原理基于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和特征。

首先,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组成,每一种成分都有其独特的特征。

例如,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可以通过测量血红蛋白的浓度来判断贫血程度。

白细胞可以反映感染和炎症的程度。

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可以反映出凝血功能是否正常。

血浆中则含有各种生化指标,如血糖、血脂等。

其次,血液中的DNA是血液鉴定实验的重要依据之一。

DNA是每个人体内唯一的遗传物质,通过对DNA的分析和比对,可以确定个体的身份。

例如,在刑事案件中,警方可以通过与作案现场的DNA比对,确定嫌疑人是否在现场留下了血迹。

此外,血液鉴定实验还可以通过DNA分析来确定亲子关系、遗传病等。

二、血液鉴定实验的应用血液鉴定实验在法医学、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法医学中,血液鉴定实验可以用于破案、刑事侦查和司法鉴定等。

通过对血液样本的分析,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作案手段和作案时间等重要信息。

在临床医学中,血液鉴定实验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肿瘤。

此外,血液鉴定实验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和药物治疗的监测等。

在科学研究中,血液鉴定实验可以用于研究人类遗传学、人类进化和疾病机制等。

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分析,可以获取人类群体的遗传信息,了解人类群体的演化历程和遗传变异。

此外,血液鉴定实验还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新药的研发等。

三、血液鉴定实验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血液鉴定实验也在不断发展。

首先,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DNA分析的速度和准确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同时对大量样本进行DNA分析,大大加快了分析速度。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内容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内容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液检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包括血细胞计数、血型鉴定、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进一步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实验方法1. 采集血液样本:在实验开始前,将实验者的上臂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从静脉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

2. 统计血细胞计数:将血液样本放入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中,根据仪器的操作步骤设置相应参数,进行血细胞计数实验。

3. 进行血型鉴定:将血液样本加入抗血清试剂中,根据反应结果判断血型。

4. 测定血红蛋白含量:运用化学方法,将血液样本加入含有碱性溶液和还原试剂的试管中,通过比色法得出血红蛋白含量。

实验结果1. 血细胞计数:指标值单位-红细胞计数4.5 10^12/L白细胞计数6.0 10^9/L血小板计数250 10^9/L血红蛋白120 g/L红细胞比容40 %2. 血型鉴定:实验结果显示为AB型。

3. 血红蛋白含量:实验结果显示为120g/L。

实验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个体的健康状况做一些初步的评价和推断。

首先,在血细胞计数方面,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

这表明实验者的造血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血液凝固功能正常。

其次,血红蛋白含量的正常范围为120-160g/L,实验结果显示为120g/L,处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这表明实验者的贫血程度较轻微。

贫血可能与饮食不均衡、营养摄入不足、长期失血等因素有关,建议实验者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的食物摄入,同时避免大量出血。

最后,根据血型鉴定,实验者为AB型血。

AB型血的个体在捐献血液和输血时较为特殊,只能与AB型血进行输血,但可以将血液捐献给所有血型的人。

因此,实验者在面临输血和血液捐献时需注意与医生或者血站的沟通。

实验结论通过血液检查,初步评估了实验者的健康状况,发现实验者存在轻微的贫血情况。

建议实验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等的食物摄入,注意避免大量出血。

血液的成分实验报告

血液的成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血液分离和检测的基本方法。

3. 分析血液成分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水、电解质、蛋白质、营养物质、激素等物质,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负责运输氧气、免疫和止血等功能。

本实验通过血液分离和检测方法,观察血液成分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从而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抗凝剂、生理盐水、葡萄糖、EDTA-Na2等。

2. 仪器:离心机、移液器、显微镜、血细胞分析仪等。

四、实验方法1. 血液采集:采集志愿者外周静脉血5ml,加入抗凝剂后混匀。

2. 血液分离:将血液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浆和血细胞。

3. 血浆检测:检测血浆中的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等含量。

4. 血细胞检测: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

5. 血细胞形态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

五、实验结果1. 血浆检测结果:- 蛋白质:65g/L- 葡萄糖:4.2mmol/L- 钠离子:142mmol/L- 钾离子:4.6mmol/L2. 血细胞检测结果:- 红细胞:4.5×10^12/L- 白细胞:8.0×10^9/L- 血小板:200×10^9/L3. 血细胞形态观察:-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大小均一。

- 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形态各异。

- 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聚集在一起。

六、实验讨论1. 血浆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激素等,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其数量和形态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会发生变化,如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

3. 白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包括吞噬、抗体产生等,在炎症、感染等病理状态下,白细胞数量和形态会发生变化。

生理学实验报告血液检测

生理学实验报告血液检测

生理学实验报告血液检测血液检测是生理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了解和评估人体内血液成分的变化。

血液是体内运输物质和传递信号的重要液体,它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

在血液检测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了解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功能。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它含有铁离子,可以和氧气结合,促进氧气在体内的运输。

如果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就会导致贫血,人体的氧气供应不足,引起疲劳、头晕等症状。

血液检测可以通过测定血红蛋白的含量和结合氧气的能力,来判断人体的氧气供应情况。

其次,血液检测还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和功能。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能够识别和攻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起到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的作用。

血液检测可以通过计算白细胞的数量和观察其形态变化来评估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如果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容易受到感染。

另外,血液检测还可以检测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胞片段,它能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栓,起到止血的作用。

血液检测可以通过计算血小板的数量和观察其聚集能力,来评估人体止血功能的正常与否。

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或聚集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出血的风险增加。

此外,血液检测还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血糖、血脂等指标,用于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血糖是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血脂是脂肪的主要运输形式。

血液检测可以通过测定血糖和血脂的含量,来判断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

综上所述,血液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生理学实验方法,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成分和功能,可以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生理功能。

血液检测可以用于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以及血糖、血脂等营养和代谢指标。

血液检测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指导治疗,并帮助个体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

血液设计性实验报告

血液设计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液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血液检测的基本方法,如血型鉴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

3. 学习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液是人体内重要的液体组织,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激素、抗体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本实验主要围绕血液的组成、功能和检测方法进行设计。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离心机、采血管、抗凝剂、玻片、滴管等3. 实验试剂:生理盐水、肝素、抗凝剂、红细胞稀释液、白细胞稀释液、血小板稀释液、染色液等四、实验步骤1. 家兔血液采集(1)将家兔固定在实验台上,用酒精棉球消毒耳缘静脉。

(2)用采血管刺破耳缘静脉,收集约5ml血液。

(3)将血液加入含有抗凝剂的采血管中,轻轻摇匀,防止凝固。

2. 血涂片制备与观察(1)取一干净玻片,滴一滴血液在玻片上。

(2)用另一玻片将血液均匀涂抹在玻片上,形成薄层。

(3)将涂好的玻片置于室温下晾干。

(4)用染色液对玻片进行染色,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

3. 血液检测(1)红细胞计数取一清洁试管,加入少量红细胞稀释液,用滴管滴加家兔血液至稀释液呈淡红色。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计数。

(2)白细胞计数取一清洁试管,加入少量白细胞稀释液,用滴管滴加家兔血液至稀释液呈淡红色。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计数。

(3)血小板计数取一清洁试管,加入少量血小板稀释液,用滴管滴加家兔血液至稀释液呈淡红色。

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计数。

4. 血型鉴定取一清洁试管,加入待测家兔血液和抗A、抗B血清,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血涂片观察显微镜下观察到家兔血液中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白细胞呈球形,血小板呈不规则形状。

2. 血液检测(1)红细胞计数:家兔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为5.0×10^6个/μ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检查实验报告篇一:血型测定实验报告血型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学习ABO型血的鉴定原理和方法。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二、实验原理: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在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膜上抗原分A和B两种抗原,而血清抗体分抗A 和抗B两种抗体。

A抗原加抗A抗体或B抗原加抗B抗体,则产生凝集现象。

血型鉴定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 型血清(含有抗B抗体)与标准B型血清(含有抗A抗体)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膜上有无A 或/和B抗原。

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含A、B抗原而分为A、B、AB、O四型。

(见表4-3-1-1)三消毒采血针;载玻片;消毒棉签;抗A、抗B血型定型试剂;75%乙醇;受检者血液四、实验步骤(1)取双凹玻片一块,用干净纱布轻拭使之洁净,在玻片两端用腊笔标明A及B,并分别各滴入A及B标准血清一滴。

(2)细胞悬液制备从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内,混匀,即得约5%红细胞悬液。

采血时应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

(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各滴一滴于玻片两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与血清相接触。

(4)竹签两头分别混合,搅匀。

(5) 10~30min后观察结果。

如有凝集反应可见到呈红色点状或小片状凝集块浮起。

先用肉眼看有无凝集现象,肉眼不易分辨时,则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有凝集反应,可见红细胞聚集成团。

(6)判断血型根据被试者红细胞是否被A,B型标准血清所凝集,判断其血型。

五、实验结果:我们组本次实验中,载玻片1左边为抗B型定型试剂,呈淡红色,未发生凝聚;右边为抗A型定型试剂,血液在试剂中凝结,试剂较清亮。

该受试者1血型为A。

载玻片2左右边的试剂内的血液皆不出现凝结现象,受试者2为O型血。

六、实验讨论:1.实验中要分清牙签,不要用一牙签一端同时在抗A血清和抗B血清中搅拌,以免造成抗体试剂不纯。

2.实验中我们组发现15分钟后没有出现血凝现象,可用牙签轻轻搅拌一会儿,有些载玻片上就不现了血块,但有些经搅拌后仍不出现血凝现象,表示确实不含相应的抗原。

篇二:血糖的测定实验报告血糖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血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离心机和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动物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

正常情况下,动物血糖浓度相对恒定,健康家兔的血糖水平为0.80~0.120mg/ml。

2.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的醛类,其醛基具有还原性。

当其与碱性铜混合加热后,醛基氧化成羧基,并生成红黄色的Cu2O沉淀。

Cu2O又可使磷钼酸还原生成钼蓝,使溶液呈蓝色,蓝色深度与微米中葡萄糖浓度成正比,无蛋白质滤液与葡萄糖标准液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出葡萄糖含量。

三、试剂与器材碱性铜试剂,磷钼酸试剂,葡萄糖标准应用液,1:4磷钼酸稀释液,无蛋白质滤液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刻度吸管,玻璃漏斗,锥形瓶,血糖管,试管四、实验步骤取4支血糖管篇三:诊断学实验报告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 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转载自:小草范文网:血液检查实验报告),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 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 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12 女:(3.5~5)×10/l12 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3、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

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血红蛋白测定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测定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2、掌握红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验仪器:试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计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离子(fe3+),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用光电比色计在540nm波长比色。

从hi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血红蛋白克数。

操作步骤: 1、取试剂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匀置5分钟2、用721光电比色仪,540nm波长,试剂为空白调0点比色,读取光密度,查标准曲线得结果。

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数据处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hb : g/l参考值男0.40~0.54l/l女: 0.37~0.48l/l儿童:0.35~0.49l/l新生儿:0.50~0.60l/l注意事项: 1、做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采血时应先做血膜再做红细胞,然后做白细胞,血红蛋白检验,避免红细胞破坏。

篇二:实验诊断学实验报告(牡丹江医学院)实验诊断学试验操作报告目录一、红细胞计数试验二、血红蛋白测定三、白细胞计数四、白细胞分类计数五、尿比重六、尿沉渣定性检查七、尿蛋白检查磺基水杨酸法八、尿干化学分析九、尿葡萄糖定性检查(班氏法)十、 abo血型测定红细胞计数试验实验目的:通过红细胞计数实验1、掌握红细胞计数方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结构试验器材: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试管、血红蛋白吸管、生理盐水实验原理:一定量的血液经一定量等渗性稀释液稀释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中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内的细胞,再换算成每升标本的细胞数报告。

操作步骤:1、取红细胞稀释液2.0ml毫升,放入一小试管内。

2、用血红蛋白吸管吸血至l0ul处。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血液迅速轻轻吹入盛有红细胞稀释液的试管内,上清液嗽洗吸管2-3次,立即摇匀。

4、将计数池与盖玻片用软布料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

5、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液,充入计数池中。

6、待2—3分钟,让红细胞完全下沉后,将计数板平放在显微镜台上,用低倍镜观察,如红细胞分布均匀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计数。

红细胞计数的区域:中心大方格中的5个中方格(正中一个和四角各一个)。

计数原则: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的计数原则即凡压在中方格边线(双线)上的红细胞,只计上侧与左侧线上的细胞,而压在下侧与右侧线上者不计入。

计算: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5×10×201×106 或红细胞数/l=5个中方格内红细胞数÷100×1012 式中×5 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101个大方格容积为0.1ul,换算成1.0 ul。

×201 血液的稀释倍数×106 由u1换算成l数据处理: rbc: ×l0/l12参考值男:(4~5.5)×10/l12女:(3.5~5)×10/l12新生儿:(6~7)×10/l 12 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注意事项: 1、吸管、试管要注意清洁、干燥以防溶血,操作迅速避免血液凝固,如有血凝块应重新采血。

2充液前,红细胞复液要充分摇匀,红细胞悬液注入计数池内要求分布均匀,不可有气泡,亦不可有多余液体外溢。

3、中方格内红细胞分布应均匀,健康成人每中方格红细胞数约为80—100个,各中方格内之红细胞相近,如悬殊过大(超过10个细胞以上的)应重混匀再充填。

血红蛋白测定实验目的:通过血红蛋白测定1、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比色法原理及技术。

2、掌握红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验仪器:试管、微量吸管、分光光度计实验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离子(fe3+),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与氰离子(cn-)结合,生成稳定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用光电比色计在540nm波长比色。

从hi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血红蛋白克数。

操作步骤: 1、取试剂5毫升加入血液20ul混匀置5分钟2、用721光电比色仪,540nm波长,试剂为空白调0点比色,读取光密度,查标准曲线得结果。

计算:血红蛋白(g/l)=测定管吸光度×367.7 数据处理: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hb : g/l 参考值男0.40~0.54l/l女: 0.37~0.48l/l儿童:0.35~0.49l/l新生儿:0.50~0.60l/l 注意事项: 1、做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采血时应先做血膜再做红细胞,然后做白细胞,血红蛋白检验,避免红细胞破坏。

白细胞计数实验目的:掌握白细胞计数显微镜计数法原理及技术。

实验器材:显微镜、微量吸管、计数板、盖玻片、白细胞稀释液。

实验原理:用稀醋酸液将血液稀释并破坏红细胞,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于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过换算求得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操作步骤: 1、取试管1支,加白细胞稀释液0.38ml。

2、用清洁干燥的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微升或抗凝血20微升。

3、擦去管尖外部余血、轻轻注入稀释液底部,再吸取上清液清洗3次,摇匀。

4、将计数板与盖玻片用软布擦净,将盖玻片覆盖于计数池上,再用微量吸管吸取悬液,充入计数池与盖玻片间的细缝隙中,静止2-3分钟,待白细胞下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