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检定检测卡标准操作程序

合集下载

血型卡式法操作规程

血型卡式法操作规程

血型卡式法操作规程一、引言血型卡式法是一种常用的血型鉴定和配对方法,通过将不同血型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反应,从而确定血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型卡式法的操作规程,以便读者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血型鉴定和配对。

二、实验材料准备1. 血清:包括A、B、AB、O四种血型的血清。

2. 血细胞:包括A、B、AB、O四种血型的红细胞悬液。

3. 试管:用于进行血清和红细胞的混合反应。

4. 移液管:用于加入血清和红细胞悬液。

5. 温度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反应温度。

三、操作步骤1. 将所需的试管标号,并分别加入待测血清和红细胞悬液。

2. 将试管放入温度控制设备中,使其保持在37℃。

3. 使用移液管,从血清瓶中取出适量血清滴入试管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4. 使用另一根移液管,从红细胞悬液瓶中取出适量红细胞悬液滴入同一试管中。

5. 轻轻摇晃试管,使血清和红细胞充分混合。

6. 观察试管内的反应情况,记录有无凝集现象。

四、结果判读1. 凝集现象:若在试管中观察到明显的凝集现象,表示该血清和红细胞悬液不兼容,即不属于同一血型。

2. 无凝集现象:若试管中未观察到凝集现象,表示该血清和红细胞悬液兼容,即属于同一血型。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保证实验室环境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洁净的移液管,避免干扰结果。

3. 温度控制设备要保持恒温状态,确保反应温度的准确性。

4. 观察时要仔细,尽量避免主观判断,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果解读1. A血型:在A血清中加入A红细胞悬液,会观察到凝集现象;在A血清中加入B、AB、O红细胞悬液,不会观察到凝集现象。

2. B血型:在B血清中加入B红细胞悬液,会观察到凝集现象;在B血清中加入A、AB、O红细胞悬液,不会观察到凝集现象。

3. AB血型:在AB血清中加入A、B、AB红细胞悬液,会观察到凝集现象;在AB血清中加入O红细胞悬液,不会观察到凝集现象。

4. O血型:在O血清中加入A、B、AB、O红细胞悬液,都不会观察到凝集现象。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单克隆抗体)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单克隆抗体)

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一、准备工作(一)微柱凝胶检测卡的准备:观察检测卡外观,如有干胶、杂质、气泡不可使用,之后将卡平衡至室温(18-25℃),再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

(二)检测标本的准备:1.红细胞悬液的制备:取被检者压积红细胞10微升,加入1毫升红细胞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外观应为均匀淡红色,无絮状物和血块。

2.血浆标本的制备: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3000r/min 离心3min或3500r/min 离心2min,取上清(该上清不得有絮状物或沉淀)。

二、操作步骤1. 将准备好的检测卡做好标记。

2. 将待检者血浆分别加入第5和第6管中,每管50微升。

3. 将待检者的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第1至第4管中,每管50微升。

4. 将0.8%浓度的ABO血型反定型红细胞试剂,分别加入第5和第6管,各50微升。

5. 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取出检测卡,肉眼判定结果。

结果判定:阳性结果: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微柱凝胶中形成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浮在凝胶表面或悬于胶中,为阳性反应。

阴性结果:红细胞表面抗原未与相应的抗体结合,不出现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红细胞完全沉降于微柱凝胶管尖底部,为阴性反应。

血型判定:三、注意事项1. 检测标本必须为抗凝血。

2. 红细胞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则出现假阳性反应。

尽可能应用当日采集的新鲜血做本试验。

如不得不用过夜血或陈旧血,则必须首先用该标本做阴性对照试验,以确定该标本是否可以做本试验。

3. 如在微柱凝胶管中出现溶血现象,强烈提示为红细胞抗原抗体强阳性反应,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故对此标本一定认真分析,并向上级主管技术人员报告并讨论。

4.若正定型结果凝集强度小于3+或反定型结果凝集强度小于2+需进一步分析,可能为亚型或弱化抗原、抗体。

5. 每日试验前,先取出微柱凝胶卡放置一段时间至室温,以防冷凝集。

6.检测卡应放在2-25℃储存,如若长期放在4℃冰箱,建议每1-2个月取出,用专用离心机离心一次,以防止干胶或产生气泡。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在医学和生物学中,血型鉴定对于输血、配型、疾病诊断和遗传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下面是一份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实验准备:1.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试剂盒、试管、离心管、离心机等。

2.保证实验室工作台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3.检查试剂盒和试剂的有效期,确保使用的试剂没有过期。

4.按照实验操作流程规划各个步骤,确保整个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流程:1.洗手并戴上实验手套,以避免交叉污染。

2.根据需要,准备待检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可以来自采血针和采血管,也可以是已被提前采集的血液样本。

3.将待检样本和试剂同时取出并放在一个平稳的工作台上。

4.将待检血液样本分别滴入试管中,一般每个试管滴入样本约10μL。

5.使用试剂盒中的试剂,根据说明书的指导,将试剂滴入相应的试管中。

6.轻轻摇晃试管,使血液样本和试剂充分混合。

7.置于常温下反应一段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8.准备离心管,将试管中的液体小心地转入离心管中。

9.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适当的转速离心,分离血型表现物质。

10.离心结束后,使离心管保持水平,仔细观察血型表现物质的沉积情况。

11.根据沉积情况,确定待检样本的血型类型。

常见的血型有A型、B 型、AB型和O型,有时还会有RH阴性或阳性的判断。

12.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结果校对。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以避免污染和感染。

2.确保待检血液样本干净、无异物和杂质。

3.操作前要仔细阅读试剂盒的说明书,了解试剂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操作,避免试剂的交叉污染。

5.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试剂的保存和保养,确保试剂的有效性。

6.避免强烈震荡试管和离心管,以避免溅出和破损。

7.注意对试剂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安全。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的目的在于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得出准确的血型结果。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一、目的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验技术,用于确定个体的血型,并在输血、器官移植等临床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进行血型鉴定操作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二、操作规程1.样本采集:采集新鲜的全血样本,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并避免造成血样污染。

2.标本登记:在标本上进行详细的登记,包括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并核对标本的编号和病人信息的一致性。

3.检测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试剂、药品、设备和工具,确保检测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4.试剂配制:根据所用试剂的说明书进行试剂的配制,遵守正确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操作。

5.血型鉴定:按照标本的编号对照进行血型鉴定,确保标本不被混淆,避免造成错误的结果。

6.结果确认:对血型鉴定的结果进行仔细的确认和核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结果报告:将血型鉴定的结果进行清晰的记录和报告,确保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8.标本保存:对已完成血型鉴定的标本进行合适的保存,避免标本的变质和丢失。

三、操作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必须仔细阅读和理解所用试剂和设备的说明书,遵守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具,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污染。

4.操作人员必须加强个人卫生管理,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5.操作环境必须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污染的产生和传播。

以上就是《血型鉴定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在进行血型鉴定操作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型鉴定、交叉配⾎操作规程ABO、Rh-D⾎型鉴定操作规程1.⽬的:规范ABO、Rh-D检测的操作过程2. 标本采集:静脉采⾎2ml抗凝⾎,避免溶⾎试剂3. 试剂:长春博讯⽣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4.⽅法原理【原理】:标准⾎清中的完全抗体(lgM)抗A、抗B、和抗D能和红细胞表⾯相应的抗原在盐⽔介质中发⽣特异性的凝集反应。

根据红细胞凝聚类型可鉴别出A、B、O、AB四型和RHD阴性或阳性。

5. 操作:⼀、玻⽚法(⼀般只能做正定型)【正定型】:1、取⼀张玻⽚,⽤蜡笔或记号笔将其分为三等份,从左到右每⼀等份左上⾓标明A、B、D,2、对应加⼊抗A和抗B抗D标准⾎清⼀滴;3、分别加PC(患者10—15%红细胞悬液);4、⽤洁净⽵签将试剂和红细胞充分混匀,混合物约2cm2⼤⼩;5、轻轻地连续倾斜转动玻⽚2—5分钟,观察并记录; 【解释】:A端凝集为A型⾎;B端凝集为B型⾎;A、B 端均凝集则为AB型;A、B端均不凝集则为O型;D端凝集则为RH阳性者,⽆凝集则为RH阴性。

备注:玻⽚法可作为ABO⾎型初筛或复检;不适⽤于抗体鉴定和交叉配⾎;不适合检测ABO亚型。

⼆、试管法(盐⽔介质)【原理】:标准的A型和B型红细胞能和受检者⾎清(⾎浆)中相应的抗体发⽣特异性结合,形成⾁眼可见的凝集反应,从⽽可推断出受检者的⾎型。

【材料】:1、标准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浓度4%,商品有售,亦可⾃⾏新鲜配制);2、受试者⾎清或⾎清;3、洁净康⽒试管。

【正定型】:1、取⼆⽀洁净试管分别记上抗A和抗B;2、对应加⼊抗A和抗B⾎清1滴;3、分别加⼊病⼈红细胞悬液1滴(浓度为2%-5%);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抗A、抗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AB型⾎;抗A、抗B管均不凝集,则为O 型⾎;抗A管凝集则为A型⾎;抗B管凝集则为B型⾎。

【反定型】:1、取⼆⽀试管分别记上AC和BC;2、分别加⼊病⼈⾎清;3、对应加⼊A和B型试剂红细胞;4、混匀室温放置5分钟,1000rpm离⼼1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解释】:⾸先检查上清液有⽆溶⾎,然后轻摇试管,检查是否凝集,A、B管均凝集受试者为O型⾎;A、B管均不凝集则为AB型⾎;A管凝集则为B型⾎;B管凝集则为A型⾎。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规程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规程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规程【试验目的和原理】ABO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被检者红细胞上是否存在A和/或B抗原(正定型)以及被检者血浆中是否存在抗A和/或抗B抗体(反定型)来确定。

对于成年个体被检者,红细胞上的A和/或B抗原与血浆中的抗A和/或抗B抗体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其独特性质在于:红细胞上缺乏A和/或B抗原,则血清中存在与所缺乏的抗原对应的强反应性抗体,如红细胞上缺乏A抗原,则可以预见血浆中存在抗A抗体。

常规的ABO定型必须包括正定型(红细胞定型)和反定型(血浆定型),并将正反定型结果相互验证,只有正反定型结果一致时才能准确定型。

Rh阳性和阴性的鉴定是通过检测被检者的红细胞上是否有D抗原,有D 抗原为Rh阳性,没有D抗原则为Rh阴性。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采用凝胶作为微柱凝胶卡的填充物,将生物化学的凝胶分子筛过滤技术、离心技术和血型血清学的抗体特异性结合在一起,其中抗A凝胶管中灌注了含抗A抗体的凝胶,抗B凝胶管中灌注了含抗B抗体的凝胶,抗D凝胶管中灌注了含IgM抗D抗体的凝胶。

A细胞、B 细胞及Ctr管中灌注了不含血型抗体的凝胶,抗A、抗B及抗D凝胶管用于红细胞上A、B及D抗原检测,而A细胞、B细胞及Ctr管用于检测血浆中的抗体。

当抗原抗体反应时,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能通过凝胶而留在凝胶上层或游离在凝胶中,呈现阳性反应;而抗原抗体没有反应时,未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通过凝胶而沉积在微柱凝胶管的底部,呈现阴性反应【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的用途】1、用于输血前检测(1)鉴定ABO,以备选择ABO血型相配合的血液用于交叉配血。

(2)鉴定RhD血型,以备选择RhD血型相配合的血液用于交叉配血。

2、用于围产期检查(1)用于产前夫妇的ABO、RhD血型检测,进行新生儿溶血病产前预测。

(2)用于产后母子的ABO、RhD血型检测,进行新生儿溶血病产后诊断。

3、用于常规ABO、RhD血型化验检查,如健康体检等。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血型鉴定操作规程一.玻片法(仅适用于正定型)1 .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

1.2根据抗-D抗体与对应红细胞抗原的凝集反应,区分RhD阳性和RhD阳性。

2 .标本采集:用EDTA抗凝管采集被检对象静脉血,充分混匀,确保抗凝充分。

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抗凝动脉血。

婴幼儿及其他不便于真空管采血的患者,如不进行反定型试验可采集末梢血。

3. 标本运送与储存:采集好的标本与申请单同期尽快(一般2小时内)送往输血科。

标本采集后和检测后,应置于2~8℃环境下。

检测后的标本应至少保存7天,以备结果查对。

4 .仪器与材料:抗-A/B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RhD(IgM)血型定型试剂(单克隆抗体)、载玻片、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5. 操作步骤:5.1用标记笔在载玻片上划分成A、B、D三个区域;5.2在标记好的玻片上分别加1滴抗-A、抗-B和抗-D血型定型试剂;5.3再各加1滴10%患者红细胞悬液(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5.4用干净的搅拌棒将红细胞悬液和试剂充分混合,并把混合物均匀涂开,使其覆盖大约直径20mm的面积;5.5缓慢连倾斜摇动玻片1-2min,观察结果并记录。

6. 结果判定:6.1凝集或发生溶血为阳性结果;6.2细胞混匀2min后仍呈悬液状态的为阴性结果;6.3对结果有怀疑,应用试管法或微柱凝胶法重复实验。

二、纸板法1 .原理:1.1根据红细胞上有无A抗原或(和)B抗原,可以将红细胞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根据抗-A和抗-B抗体与对应红细胞的凝集反应,可以鉴定ABO血型正定型。

A1细胞上含有A和A1抗原,B细胞上含有B抗原。

用已知的A、B细胞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即反定型。

综合正反定型结果确定受检标本ABO血型。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步骤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步骤

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操作步骤
1、ABO/RhD血型定型检测试剂卡有六个凝胶管。

其中第一管为抗A凝胶,
第二管为抗B凝胶,第三管为抗D凝胶,第四至第六管为中性胶。

2、用生理盐水将待检者压积红细胞配置成0.8~1%浓度,分别加入第一至
第三管和第六管微管中,每管50ul。

3、将A型、B型反定型红细胞试剂用生理盐水配置成0.8~1%浓度,分别
加入到第四、第五管微管中,每管50ul。

4、将待检者血浆分别加入第四至第六微管中,每管25ul。

5、混匀后置专用离心机离5分钟。

6、离心结束后,取出观察判定结果并记录。

【阳性判断值】阳性结果反应强度:红细胞位于胶表面为4+强阳性反应。

红细胞悬浮在胶中为1+~3+弱阳性反应,越靠近胶底部颗粒越小。

红细胞全部沉积在微管底部为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O、RHD血型检定试剂卡标准操作程序(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检验科
操作规程文件号:SGYYJ-3-XK-007
第三版
共3页
2014年10月01日起实施
有效期至2017年09月30日
本规程每3年复审一次
复审日期:2017年9月30日
复审人:钟青
规程编写者:钟青
审批者:曾宪威
批准日期:2014年10月1日
文件分发部门和/或个人:
检验科;主任:曾宪威
血库:钟青
ABO、RHD血型检定试剂卡标准操作程序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
1.目的: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血型血清学检测,标本类型为血清。

3.负责人:曾宪威操作人:授权检验人员。

4.原理:微柱凝胶免疫技术应用于血清学检测,阳性结果红细胞在上层,阴性结果红细胞在低层。

5.性能参数:灵敏度比试管法,玻片法有数十倍以上提高。

6.标本要求:
(1)标本类型:全血。

(2)标本采集:见标本采集手册。

(3)标本储存和运输:室温放置不超过2小时,4-8℃不超过72小时,-20℃保存期6个月,应避免反复冻融,室温运输。

(4)标本拒收状态:细菌污染、溶血或严重脂血标本不能用作测定。

7.容器和添加剂类型:血常规管或凝血管。

8.所需设备:离心机。

9.试剂:标准抗A血清,标准抗B血清,标准A型红细胞,标准B型红细胞,标准抗D血清。

10.校准程序(计量学溯源性):
11.程序步骤::
11.1 微柱凝胶试验卡的6个凝胶微管标号;
11.2 将待检者0.5%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第1至第3管或第4至第6管中,每管50ul。

11.3 即刻使用专用离心机离心5分钟,900rpm2分钟,1500rpm3分钟,取出肉眼判定结果。

11.4 结果判定:阳性结果: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微柱凝胶中形成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浮在凝胶表面或胶中,为阳性反应。

反应强度:特异性红细胞抗原抗体复合
物位于胶面为强阳性反应;复合物在胶中为弱阳性反应;愈靠近胶底部颗粒愈小,反应愈弱。

阴性结果:被检红细胞抗原无相应的抗体结合,不出现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红细胞沉降于微柱凝胶的尖底部。

11.5 结果分析:血型抗原判定:见下表
表1。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ABO、RH血型抗原检定
11.6 注意事项
11.6.1 抗A管略呈蓝色,抗B管略呈黄色,抗D略呈灰色;
11.6.2 RBC标本一定不能被细菌污染,否则出现假阳性反应,尽可能应用当日
采集的新鲜血。

过夜血或陈旧血,必须首先用该标本做阴性对照试验。

11.6.3 清标本:必须充分去纤维蛋白,否则标本中纤维蛋白在微柱凝胶中析出,
阻碍RBC沉淀,呈假阳性反应。

11.6.4 微柱凝胶管中出现溶血,强烈提示为RBC抗原抗体反应,也不排除其它
原因所致溶血,故对此标本一定认真分析,并向上级主管技术人员报告并讨论。

12. 质量控制程序:
13. 干扰(如乳糜血、溶血、胆红素血)和交叉反应:乳糜血、胆红素血基本不影响本实验的测定。

14. 生物参考区间:A型,B型,AB型,O型,RH阳性,RH阴性。

15.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各种血型都有可能。

16. 警告/危急值(当适用时):无。

17. 实验室解释:为临床输血提供依据。

18. 其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