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合集下载

JIT

JIT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准时制20 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创立流水线作业体系,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这种福特制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组织生产方式曾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福特制陷入了危机。

穷则思变,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开始实施JIT。

福特不再是大规模批量生产,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上涨的单位成本是否会使福特再次陷入危机?答案是否定的。

福特汽车的准时生产将利润源挖掘对象设定在物流领域,即生产力中劳动工具的潜力,同时注重劳动对象与劳动者的潜力。

福特汽车的准时生产以最低库存直接针对市场需求的小批量生产,其生产设计具有迅速转产或转型的灵活性。

准时制战略是基于时间竞争的战略,准时生产强调在生产组织运行过程中消除一切浪费。

具体实施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厂方的布局十分关键,要是机械加工过程组合尽量密切,以减少材料移运。

厂内系统近了流程是重点,为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福特将大部分原料直接递送到生产线进料地点,从而取消额外的物资管理,以节省成本。

而在一般企业,由于供应商等级不同则存在一个进料检验问题。

一旦有了进料检验这一环节,零库存实施起来就会有难度。

2、包装系统准时制生产对包装做出了很高的要求。

包装必须便于快速运输,便于快捷准确地搬运。

这就要求搬运物如零部件、半成品等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准化。

目前国内标准化改革与管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3、运输系统准时制生产在时间上的苛刻要求使企业必须选择可靠的运输供应者,并且为了便于管理控制尽量减少运输承运人的数量。

4、内向运输系统想尽一切办法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如福特工厂采用转动式拖车卸货、循环取货等方式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这些措施其他公司没有必要一定仿效,只要将JIT理念贯彻到实际生产作业流程中即可。

5、供应者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变竞争模式为合作模式。

此外还要与供应商建立一个最大限度信息共享的沟通平台,二者之间可以很好的沟通,以便于供应商制定供货计划,这样使得企业在无限接近零库存的同时有足够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福特汽车公司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福特汽车公司战略分析及设计目录1,福特公司的战略------------------------------------------------------------------------------------------- --------3 2,福特公司任务陈述和近期目标-----------------------------------------------------------------------------------3 3,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分析(应用波特无力竞争模型分析)--------------------------------------------------4 4,分析内部资源存量变化趋势,(应用SWOT矩阵分析)-------------------------------------------------5 5,配置全球资源的策略-----------------------------------------------------------------------------------------------7 6,构造一个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8 7,构造一个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8 8,给出可持续发展战略---------------------------------------------------------------------------------------------9 9,福特公司生命周期与战略特点----------------------------------------------------------------------------------10 10,有效的战略评价与控制------------------------------------------------------------------------------------------11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案例例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跟路

案例例子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跟路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8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及时制

8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及时制
• 福特是福特汽车公司品牌家族的第一个成员。一贯秉 承提升顾客价值作为福特汽车追求的最高宗旨,福特 在质量和追求提升质量的解决之道上从不妥协。福特 自始至终都在为用户提供可靠而且价格适宜的汽车。 从第一辆大众汽车T型车到九十年代的畅销车Taurus, 福特始终处于全球最受欢迎的轿车和卡车品牌的行列。 • 福特品牌的代表性产品有:T型车(ModelT)、A型 车(ModelA)、Thunderbird、Mustang(福特野马 GT )、F系列、Taurus、Windstar、CrownVictoria、 Maverick、Explorer、Transit、Fiesta和Focus。
• (1)进口车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 (2)汽车行业销售缓慢
• (3)日本的厂商打入豪美国经济的下滑或可能的衰退。
案例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及时制
• 通过以上案例,福特汽车公司的及时制 系统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厂内系统 二、包装系统 三、运输系统 四、内向运输系统 五、供应者 六、成功因素
福特汽车公司的SWOT矩 阵分析
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
8
S
• (1)是世界上第二大小汽车和卡车的生产商。 • (2)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达到了规模经济。 • (3)业务组合平衡得很好,其金融服务及产品生产 的多样化能使其承受汽车销售的任何下降趋势。 • (4)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 • (5)成功地与外国公司合资经营使产品多样化,更 新了技术并提高了产品质量。 • (6)通过与马自达和日产公司的合作,降低了成本 并提高了质量。 • (7)多数福特公司的产品设计与生产都借助了计算 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 1903年由亨利· 福特先生创立创办于美国底特 律市。现在的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超级跨 国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执安州迪尔伯恩市。 福特汽车的标志是采用福特英文Ford字样, 蓝底白字。

工商管理案例8-1: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控制过程

工商管理案例8-1:福特汽车公司的战略控制过程

在战略评价中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现在的战略能否取得想要的结果?福特汽车公司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福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战略被证明是⾮常成功的。

20世纪80年代早期,福特⾯临着严峻的挑战:利率飞涨、世界范围内经济严重的衰退以及激烈的外国竞争。

这个世界上的企业之⼀必须重新塑造⾃我,在很短的时间内,福特做到了许多⼈认为不可能的事。

福特⼈使公司恢复了元⽓,加强了其业务并开始开创⼀个新的未来。

福特在新⼯具、新技术和⼀整代新车上投资了数⼗亿美元。

福特在汽车运输和其他关键技术上已成为标兵,⾃从1980年以来,福特的主要成就有以下⽅⾯:(1)福特相对于其他国内⽣产商来说达到了⽣产质量的汽车和卡车的⽔平。

(2)福特在员⼯参与和参与管理运动中处于地位。

(3)福特开发出了30条新的汽车⽣产线。

(4)福特的技术跨越了⼀代,在汽车电⼦设备、机器⼈、⼈类⼯程学、空⽓动⼒学等⽅⾯是全球的者。

(5)福特由于其在新⼀代汽车和卡车上别具⼀格的设计和完善的驱动装置⽽受到赞扬。

⼀、福特战略成果的综述福特的董事长和⾸席执⾏官Donald E Petersen和副董事长兼⾸席⾏政总裁Hauold A Poling在公司的年报中对福特战略的成果给出了下列综述:福特的三⼤主要业务组成——汽车集团、多样化产品集团和⾦融服务集团,显⽰了强劲的实⼒和成长性。

对汽车集团来说,1987年到1988年福特的市场份额增长了1.5%,1988年达到了10年来的份额21.7%。

福特的卡车销量达到了美国卡车市场销售的历史天量,并且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29%。

1987年在美国的利润稍有下降,主要是因为不太好的产品组合和较⾼的⽣产和销售费⽤。

在加拿⼤,福特的⼩汽车和卡车的总销量创下了记录,⼩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提⾼了1.6个百分点,在⾏业中增幅。

在欧洲,福特是第四⼤汽车销售商,市场占有率达到11.5%,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

⼩汽车的销量与1987年持平,卡车的销量创了新⾼,卡车的市场份额为11.1%,在欧洲处于第三位。

jit生产历史

jit生产历史
1950年,日本的丰田英二考察了美国底特律的福特公司的轿车厂。当时这个厂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效率最高的制造厂,每天能生产7000辆轿车,比日本丰田公司一年的产量还要多。丰田英二对这个庞大企业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做了审慎的考察。他在写给丰田总部的报告中说:“那里的生产体制还有些改进的可能”。
战后的日本经济萧条,缺少资金和外汇。怎样建立日本的汽车工业?照搬美国的大量生产方式,还是按照日本的国情,另谋出路,丰田选择了后者。日本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美国是大不相同的,日本的家族观念、服从纪律和团队精神是美国人所没有的,日本没有美国那么多的外籍工人,也没有美国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自由散漫和个人主义的泛滥。日本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也与美国相距甚远。日本当时没有可能全面引进美国成套设备来生产汽车,而且日本当时所期望的生产量仅为美国的几十分之一。“规模经济”法则在这里面临着考验。
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引起西方企业界的浓厚兴趣,西方企业家认为,日本在生产中所采用的方式是其在世界市场上竞争的基础。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很重视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管理。首先推广应用的是美国的通用汽车,接着其他的汽车公司和其他产业的公司也开始实施精益生产。
随着各国对精益生产的理解和应用,加之由于市场的快速变化,迫使企业生产需要做出快速响应,这样,在精益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敏捷制造(AM)思想,敏捷制造系统是以精益生产的设备,全面生产维护(TPM)以及设备各组合部之模块化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高柔性生产系统。敏捷制造能对顾客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反应,以满足顾客需求。
丰田英二和他的伙伴大野耐一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根据日本的国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30多年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完整的丰田生产方式,使日本的汽车工业超过了美国,产量达到了13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量的中。丰田生产方式是日本工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日本在重复性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思想。丰田生产方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产过程整体优化,改进技术,理顺物流,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改善质量,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福特生产线与效率工资科学管理原理案例

福特生产线与效率工资科学管理原理案例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和效率工资在20世纪初的美国是“大王”频出的时代。

铁路大王斯坦福、银行大王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耐基,当然,还有汽车大王福特。

虽然同是被称作“大王”,但我更认为福特和之前的大王有了本质的不同——福特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而其他人只是成功的生意人。

亨利·福特为制造汽车而生。

15岁的时候,福特就在自家的工具间里制造出了一台内燃机。

1887年,24岁的福特进入爱迪生的电灯公司成为一名技术员。

10年之后,福特辞去工程师的职位,在底特律和别人合伙创立了汽车公司。

直到1947年去世,福特一生都在领导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

1936年,福特还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基金会,慷慨地捐助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改良等事业。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福特基金会的捐助额一直名列美国榜首。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1913年8月一个炎热的早晨,当工人们第一次把零件安装在缓缓移动的汽车车身上时,标准化、流水线和科学管理融为一体的现代大规模生产就此开始了。

犹如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福特的这一创造成为人类生产方式变革进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每一天,都有大量的煤、铁、砂子和橡胶从流水线的一头运进去,有2500辆T型车从另一头运出来。

在这座大工厂里,有多达8万人在这里工作。

1924年,第1000万辆T型汽车正式下线,售价从最初的800美元降到了260美元。

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流水线彻底改变了汽车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成为现代工业的基本生产方式。

时间过去了将近100年,流水线仍然是小到儿童玩具大到重型卡车的基本生产方式。

流水线之前,汽车工业完全是手工作坊型的,每装配一辆汽车要728个人工小时,当时汽车的年产量大约12辆。

这一速度远不能满足巨大的消费市场的需求,所以使得汽车成为富人的象征。

福特的梦想是让汽车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所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生产效率是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JIT之路
福特汽车公司是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公司之一,其工厂遍及北美。

它的生产重点在于汽车组装,依赖北美许多供应商供应零配件。

20世纪最初20年间,福特公司首先把泰勒科学管理原则应用于生产的组织过程,创立了流水线作业体系,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工业管理组织方式的基础。

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大规模批量生产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这种最早应用于汽车工业的组织方式很快扩散到其他产业。

在五六十年代创造了现代工业的“黄金时代”。

进入70年代后,“福特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欧美企业陷入困境,其原因并非简单的生产成本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们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做出更快、更适宜的反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及其他国家开始学习和应用日本首创的JIT管理方法。

福特公司也于1987年开始实施JIT,它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厂内系统。

福特公司的生产线进料储存量设计为保持全天所需的原材料外
加半天的保险存货,除需要作安全库存的关键物品外,其余物料消除非生产线进料库存。

大部分原料直接传递到生产线进料地点,取消了额外的物资管理,同时使用可退换容器来改进搬运效率。

(2)包装系统。

福特公司所用包装是专门设计的,采用可折叠式以便于回收和
减少可消耗包装的成本,提高包装的保护性。

另外,标签及文字记录的位置标准化,使得搬运快捷、准确。

与此同时,福特公司还优化了模型设计,方便运输工具及铲车作业,提高搬运效率,尤其是提高了生产线进料处的搬运效率。

(3)输运系统。

物流工作需要可靠的运输供应商。

汽车和铁路运输定时到达福
特工厂,采用时间窗口进行递送,使用转动式拖车卸货,而不采用倾倒和转换式卸货,这样可消除拖车连成一串的情况,使接货的人力安排更有效,同时,为了减少卸货车辆的等待时
间,福特公司采用了循环收取的办法,以便一辆车能从若干个供应商那里收取物料。

(4)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均以年度合同方式向福特公司供货。

他们掌握福特公
司每日生产需求的连续报表,以便做到供货计划与每天物资需求系统连接。

每天晚上,通讯系统将次日物资需求信息传递给运输公司。

供应商必须随时将物资准备好以便装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