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服装风格
60年中国服饰变迁

20世纪70年代——盛行 DIY
• 这个时代,服装上的限制有所缓和,一 些服装设计者在“老三套”(中山装、 青年装、军便装)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 新款式。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购买 成衣的观念还很淡薄,不少家庭都自备 缝纫机,自裁自做的的服装流行开来。
20世纪80年代——接受时 尚
• 改革开放给服装带来了生机,人们的穿衣 理念渐渐改变。
21世纪——to be continued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中国进入了21世纪, 服装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款式、花色、质地都 发生空前的变化,很难用一种款式或是花色概括它的 潮流,韩国装、中国的古典装、正统装等,每一种服 装都穿出了新时代人们的个性。
• 众览中国服饰60年的变迁,从粗布衣到“的确良”, 从蓝、灰、黑到如今的多元色;从中山装、西装到喇 叭裤、健美裤,直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时尚服装,无 不记载着中国服饰走过的道路,让我们也看到了时代 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曾经的的确良衬衣和连 衣裙给人们留下光辉的时代印象,留下了抹不去的美 丽回忆。
• 1982年,牛仔服开始在我国流行。早期 的牛仔裤多是直筒形,在膝部收细,裤脚 呈喇叭状,在学生和工人之间迅速流行开。 牛仔裤风行之后,牛仔衣、牛仔裙、牛仔 背心、牛仔风衣等层出不穷,成为年轻人 追逐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健美裤
• 又名脚蹬裤、踩脚裤,上宽 下窄,脚跟踩着裤底,多用 优质的氨纶面料制作,主要 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上 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它曾经是中国最流行的裤型, 几乎所有女同志,无论年龄、 身材、职业,几乎人人一条, 甚至有的男生也穿。“不管 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 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反 映了全民身着健美裤的盛况。
60年中国服饰变迁
20世纪60年代服装风格要点

读书笔记─关于20世纪60 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姓名:***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学号:***********关键词:年轻风潮、迷你裙、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比基尼、波普艺术、嬉皮士、摇滚风、安德烈库雷热、未来主义、中性服装、伊夫圣洛朗、20世纪60年代作为服装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多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和不同的服饰风格都得以共存,成衣业兴起并大力迅速发展,几乎主导20世纪后期的服装产业。
现在的人们都称这个时期为“成衣时期”。
设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Mary Quant推出的迷你裙的出现,是整个时装界的重大革新。
◆“年轻风潮”─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战争后的人口急剧发展,于是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出现。
再不用担心物质的缺乏,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至此,由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时尚的引领者也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和贵妇名媛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嬉皮士与摇滚风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迷你裙(mini skirt)”─50年代末,Marry Quant开始进行短裙的实验,这导致了1965年迷你裙的出现。
这种长度在膝盖20厘米上的裙子被称为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标志。
这种裙子在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名模Twiggy、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
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年纪较大的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超短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裙子对整个时装界、整个社会的女性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Marry Quant Marry Quant和迷你裙名模Twiggy 名模Twiggy杰奎琳杰奎琳◆“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随着年轻风格的兴起,当时的代表设计师库雷热将超短裙与连裤袜与平底靴搭配在一起,认为这样的搭配才有气质。
那个时期沙宣头开始出现,各种想象力十足创意十足的发型(波波头、A字头)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利索的短发契合了当时中性化的潮流,普通女性开始和男性使用同样的发型,中性化直至现在也是不变的潮流。
20世纪60年代服装分析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 20世纪60年代的 在美国兴起,它强 调的是一种"理性、 冷峻、简约"的艺 术风格。这种强调 "单纯、简单"的观 念,逐渐成为20 世纪90年代美国 时装界所追求表现 的一种具代表性的 服饰风格。
•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 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 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 1962年,首个邦女郎的亮 相灵感来自维纳斯从海中 诞生的故事,在加勒比海 岸,瑞士美女Ursula Andress别着腰刀,穿一 身系腰带的白色比基尼, 哼着小曲破水而出。在这 身行头的映衬下,她健康 的蜜色皮肤和高挑硬朗的 身材更加富有原始的美丽, 不仅让一旁偷窥的邦德神 魂颠倒,更是奠定了以后 四十年邦女郎的典型形象。
• 50年代末,年轻的 设计师玛丽-奎恩 (Mary Quant)在伦 敦切尔西(Chelsea) 的国王路上开了一 家名为Bazaar的服 饰店。1950年代后 期,她开始进行关 于短裙的实验,这 场实验后来导致 1965年迷你裙的诞 生,这也是时尚史 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现 在 的 Mary Quant
• 起源:1946年,美军在太平上的bikini小岛上搞 核爆,几日后,巴黎就诞生了一种用布不到70 厘米的新式泳装,设计师以bikini岛的名字为它 命名,它与原子弹一样,对全世界人民60多年 以来的生活影响深刻,并且更贴心 • Ursula打破了丽泰海华丝、梦露或者BB这些前 辈“三块布”女郎们的娇滴滴的形象,真正的 让这种属于沙滩的服装拥有了沙滩气质,比基 尼终于成为时尚杂志夏季销量的重要保证,一 直至今。
连裤袜和平底靴
• 随着年轻化风格的兴起, 女式发型越剪越短,牛 仔裤、圆领衫以及与长 靴配套的花俏连裤袜流 行于世。把超短裙和连 袜裤、靴子搭配,是设 计师安德烈-库雷热的创 作。他强调超短裙必须 与靴子和连裤袜一起穿 才有气质,主张穿上长 靴,靴底要平,这样才 能和大地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
60年代服饰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第一章流行是在回归中不断前进的当今的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服饰流行常常是猝不及防地就出现在我们旁边,同时又转瞬即逝,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流行正因为美所以存在。
人们千百年来都在追求美,创造美。
美的标准不断发生变化,流行随之也不断变化着。
“小脚女人”在昨天看来是美的,而今己变得十分丑陋。
那是因为人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过往的“流行”变得不再为人们追捧,于是便会有一种新生事物代替旧有的流行,成为新的流行。
第一节服饰流行的历史进程服饰是时尚产品,它是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而同步向前的。
服饰本身具有历史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如同洒落在服饰史长河中的点点繁星,指引我们找出服饰流行的奥秘。
一路伴随时光走来的不只有时代的变革,更有服装风格的不断变化。
18世纪后半叶,由于西方工业化文明崛起,经济飞速发展,使近代的流行在范围和速度上逐渐向现代化靠拢。
到了二战后期,服装的流行特征开始呈现出来,高级时装设计师开始执掌流行的领导权,流行的商业性开始出现,个人品位成了选择服饰的重要元素之一。
这时服饰界真正的流行出现了。
这时的服饰受战争影响,相当多设计师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们战后所迸发出的对美、对和平盛世是强烈期待,设计倾向从最初几何形的硬直的女强人式,向柔和的外形变化。
到了现代的社会,流行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模式,成为了工业化社会大量生产到大量消费之间的重要桥梁,流行也不再只有过去那种单一的流行模式,而是显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时流行的主导权也不再是只由高级时装设计师来掌握,而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来决定的。
第二节服饰流行的基本模式服饰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无数的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它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一种表征作用,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的流动、变迁和发展,还反映了同时代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
服饰文化的流行传媒不胜枚举,但本质上依赖的却是人类的模仿本能。
人们通过重复一些人的行为、意识和观念,在心理上取得与那些人同化的效果,这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欲求,这是服饰流行的源头,也是流行发生的本源。
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得服装都就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得,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她们只就是传统得匠人。
而称得上就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得就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得改变,使得女子得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得抗议取得投票权得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得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得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得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得瞧法与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得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得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得那种自然、宽松与简洁得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得服装中,我们总就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与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得痕迹,她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得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得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与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得钟情与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得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得步履,这就就是有名得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得腿,以适应这种蹒跚得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得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线统治几百年得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得雏型。
20世纪20年代得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
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得男性化外观。
去掉胸腰得刻意强调,而以简单得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20世纪各年代的流行(50、60、70、80、90)

世纪之交与一战时期(20初期)
•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女装过度
• 第一阶段 • 继承上世纪优美、流畅的S形,所谓
S形,是指紧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 ,把腹部压平,把腰勒细,把丰满的臀 部自然地表现出来,从要到下摆,裙子 像小号似的自然张开,形成喇叭状波浪 裙,从侧面看,挺胸收腹翘臀,宛如S形 。 • 女子配饰有长手套,折扇,阳伞。 • 受新艺术风格影响服装风格浪漫,华 丽柔情。
•
•
• •
•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物资短缺直接影响 着服装业。 与其他很多日用品 一样,服装也是限量供应。 这样,服装的款式都变衍 又短又小。 女装裙子的褶裥数量受到限 制,袖子、领子和腰带的宽度 也有相应的规定。 刺绣、毛皮和皮革的装饰都 受到禁止, 裙长及膝而且裁剪 得很窄。 套装的设计注重功能性,并 且适合各种场合穿着。 其款式 常常与军服相似,给人留下印 象最深的是宽宽的垫肩和系得 紧紧的腰带。
•
这时的服装样式简洁 轻柔,没有花边其他累赘 设计,裙子越来越短,直 到露出膝盖,服装裁剪忽 略腰部臀部曲线,松松跨 跨。 女性中性化得出现, 第一从妇女自身而不是男 性角度来设计服装,女性 自身的舒适感才是核心。
•
பைடு நூலகம்
20年代
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
• 基本外形:平胸,
松腰,束臀的男性 化外观。 • 特色:去掉胸 腰的刻意强调,而 以简单的管线造型 来取代,头发被剪 短,与男子差不多 ,裙子越来越短, 短致只盖住膝盖。 称为“管子状”( Tubular style)
二战后的女士,在经历了实用单调的 战争时期的服装后,向往优雅时髦的装扮。 掐腰大摆棉质衬衫裙应算做是50年
60中国女性着装演变

文革时期极少 数可以被称为"料子"的化纤 纺织品,主要用于制作衬衫。 因其比棉布及府绸更为轻薄, 曾一度被写作"的确凉"。
• 假领子:一种没有袖子、只
有上半截的衬衫,当然它不 是衬衫,仅仅只是一个领子, 为的就是在穿上外衣时在颈 部露出领子。
80年代--街上流行红裙子
• 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封闭的大门被打开,外面的世界 使中国人眼花缭乱,别人的生活方式使中国女性开始以审 视和怀疑的目光打量自己的穿戴--随着对文革极左思潮清 算的深入与扩大,中国人开始认同这样一个真理:美是没 有阶级性的,穿衣戴帽不一定与意识形态的健康与否必然 相连。
新中国成立的这六十年,中国女性的服饰也经历 了一场大变革。
还记得绿军装、回力鞋、梅花运动衣、的确良衬衫、妈妈 织的彩色毛衣么?生活于如今多姿多彩的时尚潮流中,我 们已经很难去想象曾经那些单调质朴的岁月……回眸新中 国六十年年发展历程,最直观的就是看人们身上那一身衣 服的变化,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更是经历 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时尚潮流领域方面的洗礼。加速了每 个中国人由保守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蜕变过程。让我 们一起纵观中国六十年的服饰变迁,横览欧美各个时期的 时尚装扮。对比一下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青春时尚风是 如何静悄悄地变迁。
• 银幕上的"红裙子"是中国女性从单一刻板的服装 样式中解放出来、开始追求符合女性自身特点的 服装色彩和样式的一个标志性道具,一个多样化、 多色彩的女性服装时代正式到来。
西方文化在进入中国的初期遭遇的喜剧式尴尬在服 装上也反映,街上不但开始流行红裙子,还开始 出现脏球鞋、牛仔裤与西服上衣及领带同时穿在 一身的奇特装扮。
军便服
• 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十年"文革",最时尚的装束莫 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 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胸前斜挎草绿 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 双草绿色解放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
─关于20世纪60 年代西方时尚时装潮流
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姓名:***
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
学号:***********
关键词:年轻风潮、迷你裙、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比基尼、波普艺术、嬉皮士、摇滚风、安德烈库雷热、未来主义、中性服装、伊夫圣洛朗、
20世纪60年代作为服装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其基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多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和不同的服饰风格都得以共存,成衣业兴起并大力迅速发展,几乎主导20世纪后期的服装产业。
现在的人们都称这个时期为“成衣时期”。
设计理念的转变,特别是Mary Quant推出的迷你裙的出现,是整个时装界的重大革新。
◆“年轻风潮”─西方社会在经历了二战之后,经济迅速发展战
争后的人口急剧发展,于是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出现。
再
不用担心物质的缺乏,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至此,由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时尚的引领者
也有高级时装设计师和贵妇名媛转变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嬉
皮士与摇滚风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迷你裙(mini skirt)”─50年代末,Marry Quant
开始进行短裙的实验,这导致了1965年迷你裙的出现。
这种
长度在膝盖20厘米上的裙子被称为男女平等、女权运动的标
志。
这种裙子在当时的代表人物有名模Twiggy、美国第一夫
人杰奎琳。
现在的人们,即使是年纪较大的人们,对于日常生
活中的超短裙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我们可以想象这种裙子
对整个时装界、整个社会的女性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Marry Quant Marry Quant和迷你裙名模Twiggy 名模Twiggy 杰奎琳杰奎琳
◆“连裤袜和平底靴、沙宣”:随着年轻风格的兴起,当时的代表设
计师库雷热将超短裙与连裤袜与平底靴搭配在一起,认为这样的搭配才有气质。
那个时期沙宣头开始出现,各种想象力十足创意十足的发型(波波头、A字头)在现在看来也不过时,利索的短发契合了当时中性化的潮流,普通女性开始和男性使用同样的发型,中性化直至现在也是不变的潮流。
◆“比基尼”:1962年首个邦女郎荧屏形象由瑞士美女Ursula Andress
奠定,“bikini”是一座小岛的名字,40年代末这座小岛发生了核爆炸,于是设计师以此为名,证明它的出现就像核爆炸一样对全世界人民的生活影响至深。
“波普艺术”:“OP”是“optical”的缩写,意思是指视觉上的艺术,“波普艺术”是指利用人类视觉上的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画艺术,因此也称之为“视觉效应艺术”或者“光效应艺术”。
艳俗的大众风格,追求标新立异。
由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塑造的玛丽莲梦露的着装是波普艺术的代表。
安迪沃霍玛丽莲梦露
60年代波普艺术服装波普艺术在现代服装上的运用
◆“嬉皮士”:嬉皮士文化中男士穿着“繁复、随性、颓废”的服装,
打破了西方传统男士服装以阳刚英挺的形象。
其改变了部分年轻人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80年代。
其主要特征有:带着流苏的喇叭裤、破烂的披风、奢华的民族花纹、宽松的拖地长裙、带着流浪艺术家的异域气息,色彩鲜艳。
它代表的是充满宽松随性的自由精神。
嬉皮士风格在现代服装上的体现
◆“摇滚风”:披头士乐队的服装和嬉皮士的服装有着相似的内涵,
无论是队员的刘海、“披头士靴”,还是嬉皮士凌乱蓬松的大胡子和头发、还是头上的插花,都是当时年轻人的一种情绪反应。
Beatles反对时装界带给社会的制服式观念,于是发起文艺复兴的革命,实行古着主义。
当时波西米亚民族风打扮同样成为年轻人的时尚。
“安德烈•库雷热”:到底是设计师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 还是玛丽官(Mary Quant) 发明了超短裙,这一话题从20 世纪60年代一直争执至今。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 是最先推出超短裙的时装品牌之一,并自此名声大震。
作为20 世纪60 年代巴黎时装界最富有革命性的人物之一,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 是继时装女王可可·香奈尔(Coco Chanel) 之后第一位将男装的设计素材大胆的运用于女装的设计师,为女性提供简洁明快的款式,并建立起全新的现代美学观念。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 是六零年代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设计理念直到现在已经影响深刻。
“未来主义”:60年代,全世界都惊讶地注视着巨型火箭将人类送上太空,这奇迹般的现实在全球掀起了一波关注太空和航天技术的热潮,敏感的时装界也似乎突然间找到了寻觅已久的灵感。
对于宇宙的神往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设计主调,由太空、宇航主题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应运而生,它被叫做“未来主义”(Futurism)。
安德烈·库雷热(Andre Courreges)、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帕克·拉邦纳(Paco Rabanne)等就是时装界“未来主义”潮派的鼻祖。
如头盔般的沙宣头,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面料,透明塑胶PVC,贴身的皮革等等都是60年代未来主义的标志。
“伊夫•圣•洛朗与中性服装”:
伊夫·圣·洛朗时装界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第一位倡导女性穿裤子取代裙子的人,第一个倡导女性穿男装的人,第一个聘用黑人模特的设计师,第一个倡导女性在西装内舍弃胸罩。
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喇嘛裤、套头毛衣、无袖汗衫、嬉皮装、长统靴全部都是他的发明。
他年少成名,20岁就一人掌管Dior,被称为克里斯汀-迪奥二世,不过可能是天妒英才,或者他的才华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他被Dior当时的老板用计谋送去军营服役而且受到了精神上的创伤。
60年代他康复回来以后就离开Dior自己创建YSL。
1966年,圣·洛朗设计了“烟装”。
吸烟装在最初的时候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换上那种黑色轻便装,也叫“烟装”。
他在中性风格中加入一些女性化的设计元素,令原本严谨的款式变得时装化,将男女式时装的精华完美结合。
以修长的西服、燕尾服、加长的紧身铅笔裤为特点,整体呈i形轮廓,修长纤细,比如一根纤长的香烟,有一种不羁的帅气,又不失女人的妩媚。
吸烟装的经典元素有:领结、马甲、铅笔裤、粗跟高跟鞋、金属质感配饰、英伦绅士礼帽、修长收身皮草西服、皮手套、褶皱的长丝巾、长筒马靴等。
“60年代服装对现代服装的影响”:60年代的“年轻风暴”,结束了高级时装一统天下的流行方式,世界服装的主角开始由成衣来扮演。
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进入21世纪后,时代事象对服饰文化的冲击,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代。
21世纪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时代,从早期的中国文化大行其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东方服饰文化热潮;到世界范围的反战、反恐怖主义情绪高涨,使戎装风格的服饰铺满街头;再到最近世界由于各种疫病的大范围传播,使人们陷入一种深深的恐惧之中,人们渴望回归、渴望平静,导致服装风格的休闲化和复古回归化……种种的社会现象促使了后现代思想的诞生,并对服装业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表现形式。
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潮的发展才赋予了服装更多的深刻内涵,使时装的发展更具时尚化,服饰风格更具多元化。
这是个复古大行其道的时代。
各大时尚品牌从2006年起,就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复古系列,开始玩复古,高腰裙裤,bob头,好像大家都生错了年代。
从06年到08年,60年代的风格,连续几季我们都看到它强大的潮流回归。
它个性鲜明的无穷魅力,让大师们一次又一次地以它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迷你、印花、PVC 面料、未来感这些潮流物质其实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延伸。
说到底真正影响服饰文化变化的,却只有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心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