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服装分析

合集下载

60年中国服饰变迁

60年中国服饰变迁

20世纪70年代——盛行 DIY
• 这个时代,服装上的限制有所缓和,一 些服装设计者在“老三套”(中山装、 青年装、军便装)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 新款式。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购买 成衣的观念还很淡薄,不少家庭都自备 缝纫机,自裁自做的的服装流行开来。
20世纪80年代——接受时 尚
• 改革开放给服装带来了生机,人们的穿衣 理念渐渐改变。
21世纪——to be continued
•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中国进入了21世纪, 服装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款式、花色、质地都 发生空前的变化,很难用一种款式或是花色概括它的 潮流,韩国装、中国的古典装、正统装等,每一种服 装都穿出了新时代人们的个性。
• 众览中国服饰60年的变迁,从粗布衣到“的确良”, 从蓝、灰、黑到如今的多元色;从中山装、西装到喇 叭裤、健美裤,直至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时尚服装,无 不记载着中国服饰走过的道路,让我们也看到了时代 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曾经的的确良衬衣和连 衣裙给人们留下光辉的时代印象,留下了抹不去的美 丽回忆。
• 1982年,牛仔服开始在我国流行。早期 的牛仔裤多是直筒形,在膝部收细,裤脚 呈喇叭状,在学生和工人之间迅速流行开。 牛仔裤风行之后,牛仔衣、牛仔裙、牛仔 背心、牛仔风衣等层出不穷,成为年轻人 追逐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健美裤
• 又名脚蹬裤、踩脚裤,上宽 下窄,脚跟踩着裤底,多用 优质的氨纶面料制作,主要 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上 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它曾经是中国最流行的裤型, 几乎所有女同志,无论年龄、 身材、职业,几乎人人一条, 甚至有的男生也穿。“不管 多大官,都穿夹克衫;不管 多大肚,都穿健美裤”,反 映了全民身着健美裤的盛况。
60年中国服饰变迁

60年代服饰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60年代服饰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第一章流行是在回归中不断前进的当今的社会处于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服饰流行常常是猝不及防地就出现在我们旁边,同时又转瞬即逝,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对美的追求。

美,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而流行正因为美所以存在。

人们千百年来都在追求美,创造美。

美的标准不断发生变化,流行随之也不断变化着。

“小脚女人”在昨天看来是美的,而今己变得十分丑陋。

那是因为人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过往的“流行”变得不再为人们追捧,于是便会有一种新生事物代替旧有的流行,成为新的流行。

第一节服饰流行的历史进程服饰是时尚产品,它是沿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而同步向前的。

服饰本身具有历史延续性,这种延续性如同洒落在服饰史长河中的点点繁星,指引我们找出服饰流行的奥秘。

一路伴随时光走来的不只有时代的变革,更有服装风格的不断变化。

18世纪后半叶,由于西方工业化文明崛起,经济飞速发展,使近代的流行在范围和速度上逐渐向现代化靠拢。

到了二战后期,服装的流行特征开始呈现出来,高级时装设计师开始执掌流行的领导权,流行的商业性开始出现,个人品位成了选择服饰的重要元素之一。

这时服饰界真正的流行出现了。

这时的服饰受战争影响,相当多设计师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们战后所迸发出的对美、对和平盛世是强烈期待,设计倾向从最初几何形的硬直的女强人式,向柔和的外形变化。

到了现代的社会,流行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模式,成为了工业化社会大量生产到大量消费之间的重要桥梁,流行也不再只有过去那种单一的流行模式,而是显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时流行的主导权也不再是只由高级时装设计师来掌握,而是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来决定的。

第二节服饰流行的基本模式服饰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了无数的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它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一种表征作用,不仅反映了物质生活的流动、变迁和发展,还反映了同时代人们世界观、价值观的转变。

服饰文化的流行传媒不胜枚举,但本质上依赖的却是人类的模仿本能。

人们通过重复一些人的行为、意识和观念,在心理上取得与那些人同化的效果,这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欲求,这是服饰流行的源头,也是流行发生的本源。

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

二十世纪中国服饰的变化

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缺乏创新。

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

年轻姑娘们曾一度爱上了男式背带工装裤和格子衬衣。

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了。

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服装。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得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

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文化对比

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文化对比

Vol 40/No 18/Westleather-11㊀-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文化对比韩若梦ꎬ侯东昱作者简介:韩若梦(1993-)ꎬ女ꎬ汉族ꎬ河北石家庄人ꎬ研究生在读ꎬ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服装设计方向)ꎮ通讯作者:侯东昱(1969-)ꎬ女ꎬ汉族ꎬ北京人ꎬ研究生ꎬ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院长ꎬ教授ꎬ研究方向:服装设计与理论ꎮ(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ꎬ河北石家庄050000)摘㊀要:20世纪60年代初期ꎬ中国受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ꎬ使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ꎮ与此同时ꎬ60年代的西方国家受到战争的影响ꎬ使这一时期的服装和革命联系在一起ꎮ从时代背景㊁审美观念以及同一时期中西方不同服装风格的对比研究ꎬ探析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的差异对现代服饰的影响ꎮ关键词:20世纪60年代ꎻ中西服饰ꎻ服饰中图分类号:G125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1602(2018)18-0011-01㊀㊀20世纪60年代对于中西方国家都是不平凡的时期ꎮ当时的中国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ꎮ二战的结束促使西方经济的发展ꎬ服装行业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ꎬ尤其是成衣业得到了迅速发展ꎮ因此ꎬ这一时期被称为 成衣时期 ꎮ研究中西方背景的差异ꎬ有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服饰方面的了解ꎮ1㊀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背景的对比1.1㊀时代背景的差异ꎮ60年代初期ꎬ中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ꎬ导致棉花的减产直接影响服装行业的发展ꎮ从1966年开始ꎬ长达十年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开始了ꎮ 文革 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ꎬ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ꎮ服装行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退步ꎬ如碎花裙ꎬ高跟鞋㊁旗袍以及稍微花哨的服装都是不允许穿着的ꎮ60年代ꎬ经历了二战后的西方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出生率增加ꎬ导致一大批年轻群体的出现ꎮ新出现的这批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战争疾苦ꎬ所以他们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突破ꎮ摒弃了传统的观念ꎬ在时装上主张典雅的特点也统统都被舍弃ꎮ 年轻风暴 思潮的出现ꎬ导致一些新思想㊁新的服装风格的出现ꎮ1.2㊀审美观念的差异ꎮ社会背景的变化导致审美观念的变化ꎮ在这一时期ꎬ军便服㊁黄军装ꎬ黄军帽ꎬ红袖章ꎬ黄挎包成为时尚主流ꎬ在当时流行一句话 不爱红装爱武装 成为当时人们最流行的一句话ꎬ由此中国进入了无彩色服装时代ꎮ西方社会年轻群体的出现ꎬ使整个西方国家出现了很多新的思想和文化观念ꎮ年轻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主要人群ꎬ他们通过自己的行为㊁着装方式反映出叛逆的思想ꎮ他们的着装引导着服装的流行ꎬ使服装也朝着年轻化去转变ꎮ2㊀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对比2.1㊀服装风格的差异特征比较ꎮ当时的中国受到 文革 的影响军装是非常流行的ꎬ在当时能够拥有一件军装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ꎮ男女军装色彩单一ꎬ不分男女ꎬ不分职业的军装在中国盛行ꎮ1966年ꎬ伊夫 圣 洛朗设计了 吸烟装 ꎬ其特点是服装中加入了女性化的元素ꎬ将男女时装完美的结合起来中性风也流行起来ꎮ同时ꎬ未来主义风格时装也开始流行ꎬ未来主义服装是以太空㊁宇航为主题设计的ꎮ2.2㊀服装款式的差异特征比较ꎮ中国60年代中后期开始流行军便装ꎮ其特点是中山服领饰㊁门襟暗扣㊁有5粒纽扣㊁下面有两个暗袋㊁色彩为草绿色ꎬ男女都可穿用ꎮ在当时还流行红卫兵装ꎬ红卫兵装实际上就是一种黄绿色的旧军装ꎬ通过红卫兵装来显示自己是革命的后代ꎬ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ꎮ青年中流行 海魂衫 这与当时 海上英雄艇 和战斗英雄麦贤德的事迹有关ꎮ从这些服装款式中ꎬ都可以体现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ꎮ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因为受战争的影响ꎬ许多人通过留长发ꎬ蓄长须ꎬ听爵士乐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ꎬ抗拒传统ꎮ通过叛逆的行为ꎬ来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和不满ꎮ60年代ꎬ设计师MaryQuant设计的迷你裙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ꎬ也代表了突破传统的加锁ꎮ在当时还流行连裤袜㊁平底靴和比基尼ꎮ从服装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的流行印记ꎬ不管是内在思想的转变还是外在款式的变化我们都可以从服装中找到答案ꎮ2.3㊀服装色彩的差异特征比较ꎮ服装色彩是构成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ꎬ通过色彩可以表达服装的内在和外在ꎮ60年代的中国服装色彩被附上很多政治因素ꎮ因此ꎬ这一时期中国人民的服装色彩是以蓝㊁黑㊁灰颜色为主ꎬ这种色彩被称为 老三色 ꎮ而西方社会服装的颜色比较鲜艳如:嫩黄㊁红色㊁果绿色㊁鲜桔色㊁粉红㊁等颜色在服装中流行起来ꎮ2.4㊀服装配饰的差异特征比较ꎮ60年代军帽ꎬ军装ꎬ皮带ꎬ解放鞋是当时流行的服装配饰ꎮ雷锋是艰苦朴素的代表人物ꎬ雷锋帽也由此流行ꎮ随着ꎬ中国橡胶行业慢慢发展ꎬ中国人民开始穿解放鞋ꎬ一穿就是好几十年ꎮ文革开始后ꎬ制作毛主席像章进入了鼎盛时期ꎮ此后ꎬ全国各地开始大量制作毛主席像章ꎮ西方的60年代是一个黄金时代ꎬ当时的配饰都是极其夸张的ꎬ平底靴㊁黑色超大墨镜㊁金色链条㊁各种徽章㊁大太阳帽㊁等都是当时最流行的配饰ꎮ超大的配饰象征着独立㊁自我㊁特立独行的生活态度ꎮ3㊀60年代服饰文化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现代服饰设计中很多都用到了60年代的军装元素ꎬ西方的中性服装风格㊁未来主义服装的流行元素以及超短裙在现在服装中也是很流行的ꎮ尤其是PVC面料不仅用在服装中在服饰上也有很多运用ꎮ所以说ꎬ服装的流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创新的ꎬ在设计服装时我们不能完全脱离历史ꎬ这样才使设计的服装更加有韵味ꎬ更加有内涵ꎮ4㊀结论从20世纪60年代中西服饰文化对比研究来看ꎬ不同年代有不同的服装风格ꎮ在同一时期ꎬ中国和西方从社会背景和服装风格方面有很大的不同ꎮ中国在60年代服装的颜色和款式都是很保守和传统的ꎮ而西方的60年代受到战争的影响ꎬ导致服装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ꎮ由此来看ꎬ过去服装风格对现在服装的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ꎮ参考文献:[1]㊀汤献斌.立体与平面中西服饰文化比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ꎬ2002.6[2]㊀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纪中国服装流变[M].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ꎬ2010.8。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

20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服饰风格赏析在20世纪之前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也没有现代意义得“时装设计师”。

欧美上层社会得服装都就是由裁缝们精心制作得,而这些裁缝们并不署名在服装上,她们只就是传统得匠人。

而称得上就是世界上时装设计第一人得就就是保罗·波烈 (Paul Poiret)。

20世纪初期,社会风气得改变,使得女子得地位得到提高,女权主义者也开始活动,以及通过有组织得抗议取得投票权得运动正在赢得声势。

Poiret得口号“把女性从紧身胸衣得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时装革命得号角,启发了设计家,也启发了女性,使她们对于时装有了全新得瞧法与主张。

20世纪10年代,女裙有了许多质得变化,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厚重得裙撑也不见了,东方服饰得那种自然、宽松与简洁得美被西方时尚界所借鉴。

女装线条趋于直线,传统改变,平胸,松腰,束臀成为时尚。

代表作:蹒跚裙,宽松腰身,膝部以下收窄,裙口狭小。

在Poiret设计得服装中,我们总就是隐约可以找到古罗马裙袍、日本与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裙、印度纱丽得痕迹,她根据这些异国元素把服装变得宽松、简洁,把衣服得支撑点挪到肩头,开创性得设计了胸罩、单肩睡衣与灯笼裤等服饰。

由于对异国情调得钟情与追求戏剧效果,Poiret在1912年设计出了一种极端得裙子,这款裙子下摆很窄,裙长及踝、臀部较宽斜,使着裙者无法迈出三英寸得步履,这就就是有名得霍步尔紧口裙(Bobble skirt)。

时髦女子不惜用布条绑住自己得腿,以适应这种蹒跚得时尚,尽管这种款式在行走时诸多不便,但由于其造型简洁明快,并恰好适于南美传来得探戈舞步,故风靡一时。

Poiret改变了曲线统治几百年得欧洲服装,使直线重新获得统治地位,从而开启了二十世纪现代造型线得雏型。

20世纪20年代得女装:女装功能化、男性化、轻便化。

此时服装流行男童式女装与假小子样式,平胸,松腰,束臀得男性化外观。

去掉胸腰得刻意强调,而以简单得管线造型来取代,头发被剪短,与男子差不多,裙子越来越短,短致只盖住膝盖,称为“管子状”。

穿越六十年,由服装变化看时代变迁

穿越六十年,由服装变化看时代变迁

穿越六十年,由服装变化看时代变迁作者:杨福宽来源:《中学政史地·初中版》2009年第12期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透过人们的穿衣变化可以看到中国建国60年的沧桑巨变。

从一片“蓝海洋”,到如今的“乱花渐入迷人眼”,穿越了60年的风风雨雨,人们的着装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常说:盛世有华服,太平舞霓裳,让我们透过服饰,去感受祖国的巨大变化吧!一、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建国初期,人们都是自己买来土布、粗布自染自裁自缝,衣服颜色不外乎就是青蓝二色,样式也不过是“皮巴襟”、“斜襟”、“对襟”等传统中式。

那个年代,穿新衣服是奢侈的梦想。

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经济条件匮乏,购买布料都需凭布票,想制新衣更是困难。

对于有多个孩子的家庭,年龄小的总是捡哥哥、姐姐的旧衣服穿。

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穿得衣服发白、窄小到穿不了为止。

那时,经济条件不好,小孩们都盼望过年,因为过年才有可能做新衣服。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时尚军装绿,流行中山装这一时期,拥有一套军装是无数年轻人的理想,穿上一身绿军装是光荣的,也是时尚的。

那时候,鲜艳夺目这个词与时代格格不入,无论大人小孩,人人都湮没在黑、深蓝、军装绿之中。

再后来,人们穿起了中山装,这种中山装制服有4个兜儿,款式不分男女。

随着经济条件稍微好转,女士穿起了“的确良”。

渐渐地,有了更多的布料可供选择,如“卡其布”、“灯芯绒”、“涤纶”等。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服饰“百花齐放”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着装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当中国国门对世界敞开时,西方的喇叭裤、西服等涌入了古老的中国大地,为中国服饰发展“注入了新鲜空气”。

说起20世纪80年代的服装,有好多代名词:三个扣的小西装、喇叭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穿着的样式越来越丰富,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渐渐地,男士穿起了西装,女士穿起了连衣裙……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穿得好,穿得与众不同。

20世纪服装廓形演变与解析(很重要)

20世纪服装廓形演变与解析(很重要)

代表的文化现象: 代表的文化现象 疯狂的摇滚乐和迪斯科。
喇叭裤
廓型: 廓型 1970年代廓型是更为轻松的、修长型的。例如:采
用浪漫的飘逸面料;乡村风格的套头衫的下摆呈喇叭型 ,隐藏了腰部的线条;喇叭裤搭配厚底鞋。发型是轻微 的卷发。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厚底鞋
1980年代的服装廓型 年代的服装廓型 年代的服装廓
腰部贴体
代表人物:法国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 代表人物
(Christian·Dior),宣告了一个革命性的廓型来临。
廓型: 廓型 20世纪40年代廓型是军装外观,厚厚的垫肩形
成了方形肩部,搭配实用的及膝裙。
及膝裙子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1950年代的服装廓型 年代的服装廓型 年代的服装廓
时间: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巴黎重新获得世界“时尚之都”的桂冠
肩线的位置、肩的宽度、形状的变化会对服装的造 型产生影响。如:袒肩与耸肩的变化。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2.腰部 腰部
腰部是影响服装廓型变化的重要 部位,腰线高低位置 腰线高低位置的变化,形成高 腰线高低位置 腰式、正腰腰线式、低腰式。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腰的松紧度 松紧度 松紧度是廓型变化的关键 变化的关键,形成束腰型与松腰型。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3.底摆线 底摆线
底摆线是服装外轮廓型改变的敏感部位,其形状变化丰富,是服装流行的标志之一。 (1)长短变化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2)形态变化
放开
不对称式
收紧
产品战略监控中心
4.围度 围度
服装围度变化对服装外轮廓型的影响最关键,围度设置是服装性 的 头 饰 物 带 臀 垫 的 紧 身 胸 衣
廓型: 廓型 在这个时期,穿着紧身胸衣的女装廓

20世纪服装发展史-简述版

20世纪服装发展史-简述版

20世纪服装发展史
20世纪90年代:纷繁复杂的多样化,多元化
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革命时代,服装发展中各种文化的影响加上高科技的发展,服装风格出现纷繁 复杂的多样化,多元化。其中服装最人的发展要数面料的应用。
20世纪服装发展史
20世纪40年代:优雅的“新风貌”时装
二战期间 物资短缺,与其他日用品一样,服装也是限量供应。服装款式衍变为短小,女装裙褶数量受限,袖子、 领子和腰带的宽度也有相应的规定。刺绣、毛皮和皮革的装饰都收到禁止,长裙及膝而且剪裁很窄。款 式常与军服相似。
20世纪服装发展史
20世纪50年代:优雅的“新风貌”时装
20世纪服装发展史
20世纪80年代:夸张宽肩的职业女装
出现了追求和平与反核武器的风潮。许多不合理的元素被再次运用出现新的特质。国际化、成衣化、民 族风更加明显。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推动设计风格各异的作品,流行的多元化一方面为追求时尚的群体提 供了多种表现自我的可能,另一方面也使人们对流行的理解和把握变得愈加困难。个性化成为设计师与 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二战以后,百废待兴 庆祝和平,找回欢乐。50年代是物质的年代重建女装华丽和奢华,女性柔美的设计思想逐渐取代简单实 用化的男性化设计。(代表:迪奥)
20世纪服装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反传统时装与迷你时代——嬉皮士
反传统时装与迷你时代——嬉皮士 西方掀起的许多年轻风潮,社会极度不安,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年轻人开始效仿嬉 皮士,摇滚歌手们的怪诞着装现象。超短裙开始流行,与此同时,披肩发、束腰上装、紧身短裤或肥大 的裤子等纷纷加入到时装的行列之中。(代表:玛丽·奎恩特)20世纪服装发展史源自20世纪70年代:朋克服饰
朋克,“PUNK”是该年代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当战后英国经济萧条失业率高企,朋克一族开始出现在伦敦街头,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他们穿着激进, 光头、纹身、在身体上穿孔戴换。服饰多数来自于皮革,佩带金属类的饰品,全身穿的破破烂烂等。朋 克式服装的人,思想不喜欢追求大众化,很有创造力,表现出他们个性很会反叛,抗议着所有一切不满 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 20世纪60年代的 在美国兴起,它强 调的是一种"理性、 冷峻、简约"的艺 术风格。这种强调 "单纯、简单"的观 念,逐渐成为20 世纪90年代美国 时装界所追求表现 的一种具代表性的 服饰风格。

极限主义艺术风格影响下的服饰以简单的设计 理念影响到国际时装的流行趋势,成为20世纪末 的一项具代表性的服饰风格的变革。
• 1962年,首个邦女郎的亮 相灵感来自维纳斯从海中 诞生的故事,在加勒比海 岸,瑞士美女Ursula Andress别着腰刀,穿一 身系腰带的白色比基尼, 哼着小曲破水而出。在这 身行头的映衬下,她健康 的蜜色皮肤和高挑硬朗的 身材更加富有原始的美丽, 不仅让一旁偷窥的邦德神 魂颠倒,更是奠定了以后 四十年邦女郎的典型形象。
• 50年代末,年轻的 设计师玛丽-奎恩 (Mary Quant)在伦 敦切尔西(Chelsea) 的国王路上开了一 家名为Bazaar的服 饰店。1950年代后 期,她开始进行关 于短裙的实验,这 场实验后来导致 1965年迷你裙的诞 生,这也是时尚史 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现 在 的 Mary Quant
• 起源:1946年,美军在太平上的bikini小岛上搞 核爆,几日后,巴黎就诞生了一种用布不到70 厘米的新式泳装,设计师以bikini岛的名字为它 命名,它与原子弹一样,对全世界人民60多年 以来的生活影响深刻,并且更贴心 • Ursula打破了丽泰海华丝、梦露或者BB这些前 辈“三块布”女郎们的娇滴滴的形象,真正的 让这种属于沙滩的服装拥有了沙滩气质,比基 尼终于成为时尚杂志夏季销量的重要保证,一 直至今。
连裤袜和平底靴
• 随着年轻化风格的兴起, 女式发型越剪越短,牛 仔裤、圆领衫以及与长 靴配套的花俏连裤袜流 行于世。把超短裙和连 袜裤、靴子搭配,是设 计师安德烈-库雷热的创 作。他强调超短裙必须 与靴子和连裤袜一起穿 才有气质,主张穿上长 靴,靴底要平,这样才 能和大地密切地联系在 一起。
影星拉蔻儿-薇芝 (Raquel Welch) 1968年穿着迷你裙在意大利街头
• 20世纪60年代的地 下电影女皇、社交 名媛伊迪-赛奇维克 最喜欢的装束就是 紧身连裤袜他还设 计了保暖的羊毛紧 身裤袜,使女孩子 在冬天也可以穿超 短裙。连裤袜与迷 你裙成功的配合, 共同流行,使吊袜 退出了历史。当时 的连裤袜的图案、 设计、色彩就已经 有多种多样。
比基尼(bikini)
皮尔 卡丹
皮尔· 卡丹不满法国时装几百年没有男人“席位”的传统, 于1959年举办了具有男装系列的时装展示会,毅然推出充 满阳刚之美的男性时装。 这个时代的巴黎青年,追求 独特的个性,喜欢张扬。卡丹大胆突破,设计了时代感非 常强烈的“P”字牌服装——图文对比和谐,宽窄长短相宜, 生气勃勃、豪放洒脱,体现舒适、飘逸、挺拔和争娇斗艳、 古朴典雅的风格。“P”字牌服装赢得了挑剔的巴黎顾客。 三年后,卡丹被重邀“顾主联合会”,并被推举为主席, 成为60年代以来法国时装界的“先锋”被代表人物。
绘有迷幻图案的嬉皮元素时装
嬉皮风格时装
流苏元素的嬉皮时装
Hale Waihona Puke 具有嬉皮元素的服装配饰摇滚风(rock and roll)
• 披头士乐队的服装和 嬉皮士的服装有着相 似的内涵,无论是披 头士乐队队员的刘海 式发型、“披头式 靴”,还是嬉皮士的 蓬松凌乱的大胡子和 头发以及头上插花、 手握念珠的怪诞装束, 都是当时年轻人的一 种情绪反映。
课程名称:服装史
课程内容:20世纪60年代服装概况
姓名:王嘉奐 班级:服设096 指导老师:王诤
目录:60年代服装风格形式及品牌的兴起
1.欧普艺术风格 2.极限主义艺术风格与服饰 3.嬉皮士(hippies) 4.摇滚风(rock and roll) 5.迷你裙(mini skirt) 6.连裤袜和平底靴 7.比基尼(bikini) 8.皮尔 卡丹 9.库雷热
• 1967年嬉皮入雨 后春笋般迅速在 伦敦发展起来, 其中最知名的是 开在切尔西街上 的Nigel Waymouth's Granny Takes A Trip"那里出售嬉 皮士喜爱的古董 服装
• 60年代以前牛仔 裤只有一种款式, 嬉皮士运动时, 牛仔裤出现了许 多款式,当时出 现了喇叭筒的牛 仔裤,绣花的牛 仔裤,手绘的牛 仔裤等等。牛仔 裤不再是工人的 实用制服了而是 反文化运动和流 行时尚的标志。
库雷热的风貌兴起
• 太空风貌
• 超短风貌 • 几何风貌
• 1964年安德烈-库雷热在巴黎时装发布会上推出膝上 5cm的迷你裙而产生更大的影响。他让迷你裙变成更短 更高、更体面的服装,而不是只能期待在街边看到的流 行服饰。虽然超短裙受到保守思想的批评,但它因有超 摩登和年轻化感觉而得到大多数年轻女性的喜爱,并把 它作为完美典范,这也使60年代初的伦敦服装界以创 新年轻服饰而领导了世界的时装潮流。库雷热设计的迷 你犬线条硬朗、四四方方。提倡尽可能少的掩盖身体, 这种对“年轻”体态的痴迷在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设 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代表年轻的雏菊是他最具特色的 标记,尝尝出现在他设计的服装和他的模特裸露的肌肤 上。中性化是库雷热的另一个设计基调,他曾预言,女 装至少应当像男装一样具有实用性
• 单纯、简单的结 构,理性的剪裁, 单一的色彩展现 当时追求的冷俊, 简约的艺术特点。
嬉皮士(hippies)
• 嬉皮士文化中男士穿着 “柔性、颓废”的服饰, 打破了19世纪以来,西 方传统男性在服饰形象 上以“阳刚英挺”为主 的风格。出现了颠覆 “以性别来区分服饰模 式”的“中性服装”, 对象征“物质消费文化” 的“流行”进行排斥。 嬉皮士运动改变了部分 青年人传统的生活观念 和生活模式,其时尚装 扮也成为国际上的一股 潮流,影响一直延续到 80年代。
• 在Christie's拍卖行Ursula Andress穿过的那件白色 比基尼曾以41125英镑的 高价被拍走。那套已经升 华为邦德女郎符号的白色 比基尼据说是一位无名设 计师在片场临时赶制出来 的。《诺博士》里, Ursula Andress浮出海面 的瞬间堪称邦德女郎的一 种缩影,这也为Andress 奠定了她在国际影坛的地 位以及永恒的银幕形象。 Berry在《择日而亡》中 重新演绎了这个经典造型。
• 源于20世纪60年代 的欧美。"OP"是 "Optical"的缩写形式, 意思是视觉上的光学。 "欧普艺术"所指代的 是利用人类视觉上的 错视所绘制而成的绘 画艺术。因此"欧普 艺术"又被称作"视觉 效应艺术"或者"光效 应艺术"。
欧普艺术风格
现代的欧普风格服装
• 欧普艺术影响下的服装服饰,按照一定的 规律形成视觉上的动感,服饰图案的设计 上以欧普艺术的视觉感为最大的特点。
• 当时摩托车手所穿
的黑色皮夹克是摇 滚风的一个标志, 上面饰满了纽扣, 醒目的画上刀或骷 髅这类的图案。特 别尖的尖头皮鞋、 褶裤脚的蓝色牛仔 裤,还有链子,都 成了摇滚装束的同 义词。
杰 克 逊 着 摇 滚 风 服 装
迷你裙(mini skirt)
• 也叫超短裙,是 一种长度只及膝 盖以上(通常是 20cm或以上) 的裙子,超短裙 的其中一个定义 是若你在直立时, 你的食指和无名 指可触及裙的底 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