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学溶剂毒性与防护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

生物实验室常用试剂毒性说明(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有机溶剂、硫化氢中毒常见症状与防范措施

有机溶剂、硫化氢中毒常见症状与防范措施一、有机溶剂中毒:有机溶剂主要指可溶解不溶于水的某种物质的液体,广泛应用于清洗、去污、稀释、萃取等生产过程,有的可作为中间体用于化学合成。
有机溶剂几乎都是原发性皮肤刺激物,对人的皮肤、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还有致癌、致畸等毒性。
工业生产中广泛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和有机溶剂挥发气体,通风是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进入冬季后,一些企业为保暖而关闭通风设施、紧闭门窗,造成作业场所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聚积,易引发职业中毒。
另外,有机溶剂和化学品可通过皮肤或衣物接触进入人体,如有机磷农药、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等。
一)、接触岗位:木制工艺品及家具制造、汽车维修行业的刷漆、喷漆作业,人造皮革生产、制鞋、箱包制造等使用有机溶剂的岗位,橡胶黏合剂、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生产等。
二)、常见症状:氯甲醚:可使人出现流泪、咽痛、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发热、打寒战等症状。
苯:引发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可因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
甲醛:引发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打喷嚏、胸闷、气喘等。
二硫化碳:皮肤潮红、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视觉障碍、精神错乱、晕厥。
甲醇:使人头痛、恶心、胃痛、疲倦、视力模糊以至失明,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甲苯:眼及上呼吸道有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严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等症状。
丙酮: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呕吐、气急、痉挛、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乙酸乙酯: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对肝、肾有损害,可致继发性贫血、白细胞增多。
三)、防范措施:1.企业要严格控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无毒取代低毒、低毒取代高毒”的原则,改用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原料,不得使用无标签、无使用说明、无生产厂家标识的“三无”原料。
2.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可安装抽风机、排风扇、排气罩,安装报警装置;有毒有害工种要与其他工种隔离;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常用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环境监测实验室是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场所,而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使用以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环境监测实验室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安全管理措施。
一、常用的危险化学品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品,如乙醇、丙酮、二甲基苯等。
这些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易燃和易爆的特点,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通风,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并严格控制火源和静电,避免发生意外。
2. 重金属盐类环境监测实验室中常用的重金属盐类有铅盐、镉盐、汞盐等,这些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致癌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在使用和储存这些化学品时,需要严格控制接触和扬尘的风险,避免产生污染。
3. 有机氯化物有机氯化物是一类具有较强毒性的化学品,如氯仿、三氯乙烷等。
这些物质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接触量,并采取适当的排放措施,避免造成污染。
1. 严格的购买和采购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所有的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和采购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批。
只有经过专业人员的评估和批准,才能购买和使用这些化学品。
需要与正规的化学品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购买正规的产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的化学品。
2. 安全储存和标识所有的危险化学品都需要储存在专门的储存柜中,按照其危险性和性质进行分类和储存。
需要对储存的化学品进行标识和编号,以便于管理和识别。
对于易燃和易爆的化学品,需要远离火源和静电,对于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单独储存,并加强通风,避免接触和泄漏。
3. 严格的使用和操作规程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和吸入。
需要加强通风,控制浓度和接触量,避免产生危害。
对于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品,需要采取密闭操作和防护设备,避免产生泄漏和接触。
常用溶剂的危害

化学同仁注意了!!!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一、石油醚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中毒表现可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本品可引起周围神经炎。
对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急性毒性:LD5040mg/kg(小鼠静脉);LC503400ppm,4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燃烧时产生大量烟雾。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二、正已烷正己烷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进入机体,但职业中毒仅见于经呼吸道吸收者。
正已烷吸收入血有剂量-反应关系。
大鼠暴露于浓度1800、3600、10800 和3600Omg/m3,6h后血**已烷半减期为1~2h;人接触360mg/m3,安静下4h血半减期为1.5h;生理负荷3h后,半减期为2h。
人按触正已烷313.2~439.2mg/m3及其他溶剂,测定呼出气,平均吸收27.8%± 5.3%,呼吸道存留5.6%±5.7%。
2.分布正已烷在体内分布与器官的脂肪含量有关,主要分布于脂肪含量高的器官,如脑、肾、肝、脾、睾丸等。
3.转化正已烷的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色素C直接参与其氧化代谢。
代谢产物有2-已醇、3-已醇、2-已酮(甲基正丁基甲酮)、2,5-已二酮等。
【毒性】正已烷属低毒类,但其毒性较新已烷大,且具有高挥发性、高脂溶性,并有蓄积作用。
毒作用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轻度抑制作用,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
长期接触可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l.急性毒性正已烷小鼠吸入LC为120~15Og/m3(2h),麻醉浓度为100g/m3 (lh)。
大鼠经口LD50为24~29ml/kg。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

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常用溶剂在实验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这些溶剂也存在着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就化学实验室常用溶剂对人体的危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
一、酒精类溶剂酒精类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虽然酒精类溶剂是广泛认可的较安全的溶剂,但长期接触或大量暴露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乙醇和甲醇的蒸汽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和呕吐。
此外,酒精类溶剂具有易燃特性,一旦接触到明火或高温,可能引发火灾。
二、酮类溶剂酮类溶剂,如丙酮、甲酮等,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溶剂。
酮类溶剂具有挥发性的特点,易于蒸发,并且能迅速在空气中形成可燃的混合物。
长时间暴露于酮类溶剂的蒸汽中,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同时还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导致头晕、失眠等症状。
三、烃类溶剂烃类溶剂,如石油醚、苯等,常用于溶解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烃类溶剂具有强烈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其蒸汽可以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并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头晕、恶心、昏迷等症状。
苯还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苯可能引发血液系统疾病。
四、酸碱类溶剂酸碱类溶剂,如硫酸、氢氟酸、氢氧化钠等,常用于实验室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这些溶剂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肤和眼睛的损伤。
硫酸和氢氟酸还具有强烈的蒸气刺激性,对呼吸道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因此,在实验室中应正确使用和储存酸碱类溶剂,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五、其他溶剂除了上述常见的溶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溶剂也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例如,氯仿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长期暴露会损害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氯甲烷是广泛使用的溶剂,但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神经毒性和肝毒性。
在使用这些溶剂时,实验室人员应保持充足的通风和合适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溶剂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健康,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危害。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三篇)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化学毒物是指那些在一定情况下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引起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以及致畸和致癌等严重后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化学毒物及防护要点。
1. 有机溶剂:有机溶剂是指在常温下能溶解有机或无机物的有机化合物,如苯、甲苯、醇类、醚类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使用,但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这些溶剂可能导致皮肤刺激、呼吸系统疾病和肝脏损伤等。
主要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安全眼镜和呼吸防护设备;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操作;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溶剂中。
2. 酸碱物质:强酸和强碱是常见的化学品,如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它们可能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眼睛损伤和呼吸系统刺激。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酸碱防护手套、面罩或呼吸器;穿戴防护眼镜;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事故发生时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并寻求医疗救助。
3. 重金属:重金属是一类具有高密度和毒性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等。
常见的重金属中毒症候包括铅中毒、汞中毒和镉中毒等。
这些毒物容易通过食物、空气和水进入人体,造成神经系统损害、肾脏损害和癌症等疾病。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和面罩;定期测量工作环境中重金属浓度;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
4. 气体毒剂:气体毒剂是指那些以气体形式存在且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氨气、氯气、硫化氢等。
这种毒剂一般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毒性,吸入或接触后可能导致眼睛、呼吸系统受损甚至窒息。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当气体泄漏时尽量迅速撤离,并寻求医疗救助。
5.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元素或化合物,如铀、钚、放射性核素等。
它们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物进入人体,引起辐射性疾病,如白血病、甲状腺癌等。
防护要点包括佩戴防护手套、眼镜、呼吸器等个人防护用品;遵循正确的防护措施,如远离放射源、加强通风等;接触放射性物质后要及时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
总之,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构成重大威胁,因此在接触这些物质时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

化学实验的安全防护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化学实验安全防护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一、防毒(一)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
1.如HF 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2.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3.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
(二)防毒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2.使用有毒气体(如H2S, Cl2, Br2, NO2, HCl, 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4.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5.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6.实验操作要规范,离开实验室要洗手。
二、防火1.防止煤气管、煤气灯漏气,使用煤气后一定要把阀门关好;2.乙醚、酒精、丙酮、二硫化碳、苯等有机溶剂易燃,实验室不得存放过多,切不可倒入下水道,以免集聚引起火灾;3.金属钠、钾、铝粉、电石、黄磷以及金属氢化物要注意使用和存放,尤其不宜与水直接接触;4.万一着火,应冷静判断情况,采取适当措施灭火;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水、沙、泡沫、CO2 或CCl4 灭火器灭火。
三、防爆(一)化学药品的爆炸分为支链爆炸和热爆炸1.氢、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一氧化碳、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一旦有一热源诱发,极易发生支链爆炸;2.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热爆炸。
(三)防爆措施1.对于防止支链爆炸,主要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散失在室内空气中,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实验室常用有毒试剂

实验中120种有毒试剂(1)Tris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2)氨基乙酸: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吸入尘埃。
(3)X-半乳糖(X-gal):对眼睛和皮肤有毒性。
使用粉剂时遵循常规注意事项。
应注意的是,X-gal 溶液是在一种有机溶剂(DMF)中制备的。
(4)β-半乳糖苷酶:有刺激性,可产生过敏反应。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5)苯二胺: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在通风橱内操作。
(6)苯酚: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致严重烧伤。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操作。
若有皮肤接触药物,可用大量清水冲洗,并用肥皂和水清洗,不要用乙醇洗。
(7)苯甲基磺酰氟化物(PMSF):为一有剧毒的胆碱酯酶抑制剂。
对上呼吸道的黏膜、眼睛和皮肤有极大损害。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操作。
万一眼睛或皮肤接触到此药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丢弃被污染的衣物。
(8)苯甲酸: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不要吸入。
(9)苯甲酸苄酯: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避免接触眼睛。
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10)苯乙醇: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远离火源、火花和明火。
(11)丙烯酰胺(未聚合的):为一种潜在的神经毒素,可通过皮肤吸收(有累积效应)。
避免吸入尘埃。
称量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酰胺粉末时,戴好手套和面罩,在化学通风橱内操作。
聚合的丙烯酰胺是无毒的,但是使用时也应小心,因为其中可能喊有少量未聚合的丙烯酰胺。
(12)蛋白酶K:有刺激性。
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
(13)碘化丙锭:吸入,摄入,皮肤吸收可造成伤害。
刺激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
可诱导突变并可能致癌。
戴好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在通风橱内小心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试剂毒性、注意事项及日常生活防护
①神经毒性。
以脂肪烃(正己烷、戊烷、汽油)、芳香烃(苯、苯乙烯、丁基甲苯、乙烯基甲苯)、氯化烃(三氯乙烯、二氯甲烷),以及二硫化碳、磷酸三邻甲酚等脂溶性较强的溶剂为多见。
②血液毒性。
以芳香烃,特别是苯最常见。
苯达到一定剂量即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往往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血小板减少,最后红细胞减少,成为全血细胞减少。
个别接触苯的敏感者,可发生白血病。
③肝肾毒性。
多见于氯代烃类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三氯丙烷、二氯乙烷等中毒。
④皮肤粘膜刺激。
多数有机溶剂均有程度不等的皮肤粘膜刺激作用,但以酮类和酯类为主。
可引起呼吸道炎症、支气管哮喘、接触性和过敏性皮炎、湿疹、结膜炎等。
防治: 1) 生产和使用有机溶剂时,要加强密闭和通风,减少有机溶剂的逸散和蒸发。
2) 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或防护手套。
3) 皮肤粘膜受污染时,应及时冲洗干净。
勿用污染的手进食或吸烟。
4) 勤洗手、洗澡与更衣。
5) 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早发现中毒征象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应的治疗和严密的动态观察。
日常解毒食品:
1. 蜂蜜
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补强身,排毒养颜的佳品。
功效:对润肺止咳,润畅通便,排毒养颜有显著功效,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适合症状: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有好处。
2.胡萝卜
味甘,性良,养血排毒,健脾健胃的有效解毒食物。
功效:与体内的汞离子结合后,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离子的浓度,加速体内的汞离子的排除。
白萝卜、红萝卜、小萝卜也具有上述功效。
适合症状:用于铅、汞超标的化妆品或饮食中铅汞引起的黄褐斑、蝴蝶斑等皮肤问题。
3.海带
味咸,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排毒、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
功效:海带中的碘能被人体吸收后,促进有害物质,病变物和炎症渗出物的排除,同时海带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能吸收血管中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适合症状:甲状腺肿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高血压、动脉硬化,药物中毒、浮肿。
4.木耳
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消胃涤肠,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
功效:木耳含有一种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将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再排出体处。
适合症状:从事粉尘环境中工作的人,特别应多食。
5.黄瓜
味甘,性平,是具有明显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排毒食物。
功效:黄瓜所含的黄瓜酸,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排出毒素,所含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能美白皮肤,使其保持弹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而且吃黄瓜有助于化解炎症,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
适合症状:肺、胃、心、肝及排泄系统状态不好,夏日里容易烦躁、口渴、喉痛或痰多。
6.苦瓜
味甘,苦,性平,是解毒,养颜美容的少有食物。
功效:苦瓜含有一种具有明显抗癌功效的活性蛋白质,能够激发体内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清除体内有害物质。
适合症状:苦瓜虽口感略苦,但余味甘甜,女性应多吃,以利经血调顺。
7.荔枝
味甘,酸,性温,是解毒止泻、生津止渴、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
功效:荔枝有补肾益精,改善肝功能,加速毒素排除,促进细胞生成,使皮肤细嫩等功效。
适合症状:皮肤粗糙、干燥,尤其是经常熬夜引起的肾虚等。
8.猪血
味甘,性温,是解毒清肠,补血养容,排毒养颜的理想食物功效: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产生一种解毒清肠分解物,能将有害粉尘及金属微粒排出体外。
适合症状:长期接触有害有毒粉尘的人,特别是每日驾驶车辆的司机,另外,猪血富含铁,对贫血而面色苍白者有改善作用。
9.绿豆
味甘,性凉,是清热解毒,去火的常备食品。
功效:常食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适合症状:许多人在吃过肥腻,煎炸,热性的食物之后,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暗疮、痱子,绿豆具有强力解毒功效,可以解除多种毒素,绿豆可以降低胆固醇,又有保肝和抗过敏作用,在绿豆汤中调入蜂蜜饮用,排毒养颜功效更甚。
10.茶叶
性凉,味甘苦,是清热除烦,消食化积,通利小便的排毒卫士。
功效:对醒脑提神,清利头目,清暑解渴的功效尤为显著,茶叶富含一种生物性物质----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
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于保健强身和延缓衰老。
适合症状:茶有明显的防癌抗癌作用,坚持饮茶有防止肿瘤产生的积极功效。
11.大蒜大蒜中的特殊成分能让体内铅的浓度下降。
12.蘑菇能帮助排泄体内毒素,促进机体的正常代谢。
13.草莓能帮助清洁胃肠道,并强固肝脏。
对阿司匹林过敏和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食用。
14.樱桃能去除毒素和不洁的体液,因而对肾脏排毒具有相当的辅助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