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7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炼油污水的排放量连年增加。炼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油、固体悬浮物、溶解性有机化合物以及细菌等,有的甚至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如砷、铬等,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将会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1 国内炼油污水处理现状

1.1 炼油污水的特点

炼油污水是由电脱盐、常减压、催化裂化等工段产生的污水汇集而成,是一种集悬浮油、乳化油、溶解性有机物及盐于一体的多相体系,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COD、BOD、

硫化物、挥发酚、悬浮物以及氨氮等,悬浮物及盐出自电脱盐工艺,油及溶解于污水中的硫化物、酚、氰化物等与原油加工工艺有关。

1.2 炼油污水的处理现状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所用的方法包括重力沉降法、浮选法等;二级处理方法主要是凝聚法、生化法等:三级处理方法有吸附法、膜分离法等。炼油厂污永一般经二级处理可达到排放标准,国内采用三级处理的企业极少,而国外很多炼油厂污水一般都采用三级或深度处理工艺。

2 炼油污水的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近年来炼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重力沉降法

重力优降法是根据油、水两相存在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油水混合物会自动分离。重力沉降法是一种最常见、最简单易行的除油方法,对粒径在100μm以上的浮油去除特别有效,一般作为油水分离的预处理操作单元。合理的水力设汁和污水的停留时间是影响除油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停留时间越长,处理效果越好。重力沉降法的特点是能接受任何浓度的含油污水,可除去大量的污油。

重力沉降除油的主要设备有立式除油罐、斜板式隔油池及粗粒化除油罐等。

2.2 过滤法

过滤法是将炼油污水通过设有孔眼的装置

或通过由某种颗粒介质组成的滤层,利用其截留、筛分、惯性碰撞等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质得以去除。过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投资费用低。但随运行时间的增加,压力降逐渐增大,需经常进行反冲洗,以保证正常运行。

2.3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和提纯,它利用微孔膜将油珠和表面活性荆截留,主要用于除去乳化油和某些溶解油。乳化油处于稳定状态,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学方法很难将其分离,这时用膜分离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膜分离法具有无需破乳,直接实现油水分离,不产生含油污泥,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处理量较小,不太适于大规

模污水处理,而且过滤器容易堵塞、运行成本较高。现在的研究更趋向于将各种膜处理方法结合或者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使用,如将超滤和微滤结合分离炼油污水,膜分离法与电化学方法相结合等也有将臭氧氧化作为超滤的前处理,从而延长超滤避备的使用寿命。

常应用于炼油污水处理的5种膜分离技术为反渗透(RO)、超滤(UF)、微滤(MF)、电渗析(ED)和纳滤(NF)。分离技术关键在于膜的选择,膜材料包括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种,常见的有机膜有醋酸纤维膜、聚砜膜、聚丙烯膜等,常用的无机膜有陶瓷膜氧化铝、氧化钴、氧化钛等。

2.4 浮选法

浮选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气或其他气体产生

微细气泡,使水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使浮力增大而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然后使用适当的除油设备将油除去。主要用来处理含油废水中靠重力分离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和细小的悬浮固体物。

根据产生气泡的方式不同,浮选法可分为加压溶气浮选法、叶轮浮选法、曝气浮选法、引风空气气浮和电解气浮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加压溶气气浮法。为提高浮选效果,可再向废水中加入无机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即絮凝浮选法,则对油水分离的效果还会提高。

2.5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扎固体吸附剂对炼浦污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机物进行表面吸

附。最常用的吸油制料是活性炭,而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因其具有吸油倍率大、保油能力强和后处理方便等优点,成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吸油材料。

活性炭不仅可以吸附污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同时也可有效地吸附污水中的其他有机物。但吸附容量有限(对油一般为30~80mg/g),且成本高,再生困难,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有机吸附材料吸附树脂,吸附性能良好,易于再生重复使用,有望取代活性炭。此外,煤灰、稻草、陶粒、木屑、改性膨润土、磺化煤、碎焦碳、有机纤维、吸油毡、石英砂等也可用作吸油材料。吸油材料吸油饱和后,根据具体情况,再生重复使用或直接用作燃料。

高吸油树脂多是用长侧链烯烃为单体聚合而成的低交联度共聚物,根据合成单体的不同可把吸油树脂分为两类一是丙烯酯类树脂;二是烯烃类树脂。因后者烯烃分子不含极性基团,使该类树脂对油品的亲和力更强,现已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但由于高碳烯来源较少,该研究方向尚处于摸索阶段,所以目前市场上主要还是丙烯酯类产品。高吸油树脂在处理含油量较少甚至痕量油废水时,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一些非常复杂体系的分离方面,其作用更加明显。但对于吸油树脂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a)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提高树脂的吸油性能,强化内部微交联结构,维持其吸油能力。

h)降低吸油树脂成本,利用新型的复合材料节约资源,避免二次污染,循环利用树脂。

c)找出更有效的树脂吸油后处理技术,有效利用能源。

d)提高高吸油树脂的吸油速率。

e)树脂的微观结构与吸油性能的关系尚有待深入探讨。

f)加强吸油树脂与有机溶剂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

2.6 絮凝法

絮凝法又称凝聚法,是向污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污水中生成亲油性的絮状物,使微小油滴吸附于其上,然后用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油分去除。

常用的絮凝剂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

剂,其中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但传统的铝盐和铁盐絮凝剂,投加最大、污泥产生量多,逐渐被近年来出现的高分子絮凝剂取代。无机高分子凝聚剂如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等,有机高分子凝聚剂如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物等具有用量少、效率高的特点,并且受pH值限制小。

2.7 生化法

生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物质,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生化法只对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有效。

根据氧气的供应与否,生化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根据微生物在污水中的存在状态,又可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

法。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外炼油厂中被广泛应用,该法处理效率高,基建费用较低,但要求较高的管理技术水平,运行费用较高。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主要用于处理要求高而水质稳定的污水。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附着于填料载体表面,使繁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存在,从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但是,由于附着在载体表面的微生物量较难控制,因而在运转操作上灵活性差,而且容积负荷有限。

2.8 超声波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一般在2×104~5×108Hz之间,具有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等特点。超声波在水中可以发生凝聚效应、空穴或空化效应。当超声波通过含油污水

时,造成微小油滴与水一起振动。但由于大小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相对振动速度、油滴将会相互碰撞、粘合,使油滴的体积增大。随后,由于粒子已变大,不能随声波振动,只能作无规则运动。最后水中小油滴凝聚并上浮,油水分离效果良好。超声处理乳化油污水时,必须先通过实验,以确定最佳的声波频率,否则可能出现超声粉碎效应,影响处理效果。

2.9 磁化法

磁化法是将磁种投入炼油污水中,利用含有磁种的废水絮绒体与水中其他物质的磁性差异来达到分离的目的。按磁场类型可分为永磁分离、电磁分离和超导磁分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磁凝聚分离、磁盘分离和高梯度磁分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连续式或间歇式,凝聚沉降

分离和磁力吸着分离。常用的磁种是商品磁粉。目前磁化法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寻找廉价的磁种以及将此种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成为此种方法的研究热点。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重视及我国对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目前我国传统的炼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已不能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于复杂的炼油污水而言,采用一二种工艺技术加以处理就可以满足排放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47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炼油污水处理技术进展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炼油污水的排放量连年增加。炼油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油、固体悬浮物、溶解性有机化合物以及细菌等,有的甚至可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元素,如砷、铬等,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将会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 1 国内炼油污水处理现状 1.1 炼油污水的特点 炼油污水是由电脱盐、常减压、催化裂化等工段产生的污水汇集而成,是一种集悬浮油、乳化油、溶解性有机物及盐于一体的多相体系,主要污染物包括石油类、COD、BOD、

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膜分离作为一种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率高以及能耗低的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概述了膜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含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产生膜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认为膜技术是21世纪水处理领域的优选技术。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含油污水;膜污染 含油水体的来源很广,从工业生产诸如石油开采到石油化工,海上运输、机械制造等等到食品、屠宰、医药以至家居生活无所不有[7]。所以含油污水的种类和性质也就非常繁杂,出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考虑,经济、有效地处理含油污水是满足当前可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的关键[1]。有多种膜可用于油田采出水处理。按材质分,有无机膜和有机膜;按原理分,有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和电渗析膜等。采出水处理时膜i应用的多样性与采出水的水质复杂性、多变性和处置目的的多样性密切相关[2]。在石油开采业中,膜分离技术有着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14]。 1.微孔过滤膜系统 当地层很致密,渗透率很低时,要求水中悬浮物很低(小于1 mg/L),并且要求控制粒径(小于1μm)。为保证水质,国外80年代开始就大量使用用一种折叠式微孔滤膜滤芯,桂林过滤器厂、江汉机械研究所、华北油田设计院等进行了类似滤芯、井口过滤设备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在大庆、胜利、华北、南阳、大港等油田进行了小范围现场应用[2]。由于这种滤芯材料抗油污染性能差,定期更换烦琐,费用高,无法适用于油田现场。因此,目前这类采用一次性滤芯的微孔膜在国内油田基本被淘汰。 在1991年前后,美国研究了一种无机陶瓷微滤膜处理采出水用于油田回注,并在路易斯安那、墨西哥湾的海上及陆上油田进行小规模生产试验[3]。滤膜材质为具有不规则微孔的α-铝钒土,产自法国;单体长0.85 m,厚度为30~50μm,微孔孔径0.2~0.8μm,单元过滤面0.8 m2。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温度、压差、膜面流速、孔径等参数对过滤特性的影响。针对膜处理中最为关键的清洗问题,设计了脉冲及预处理工艺,有效地延长了过滤周期。1995年,

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场工艺流程

某化工厂污水处理场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我厂采取隔油、气浮、曝气、过滤工艺处理炼油污水,担负着全厂含油污水处理和净、下排放任务。其中净下水即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北朝鲜水除铁罐的反冲洗水、软化水的再生、反洗,锅炉除渣的冷却用水(现以改为油炉)以及机修、环保、化验等车间所排放的废水;含油污水处理后废水都要经过沉沙池沉淀后,要由净下水泵房1#、2#卧式泵,3#立式泵排出厂外。 含油污水即来自罐区、催化、常减压、液化气、污水厂自身排水,循环水排污、置换、溢流等含有一定数量污油的水通过含油污水下水井,依靠重力流入含油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内,含油污水1#(立式泵)2#(卧式磁)机泵把含油污水打入平流式隔油池内,经刮油面刮油,集油管集油打入污油脱水罐内,静止4小时,加热60-80℃进行脱水,直到脱水见油为止。并与车间、调度联系送油。 隔油池内污水经气浮加压泵1#、2#泵加压,同时由加药装置加药(混凝剂)一起进入溶气罐,溶气罐上风线,向溶气罐内输入空气,溶有絮凝剂,空气的污水经减压阀,释放器减压进入气浮池,污水中乳化油,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凝聚在气泡表面,一起上浮,用刮渣机将浮渣刮至集渣槽内,依靠重力自流进入泥渣池。浮选后的水经过溢流堰依靠重力流入曝

气池。在曝气区生化曝气后,水中油、硫、氰化物及其它被活性污泥吸附氧化,剩余污泥由虹吸提升管送至泥渣池,通过曝气池净化后的水经溢流堰,依靠重力自流生化池内。再2滤前泵打入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依靠重力进入净下水集水池内由净下水提升泵排除厂外。过滤器反洗由反洗泵1# 2#吸净水池(与净下水集水池相通)内水反洗,反洗后的水进入集水池。气浮池内的泥沙、曝气池内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池后,由污泥浓缩罐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池后,由污泥泵打入污泥浓缩罐,浓缩后的污泥经脱水后进入真空转鼓过机压缩,泥饼由泥车送出厂外堆埋。

关于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关于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9-26T15:17:08.5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6期作者:郑洪伟 [导读] 石油化工废水组成复杂、浓度高、毒性强和难降解,因此对环境危害大。 辽河油田建设工程公司辽宁省 124120 【摘要】石油化工废水组成复杂、浓度高、毒性强和难降解,因此对环境危害大。本文首先介绍了有关石油化工废水处理的各种方法,如物化法、化学法和生化法,然后阐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处理效果。最后,提出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废水资源化,并用高效的末端治理方法处理废水,是石油化工行业水污染控制的出路。 【关键词】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清洁生产;废水资源化 引言: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为原料,以裂解、精炼、分馏、重整和合成等工艺为主的一系列有机物加工过程,生产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大、污染物浓度高且难降解,污染物多为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技术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新的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主要分为物化法、化学法和生化法。本文对这三种方法进行简单的综述。 1物化法 1.1气浮 气浮是利用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作为载体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随气泡浮升到水面而加以分离,分离的对象为石油产品以及疏水性细微固体悬浮物。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气浮常放隔油、絮凝之后,有广泛的应用。经试验得出,将涡凹气浮(CAF)系统置于隔油池后处理石化含油废水,进水含油约200 mg/ L,出水含油低于10 mg/ L,去除率达95%;若原水未经隔油处理,COD和油的去除率显得不稳定[1]。新疆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厂用CAF处理石化废水,系统运行良好,能有效去除悬浮物、乳化油和COD等污染物,尤其能有效去除硫化物,解决了传统工艺的难题。 1.2吸附 吸附是利用固体物质的多孔性,使废水中的污染物附着在其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在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吸附常与臭氧氧化或絮凝联用。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公司开发成功一种新型络合吸附树脂,可用热水脱附再生,大大降低了化工废水处理及资源化的成本。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新研制的络合吸附材料对于芳香磺酸盐的吸附容量提高了1倍左右,树脂强度提高50%以上,成功地解决了在极性有机溶剂和无机盐共存的废水中,对芳香磺酸类有机物选择性吸附分离的技术难题。该材料的显著特点,就是可用热水进行脱附再生,因而没有二次污染。 1.3膜分离 膜分离主要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能有效脱除废水的色度、臭味,去除多种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出水水质稳定可靠,且占地面积小,运行操作完全自动化,被称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但是需要投资大,污水处理量小。经试验得出,采用浸入式双膜法进行工业废水回用处理技术与外置式双膜法的区别在于,不用把废水进行化学絮凝和沙石过滤,而是直接把超滤膜浸入工业废水中,经过一级处理后,再利用反渗透膜进行二级处理,该系统产水率为90%,出水SDI低于3,油类低于1 mg/ L,但对电导率的去除作用不明显;反渗透产水率大于75%,脱盐率大于99%,出水水质满足石油化工生产要求,可回用于生产流程。该方法工艺流程短,系统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2化学法 2.1絮凝 絮凝法是向废水中加入一定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使废水中不易沉降和过滤的悬浮物等集结成较大颗粒而分离的方法。石油化工废水处理中,絮凝通常与气浮或沉淀联用,用于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试验表明,采用复合絮凝剂的处理效果优于只使用单一絮凝剂。大连轻工学院和大连民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与少量丙烯酰胺共聚后得到一种新型淀粉及羧甲基淀粉基高分子系列环保絮凝剂[2],该絮凝剂克服了以往高分子絮凝剂高成本、有毒的缺点,实现了废水处理的高效、经济、无污染。据称,该新型絮凝剂可单独用于废水处理,也可和其他无机混凝剂配合使用,用量少、效果好、使用方便,现已成功实现千吨级的中试生产,产品在大庆油田、昆明滇池以及石化、造纸、印染、洗煤等行业成功应用。 2.2湿式氧化 湿式氧化分为湿式空气氧化和催化湿式氧化。湿式空气氧化是在较高温度(150~350℃)和压力(0.5~20.0MPa)下,以空气或纯氧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的化学过程,适合处理有毒有害污染物和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3]。在稳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反应速度快、处理效率高、二次污染低及可回收能量和物料。催化湿式氧化是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H2O和N2等无毒无害物质的过程,它具备湿式空气氧化的优点,同时反应时间更短、转化效率更高,但pH、催化剂活性对反应影响较大。我国炼油厂和以石油馏分为原料的化工厂多采用碱精制工艺,生产过程会排出大量含高污染物的碱性废液,废液中COD、硫化物、酚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占石化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20%~ 30%,是石化企业的主要恶臭污染源。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上海高桥分公司开发了炼油厂碱渣及其废水处理工业应用技术,采用缓和湿式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开发成功内循环湿式氧化反应器、脱臭后气液混合物分离、冷却和尾气净化循环冷却塔等5项专有设备和工艺技术,取得两项废碱液处理专利。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此项技术可使废碱液中的硫化物质量浓度从8g/L降到0.5mg/L以下,酚质量浓度从10g/L降到2mg/L以下,COD从150g/L降到 500mg/L以下,符合炼油废水处理场进水的水质标准。 3生化法 电-生物耦合技术硝基苯类、卤代酚、卤代烃、还原染料等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或产品,但它们都很难被微生物所降解。中国科学院过

含油废水的处理

含油废水的处理 1、含油废水的定义 含油废水是石油开发利用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面广量大的污染源,含油废水是指:含有脂(脂肪酸、皂类、脂肪、蜡等)及各种油类(矿物油、动植物油)的废水。含油废水的特点是COD、BOD高,有一定的气味和色度、易燃、易氧化分解,一般比水轻、难溶于水,其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恶化水质、危害水产资源;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大气;影响农作物生产;影响自然景观;影响洁净的自然水源。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mg/L。 2、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 油分主要以悬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和油一固体物等形式赋存在水体中。含油废水中的浮油一般可采用重力场分离技术予以去除,溶解油可通过水体中生物进行分解净化。而以胶体状态存在的微细分散油及乳化油,粒径较小,状态稳定而较难去除。 1)悬浮油:粒度≥100um,静置后能较快上浮,以连续相的油膜漂浮在水面上。 2)分散油:粒度为10~100um,悬浮、弥散在水相中,在足够时间静置或外力的作用,可凝聚成教大的油滴上浮到水面,也可能进一步变小,转化成乳化油。 3)乳化油:粒度为0.1~10um(极微细的油滴),由于油——水界面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以水包油的形式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单纯用静置的方法很难实现油水分离。 3、目前对含油废水的处理方法 目前含油废水常用的分离技术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破乳法、生化法和电化学法,分离难易程度取决于油分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其中物理法主要是:

a)重力分离法: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水的不相溶性进行分离的方法(一级处理),处理对象是浮油和部分分散油,主要的设备是隔油池,优点是能除去粒度在150um以上的油,运行稳定、除油效果稳定、处理费用低;缺点是池体大、占地面积大、不能除掉乳化油。 b)离心分离法:利用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相对密度大的水抛向外圈,而相对密度较小的油则流在内圈并聚结成大的油珠而上浮分离(一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离心分离机(或水力旋流器),优点是能除去5u m以上的油,处理量大、分离效率高;缺点是能耗高、出口易相成污垢。 c)粗粒化法:利用油水两相对聚结材料亲和力的不同来进行分离。含油废水通过粗粒化材料时,其中细小的油滴聚结成较大的油粒,从而加大上浮速度(二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加了特殊滤料的滤池,优点是设备小型化,操作简单。可把5~10um粒径以上的油珠完全分离,无需外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缺点是滤料易堵、长期使用效果下降,存在表面活性剂时效果差。 d)过滤法(膜分离法):利用颗粒介质滤床的截留及惯性碰撞、筛分、表面黏附、聚并等机理,去除水中油份(二级处理)。处理对象是分散油、乳化油。设备是过滤机,优点是出水水质好、设备占地面积小、简单、无浮渣;缺点膜孔易堵塞,清洗困难、操作费用高,不适合大规模处理。 其次是物理化学法,主要代表工艺是浮选法(气浮法): 利用油珠黏附于水中的微气泡后使浮力增大而浮上分离,主要针对含油废水中靠重力分离自然浮上难以去除的分散油、乳化油(要投放无机或有机的絮凝剂),用来去除分散油,乳化油。需要空压机,气浮设备等。优点是浮化效率高、操作容易控制,工艺成熟。缺点也很明显,如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浮油较难处理,还会有大量的浮渣。 最后是化学法,主要包括凝聚法和盐析法: a)凝聚法:向乳化废水中投加一定比例的絮凝剂,在废水中水解后生成亲油性的絮装物,使微小的油滴吸附于其上,絮凝产生矾化等物理化学作用,然后用沉降或气浮的方法将矾花及吸附于其上的油去除。主要适合的去处对象是乳化油,该法的优点是速度快,装置小、设备费用低,操作管理简单。缺点是投药量大,运行费用高,排渣量大。

炼油厂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与技术方案优化

炼油厂污水处理工艺改造与技术方案优化 炼油废水最初采用油分离、气浮、曝气处理。该工艺不考虑氨氮的去除和出水处理不符合排放标准。针对原工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以提高脱油能力,增加脱氮工艺,并通过曝气生物滤池对出水进行进一步处理,达到出水COD,氨氮浓度不大于60,10 mg/L,改造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节约投资,效果稳定,效果良好。抗冲击能力强,运行成本低.。对同类炼油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标签:反硝化过程;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技术改造 为使石油产品的生产和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建设,扩建和优化污水处理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老三套技术改造的技术要求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减少投资,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实现部分回用。本文以某炼油厂为例,介绍了“老三套”污水处理技术改造方案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1 技术改造方案确定 1.1 原来的工艺流程 炼油厂年原油处理量为100万吨。有多种生产设备,如常压和真空、催化、动力、溶剂油、气体分离和油罐。设计废水处理能力120 m3/h。 1.2污水处理厂存在的问题和改造要求 1.2.1 存在问题 ①二浮选槽出水含油量过高,出水氨氮与进水相比无明显下降。如果达到“山东半岛流域综合排水标准”2010一级排放标准,综合污水排放二级标准就更难达到;②原有的“老三套”工艺不完善,存在许多技术缺陷,使出水难以达标。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反硝化工艺,气浮效果差,处理过程短,生化效果难以维持。 1.2.2 改造要求 ①原污水处理系统仅采用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出水氨氮难以降解,改造时应考虑反硝化过程;②原两级气浮系统的除油效率低于55%,除油效率低,导致水的曝气不能达标。转化后的油的去除率应提高,使进入生化系统的油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0mg左右;③出水COD应符合山东省半岛流域2010综合水污染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即COD浓度不超过60mg/L,达标后出水可部分回用于冷却水; ④新改造设施应与原设计水量120m3/h相匹配;⑤改造应充分利用原结构,节约投资,稳定治理效果。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

第1章概论 1.1油田含油污水的来源及处理现状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采油技术不断进展,先后经历了一次、二次、三次采油。一次采油靠天然能量为动力;二次采油以人工注水方式来保持地层压力;三次采油是通过改变注入水的特性来提高采油率。目前油田要紧进行二次、三次采油。我国多数油田已进入石油开采中后期,使用注水方法开采原油,原油含水率逐年上升,油田含水率高达80%,甚至90%,含油污水的处理是油田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地下采出的含水原油称“采出液”,经脱水分离出来的水称为“油田采出水”,也称“油田污水”。由此可见,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油田含油污水要紧来源于原油脱水站,其次是各种原油储罐的罐底水、将含盐量较高的原油用清水洗盐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洗井废水等[1]。由于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后要紧用于回注,处理的要紧目标污染物为油类物质和悬浮物。 油田采出水如未进行处理就回注,则由于污水与注水层的不配伍性而生成的新沉淀物专门容易堵塞注水层的微小裂缝和缝隙,从而导致注水层渗透率下降,进而降低污水回注的速度[2]。因此为提高注水效率,延长注水井寿命,减少投资,降低成本,

在回注前必须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去除油类物质的过程中,悬浮物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去除,因此在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中,油水分离技术和过滤技术构成常规处理流程的主体,同时辅以防垢、缓蚀、杀菌等化学处理措施,来满足当污水含油量在1000mg/l 以下、悬浮固体在300mg/l左右时,处理后水能达到中、高渗透率油层所需的注水水质要求[3]。 1.2水质标准简介 1.2.1净化污水回注水质标准 1.2.1.1注水水质差不多要求 注水水质必须依照注入层物性指标进行优选确定。通常要求:在运行条件下注入水不应结垢;注入水对水处理设备、注水设备和输水管线腐蚀性要小;注入水不应携带超标悬浮物,有机淤泥和油;注入水注入油层后不使粘土发生膨胀和移动,与油层流体配伍性良好。假如油田含油污水与其它供给谁混注时,必须具备完全的可能性,否则必须进行必要的处理改性后方可混注。考虑到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要严格限制水中固体颗粒的粒径。 1.2.1.2注水水质标准 由于各油田或区块油藏孔隙结构和喉道直径不同,相应的

含油污水处理方案

废水处理设备设计方案 用户名称: 设备名称:含油废水处理装置 设计单位:江苏高能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日期:二0一二年一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础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污水水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处理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污水进水水质?错误!未定义书签。 4、污水出水水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设计范围及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设备施工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工艺流程及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处理工艺流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艺流程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污泥及浮油处理说明?3 七、设备技术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隔栅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隔油池?错误!未定义书签。 3、调节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上向除油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5、四级反应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下向分离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上向分离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过滤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加药装置?8 10、污泥处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系统控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主要构筑物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主要设备及材料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一、电器功率及运行成本?错误!未定义书签。 1、配套电器功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运行成本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及基本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公司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相关图纸?错误!未定义书签。

炼油污水处理达标措施

炼油污水处理达标措施 【摘要】:针对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上游生产装置所排污水水质不符合要求、含油污水气浮系统溶气泵及管道容易结垢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主要有:增加除油设施、增加原排含油污水处理系统的含碱污水改入汽油碱渣装置中和处理流程、混合碱渣(液态烃碱渣和汽油碱渣)改入污水汽提装置处理流程、加强上游装置污水排放和污水处理管理。经过技术改造和精细管理,处理后的含油污水COD稳定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水平,同时实现部分污水回用。 [关键词]炼油,污水处理,达标,措施 公司污水处理系统始建于1997年,设计处理能力1000m3/h,出水执行国家二级排放标准。油品质量升级改扩建工程实施时,根据环评批复要求以老带新,配套对污水处理系统实行污污分质处理及污水部分回用改造,并增加了深度生化处理设施,以使排放出水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实现污水部分回用。其中含盐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一级涡凹气浮、二级溶气气浮、短程硝化和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含油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隔油、一级溶气气浮、二级溶气气浮、接触氧化、水解、氧化沟、BAF生化处理,处理后的部分含油废水经吸附过滤、杀菌后回用。同时,在含盐污水上游来水之一的常减压装置电脱盐切水后新增浮油分离收集器(罐中罐)对电脱盐污水进行初步处理。2014年元月份,污污分质处理系统开始投用,由于含油污水处理系统上游水质不能稳定达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水质指标等原因,其中含油污水外排水质不能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亦无法实现污水部分回用。为此,公司需查找原因,组织整改和调试,以实现废水稳定达标。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污水处理系统进出水质现状分析 2014年2月份,含油污水外排水质COD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合格率仅约50%,详见表1,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因为生化法对进水负荷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而生化系统进水(隔油汽浮后)及上游来水的COD和石油类经常超过设计值,详见表2和表3,因此对生化处理的运行很不利,出水水质COD稳定达标存在较大困难。 表1 2014年2月含油污水外排水质(mg/l)

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炼油厂含油废水处理(新版)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化集团炼油厂年处理原油为100万t,每天排放2000t工业废水,废水中含有较高的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COD、悬浮物等。该厂从环保出发,不断摸索改进废水处理工艺,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炼油废水先回收污油再通过生化处理的技术是可行的,该工艺不但有效地回收了污油,而且使处理后的废水达到了排放标准。 一、除油机理 1.该厂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油灌区脱水;装卸车栈桥排水;生产装置工艺过程中油气和油品的冷凝水,因此废水中所含油主要成分是悬浮油,这种油料径大于100μm,油珠在水中能自行上浮,易于分离,采用调节和隔油池二重分离,取得较高的去除率。 2.粒径小于100μm的分散油和乳化油,由于其体系稳定,不

易上浮,去除采用以下方式: (1)在气浮池前设置溶气罐,通过空压机加压空气在溶气罐中与水、混凝剂充分混合接触,扩散为细微气泡。 (2)混凝剂在废水中离解成带电离子,中和废水中细小颗粒及胶体粒子中相反电荷,消除它们的静电引力,破坏乳化油的稳定性。 (3)(1)中的气泡流入(2)中破乳后的含油废水,气泡与悬浮在水中的微小油滴形成絮凝体,一起上浮水面使之去除。 二、废水处理工艺 该厂废水量较大,24h连续处理。将废水先用泵打入调节池分离浮油,然后自压进入隔油池,再次分离浮油,然后通过溶气罐(由空压机通入加压空气,加入混凝剂,气液充分混合)再进入气浮池除去部分硫化物和乳化油,气浮池的水自压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机叶轮的不断搅拌使活性微生物与含大量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充分接触,其中一部分被吸附的有机物作为进行生物繁殖生长和运动所必须的能量,分解为简单稳定的无机物,如CO2、H2O与NH3直接排放,另一部分有机物则由微生物合成新细胞,继续进行生命活动。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探索

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探索 以油田含有污水处理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含油污水中的油所存在的主要形态、不同形态油的含有污水常用方法深入探究各种污水处理方式,目的在于提高油田采油质量。 标签: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 当前我国的石油开采逐渐的深入进行,油田开采逐渐的进入轴中后期,原油中的含水率已经超过了70%,很多油田都达到了90%。在进行油水分离的过程中会存在有大量的含油污水,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未能经过有效的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严重的损害自然环境,同时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出最为合理的含油污水处理技术,这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含油污水中的油所存在的主要形态 ①悬浮状油品:此时可以通过油水不同密度来实现分离处理;②乳化状的乳化油:该油品一般粒径较小通常处于25~0.1μm之间,不可沉,这是因为乳化油表面中存在有一层乳化剂所形成的稳定膜,导致了油滴之间的合并;③溶解油:该油品的粒径不会超过0.1μm,甚至会更细小,分离更加困难。 2 不同形态油的常用处理方法 2.1 可浮油的处理方法 2.1.1 过滤法 通过颗粒物质中的滤床的截流以及惯性的碰撞、筛分、聚并等激励,从而将水中的油分直接的去除掉,此后在需要进行更加深层次的处理。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就是石英砂、玻璃纤维等等物质。应用该种方法的处理设备非常的简单方便,并且需要投入的资金也比较少。但是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就会导致内部压力变大,应该采用反复冲洗的情况来进行,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 2.1.2 物理隔油 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就是隔油池,主要是平流隔油池、斜板隔油池等等。隔油池表面所存在的浮油通常需要采用油管排出或者是应用机械将其撇出,而小油池通常是人工的方式来进行的。该种方法可以直接将粒径超过60μm的大油滴与固体颗粒物清除掉,并且操作简单、系统稳定性,可以适用多种情况,但是对于小粒径的油滴效果非常差。 2.2 乳化油的处理方法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23页

目录 1.水体油污染来源 (2) 2.水体中油污染的危害 (2) 2.1石油对生物的毒性及危害 (2) 2.2石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2.3恶化水体,危害水产资源 (3) 2.4污染大气 (3) 2.5影响农作物生长 (3) 2.6影响自然景观 (3) 3.油类在水体中的存在状态与处理方法的关系 (4) 4.水体油污染治理方法分类 (5) 4.1按油类污染物产生与排放过程分类 (5) 4.2按对水体中油类污染物实施的作用分类 (5) 4.3按处理原理分类 (5) 4.4按处理程度分类 (6) 5.常用除油工艺简介 (6) 5.1隔油 (6) 5.1.1原理 (6) 5.1.2构造 (6) 5.1.3各种类型隔油池简述 (7) 5.1.3.1平流式隔油池(亦称API隔油池) (7) 5.1.3.2平行板隔油池(亦称PPI隔油池) (8)

5.1.3.3波纹板式隔油池(亦称CPI隔油池) (8) 5.1.3.4倾斜板式隔油池(亦称TPI隔油池) (8) 5.1.4各种类型隔油池的比较 (9) 5.2气浮(Flotation) (9) 5.2.1工作原理 (9) 5.2.2气浮分类与工艺原理 (10) 5.2.3各气浮法工艺简述 (10) 5.2.3.1电解气浮法 (10) 5.2.3.2散气气浮法 (11) 5.2.3.3溶气气浮法 (11) 5.2.3.4.涡凹气浮(CAF) (13) 5.2.4气浮的影响因素 (16) 5.2.4.1气泡的分散度 (16) 5.2.4.2水质 (16) 5.2.4.3压力和温度 (17) 5.2.4.4浮选剂的作用 (17) 5.3聚结法(粗粒化)除油技术 (17) 5.3.1聚结法(粗粒化)除油原理 (17) 5.3.2聚结除油步骤 (18) 5.3.3聚结材料的选择 (19) 5.3.3聚结法(粗粒化)除油的常用装置 (20) 5.3.4聚结除油装置构造 (20)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石油化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一般可概括为烃类、烃类化合物及可溶性有机和无机组分。其中,可溶性无机组分主要是硫化氢、氨类化合物及微量重金属;可溶性有机组分大多能被生物降解,也有少部分难以被生物降解,或不能被生物降解,如原油、汽油和丙烯等。国内大多数炼油污水处理厂采用“老三套”处理工艺,即隔油—气浮—生化,或其改良、改进工艺。随着我国劣质高酸原油加工量的逐年增加,常规“老三套”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废水排放标准。环烷酸是高酸原油加工废水的特征污染物,主要由环状和非环状饱和一元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其通式为 CnH2n+zO2,含有少部分芳香族酸以及 N、S等杂原子,相对分子量在 120~700。环状结构的环烷酸以环戊烷和环己烷为主,非环状环烷酸具有比一般支链脂肪酸难降解的烷基侧链结构。环烷酸具有难挥发、难生化降解、有表面活性等特点,是高酸原油废水处理工艺复杂、处理难度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炼油厂设计加工高酸重质原油,其配套污水处理厂存在污染物处理效果不稳定,出水COD难以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等问题。对原有工艺流程升级改造,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排放,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借鉴。 1 污水处理厂概况 1.1 设计水质及流程 1.1.1 设计进出水水质 炼油厂各生产装置排放的含油、含盐污水经收集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混合后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标准见表1。 1.1.2 设计流程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如图 1所示。

表 1 污水处理厂设计进出水水质标准

1.2 运行现状 1.2.1 石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污水处理厂界区入口处石油类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 53.74mg/L,最大值为 155.00mg/L;经调节罐隔油处理后,石油类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 63.77mg/L,最大值为 114.00mg/L;经斜板隔油—两级气浮后,出水石油类污染物的平均浓度为 3.57mg/L,最大值为 9.36mg/L。各处理单元石油类污染物监测指标见图 2。由图 2可知,石油类污染物可达标排放。 1.2.2 COD的去除效果 污水处理厂界区入口处 COD的平均值为3887mg/L,最大值为 6631mg/L;经隔油处理、均质调节后,COD的平均值为1947mg/L,最大值为2268mg/L;经 A2O生化池 +MBR+臭氧氧化后,COD的平均值为 107mg/L,最大值为 139mg/L。各处理单元氨氮监测指标见图 3。由图3可知,进水 COD大幅超设计标准,处理后污水不能达标排放。

(完整版)含油废水处理方案

方案号:LG-F0618 废水净化方案 (日处理5T) 核心技术:微纳米膜分离技术 成都澜谷科技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5月

北京博鑫精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项目概况................................................................................................................................. - 1 - 1.1编制依据、资料及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 1 - 1.2编制原则........................................................................................................................ - 1 - 2.进出水水质概况....................................................................................................................... - 2 - 2.1水量水质指标................................................................................................................ - 2 - 2.2设计工艺流程图............................................................................................................ - 2 - 2.3工艺流程介绍................................................................................................................ - 2 - 3核心技术介绍........................................................................................................................... - 3 - 3.1 微纳米处理技术介绍................................................................................................... - 3 - 3.2 应用领域:................................................................................................................... - 3 - 3.3 微纳米过滤设备技术特点:....................................................................................... - 3 - 4.中水回用微集成设备设计介绍............................................................................................... - 4 - 4.1 隔油池........................................................................................................................... - 4 - 4.2 反应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沉淀池............................................................................................................................ - 4 - 4.4 气浮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5m2MBR ........................................................................................................................ - 4 - 4.6 污泥处理....................................................................................................................... - 4 - 5设备投资概预算....................................................................................................................... - 5 - 5.1设备配置清单......................................................................................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备投资概预算............................................................................................................ - 5 - 6.运行成本估算........................................................................................................................... -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