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及练习题DOC
中考语文第11课题《文言文阅读三》复习教案苏教版.doc

课题:文言文阅读(三)[复习过程]一. 导入谈话:7—9年级学段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平时没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那么阅读课外文言文肯定是比较困难的。
“功夫在课外”,文言文知识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要靠我们平时多阅读,多记忆,多理解,多归纳,多积累,只有这样,我们阅读文言文才能心有灵犀,也才能游刃有余。
综观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情况,对文言文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l.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
2.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3.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4.文意的理解和内容的分析评价等。
考查的选文内容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2010年泰州卷的文言文选文将仍然取自课外,但篇幅短小,文意浅显,注重考查学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比较,辨析,归纳,找出词语运用的有关规律。
把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尤其是把握尚有生命力的实词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或用法,如“之、其、而、以、于、因、为、焉、乃、则、然、或”等。
其次,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朗读、背诵要准确、顺畅,要把握朗读节奏,文言文朗读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也要注意一些语法现象,如发语词或句首连接词后要停顿,主谓之间要停顿,介宾短语往往是独立单位等。
再次,要了解文言文的常见句式,掌握文言句子的翻译原则。
如省略句翻译要补出省略内容,倒装句翻译要按现代汉语习惯确定语序,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尽量保留原文句型,表达文意不走样,等等。
最后,要注重整体感知,掌握阅读技巧,全面准确地把握文言文的文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既要理清文章结构,概括文段内容,又要联系选文出处、作者背景,了解写作目的,多角度思考问题,把握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感情,二. 导学:巩固拓展延伸(2009·泰州)文言文阅读理解。
(完整word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基础教案新人教版

(完整word版)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基础教案新人教版亲爱的读者: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基础教案本课内容在教材(中考)中的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能力,因此,在历年的中考中,课外文言文是必考内容,也是中考命题中必不可少的考查点。
在语文学科的考查中,分值为9分,因为考查内容来自课外,学生对文言文理解较难,掌握较难,更能够考查学生的对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分辨出学生文言文解答能力的高低。
所以,看似分值不多,但能拉开学生的距离。
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1.分析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命题规律;2.掌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方法本课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教法):1.讲授法。
2.讲练法。
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规律;2.掌握课外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讲解内容:一、新课导入二、考查要求《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
”三、选文类型课外文言文阅读常选取篇幅短小精悍的文章,包括有教育意义、情节相对完整的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
四、考查题型及答题方法1.文言实词解释或词义辨析;答题方法:根据语境,尽量联系课内所学的知识解释,实在找不出,找和它相关、现在仍在使用的词义代入,再联系上下文检验是否合适。
2.文言句子翻译或断句;答题方法:(1)翻译:用逐字逐句直译法,句中的重点实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注意特殊句式的位置调整。
(2)断句:①一事(物)一断;②主语或动词旁断开;③特殊用法,如对偶句可对应断开。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教案

[注] ①典史:知县下属最低级官吏。 ②杂番:指汉 人和少数民族杂居。③鬻(yù):卖。④仰:依赖、依靠。 ⑤我曹:我们。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心好.之( 爱好、喜欢) (2)继盛简.子弟秀者百馀人( 选拔、挑选)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3.请简要概括造砖坯的过程。
示例:先用水浸润泥土,再赶牛去践踏, 再将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 ,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归纳概 括能力。解答此题可围绕文中的“汲水滋土,人 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 线弓戛平其面,而成坯形”一句,用自己的话表 述出来即可。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3.文章写了司马光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十分爱读《左氏春秋》,废寝忘食; 每次去扫墓一定去看望哥哥,悉心侍奉。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归纳概 括能力。区别于以往对于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难度适中。
考向探究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当堂检测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例 1:[2017·吉林]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砖(节选)
凡埏泥①造砖,亦掘地验辨土色,或蓝或白,或红 或黄,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者为上。汲②水滋土, 人逐数牛错③趾④,踏成稠泥。然后填满木框之中,铁线 弓戛⑤平其面,而成坯形。
(选自《天工开物》) [注] ①埏(shān)泥:揉合黏土。②汲:从井里取 水。泛指打水,取水。③错:交错,错杂。④趾:脚。 ⑤戛:刮平,削平。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课外文言文的出题规律;3、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教学重点:1.夯实基础知识,掌握答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夯实课内文言知识,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练习2017—2018年绍兴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并归纳文言文考试分值、形式、题型特点。
二、明确课外文言文试题考查要求:1、分值:20分2、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文言虚词的作用;②顺畅朗读,断句停顿;③句子的翻译和理解;④理解文意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考查的选文内容: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材料由短小逐渐增加内容,文意由浅显上升阅读难度,选段由一篇文言文和一首古诗词对比性阅读,注重考查生的文言迁移能力。
三、具体考查内容复习及应试策略:(一)、字词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教学案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一、学习目标:1.分析课外文言文的出题规律;2.掌握课外文言文的解题技巧。
二、教学过程:(一)《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评析其思想内容。
”(二)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直译遵循“替、留、删、调、补”五字诀。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2011·浙江省义乌市)濠州定远县①一弓手②,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
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
”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③,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
观者如堵墙。
久之,各未能进。
弓手者忽谓偷曰:“尉④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
”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
②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
③村步:村埠头。
步,通“埠”,码头。
④尉:指县尉,维持本县治安。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善.(善于、擅长) 用矛 B.一举而毙.(杀死)C.适值.(刚好)偷在市饮酒 D.弓手者忽谓.(对……说)偷曰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皆服其.能空乏其.身B.弓手者因.事至村步罔不因.势象形C.遂.曳矛而斗遂.许先帝以驱驰D.见必与之.决生死时人莫之.许也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外文言文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外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3. 通过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选择5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文言文。
2. 分析每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表达技巧等方面。
3. 对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语法等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阅读选定的文言文,对文中不懂的字词、句式进行标注。
2. 课堂讲解:针对每篇文章,进行详细的内容介绍、主题阐述、技巧分析等。
3. 课堂练习:针对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语法等进行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文言文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表达技巧等。
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
3. 定期组织文言文阅读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步提高阅读难度。
2. 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策略,通过讲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语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七、教学资源:1. 选用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文言文教材,如《古代汉语阅读教程》等。
2. 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八、教学时序: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

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一、考纲要求1.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2.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3.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浅易文言文中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5.懂的给浅易文言文断句。
二、常见考点1、词语解释2、断句3、内容理解题4、形象分析题三、过关练习(一)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啖:②辄以水沃面沃: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3. 用“/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13分)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
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能够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生岁直子( ) 室无完器( )假五六猫( ) 购僮罗捕之( )6、用“/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
(2分)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能够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课外古代文言文学习阅读专题复习教
案
前言
在中考考试中,语文科的满分十分重要,而古代文言文占据了其中的一大部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平时进行系统的复。
本教案旨在帮助同学们在课外研究中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
重点内容
1. 词语研究: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优美的词语,提高古代文言文阅读水平。
2. 句子分析:重点复句子结构,尤其是关联词的使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章。
3. 阅读实战:通过课外文言文练,模拟中考试题,加深学生的文言文理解和应试能力。
教学安排
1. 第一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庄子》、《孟子》等名著,积累
其中妙语佳句,制作单词卡片,以便日后的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常见的句子结构和关联词的使用。
- 阅读实战:快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找出其中的关键句
和生僻字,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2. 第二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诗经》、《论语》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讲解并练文言文中的各种长难句。
- 阅读实战:认真阅读《红楼梦》第一回,针对其中的难点句
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
3. 第三周:
- 词语研究:推荐学生阅读《史记》、《汉书》等名著,使用
单词卡片进行复。
- 句子分析:使用教材中的例句进行练。
- 阅读实战:模拟中考试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实践,相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古代文言文阅读技巧,为中考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练习题考查的考点、题型:1、文言句子翻译。
(题型:用文字翻译形式考查)2、评析人物、理解思想内容或蕴含的哲理。
(题型:以简答形式考查)3、文言句子断句。
(题型:要求用“/”线断开句子)解题步骤: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解题方法指导:1、文言句子翻译。
(题型:用文字翻译形式考查)(1)、要求:做到“信”、“达”、“雅”(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步骤:解词——串意——顺意(4)、方法:“增、删、调、补、留”2、评析人物、思想内容或蕴含的哲理(题型:以简答形式考查)(1)、读懂文章内容,从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神态方面描写去分析。
(2)、引用原文(或原文的翻译)(3)、抓关键句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回答3、文言句子断句步骤、口诀(1)、读懂是关键,词汇、语法要掌握。
(2)、利用虚词,帮助断句。
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3)、观察句式,准确断句。
2007年肇庆市文言文考题(不考课内文段)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9题。
(10分)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①,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②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③。
王翦行,请美田宅园地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王翦既至关④,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⑤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耶?”(后王翦)大破荆军。
注释:①频阳:秦县名,县治在今陕西富平东北。
②荆兵:指楚国军队。
③灞上:地名。
④关: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
⑤怚:通“粗”,粗暴。
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自驰如频阳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B、①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②秦皇色挠,长跪而谢之曰C、①请美田宅园地甚众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D、①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
(4分)①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②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9、从上面所选的文字来看,你认为王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
(3分)2008年肇庆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题(既考课内又考课外)休①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
上②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
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
萧嵩③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
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
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213卷)注释:①休:姓韩,名休,朝中的一个大臣。
②上:皇上。
③萧嵩:朝中的一个大臣。
12、从这段文字看,皇上喜欢韩休这个大臣吗?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3分)13、用“/”为文中画波纹线的语句断句。
(2分)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两个句子。
(4分)①萧嵩③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2009年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见《2010年中考必备》P15(略)练习:(一)《罗生还镯》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jiè):到。
一、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三、给画线句子用“/”断句。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二)《刚峰宦囊》都御史刚峰海公①卒于官舍,同乡宦②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苏点其宦囊③,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③、旧衣数件而已。
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⑤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①刚峰海公:指海瑞。
刚峰,海瑞的字。
②宦(huán):作动词,做官。
③宦囊:指海瑞死后的遗物、遗产。
囊,口袋。
④端: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端为二丈。
⑤王司寇凤洲:指王世贞。
一、翻译下列句子。
1.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2.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二、文中最能表明海瑞一生清廉的文字是:。
三、给画线句子用“/”断句。
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三)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2.翻译下面的句子“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3.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答:4、给下面句子断句。
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四)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3.给下面句子断句。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课文翻译1、2007年肇庆市文言文考题译文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
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
”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
”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
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
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
”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
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
”王翦说:“这么说不对。
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
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难道反而让秦王因为这个而怀疑我吗?”后来王翦大败楚军。
2、2008年肇庆市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考试题译文韩休为人严峻刚直,不追求名誉权势。
等到做宰相后,所作所为很得当时民心。
起初,萧嵩认为韩休性情淡泊,容易控制,所以就把他引荐给唐玄宗。
共事的时候,韩休持守正道不阿谀奉承,萧嵩就逐渐厌恶起他来。
宋璟感叹说:“没想到韩休还如此有能耐!”唐太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少有差错,常常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劝谏的文书就递上来了。
唐玄宗曾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
”唐玄宗叹息说:“我的容貌虽然清瘦,天下一定丰饶了许多。
萧嵩禀报事情常常顺从旨意,他退下以后,我无法安睡。
韩休经常据理力争,辞别以后,我睡得很安稳。
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我自己啊。
”3、《罗生还镯》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考试.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子.走到第五天的时候罗生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在经过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变卖成旅费.”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奴仆磕头劝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行.”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并且因此而死亡,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不久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打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悬梁自尽,多亏得到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就快到了,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及第.4、《刚峰宦囊》译文:都御史海瑞在任上去世,他在南京作官的同乡只有户部的苏民怀一个人,苏民怀清点他的遗物发现,只有竹笼中的俸金八两,夏布六丈和几件旧衣服而已。
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司寇王世贞评价他说:“不怕死,不贪财,不拉帮结伙。
”这九个字恰当评价了海瑞的一生,即使再有千万句话来赞美他,还能比这几句更准确吗?5、《李生论善学者》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