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调查方法
1. 面对面访问调查:调查人员利用问卷或面试的方式直接与受访者交流和互动,进行调查。
这种方法对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有很大的确保,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受访者可能不愿意配合或提供真实的回答。
2. 电话调查:调查人员通过电话进行调查,便于达到大量受访者,并且可以很快获得结果。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访者可能不方便接听电话,或者未能提供真实的答案。
3. 在线调查: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收集数据,包括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网站问卷等。
这种方法便于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受访者可以很方便地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回答问卷,但是存在样本误差和数据安全问题。
4. 邮寄调查:将问卷和回邮信封邮寄到受访者手中,收集他们的回答。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受访人群,比如老年人和特殊职业的人群,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
5. 群体讨论调查:召集一群人集体讨论,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特定的话题或问题,可以获得深入、具体的反馈,但需要合适的场所和组织者来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
问卷调查法

3、主体。主体部分包括调查的问题与回答方式,以及对如何 回答问题的指导与说明等内容。关于调查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 计后面将会专门论述,这里只对说明语部分做一简单介绍。说 明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写问卷和解释某些调查项目含 义的。在一份问卷中,有些问题要求在选择答案中用划勾或画 圈的方式来回答;有些问题又要求用文字或数字来回答。所有 这些情况问卷设计者都应做出统一规定来说明回答方式。问卷 调查中还有一些问题并不是普遍适用的,而是适用于某一类人, 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说明哪些人填写。例如,“以下问题由未婚 者填写”。问卷还有些项目的含义有时需要向被调查者解释和 界定,如“您有多少感情密切的朋友?”(不包括恋爱对象)。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是: (1)节省时间、经费和人力。(2)具有较好 的匿名性,易于收集到真实的信息。(3) 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4)便于 比较和定量分析。 问卷调查法的不足之处是: (1)对被调查者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要求。(2) 有时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质量。(3)回收 率往往难以保证。
封闭式问卷的特点:
它设计好标准答案,因而有利于被调查者正确理解问题和回答 问题,保证有较高的问卷填答率和问卷的回收率。它的问题是 统一的,便于调查者对问卷结果的处理、分析和比较研究。封 闭式问卷的局限:问卷本身的设计比较困难,一份科学合理的 问卷是调查成功的关键,因此,调查者要认真考虑、反复推敲 每一问卷的选答项目,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的填答 比较容易,这样就会使那些不知怎样回答、无定见的被调查者 随便选答或猜答,从而降低了回答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结 构型(封闭式)问卷的特点是“选项有限,强迫挑选。”由于 结构型问卷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对于大规模的调查有其 显著优点,因此在规模相对较大的调查中,结构型问卷是一种 最基本、最主要的问卷形式。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二计需要注意:
① 问题的选择——环绕研究课题,以原来预定的假设为
向导,考虑填答者的能力; ② 问题的排列——便于顺利回答,便于统计分析; ③ 问题的表述——明确、通俗、规范; ④ 问题的类型——开放式/封闭式/图画式; ⑤ 回答的方式——自由记述式、填答式、 二元选择式(是否式)、多重选择式、评等式、排 序式、分配式。
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调查法的概念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传统的评定教学工作的方法,主要是
通过设计问卷、测试题、量表等对被评价者在正常状态下进行
测试,以获得评价的资料,并做出判断。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以下几点:一是认真确定被试,被试要十分熟悉有关情况,要 具有代表性;二是设计的题目不要太多,要富有意义,表述要 简单、明确、通俗;三是所要求的答案必须是 具体的,最好使用判断、选择、填空等形式; 四是最好使用无记名答卷,以消除被试的疑虑。
问卷调查法 二、问卷调查法的设计 调查问卷一般包括前言部分、个人特征资料、事实性问题 和态度性问题等内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问题的表述力求简单清楚,避免使用模糊的或专业技 术性术语; ② 问题数量要适度; ③ 问题的措词尽量运用中性词,避免使用导向性或暗示 性语言; ④ 提供答案的选项应涵盖问题答案的所有内容; ⑤ 尽量避免使用否定性问题或双重否定性问题; ⑥ 问题排列要整齐美观,先易后难。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

封闭式问题的种类
问题后面画一短横线,让回答者 填写,一般只用于对被调查者来说容易回 答也易于回答的问题,通常只填写数字。 • 例如: 1.您的年龄多大?____岁 2.您家有几口人?____人 3.您有几个孩子?____个 4.您每天上班需要多少时间?____分钟
封闭式问题的种类
答案只有“是”和 “不是”(或者 其他肯定和否定形式)两种,被调查者根据自 己的情况选择其一。 • 优缺点:优点是答案简单明了,严格的把被调 查者分为两类不同的群体,缺点是得到的信息 量比较小,不能使被调查者了解和分析回答客 观存在的不同层次。 • 例如: 1.您是团员吗? 是 不是 2.您住在本市吗?是 不是
封闭式问题的种类
在所列举的多个答案中,要求回答者 选择两个以上的答案,并且为自己选择的答案排序。 • 例如: 您最喜欢看哪一类电视节目(请将答案号码填入下表 中) 第一______ 第二______ 第三______ 1.新闻节目 2.电视剧 3.体育节目 4.广告 节目 5.教育节目 6.歌舞节目7.少儿节目 8.其他
E.博士
问题的顺序
• 第一、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排列,不要把不同性 质或类别的问题混杂在一起。 • 第二、按问题的复杂程度或回答的困难程度排列, 一般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客观事实,后主观 状况。 • 第三、按问题的时间顺序排列。一般按过去、现 在、将来的顺序。 • 第四、问题的类别顺序:个人基本资料、行为问 题、态度问题
• 观众对各种电视节目的喜爱程度
喜爱程 度
最喜爱 人数 百分比 28.18% 10.91% 20.00% 21.82% 4.55% 14.55%
比较喜爱 人数 22 9 18 24 8 15 百分比 22.92% 9.38% 18.75% 25.00% 8.33% 15.63%
问卷调查法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如果试用的问卷回收率低于10%,说明问
卷设计中有较大的问题;如果填答的内 容错误多,答非所问,要仔细检查问题 的用语是否正确、清晰,含义是否明确 具体;如果填答方式错误较多,要检查 问题形式是否过于复杂或指导语不明确 等;如果是问卷中某几个问题普遍未做 回答,要仔细检查分析原因,然后加以 改进。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Continued 如问卷中的转移定价方法的指导语(见括号 内容)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2) 选择答案数目的说明
如果问卷的题型有多种,指导语一般在填写 须知中说明;如果问卷的题型不多,也可以 直接写在问题的后面,如“选择一项”、 “有几项选几项”、“可以多选”等。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2. 问卷的修改
根据试用情况,或有关专家、研究人员提出 的修改意见,求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问 卷进行修订,如果必要可再进行试用,直至 完全符合要求,最终定稿。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五、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1. 问卷的发放 • 问卷发放时必须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要有利于 提高问卷的填答质量,二是要有利于提高问卷 的回收率。 • 不管是调查者本人到场发放问卷还是委托他人 发放,都必须征得有关组织的同意,取得他们 的支持与配合,这是送发问卷调查能否取得成 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3) 填写答案要求的说明
例如,凡在回答中需选择“其他”一项作为答案的, 请在后面的“ ”中用简短的文字注明实际情况。 例如转移定价方法中的其他定价方法。
第二节 怎样进行问卷调查
4. 问题与选择答案
问题和选择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问题是 问卷的核心内容,编制的问题要简洁明了, 要适应被调查者的程度,符合研究的目的要 求。
第二讲 问卷调查法

2.自行设计问卷
2.1问卷的设计 2.2问卷的基本结构 2.3一份良好问卷的标准
2.1问卷的设计——核心是“问题”(题项)
2.1.1如何产生“问题” 2.2.2“问题”的类型 2.1.3“问题”如何定量描述(赋值) 2.1.4评价“问题”好坏的标准 2.1.5如何排列“问题”
等距数据:加减运算。
比率数据:四则运算。
类别、顺序、等距与比率数据的比较
数据类型 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
类别
顺序 等距
计算个数、比率、众数、卡方检验、品质相关等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秩次检验等 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t检验、F检验等
比率
几何平均数、相对差异量等
常见问题
问卷设计时根本没有考虑赋值问题(即计分 方法),只有问题与选项; 测量同一变量的单位不同(计分方式不同); 没有考虑后续应怎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小学4-6年级个人文明礼仪调查问卷
1.平时在家里,爸爸妈妈经常教育你见到长辈要问好吗? ( ) A.经常说 B.遇到长辈时才会叫我问好 C.有时会说 D. 从来没说过 2.在学校里,老师会经常开展文明礼仪的相关活动吗?( ) A.经常开展 B.有时开展 C.从没开展过 3.小华和长辈一起吃饭时,小华应该怎么做?( ) A.请长辈先入座 B.等长辈动筷了再动筷 C.夹菜时用筷 子在盘中挑拣 D.站起来夹长辈面前自己喜欢吃的菜 E.口 含食物讲话 F.用完餐,向长辈礼貌招呼后才离席 G.帮父 母收拾餐桌 4.每天早上进入校园后,有同学和你打招呼吗?( ) A.每天都有 B.有时会有 C.从来没有
2致谢23一份良好问卷的标准目的明确表述准确语言通俗理解清楚避免主观倾向问题数量应适宜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数量与时间的控制从理论上讲问卷的题目不能太少但从现实上讲为了不至于让被调查者有厌烦情绪问卷题目不能过多一般应控制在70题以内最好是4050题之间
问卷调查法

(三)回答方式的设计:问卷设计的 最后一项工作
1是否式:指回答方式只有“是”与“否”两种 选择。 如:你的性别 (请选一项打√) 男( ) 女( ) 你是教师吗?(请在适当的位置上画圈) 是( ) 否( ) 比较适用于互相排斥的两选一的定性问题。
2多项选择题:这种回答方式有多种答案,被试可 以在其中自由选择几种。 如:你喜欢的第二课堂活动是什么?(请在你选择的 项目的序号上画圈,可选三项。) ⑴数学兴趣小组; ⑵理化生兴趣小组; ⑶外语兴趣小组; ⑷写作兴趣小组; ⑸合唱团; ⑹舞蹈队; ⑺话剧朗诵队; ⑻运动队; ⑼科技兴趣小组; ⑽手工编织小组。 比较适合于集中互不排斥的答案的定性问题。
例如: 1、你在上新课前经常预习吗? A是 B否 (肯定﹑否定的限定) 2、你每天做作业的时间是__ A1小时 B1.5小时 C2小时 D2小 时以上 (分等级限定) 3、你认为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是____ A非常认真 B一般 C不认真 (分层次定) 评价:对问题答案作限定,便于数量化统计,但往往 由于追求精确而损失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料。
标题:具有表明调查内容和调查目的的作用,使被调 查者扼要把握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前言: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以便激发 被调查者对调查课题的兴趣,较客观地回答问题。 指导语:关于作答的基本方法、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 的说明性文字。 如:答题者可不填写姓名 答案无正误之分 作用:1 引导被调查者按设计者的要求作答, 2 消除被调查者的疑虑,保证作答的客观性。 前言和指导语对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有 重要作用。 问题和备选答案:问卷的核心 结束语:表示感谢的人和话。可单独写在问卷最后, 也可写在前言和指导语之后。
什么是问卷调查法

1.什么是问卷调查法?——11533001 李琳琳课程与教学论(对外汉语)1.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
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
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
2.专项调查问卷的形式主要有:开放式、封闭式、半开放式等三种形式。
所谓开放式调查问卷,是指对问题的回答不提供任何具体的答案,而由被调查人自由回答的调查问卷。
使用开放式问卷的优点在于可以使调查得到比较符合被调查者实际的答案,缺点是有时意见比较分散,难以综合。
所谓封闭式调查问卷,是指答案已经确定,由调查者从中选择答案的调查问卷。
封闭式调查问卷的优点是便于综合,缺点是有时答案可能包括不全。
因此,使用封闭式调查问卷时,必须要把答案给全。
所谓半开放式问卷,是指给出部分答案(通常是主要的),而将未给出的答案或用其它一栏表示,或留以空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3.问卷的问题种类(1)背景性问题,主要是被调查者个人的基本情况。
(2)客观性问题,是指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各种事实和行为。
(3)主观性问题,是指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
(4)检验性问题,为检验回答是否真实、准确而设计的问题。
4.问卷设计问题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2)必要性原则,即必须围绕调查课题和研究假设设计最必要的问题。
(3)可能性原则,即必须符合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能力。
凡是超越被调查者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回答能力的问题,都不应该提出。
(4)自愿性原则,即必须考虑被调查者是否自愿真实回答问题。
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自愿真实回答的问题,都不应该正面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调查研究中采用最频繁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进行交流,来搜集研究对象关于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的信息和资料的方法。
了解问卷调查法的特点、种类,掌握问卷编制的技术和实施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是相当重要的。
一、问卷调查法的特点问卷调查法的基本工具是统一严格设计的问卷,调查过程是调查者像被调查者发放问卷,由被调查者书面回答来完成的。
因而,问卷调查法具有与其他调查法明显不同的特点。
(一)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一是标准化程度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工具的标准化。
调查者对所有的调查对象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一致的问卷,无论被调查对象在地区、水平、性别、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多大的差异,他们被提出的问卷的形式和内容是完全相同的。
调查问卷的一致性,为统计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调查过程的标准化。
由于问卷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通过书面语言进行交流,被调查者只能根据问卷来回答问题,因而实际的调查过程能够避免调查者主观意识对被调查者的暗示影响。
(3) 调查结果的标准化。
调查的直接结果是所获得的资料,由于问卷对绝大部分问题的答案作出了分等级或分层次的限定,被调查者只能根据个人实际问题答案作出选择,因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直接结果一般是相当确定的,便于进行数量化的统计和分析。
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之二是匿名性强。
问卷调查法一般不要求被调查者署名,这能够消除被调查者在回答对他的利益或发展具有威胁性、敏感性的问题时的疑虑,从而客观真实地回答问题。
问卷调查法的有点之三是效率高。
在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调查者能够同时对大量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在短时间内能够搜集到大量的信息和资料。
问卷调查法省时、省力,以及所需经费都较少,但却能获得大量的资料,因而,从资料搜集、获得教育事实的角度讲,问卷调查法可谓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研究方法。
(二) 问卷调查法的缺点问卷调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或局限性,其缺点或局限性也是由于问卷调查法的调查工具、调查过程等方面固有的属性决定的。
第一,问卷调查法的结果完全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合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如果被调查者对一些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清,采取敷衍的态度随意作答,不真实地反映实际,那么,问卷调查的结果就可能不客观的,甚至是虚假的。
第二,由于局限于书面文字,问卷调查法对文盲和文件程度不高的对象难以进行调查。
对文盲根本不能通过问卷来调查,文化程度不高的对性,也难以准确的理解问卷中问题的实质。
对这些特殊的对象只能采取访谈调查的方式。
第三,调查过程不深入,难以发挥调查者的主动性。
问卷调查过程局限于问卷本身,调查者往往不理解被调查者对某些问题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一些很重要的动机、思想、观念、价值等问题,调查获得比问卷中事先设计的答案更生动的资料和信息。
实际的调查过程中,调查者也难以发挥主动性。
尽管问卷调查法有一些局限性,但它仍不失为一种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对进行教育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问卷的种类问卷调查法的核心是问卷。
根据问卷调查问卷中问题的表达形式、所采用的问卷的标准化程度,以及问卷的发放方式的不同,可把问卷分为以下类型。
(一)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封闭式问卷是指对调查问题的答案作了肯定或否定、分等级或分层次限定的问卷。
封闭式问卷一般指要求被调查者从所限定的答案中作出选择。
封闭式问卷对问题答案作限定,便于数量化统计,但往往由于追求精确而损失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料。
开放式问卷是指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和限定答案,由被调查者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认识回答问题的问卷。
开放式问卷有利于了解一些有关动机、思想、观念、价值等方面的问题,给被调查者以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但难以统计。
(二) 标准化问卷和自编问卷标准化问卷是指按照教育和心理测量的严格要求,由专家研制的、使用面广泛的、关于某些特殊问题测量的量表性问卷。
标准化问卷一般在项目的编制、施测、评分和结果解释上都有一套系统的程序和规定。
标准化问卷对学生的某些基本素质状况的测验和调查具有价值,但对大量的教育现实问题和教育事件的调查,需要由调查研究者自行编制。
自编问卷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而自行编制的问卷。
与标准化问卷相比较,自编问卷在项目设计、结果分析和结果解释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自编问卷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它只适合于特定的调查研究课题,因而,一般来说,自编问卷是一种很具有个性色彩的问卷。
尽管自编问卷有很多不足,但对绝大多数教育调查研究课题而言,自编问卷是必需的一种研究工具。
(三) 速发问卷和邮寄问卷根据通过问卷搜集资料的方式,把问卷分为送发问卷和邮寄问卷。
送发问卷是调查者把问卷送到被调查者手中,等被调查者当面作答后当场收回的方式。
由于送发问卷是由调查者当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因而,送发问卷一方面调查者能就问卷内容向被调查者适当做些说明或解释,另一方面,问卷回收率较高。
问卷的回收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问卷调查的质量。
邮寄问卷是指调查者通过邮局将问卷邮寄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作答后再寄回给调查者的方式。
邮寄问卷适合于对文化程度较高的专业人员进行的调查,但相对而言,邮寄问卷的回收率比较低。
三、问卷的设计和编制问卷是调查法搜集资料的重要工具,是进行调查的基本前提。
问卷设计的是否科学、完善、准确、有效,直接决定着问卷调查的结果。
问卷的设计要考虑问卷的一般结构、问题、答案、问题数量以及问题的排列。
(一) 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一般有标题、前言和指导语、问题、选择答案和结束语等部分。
各部分在问卷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标题具有表明调查内容和调查目的的作用,它能使被调查者扼要把握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当然,有时对某些敏感性问题的调查,也可以有意使标题含糊些。
前言和指导语是置于问卷前面,对问卷进行说明的部分。
前言一般对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作扼要的说明,以便激发被调查者对调查课题的兴趣,较客观的回答问题。
指导语一般是关于作答的基本方法、要求和相关的注意事项的说明性文字。
指导语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引导被调查者按照问卷设计者的要求作答,另一方面消除被调查者的种种疑虑,以保证被调查者客观地反映实际和个人的认识。
前言和指导语对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具有重要作用,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
问题是问卷的核心,问卷的主体部分就是一系列的问题。
问题的设计是否科学决定着一份问卷质量的高低。
在封闭式问卷中,问题后必须以不同的形式附上答案,而开放式的问卷中,问题后不提供供选择的答案。
问卷的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结束语一般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感谢;二是希望被调查者就问卷中的某些问题进一步发表个人的看法,并以不同的形式告知调查者。
(二) 问题的设计1、问题的类型问题是问卷的核心。
一般而言,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两类: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是指关于曾经发生过的、已经存在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件、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事实性问题涉及三种事实:人口学资料、人的实际行为和事物的状态。
人口学资料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职业、婚姻状况、是否独生子女、工作单位、社会地位等等资料。
这些资料都属于关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事实,有的调查课题需要分析有关人口资料对人或事的影响,必须在问题中涉及这类事实问题,但不一定都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否则,会使得问卷的容量太长。
在一些问卷中,若不需要涉及对人口变量的考察,则可省去这些人口资料性的问题,以免对被调查者造成消极的影响。
人的实际行为事实主要涉及与被调查者个人相关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状态的资料,或者是关于被调查者了解的事件的行为资料。
事物的状态是关于某种事物的存在形式的事实。
对以上三种事实资料提问,就是事实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是问卷中问题的基本组成部分,事实性问题往往是教育调查研究进行推论的依据,因为事实性问题往往蕴涵着某些态度、动机、观念等方面的内容。
态度性问题是关于被调查者对某一事物、人或现象的看法、认识,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的问题。
态度性问题往往涉及人的行为方式中内在的思想、观念、价值倾向、动机、兴趣、爱好,以及对人或事物的看法、认识、感情、意见等方面的问题。
态度性问题也有一定的层次,有的能够直接提问,有的则要间接提问。
态度性问题一般涉及人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深层次、持久的认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响被调查者行为方式的内在的倾向性。
在一份问卷中,问题的类型体现了问卷涉及的问题的范围。
一般说来,事实性问题和态度性问题都是问卷中不可缺少的,但究竟是以事实性问题为主,还是以态度性问题为主,要根据调查者的目的和任务而定。
2、问题的表述问卷中的问题都要以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因而,问题的语言表述是否合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调查问卷的质量。
问题的表述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1)语句简洁、通俗易懂。
问题的语句形式要简单,通俗易懂。
问题的表述语句形式一般应是简单疑问句,或者是不完整的简单陈述句。
尽量少用复杂疑问句,疑问句中不用多重否定句。
不完整的陈述句加上所选择的答案部分,应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不适合于简单地表述问题。
问题表述语句所使用的语句应是常用语句,不用生僻词语和新概念,并且,用词还要考虑被调查者的文化层次和生活背景。
(2)问题的内容具体、清晰、含义单一。
问题应具体明了,问题的含义不能过于抽象。
问题内容的清晰,是要求问题的表述不应使用假设或推测用语,不能使被调查者获得关于问题的清晰意义。
问题的含义要单一,即问题只应包括一个疑问,不应包含两种和两种以上的内容,包含两种和两种以上内容的问题,会使得被调查者不能作出确定的答案。
在不科学的问题表述中,两种含义的复合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两种内容并列;其二,问题的内容一种包含另一种内容,或一种内容从属于另一种内容;其三,问题中的内容与答案中的内容发生交叉或冲突。
(3)问题设计者应立场中立,客观谨慎,避免“暗示效应”。
在问题的表述中,设计者不应把个人的认识、观点和评价包含在问题中,问题的表述应客观谨慎、态度中立,以免对被调查者的答案产生暗示作用。
如果要调查人们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态度,问题设计者不应对该事件的性质下结论。
(4)妥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社会认可效应”。
所谓社会认可效应是指被调查者按照社会规范、社会期望的反应进行反映,而不反应自己的真实观点、态度和行为。
在回答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问题时,人们往往按照好学生、好公民、文明行为等方面社会规范的要求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回答问题。
3、问题答案的设计问卷中的问题答案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计者只提出问题,不提供被选择的答案,而由被调查者自己任意回答,即开放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