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 食品企业认证要求0510

合集下载

能源管理体系 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 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一、引言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实施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在当前全球能源紧缺、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行业对能源管理的要求和标准也日益提高。

本文将对能源管理体系各行业的认证要求及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和意义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全面控制和管理能源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持续改进和有效管理,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的目标。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能源管理体系的行业认证要求和标准1. 制造业在制造业领域,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主要来自国际标准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该标准以PDCA(计划、实施、检查、行动)循环为基础,要求企业建立能源政策、设定能源目标、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并对能源使用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以便于优化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2. 建筑业在建筑业领域,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建筑节能管理办法》、GB/T 50378-2018《建筑节能管理体系指南》等。

这些标准要求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节能措施,降低能耗,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

3. 交通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领域,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主要来自国际标准ISO 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标准GB/T 25866-2010《航空公司能源管理控制指南》等。

这些标准要求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优化航线、提高车辆燃油效率、采用清洁能源等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4. 服务业在服务业领域,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主要来自国家标准GB/T 32960-2016《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该标准要求服务业企业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措施,实现能源消耗的合理控制和优化。

能源管理体系 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 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依据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如ISO 50001)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的框架,以提高能源绩效、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各行业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将以此为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一、能源管理体系概述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在其内部构建的,基于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目标、计划和过程,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浪费和节约资源的管理体系。

借助能源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其能源使用,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中,各行业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以ISO 50001为例,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为组织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

然而,各行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对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认证提出更为具体和严格的要求。

二、各行业认证要求及标准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通常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节约。

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和设备特点,制定能源管理体系,并进行认证。

除了ISO 50001标准外,制造业还可能需要符合行业特定的能源管理标准,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达到最佳状态。

2. 服务业服务业对于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着重于提高建筑、设施和运营的能源效率。

酒店行业可能需要侧重于客房能源管理和照明系统的节能措施,而医疗服务行业可能需要关注医疗设备的能源消耗和管理。

服务业中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往往会结合建筑能效、设施管理和运营管理的要求,以实现全面的能源管理。

3. 交通运输业在交通运输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通常会涉及车辆燃料的节约、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仓储和物流环节的能源管理。

交通运输企业需要根据运营范围和车辆类型,定制能源管理体系,并进行认证。

交通运输业还可能需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特定的能源管理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运输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4. 其他行业除了制造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标准在其他行业中也存在差异。

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0510

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0510

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0510 ICS 27.010F 01R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 XXXXX—XXXX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on food industri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发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RB/T XXXXX—XXXX目次前言 ..................................................................... ........... II 引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 ...................................................... 2 4.1 总要求 ..................................................................... ... 2 4.2 管理职责 ......................................................................3 4.3 能源方针 ......................................................................3 4.4 策划 ..................................................................... ..... 3 4.5 实施与运行 ....................................................................6 4.6 检查 ..................................................................... ..... 8 4.7 管理评审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轻工行业食品企业能源管理基本情况 ...............................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 ...................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 (22)IRB/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基本要求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1. 法律法规遵守:食品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卫生法、质量法等,确保生产和销售的食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食品安全政策与目标:食品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食品安全政策和目标,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中。

食品企业应确保食品安全政策与目标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并经常进行评估和修订。

3. 风险评估与控制:食品企业需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出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包括原料采购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追溯等。

4. 原料与供应商管理:食品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原料采购管理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同时,食品企业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供应商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

5. 生产设备与环境控制:食品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生产设备和环境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环境符合相关要求。

这包括设备清洁、消毒、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管理。

6. 员工培训与管理:食品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确保员工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员工管理制度,确保员工遵守相关的食品安全规定。

7. 产品标识与追溯:食品企业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标识,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这包括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次等信息,并采取相应的追溯措施,以便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批次和供应链。

8.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食品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

同时,企业还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以保证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9. 内部审核与持续改进:食品企业需要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目录1.目的和适用范围2.认证业务范围3.认证依据4.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5.认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6.认证程序和要求7.认证证书的管理8.获证组织信息的报告9.与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结合审核10.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11.认证机构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的要求12.附则附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规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制订本规则。

1.2本规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及认证活动的管理。

1.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遵循用能单位自愿原则。

2.认证业务范围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和系统用能方式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两个方面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详见附件。

3.认证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国家标准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认监委发布或备案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为认证依据。

4.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为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名单,并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

认证机构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应符合下列条件:4.1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具有3年以上管理体系认证从业资格的;4.2了解国家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4.3有10名以上经注册的能源管理体系专职审核员;4.4申请机构一年内没有违反认证认可法规的记录;4.5管理体系认证能力符合国家标准GB/T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且在提交申请前两个年度内的认可评审中没有严重不符合;4.6建立有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受理、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4.7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规则目录1。

目的和适用范围2。

认证业务范围3.认证依据4。

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5.认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6。

认证程序和要求7.认证证书的管理8。

获证组织信息的报告9。

与其他管理体系认证的结合审核10。

受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转换申请11.认证机构认可和认证人员注册的要求12.附则附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业务范围1.目的和适用范围1。

1为规范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规章,制订本规则。

1。

2本规则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及认证活动的管理。

1。

3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遵循用能单位自愿原则。

2。

认证业务范围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组织的能耗设备、设施和系统用能方式特点的共性,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按能源供给和能源需求两个方面划分为15个业务范围,详见附件.3。

认证依据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以国家标准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认监委发布或备案的认证认可行业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行业认证要求》为认证依据。

4。

认证机构的条件和要求为保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国家认监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名单,并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监督管理.认证机构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应符合下列条件:4。

1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具有3年以上管理体系认证从业资格的;4.2了解国家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等;4.3有10名以上经注册的能源管理体系专职审核员;4.4申请机构一年内没有违反认证认可法规的记录;4.5管理体系认证能力符合国家标准GB/T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且在提交申请前两个年度内的认可评审中没有严重不符合;4。

6建立有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受理、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环节的相互分开;4.7国家认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定的其他条件.5.认证人员的条件和要求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一、前言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人民健康和食品生产从业者合法权益,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标准。

其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遵循的一项重要规范。

本文将从认证标准的基本概念、要求和实施过程方面介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

二、认证标准基本概念1. 定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以下简称“CNAS认证”)是指针对企业间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规范化要求实施的认证过程,主要内容为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设计和有效性评估,旨在提升企业食品安全监控管理水平,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2. 标准构成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专项技术要求由国家认证监管机构(CNAS)依据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2000-2019《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等编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认证规则;•认证检查规范;•认证工作指导文件。

3. 适用范围CNAS认证适用于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贸易、运输等环节的企业,包括生产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物流企业等,也适用于餐饮服务行业、食品检测及检验机构。

三、认证要求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企业需要编写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进行内部审核、批准和发布,包括以下内容:•食品安全管理方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食品安全管理程序文件;•食品安全管理记录。

以上文件应包括整个生产过程及可能影响产品安全的各个环节。

同时,企业应在文件中确定各部门及职责,以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企业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评估风险类型、来源、次数、影响程度等,以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并降低风险影响。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潜在的食品安全事件。

3. 生产控制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程序;•生产过程中的监测、检验和测量活动;•生产过程控制参数的设定;•不符合项的处理程序;•设备维护管理程序。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

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摘要:一、引言二、能源管理体系概述1.定义与目的2.适用范围三、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1.领导承诺与职责2.能源方针与目标3.能源评审4.能源管理体系文件5.能源培训与意识6.能源消耗监测与测量7.能源绩效改进8.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四、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步骤1.初始状态评估2.能源管理体系策划3.能源管理体系实施4.能源管理体系运行与持续改进五、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流程1.认证申请2.认证审核3.认证批准4.认证监督与再认证六、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我国政府对能源管理的高度重视,食品企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其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认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rbt 120-2015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详细阐述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过程,以期为食品企业提供实用的能源管理指导。

二、能源管理体系概述1.定义与目的能源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效率提高、能源安全提升等目标,通过系统性、全过程的管理手段,确保能源政策、目标、措施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能源消耗降低和环境效益提升的管理体系。

2.适用范围能源管理体系适用于各类食品企业,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

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食品企业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1.领导承诺与职责企业应明确最高管理者的承诺,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持续改进。

同时,最高管理者需分配相应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能源方针与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能源方针,旨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源安全。

此外,企业还需设定具体的能源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

3.能源评审企业应定期开展能源评审,以识别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安全方面的潜在改进机会,为能源绩效改进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0510 ICS 27.010F 01R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RB/T XXXXX—XXXX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certification on food industri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发布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RB/T XXXXX—XXXX目次前言 ..................................................................... ........... II 引言 ..................................................................... .......... I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 ...................................................... 2 4.1 总要求 ..................................................................... ... 2 4.2 管理职责 ......................................................................3 4.3 能源方针 ......................................................................3 4.4 策划 ..................................................................... ..... 3 4.5 实施与运行 ....................................................................6 4.6 检查 ..................................................................... ..... 8 4.7 管理评审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轻工行业食品企业能源管理基本情况 ............................... 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清单 ...................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应用示例 . (22)IRB/T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在食品行业的具体要求,不是对GB/T 23331-2012的修改、增补或延伸。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市环通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环科环境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东方纵横认证中心、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农夫山泉有限公司、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汪晓东、蒋忠伟、赫文河、徐国民、卫小平、马骅、谭平、许宾。

IIRB/T XXXXX—XXXX引言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食品企业能源管理过程,采用系统的方法使食品企业实现能源目标,提高能源绩效。

同时,本标准为认证机构在食品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时提供统一、规范的依据。

依据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标准和能源管理特点,本标准所指的食品企业是指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4大类企业。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食品行业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和能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食品行业生产过程是消耗能源较多的行业,尽管食品行业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较建材、冶金、电力(原材料、化工)等基础行业要低,但由于产业规模大,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大量能源还是不容忽视的。

附录A 提供了轻工行业食品企业能源管理基本情况。

GB/T 23331-2012《能源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适用于各类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各类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供了系统的要求。

本标准依据GB/T 23331-2012,结合食品企业能源使用和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标准的基本框架与国家标准GB/T 23331-2012保持一致。

在基本的框架内,提出了针对食品企业的能源管理相关要求。

食品企业可将本标准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相结合加以应用。

本标准既不对食品企业规定具体的能源绩效准则,也不提供详细的管理体系设计规范。

食品企业可按照本标准寻求第三方认证机构对其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也可在开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寻求相关方对其符合性的确认时参照本标准。

IIIRB/T XXXXX—XXXX能源管理体系食品企业认证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企业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和对食品企业能源使用和消耗实施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考虑了影响食品企业能源绩效的因素,明确了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等食品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可用于食品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其能源管理体系,也可作为各相关方考核评价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3484 企业能源平衡通则GB/T 13234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 15091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GB/T 15316 企业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7166 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导则GB/T 18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3331-2012、GB 15091、GB 17167和GB/T 13234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物质能 biomass energy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食品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食品企业使用的生物质能包括沼气、秸秆、木材、烟梗等。

3.2余热 waste heat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排气、产品、物料、废物、工质等带走的热量均称为余热。

在能量利用中,供给能量恒等于有效利用能量与损失能量之和,在损失能量中可回收利用的能量称谓余能,其中的载热性余能通常称谓余热。

1RB/T XXXXX—XXXX 3.3主要生产系统 production system指从配料、加工制作、杀菌消毒到包装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装备。

食品企业主要生产系统依据产品、原料和生产工艺不同而有所差别,如浓香型大曲白酒制作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可包括原料处理、出窖、配料、拌和、蒸酒蒸粮、打量水、摊凉、撒曲、入窖、封窖发酵、出窖、滴窖、出窖堆放等;如冰淇淋加工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可包括原料处理、配料、巴氏灭菌、均质、冷却、老化、凝冻、成型、包装等,如饮料生产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制罐(瓶)、冷却、清洗、干燥、制纯水、配料、均质、杀菌、灌装、包装等,如卷烟生产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包括制丝、卷接和包装等。

3.4辅助生产系统auxiliary production systems为生产系统配置的工艺过程、设施和设备。

食品企业辅助生产系统主要包括动力、供电、机修、供水、供气、供热、制冷、余热利用、检验和试验、信息管理、原辅料贮存、冻结物冷藏等,适用时包括食品保鲜和配送过程。

3.5附属生产系统subsidiary production systems为生产系统配置的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

食品企业附属生产系统主要包括办公楼、休息室、更衣室、食堂、澡堂、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交接班宿舍、车间照明、通风、降温等设备设施。

3.6工艺参数 process parameters为满足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要求,对生产设备、设施和(或)系统、过程规定的运行参数。

如食品饮料企业所控制的工艺参数主要可包括制罐(瓶)、冷却、清洗、干燥、制纯水、配料、均质、加工制作、杀菌、灌装等所涉及的运行参数。

3.7关键过程特性 key process characteristics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用能设备、设施、过程和(或)系统的能源效率的特性。

如食品企业制冷系统的关键过程特性可包括冷却介质压力、冷却介质温度、冷却介质进出口温差等。

4 食品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要求4.1 总要求4.1.1 食品企业应符合GB/T 23331-2012的4.1 要求。

4.1.2 食品企业应根据其管理职责和覆盖区域界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包括确定能源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职能部门、能源和(或)耗能工质类型、产品范围、用能过程和能源管理环节等。

适用时,食品企业所涉及的能源和(或)耗能工质类型应包括原煤、天然气、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电力、热力、生物质能、工业废料、新水等。

食品企业的用能过程和能源管理环节宜包括:a) 主要生产系统:配料、加工制作、杀菌消毒到包装为止的有关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管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