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3阶段测试题3b
机电一体化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是微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渗透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
3. 工业三大要素是物质、能量、信息;机电一体化工程研究所追求的三大目标是:省能源、省资源、智能化。
4. 机电一体化研究的核心技术是接口问题。
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构成的五大部分(或子系统)是: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
6. 机电一体化接口按输入/输出功能分类机械接口、物理接口、信息接口、环境接口。
7.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设计类型分为:开放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异性设计。
8.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按机电融合程度分为:机电互补法、机电结合(融合)法、机电组合法。
9.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
10.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现三大功能应具有的两大重要特征(转换作用方式):以能源转换为主和以信息转换为主。
11. 丝杠螺母机构的基本传动形式有: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螺母转动丝杆移动、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四种形式。
12. 滚珠丝杠副按螺纹滚道截面形状分为单圆弧和双圆弧两类;按滚珠的循环方式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两类。
13. 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调整与预紧的基本方法有: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弹簧自动调整预紧四种方式。
14. 滚珠丝杠副常选择的支承方式有:单推—单推式、双推—双推式、双推—简支式、双推—自由式。
15.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常用齿轮传动形式有定轴轮系、行星轮系和谐波轮系三种形式。
16.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传动比分配原则有:重量最轻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传动精度最优原则等。
17. 常用导轨副的截面形式有:三角形导轨、矩形导轨、燕尾形导轨、圆形导轨四种形式。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汇总(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_模拟试卷3及答案

模拟试卷3一、判断(1×10=10)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由来已久。
()2、双螺母垫片预紧调整式可实现精密微调。
()3、导轨副采用不同的材料会加剧导轨的磨损。
()4、用于滚珠丝杠支承的轴承有:止推轴承和深沟球轴承。
()5、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综合评价指标是人-机工程学指标。
()6、洗衣机和数码相机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
()7、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与电压电流的变化率有关。
()8、步距角越小,分辨力越低。
()9、执行元件位于机械运行机构和微电子控制装置的连接部位,是一种能量转换元件。
()10、起动转矩表示步进电机单相励磁时所能带动的极限负载转矩。
()二、填空:(1×20=20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的三大目的功能为:对工业要素的、和。
2、环行脉冲分配器的作用就是把微机发出的一路,按照给定的分配到电机的。
3、电度角为±л/2时,最大,此时的也最大。
4、执行元件的种类有:、气压式。
5、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的比功率最高,次之,最低。
6、滚珠螺母丝杠的螺纹滚道截面形状有和。
7、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常用的执行元件是10、螺旋槽式外循环结构的缺点是容易磨损。
11、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通道包括、和通道。
三、选择:(2×10=20分)1、矩角特性曲线族中,曲线越多说明。
A 静态稳定区越大B 动态稳定区越大C 步距角越大D运动越不稳定2、双推-双推式的丝杠支承方式用于场合。
A承受较小轴向力B减小承重C承受较大轴向力D速度和精度要求不高3、五相步进电机以五相五拍顺序通电,转子的齿数为36,此时的步距角为:A 1°B 10°C 2°D 20°4、电度角为时,转子离开静态稳定区。
A лB 0C ±3л/2D -л/25、单双拍交替运行时,步距角会减半,这种运行方式称为步进电机的A 半步运行B 整步运行C 梯形波D 正弦波6、利用液压能进行能量转换得执行元件类型是()A 液压式B 电气式C 气压式D 动力用电机7、EPROM存储器指的是的半导体存储器。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形考任务三

题目2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际运行时,需要由用户自行编写(),具有实时性、针对性、灵活性和通用性。
正确答案是:应用软件题目3 SCARA机器人是指具有选择顺应性的装配机器人手臂,它在()方向上具有顺应性,而在()方向具有很大的刚性,因而最适合装配作业使用。
正确答案是:水平垂直题目4旋转变压器是喷漆机器人电液伺服系统中的()。
能量元件, 检测元件题目5不进行参数的变换与调整,仅作为输入/输出的直接接口的是()。
正确答案是:零接口题目6通常,数控精密镗铣床等高精度数控设备,其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均采用()。
正确答案是:闭环控制题目7()的主要手段是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确定出最佳的设计参数和系统结构,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
正确答案是:优化设计题目8以下()不属于系统功能结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正确答案是:星形结构题目9含有微处理器,可进行程序编制或适应条件变化的接口是()。
正确答案是:智能接口题目10积分调节器的主要作用是()。
正确答案是:消除静差题目13仿真根据采用的模型可以分为计算机仿真、半物理仿真和全物理仿真。
()“对”题目15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错题目17半物理仿真和全物理仿真有实物介入,但是仿真系统具有构成复杂、造价高、准备时间长等缺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8在数控设备中,计算机数控装置是设备的核心部分,一般由专用计算机(或通用计算机)、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机床控制器等部分构成。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9绿色设计是指考虑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0PLC是一种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计算机系统。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1计算机仿真有实物介入,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较好的实时性与在线等特点。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2现场总线系统采用一对一的设备连线,按控制回路分别进行连接,打破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试题及答案3

《机电一体化技术》试题及答案考试方法:闭卷考试时间12 0分钟 满分10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线性度2.伺服控制系统3.三相六拍通电方式4.传感器5.系统精度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计算机在控制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
2 .滚珠丝杆螺母副结构有两类: 。
3 .应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类型。
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5 .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其它辅助模块组成。
6 .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7 .现在常用的总线工控制机有 、PC 总线工业控制机和CAN 总线工业控制机等。
8 .隔离放大器中采用的耦合方式主要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光栅的条纹密度是50条/mm ,光栅条纹间的夹角0=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采样/保持器在保持阶段相当于一个“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A 机械本体B 动力与驱动部分C 执行机构2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 A 开发性设计 B 适应性设计 C 变参数设计3 .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方案的常用方法 A 取代法 B 整体设计法C 组合法4 .机电一体化的高性能化一般包含 A 高速化 B 高精度 C 高效率5 .抑制干扰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A 屏蔽B 隔离C 滤波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变流器中开关器件的开关特性决定了控制电路的功率、响应速度、频带宽度、可靠性和等2 .伺服控制系统的比较环节是将输入的指令信号与系统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以获得输出与 输入间的偏差信号。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模拟试题(3套)

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判断下列所述是否正确,正确填入“√”号,错误则填“×”号。
)1.机电一体化是以数学和物理学为主的多门学科在机电产品发展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性技术学科。
()2.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精度是由机械装置的精度确定的。
()3.系统的静摩擦阻尼越大,使系统的回程误差增大,定位精度降低。
()4.位移传感器还可以分为模拟式传感器和数字式传感器,模拟式传感器输出是以幅值形式表示输入位移的大小,数字式传感器的输出是以脉冲数量的多少表示位移的大小。
()5.气压式伺服驱动系统常用在定位精度较高的场合使用。
()6..改变步进电机定子绕组的通电顺序,转子的旋转方向随之改变。
()7.直流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是电机转速与其控制电压的关系。
()8.在实际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很难建立严格的数学模型,因此建立描述模型。
()9.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把来自不同供应商的产品组成大小随意的系统,然后通过现场总线构筑自动化领域的开放互连系统。
()10..数控机床中的计算机属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系统,而电机和主轴箱则属于系统的驱动部分。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以下产品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是()。
【A.】通信机柜【B.】移动电话【C.】复印机【D.】非指针式电子表2.齿轮传动在输出轴上的等效转动惯量随传动比级数的()。
【A.】增加而减小【B.】增加而增加【C.】减小而增加【D.】变化而不变3.机械传动部件的阻尼比和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A.】粘性阻尼系数【B.】抗压刚度系数【C.】转动惯量【D.】质量4.下列哪项指标是传感器的动特性()。
【A.】量程【B.】线性度【C.】灵敏度【D.】幅频特性5.全闭环控制的驱动装置中,丝杠螺母机构位于闭环之内,所以它的()。
【A.】回程误差不影响输出精度,但传动误差影响输出精度【B.】传动误差不影响输出精度,但回程误差影响输出精度【C.】回程误差和传动误差都不会影响输出精度【D.】回程误差和传动误差都会影响输出精度6.PWM指的是()。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滚珠丝杆中滚珠的循环方式有、两种。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指标和评价标准应包括、、、3.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4.。
实现步进电动机通电环形分配的三种常用方法是、、。
5.抑制电磁干扰的常用方法有屏蔽、、、、合理布局和软件抗干扰技术。
6.机电一体化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分组成.7.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设计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适应性设计、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计算机接口电路通常使用光电耦合器,光电耦合器的作用有哪些2、什么是三相六拍通电方式?3、简述PWM脉宽调速原理。
4、简述香农采样定理。
5、什么叫传感器?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步进电动机常用驱动电路中功率放大电路有哪几种类型?三、计算题(共20分)(将本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10分)三相变磁阻式步进电动机,转子齿数Z=100,双拍制通电,要求电动机转速为120r/min ,输入脉冲频率为多少?步距角为多少?(二)、(10分) 光栅传感器,刻线数为100线/mm,设细分时测得莫尔条纹数为400,试计算光栅位 移是多少毫米?若经四倍细分后,记数脉冲仍为400,则光栅此时的位移是多少?测量分辨率是多少? 四、综合分析题(共30分)(一)、分析、说明如图所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信号变换与传输的过程、原理。
(二)、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几个部分?每部分能实现何种功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内循环、外循环2、性能指标 系统功能 使用条件 经济效益3、稳定性4、 1)采用计算机软件分配器 2)小规模集成电路搭接的硬件分配器 3)专用模块分配器5、隔离 滤波 接地6、机械本体 动力与驱动 执行机构 传感器检测部分 控制及处理部分7、开发性设计 变参数设计二、简答(每题5分,共30分)1. (1)能保护系统元件不受高共模电压的损害,防止高压对低压信号系统的损坏。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试题答案汇总(完整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试资料1.机电一体化: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与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以及软件等有机结合而成的系统的总称。
2.工业三大要素:物质、能量和信息3.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构成。
4.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流程:(1)根据目的功能确定产品规格、性能指标(2)系统功能部件、功能要素的划分(3)接口的设计(4)综合评价(5)可靠性复查(6)试制与调试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考虑方法:(1)机电互补法:利用通用或专用电子部件取代传统机械产品中的复杂机械功能部件或功能子系统。
(2)结合法:将各组成要素有机结合为一体构成专用或通用的功能部件。
(3)组合法:将用结合法制成的功能部件、功能模块,像积木那样组合成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6.机电一体化设计类型:(1)开发性设计:是没有产品的设计,仅仅是根据抽象的设计原理和要求,设计出在质量和性能方面满足目的要求的系统。
(2)适应性设计:是在总的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机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以使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增加某些附加价值。
(3)变异性设计:是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使之适应于量的方面有所变更的要求。
7.机电一体化设计程序:(1)明确设计思想(2)分析综合要求(3)划分功能模块(4)决定性能参数(5)调研类似产品(6)拟定总体方案(7)方案对比定型(8)编写总体设计论证书8.设计准则:在保证目的功能要求与适当寿命的前提下不断降低成本。
9.设计规律:根据设计要求首先确定离散元素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研究其相互间的物理关系这样就可根据设计要求和手册确定其结构关系,最终完成全部设计工作。
10.绿色设计: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浪费、使用安全和人类健康等所产生的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五章至第七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江苏无锡江大网院生产力促进中心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201209层次:高起专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形式中性能最好的是( D )。
A、高低压电源
B、单管驱动
C、单电源
D、斩波恒流
2、脉冲宽度调制用( C )表示。
A、SAH
B、LED
C、PWM
D、LCD
3、改变控制脉冲的频率可以改变步进电机( D )。
A、脉冲当量
B、步距角
C、转角
D、转速
4、大惯量直流电机负载能力( A ),而小惯量直流电机动态特性好。
A、强
B、小
C、弱
D、一般
5、步进电机常用于( C )控制系统中作执行元件。
A、闭环
B、半闭环
C、开环
D、前馈
6、过零比较器常用于对信号的( B )。
A、电平转换
B、整形
C、放大
D、阻抗匹配
7、关于PI、PD、PID校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PI校正可获得快速响应,但是存在稳态误差
B、PID校正可获得快速响应、并消除稳态误差
C、PD校正可获得快速响应、并消除稳态误差
D、PD校正降低响应速度、但消除稳态误差
8、离散系统在时域内常用( C )来描述。
A、欧拉方程
B、微分方程
C、差分方程
D、Z传递函数
9、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对功率接口采用升额设计提高可靠性
B、采用抗干扰措施提高可靠性
C、采用故障诊断技术提高可靠性
D、通过元器件的合理选择提高可靠性
10、直流伺服电机驱动器的内阻增大使得电机的机械特性( B )。
A、变硬
B、变软
C、变大
D、变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
1、伺服系统的构成除了被控对象还有( ABCD )。
A、执行元件
B、比较元件
C、测量反馈元件
D、调节元件
2、步进电机脉冲分配方式有( AB )。
A、硬件分配
B、软件分配
C、脉冲分配
D、模拟分配
3、产品性能指标从设计角度可划分为( BCD )。
A、安全指标
B、寻常指标
C、特征指标
D、优化指标
4、以下哪些影响伺服系统精度?( ACD )。
A、各组成元件的误差
B、执行元件形式
C、伺服系统的结构
D、输入指令形式
5、在选择控制器的微型机时主要考虑( ABCD )等因素。
A、成本
B、计算速度
C、系统规模
D、计算精度
三、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你认为对的打“√”,错的“×”,不需要改错。
)
1、一阶系统也存在稳定性问题。
(×)
2、设计闭环伺服系统首先要保证系统的精度。
(×)
3、当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远低于伺服电动机的固有频率时,伺服系统的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机械系统。
(√)
4、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把系统中环节都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
5、伺服电动机在快速启动时的负载转矩一般比正常运行时大得多,所以电动机的最大转矩常按
正常运行时的负载转矩来确定。
(×)
四、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系统的阻尼比是一个既影响系统稳定性,又影响系统快速响应性的参数。
2、计算机对外部状态采集方式可有两种,一种是查询方式,另一种是中断方式。
3、如果负载等效惯量和电机惯量不匹配一般调节传动比使之匹配。
4、PID控制器兼有比例、积分和微分三种基本控制规律的优点。
5、机电产品的性能指标可分为功能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
6、步进电机有反应式、永磁式和混合式三种类型。
7、伺服系统仅包含二个积分环节的系统称作II型系统。
8、在控制装置中存在三类干扰:供电干扰、过程通道干扰和空间干扰。
9、电机角速度和电枢电压之间的关系称做直流伺服电机的 调节 特性。
10、直流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方法是产生 PWM 或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经H 型桥式驱动电路控制电枢电压。
五、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获得脉冲传递函数一般方法。
答:获得脉冲传递函数一般方法:1.建立系统连续方程;2.方程离散化;3.对离散方程求Z 变换;4.求出输出信号的Z 变换和输入信号的Z 变换比值即为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控制系统增加可靠性的软件方法有哪些措施?
答:控制系统增加可靠性的软件方法主要有:1.软件测试:消除软件中的隐患;2.容错设计:使产生错误不致造成系统崩溃;3.纠错设计:错误发生能自动回到正确状态运行;4.抗干扰设计:主动杜绝由于干扰引起的系统出错;5.故障诊断:主动检测故障,使故障在未发生前预报或发生后采取措施。
3、伺服系统动态响应性的两个含义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参数来描述?
答:伺服系统动态响应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动态响应过程中,输入量跟随输入指令信号的迅速程度;二是指动态响应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
分别用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来描述。
4、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建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方法有分析法和实验法。
分析法可反映被控对象的本质,建立机理模型。
实验法可对无法建立机理模型的系统建立辨识模型。
5、简述用硬件方法产生PWM 脉冲的原理。
答:用硬件方法产生PWM 脉冲方法一般由三角波发生器、加法器和比较器组成,三角波发生器用于一定频率的三角波t U 该三角波经加法器与输入的指令i U 相加产生信号i U +t U ,然后送入比较器产生受指令电平控制的脉宽可变矩形波,即脉宽调制波。
6、简述何谓启动矩频特性。
答:启动矩频特性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有外加负载转矩时不失步地正常启动所能接受的最大阶跃输入脉冲频率与负载转矩的对应关系。
六、简单应用题(本题共2题,共15分)
1、一个直流伺服电机在空载情况下电枢电压和转速之间的关系为:对应电机转速0到每分钟2000转,电枢电压为0到40V,采用PWM方式进行速度控制,试计算当控制转速为每分钟1500转时的控制脉冲的占空比。
(8分)
解:对应0~40V,需要0~100%占空比
1500/2000=X/40=Y/100=3/4
X--电压
Y--占空比
所以占空=75%
2、一丝杠传动的工作台系统,为二阶系统。
折算到丝杆轴上的总等效转动惯量Js=0.0583kg•m2 ,折算到丝杆轴的总等效扭转刚度Ks=1.9X104N•m/rad,试计算该系统的扭振固有频率ωn。
(7分)
七、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在一个传动系统中,输出轴到电机轴之间通过传动比i1、i2传动,传动效率为η,各轴及其上齿轮的转动惯量相应为J1、J
2、J3,输出轴负载转矩为TL,电机最大角加速度为ε。
1)试给出等效到电机轴的等效负载转动惯量表达式。
(3分)2)试给出等效到电机轴的等效负载转矩表达式。
(3分)3)给出所需电机最大转矩表达式。
(4分)
2、一半闭环控制系统,执行元件为直流伺服电机,电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带动一工作台移动,已知丝杠导程为8mm,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控制电机驱动器。
1)计算传动系数;(2分)2)画出该半闭环系统的系统框图;(4分)3)给出系统传递函数。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