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 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 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

元代士人郁郁不平,竭力挣扎,企图以隐逸来对抗异化了的社会,希望于山水林泉之中,找回失落了的自我。

他们或在大自然中洗涤身心,保持独立的人格自尊;或走向极端,在污浊的现实社会中,以狂狷放浪、桀骜不驯来反证自己的存在价值。

无论从哪一端去追寻,他们都是那样执着,那样真率,那样天真绝俗!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的特点;另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

1.了解元曲的创作成就以及对后世中国文学的影响。

2.把握关汉卿、马致远等人散曲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3.鉴赏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等人散曲创作的风格。

1.有感情地朗读文本,通过熟读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了解元曲创作的背景,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3.在对元曲作品的品味鉴赏中进一步培养探究能力。

第20课关汉卿散曲二首P69关汉卿(约1225-约1300),元戏曲作家。

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一斋),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

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

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

关汉卿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1838年《窦娥冤》就有英译本流传海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课件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调__养_,__保__重_ 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__随__意____ 煞是可.怜.:___可_爱____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请分析《双调·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东风》中抒情主人公的 形象,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 杯、眼含离别泪、一再的叮咛话,突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 “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就在这 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舍、 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 读者面前。
关汉卿是他那个时代的弃儿,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 骄子。他是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戏班的班主和 剧坛领袖。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入民间,积极进行 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 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栏目链接
2.内容感知 《双调·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 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 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第四单元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
栏目链接
栏目链接
1.走近作者
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 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 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1958年,被世界 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 民的隆重纪念。
栏目链接
(3)体会《【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中的双关语。
明确:在这套曲中,最形象并直接写朱帘秀 其人的双关语有:“巧织珠千串”暗含朱帘秀之 名 ; “ 侯 家 紫 帐 ”“ 谢 府 红 莲 ” 中 的 “ 紫 帐”“红莲”,暗含“朱帘”。

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选修之《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选修之《唐诗宋词选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一、作者介绍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

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关汉卿是他那个时代的弃儿,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骄子.他是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戏班的班主和剧坛领袖。

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人民间,积极进行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元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在他的著名的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如此表白:“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趵,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关汉卿撰有杂剧67种,今存18种.其散曲,今存小令41,套数13,联章体组曲【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共16曲)一篇,残套2。

在金末元初作家中,为数最丰。

他的散曲,内容相当丰富:有写离愁别恨的,有写自我人生的,有写山川美景的,有写男女恋情的……在元前期散曲创作中。

他的散曲不管是艺术风格,还是思想境界,都是最引人注目的。

可以说,关汉卿的散曲是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二、课文教学【双调•沉醉东风】1.基本解读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主旨)“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

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与神态。

眼中搁泪,是送别的常情;手中举杯,是壮行的表现。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

4.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4.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可爱 ⑩煞是可怜 :_____ .. 珍奇般地托举,意为珍惜,爱抚 ⑪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 着耐心儿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名句积累 霎时间月缺花飞 。 ①咫尺的天南地北,_______________ (关汉卿《双调· 沉醉东风》) 四时春富贵 ,万物酒风流。 ② _____________
组曲【中吕· 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共16曲)一篇,
残套2。
2.资料链接 【双调· 沉醉东风】 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 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
整个曲子在真切中恰如其分的把握了送别女子时而
含蓄时而坦率的情感,刻画出一个声泪俱下、依依 不舍的痴情女子形象。曲作刻画细腻,缠绵悱恻, 真挚感人。
形容轻盈的舞姿 ④绣带舞蹁跹 :_______________ .. ⑤不许那等闲人取次 展:随意 _____ .. 形容轻微而带寒意的风 ⑥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 : ____________________ .. 照过 ⑦爱的是透 长门夜月娟娟:_____ .
美丽 ⑧十里扬州风物妍 :_____ . 显现 ⑨出落 着神仙: _____ ..
【南吕· 一枝花】赠朱帘秀 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 品。作者在这套曲中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 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
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醉东风】 饯别依依不舍→美好祝愿爽朗
六、整体预知 【双调 · 沉 恋人朝夕相处→各奔东西
第20课
关汉卿散曲二首
诗苑花絮
第 20 课 关 汉 卿 散 曲 二 首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诗苑花絮

高中语文 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20关汉卿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文脉 梳理
课文 翻译
【霎时间:一会儿。阁着:噙着,含着,阁,同“搁”。 将息:“调养、休息”的意思。痛煞煞:表示痛苦的样子。亦 作“痛设设”。好去者:安慰行者的套语,犹言“好走着”。 者,语助词,相当于“吧”。】
背景 链接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关汉卿是玉京书会的杰出代表。他写的杂剧大多数由旦角 主演。朱帘秀是著名的戏曲女演员,元代夏庭芝的《青楼集》 说她“杂剧为当今独步”,花旦、小生等“悉造其妙”。他们 同时在大都活动,关系很密切。关汉卿的《望江亭》《救风尘》 等作品当时由朱帘秀主演。关汉卿在写那些聪慧绝伦而身世不 堪的妓女的杂剧时,也是从朱帘秀等优秀女艺人身上找到原型, 汲取素材。关汉卿写这套曲子时,朱帘秀已经委身(可能还是 被霸占)于一个道士。
舜南巡时,死后葬在苍梧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悲凄 的泪水滴在竹子上,形成斑纹。这种竹称湘妃竹。用湘妃竹 做的帘子称湘帘。十里扬州风物妍:妍,美好。杜牧《赠别》 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出落:出脱, 出现,长成。多用来赞美青年人的容貌体态。守户先生:看 守门户的人。煞是可怜:非常可惜。奇擎(qíng):托举着。】
文脉 梳理
课文 翻译
【虾万须:虾须、竹帘的别称。陆畅《帘》诗:“劳将索 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曲中两句是说,这珠帘子是用 虾须串起珍珠做成的。金钩、绣带:指舞服上的装饰品。错落: 指金钩的光彩互相交错照映。妆点就:打扮好,装饰好。取次 展:随意展看。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是说珠帘 摇动起来,四壁好像披上翡翠的阴影,放射出的光彩使琉璃瓦 都黯然失色。
抹回廊:雨淋湿长而曲折的走廊。抹,涂抹。萧萧:形容风雨 声。筛曲槛:西风穿过长廊弯曲的栏杆。剪剪:形容风轻微而 带有寒意。韩偓《夜深》诗:“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 花红。”透:照彻。长门:汉代有长门宫。这里泛指宫室门户。 娟娟:美好的样子。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这里泛 指水池边的殿堂。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清澈的池水时隐时现地 映出珠帘的影子。玲珑,形容池水明澈的样子。湘妃,传说中 虞舜两个妃子的名。

高中语文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讥时咏史散曲二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1.作者简介周德清(约1280一约1351),字挺斋,生卒年不详。

一生未仕。

除著《中原音韵》影响颇大之外,散曲今存小令31,套数3,内容主要为抒写怀抱,兼及闺情,稍涉游戏。

“周德清是元后期曲坛极注意形式美的曲家之一,而其一切‘形式’——造境、形容、对仗、炼字,都未离开‘文而不文’的大原则上。

这是周德清散曲文学风格最主要特征所在,也是元代散曲‘雅化’一流的共同特色。

” (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第60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基本解读这是一篇以歌颂和悼念历史英雄人物岳飞为主题的咏史之作,批判了秦桧等权奸欺君误国、暗害忠良的罪行,指责南宋王朝误杀忠臣所招致的严重恶果,表达了对民族英雄岳飞的悼念和歌颂。

(主旨)全曲分四层:第一层:“披文握武”三句,旨在对岳飞作总括性的评价。

说他文武双全,为宋朝中兴强大建立显赫功勋,事迹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第二层:“功成却被权臣妒”二句,写岳飞的悲剧结局,批判秦桧等权奸欺君误国、暗害忠良的罪行。

第三层:“闪杀人”二句,指责南宋王朝误杀忠臣所招致的严重恶果。

“闪杀人(望)”、“误杀人(弃)”也可解作“白白把人盼死”、“活活把事耽误”。

第四层:“钱塘路”三句,以西湖上风愁雨怨绵绵不断,青天也在为岳飞的屈死而悲伤,酿造浓重的哀悼气氛,体现岳飞英灵之不朽,以及人民对英雄的长久悼念。

以苍凉悲壮的情调收束。

3.鉴赏要点本曲从哪些方面写岳飞?很明显,前三句从素养、功业、地位总论岳飞;第四、五、六、七句写岳飞遇难的原因与结果。

结果是:、中原大地的人们盼望岳家军的到来成为泡影;赵宋王朝丢弃祖宗陵墓南逃铸成悲剧。

以这种恶果从反面肯定岳飞的“功成”;末三句写人们对英雄的悼念,以英雄精神长在人间深化岳飞形象。

本曲的艺术特点:从“总评功成”到“长在人间”,前后照应。

中间部分对“总评”作具体的阐发。

阐发的重心:一方面写“人们百姓”的愿望,一方面写最高统治者的悲凉结局。

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典选读》

高中语文 辛弃疾词两首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典选读》

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学案(学习活动)一、自由朗读、齐声朗读、指名朗读、熟读背诵、配乐朗诵、X读课文《辛弃疾词两首》,以体味语言特色,体会作家的创作风格。

(早读或课外)二、自由朗读“参考译文〞。

(早读或课外)三、知识积累〔12分钟〕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遥岑〔〕远目玉簪( )螺髻( ) 鲈鱼堪脍( ) 倩〔〕何人揾( )英雄泪舞榭〔〕巷陌〔〕金戈〔〕元嘉〔〕狼居胥〔〕可堪〔〕佛〔〕狸祠拓跋焘〔〕X 浚〔〕王玄谟〔〕2、试把以下句子中语序倒置的部分找出来。

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⑵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某某路。

⑶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3、解释以下词语,领会在词中的意思:⑴“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一句中“玉簪螺髻〞是形容,运用了修辞。

⑵“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中“落日〞二字,比喻。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

⑶“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一句。

“把吴钩看了〞,借吴钩闲置身旁,烘托出词人的苦闷,“阑干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情态。

⑷气吞万里:⑸草草:⑹北顾:⑺可堪:⑻风流:第一课时一、导入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3、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某某某某〕人。

高中语-第20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第20课《关汉卿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刘大杰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评价:“关汉卿 是一个彻底的风流才子,浪漫才子。”但这浪漫背后, 我们看见的是一个生活在“蒙古时代”的知识分子怀才 不遇的无尽悲凉。
课文所选是这组套曲的第四支曲(“尾”)。
第一支曲总写自己“浪子风流”的形象。以下三 支曲子从不同角度写这个“浪子”怎样“风流”。
第二支曲(“梁州”)写自夸自赞。
译文:
【一枝花】采摘那露出墙头的朵朵红花,攀折路边的条
条弯柳。采的花蕊红稚嫩,折的柳条青翠柔细。处处拈花 惹草,纯粹的一个浪荡公子。手中的花柳任我摆布,直把 她们玩弄得成了残花败柳。
【梁州】我是个全天下最有名气的花花公子。但愿那 些红颜美色永不衰褪,光彩常驻。我在如云的美女中消遣 时光,借酒忘忧消愁。品着茶,画着竹,沉醉于打马、藏 阉这些赌博游戏之中,十分自在。精通五音,熟悉六律, 太无聊了,使我心头发愁。整天以妓女为伴,她们或在银 台前抚弄银筝,笑倚银屏;或者是携玉手、并玉肩,一起 登上玉楼;或者是唱着《金缕衣》曲调,捧着盛满酒的金 樽及华贵的酒器。你暂且不要以为我已老了。我可以说是 风月场上最有名的头号老手,比所有的风流浪子更风流。 我在姑娘群中还算是个总头领,曾游玩过许多州府。 【隔尾】那些嫖客们,个个都如同那些刚刚从茅草岗、沙 土窝里蹦出来的小兔子,初次踏进妓院的门槛,我已经是 个经笼罩、受索网、饱受磨难如同长着苍老羽毛的老野鸡, 踏踩过妓院,狎妓经验丰富老到。经受了不少的暗算和中 看不中用的妓女,虽然如此,也不曾甘落人后。所以不要 说“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能甘心这样虚度年华。
在这大胆又略带夸饰的笔调中,在这 才情、诸艺的铺陈中,实际上蕴藏一种 豪情,一种在封建观念压抑下对个人智 慧和力量的自信。
第三层从“你便是落了我牙”到结尾。
从正反两面再表决心,正面说哪怕“落了我 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 , 也决 “不肯休”。又从反面说除非“阎王亲自唤, 神鬼自来勾”,那“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正话反说,同样表明决不妥协的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散曲二首一、作者介绍关汉卿(约1225—1300),号已斋叟(一作已斋,又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一说祁州(今河北安国)人,我国古代杰出戏曲家和元代著名散曲家。

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并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关汉卿是他那个时代的弃儿,也是中国古代的艺术骄子。

他是元代一位有名望的书会才人,戏班的班主和剧坛领袖。

由于他多才多艺并长期深人民间,积极进行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于是成为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和中国古代戏曲艺术范式的开创者。

元熊自得《析津志•名宦传》说:“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关汉卿在他的著名的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如此表白:“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我也会围棋,会蹴趵,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

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

”关汉卿撰有杂剧67种,今存18种。

其散曲,今存小令41,套数13,联章体组曲【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共16曲)一篇,残套2。

在金末元初作家中,为数最丰。

他的散曲,内容相当丰富:有写离愁别恨的,有写自我人生的,有写山川美景的,有写男女恋情的……在元前期散曲创作中。

他的散曲不管是艺术风格,还是思想境界,都是最引人注目的。

可以说,关汉卿的散曲是元代“本色派”散曲的一面旗帜。

二、课文教学【双调•沉醉东风】1.基本解读这首小令是关汉卿写爱情的一首名作,描写女子在为情人饯别时的离情别绪,深挚真切,哀婉动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美感。

(主旨)“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眼下近在咫尺,即刻就各分南北,心痛得好像月缺花飞。

起笔便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写送行主人公的动态与神态。

眼中搁泪,是送别的常情;手中举杯,是壮行的表现。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紧承前两句写告别时的声态和心态。

声态是“多多保重”的叮咛,心态是“舍不得”的极度悲痛。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这是“舍不得”与“不得不舍”矛盾中的果断选择。

从这果断选择和祝愿中,看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

2.鉴赏要点:伤离中充满自信与激情。

曲中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生动。

曲中描写送别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手拿饯行杯、眼含离别泪、一再的叮咛话,突出分离时的矛盾心理:“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就在这精心设计的动态、声态、神态描写中,一个既悲痛难舍、又对人生充满信心的多情主人公形象与众不同地出现在读者面前。

此曲的行为细节与心理描写很值得注意。

前两句用比喻手法写主人公送别时的强烈感受,后三句写藉情主人公瞬间的两种心情:刚刚是“舍不得”伤痛,转眼是“好去者”叮咛。

送别主人公性格之爽利,情感之真挚显得格外鲜明,并令人回味无穷。

【南吕•一枝花】赠朱帘秀1.基本解读这是一篇借物咏人、构思巧妙、极见功力的散曲珍品。

其中感情之热烈真切,遣辞之丽而不缛,写“珠帘”与赞人物之妙合无垠,真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主旨)整套曲可分三层:第一层:首曲【一枝花】,集中描写了朱帘秀技艺的高超和风姿的秀美。

作者以此曲破题,咏“珠帘”华美高雅,光彩照人,不许凡夫俗子(等闲人)随意掀展。

首二句以帘卷和珠灿来比喻朱帘秀的光彩照人,并突出了她歌喉的珠圆玉润。

“虾须”,是竹帘或缀珠之帘的别称,因帘幕卷曲,状似虾须蜷缩,故有此称。

陆畅《帘》诗云:“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珠光更缀珠。

”冯海粟赠朱帘秀的[鹧鸪天]亦有“虾须瘦影纤纤织,龟背香纹细细浮”句。

古人又常以成串珠玉喻音乐和歌声,所以,首二句破题咏帘,又暗寓对朱帘秀姿容和嗓音的赞美。

“金钩光错落”二句,明是写帘幕辉光闪烁,临风飘动,实则可以理解成是赞美朱帘秀四座皆惊的漂亮扮相和袅袅娜娜的舞姿。

金钩、绣带既是帘幕的附属品,又暗寓戏曲演员行头上的装饰物,用意之巧是令人绝倒的。

接下来的“似雾非烟”三句,写到了帘的缥缈轻摇,及其妆点效果、实用功能,自然地使人联想到,上场的帘幕好似烟笼雾漫,化好妆的女演员犹如神女仙姬将飘然而出。

“不许”句表面上是说不允许寻常人随意伸手卷帘,实际上是说演员在酝酿感情,蓄势待发,何时破帘而出得有个“火候”,无须旁人操心。

三句写出了舞台上特定的环境,也写出了演员扮相之美丽,技艺之高超。

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写珠帘乍展开来时的光彩夺目,说它摇动起来,四壁如同披上翡翠的绿阴,它的光彩使金色的琉璃瓦也黯然失色,而暗寓的却是演员出台亮相时的姿容,色艺俱绝,满堂喝彩。

【一枝花]曲整个是对人物出场的铺垫,反复比喻,再三呼唤,终于,人物出场亮相了。

有趣的是字面全是写珠写帘,未着一字写人,然又无处不是写人,所有的巧譬妙喻,都是自然地扣住了“人”来进行的。

这支曲可以看作是序曲,下面还要更细致地展开描写,进一步以含蓄的手法刻画人物。

第二层:【梁州】是套曲的主体部分,关汉卿以以烘云托月的手法,写与“珠帘”相关或相联之事,从而进一步写它的富贵风流和为人气质,曲折表达了他对朱帘秀真挚的倾慕之情,其中还夹杂着苦痛和酸楚。

首二句,写帘的华美与高雅。

“侯家”、“谢府”,出处未详,指的是公侯之家、高门世族却是很明显的。

或以为东晋时显贵侯景欲向王、谢那样的高门世族求婚,皇帝以为侯家尚配不上王、谢,叫侯议婚于朱、张以下姓氏,“侯家”、“谢府”当指此。

“紫帐”、“红莲”均指帘。

“锁春愁”句承“风流”二字而来,写朱帘秀的爱情生活,“不放双飞燕”,是说帘儿拢住燕子,隐指帘秀与一男子的两情欢洽。

接下去的四句都是写两人的浓情密意。

这男子是谁?或许就是指关汉卿,也有可能指另外一个人。

“拂苔痕”二句,是说珠帘摆动、飘拂,引逗得台阶上洒满榆钱;杨花飞絮,也像是被珠帘牵惹一样,漫庭飞舞。

榆钱即是榆荚,形似铜钱,故有此俗称。

这两句可能是以榆钱和柳絮飘落扑帘,暗示轻薄子弟对帘秀的欺凌、侵扰。

他们恃仗钱财,妄图来追欢买笑,帘秀冷落了他们,遂惹来蜚短流长的谣事或攻击。

下面三句,用“愁的”、“恨的”、“爱的”冠在句首,进一步写出了帘秀的好恶、爱憎,突出了她尚雅图静的心情,以及对恶浊社会空气的深恶痛绝。

当然,表面上仍是写帘,而暮雨西风显然是有所指的。

三句中“抹”、“筛”、“透”三个字用得极巧,看似随手拈来,实是精心遴选而成,它们生动地表现了雨势、风态和月色。

“暮雨潇潇”、“西风剪剪”、“夜月娟娟”等,词面很美,细品又含无尽凄楚,很是耐人寻味。

剪剪,形容风声飒飒而带有寒意。

韩偃《夜深》诗云:“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长门,本是汉宫名,此泛指宫室门户。

这三句借帘外自然界的变化暗示帘中人孤独寂寥,同时隐隐透露出帘秀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揭示了她的苦闷、凄凉和月光般高洁的品格。

“凌波殿前”等三句,又抽笔写珠帘之美。

凌波殿,即凌波宫,唐代宫室名,此泛指水池边殿堂。

《太真外传》上说,玄宗在东都宫中昼寝,梦见一女,容貌美艳,言称是凌波池中龙女。

“碧玲珑”句是说清澈的池水倒映出珠帘的影子。

玲珑,形容池水清亮明澈。

湘妃,指传说中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她俩都是舜的妃子,舜南巡死,葬苍梧山,二妃悲泣的泪水滴在竹上,竹上遂有斑痕,也就是后人所称之湘妃竹,用此竹制成帘子,叫湘帘。

这里是以水中帘影的虚幻,表示今后不能再见到帘中人的苦闷,因此后面紧接一句,“没福怎能够见”。

朱帘秀后来在杭州嫁给一个道士,婚姻上是很不幸的,可能是迫于无奈吧。

这样看来套曲很可能是赠别的,实际上是关汉卿在用散曲和她诀别,个中分明潜藏着无尽的悲戚。

结二句借杜牧《赠别》诗意来赞美朱帘秀的人才出众,色艺俱佳。

杜牧诗云:“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赠别二首》)第三层:末曲[尾]。

直接写人,点明“赠朱帘秀”之意,表示良好的祝愿,希望她的夫君珍惜她、爱护她。

尾]曲诀别意味更为浓重,别时难分难舍,相见更是难上加难。

作者仍然扣住帘来写一朝别离的苦涩。

这帘像“一池秋水”,似“一片朝云”,得到它的人,应该倍加爱惜呀!元代称道士为先生,守户先生,当指娶帘秀的那个道士。

关汉卿像是默念,又像是祈祷,祝愿帘秀的丈夫能对她好,将她擎在手里,保护她。

这【尾】曲读来令人酸鼻。

从这支曲中,更深刻地看出杰出戏曲家关汉卿对民间艺人的真切之情和深切的关爱。

2.鉴赏要点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在中国散曲史乃至诗歌史上,【南吕•一枝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作品。

作者在这套曲中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巧妙运用谐音和双关的语言艺术,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不管从友情表现还是爱情表现看,这都是一篇具有高尚情感境界的优秀作品。

构思奇绝而巧妙,感情真挚而热烈。

曲中对朱帘秀的赞美颇具匠心,阅读时必须细加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