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三化学盐与化肥知识点,推荐文档

初三化学盐和化肥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一、盐的概念及常用的盐

1、盐的概念:由金属阳离子(或 NH4 +)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或者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或

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2、常见的盐:

质。

(1)实验步骤:研磨、溶解、过滤、蒸发

(2)实验仪器:

3

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2HCl + CaCO3 = CaCl2 + H2O + CO2↑

高温

②高温分解:CaCO3CaO + CO2↑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这两个反应可用于检验NaOH 是否变)

(1)与酸的反应: 2HCl + Na 2CO 3 = 2NaCl + H 2O + CO 2↑ (2)与碱溶液的反应;Ca(OH)2 + Na 2CO 3 = CaCO 3↓ + 2NaOH

3) 、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的反应;

HCl + NaHCO 3 = NaCl + H 2O + C O 2↑

4) 、检验溶液中存在 CO 3 2

-的方法:

⑴ 取样少许与试管中,加入稀 HCl ,若有无色气泡产生,然后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存在 CO 3

2- 2HCl + CaCO 3 = CaCl 2 + H 2O + CO 2↑ Ca(OH) 2 + CO 2 ==== CaCO 3↓+ H 2 O

⑵ 加入石灰水或 Ba(OH)2 溶液,若溶液变浑浊,然后加入稀盐酸浑浊消失,则存在

CO 3 2-Ca(OH)2 +Na 2 CO 3 =CaCO 3 ↓+2NaOH 2HCl +CaCO 3 = CaCl 2+ H 2O +CO 2↑ ⑶ 加入 CaCl 2 或 C a (N O 3 )2 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 C 3 O 2- CaCl 2+ Na 2CO 3= CaCO 3↓+2NaCl Ca(NO 3)2+ Na 2CO 3= CaCO 3↓+2Na(NO 3)2 4、盐的性质

(1)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全可溶,碳酸钡钙银不溶; 硫酸钡和氯化银,不溶水来不溶酸; 镁铝亚铁和铁铜,五碱均不溶于水;

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于水要记牢;

(2) 盐的化学性质

A 、 盐(可溶)+ 金属 1 → 金属 2 + 新盐(金属 1 比金属 2 活泼,K 、Ca 、Na 除外)

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Fe + CuSO 4 == Cu + FeSO 4 (“古代湿法炼铜”原理)

2Al + 3CuSO 4 = Al 2(SO 4)3 + 3Cu

Cu + 2AgNO 3 = Cu(NO 3)2 + 2Ag

B 、盐 + 酸 → 新盐 + 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H 2SO 4 + BaCl 2 =BaSO 4 ↓+ 2HCl(注 BaSO 4 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2HCl + Na 2CO 3 = 2NaCl + CO 2↑+ H 2O 2HCl + CaCO 3 = CO 2↑+ CaCl 2 + H 2O HCl + NaHCO 3 = H 2O + NaCl +CO 2↑

HCl + AgNO 3 = HNO 3 + AgCl↓ (注 AgCl 沉淀: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C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2NaOH + CuSO 4 = Cu(OH)2↓ + Na 2SO 4 现象:出现蓝色沉淀 (注:CuSO 4 溶液:蓝色 Cu(OH)2 沉淀:蓝色)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现象:出现红褐色沉淀 (注:FeCl 3 溶液:黄色 Fe(OH)3 沉淀:红褐色) Ca(OH)2 + Na 2CO 3 = CaCO 3↓ + 2NaOH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盐 + 盐 → 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NaCl + AgNO 3 = AgCl ↓+ NaNO 3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Na 2SO 4 + BaCl 2 = BaSO 4↓+ 2NaCl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

5、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 特点:首尾相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 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4、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由于初中常见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 金属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碱 + 酸 → 盐 + 水 RHCO 3 /RCO 3 + 酸 → 另一种盐 + CO 2 + H 2O

这三种复分解反应一定能发生

3

6、常见离子共存与检验

1、 若离子之间发生离子反应,离子间便不能在溶液共存:

(1)

生成沉淀物:Cl-与 Ag+、 Ba 2+

与 SO 4 2-、OH -

与 Cu 2+、Fe 3+ (2)生成气体4 :OH-与 NH + 、H +和 CO 2- (3 生成水

2、此外要注意:题目要求的在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或者溶液是无色还是有色常见的有色离子:Fe 3+

黄色、Fe 2+

浅绿色、Cu 2+

蓝色、MnO 4-紫色

7、除杂

遵循的原则:不增、不减、简便、易分

1、 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溶解性、磁性、沸点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分离Eg:

铁粉和碳粉 BaSO 4 和 NaOH 粉末 2

化学方法:①化气法:像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混合物中的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Eg :NaCl 中混有少量 Na 2CO 3 杂质

方法:加入 HCl Na 2CO 3 +HCl=NaCl+H 2O+CO 2↑

3 沉淀法:向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该试剂与杂质放映转化成沉淀,再经过虑除掉沉淀,以除杂质

Eg :NaCl 中混有少量 NaSO 4 杂质

方法:加入 BaCl ,过滤除去杂质 NaSO 4=BaSO 4+NaCl 4、加热高温法:热高温混合物是杂质变为气体除去Eg:CaO 中混有 CaCO 3 杂质 方法:高温加热

CaCO 3

高温

CaO + CO 2 ↑

5、溶解法:向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与试剂反应而被溶解掉,以除去杂质Eg :Cu 中混有少量 CuO 杂质

方法:加入稀 HCl,再经过过滤而除去 CuO+HCl=CuCl 2+ H 2O 6. 置换法:向混合物中加入一种单质,是单质与杂质反应,而被除去 Eg :FeSO 4 中混有少量 CuSO 4 杂质 方法:向其加入足量的铁粉 Fe+ CuSO 4=Cu+FeSO 4

7、吸收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被洗气装置的试剂吸收而除去Eg :CO 中混有少量 CO 2

方法: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的NaOH 溶液的洗气装置2NaOH+CO2=Na2CO3+H3O 8、化肥

一、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

二、化学肥料:(氮肥、钾肥、磷肥)

1、氮肥(1)、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叶)。

(2)、缺氮:叶黄

(4)

2、钾肥:(1)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

(2)缺钾:叶尖发黄

KCl:比较常用

(3)、常用钾肥草木灰:农村最常用钾肥(主要成分为K2CO3),呈碱性

K2SO4: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化、板结

3、磷肥:

(1)、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抗旱抗寒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2)、常用磷肥磷矿粉Ca3(PO4)2

⒋复合肥:含N、P、K 中的两种或三种

KNO3

NH4H2PO4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NH4) 2HPO4

、氮、磷、钾三种化肥的区别方法

(1)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2)大气污染:NO2、NH3、H2S、SO2

(3)引起水体污染:N、P 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

课堂巩固题

一、常见的盐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OH 氢氧化钠烧碱B.CaO 氢氧化钙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D.NaCl 氯化钠食盐

2.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石墨、氧化铜、冰水

B.水银、水、食醋

C. 苛性钠、二氧化锰、石油

D.硫磺、铁锈、粗盐

3.我国有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

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A.混合物B.氧化物C.盐D.酸

4.下列常见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A.用亚硝酸钠腌制食品B.用硫酸铜精炼铜

C.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D.用食盐生产烧碱

2、盐的化学性质

1.下列应用及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都正确的是()

A.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

B.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CO2+H2O=H2CO3

C.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2H2O=2H2↑+O2↑

D.用氢氧化钠制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2NaO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是稀盐酸

B.可用适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C.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炭粉,可采用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混合物的方法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合反应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铁和硝酸铜溶液B.氧化钙和水

C.氢氧化铝和稀盐酸D.稀盐酸和硫酸钡

4.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 溶液和盐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 溶

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Fe2O3→FeCl2B.H2CO3→CO2C.CuCl2→Cu D.Mg→MgO

3、除杂和鉴别

1.

2.下列试剂中,能把KOH 溶液、稀硫酸、CaCl2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KCl 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3.小雨的妈妈买了一条黄金项链,小雨想通过实验探究这条黄金项链是否为锌铜合金制成的仿

制品,她不能选用的试剂是()

A.A1C13溶液B.Cu(NO3)2溶液C.H2SO4溶液D.AgNO3溶液

4.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钠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A.AgNO3B.Ca(OH)2C.H2SO4D.NaOH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磁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

4

B. 用天然水制蒸馏水时加几粒碎瓷片,防止暴沸

C. 将熟石灰与某固体混合后研磨并闻气味,检验该固体中是否含有 NH +

D. 用银、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铜溶液探究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寻

五、推断题

1. 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

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 请你把甲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②

(2)

乙图中

A ~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 A 、

B 为黑色固体,D 为红色固体单质,F 为红

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请回答: ①物质 B 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 E+F →G 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一个能实现 G+H →D 的化学方程式

2. (2008 年临沂市)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 C 是单质,D 是相

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 写出 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 、C 、D 。浅绿色溶液 B 中溶

质的化学式

(2) 写出 C→D 的化学方程式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