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自己
喜欢的原因。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采用的是哪
此环节设计是为
一种语言,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 了让学生理解体会谚
里?
语的含义。
小结: 语言表达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语言是否
精炼。
(板书: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四、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 8】1.小组交流合作,联系生活理解谚语 的意思。 (板书:谚语) 2.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
新课 教学
很少运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通过对比不同译者
4.学生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运用 笔下的《汤姆·索亚历
夸张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险记》中的句子,学会
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
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扯拉转
2.从老人的


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3.选文主要描写了
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短文
老 人 与 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目标]1.学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

2.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3.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能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课时]1课时一、选书读书,其乐无穷1.揭示主题: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围绕“同读一本书”这一主题进行交流。

你如何理解这个主题?(全班同学读一本相同的书)2.选择书目:上周我们进行了“同读一本书”的书目调查。

预设:根据投票,我们选择的共读书目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周过去了,你们都读得如何了?读时运用了什么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阅读?(学生自由汇报阅读方法以及感受)3.小结:虽然大家阅读的是同一本书,但是每个人汇报的感受各不相同。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各不相同。

二、自由漫谈,选定话题过渡:通过较长时间的阅读,同学们对这本书有了自己的理解以及阅读心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阅读感受?1.自由漫谈。

(学生尝试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谈)引导:感谢这些同学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从他们的汇报中你们知道了这本书的哪些信息?他们刚才的介绍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要想有效地介绍一本书,更需要了解听众的需要。

2.梳理话题。

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按类型梳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1)故事内容: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人物评价: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3)故事情节: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4)表达方法: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3.调查话题。

如果别人向你介绍一本书,你希望他(她)能向你介绍这本书的哪些方面?(引导学生站在听者的角度思考交际的话题)4.选择话题。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语文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设计出更优秀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二是古诗词的学习。

其中,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情感、评价等词语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理解古诗词的意思,并学会背诵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

3.能够通过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古诗词的理解和背诵。

四、教学内容与教法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教学内容:1)情感词语的介绍。

如:高兴、悲伤、愤怒等。

2)评价词语的介绍。

如:好、坏、美、丑等。

3)情感和评价词语的异同之处。

4)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1)点读法,让学生通过点读词语来理解词语的发音和意思。

2)分类法,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讲解,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

3)模仿表演法,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词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介绍。

2)古诗词的咏诵和朗诵。

3)古诗词的韵律、意义、文化背景等。

4)古诗词的选读和背诵。

教学方法:1)朗诵法,通过朗诵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2)音乐伴奏法,结合音乐演唱,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古诗词。

3)分组背诵法,让学生分组背诵古诗词,增强学生之间的分工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情感、评价等词语的理解和使用方法(1)通过PPT呈现情感、评价等词语的图片,并进行点读和讲解。

(2)对学生进行分类讲解,如:将情感词语和评价词语分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多种角度展示情感和评价词语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模仿表演等方式更好地掌握。

2.古诗词的学习和背诵(1)介绍古诗词的概念和种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和意义。

《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4.教师指名反馈。

(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总结:读名著时,我们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可以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分析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时角度不能太单一,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既加强了读书的指导,又走进了文本。

让学生通过“读——找——圈——议——悟”,使学生深入文本,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

....,洒了一地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第1句话。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

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预设:这句话中“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村里的人们看到两个得救的孩子喜极而泣的情景,写出了人们激动的心情。

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第2句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第1课总计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2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5.鲁滨逊漂流记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1.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四、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一、回忆人物形象
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第三课时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二、理解字词入文本: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单元第1课总计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2年2月28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7.汤姆索亚历险记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师备课教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名师备课教案

尔斯看到了什么?他会有什么变化呢?
交流小结:懂得爱护动物,懂得犯罪是要受到严厉的惩办的。

懂得人要善良,不该由复仇之心。

懂得犯了罪就丧失公民权。

4.好,同学们,读了刚才两段话,是不是觉得这部童话故事更加神奇,更加有趣了。

课后让我们都捧起这本书吧。

如果你以前读过,这一次可以特别关注尼尔斯如何慢慢变成一个好孩子的?当然走进书,你还能领略瑞典的美好风光、风俗人情,感受植物、动物的神奇世界呢!
【板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材分析】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本单元的第三篇,是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选取了这部小说中的精彩片段。

片段从讲述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东返回家后的故事。

故事先讲述了萨契尔太太和汤姆姨妈悲痛欲绝的心情,以及汤姆和贝奇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

先悲后喜的剧情对比充满戏剧气氛。

接着,汤姆自己的描述他和贝奇在山洞中的历险经历,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法官口中意外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后面的情节怎样,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小说语言轻松、幽默而略带讽刺夸张;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汤姆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关照生活中的自己,以获得共鸣;二是通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现代文阅读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现代文阅读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案——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水平,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阅读理解。

【教学内容概述】1.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定义及重要性;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3.让学生学会阅读感悟现代文;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文的特征和发展历程,对现代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提高文学修养;2.倡导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特征、发展历程及正确的阅读技巧;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文,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步骤】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文艺作品的前一单元,从中过度到现代文;2.通过课堂的讨论,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文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让学生了解现代文的概念及特征1.课前布置《现代文的概念及特征》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回答问题,理解现代文的概念;2.通过媒体、小组讨论等方式,课堂上强调现代文的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1.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思考书中的主题和情节,理解作者的大意;2.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让学生提高速读和粗读的技巧;3.通过展示各种文艺作品和全文阅读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全面阅读的技巧。

四、让学生学会阅读并感悟现代文1.通过讨论和解读文艺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更好阅读现代文;2.通过阅读练习和思考,《小兵张嘎》、《家》等现代文,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现代文的内涵。

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1.让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适当表达,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总结,巩固知识,作业布置1.向学生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2.留作业,培养学生爱阅读、爱学习的好习惯。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读名著,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展开交流;“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引导学生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

“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选编几个板块内容的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能立体多元地评价人物。

通过词句段运用,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译者对同一部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翻译风格;借助日积月累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3.朗读并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或之前学过的课文,填写学习单,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依据。

然后阅读交流平台,总结得到的启发和收获。

再引导学生根据交流平台回顾自己的学习单,说说是否对人物做出了立体多元的评价。

2.学生自由读句子,在组内交流三个句子的特点,并选择一两个词语进行仿写;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内容有哪些异同,再通过对比三个句子,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语言表达。

师生交流后总结: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常常会有不同的译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选译者。

3.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再让学生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背诵句子。

本节课的PPT课件。

2课时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外国长篇小说的节选。

)2.师:对于同一篇外国文学名著不同的译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

而且人物是名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经典的人物总是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认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名著中的人物呢?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去学习了解相关的知识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长篇小说,本课内容由梗概和精彩片段组成。

《鲁滨逊漂流记》叙述17世纪有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航海中遇险,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

为了战胜死亡,他依靠破船上剩下的一点生产和生活资料,同大自然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每做一件事,都要遇到很大的困难,但他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凭着艰苦的劳动,成功地在荒岛上建起了房舍,开垦了农田,营造了羊圈,使荒岛面貌有了改变,他的生活也有了改变。

经过二十八年的孤苦生活,他终于脱险,返回故乡。

梗概按鲁滨逊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遇险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突出了鲁滨逊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特点。

精彩片段写的是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

片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鲁滨逊在岛上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初到岛上,鲁滨逊由于缺乏纸笔,就用刀子刻柱留痕记录时间;从船上虽得到了不少东西,但缺少的东西还不少;工具的缺乏使他建木栅栏围墙的工作非常吃力;每天要为自己寻找食物。

后半部分,是鲁滨逊对自己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的理性思考:他把自己的幸与不幸好处和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找到了值得感谢的东西,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好感,然后开始知足安命,一心一意安排自己今后的生活。

鲁滨逊在严酷环境中心里的斗争,是这个片段的重点,这也是他身处绝境能知足安命勇敢地生活下去的力量所在。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外国名著的内容,了解人物遇到的困难及战胜困难的办法,关注人物的命运,体会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是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了解名著大意,体会人物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

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学情分析:本文篇幅较长。

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先让学生阅读梗概,整体把握梗概内容,简单讲述一些梗概中鲁滨逊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浏览精彩片段,交流精彩片段的精彩之处,以及自己对鲁滨逊的评价或读后的感受。

激起学生读整本书的欲望。

评价设计:1.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2.你喜欢鲁滨逊吗?请你用合适的词语来概括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

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读过的外国名篇名著。

学生交流。

同学们,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

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

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

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这是一部怎样的奇书呢?我们的课文第5课给大家做了一些介绍。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1.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课文是用几种来给我们介绍这部小说的?2.分成了梗概和精彩片段两种方式。

那什么是梗概呢?课件出示: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来简要介绍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情节。

翻开一本书,一般能在封面、扉页或封底上见到它。

如果你想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可以在编者推荐或内容介绍栏目中,先找到梗概了解一下。

当你在网上浏览喜欢的影视剧,梗概又会帮你介绍剧情和演员,当我们制作一份好书推荐手抄报时,也会用到梗概。

3.文中的梗概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故事呢?大家先快速的浏览一下。

(学生浏览课文梗概中……)师:谁来简要地介绍一下?4.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主要写了遇难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他在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

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能力)三、浅显探讨小说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

(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

(3)安全-插下杨柳庄子防御。

(4)孤独-救助“星期五”。

2.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设计意图从中体会:鲁滨逊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难,有顽强斗争求生存的精神。

)四、阅读精彩片段刚才我们读了小说的梗概。

让我们对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物形象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原著中,有很多地方写得引人入胜。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个精彩片段。

1.先请大家浏览“片段”,想一想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呢?(学生浏览精彩片段),班内交流。

2.速读“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学生浏览片段)班内交流。

3.对照鲁滨逊列出的“好处”和“坏处”,一起来读一读。

请男同学来读“坏处”,女同学读“好处”。

边读边想一想:这样一个表格,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读完交流4.在这种情况下,能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能让自己冷静理智下来。

鲁滨逊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的话。

出示齐读: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5.师小结: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语言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6.读这个片段,你还觉得哪方面很精彩?7.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8.师小结:《鲁滨逊漂流记》之“精彩片段”,叙述的是鲁滨逊初到岛上的生活状态和面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我们阅读了梗概部分,又浏览了精彩片段,请大家对照读一读,你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想了解什么?学生交流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我们还是去看看原著吧。

我相信,你一定会被小说精彩的情节所吸引。

能解开心中的疑问,还能发现值得珍藏的精彩语言。

六、课堂检测鲁滨逊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你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启发联系实际谈)七、布置作业课下读全书《骑鹅旅行记》教学设计一、介绍这本书和作者。

1.老师介绍: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

这是一本在瑞典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图书,一本和作者同时印在纸币上的图书,作者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为儿童写的长篇童话。

现在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还曾被改编为动画片。

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2.学生找找书上介绍做好则和这本书的地方读一读。

二、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孩“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了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人。

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

尼尔斯被雄鹅带进了雁群,原以为会受到大家热情的欢迎,却因为自己臭名远扬而遭到雁头领阿卡的厌恶,尼尔斯决心痛改前非,用行动证明了自己。

渐渐的,尼尔斯成了雁群中的一分子与拯救雁群的英雄,得到了阿卡及雁群的信任,他的性格与脾气也慢慢地改变了……通过了这一次奇妙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

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坚强的克服,受到了锻炼,改掉了原先调皮捣蛋的毛病,成了一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最后终于回到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三、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1.书中有哪些人物?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她们各自的特点吗?(尼尔斯、莫顿、阿卡、狐狸斯密莱等等)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一个是被小精灵变成了小精灵的尼尔斯,一个是莫顿,是一只会飞的鹅。

莫顿带着尼尔斯跟着大雁飞。

没想到家鹅竟神奇地飞上天和大雁们一起旅行。

于是尼尔斯开始了漫长而又危险的骑鹅旅行。

一路上,他们破坏了狐狸斯密莱的许多诡计,从强盗山逃出来,尼尔斯差点被国王铜像踩扁,幸亏木偶帮助了他,还有打败了灰田鼠兵团,救了小松鼠……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了拉伯兰。

(1)说说尼尔斯:尼尔斯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他出生在农民家庭,起初家里有些贫穷,后来经过父母的努力慢慢的开始宽裕起来,可是他整天捉弄动物,后来惹火了住在牛棚里的小精灵,被变成了与小精灵一样大小,甚至还能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

在跟随莫顿和雁群飞行的过程中,学会了帮助别人、遵守诺言、为朋友能牺牲自己的大男孩。

(2)说说莫顿:莫顿是尼尔斯家的鹅,是不愿服输的代表,一开始饱受大雁的歧视,但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挫折中成长,还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一半——邓芬,它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大雁的尊重,赢得了爱情,也创造了自己幸福生活。

(3)说说阿卡:阿卡是慈爱、智慧长者的化身,是雁群的领头人,它和养子老鹰“高歌”之间的母子亲情是那样的高尚和伟大。

四、文中哪件事让你最感动?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五、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1.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更是人类的好帮手。

鸽子可以送信,能在茫茫大海里搜寻遇难的飞行员,昆虫传授花粉,花草树木才会成长,我们才能吃上香甜的瓜果,喝上牛奶和蜂蜜……2.人们应该保护好环境,不要伤害动物,动物是我们真挚的好朋友,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猎枪,不要残杀、驱逐它们,给动物一个安身之处。

否则,当地球没有了飞禽走兽,没有了花草树木、河流,那将是个多么冷清,可怕、毫无生机的世界啊!3.动物的情感和人的情感一样,丰富而感性。

真的!有时人类自以为很强大,看不起渺小的其他生物。

熟不知,它们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报复人类的无知,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人,既然是万物之灵,就应该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一起珍惜地球提供我们的宝贵资源。

4.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