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原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鉴赏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鉴赏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鉴赏高考语文的题目很大部分都能在课本中找到,所以掌握好课文至关重要。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原文翻译及鉴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语文《孔雀东南飞》原文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骈文《山亭兴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骈文《山亭兴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骈文《山亭兴序》原文注释和解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1〕。

深山大泽,龙蛇为得性之场〔2〕;广汉巨川,珠贝是有殊之地〔3〕。

岂徒茂林修竹,王右军山阴之兰亭〔4〕;流水长堤,石季伦河阳之梓泽〔5〕。

下官天性任真,直言淳朴〔6〕,拙容陋质,眇小之丈夫〔7〕,蹇步穷途,坎之君子〔8〕。

文史足用,不读非道之书〔9〕;气调不羁,未被可人之目〔10〕。

颖川人物,有荀家兄弟之风〔11〕;汉代英奇,守陈氏门宗之德〔12〕。

乐天知命一十九年,负笈从师二千余里〔13〕,有弘农公者,日下无双〔14〕,风流第一、仁崖智宇,照临明之辉〔15〕;广度冲襟,磊落压乾坤之气〔16〕。

王夷甫之瑶林〔17〕琼树,直出风尘〔18〕;嵇叔夜之龙章凤姿,混同人野〔19〕。

雄谈逸辩,吐满腹之精神〔20〕;达学奇才〔21〕,抱填胸之文籍。

簪裾见屈,轻脱履于西阳〔22〕;山水来游,重横琴于南涧〔23〕。

百年奇表,开壮志于高明〔24〕;心期,得神交于下走〔25〕。

山人对兴,即是桃花之源〔26〕;隐士相逢,不异菖蒲之涧〔27〕。

黄精野馔,赤石神脂〔28〕。

玉案金盘,征石髓于蛟龙之窟〔29〕;山樽野酌,求玉液于蓬莱之峰〔30〕。

溪横燕尾,岩竖龙头〔31〕。

锻野老之真珠,挂幽人之明镜〔32〕。

山腰半折,溜王烈之香膏〔33〕;洞口横开,滴严遵之芳乳〔34〕。

藤牵赤架,南方之物产可知〔35〕;粉渍青田,外域之谣风在即。

人高调远,地爽气清。

抱玉策而登高,出琼林而更远〔36〕。

汉家二百所之都郭,宫殿平看〔37〕;秦氏四十郡之封畿,山河坐见〔38〕。

班孟坚骋两京雄笔,以为天地之奥区〔39〕;张平子奋一代宏才,以为帝王之神丽〔40〕。

珠城隐隐,阑干象北斗之宫〔41〕;清渭澄澄,滉漾即天河之水〔42〕。

长松茂柏,钻宇宙而顿风云〔43〕;大壑横溪,吐江河而悬日月,凤凰神岳,起烟雾而当轩。

鹦鹉春泉,杂风花而满谷〔44〕。

望平原,荫丛薄〔45〕。

山情放旷,即沧浪之水清〔46〕;野气萧条,即崆峒之人智〔47〕。

清官册(一名:升官图;一名:提寇阴审)8006

清官册(一名:升官图;一名:提寇阴审)8006

根据1956年实况录音整理:杨宝森饰寇准,金少臣饰潘洪,曹世嘉饰赵德芳,詹世辅饰马牌,李少广饰大太监;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第一场】
金牌官 (内白) 马来!
(金牌官上。)
金牌官 (念) 人行千里路,马过万重山。
(白) 咱,金銮校尉金牌官。奉了圣上旨意,调寇准连日连夜进京,就此马上加鞭。
左右,
衙役 (同白) 有。
寇准 (白) 告牌抬出。
衙役 (同白) 啊。
金牌官 (内白) 金牌下。
衙役 (同白) 金牌下。
寇准 (白) 有请!
衙役 (同白) 有请。
(金牌官上。)
金牌官 (白) 金牌下,跪。
(寇准跪。)
寇准 (白) 万岁!
金牌官 (白) 万岁有旨,贤爷有命,启调寇准连日连夜进京。
(念) 金牌如火速,
寇准 (念) 即刻便登程。
(金牌官下。寇准起。)
寇准 (白) 转堂。
(四衙役自两边分下。)
寇准 (白) 有请夫人出堂。
家院 (白) 遵命。
后堂传话。
丫鬟 (内白) 做什么?
家院 (白) 请夫人出堂。
丫鬟 (内白) 有请夫人出堂。
(丫鬟上。夫人上。)
夫人 (念) 夫受皇家禄,妻沾雨露恩。
不觉来到馆驿中。
(驿丞自下场门上。)
马牌 (白) 诶,没人管了啊?我说有胳膊有腿的滚出一个来。
驿丞 (白) 呀呵,这是谁这么说话呢?
马牌 (白) 你出来瞧瞧喀罢你。
驿丞 (白) 我说你是个干什么的?
马牌 (白) 你问太爷呀?
驿丞 (白) 唷,就是你这个样的还充太爷?
马牌 (白) 现在的嘛!

水浒传经典语录原文摘抄

水浒传经典语录原文摘抄

《水浒传》典语录摘抄久闻草寇占住水洼,惊群动众。

今擅离巢穴,自取其祸。

若救北京,虚劳人力。

乞假精兵数万,先取梁山,后拿贼寇,教他首尾不能相顾。

要夺头功,一骑马,一把刀,直抢入城去。

城上看见刘唐飞马奔来,一斧砍断绳索,坠下闸板,可怜悍勇刘唐,连马和人,同死于门下。

耀日兜鍪晃晃,连环铁甲重重。

团花点翠锦袍红,金带鈒成双凤。

鹊画弓藏袋内,狼牙箭插壶中。

雕鞍稳定五花龙,大斧手中摩弄。

在晃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

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七魄悠悠,已赴森罗殿上;三魂渺渺,应归枉死城中。

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

史进不允,陈达大怒,挺枪刺来,史进拍马来迎。

二人斗上五十合,史进卖个破绽,让陈达一枪望心窝里搠来,史进却把腰一闪,陈达和枪邋入怀里,史进轻舒猿臂,只一挟,把陈达捉过来,众喽啰都走了。

拳打来狮子心寒,脚踢处蚖蛇丧胆。

头戴朱红漆笠,身穿绛色袍鲜,连环铠甲兽吞肩,抹绿战靴云嵌,凤翅明盔耀日,狮蛮宝带腰悬,狼牙混棍手中拈,凛凛英雄罕见。

知几君子事,明哲迈夷伦。

重结义中义,更全身外身。

浔水舟无系,榆庄柳又新。

谁知天海阔,别有一家人。

呼延灼见了周通,便纵马向前来战。

周通也跃马来迎。

二马相交,斗不到六七合,周通气力不加,拨转马头,往山上便走。

呼延灼赶了一直,怕有计策,急下山来,扎住寨栅,等候再战。

小弟已蒙圣恩,除授兖州都统制。

今情愿纳下官诰,要去泰安州岳庙里,陪堂求闲,过了此生,实为万幸。

醉打蒋门神。

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

自幼曾读经书,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当日因来后槽看马,只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脱着,刺着一身青龙,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约有十八九岁,拿条棒在那里使。

西游记米山面山原文

西游记米山面山原文

西游记米山面山原文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

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

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却说三藏师徒四众,别樵子下了隐雾山,奔上大路。

行经数日,忽见一座城池相近,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前面城池,可是天竺国么?”行者摇手道:“不是!不是!如来处虽称极乐,却没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楼台殿阁,唤做灵山大雷音寺。

就到了天竺国,也不是如来住处,天竺国还不知离灵山有多少路哩。

那城想是天竺之外郡,到前边方知明白。

”不一时至城外,三藏下马,入到三层门里,见那民事荒凉,街衢冷落。

又到市口之间,见许多穿青衣者左右摆列,有几个冠带者立于房檐之下。

他四众顺街行走,那些人更不逊避。

猪八戒村愚,把长嘴掬一掬,叫道:“让路!让路!”那些人猛抬头,看见模样,一个个骨软筋麻,跌跌——,都道:“妖精来了!妖精来了!”唬得那檐下冠带者战兢兢躬身问道:“那方来者?”三藏恐他们闯祸,一力当先对众道:“贫僧乃东土大唐驾下拜天竺国大雷音寺佛祖求经者。

路过宝方,一则不知地名,二则未落人家,才进城,甚失回避,望列公恕罪。

那官人却才施礼道:“此处乃天竺外郡,地名凤仙郡。

连年干旱,郡侯差我等在此出榜,招求法师祈雨救民也。

”行者闻言道:“你的榜文何在?”众官道:“榜文在此,适间才打扫廊檐,还未张挂。

”行者道:“拿来我看看。

”众官即将榜文展开,挂在檐下。

行者四众上前同看。

榜上写着:“大天竺国凤仙郡郡侯上官。

为榜聘明师,招求大法事。

慈因郡土宽弘,军民殷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

井中无水,泉底无津。

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

斗粟百金之价,束薪五两之资。

十岁女易米三升,五岁男随人带去。

城中惧法,典衣当物以存身;乡下欺公,打劫吃人而顾命。

为此出给榜文,仰望十方贤哲,祷雨救民,恩当重报。

愿以千金奉谢,决不虚言。

须至榜者。

”行者看罢,对众官道:“郡侯上官何也?”众官道:“上官乃是姓,此我郡侯之姓也。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

狂鼓史渔阳三弄原文及翻译《狂鼓吏》又名《渔阳弄》。

全名《狂鼓吏渔阳三弄》。

杂剧剧本,明徐渭著。

《四声猿》是由明代才子徐渭所作的四部短居IJ,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简称《狂鼓史》)、《玉禅师翠乡一梦》(简称《玉禅师》)、《雌木兰替父从军》(简称《雌木兰》)、《女状元辞凰得凤》(简称《女状元》)。

其一《狂鼓史渔阳三弄》:三国祢衡死后在阴间骂曹操的情节,实际是借曹操来影射当时的奸相严嵩。

((外扮判官引鬼上)咱这里笄子忒明白,善恶到头来,撒不得赖。

就如那少债的,会躲也躲不得几多时,却从来没有不还的债。

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别号火珠道人。

平生以善断持公,在第五殿阎罗天子殿下,做一个明白洒落的好判官。

当日祢正平先生,与曹操老瞒对讦那一宗案卷,是咱家所掌。

俺殿主向来以祢先生气概超群,才华出众,凡一应文字,皆属他起草,待以上宾。

昨日晚衙,殿主对咱家说,上帝旧用一伙修文郎,并皆迁次别用,今拟召劫满应补之人,祢生亦在数中。

汝可预备装送之资,万一来召,不得有误时刻。

我想起来,当时曹瞒召客,令祢生奏鼓为欢,却被他横睛裸体,掉扳掀捶,翻古调作(渔阳三弄),借狂发愤,推哑妆聋,数落得他一个有地皮没躲闪,此乃岂不是踢弄乾坤、提大傀儡的一场奇观?他如今不久要上天去了,俺待要请将他来,一并放出曹瞒,把旧日骂座的情状,两下里演述一番,留在阴司中,做个千古的话靶。

又见得善恶到头,就是少债还债一般,有何不可?手下,与我请过祢先生,就一面放出曹操,并他旧使唤的一两个人,在左壁厢伺候指挥。

(鬼)领台旨。

(下)(引生扮祢,净扮曹从二人上)1曹从留左边)(鬼)禀上爷,祢先生请到了。

(相见介祢上座,判下陪云)先生当日借打鼓骂曹操,此乃天下大奇。

下官虽从鞫问时左证得闻一二,终以未曾亲睹为歉。

(判立云)又一件,而今恭喜先生为上帝所知,有请召修文的消息,不久当行。

而此事缺然,终为一生耿耿。

这一件尚是小事,阴司僚属并那些诸鬼众传流激劝,更是少此一桩不可。

礼记原文及翻译(29)

礼记原文及翻译(29)

礼记原文及翻译(29)【原文】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①之②,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③而笃④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⑤之。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宜民宜入,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⑥。

’故大德者必受命。

"【注释】①飨:古代一种隆重的祭祀仪式。

②之:这里指的是舜。

③材:个人天生的资质。

④笃:忠厚、诚恳地对待。

⑤覆:颠覆,此指淘汰。

⑥嘉乐君子……自天申之:出自《诗经·大雅·假乐》。

嘉乐,即诗名"假乐",快乐之意。

宪宪,即"显显",光明显盛的意思。

【译文】孔子说:"舜可以说是个大孝之人了吧!论德行他是圣人,论地位他是尊贵的天子,论财富他拥有整个天下,后世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保持他的功业。

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地位,必定得到他应得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名声,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寿数。

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

能成才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才的就遭到淘汰。

《诗经·大雅·假乐》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

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

上天保佑他,任用他,给他以重大的使命。

’所以,有大德的人必会承受天命。

"【原文】子曰:"无忧①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②之,子述③之。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

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

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注释】孔子①无忧:没有忧虑。

窦娥冤高中课文原文

窦娥冤高中课文原文

窦娥冤高中课文原文第一折(净扮赛卢医上,诗云)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

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

自家姓卢,人道我一手好医,都叫做赛卢医。

在这山阳县南门开著生药局。

在城有个蔡婆婆,我问他借了十两银子,本利该还他二十两;数次来讨这银子,我又无的还他。

若不来便罢,若来呵,我自有个主意!我且在这药铺中坐下,看有甚麼人来。

(卜儿上,云)老身蔡婆婆。

我一向搬在山阳县居住,尽也静办。

自十三年前窦天章秀才留下端云孩儿与我做儿媳妇,改了他小名,唤做窦娥。

自成亲之后,不上二年,不想我这孩儿害弱症死了。

媳妇儿守寡,又早三个年头,服孝将除了也。

我和媳妇儿说知,我往城外赛卢医家索钱去也。

(做行科,云)葛过隅头,转过屋角,早来到他家门首。

赛卢医在家麼?(卢医云)婆婆,家里来。

(卜儿云)我这两个银子长远了,你还了我罢。

(卢医云)婆婆,我家里无银子,你跟我庄上去取银子还你。

(卜儿云)我跟你去。

(做行科)(卢医云)来到此处,东也无人,西也无人,这里不下手,等甚麼?我随身带的有绳子。

兀那婆婆,谁唤你哩?(卜儿云)在那里?(做勒卜儿科。

孛老同副净张驴儿冲上,赛卢医慌走下。

孛老救卜儿科)(张驴儿云)爹,是个婆婆,争些勒杀了。

(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是那里人氏?姓甚名谁了因甚著这个人将你勒死?(卜儿云)老身姓蔡,在城人氏,止有个寡媳妇儿,相守过日。

因为赛卢医少我二十两银子,今日与他取讨;谁想他嫌我到无人去处,要勒死我;赖这银於。

若不是遇著老的和哥哥呵,那得老身性命来!(张驴儿云)爹,你听的他说麼?他家还有个媳妇哩!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

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儿,何等两便?你和他说去。

(孛老云)兀那婆婆,你无丈夫,我无浑家,你肯与我做个老婆,意下如何?(卜儿云)是何言语!待我回家,多备些钱钞相谢。

(张驴儿云)你敢是不肯,故意将钱钞哄我?赛卢医的绳子还在,我仍旧勒死了你罢。

(做拿绳科)(卜儿云)哥哥,待我慢慢地寻思咱!(张驴儿云)你寻思些甚麼?你随我老子,我便要你媳妇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官戏本凡官员自称,皆曰“下官”。

《汉书·贾谊传》:大臣罢软不胜任者,曰下官不职。

下官二字始此,然非官员之自称也。

其以之自称,高江村《天禄识余》谓始于梁武帝改称臣为下官。

按此说非也。

《南史·刘穆之传》:宋以前郡县为封国者(诸王所封之国),其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

孝建中,乃创制称为下官。

《宋书》:武帝孝建二年定制,诸王封国者二十四条,内一条,凡封内官只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则不复追叙。

《通典》及龚熙正《续释常谈》皆引之。

然《晋书》:成帝时,庚亮欲废王导,与郗鉴书:“公与下官,并荷托付,大奸不扫,何以见先帝于地下?”《晋载记》:靳准对刘粲曰:“下官急欲有所言。

”安帝时,刘敬宣答诸葛长民书曰:“下官常虑福过灾生。

”王诞说卢循曰:“下官与刘镇军情味不浅,”王镇恶乘利趋潼关,乏食欲还,沈林子怒曰:“下官授命不顾,今日之事,当为将军办之。

”则晋时已有此称。

盖晋时仕宦者皆自称下官,惟王国之僚属见其王则称臣,至宋则并令王国之僚属见王亦称下官耳。

(《宋史·洪湛传》:群臣请建储,太宗曰:“若立太子,则东宫僚属皆须称臣,形迹之间,易生摇惑。

”然则宋时东宫官见太子已称臣矣。

)他如宋文帝使沈庆之领队防,刘湛谓曰:“卿在省岁久,比当相论。

”庆之正色曰:“下官在省十年,自应得转。

”又庆之与萧斌议兵事,曰:“众人虽知古今,不如下官耳学也。

”元颢藉梁兵破洛阳,自立。

沛郡王欣欲附之,崔光韶曰:“元颢引寇兵覆中国,岂惟大王所宜切齿,下官亦未敢仰从。

”曹景宗醉后,对梁武帝误称下官,帝大笑。

此皆六朝时仕宦称下官之故事也。

又按《五代史补》:宋彦筠谓李知损曰:“众人何为号足天下为罗隐?”对曰:“下官平素好为诗,其格致大抵如罗隐故耳。

”然则五代时尚相沿有此称也。

今仕途中不复称下官,凡知府自称卑府,府以下皆称卑职。

按程《三柳轩杂识》:淳熙间,高昙进对,上称其“不为高谈”,梁相戏云:“高昙不为高谈,以何对?”周益公对云:“卑牧且为卑牧。

”谓武臣见知州自称卑牧也。

则属吏之以卑自称,自宋已然。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皆有宠,陈氏陈高宗之女蔡氏,丹阳人也。

上寝疾于仁寿宫,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敢,皆入宫侍疾,召皇太子入居大宝殿,太子虑上有不讳,须预防疑,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人夫人,玄然曰:“太子无礼。

”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

”独孤误我,乃呼柳述、元敢,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

”上曰:“勇也。

”述、敢出宫为勑书。

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矯诏,执述、敢声大理狱,追东宫兵士帖,上一宿卫。

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

”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孟子传,卷七“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夫与人为善,则天下之善皆吾之善也,岂不大哉!不与人为善,而欲独出诸己,此世之浅丈夫耳。

谗邪冒嫉皆起此辈,昔羊欣作掘笔书,鲍照多累句,以宋明帝多忌,不敢书其能。

隋炀帝杀薛道衡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议论集,卷二“隋炀帝尤善于文,不欲人出己右。

薛道衡被诬而死,则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卷四“隋炀帝尤善于文,不欲人出己右。

薛道衡被诬而死,则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三“隋炀帝尤善于文,不欲人出己右。

薛道衡被诬而死,则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草木禽鱼之属,御定佩文齐广群芳谱,卷九十“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隋书,卷六十五“以舟师指朝鲜道,会杨玄感反,与将军宇文述、来护儿等破之。

”关于来护儿击破杨玄感的最早记载: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北史,卷七十四“来护儿自东来,将指沧海,会杨玄感反,于黎阳,帝疑之,诏锁雄送行在所雄杀,使亡归玄感,玄感每与计焉及,玄感败伏诛籍没其家。

”222222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孟子传,卷七“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夫与人为善,则天下之善皆吾之善也,岂不大哉!不与人为善,而欲独出诸己,此世之浅丈夫耳。

谗邪冒嫉皆起此辈,昔羊欣作掘笔书,鲍照多累句,以宋明帝多忌,不敢书其能。

隋炀帝杀薛道衡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经部,四书类,孟子传,卷二十九“隋炀帝杀薛道衡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否?””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隋书》中关于薛道衡死的记载:《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二记载“及奏,帝令自尽。

道衡殊不意,未能引訣。

宪司重奏,缢而杀之,妻子徙且末。

时年七十。

天下冤之。

有集七十卷,行于世。

”《隋书》《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263页,与文中所引材料叙述不同,未说炀帝曰复能作空梁落燕泥。

文中所引材料出处:《新唐书》卷八十四,列传第九,李密传“炀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左杖下黑色小儿为谁?”曰:“蒲山公李宽子密。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

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351页关于裴矩的记载:钦定四库全书,经部,书类,尚书精义,卷三十“裴矩在隋为佞臣,在唐为贤士,是则福极之柄全在人君而已矣。

”与钦定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周易经传集解,卷二十九“裴矩在隋为佞人,在唐为忠臣,其终为正为邪未可知也,是以不著其凶吉焉。

”这两处记载意思大致相同。

2222222关于裴矩入唐为民部尚书的记载:《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二,裴矩传“除民部侍郎,寻迁内史侍郎。

”《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20页关于何稠入唐为将作匠的记载:《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三“建德败,归于大唐,授将作少将,卒。

”《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40页关于陈茂入唐为梁州总管的记载:《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九“及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封魏城县男,每典机密。

在官十余年,转益州总管司马,迁太府卿,进爵为伯。

后数载,卒官。

子政嗣。

”“宇文化及之乱也,以为太常卿。

后归大唐,卒于梁州总管。

”《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354页(4)关于虞世南在贞观时宠遇甚优的记载:附,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唐虞世南,撰世南,字伯施,余姚人,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宏文管学士,谥文懿,事迹具唐书本传,北堂者秘书省之后堂,此书盖世南在隋为秘书郎时所作,刘禹锡嘉话录曰:“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今北堂犹存,而书钞盛行于世云云。

””222222关于其兄《世基传》内直书罪恶,不能稍掩的记载:《隋书》卷六十七,列传第三十三“其继室孙氏,性骄淫,世基惑之,恣其奢靡。

雕饰器服,无复素士之风。

孙复携前夫子夏侯严入世基舍,而顽鄙无赖,为其聚敛。

鬻官买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金宝盈积。

其弟世南,素国士,而清贫不立,未曾有所赡。

由是为论者所讥,朝野咸共疾怨。

宇文化及杀逆也,世基乃见害焉。

”《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第1573页《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16页关于房彦谦事迹的记载:钦定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旧唐书,卷六十六考证“房玄龄传,祖熊,字子绛,褐州主簿,沈炳震曰:“《隋书》房彦谦传,父熊,释褐州簿,不载其字,新书宰相世系,字子彪,据此,子字下阙,彪字而绛,乃释字之伪也,考地理志,初无褐州。

””222222质疑之处:作者说房彦谦在隋朝没有什么事迹可值得记载的,但他与张衡的书信有数千言,写为佳传记载在《隋书》列传里,只是因为他儿子房玄龄是唐朝当时的宰相,掌握各种史料,对其父亲偏袒照顾才将其写进《隋书》里。

我查阅《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一房彦谦传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第1573页(《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409页)了解到房彦谦在隋朝有很多事迹例“仁寿中,上令持节使者巡行州县,察长吏能不,以彦谦韦天下第一,超授鄀州司马。

吏民号哭相谓曰:“房明府今去,吾属何用生焉!”其后百姓思之,立碑颂德。

”(1562页)又如“其后隋政渐乱,朝廷靡然,莫不变节。

彦谦直道守常,介然孤立,颇为执政者之所嫉。

出为泾阳令。

未几,终于官,时年六十九。

”(1566页)看出房彦谦为隋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被载入《隋书》不仅仅因为其儿房玄龄为宰相利用便利条件偏袒所致。

《周书》关于韦孝宽察尉迟迥反的记载:《周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三“及宣帝崩,隋文帝辅政,时尉迟迥先为相州总管,诏孝宽代之。

又以小司徒叱列长义为相州刺史,先令赴邺。

孝宽续进,至朝歌,迥遣大都督贺兰贵齐书候孝宽。

孝宽留贵与语以察之,疑其有变,遂称疾徐行。

又使人至相州求医药,密以伺之。

既到汤阴,逢长义奔还。

孝宽兄子魏郡守艺又弃郡南走。

孝宽番讦其状,乃驰还。

所经桥道,皆令毁撤,驿马悉擁以自隨。

又勒驿将曰:“蜀公将至,可多备肴酒及粮粟以待之。

”迥果遣仪同梁子康将数百骑追孝宽,驿司供设丰厚,所经之处,皆辄停留,由是不及。

”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1版第543页《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88页《隋书·韦艺传》关于韦孝宽察尉迟迥反的记载:《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二“及高祖为丞相,尉迟迥阴图不轨,朝廷微知之。

遣艺季父孝宽驰往代迥。

孝宽将至邺,因诈病,止传舍,徒迥求药,以察其变。

迥遣艺迎孝宽。

孝宽问迥所为,艺当于迥,不以实答。

孝宽怒,将斩之,艺惧,乃言迥反状。

孝宽于是将艺西遁,每至亭驿,辄尽驱传马而去。

复谓驿马司曰:“蜀公将至,宜速具酒食。

”迥寻遣骑追孝宽,追人至驿,辄逢盛馔,又无马,遂迟留不进,孝宽与艺由是得免。

高祖以孝宽故,弗问艺之罪,加授上开府,即从孝宽击迥,及破尉惇,平相州,皆有力焉。

”《二十四史全译》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130页《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第1268页《隋书》关于李密归唐封邢国公的记载:《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密遂归大唐,封邢国公,拜光禄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