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课程设计
传统拱桥课程设计

传统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拱桥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及在我国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学生掌握传统拱桥的基本构造、力学原理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3. 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传统拱桥的代表性实例,并能分析其地域特色。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绘制简单传统拱桥的平面图和立面图。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座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拱桥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传统拱桥的特点及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创新的精神,激发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传统拱桥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桥梁工程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传统拱桥的历史与文化- 拱桥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我国传统拱桥的代表性实例及其地域特色2. 传统拱桥的结构与力学原理- 拱桥的基本构造及其作用- 拱桥的力学原理分析- 拱桥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3. 传统拱桥的设计与制作- 拱桥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拱桥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 传统拱桥模型的制作流程与技巧4. 传统拱桥的欣赏与评价- 不同地域传统拱桥的欣赏与分析- 拱桥优缺点评价方法-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按照历史、结构、设计与制作、欣赏与评价的顺序逐步展开。
各部分内容互为补充,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拱桥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实腹式拱桥课程设计

实腹式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实腹式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实腹式拱桥的受力特点、设计原理及施工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实腹式拱桥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内外桥梁建设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腹式拱桥结构及受力情况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绘图工具、计算软件等辅助手段进行实腹式拱桥设计的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其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识到实腹式拱桥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实腹式拱桥的相关知识,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实腹式拱桥基本概念:介绍实腹式拱桥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桥梁概述2. 实腹式拱桥结构特点:分析实腹式拱桥的结构组成、受力特点及主要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桥梁结构3. 实腹式拱桥设计原理:讲解实腹式拱桥的设计方法、计算原理及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第三章 桥梁设计原理与计算4. 实腹式拱桥施工方法:介绍实腹式拱桥的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及质量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桥梁施工技术5. 实腹式拱桥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实腹式拱桥工程案例,了解其设计、施工及使用情况。
教材章节:第五章 桥梁工程实例6. 实腹式拱桥创新与发展:探讨实腹式拱桥在材料、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六章 桥梁工程发展与展望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双曲拱桥课程设计

双曲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双曲拱桥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设计原理;2. 学生能够掌握双曲拱桥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其在桥梁建设中的优势;3. 学生能够了解双曲拱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到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双曲拱桥相关参数的计算;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绘制双曲拱桥模型;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双曲拱桥,培养对数学、工程等领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双曲拱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对国家建筑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工程、历史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双曲拱桥的基本概念与结构特点:介绍双曲拱桥的定义、历史发展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双曲拱桥的受力特点,探讨其相较于其他类型桥梁的优势。
教材章节:《数学》六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单元相关内容。
2. 双曲拱桥的设计原理:讲解双曲拱桥的几何构成,探讨其设计原理,包括拱轴线方程、拱脚推力计算等。
教材章节:《数学》六年级下册“方程与不等式”单元相关内容。
3. 双曲拱桥模型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双曲拱桥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包括计算、绘图、材料选择等。
教材章节:《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设计与制作”单元相关内容。
4. 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双曲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桥梁建设中的重要性。
拱桥课程设计书

拱桥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拱桥的基本知识,包括拱桥的定义、结构、分类和设计原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如拱桥模型的制作和分析,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们期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桥梁工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拱桥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分类及其设计原理,拱桥的历史发展与经典案例,以及拱桥模型的制作与分析。
具体涉及教材的以下章节:1.第四章:拱桥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形式2.第五章:拱桥的分类及其设计原理3.第六章:拱桥的历史发展与经典案例4.第七章:拱桥模型的制作与分析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桥梁工程》2.参考书:包括但不限于《拱桥设计原理》、《拱桥历史与发展》等3.多媒体资料:包括拱桥图片、视频和动画等4.实验设备:拱桥模型制作材料、测量工具等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任务,用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考试则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共32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16周。
教学地点安排在教室和实验室。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紧凑,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教学安排还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学生的作息时间、兴趣爱好等。
七、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我们将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桥梁拱桥课程设计

桥梁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拱桥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力学原理。
2. 学生能掌握桥梁拱桥的类别及适用场合,了解我国桥梁拱桥的发展历程。
3.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桥梁拱桥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桥梁拱桥模型,并展示其结构特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评估桥梁拱桥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完成桥梁拱桥的设计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学习桥梁拱桥知识,增强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互相尊重、支持和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拱桥的结构和原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科学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合作和分享。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上设定的课程目标,并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桥梁拱桥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拱桥的定义、结构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工程与技术》第四章第二节2. 桥梁拱桥的分类及适用场合:讲解不同类型的拱桥结构,如石拱桥、钢拱桥、混凝土拱桥等,及其各自适用的场景。
教材章节:《工程与技术》第四章第三节3. 桥梁拱桥的力学原理:分析拱桥的受力特点、承重原理及其稳定性。
教材章节:《工程与技术》第四章第四节4. 桥梁拱桥设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拱桥设计,包括结构计算、材料选择等。
教材章节:《工程与技术》第四章第五节5. 桥梁拱桥案例分析:介绍国内外著名的桥梁拱桥实例,分析其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教材章节:《工程与技术》第四章第六节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设计桥梁拱桥模型,并进行承重实验,评估模型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桥梁拱桥课程设计

桥梁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拱桥的结构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掌握拱桥的基本力学原理,包括受力分析、压力和推力的概念。
3.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拱桥及其在设计、施工中的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绘制简单的拱桥结构图,进行基础的受力分析。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构建一个简单的拱桥模型,展示对拱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拱桥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桥梁工程及建筑科学的兴趣,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认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提升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 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发展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4. 学生通过对拱桥案例的学习,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置,旨在结合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以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其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与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础知识: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重点讲解拱桥的结构组成和特点。
(对应教材第一章)- 桥梁的历史发展- 拱桥的结构类型- 拱桥的力学优势2. 拱桥力学原理:阐述拱桥的受力分析、压力与推力的关系,引入力学基本概念。
(对应教材第二章)- 拱桥的受力特点- 力学原理在拱桥中的应用- 压力与推力的计算方法3. 拱桥设计及施工:介绍拱桥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以及施工技术。
(对应教材第三章)- 拱桥设计流程- 桥梁材料的选择- 拱桥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4. 拱桥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著名的拱桥案例,了解其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
(对应教材第四章)- 我国著名拱桥介绍- 国外典型拱桥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技术创新和工程亮点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拱桥模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车道拱桥课程设计

8车道拱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8车道拱桥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2. 学生能描述8车道拱桥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了解其在我国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地理、数学知识,分析8车道拱桥对周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能运用绘画、计算机制图等方法,设计出合理的8车道拱桥方案。
2. 学生能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8车道拱桥的简单结构计算,分析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项目研究,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8车道拱桥的设计与建设,培养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工程质量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 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地理、数学、物理等学科知识,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了解8车道拱桥的设计与建设过程。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拱桥结构特点与设计原理- 了解拱桥的基本结构,如拱圈、支座、桥墩等。
- 学习拱桥的设计原理,包括力学原理和材料选择。
2. 8车道拱桥的施工技术- 掌握8车道拱桥的施工流程,如桩基施工、拱圈预制、吊装等。
- 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拱圈拼接、预应力施加等。
3. 拱桥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 分析8车道拱桥在我国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 探讨拱桥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拱桥毕课程设计

拱桥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拱桥的基本结构、原理和特点,掌握拱桥设计和建造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拱桥知识,进行简单的拱桥设计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拱桥在我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拱桥的基本概念:介绍拱桥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
2.拱桥的原理和特点:讲解拱桥的工作原理,分析拱桥的受力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3.拱桥设计:介绍拱桥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拱桥设计的要点。
4.拱桥建造:讲解拱桥建造的工艺流程,让学生了解拱桥施工的注意事项。
5.拱桥实例分析:分析我国古代著名的拱桥案例,让学生了解拱桥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及其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拱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案例分析法:分析古代拱桥案例,让学生了解拱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价值。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拱桥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我国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桥梁史》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拱桥的原理、设计和建造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拱桥模型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横墙高度也可根据表 1-1 的有关数据内插计算得到。
k ln m m2 1 1.8116
2. 恒载计算 恒载分主拱圈、拱上实腹和腹拱三部分进行计算。不考虑腹拱推力和
弯矩对主拱圈的影响。其计算图示见图 1-2.
(1)主拱圈恒载
P012 表(III) 19(9)值 A5l 0.553421.050.709824 673.5316kN
等截面悬链线圬工拱桥 设计计算书
专 业: 道路与桥梁工程 课 程: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 期: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1、拟定各部分尺寸及所用材料 2、选定拱轴系数 3、拱圈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 4、永久荷载内力计算(结构自重、混凝土收缩) 二、设计原始资料 跨径 50 米等截面悬链线圬工拱桥计算 桥面净空:净---7+2×。 设计荷载:公路 I 级荷载,人群 m。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 1、设计说明书 2、图纸:桥梁总体布置图,平、纵、横。 四、主要参考资料
密度 1 20 kN m3 。 拱上护拱为浆砌片石,重力密度 2 23 kN m3 。 腹孔结构材料重力密度 3 24 kN m3 。 主拱拱腔填料为砂、砾石夹石灰炉渣黄土,包括两侧侧墙的平均重力密度
4 19 kN m3 。 2. 主拱圈
M10 砂浆砌 MU40 块石,重力密度 5 24 kN m3 。 极限抗压强度 Raj 6500kN m2 。 弹性模量 Em 800 Raj 5200000 kN m2 拱圈设计温差为 15C 。
3)集中力 P13 107.3221126.6534 233.9755kN P14 107.3221 77.8547 185.1768kN P15 (107.322114.8421) / 2 12.5794 58.8194kN
(3)腹拱上实腹段的恒载(图 1-5)
拱顶填料及面重 P16 lxhd1 14.5071 0.736 20 213.5445kN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IJ021 一 89)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IJ023 一 85)人民交 通出版社 3.《桥梁工程概论》 李亚东,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4.《桥梁工程》 姚玲森,人民交通出版社; 5.《混凝土简支梁(板)桥》 易建国,人民交通出版社; 6. 《桥梁计算示例集》 易建国,人民交通出版社。
填料及路面重 P l外 hd 1 50.2510 kN
两腹拱之间起拱线以上部分的重量(图 1-4)
Pd (0.8 x) y 3 ( f d y) 2 hd 1 0.8 2x 0.8 0.2069 0.2172 24 0.6 0.3 0.2172 23 0.736 20 0.8 2 0.2069
悬链线曲边三角形部分
分块号 P0-12 P13 P14 P15
P16
P17 合计
重量
P17
l1 f1 (m 1)k
(shk0
k0 ) 4
241.681kN
式中:
f1
f
yi
(
1 cos
j
1) 10.1478 1.0 ( 1 1) 9.9380m 2 0.71319
0
=
lx l1
14.5071 25.3549
腹拱圈外弧跨径 l外 l 2d sin0 3.4138 m ;
腹拱圈内弧半径 R0 0.725001 l 2.1750 m
腹拱圈重 Pa
1.52202(R0
d 2
)d
3
25.4786kN
腹拱侧墙护拱重 Pb 0.11889 (R0 d )2 2 16.7504 kN
以上三个系数依次分别查《拱桥》上册表 3-1、表 1-10、表 1-9)
截面回转半径 w
d 0.2887 。 12
2)计算跨径和计算失高
yl 假定 m 3.142,相应的 4 0.205 。查《拱桥》表(III)-20(8)得
f
sin j 0.70980 , cos j 0.70440 。
计算跨径 l l0 d sinj 50 1.0 0.70980 50.70980m ;
14.8421kN
d
一个腹拱重 P p 25.4786 16.7504 50.2510 14.8421 107 .3221 kN
a
2)腹拱下部 1# 横墙P [6.6957 (0.5 0.52 / 2) / 9] 0.8 24 126.6534kN 2# 横墙P [4.1541 (0.5 0.52 / 2) / 9] 0.8 24 77.8547kN 3#拱座P (2.4247 1 0.2172) 0.2069 24 12.5794kN 2
至腹拱起拱轴线之间横墙中线的高度 h
y1Βιβλιοθήκη d 2(1 1 ) (d cos
f
) ,其计
算过程及其数值见表 1-2
腹拱墩高度计算表
表 1-2
项目
x(m) x l2
k
y f (chk 1) 1 m 1
tan 2 fk shk (m 1)l
cos
1 tan2 1
h
1号横墙 2号横墙 3号拱座 空、实腹 段分界
M
j
和自拱顶至
l 4
跨截面形心的弯矩
M l 。其比值
4
M l yl 4 4 。求
Mj f
yl
m 1( f 2)2 1
得 4 值后,可由 f
2 yl
4
中反求 m 值,若求出的 m 值与假定的 m
值不符,则应以求得的 m 值作为假定值,重复上述计算,直至两者接近为止。
1. 拟定上部结构尺寸
(1)主拱圈几何尺寸
3.验算拱轴系数 由表 1-3 得 M L 4 3417.9199 0.204772
M J 16691.3033
该比值与假定拱轴系数 m 3.142相应得
y1 4
0.205十分接近,故可确定为设计
f
拱轴系数。
拱轴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
1. 弹性中心 y [表(III) 3值] f 0.33054310.1478 3.3543m
确定拱轴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拱轴弹性中心及弹性压缩系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拱圈截面内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拱圈正截面强度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拱圈稳定性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拱圈裸拱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弹性中心的弯矩和推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截面内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第 2 栏由《拱桥》附录(III)表(III)-1 查得 第 4 栏由《拱桥》附录(III)表(III)-20(3)查得 出现的[表(III)-Δ 值]或[表(III)-Δ(Δ)值]均为《拱桥》下册相应
表格的数值。 (2)拱上构造尺寸 1)腹拱圈 腹拱圈为 M10 号砂浆砌 M30 粗料石等截面圆弧拱,截面高度 d 0.3m, 净 矢 高 f 0.6m , 净 矢 跨 比 f l 1 5 。 查 《 拱 桥 》 上 册 表 3-1 得 sin0 0.689655 , cos0 0.724138 ; 水平投影 x d sin0 0.2069 m ; 竖向投影 y d cos0 0.2172 m 。 2)腹拱墩 腹拱墩采用砂浆 M30 块石的横墙,厚 0.8m。在横墙中间留出上部为半 径 R 0.5m 的半圆和下部高为 R 宽为 2R 的矩形组成的检查孔。 腹拱的拱顶拱背和主拱圈的拱顶拱背在同一水平线上,从主拱圈拱背
M1 4
表(III ) 19(9)值
A 5l 2 4
0.126681.0 50.70982 24
4 1954.5334kN m
Mj
表(
III
)
19(9)值
A 5l 4
2
0.522781.050.70982 24
4 8065.9219kN m
(2)拱上空腹段的恒载
1)腹孔上部(图 1-3)
心为坐标原点,拱轴线上各截面的纵坐标 y1 表(III)-1值 f ,相应拱
背坐标 y1
y1
d 2cos j
,相应拱腹坐标
y1
y1
d 2cos j
。其数值见表 1-1
主拱圈截面坐标表
表 1-1
截面号
y1 f
y1
cos
d
y1
d 2cos
y1
d 2cos
x
2cos
1
2
3
4
5
6
0
1
2
7
8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设计资料
设计标准
1. 设计荷载
公路 I 级,人群 3.0 kN m2 。
2.跨径及桥宽
净跨径 l0
50m ,净矢高 f0
10m ,净矢跨比
f0 l0
1。 5
桥面净空为净 7 20.75m , B 8.5m 。
材料及其数据
1. 拱上建筑 拱顶填料厚度, hd 0.5m ,包括桥面系的计算厚度为 0.736m ,平均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