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平面图及实景照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的结构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体现之一,其结构复杂,内涵深厚,是中国文化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园林整体结构、园林布局和建筑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提供参考。

一、园林整体结构中国古典园林的整体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园林前厅、园林主体和园林背厅。

前厅通常位于园林的门厅前,是园林的接待场所,也是园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

主体是园林的核心和主要景点,通常有水面、假山、花木、亭台等景观。

背厅位于园林主体后部,是园林保护区,也是园林设计中的隐匿之处。

1.前厅园林前厅通常有一定的面积,装饰风格以豪华、气派为主。

前厅通常布局简单,但各个建筑元素之间的关系非常精细,用以突出前厅的高贵尊荣。

通常,前厅的建筑形式是有特色的门厅或者廊式结构。

另外,前厅通常还有开阔的广场,用以接待宾客,展示园林的独特魅力和高超设计技巧。

广场通常选用方形或者长方形,可以有水池、喷泉等装饰物。

2.主体园林主体是整个园林的核心和灵魂,也是园林最受欢迎和最令人难忘的部分之一。

主体常见的有湖、山、亭、台等景观。

湖:湖是景观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既可以供人娱乐,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增加氧气等作用。

园林中的湖通常使用人工修建的山石堆积而成,呈现各种形态。

山:中国园林中的假山多为人工山,由一些山石堆砌而成。

它们通常采用形似天然山景的设计手法。

亭:亭是园林中的建筑物之一,是供人休息观赏的场所。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亭有不同的形式,如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等。

台:台是园林中的一种高平台,通常供人观看远景、俯瞰景色而设。

3.背厅园林背厅位于园林主体之后,常用于为主体提供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园林巧妙设计的重要部分。

背厅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墙和唐梁,并配有园门、砖墙等。

二、园林布局古典园林的布局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其布局通常根据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原则,结合地形地貌、人文环境等因素而设定。

古典园林的布局通常可分为镜花水月、白石青山、水迷林径、中央主轴线、对称布局五种。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赏析——颐和园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赏析——颐和园

提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不得不说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k㎡,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

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宫廷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勤政殿)为代表的宫廷区,包括勤政殿、二宫门两进院落等,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占地0.96公顷,占全部面积的0.33%。

山前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占地255公顷,为全部面积的88%,是颐和园的主体。

前山即万寿山的南坡,东西长约1000m,南北最大进深,山顶相对水体平面高出60余米;前湖即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三个小岛。

长堤“西堤”及其支堤将前湖划分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等三个面积不等的水域,“里湖”面积最大,约129公顷,“外湖”水面约74公顷。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礡。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形态互异。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中国园林史图集

一生成期——商周秦汉1秦·大咸阳规划推测遗址范围图2西汉·建章宫鸟瞰图二转折期——魏晋南北朝1 曹魏·邺城平面图2 北齐·邺城平面图3 北魏·洛阳平面图4北魏·洛阳华林园平面设想图5 南朝·建康(南京) 六朝建康平面图6南朝·建康(南京) 台城平面图三全盛期——隋唐1 唐·长安城平面图2 唐·长安近郊平面图3 隋唐·洛阳平面图4 唐·长安大明宫平面图及含元殿复原图5 唐·长安兴庆宫平面设想图6 唐·长安禁苑平面示意图7唐·长安西内苑平面示意图8 唐·周至县(今) 仙游宫环境示意图9唐·临潼县(今) 华清宫平面设想图10 唐·麟游县(今) 唐九成宫遗址位置图11 唐·洛阳洛阳宫城平面设想图12隋唐·洛阳洛阳平面图13唐·成都杜甫草堂14唐代绛守居园池平面示意图 (衙署园林)15 唐·长安曲江位置图四成熟期(一)——两宋1 北宋·东京(今洛阳) 东京城平面图2 北宋·东京艮岳平面设想图3 北宋·东京金明池平面设想图4 南宋·临安临安平面图5北宋·洛阳富郑公园平面图6 北宋·平江(今苏州) 沧浪亭平面图7南宋·临安(今杭州) 西湖十景平面图8 南宋·浙江温州(今) 苍坡村平面图9 北宋·太原(今) 晋祠平面图(现代格局)10辽·南京城(今北京外城之西) 辽南京城平面示意图11 金·中都金中都城平面示意图12 辽大宁宫位置图五成熟期(二)——元明清初1 元·大都(今北京) 元大都及西北郊平面图2 明清·北京城北京城平面图3 元·大都大都皇城平面示意图4 元·大都万岁山及圆坻平面图5 明·北京西苑及其她大内御苑分布图6 明清·北京御花园平面图7 明清·北京慈宁宫花园平面图8 清·北京康熙时期北京西北郊主要园林分布图9 清·北京畅春园平面图10清·北京雍正时期圆明园平面图11 明·扬州影园平面示意图12 清初·北京什刹海平面图13 明·浙江楠溪江岩头村及其公共园林平面示意图六成熟后期——清中叶及清末1 清中叶·北京乾隆时期西苑平面图2 清中叶·北京琼华岛平面图3 清中叶·北京建福宫花园平面图。

中国四大园林欣赏分析

中国四大园林欣赏分析

易隐园
鲤化园
空间序列
易园总平图
有人把中国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 长卷 是指具有多空间、多视点 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园林本身却 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艺术;它不仅可 以从某些点上看具有良好的景观 效果———景,而且从行进的过程 中又能把个别的景连贯成完整的 序列,进而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 所谓“步移景异”。 易园这种规模的园子,往往围绕中 心水面布置建筑,所形成的序列通 常表现为一个闭合的环形
主要以“易园”作为介绍
位于成都市城市边缘的易园具有传统空间形态和意境、又能服务于 大众的新型园林& 易园是中国的首家私立园林艺术博物馆;建成数年来 以它优美的园 林,典雅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各界朋友和国际友人的青睐。 易园是一座现代文化艺术园林,其名源于中国儒家众经之首的《周 易》,以易理造园,把“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以 藏为露,以隐为显”的中国哲学理念与美学思想作为造园手法,融入 景中。
空间的延伸、渗透、层次&
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 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 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 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 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 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 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返。
东莞可园
又名“近山林”、“ 乐园”;位于苏州城 南三元坊(人民路48 号,与沧浪亭仅一巷 之隔&园门朝南,与 沧浪亭隔水相望。 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可园 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 ,水池居中,建筑疏 朗,槛曲廊回,水木 明瑟,庭宇清旷。

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各论(西苑、御花园、清漪园)

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各论(西苑、御花园、清漪园)

中外古典园林史17.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各论(西苑、御花园、清漪园)主讲 杨向青•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介绍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御苑。

•大内御苑:西苑、御花园;•行宫御苑:清漪园(颐和园);•离宫御苑: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一)西苑•北京城内紫禁城西侧的三海,最早是金中都北郊离宫大宁宫;•元时称为太液池。

元朝时期万岁山和圆坻平面图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明朝,合北海、中海、南海为三海,称为“西苑”。

•清顺治八年,在琼华岛万岁山顶建喇嘛白塔,山前建佛寺;•乾隆建亭榭楼台布满万岁山,池北、池东建造庙宇和庭园。

西苑平面图示意图清 张若澄 《燕山八景图》琼岛春荫•三海水面各具姿态,是帝王游息、居住、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

•清帝冬天则在三海举行冰嬉活动。

清·院本《十二月令图轴》之十二月冰嬉从南海瀛台空中北望三海•中海狭长,两岸树木繁茂,建筑物较少。

• “水云榭”是 建在海中的凉亭,远看好似出水芙蓉,这里是“太液秋风”所在。

清 张若澄 《燕山八景图》太液秋风•南海水面比较小,水中有“瀛台”之岛。

顺治年间曾稍加修葺,康熙时期成为接见臣僚和御前进讲、耕作“御田”的地方。

清 弘历 《瀛台胜景图卷 》 故宫博物院藏•北海总面积约七十公顷,水面三十九公顷,布局以池岛为中心,池周环以若干建筑。

•白塔山南,隔水为团城,上建承光殿一组建筑群,白塔山北,隔水建六组独立的建筑群。

Google地图呈现的现今北海公园乾隆时期琼华岛平面图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沿着琼岛春阴碑西南,沿坡而建的建筑•琼华岛约6.6公顷,东西250米,南北300米,高28米。

•北坡叠石成洞,汴梁艮岳运来太湖石点缀岛上。

长廊与喇嘛庙间的山坡上建有许多亭廊轩馆。

•琼华岛喇嘛白塔,是全园构图中心、制高点和标志。

•乾隆时期,琼华岛山北沿池建二层楼的弧形长廊,以衬托白塔山。

北海四周都能看到白塔山的景色•北海北岸,嘉靖二十二年改建为五龙亭。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1.前朝后寝
指园林的后园式布局,与日本园 林、岭南园林不同。前朝后寝在 园林中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 园与宅关系上,园林居于宫殿、 住宅的后部或侧位,如故宫的御 花园、景山、宁寿宫花园(乾隆 花园)、慈宁宫花园都是在后部。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2.轴线对称
是北方园林最明显的特点。 既有轴线,就有对称,在大型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雕镂琢磨繁琐细致,匠心独运,不但有 美感而且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可以称得上工艺精湛、匠心独运。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江南园林的布局设置
江南园林所拥有的古典艺术及传统历史文化是任何建筑 形式不可代替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采用了诸 多的造园手法,例如平面的布局、空间的组织、意境的 创造等。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 第二,花木种类繁多,布局有法。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她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 各样的建筑赋予 了江南园林无穷无尽的美。江南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 的艺术瑰宝,是我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些建筑里面可以学 习到一些精湛的工艺,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江南园林点滴,更加有意义。
墙大多白色,屋檐和房瓦等
门窗、柱和栏杆大多漆广漆。
淡灰色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中国四大园林的赏析
江南园林的工艺技术
江南园林建筑从外观造型,立面形式到细部装饰处 理,远比北方的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其建筑空 间既满足生活居住需求,又作为感情生发和延续场 所,布置按“风水风骨,量体裁衣,烘云托日”去 提高自然山水的艺术感染。诸如虚心高节的修竹, 疏影横斜的梅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等植物,均 为烘托主题和寄托情感而设。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干货3:三大园林风格比较(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干货3:三大园林风格比较(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干货3:三大园林风格比较(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与涵蕴。

一、江南园林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

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浪沧亭等。

江南园林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叠石理水。

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

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如上海豫园玉玲珑,杭州植物园绉云峰,苏州瑞云峰。

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

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今存者,扬州片石山房假山,传出石涛手。

戈裕良所叠山,以苏州环秀山庄假山为代表,今尚完好。

常熟燕园黄石湖石假山经修理已失旧观。

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

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

苏州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

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

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

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

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

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

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

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

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

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盘点中国最美园林名单大全(上),建议收藏

盘点中国最美园林名单大全(上),建议收藏

盘点中国最美园林名单大全(上),建议收藏走进中国的园林,有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也有温婉秀美的江南园林,中国的园林艺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术的奇观,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影响广泛。

都说“世界园林看中国,中国园林看苏州”,除了大家都熟悉的苏州园林外,国内各地仍保留了众多别具匠心的园林瑰宝,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的风格,雕梁画栋、层楼叠榭、亭水楼台,诗情画意无处不在。

这份《中国园林大赏攻略》速速收下,一起欣赏中国最美的园林吧!ps:以下名单大全均为个人统计整理,不代表官方,仅供大家免费参考。

名单内容略有瑕疵,如有不足之处以及内容错漏,欢迎大家留言指正和补充,希望能与各位多多沟通多多交流,感谢大家!中国园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如诗如画。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定要看遍国内的各大园林,领略极致的中国园林之美。

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最美园林的大汇总,由于数量较多,所以分为上中下三期为大家进行介绍,喜欢园林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哦~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最美园林的名单大全(上),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上海以及苏州园林部分中的最美园林。

注: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此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的园林。

北京:15个圆明园圆明园大门门票15元/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因此有着“夏宫”的美誉。

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在这座古老的园林之中,赏不尽的美景,品不完的历史。

颐和园颐和园门票:30元/人(淡季20元/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这是一座以万寿山、昆明湖为主体的大型天然山水园。

颐和园是清朝的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集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里程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
-
苏州 网师园 宋
感觉宽绰而不显局促,主题突出,布局紧凑,小巧玲珑,清秀典雅,成功地运用比例陪称关系和对比手法,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是苏州中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
-
-
圆明园 -
-
苏州 拙政园 明代 -
-
扬州 个园 清代
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 “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承德 避暑山庄
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 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 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 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 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 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 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 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 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 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 “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 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 峰落照”
-
-
常熟古城区 燕园 清 -
-
北京 半亩园 清 -
河南 百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