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的DOT化疗方案

合集下载

DOTS策略

DOTS策略

DOTS策略
佚名
【期刊名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5(16)5
【摘要】近年来,WHO根据许多国家控制结核病的经验,提出了一个完善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它由五个要素组成:1.政府的承诺,2.痰涂片镜检,3.看服(药)到口,不服不走,作好记录,4.持续免费抗结核药的供应系统,5.建立登记、报告和评价的监控系统。

【总页数】1页(P65-65)
【关键词】DOTS策略;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痰涂片镜检;供应系统;抗结核药;监控系统;WHO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R52
【相关文献】
1.田东县实施DOTS策略和DOT治疗前后肺结核病人的痰涂片分析 [J], 黄永红;黄高恒;陆月靓
2.The photoluminescence mechanism in carbon dots (graphene quantum dots, carbon nanodots, and polymer dots): 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perspective [J], Shoujun Zhu;Yubin Song;Xiaohuan Zhao;Jieren
Shao;Junhu Zhang;Bai Yang;
3.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辅助DOTS策略项目方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J], 龚惠玲;尹丽梅;李文梅;赵程
4.Dot-IGSS,Dot-IGS和Dot-ELISA检测脑脊液中循环抗原诊断脑囊虫病的比较研究 [J], 尹舜;李庆山;尹立新;葛凌云;张敬举;时法茂;魏庆宽;张志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抗结核化疗方案

最新抗结核化疗方案

最新抗结核化疗方案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由于结核病的耐药性和复杂性增加,抗结核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医学界不断研发和改进抗结核化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最新的抗结核化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治疗方案和监测策略。

药物选择一线药物在抗结核治疗中,一线药物是最常用的药物,也是最早被引入的药物。

目前,一线药物包括异丙嗪酰胺(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乙胺丁醇(Pyrazinamide)和乙胺丁醇(Ethambutol)。

这些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并且在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二线药物当患者对一线药物产生耐药性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需要考虑使用二线药物。

二线药物一般用于治疗耐药结核病,包括嗪酰胺(Cycloserine)、卡那霉素(Kanamycin)和氯胺酮(Levofloxacin)等。

这些药物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和耐药型别进行综合考虑。

治疗方案初始治疗方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初始治疗方案应包含至少四种药物,并且在治疗的前两个月应该使用每日固定剂量联合治疗。

通常情况下,初始治疗方案的持续时间为6个月。

转换治疗方案当患者接受了初始治疗方案的2个月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来决定是否需要转换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且耐药性评估结果显示对一线药物敏感,可以转换为标准短程治疗方案。

否则,需要考虑使用二线药物进行持续治疗。

持续治疗方案持续治疗方案是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方案,需要使用二线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的持续时间通常为18至24个月,具体取决于耐药性评估结果和患者的病情。

监测策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失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测策略:药物监测药物监测可以通过测定患者的血药浓度来评估药物的代谢和排除情况。

DOT管理模式在肺结核疾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DOT管理模式在肺结核疾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DOT管理模式在肺结核疾病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目的:观察肺结核疾病中施以DOT管理模式的价值。

方法:将我校卫生所管理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行常规药物治疗及DOT管理联合对症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初治、复治患者疾病治愈率、总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肺结核疾病控制中采取DOT管理模式联合药物对症治疗,对改善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DOT管理模式;肺结核;疾病控制肺结核是临床慢性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卫生组织相关报道显示,我国肺结核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涨趋势,疾病死亡率较高。

结核病治疗中,首选方式为控制疾病传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为患者采取适当的化疗方案,保障患者疾病治疗依从性。

DOT管理模式作为肺结核患者管理的有效方法,该模式核心理念是患者在医师的监督下服药。

我国DOT管理模式普及,但执行效果不理想,与医务人员及患者不了解该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存在联系。

本次实践将我校医务室收治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校卫生所管理的肺结核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划分对照组及观察组,人数总计80例(部分数据由海淀区其他高校提供),两组患者各40例,男女患者人数分别42例、38例。

其中初治患者34例,复治患者46例,患者年龄在18-24岁,中位年龄为(21±0.01)岁。

统计两组患者常规资料,并未发现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施以化疗药物对症治疗[1]。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展开DOT管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在医务工作人员的监督下服药。

大学生患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根据此阶段的患者特点,为患者展开针对性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现阶段我国肺结核疾病发生率及该疾病对周围人群的影响[2]。

使患者认识到肺结核疾病的发病过程及不良后果,从而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在医务人员的监督下用药。

结核化疗方案简写

结核化疗方案简写

结核化疗方案简写简介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一定的药物组合,可以有效控制和治愈结核病。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结核化疗方案及其简写,以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遵循治疗方案。

初治结核病的化疗方案方案简介初治结核病的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初始治疗阶段和继续治疗阶段。

初始治疗阶段的药物组合包括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简写为HRZE。

继续治疗阶段的药物组合则去掉了异烟肼(H),只剩下利福平(R)、吡嗪酰胺(Z)和乙胺丁醇(E),简写为RZE。

用药建议•异烟肼(H):每日剂量为5-1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

•利福平(R):每日剂量为10-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

•吡嗪酰胺(Z):每日剂量为15-3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mg。

•乙胺丁醇(E):每日剂量为15-2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mg。

复治结核病的化疗方案方案简介复治结核病的化疗方案相对复杂,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初始治疗阶段、继续治疗阶段、强化治疗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初始治疗阶段的药物组合与初治方案相同,都是HRZE。

在继续治疗阶段,药物组合为HR。

在强化治疗阶段,加入了链霉素(S)和乙胺丁醇(E),简写为HRSE。

在维持治疗阶段,只使用异烟肼(H)和链霉素(S),简写为HS。

用药建议•异烟肼(H):每日剂量为5-1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

•利福平(R):每日剂量为10-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

•吡嗪酰胺(Z):每日剂量为15-3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mg。

•乙胺丁醇(E):每日剂量为15-2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200mg。

•链霉素(S):每日剂量为15-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00mg。

特殊情况下的化疗方案方案简介特殊情况下的化疗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调整。

dos化疗方案

dos化疗方案

dos化疗方案化疗方案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来杀灭癌细胞。

其中一种化疗方案叫做“Doxorubicin、Oxaliplatin和S-1联合化疗方案”,简称为“DOS化疗方案”。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案的用途、药物成分、用药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一、DOS化疗方案的用途DOS化疗方案常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

该方案经过多项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已经成为一线治疗的重要方案之一。

二、DOS化疗方案的药物成分1. Doxorubicin(同宝莱坞霉素):Doxorubicin是一种强力抗癌药物,属于蒽环类抗生素。

它通过抑制癌细胞的DNA和RNA合成,阻断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2. Oxaliplatin(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可以与癌细胞的DNA结合,干扰其正常的DNA合成和修复过程,使癌细胞无法继续增殖,并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

3. S-1:S-1是一种口服的抗癌药物,主要由三个成分组成:5-氟尿嘧啶(5-FU)、双氟脲嘧啶(CDHP)和奥沙利铂(OHP)。

这三个成分协同作用,提高了药效和生物利用度,降低了副作用。

三、DOS化疗方案的用药方法DOS化疗方案一般是以周期循环的方式进行,每个周期的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通常情况下,化疗药物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给予,治疗周期一般为21天。

在每个周期中,药物的剂量和用药频率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四、DOS化疗方案可能的副作用1. 消化道反应:化疗药物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不适。

在DOS化疗方案中,S-1的使用可能会增加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并在必要时调整药物剂量。

2. 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减少。

这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贫血和出血等问题。

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细胞情况,并在需要时给予支持性治疗。

结核病化疗方案

结核病化疗方案

一、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一)化疗原则化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

对于每个具体患者,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所谓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联合是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适量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规律即使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有规律地坚持治疗,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疗效高达98%,复发率低于2%。

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

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

至于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观察一阶段,若X线病灶无活动表现、痰菌仍阴性、又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亦不必化疗。

1、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或有干酪样坏死,甚至形成空洞,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生长代谢旺盛,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病灶局部血运丰富、药物浓度亦当,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痰菌转阴。

故对活动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疗,效果满意。

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个。

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

大约每105~106个结核菌中可有1个菌因为基因突变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

同时对该两种药物均耐药者约在1011个结核菌中仅1个,同时耐3种药物的菌则更少。

可见如单用一种药物治疗,虽可消灭在部分敏感菌,但有可能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最终耐药菌优势生长。

如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耐药菌减少,效果较单药为佳。

用药剂量要适当,药量不足,组织内药物信以达到有效浓度,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

DOTS方案国际

DOTS方案国际

DOTS方案国际草案一、引言:DOTS方案(直接观察治疗短程战略)是一种国际性的结核病控制策略,旨在提供全球范围内有效的结核病治疗方案。

本草案旨在介绍DOTS方案在国际范围内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

二、背景: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全球人民的健康。

为了遏制结核病的传播和控制该疾病的蔓延,国际卫生组织(WHO)于1993年提出了DOTS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标准化的短程治疗方案,达到治愈患者、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和防止耐药性细菌的形成。

三、实施细节:1.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DOTS方案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以防止疾病传播和疾病的进展。

医疗机构需提供免费和可靠的结核病检测和诊断服务,确保患者尽早开始治疗。

2. 观察治疗:核心特点是每日直接观察患者服药,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

医疗工作者负责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并提供药物供应和支持。

3. 固定疗程:DOTS方案建议以6个月为疗程,对新发结核病患者实施标准的药物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检查以确保治疗效果。

4. 多部门合作:DOTS方案鼓励卫生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社会福利部门等)合作,共同推进结核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5. 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DOTS方案的有效性和进展,建议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以监测病例和评估治疗结果。

同时,定期举行研讨会和培训活动,提高医疗工作者的专业能力。

四、国际实施情况:DOTS方案自1993年提出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实施。

根据WHO的数据,自推广以来,DOTS方案已经在全球严重结核病负担国家的治疗范围内覆盖了逾90%的人口。

1.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广和实施DOTS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例如,印度、中国等国家通过加大投资推广该方案,有效地降低了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非洲地区:非洲地区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地区,许多国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受到结核病的困扰。

第三节结核病化疗方案(1)需要掌握既往治疗情况、治疗方

第三节结核病化疗方案(1)需要掌握既往治疗情况、治疗方

第三节结核病化疗方案化疗方案的制定需参考以下情况:(1)需要掌握既往治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实施情况。

对于初治失败的患者需了解失败的原因;(2)耐药肺结核高危人群(复治肺结核患者、与MDR-TB患者密切接触的初治肺结核患者以及HIV阳性或者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均应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方法;(3)了解是否伴发特殊情况(如并发症或合并病)。

任何化疗方案均包括二个不同的治疗阶段:⑴强化治疗阶段: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初治肺结核以3~4种药物联用8周,复治肺结核以4~5种药物联用12周,耐药结核病根据不同类型以4~5种药物联用12~32周,以期达到尽快杀灭各种菌群保证治疗成功的目的。

⑵巩固治疗阶段:以2~3种或4~5种药物联用,其目的巩固强化阶段取得的疗效,继续杀灭残余菌群。

用药方式有三种类型:⑴全程每日用药;⑵强化期每日用药,巩固期间歇用药;⑶全程间歇用药。

各类型结核病化疗方案与选择:(在以下方案中、药物名称前数字表示服药月数,右下方数字表示每周用药次数)。

一、初治活动性肺结核化疗方案新涂阳和新涂阴肺结核患者选择短程化疗方案治疗,方案如下:1.2H-R-Z-E/4H-R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2.2H-R-Z-E/4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4个月。

3.H-R-Z-E/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即H3-R3为隔日1次或每周3次),共4个月。

4.2H3-R3-Z3-E3/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即H3-R3为隔日1次或每周3次)共4个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的DOT化疗方案
射手王
分享回复该话题发表新话题
1楼
目前比较公认的先进的结核病防治措施是DOT(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化疗方案,对不同化疗对象,列出几个不同的化疗方案以供选用。

(一)初治菌阳病人
治疗对象: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及伴有空洞或粟粒型初治菌阴肺结核病人。

1、2HRZE(S)/4HR
强化期: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或链霉素(S),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2、2HRZE(S)/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或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即H3R3为隔日1次或每周3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3、2H3R3Z3E3(S3)/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或链霉素)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注:(1)在上述3个方案中均列出乙胺丁醇与链霉素两种药物,可任选一种,疗效无明显差异。

但乙胺丁醇使用方便,还可避免由于使用注射器所致的交叉感染。

建议对成人首
选乙胺丁醇,对儿童为避免导致视力障碍应慎用乙胺丁醇。

(2)应用上述诸方案治疗至第2个月末时,病人痰菌检查如仍为阳性,则应延长1个月强化期,相应缩短1个月的继续期,分别改为:3HRZE(S)/3HR;3HRZE(S)/ 4H3R3;
2H3R3Z3E3(S3)/4H3R3。

(3)如病人治疗至第5个月末仍阳性,至第6个月末痰菌始转阴,应延长2个月的继续化疗期。

第8个月末查痰结果为阴性则停止治疗(治愈);若仍为阳性则列为初治失败,改用复治涂阳化疗方案。

(二)初治涂阴病人
除外有空洞、粟粒型涂阴肺结核病人。

1、2HRZ/4HR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2、2HRZ/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3、2H3R3Z3/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及吡嗪酰胺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

全疗程6个月。

涂阴病人治疗满疗程,痰菌检查仍为阴性,应归类于"完成疗程"。

(三)复治涂阳病人
1、2HRZES/6HRE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6个月。

全疗程8个月。

2、2HRZES/6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

全疗程8个月。

3、2H3R3Z3E3S3/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和链霉素隔日1次,共2个月。

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

全疗程8个月。

(四)慢性传染源
复治病人在督导化疗下,疗程结束痰菌仍然阳性者(复治失败)。

这类病人的治疗应根据用药史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敏感药物制订个体化疗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如有手术适应症可酌情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以解决排菌的问题。

(五)耐多药结核病人(MDR-TB)
经复治方案治疗失败者,并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药以上病人。

慢性传染性肺结核(复治病人经DOTS督导化疗仍排菌者)应根据既往用药史和药敏试验结果,制订个体化疗方案。

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选择原则:
1、方案的选择应由敏感的第一线和第二线药物混合组成;
2、首先选择病人以往从未使用过的药物或药敏试验证实敏感的一、二线药物;
3、根据病人的可接受性、耐受性、药物的潜在毒性,药物供应和经济承受能力,按杀菌药和抑菌药物活性分类原则,选择化疗方案;
4、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应采取每日用药及DOTS管理,在前6个月内每月作痰细菌学检查,以指导化疗方案的调整和考核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