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筋动力车辆模型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学设计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学情分析】橡皮筋是学生所熟悉的物品,在生活中已经玩过橡皮筋,知道它的一些用途比如发射小球、栓系袋子、制作模型时的连接……,也知道橡皮筋拉伸后会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且橡皮筋拉伸的越长,产生的力会越大。
但不知道橡皮筋拉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力叫做弹力,也不知道如何将橡皮筋作为动力驱动小车?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认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有利于了解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檫力、设计制作小车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橡皮筋产生的动力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距离。
2.橡皮筋在外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形变。
3.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科学探究目标1.会安装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2.探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的兴趣。
2.认同收集数据作为证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小车就具有不同类型的动力。
2.改变橡皮筋的弹力大小会对小车的运动有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难点: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实验用玩具小车1辆、橡皮筋几根、测量距离的皮尺1根、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1套、钩码、班级记录单、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1.出示橡皮筋,让学生拉一拉,说说发现。
(预设:橡皮筋有弹性,橡皮筋会被拉长,松手后被拉长的橡皮筋会被弹回来,变回原来样子。
)2.是的,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3.那你能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让小车动起来吗?揭示课题: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板书)二、探索: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活动一:如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预计8分钟)[材料准备:橡皮筋、小车]1.学生讨论组装方法。
1-2--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西乡县小学创客教育(航模)课程——《走进航模》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单 位:西乡县电化教育中心课题组 应用学科:科技 航模 应用学段:小学 主 讲 人:朱全永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按照压痕折出上反角
用定型片将机翼上反角定型
机翼成型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一、天驰模型制作
第三步 翼台的组装
安装翼台
粘贴双面胶
安装机翼
安装尾钩
安装尾翼翼座
粘贴双面胶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一、天驰模型制作
第四步尾翼及橡筋的组装
安装水平尾翼
安装垂直尾翼
安装机头
橡筋打结
绕四圈
橡筋装入机头
橡筋装入尾钩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一、天驰模型制作
第五步 贴纸
机身贴上贴纸
安装塑料片,橡筋由后到前
加强贴纸
尾翼贴纸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一、天驰模型制作
完成制作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二、天驰模型试飞
A.试飞
飞行姿态正常后绕橡筋 250-300圈做大动力飞行。
目录
一、 模型制作 二、 模型试飞 三、 竞赛规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1-2节 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
一、天驰模型制作
第一步 清点配件
左翼
右翼
机身杆 双面胶贴纸 螺旋桨 翼台 尾翼翼座 机身贴纸 尾勾
左翼 水平尾翼
皮筋驱动小车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制作和测试皮筋驱动小车,了解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掌握简单机械的制作方法,并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皮筋驱动小车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当橡皮筋被拉伸并绕在车轴上时,橡皮筋储存了弹性势能。
当松开橡皮筋时,这些弹性势能迅速转化为动能,推动小车前进。
三、实验材料1. 保鲜膜筒2. 光盘3. 木扣4. 一次性筷子5. 皮筋6. 纽扣7. 回形针8. 彩纸9. 剪刀10. 胶水11. 尺子12. 针线四、实验步骤1. 制作底盘:将木扣和光盘粘贴在一起,另一面粘贴上纽扣。
重复此步骤,制作四个相同的底盘。
2. 装饰底盘:用彩纸包裹保鲜膜筒,使其成为车体。
3. 制作车轴:将一次性筷子剪成两段,分别穿过四个光盘,使光盘固定在筷子上。
4. 固定橡皮筋:将橡皮筋穿过直筒,一头固定在后轮上,一头固定在直筒上。
5. 安装车轮:用针线将回形针穿过直筒,将车轮固定在直筒上。
6. 测试小车:将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力转动车轮,使橡皮筋缠绕在车轴上,然后松开手,观察小车的前进距离和速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可以前进一定的距离。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的粗细也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2. 结果分析: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推动小车前进。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储存的弹性势能越大,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橡皮筋的粗细也会影响弹性势能的大小,进而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作了皮筋驱动小车,并了解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原理。
实验结果表明,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和小橡皮筋的粗细都会影响小车的运动速度和距离。
此外,我们还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制作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材质的橡皮筋,观察其对小车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影响。
《用橡皮筋作动力》PPT课件下载

家里没有钩码,用别的大小、规 格一样的物体代替也可以哦!
课堂练习
1.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实验用的小车轮子与轴是固定在一起的,轴转动就带动轮子一起 转动。 B.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缠绕在车轴上。 C.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应该向前缠绕。 D.如果橡皮筋在车轴上打滑,可以在车轴上加一个车轴套。
样吗? •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
的时间一样吗?
答:不一样,缠绕多圈要比缠绕一圈的力大。
答:不一样,缠绕多圈要比缠绕一圈的时间 要长。
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产生的弹力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长,小 车行驶得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少,产生的弹力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短,小车 行驶得近。
研讨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的弹力。 像橡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 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 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
研讨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 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注意观察: •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一
大家可以在课本上将自我评价的 ☆☆数画上去哦!
研究小车运动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的关系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训练册)
特别提示:
• 缠绕的圈数可以为1、3、5圈,也可以为2、4、6圈,以自己的小车 能稳定前行为标准,相同圈数各实验3次,求平均值。
• 每次实验都要从相同的起点开始,用软尺测量出距离,并及时在活动 手册上记录。
注意观察: •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大小一样吗? • 橡皮筋缠绕一圈时和缠绕多圈时,力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一样吗?
橡筋动力车辆模型 (2)

橡筋动力车辆模型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来回穿梭,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汽车是怎样制造的,现在就让你们先学会制造一辆橡筋动力模型汽车好吗?简单的车辆模型,一般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前轮、前桥、后轮、后桥、底盘、车壳等八部分组成。
橡筋动力车辆模型是靠橡筋拉伸变形来带动车轮转动的。
材料:160×5×8毫米松木条2根、50×5×8毫米松木条2根、固体胶、大头针5根、图钉2个、棉线100毫米、竹轴45毫米2根、塑料车轮4只、橡筋1根、空白卡纸1张。
工具:小锤、锥子、剪刀、尺子、彩笔。
动手做:1、取出160×5×8毫米松木条2根,分别在离两端40毫米处用锥子锥孔,孔的大小要求辐条能在孔内转动自如。
2、将两根160×5×8毫米松木条和两根50×5×8毫米松木条如图1所示用胶粘接起来,在木条的结合处再用大头针进行加固。
3、将两根车轴分别插入锥好的孔中,再将前后轮子固定在车轴上,轮轴要求转动自如。
如图2。
4、将橡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在前桥中间,另一端用棉线捆扎在后轴中间,注意一定要扎紧。
如图3。
5、制作车壳。
车壳制作的材料可以是纸、木板、铁皮及塑料泡沫,以纸制比较容易,同学们可以参照图4利用材料袋中提供的卡纸自己设计。
最后沿粗线剪下,用胶水将各个部分粘合起来,等胶水干后根据需要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就得到了一辆外形美观的车子了。
操作与研究1、调试用手捏住车身将后轮贴在地面向后滚动,或者在后轮上钉一大头针作摇把,手使大头针向后转动轮子,橡胶绕紧后一松手,小车就会向前行驶。
如果车子行驶效果不好,就要检查橡筋是否固定牢固。
2、想一想(1)怎样控制车子前进和倒退?(2)橡筋动力的车辆模型跑得不远,你能给它改进一下,使它跑得又快又远吗?(孙红)。
模型用橡筋的使用与维护橡筋是航海模型的动力源之一这几年开展的

模型用橡筋的使用与维护橡筋是航海模型的动力源之一,这几年开展的鱼雷模型航行成绩除了鱼雷本身综合性能外与橡筋质量好坏以及是否充分发挥橡筋的能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橡筋性能以及如何使用与维护一、橡筋的选择:橡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橡筋束储存能量的能力。
好的橡筋制成的橡筋束能储存更多的能量。
使螺旋桨产生更大的推力,并能维持较长的航行时间。
橡筋质量好坏的性能指标主要是:①拉长倍数:即拉伸后的长度(拉到不能再拉长为止)与原来长度的比值。
这个比值越大,橡筋的弹性越好。
拉长倍数可用实验方法得出。
一般我们使用的专门为航模生产的动力橡筋拉长倍数7——11倍之间。
②残余伸长(或叫剩余变形量):橡筋拉长后一般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总要比原来长出一段,这长出的一段占原长度的百分比叫残余伸长,它也可以自己用实验方法得出。
残余伸长要越小越好,一般是5%以下较为理想。
③拉断力(或叫抗变行力):相同截面积的橡筋,拉伸相同的长度所需用的力不同,用力越大此橡筋的储能量就越大,橡筋越好。
也可自己实验方法得出。
另外橡筋条的粗细要均匀,边缘要光滑,不能有毛刺、裂口、杂质和气泡等等,否则在绕橡筋时橡筋容易断裂。
二、橡筋束可绕圈数的估算:用实验方法得出你使用的这一批橡筋的拉长倍数后,量出橡筋束的长度,橡筋束的截面积(单根的截面积乘以根数)就可以用下面的经验公式估算出这一批橡筋束的可绕圈数。
N=0.285×IM / S式中:N代表橡筋束的可绕圈数M代表橡筋束的拉长倍数I代表橡筋束长度(CM)S代表橡筋束的截面积专供模型作动力的国产橡筋M可达7—8左右,进口橡筋可达10—11左右,而普通橡皮圈仅为3—5左右。
一克重的橡筋,截面为1×1毫米的橡筋约有1米长,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一次最大可绕圈数的破坏性测试,得到这一批橡筋束的最大可绕圈数值,就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橡筋的性能。
三、橡筋束的使用:(一)橡筋要处理:新买来的橡筋最好先用碱性不大的香皂把橡筋洗干净(主要表面有滑石粉)要放在室内阴干(不要晒干)然后打好结,编成束,涂上蓖麻油或甘油,它可以减少橡筋束每条间摩檫力,这对增加橡筋的绕圈数,释放能量,延长使用次数,都是十分有用的。
皮筋动力小车原理

皮筋动力小车原理
皮筋动力小车是一种利用皮筋的弹力来驱动的玩具车。
它的原理基于弹性势能的转化和释放。
皮筋动力小车的主要部件包括车体、轴和皮筋。
车体通常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较小的阻力,以便减少摩擦力对车辆运动的干扰。
轴是连接车体和皮筋的部件,承载着反向扭曲的皮筋。
皮筋则是小车的动力来源,它通常由橡胶或弹性材料制成。
当皮筋被扭曲时,弹性势能被储存起来。
随着皮筋被释放,扭曲的能量会被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向前运动。
皮筋的释放会导致轴扭转,从而将储存的势能转化为轴的旋转动能,继而传递到车轮上。
车轮的旋转驱动地面,使小车向前移动。
为了实现连续的运动,需要不断重复扭曲和释放皮筋的过程。
通常,小车上会装有一个操纵杆或手柄,用于扭曲皮筋。
通过连续的扭曲和释放,小车能够保持持续的运动。
总体而言,皮筋动力小车利用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车辆前进。
这种原理简单而有效,使得皮筋动力小车成为一种受欢迎的玩具。
教案:制作橡筋动力小车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授课日期:2010/9/16授课进度:第二章第一节授课题目:橡筋动力小车制作与调试(1)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授课类型:新授课重点:1、了解橡筋的选用标准2、知道橡筋的不同规格3、掌握橡筋的旋绕方法4、完成对橡筋动力小车的制作与调试难点:橡筋动力小车的制作与调试教学目的:1、让学生对橡筋有充分而全面的认识2、动手制作橡筋动力小车教学过程:【教】:同学们,车辆模型课程开设的核心思想和根本目的是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并在学校的过程中能真正领悟到其中的原理,培养大家团结协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制作车辆模型中最基本、最简单——橡筋动力小车,作为车辆模型兴趣小组的入门教学。
橡筋动力小车是一种简单的车辆模型。
它的原理是:利用橡筋拉伸、扭曲产生的弹性势能作为动力源的一种模型。
由于它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制作与调试都较为容易,所以一般我们将它设计为我们车辆模型的入门课程。
在调试的时候,同学们要注意控制爆发力是否足够、持续时间是否足够等一些因素。
在制作之前,我们要先来学习有关橡筋的知识,从而使得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
用橡筋作为动力源来驱动小车,有其独到的好处。
一方面,橡筋动力清洁、环保,另一方面,以橡筋为动力的车辆模型,整车重量相对较轻,动力就相对较充足。
事实上,在短距离竞速车模中,筋动力车模可以说是所有动力车模中速度最快的。
但是用橡筋做动力源的劣势在于,提供动力的时间不能太长,车上不宜安装复杂的设备,一般只做定向不变速运动。
我们后面要制作的橡筋动力小车模型,就满足这样的特点。
要用橡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橡筋的制作过程。
制作橡筋的原料是在天然橡胶内加入适量的硫磺,即通过硫化处理而成。
在橡胶内加入的硫磺多了,橡胶就硬度加大而弹性变小。
硫加少了,弹性大了,硬度就小了。
所以硫化的程度要在适当的范围内,硫化程度大了或小了橡筋都不好使。
橡筋在存放的时候,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在空气当中继续有一个自然的硫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筋动力车辆模型
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来回穿梭,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汽车是怎样制造的,现在就让你们先学会制造一辆橡筋动力模型汽车好吗? 简单的车辆模型,一般由发动机、传动机构、前轮、前桥、后轮、后桥、底盘、车壳等八部分组成。
橡筋动力车辆模型是靠橡筋拉伸变形来带动车轮转动的。
材料:160×5×8毫米松木条2根、50×5×8毫米松木条2根、固体胶、大头针5根、图钉2个、棉线100毫米、竹轴45毫米2根、塑料车轮4只、橡筋1根、空白卡纸1张。
工具:小锤、锥子、剪刀、尺子、彩笔。
动手做:
1、取出160×5×8毫米松木条2根,分别在离两端40毫米处用锥子锥孔,孔的大小要求辐条能在孔内转动自如。
2、将两根160×5×8毫米松木条和两根50×5×8毫米松木条如图1所示用胶粘接起来,在木条的结合处再用大头针进行加固。
3、将两根车轴分别插入锥好的孔中,再将前后轮子固定在车轴上,轮轴要求转动自如。
如图2。
40cm 40cm 大头针
4、将橡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在前桥中间,另一端用棉线捆扎在后轴中间,注意一定要扎紧。
如图3。
用棉线扎牢
图钉
5、制作车壳。
车壳制作的材料可以是纸、木板、铁皮及塑料泡沫,以纸制比较容易,同学们可以参照图4利用材料袋中提供的卡纸自己设计。
最后沿粗线剪下,用胶水将各个部分粘合起来,等胶水干后根据
需要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就得到了一辆外形美观的车子了。
操作与研究
1、调试
用手捏住车身将后轮贴在地面向后滚动,或者在后轮上钉一大头针作摇把,手使大头针向后转动轮子,橡胶绕紧后一松手,小车就会向前行驶。
如果车子行驶效果不好,就要检查橡筋是否固定牢固。
2、想一想
(1)怎样控制车子前进和倒退?
(2)橡筋动力的车辆模型跑得不远,你能给它改进一下,使它跑得又快又远吗? 后轮轴伸出处
前轮轴伸出处 车身侧面 车 尾
车头侧面 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