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山市1(1)
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古诗文言文带译文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古诗文言文1.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X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X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论语》十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市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山市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表达技巧。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发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可以通过默写、听写等方式进行检验。
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
4. 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课后作文、小组分享等方式进行评价。
八、教学拓展:1. 推荐与本节课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现代――《长江文艺》,-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当代少年》3、《短文两篇》①《蝉》――小思本名:卢玮銮――当代――《承教小记》②《贝壳》――席慕蓉――台湾――《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4、《紫藤萝瀑布》――宗璞――现代――《铁箫人语》5、《童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著有《浮生六记〃闲情记趣》6、《理想》――流沙河――当代――《流沙河诗集》7、短文两篇①《行道树》――张晓风――台湾――《张晓风自选集》。
②《第一次真好》――周素珊――台湾。
《无言歌》8、《人生寓言》――周国平――当代――《周国平文集》9、《我的信念》――波兰――玛丽〃居里――《现代人的智慧》10、《论语》―― 孔丘,字仲尼――春秋。
11、《春》――朱自清――现代――《朱自清全集》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老舍文集》13、《夏感》――梁衡――当代――《梁衡文集》14、《秋天》――何其芳――现代――《预言》。
15、《古代诗歌四首》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宋词和元曲。
①《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乐府诗集》②《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全唐诗》③《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白氏长庆集》,④《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全元散曲》16、《化石吟》――张锋――当代――《科学24小时》17、《看云识天气》――朱泳焱根占有关资料改写的18、《绿色蝈蝈》――法国――法布尔――《昆虫记》19、《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当代――《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20、《山市》――蒲松龄――清代――《聊斋志异》-21、《风筝》――鲁迅――当代――《野草》22、《羚羊木雕》――张之路――现代――《东方少年》23、《散步》――莫怀戚――当代――《中国青年报》24、《散文诗两首》①《金色花》――印度――泰戈尔――《泰戈尔诗选》②《荷叶〃母亲》――冰心――现代――《冰心全集》25、《世说新语》①《咏雪》――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②《陈太丘与友期》――刘义庆组织编写――南朝――《世说新语》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27、《郭沫若诗两首》①《天上的街市》――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②《静夜》――郭沫若――现代――《郭沫若全集》-28、《女娲造人》――袁珂――现代――《神话故事新编》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当代――《金波作品精选》30、《伊索寓言》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②《蚊子和狮子》――伊索――古希腊――《伊索寓言》③《智子疑邻》――韩非――战国末期――《韩非子〃说难》④《塞翁失马》――刘安等编著――西汉――《淮南子〃人间训》2015年新版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2016-07-17 23:56 | #2楼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人教版《山市》七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山市》七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山市》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山市》原文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
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市》教案一、教学目标①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②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联想及想像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可搜集有关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导人中或结束时能讲清“山市”形成的原理。
学生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反复阅读。
爱好美术的同学可用绘画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学内容《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
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去揣摩、理解。
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五、教学设计1、恰当导入据专家介绍,海市是一种光学现象。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及“读一读写一写”注音+词语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及“读一读写一写”注音+词语汇总-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古文“读一读·写一写”注音+词语汇总班级____姓名______号数____(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第1课在山的那边一、1.2.略3.⑴将“发达”改为“发展”⑵将“附和”改为“赞成”二、1.“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指的是重重困难。
隐含的道理是: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
2.⑴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山也在冷冷嘲笑我痴心妄想、幼稚可笑,表达我看不到海的失望、沮丧的心情。
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大海比喻理想,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生动形象地说明历尽千辛万苦,艰苦奋斗才会实现理想。
3.诗人坚信理想可以实现,这个信念鼓舞着他不懈奋斗,使心灵永远不再枯干,充满活力。
4.黄山位于皖南地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多为花岗岩山峰。
(原文以注意抓主要信息,如方圆一百二十公里与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相比,以后者为重要。
)三、1.(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2)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冰心《飞鸟集》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略2.莫顿•亨特美我在父亲的引导下,克服困难爬下悬崖的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战胜小困难,终将战胜大的困难,赢得最后胜利。
3.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参考答案第1页4.⑴把“基本上”删去(或将“根除”改为“消除”)⑵在“朗诵”后加“表演”5.C A B二、1.57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费城我和小伙伴们、父亲天气闷热而且大家玩弹子游戏玩厌了我困在悬崖上,伙伴们走光了在爸爸的引导下,我一小步一小步地爬下悬崖2.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交代事情的起因。
3.略(运用记叙、描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第3课短文两篇一、1.略2.小思香港《承教小记》席慕容画家作家《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七里香》《有一首歌》等3.先抑后扬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4.⑴删掉“我们选”⑵删去“原因”或“等原因造成的”二、1.⑴秋天一到,蝉就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但这短暂的生命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因而那烦人的鸣声是可以原谅的。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学反思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学反思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学反思1《山市》作为教读重点篇目,要求学生背诵释意,能解释重点词语。
课堂上以课件形式展示《山市》的相关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也分散了一些注意力,因此有部分学生对重点词语、课文翻译掌握不牢。
如何既提高学生兴趣,又能抓住知识点,是一个大问题。
教师在这方面确实应考虑:课件是否实用?如何使用课件才能让学生不只是看热闹,而是要看出门道?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使课件真正发挥作用,不会造成课堂活了而知识点却放过了的情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山市》教学反思2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使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
本节课学生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才能获得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开发。
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
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山市》知识点整理

山市蒲松龄【人物介绍】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人,清代文学家。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全文】奂山①山市②,邑③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④。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⑤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⑥,相顾⑦惊疑⑧,念⑨近中⑩无此禅院㈠。
无何㈡,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㈢,始悟㈣为山市。
未几㈤,高垣睥睨㈥,连亘㈦六七里,居然城郭㈧矣。
中有楼若者㈨,堂若者㈩,坊若者?,历历在目?,以? 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 而已。
既而? 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 一座,直接霄汉?。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⑴。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⑵,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⑶,或凭⑷或立,不一状⑸。
逾时⑹,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⑺如拳如豆,遂⑻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⑼,与世无别⑽,故又名“鬼市”云。
【翻译】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
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
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门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