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价格历史演变
金价逆周期性的历史条件和形成机制

在市场 供 需上 , 黄 金供 给 由矿 产金、 官 方售 金 、 再生 金、 生产 商净 对冲等构 成 , 每 年约 以2 %的速 度稳定 增长 , 其 中再生 金的供 给弹 性较 大。 而 黄金需 求 中消 费需求 约 占5 0 %, 国际储 备约 占2 0 %, 私 人投 资约
占2 0 %, 工业 原料 等需 求约 占1 O %, 其 中投资 需求 的价格 弹性 最大 。 消 费结 构中消费品需 求取决于人 口增长 、 人均 收入增长 、 消费者偏 好以及 文化 因素 等, 工业原料需 求是消费品需求 的引致 需求 , 二者相 对较为稳 定。 总体上 , 相对 于供 给量而 言, 黄 金需求 尤其是投 资需求是 推动 黄金 价 格大 幅波动的主要力量。 黄金市场 供需最特殊 的地方是 , 由于具备恒 定 的物 理属性 , 黄 金的 供给 量是 由市场存量 决定 的, 而 不像普 通商品那 样取 决于市场 供 给流
零
金价逆周期性的历史条件和形成机制
高明 李晶 1 .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专业 1 0 0 0 2 6 2 . 中国人 民大学经济 学院
1 0 0 0 2 6
信 用货币在 国际储备 中的地 位 日 益增 长, 黄金 的货 币属性越 来越 淡 【 摘耍 】本文在回顾黄金 经济属性 历史演变的基础上 , 分析 了 黄金非 时, 到1 9 7 6 年牙买加体系形成后 , 黄金 条款 被废除 , 黄金官价被 取消, 汇 贯币 化后作为商品和 资产所遵循 的价值规律 ; 在对金价 变动的历史经验进 化 。 行分析后, 得 出了 金价存在领 先的逆 周期性特征 以及 外生冲击在金价 变动 率钉住 “ 一篮 子货 币” 的趋 势逐 渐形成 , 黄金在表 面上 进入了 “ 非货币 时代。 中起着重要作 用的结论 ; 利 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实际冲击及其传播机 化” 此后 黄金逐 渐成为 受价 值规 律 约束的市场 化 的商品, 标 准化 的黄 制研 究经济周期的框架, 研 究了 外生冲击引起的资产替代 效应对金 价的影 时 间价值 规则 、 风险管 理规则的 资 响, 分析 了 固定资 产、 金融资产 、 信用货币 三种传播途径 的作用方式, 说 明黄 金投 资品更成为遵 循资产价值规 则, 产。 在有 效市场环境下和 套利行 为基础 上, 黄金价格 成为敏 感反映预期 金 价格具有实际经济周期预警信号的作 用。 和供 需变化 的市场 信号, 这 为外 生冲击影 响黄金价格 提供了条件。 【 关键词 】 黄金 价格 ; 逆周期性 ; 外生冲击; 传播 机制
黄金市场发展史

黄金市场发展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
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
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前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
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
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
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
黄金以前的趋势走势

黄金以前的趋势走势黄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有价值的财富储备和交易媒介。
黄金的趋势走势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差异,下面将从历史角度对黄金以前的趋势走势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影响黄金走势的因素。
1. 古代时期:黄金作为贵金属一直被人们高度珍视。
古代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往往使用物物交换的方式,而黄金作为交换媒介的地位较高。
此时黄金的走势受到政治和战争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大规模的征战会导致黄金需求增加,从而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2. 19世纪:在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世界经济的剧变。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广泛应用新的金属,例如白银和铜,逐渐取代黄金的使用范围。
这导致黄金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
3. 20世纪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各国开始采取金本位制度,即货币与黄金挂钩。
这一制度影响了黄金的价格走势,使其相对稳定。
然而,一战期间的大规模冲突和战争造成了各国经济的不稳定,使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上升,推高了黄金价格。
4. 二战期间:二战爆发后,各国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刺激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为了抑制通胀,并稳定国内货币的购买力,一些国家放弃了金本位制度。
这一决策削弱了黄金的地位,并导致黄金价格的下跌。
5.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经济受到了石油危机的冲击,全球通货膨胀率攀升。
同时,美国采取了金本位制度的终结措施,导致全球黄金市场不再受到政府控制。
这一时期,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大增,引发了长期的黄金牛市。
综上所述,黄金以前的趋势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和战争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等。
古代时期黄金作为物物交换媒介的地位较高,走势受到政治和战争因素的影响。
19世纪由于工业化的兴起,黄金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价格下跌。
20世纪初,金本位制度的应用使黄金价格相对稳定。
而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冲突导致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需求上升,价格上涨。
最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美国放弃金本位制度使黄金价格出现持续的牛市走势。
黄金投资的历史

央行储备黄金的策略
各国央行在储备黄金方面采取了不同 的策略。一些央行选择将大部分黄金 储备在国内,以便在需要时快速动用 ;而另一些央行则选择将部分黄金储 备在海外,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化和风 险的分散化。此外,一些央行还会通 过与其他国家央行或国际金融机构进 行合作来共同管理黄金储备。
02 近代黄金市场形成与演变
利率下降时,黄金价格则可能上涨。
投资者在分析黄金价格走势时,需要综合考虑通货膨 胀和利率调整的影响。
地缘政治风险事件对黄金价格冲击
地缘政治风险事件,如战争、政治动荡等,往往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确定 性和风险增加,从而推高黄金价格。
黄金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避险资产,在地缘政治风险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受 到投资者的追捧。
黄金价格受到全球经 济形势、货币政策等 多种因素影响,波动 加大。
战争时期黄金地位变化
战争时期,黄金作为重要的战 略资源,地位显著提升。
各国政府加强了对黄金市场的 管控,实行黄金管制政策。
黄金成为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也是战后经济重建的重要支撑。
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对黄金市场影响
各国货币政策调整对黄金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各国央行储备黄金政策
央行储备黄金的意义
对于各国央行而言,储备黄金是一种 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用来调节 货币供应量、稳定汇率以及应对经济 危机等。
各国央行储备黄金的 规模
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量差异巨大 ,其中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 中国等国家的黄金储备量位居前列。 这些国家的央行通常会通过买卖黄金 来调节其外汇储备和货币政策。
工业革命对黄金产业影响
工业革命推动了采矿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黄金开 采效率。
黄金产量大幅增加,促进了全球黄金市场的形成。
国际黄金市场的历史与发展

国际黄金市场的历史与发展黄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贵金属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财富和货币。
黄金的持久价值和稀缺性使得它成为了国际交易中的重要资产。
国际黄金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金市场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演变。
国际黄金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左右的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古希腊和罗马是最早开展黄金贸易和黄金币铸造的文明之一、黄金作为一种贵重的商品和货币同时存在,被广泛用于国际贸易和支付。
随着古希腊和罗马帝国的衰落,黄金市场逐渐衰退。
黄金市场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复苏是在16世纪的欧洲探险时代。
当时欧洲的探险家通过海洋航行开始开发世界各地的财富和资源。
许多国家通过探险和殖民地化获取大量的黄金,并将其运回本国。
这导致了黄金的流通大幅增加,并且推动了黄金市场的重新繁荣。
17世纪开始,黄金市场逐渐迈向了现代化。
荷兰成为当时黄金交易的中心。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和南美洲的殖民地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金资源,并将其带回荷兰进行交易。
此外,荷兰也发行了第一种纸币,也就是黄金收据,以代替黄金直接交易,进一步推动了黄金市场的发展。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对黄金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黄金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
许多新的黄金矿床被发现,特别是在美洲地区。
美国在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淘金热潮引发了全球性的黄金热潮。
这些黄金资源的不断增加和工业需求的增长推动了黄金市场的发展。
20世纪的金融体系重塑了国际黄金市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给黄金市场带来了稳定和透明度。
根据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被作为国际货币的支持,并且每盎司黄金的价格被固定为35美元。
然而,1971年尼克松宣布取消黄金兑换美元的权利,在此后的几十年里,国际黄金价格开始由市场供求决定,成为自由浮动的资产。
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也受到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黄金交易从传统的现货市场逐渐发展为现代化的交易所和衍生品市场。
黄金市场的历史和发展

第七讲
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演变及黄 金市场的发展
皇权垄断时期(19世纪以前)
–金本位时期(19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布雷顿森林系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初) –黄金非货币化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19世纪以前,极其稀有的黄金基本上是帝王独占 的财富和权势的象征;或为神灵拥有,成为供奉 器具和修饰保护神灵形象的材料。虽然公元前6 世纪就出现了世界上的第一枚金币,但一般平民 很难拥有黄金。黄金矿山也属皇家所有,当时黄 金是由奴隶、犯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开采 出来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黄金孕育出了古 埃及和古罗马文明。16世纪殖民者为了掠夺黄金 而杀戳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毁灭文化遗产,在人 类文明史上留下了血腥的一页。抢掠与赏赐成为 黄金流通的主要方式,自由交易的市场交换方式 难以发展,即使存在,也因黄金的专有性而限制 了黄金的自由交易规模。
(4)黄金非货币化时期
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 和自由买卖的商品,黄金从国家金库走向了寻常百姓家, 其流动性大大增强,黄金交易规模增加,因此为黄金市 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黄金非货币化 的20年来也正是世界黄金市场得以发展的时期。可以说 黄金非货币化使各国逐步放松了黄金管制,是当今黄金 市场得以发展的政策条件,但同样需要指出的是,黄金 制度上的非货币化与现实的非货币化进程存在着滞后现 象。国际货币体系中黄金非货币化的法律过程已经完成, 但是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 当今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 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全世界已有59个国家实行 金本位制。“金本位制”虽时有间断,但大致延续到20 世纪的20年代。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实 行“金本位制”长达一百多年,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年的 “金本位制”历史。 随着金本位制的形成,黄金承担了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 物,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媒介,黄金的社会流动性增 加。黄金市场的发展有了客观的社会条件和经济需求。 在“金本位”时期,各国中央银行虽都可以按各国货币 平价规定的金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但实际上仍是通过 市场吞吐黄金,因此黄金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必 须指出,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黄金市场 不能得到自由发展。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 界上只有唯一的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国际性市场。
黄金的发展历史

黄金市场发展历史自公元560年前,至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期间,全球各个国家一直使用黄金作为单一或其中一种货币,国家及人民更早已有积存黄金作为储备的习惯。
黄金是人类较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
由于黄金罕有、特殊和珍贵,因此有“金属之王”的称号,享有其它金属品种无法比拟的盛誉,其显赫的地位近乎永恒。
正因为黄金具有这一“贵族”地位,黄金曾经是财富和华贵的象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黄金的经济地位和应用层面不断发生变化,但目前仍然在各国的国际储备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同时具有货币属性、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特殊商品。
黄金在现代金融市场的角色:货币职能下降,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方面的应用在逐渐扩大,是全球公认有价值的流通货币,属于世界性的储备。
全球争相成立黄金交易所和交易平台,推出众多黄金的投资衍生工具和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黄金是投资者所认识最多的投资工具。
20世纪60年代前∙黄金作为交易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
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末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
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
在国际方面,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从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实行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本位制度。
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
在此情况下,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至1968年。
1960年期间∙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
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及趋势分析

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及趋势分析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贵金属,其市场在历史上经历了许多变迁。
本文将对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和当前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古代黄金市场的兴起古代黄金市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古代,黄金不仅仅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也是一种货币形式。
在埃及、古希腊、罗马等大文明时代,黄金被广泛用作货币媒介,用于贸易交易和财富积累。
这些古代文明的黄金市场为后来的黄金交易奠定了基础。
二、黄金市场的现代化随着工业革命和金融体系的发展,黄金市场逐渐实现了现代化。
十九世纪末,伦敦黄金市场成立,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
美国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纽约商品交易所也相继开设了黄金期货交易,使得黄金市场的流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20世纪的黄金市场在20世纪,黄金市场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革。
1971年,美国宣布取消与黄金挂钩的金本位制度,从而使得黄金价格可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此后,黄金价格开始波动较大,投资者也开始将黄金视为一种避险资产。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和国际政治形势的改变,黄金价格下跌,进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
四、21世纪以来的黄金市场21世纪以来,黄金市场呈现出新的趋势。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的增加,使得投资者再次将黄金视为一种避险资产。
特别是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黄金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
此后,黄金价格一直保持相对高位。
同时,随着金砖国家经济的崛起和中产阶级的扩大,对黄金的需求也在增加。
中国和印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对全球黄金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和投资者也开始将黄金作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
五、未来黄金市场的趋势分析对于未来黄金市场的趋势,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稳定性将直接影响金价。
其次,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增加,从而推高黄金价格。
此外,科技的发展和新的采矿技术也可能影响黄金的供给。
总体而言,黄金市场的历史演变显示出其在金融和商品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黄金涨幅较大的时期有如下三个:
第一个时期:1861~1865 年,涨幅 250%~300%。 在金本位制时期,黄金是相对稳定的,由于有黄金 输送点的限制,金价的波动相对较小。1862 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法定货币法案》,规定“绿背” 美钞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绿背”美钞与黄金之剑 并没有法定比价关系,实际上美国就是放弃了金本 位制。随着美元的大量印制,同伙膨胀不可避免。 因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英国,而英镑是与黄金 挂钩的,所以用“绿背”美钞表示的金价基本上是
1 英镑的美元。美国内战初期, 1 英镑黄金价值 4.86 美元,但是在 1862 年以后,“绿背”美钞相对于黄 金大幅贬值,到 1865 年贬至谷底,当时买 1 英镑 的黄金需要 12 美元。
第二个时期:1970~1980 年,涨幅:2400%1944
0c72f6e EBET
对黄金的更多依赖加剧了黄金飞速上涨。从 2000 年底黄金 253 美元/盎司开始,到 2010 年 11 月 8 日上涨到 1424 美元/盎司,涨幅超过 500%
0c72f6e BET
0c72f6e EBET
初至 2003 年 6 月,美联储共采取了 13 次降息行动, 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6.5%降到 1%,并将这里利率水 平维持了 1 年多时间。这一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 致美元和开始大幅贬值,黄金再次“闪光”。进入 21 世纪后,全球经济动荡不安,从美国“9.11” 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希腊债务危机等,人们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本位的世界货币体 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 美元兑 1 盎司黄金,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以用 35 美元/ 盎司的向美国黄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援 助欧洲各国灾后重建,美国不断地向世界输入美 元,欧洲也有战后的“美元荒”过渡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元灾”。由于美元泛滥成灾,同伙 膨胀已经愈演愈烈。当 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宣 布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关系后,世 界各国均有较明显通货膨胀,黄金暴涨,从 35 美 元/盎司涨到 1980 年的 850 美元/盎司。第三个时 期:2001~2010 年 11 月,涨幅:500%。自 200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