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2016年中药综合真题答案及解析

2016中药综合参考答案宋雨婷一、最佳选择题1.D2.C3.A4.C5.B6.D7.D8.E9.B 10.B 11.C 12.C 13.E 14.E 15.E 16.B 17.A 18.D 19.D 20.D 21.D 22.B 23.B 24.E 25.B 26.E 27.C 28.C 29.E 30.E31.D 32.B 33.B 34.B 35.D 36.D 37.B 38.B 39.E 40.E二、配伍选择题41.D 42.A 43.C 44.B 45.D 46.C 47.B 48.D 49.B 50.A 51.D 52.B 53.E 54.C 55.A 56.B 57.B 58.C 59.A 60.C 61.E 62.D 63.E 64.A 65.E 66.C 67.D 68.A 69.B 70.A 71.C 72.B 73.E 74.B 75.B 76.D 77.C 78.B 79.A 80.A81.E 82.A 83.C 84.B 85.E 86.E 87.C 88.B 89.E 90.A三、综合分析选择题91.C 92.E 93.C 94.B 95.C 96.D 97.B 98.D 99.E 100.E 101.C 102.E 103.C 104.B 105.A 106.B 107.D 108.D 109.D 110.A 四、多项选择题111.AC 112.ABCE 113.ABCE 114.ABC 115.ABCE116.ACDE 117.ABCDE 118.ABCDE 119.ABCDE 120.BCE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症,即症状,是人体对疾病的反应而表现出来的个别表象。
入发热、头痛、脉浮等。
客观的症状称为体征,如舌象、脉象。
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如风寒感冒、肝阳上亢、心血亏虚、心脉痹阻等,都属于此概念。
2016年考研中医综合试题及答案

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 B、朱丹溪 C、李杲 D、刘完素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消长 B、阴阳互藏 C、阴阳平衡 D、阴阳交感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脾肾阳虚证 B、心肾阳虚证 C、心脾两虚证 D、肾阳虚损证
A、疟疾
B、阳明病 C、湿温 D、少阳病
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形相反的是( )
A、濡脉与弱脉 B、芤脉与革脉脉 C、洪脉与细脉 D、实脉与虚脉
21、症见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属于( )
A、肝阳上亢证 B、肝火上炎证 C、肝阴虚证 D、肝胆湿热证
22、患者小腹冷痛.经色紫暗,舌质淡紫,脉沉涩,其诊断是( )
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 B、津随气脱 C、津伤液脱 D、气随津脱
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 B、阳病治阴 C、阳中求阴 D、阴病治阳
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顺应自然 B、护肾保精 C、体魄锻炼 D、养性调神
39.桑螵蛸、海螵蛸均具有的功效是( )
A.补肾助阳 B.除湿止带 C.收敛止血 D.固精止遗
40.既可用治风眼赤烂,又可治牙疳口疮的药物是( )
A.胆矾
B.硼砂
C.轻粉
D.硫磺
41.雄黄、白矾都具有的功效是( )
A.燥湿止痒 B.解毒杀虫 C.祛痰截虐 D.祛湿退黄
42.硼砂内服可用治( )
A.胃热呕吐 B.热淋涩痛
D.平抑肝阳,疏肝解郁
37.既可用治目赤肿痛,又可用治喉痹口疮的药物是( )
中医综合2016真题答案

中医综合2016真题答案【篇一: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解析】txt>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的医家是a、朱丹溪b、刘完素c、张从正d、张元素【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传河间之学,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常变规律,认为相火有生生不息功能,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而相火妄动,即属邪火,能煎熬真阴,从而得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结论。
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代表作为《格致余论》。
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转化b、阴阳互根c、相互对立d、相互消长【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此题考察阴阳的互根互用。
属于理解型考题。
阴和阳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存在,说明两者相互为用。
3.下列各项中,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是a、水不涵木b、水火不济c、水不疏土d、木火刑金【参考答案】a【考查知识点】根据选项所带内容分析五行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生木、金克木。
故选a。
4.化生涎的脏腑是a、肾b、肺c、脾d、肝【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涎为口津,即唾液中较清稀的部分,由脾精、脾气化生并转输布散,故说脾在液为涎。
涎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旺盛,以助谷食的咀嚼和消化,故有涎出于脾而溢于胃之说。
故选c。
5.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的机理是a、调和气血b、调畅情志c、调畅气机d、调节血量\【参考答案】c【考查知识点】肝气疏泄调畅气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2)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3)调畅情志;(4)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
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b、心火下降,肾水上济c、肝气主升,肺气主降d、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参考答案】da、元气充b、卫气和c、宗气足d、营气盛【参考答案】b【考查知识点】卫气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②温养脏腑、肌肉皮毛;③调控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

2016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文字版)研究生考试初试落幕了,小编提前祝大家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耶鲁考研为大家整理出来2016中医综合真题,供大家考后回忆参考。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A、张从正B、李果C、朱丹溪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A、阴阳互藏B、阴阳消长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A、肾阳虚损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脾胃阳虚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B、唾C、汗D、涎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呼吸功能C、肺的百脉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A、经络B、腠理C、三焦D、脉道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A、伤神B、耗血C、伤精D、耗气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A、多食苦B、多食甘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
A、肺、肝、脾、胃B、肺、肾、肝、胆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气随其脱D、津伤液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顺应自然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A、尿后余沥不尽B、遗尿C、小便失禁D、癃闭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2016年下半年浙江省考研中医综合考试题

2016年下半年浙江省考研中医综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银翘散和桑菊饮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B.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C.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D.连翘、牛蒡子、桔梗、甘草、芦根2、在五色望诊中,白色的主病是A.湿证B.水饮C.痛证D.夺气E.瘀血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共同有的表现是A.腹胀B.纳呆C.便溏D.身目发黄4、既能平熄内风,又能祛除外风的药物为____A.钩藤B.天麻C.羚羊角D.蜈蚣5、孕妇忌用A.艾叶B.侧柏叶C.棕榈炭D.蒲黄6、《素问·宝命全形论》之“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意指____A.行气B.得气C.催气D.守气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同名经配穴的是A.耳鸣取中渚、足临泣B.头痛取外关、阳陵泉C.失眠取神门、三阴交D.牙痛取合谷、内庭8、首载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的本草文献是A.《唐本草》B.《海药本草》C.《本草拾遗》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9、寒湿泄泻的特点是A.大便清稀,甚如水样B.大便溏泻,完谷不化C.大便溏垢,臭如败卵D.大便黄褐,气味臭秽10、烦躁多饮,舌红苔黄燥,脉洪大,乃肺胃热炽,耗伤气阴之候。
治宜选用A.消渴方B.七味都气丸C.六味地黄汤D.白虎加入参汤11、促进生殖功能成熟的物质是A.肾精B.肾气C.天癸D.元气12、目胞浮肿多属A.肝胆火炽B.肾精耗竭C.脾肾阳虚D.水肿病13、阴病治阳的具体应用是A.诸寒之而热者,应壮水之主B.诸热之而寒者,应益火之源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14、治绦虫,槟榔常配伍A.使君子B.南瓜子C.雷丸D.鹤草芽15、引经药吴茱萸、藁本等适用于A.太阳头痛B.厥阴头痛C.阳明头痛D.少阳头痛16、既能燥湿止带,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A.乌贼骨B.白蔹C.白芷D.苍术E.白果17、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称为____A.骨蒸潮热B.寒热往来C.身热不扬D.虚阳浮越18、下列何药不是四妙勇安汤的组成药物A.银花B.连翘C.玄参D.当归E.甘草19、瞳孔散大多属A.肝胆火炽B.肾精耗竭C.脾肾阳虚D.气血不足20、心血瘀阻所致之心悸,治宜选用A.丹参饮B.桃仁红花煎C.血府逐瘀汤D.桃红四物汤E.通幽汤21、下列各项,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是A.肺脾B.肺肾C.肺心D.脾肾22、治疗自汗、盗汗的主要治法不包括____A.益气固表B.调和营卫C.滋阴降火D.固涩敛汗23、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的是A.为阳邪,其性炎热B.为阳邪,其性开泄C.为阳邪,伤津耗气D.为阳邪,易生风动血E.为阳邪,其性炎上24、功用为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方剂是A.逍遥散B.痛泻要方C.大柴胡汤D.四逆散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考研中医综合真题2016年

中医综合真题2016年(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80,分数:120.00)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______(分数:1.50)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D.朱丹溪解析:[解析]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从刘完素、张从正、李果、朱丹溪等医家的学术观点分析。
A选项刘完素力倡火热论,提出外感病的主要病机是“六气皆从火化”,内伤病的主要病机是“五志过极化火”,多用寒凉药,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B选项张从正主张攻邪己病,提出“邪去则正安”治病大法,善用汗、吐、下三法祛除邪气,后人称其为“攻下派”。
C选项李杲师从易水学派的创始人张元素,力倡脾胃论,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D选项朱丹溪力倡相火论,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法,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______(分数:1.50)A.阴阳交感B.阴阳互藏√C.阴阳消长D.阴阳平衡解析:[解析]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有”字是解题关键,“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明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含义。
A选项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处于相互感应(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与“有”无关。
B选项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涵有另一方,又称“阴阳互寓”、“阴阳互合”,也就是阴中藏阳、阳中藏阴。
这里的“藏”即为“有”。
C选项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在一定的限度内处于彼此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与“有”无关。
D选项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也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论述的“阴平阳秘”状态,在人体表现为生理功能的协调与平衡,也与“有”无关。
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______(分数:1.50)A.脾肾阳虚证√B.肾阳虚损证C.心肾阳虚证D.心脾两虚证解析:[解析] “益火补土”。
2016年考研中医答案

2016年考研中医答案【篇一: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class=txt>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b、李杲c、朱丹溪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b、阴阳消长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脾胃阳虚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
a、泪b、唾c、汗d、涎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呼吸功能c、肺的百脉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b、腠理c、三焦d、脉道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
a、伤神b、耗血c、伤精d、耗气a、多食苦b、多食甘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b、肺、肾、肝、胆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气随其脱d、津伤液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养性调神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顺应自然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
a、尿后余沥不尽b、遗尿c、小便失禁d、癃闭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
2016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含答案)

2016年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版)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B、李杲C、朱丹溪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B、阴阳消长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脾胃阳虚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A、泪B、唾C、汗D、涎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呼吸功能C、肺的百脉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B、腠理C、三焦D、脉道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主要损害是( )。
A、伤神B、耗血C、伤精D、耗气10、《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皮槁而毛拔”的原因是( )。
A、多食苦B、多食甘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B、肺、肾、肝、胆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伤寒论》中“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气随其脱D、津伤液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养性调神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顺应自然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
A、尿后余沥不尽B、遗尿C、小便失禁D、癃闭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研究生考试中医综合真题(完整文字版)研究生考试初试落幕了,小编提前祝大家在考试中都能取得好成绩,耶鲁考研为大家整理出来2016中医综合真题,供大家考后回忆参考。
一、A型题:1~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首先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医家是( )。
A、张从正B、李果C、朱丹溪D、刘完素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指( )。
A、阴阳互藏B、阴阳消长C、阴阳平衡D、阴阳交感3、"益火补土"法适用于( )。
A、肾阳虚损证B、心肾阳虚证C、心脾两虚证D、脾胃阳虚证4、五脏化五液,心在液为( )。
A、泪B、唾C、汗D、涎5、肺主一身之气基于( )。
A、肺的肃降功能B、肺的呼吸功能C、肺的百脉功能D、肺的宣发功能6、具有助心行血作用的是( )。
A、宗气B、营气C、卫气D、元气7、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是( )。
A、经络B、腠理C、三焦D、脉道8、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为( )。
A、手少阴心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太阴肺经9、劳力过度对身体的这要损害是( )。
A、伤神B、耗血C、伤精D、耗气10、"皮槁而毛拔"《素问·五脏生成篇》的原因是( )。
A、多食苦B、多食甘C、多食辛D、多食咸11、脏腑气滞多见于( )。
A、肺、肝、脾、胃B、肺、肾、肝、胆C、心、肾、肝、胆D、心、肝、脾、胃12、"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伤寒论》,其病机是( )。
A、津亏气耗B、津随气脱C、气随其脱D、津伤液脱1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属于( )。
A、阴中求阳B、阳病治阴C、阴病治阳D、阳中求阴14、治未病强调"法于阴阳"的含义是( )。
A、养性调神B、护肾保精C、体魄锻炼D、顺应自然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尿时感觉异常的是( )。
A、尿后余沥不尽B、遗尿C、小便失禁D、癃闭16、症见少卧不饥,哭笑无常,骂詈不避亲疏者,其病机属于( )。
A、气郁化火,痰火扰神B、阳明热盛,扰乱神明C、肝风挟痰,蒙蔽清窍D、痰气郁结,蒙蔽心神17、下列各项中,皆属于面色黄主病的是( )。
A、肾虚水泛证,脾虚湿阻证B、寒湿困脾证,寒滞肝脉证C、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D、气血两虚证,阳气暴脱证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嗳气常见原因的是( )。
A、食滞胃肠B、胃气衰败C、肝气犯胃D、寒邪客19、发热以下午3?5时为重,伴腹满硬痛、大便秘结者,多见于( )。
A、阳明病B、疟疾C、湿温D、少阳病20、下列各组脉象中,脉形相反的是( )。
A、濡脉与弱脉B、洪脉与细脉C、芤脉与革脉D、实脉与虚脉21、症见头痛如劈,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属于( )。
A、肝阳上亢证B、肝火上炎证C、肝阴虚证D、肝胆湿热证22、患者小腹冷痛.经色紫暗,舌质淡紫,脉沉涩,其诊断是( )。
A、寒凝血瘀证B、痰凝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滞血瘀证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肝阳化风证临床表现的是( )。
A、眩晕欲仆,步履不稳B、颈项强直,四肢抽搐C,口舌歪斜,半身不遂D、手足麻木,语言赛涩24、肝血虚证与心血虚证均有的临床表现是( )。
A、心悸怔仲,失眠多梦B、肢体麻木,手足震颤C、头鸯目眩,面色淡白D、形体消瘦,口燥咽干25、膀胱湿热证与小肠实热证均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小便赤涩,尿道灼痛B、小腹胀满,发热腰痛C、口舌生堆,溃烂灼痛D、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6、患者胆怯惊悸,失眠多梦,胸胁胀闷,,眩晕呕恶,苔黄滅腻,脉弦滑,其诊断是( )。
A、心肾不交证B、胆郁痰扰证C、肝胆湿热证D、痰火扰神证27、六经病的传变中,由太阳传入少阴者,称为( )。
A 直中B 传经C 并病D 合病28、患者心悸怔忡,头晕健忘,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其诊断是( )。
A 心肺气虚证B 心脾两虚证C 心肾阴虚证D 脾肺气虚证29、延胡索醋制的目的是( )。
A.改变性能B.增强药效C.便于调剂D.便于制剂30、升麻亭弯而柴胡不辱亨的功效是( )。
Ao祛风解表B.升阳举陷C.淸热解毒D疏肝解郁31、治疗热毒血痢,宜选用的药物是( )。
A.银花炭B.贯众炭C荆芥炭D.盐黄柏32.具有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的药物是( )。
A.姜黄Bo栀子C.水姪D.大黄33、下列选项中,性味辛苦温、有毒的药物是( )。
Ao香加皮B.甘遂C.朱砂34.下列选项中,属于莱藤子主治病症的是( )。
A.小儿疳积,面黄肌瘦B.肝气不疏,乳房胀痛C.咳喘痰多,胸闷食少D.气郁痰结,瘰疬瘿瘤35.具有杀虫消积功效的药物是( )。
A.鹤草芽B南瓜子.C.苦楝皮D.雷丸36.罗布麻叶的功效是( )。
A.平抑肝阳,息风止痉B.平抑肝阳,淸热利尿C.平抑肝阳,淸肝明目D平抑肝阳,疏肝解郁37.既可用治目赤肿痛,又可用治喉痹口疮的药物是( )。
A.麝香B.蟾酥C.冰片D.炉甘石38.既能补肾益丨电,又能止血化瘀的药物是( )。
A.蛤蚧B冬虫夏草D.核桃仁39.桑螵蛸、海嫖蛸均具有的功效是( )。
A.补肾助B除湿止带C.收敛止血D固精止遗54、患者大失血后,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舌质淡,脉大无力,治宜选用( )。
A、白虎加人参汤B、归脾汤C、四物汤D、当归补血汤55、患者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脉浮数,治宜选用( )。
A、银翘散B、加味香苏散C、桂茎甘露饮D、新加香薷饮56、患者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梦遗健忘,口舌生疮,舌边少苔,脉细数,治宜选用( )。
A、安神丸B、天王补心丹C、酸枣仁汤D、珍珠母丸57、患者恶寒发热,鼻塞喷嚏,咳嗽咽痒,口淡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选用( )。
A、香苏散B、荆黄败毒散C、葱鼓桂梗汤D、羌活胜湿汤58、患者干咳,痰少质黏,口干咽燥,盗汗,舌边少苔,脉细数,治宜选用( )。
A、滋阴润肺,化痰止咳B、清热润肺,化痰止咳C、宣降肺气,化痰止咳D、清肺泻肝,化痰止咳59、肺胀患者,喘息敛气,咳嗽痰多,胸满闷,畏风易汗,倦怠乏力,苔薄腻,脉滑,治宜选用( )。
A、宣肺化痰,降逆平喘B、祛风涤痰,降气平喘C、化痰降气,健脾益肾D、化痰降气,健脾益肺60、患者心悸不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
A、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B、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C、右归饮合生脉饮D、桃仁红花葱合归脾汤61、患者脘腹痞闷,嘈杂不舒,恶心呕吐,口干不欲饮,口若纳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
A、清热化湿,和胃舒肝B、清热化湿,和胃消痞C、清肝消热,和胃消痞D、疏肝解郁,和胃降逆62、痫病与狂病均可见到的证候是( )。
A、心脾两虚证B、火盛伤阴证C、D、63、胸痹的基本病机是( )。
A、寒邪凝滞B、气机郁滞C、心气不足D、心脉痹阻64、患者饮食难下,胸肠疼痛,肌肤干燥,形体消瘦,舌质紫睛,脉弱,治宜选用( )。
A、凉膈散B、鳖甲煎丸C、通幽汤D、膈下逐淤汤65、颤证初期的主要治法是( )。
A、滋肾、养肝、息风B、益气、养血、祛风C、清热、化痰、祛风D、疏肝、健脾、化痰二、B型题:81~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活血通经,利尿通淋B.活血通经,消肿止痛C.活血调经,利水消肿D.活血调经,清热解毒95.牛膝、琥珀都具有的功效是96.益母草、泽兰都具有的功效是A.僵蚕B.黄药子C.天竺黄D.地龙97.既能化痰散结,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98.既能化痰散结,又能祛风定痛的药物是A.附子B.茯苓C.神曲D.人参99.实脾散与健脾丸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100.温脾汤与旧脾汤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A.麻黄细辛附子汤B.败毒散C.参苏饮D.再造散101.具有助阳益气,解表散寒功用的方剂是102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功用的方剂是A.定瑞汤B.八珍汤C.苏子降气汤D.地黄饮子103配伍肉桂以温补下元,纳气平喘的方剂104.配伍当归以养血补肝,兼治咳逆上气的方剂是A.四君子汤合二陈汤B.生脉散合补肺汤C.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D.生脉散合黑锡丹105哮证属肺脾气虚者,治宜迭用106哮证属肾虚不纳者,治宜迭用A.肝、胃、肾B.肝、脾、肺C.肝、脾、心D.肺、胃、肾107.消渴的病变脏腑主要是108.瘿病的病变脏腑主要是A.清骨散B.六味地黄丸C.补中益气汤D.归脾汤109.内伤发热属阴虚证者,治宜迭用110.内伤发热属气虚证者,治宜迭用A、足三里、脾俞B、行间、子宫C、肾俞、太溪D、期门、太冲119、患者月经紊乱,经色紫暗,胸胁乳房胀痛,脉弦,治疗除主穴外,宜配用( )。
120、患者月经紊乱,量少色淡,腰酸痛,耳鸣,脉沉。
治疗除主穴外,宜配用( )。
三、X型题:12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21、昼夜晨昏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影响有( )。
A、阳气朝始生B、阳气夜半衰C、病情昏慧昼安D、病情夕加夜甚122、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是( )。
A、阳在外,阴之使B、阴在内,阳之守C、无阴则阳无以生D、阴盛者胜之以阳123、依据《灵枢o本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肝藏血,血舍魄B、肺藏营,营舍意C、心藏脉,脉舍神D、肾藏精,精舍志124、化生血液的物质基础是( )。
A.水谷精微B、肾精C、元气D、宗气125、属于气的防御作用的是( )。
A、护卫肌表B、振奋中气C、驱邪外出D、激发阳气126、循行到达崩顶的经脉有( )。
A、足太阳经B、足阳明经C、足厥阴经D、足太阴经127、属于疠气致病特点的是( )。
A、发病急骤,病情危笃B、病程漫长,反复发作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易于流行128、依据《灵枢·本神》所述,恐惧日久不解,易导致的病症有( )。
A、飧泄B、遗精C、D、痿厥129、"火热内生"的原因是( )。
A、阳盛有余B、阴虚阳亢C、病邪郁结D、气血郁滞130、属于"因人制宜"的是( )。
A、阳盛之体,慎用温热之品B、妊娠期禁用破血、滑利之品C、先天禀赋不同而用药有别D、老幼年龄不同而用药有别131、属于肺胀病表现的是( )。
A、胸廊呈圆桶状B、肋间增宽C、肋如串珠D、呼吸急促,张口抬肩132、风痰阻络可导致的异常舌象有( )。
A、强硬舌B、痿软舌C、歪斜舌D、颤动舌133、可出现黄腻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