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

合集下载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ppt课件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ppt课件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
1
结构要领
1、点竖直对 2、中直对正 3、左收右展
4、上展下收 5、上收下展 ......
2
一、点竖直对
一字之中若 上边有点,下面 有竖,应做到点
竖对直。
3
二、பைடு நூலகம்直对正
一字之中, 如果上下中间 有竖画的,那 么两竖应该对 直
4
三、左收右展
凡是左右 结构的字,以 左紧收右舒展、 宽松居多,这 是左右结构字 的普遍规律。
5
四、上展下收
上展指的是上部 飘扬洒脱,以显示 字的精神,下收指 的是下部凝重稳健, 以显示字的端庄。
6
五、上收下展
此类字上 方收紧,下方 展开以拖住上 方,此为上下 结构的字常用 的一种技法。
7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
1、点竖直对 2、中直对正 3、左收右展
4、上展下收 5、上收下展 ......
8
欣 赏
练一练:
Company Logo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
赵老师硬笔楷书结构规律大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章法:一般楷书分“书”、“行”、“撇”、“竖”4个层次,斜体撇通常在层次中间,主要起连笔作用,构成楷体章法。

二、句法:每句字形节奏要有抑扬顿挫的规律,上起下落,其中
间要偶尔插入两个零度笔画,使得笔画抑扬更平稳,书写效果更优美。

三、把握笔力:楷书的本质是把一支硬笔控制的极致,因此,把
握笔力是很关键的,有力中又不失柔和,有劲中又不乱,外力尽量抵
消内力,内外兼顾,既要灵动又要滑腻,才能使作品圆润细腻。

四、划线:楷书要有足够的视觉感受,平衡圆润,字体结构端庄
大方,要注意上下笔画划线要一致,尽量保持平行,笔画应该统一,
曲直兼顾。

硬笔书法可打印字帖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全新硬笔楷书

硬笔书法可打印字帖 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全新硬笔楷书

勉 旭 抛

35、承上之人 正中为贵 解释:承上之 “人”字,应 恰在正中。 如:天、父、 文、夫。
天 父 文

36、呈勾之势 退缩斯宜 解释:屈钩笔 之势,应缩小 才好。如:鸠、 凯、辉、耀。
鸠 凯 辉
耀
书法 常识
高原现象就是开始练字感得有进步,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有进步了,反而 觉得比以前退步的现象。要知道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赏水平提高了,这 不是退步而是进步,是手底下的进度没有眼睛的进度快,遇到这种情况,只有继续 加紧临帖练习,使手上的功夫达到眼上欣赏的水平。
17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8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25、左边小者 宜齐上 解释:左偏旁 小的字,要上 边取齐如: 吸、呼、峰、 峻。
吸 呼 峰

26、右边小者 齐其下 解释:右偏旁 小的字,要下 边取齐。如: 和、知、细、 红。
和 知 细

27、外四迭者 体格必整方 解释:外为四 叠的字(四个 口 ), 整 个 字 形要正方。 如:嚣、器。
颜 顾 领

书法 常识
意临,再创造的过程。在能够背临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个 性修养入书,进行再创造,最终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特点,不然临得 再象也是别人的东西,古人称之为 “ 书奴 ” 。
7
楷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22、三合者中 间务正 解释:由三部 分组成的字, 中间务正。 如:御、谢、 树、嫩。
甲 平 干

书法 常识
古人云: “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 ,选帖分二种情况,如果只想把字写好, 可以选取近人的字帖,楷书中如卢中南、丁谦、田英章、史小波、王惠松、顾仲安、 行书中如王正良、沈鸿根、邹慕白、任平、骆恒光 等。 如果想成为硬笔书法家, 非古碑名帖不选。

硬笔楷书结构书写要领2013-2

硬笔楷书结构书写要领2013-2

硬笔楷书结构书写要领
一、横平竖直、距离整齐、长短参差。

横平竖直:王、圭、山、闻
横画稍斜:七、也、戈、九
横画距离相等,长短有变:三、言、其、喜
竖画距离相等、长短有变:川、册、赫、森
二、撇捺展开、上下左右匀称、有适当伸缩。

撇捺对称:大、金、奉、举
撇画较平:千、手、垂、重
捺画平而曲折自然:之、乏、延、这
重撇有变化:及、形、象、徐
字不重捺,保留主笔,其余变点:炎、黍、衾、趣三、点画姿态灵活、相互照应。

点提上下呼应:冲、净、江、流
点点左右呼应:小、亦、东、恭
多点相互呼应:心、必、点、黑
点撇呼应:尚、学、益、暴
四、勾、提姿态挺拔,转折有力自然。

横勾平稳有力:宇、宙、受、毫
横折勾自然有力:而、高、切、勤
斜勾有力有势:我、武、战、戴
竖弯勾圆润有力:旭、孔、几、色。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硬笔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楷书作为最常见、最基础的字体之一,在硬笔书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楷书的结构要点是书写者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它直接关系到字体的美观度和整体协调性。

本文将介绍硬笔书法楷书结构要点的具体内容。

一、基本线条楷书的基本线条是构成字体的基石,对于整体形态和视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硬笔书法楷书的基本线条包括横、竖、撇、捺、点五个方向。

横线是水平方向的线条,竖线是垂直方向的线条,撇线是自上而下向左斜出的线条,捺线是自上而下向右斜出的线条,点线则是用于点画的小线。

在书写楷书时,要注意基本线条的细节处理。

横线要平直而不僵硬,竖线要稳健而不歪斜,撇、捺线要有流畅的起承收放,点线要点得小巧精确。

这些基本线条的平衡和协调性是保证楷书字体美观度的关键。

二、结构比例楷书的结构比例是指字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字的整体形态和部分间的协调性。

在硬笔书法中,楷书通常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通常是表意部分,下部通常是输入部分。

要保持字的整体形态的美观,需要掌握好结构比例。

上下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上下部分之间的水平线条要平行。

上部与下部之间的组合要紧密,没有断裂感。

上部和下部的每个笔画都要清晰可见,不宜叠在一起。

为了使字形更加协调美观,还需要注意左右结构比例的处理。

左右结构在楷书中十分重要,影响字的整体平衡感。

左右结构比例要平衡,左右笔画在长度和粗细上要有差异。

左右结构的协调性能够使字的整体形态更加和谐。

三、结构层次楷书的结构层次是指字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分布和组合方式。

了解和掌握结构层次对于形成规整、紧凑的字体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注重结构层次的分明。

在每个笔画内部,不同的部分要有清晰的边界,不宜混杂在一起。

其次,要考虑整体字形的层次感。

在字的整体布局上,上下部分、左右结构要有分明的层次感,不宜平面化。

此外,字内部的各个笔画间的层次也要分明,不宜重叠或混淆。

四、笔画结构楷书的笔画结构是构成字形的基本要素。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指的是硬笔书法中的一种书写方式,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主要字体之一,素有“楷书正气、规矩方圆”之美称。

硬笔书法则以硬笔为写字工具,以勾、提、挑、点等笔势为主要特点,是一种富有现代感的书写风格。

的基本构造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身、尾。

头指的是文字的起笔部分,通常为点、横、竖等笔画;身是书写文字的主体部分,是楷书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尾则指的是文字的收笔部分,通常为点、折、钩等笔画。

在的书写中,头、身、尾三个部分的比例非常重要。

过长或过短的头、身、尾都会影响整个字体的美感和规矩感。

同时,在书写过程中,每个部分的表现也需要有所区别和变化,以避免字体的单调和呆板。

举个例子,身部即使是相同的笔画,也需要在不同位置有所变化,如在上部加一点、下部加一点、左右稍微调整等,才能使整个字体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此外,的书写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书写时应尽量避免笔画接触或相交,以保持整个字体的清晰和规矩感。

同时,书写时应注意笔画的起始和结束点,以确保整个字体的稳定
和平衡。

在书写细节方面,要注重笔画的粗细变化,以表现出字形的立体感和饱满感。

总之,是一种富有现代感的书写方式,其构造和技巧需要书写者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不断体悟和改善,以创造出优美、规矩、方正的字体。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硬笔书法间架结构的八大规律是:
1. 横竖结构:笔画的横竖方向应该清晰可辨,划分出明确的上下结构。

2. 左右对称:书法间架结构应保持左右对称,左右方向的笔画长度、厚薄应相互呼应。

3. 内外结构:书法间架内外结构应相对鲜明,内部的笔画长度和密度应较大,外部的笔画应较小。

4. 重心稳定: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重心应稳定,不应出现左右倾斜或前后倾斜的情况。

5. 重心连贯:书法作品中的各个部分的重心应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平衡。

6. 动静对比: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动静对比,既有疾如骏马奔腾的感觉,也有从容稳定的感觉。

7. 虚实结合:书法作品中的虚实关系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虚与实的对比。

8. 节奏感:书法作品中的笔画应有节奏感,既有疾如雷霆的感觉,也有慢如流水的感觉。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

硬笔楷书的结构要领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横
作为伸展主笔的横,有时在字上方,有时在字中,有时在字下方。
(二)展竖
竖作为字的主笔,有时在字中间,有时在字右侧,此时xx一般收缩。
(三)展撇
作主笔的撇,向字的左下方伸展,使左重,右下部分右移,求得平衡。
(四)展捺
作为最后一笔的捺,往往伸展开放,使这个字舒展、潇洒。
(五)展钩
作为主笔的钩向右或右下伸展,使字显得开阔大方。
(一)有长有扁
长者任其长,上紧下松,亭亭玉立;短者任其短,墩实安稳:不可长者写宽,短者写高,造型生硬,破坏自然之美。
(二)有斜有正
汉字有的四平八稳,左右对称,极其端正;有的字形斜侧,以斜画为主笔,有动感和变化之美,这样汉字组合起来才生动自然。切不可将斜者写正。
(三)有大有小
汉字的大小变化多端,型号不一,要顺其自然。小者任其小,但结构不紧促;大者任其大,但结构不松散。字要有大有小,生动自然。
(三)斜度对应
左竖向内斜收,右竖也向内斜收,左右对应,视觉平衡。xx,则右也斜;xx,则右也直。左侧决定右侧。
六、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六——轻重平衡
汉字的左右部分,笔画有多有少,体积有大有小,造成视觉上的轻重不平衡感。我们可以利用左右部分高低位置的调整,来尽量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一)xx上升
左边笔画少、字形小的部分,要写在左上方,依靠右侧,以右为主,减少自己的独立性,千万不可写大、下垂,造成左右不稳之感。
五、掌握楷书结构要领之五——左右对应
楷书以对应为xx,正如人体外形的左右基本对称一样,这种平衡使人看上去舒服,如不对称或不平衡则使人有一种缺憾之感。
(一)撇捺对应
左撇右捺,像鸟的翅膀,平衡对应。撇和拣的下端基本对应,在一条稍上斜的直线上。如不对应,则视觉不平衡,心理感觉不完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平正的含义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

”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

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

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

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

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

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1、横平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

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

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

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

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4)多横多横重叠是指多个结构单位的重叠排列,在每一个结构单位里仍按上述原则安排,只不过要从整体上考虑他们的空间大小和长短变化。

2、竖垂竖起着支撑字架的作用,要求写的挺拔劲健,同时根据结构的需要,在长短、粗细上要有所变化。

(1)单竖单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两竖两竖并列,一左一右,一般为左低右高,做到有主有从。

(3)多竖多竖相并立,以均衡排列,各具姿态。

楷书结构原则——匀称匀称的含义匀称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与结构单位之间空间大小要基本一致,否则,会失去协调和美感。

匀称的要领(一)疏密均匀楷体字的结构经营,不应单是着眼于点画、偏旁和结构的有笔墨处,还要考虑被点画、偏旁和结构单位分割的千姿百态的大空间和小空间。

古人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因此,在书写时,正确处理黑与白、疏与密的辩证关系正真做到黑白均衡,疏密停匀。

1、疏密停匀笔画多而重叠并列的字,笔画安排要疏密停匀、布白相称。

2、中密外疏字的中间笔画多的字,要安排的紧凑,并成向外的辐射状。

3、上密下疏上部笔画多,下部笔画少的字,应上部紧凑而均匀,下部疏朗而开阔。

4、上疏下密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宜上疏下密。

(二)均衡对称均衡对称是指在字的左右部位出现笔画对应,数量相当的部件是,这些部件应在竖中线左右均衡安排,以保持对称。

1、竖画左右并列左右并列的中间两竖,距离竖中线的空间要相等。

2、点画左右呼应当一个字的左边右边有点画时,要做到与竖中线的间距相等,并且成左低右高状。

3、撇捺左右相称当撇捺分布在竖中线上时,要求撇捺的长度、倾斜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做到左右相称。

4、相同结构左右对称相同结构单位并列要在竖中线左右对称安排,并做到左稍低右稍高。

(三)穿插得当汉字里的穿插现象很普遍。

要注意重心平稳,笔画均匀。

1、单竖穿插单竖(含竖钩)穿插横画,竖画居竖中线,以求重心平稳。

2、双竖穿插当双竖穿过横画时,要分别将双竖安排在书中线的左右两侧,使左右对称。

并且要做到左略短,右稍长。

还要注意反差不宜过大。

3、横穿横穿指先完成竖向笔画或斜向笔画,再用长横穿插,要求横在竖画的中部穿插,以体现上紧下疏的结构原则。

楷书结构原则——紧凑紧凑的含义连接很紧,没有空隙、间隔或多余的部分,安排得很紧凑。

紧凑的要领为求紧凑的结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突出主笔每一个字都有主副笔之分。

主笔在一字中起着平衡重心、支持字架的作用。

主笔以外的笔画为副笔,它辅助主笔完成整体平衡中心,调整字形的作用。

主副笔之间如众星捧月,相映成趣。

1、横作主笔在汉字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起着天覆地载与平衡作用的横画,要做主笔处理,要写的长一些。

其他笔画相应收缩,不要喧宾夺主。

2、竖作主笔在字的中部、左部、右部起着主干、护卫等作用的竖,往往是顶天立地。

这些竖就是主笔。

如果在一个字中有两、三个竖画,这就要考虑哪个竖画应写得更长一些,努力做到错落有致。

3、撇作主笔撇在汉字中起着拱卫、承托、覆盖、平衡的作用。

如直撇、长斜撇、弧状撇、横撇等,它们往往在字的结体中以主笔的姿态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笔画应该避让收敛,以映衬主笔。

4、捺作主笔捺画在字中起到对称、平衡、承托等作用。

一般情况下,斜捺、平捺笔画较长,常在笔里做主笔。

5、钩作主笔竖钩、竖弯钩、斜钩、横折钩等钩画,往往在字中做主笔,起着调整重心、拱卫中宫,支撑字架等作用。

(二)意聚中宫字的结构严谨与否主要看构成这个字的笔画是否拱卫中宫。

只有围拱中宫,才能聚神敛气。

这就像太阳系一样,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如果一个字失去了中心,那么就会气散神伤。

1、中宫聚拢(1)横竖交于中宫横画和竖画在中宫处相交。

(2)撇捺相聚中宫撇画和捺画在中宫聚拢。

2、中宫移位由于汉字结构的多样性,字的中宫并非都落在字的正中间,而是有的偏上,有的偏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

如“羊”字,他的中宫偏上,“身”的中宫偏右等等。

(1)中宫在上(2)中宫在右(三)呼应连贯呼应连贯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前呼后应,左顾右盼,上带下连,回抱照应,以此构筑起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笔画的呼应连贯楷体字的笔画特点是一笔是一笔,不像行书那样牵丝映带,所以,楷体笔画间的呼应顾盼是由上一笔向下一笔过渡的空中虚线体现出来的。

2、结构单位间的呼应连贯为了达到结构严谨,意聚中宫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在笔画之间体现出呼应连贯的情致,还要照顾到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的俯仰向背、回抱照应的关系。

(1)俯仰俯在书法中是指字的上部要俯首下顾,仰是指字的下部要引笔上盼,俯仰结合才能体现出上下顾盼的照应关系。

(2)向背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相向,有的左右相背。

相向结构的字,宜将左部最后一笔引领右部的第一笔,同时左右部件之间要注意笔画的避让朝揖。

相背结构虽朝向相反,但要有左右呼应顾盼的笔意。

楷书结构原则——变化变化的含义用笔的变化,一是指形态上的变化。

如方圆、曲直、藏露、俯仰、向背、肥瘦、长短、强弱等,以体现矛盾统一的意识规律。

二是从笔画上看,有平直、斜侧的不同,以表现平正中见险绝的风姿。

三是指笔画变形,如横变提,捺变点,以表现迎让伸缩的变化。

变化的要领(一)对比变化把字写的平正是就字的整体而言。

但如果把字的横画写的一样长,竖画写的一样齐,点画写成一个形,那么就会缺少视觉上的美感。

所以,根据汉字结构美的规律,处理好疏密、长短、大小、多少、虚实、宽窄、粗细、内外、俯仰、迎让、伸缩的对比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长短得体合理安排笔画长短以表现主从、揖让、对比的关系。

2、宽窄适度笔画多的部件空间占位宜宽:笔画少的部件,空间占有比例宜窄,以使上下、左右重心平衡。

3、欹正相生在一个字里,有的结构单位取正势,有的结构单位取偏势,要做到偏正相映成趣。

(二)参差错落汉字结体在变化中要注意参差错落,不然便会流于刻板呆滞。

(三)迎让伸缩由于汉字结构单位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所占空间也不同。

这样,窄小者就需要让宽大者,相同的笔画也应有伸有缩:而相同的结构单位重叠在一起要缩左伸右,缩上伸下。

1、同中有伸缩2、变形迎让至此,我们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汉字结构的规则。

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则,运用时才能触类旁通。

正如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在他的一首诗中所说的:“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当然,汉字的结构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特殊的个性。

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们,他们的书法之所以能形成独特风格,用笔结体不同,恐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启示我们,在遵循一般结构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善于探讨,不断总结,定会创造出许许多多更新更美的汉字字体结构。

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用笔特点一、粉笔字的书写工具(一)粉笔好用的粉笔是软硬适度,纯净无沙粒。

特点是无弹性,易折断,磨损快。

以白色为主,有彩色粉笔。

(二)黑板以不反光、不打滑、无杂色为优。

(三)黑板擦二、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粉笔字大多是站立式书写,书写时要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而是握在手心中,用拇指、中指第一关节指肚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

做到掌空,指关节外凸,虎口成椭圆形,捏近笔头与黑板成30度夹角。

三、粉笔字的运笔方法粉笔和钢笔同属硬笔,运笔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写时要做到:1、要写出有强有弱、有实有虚、有粗有细、遒劲凝重、飘逸轻松的不同的笔画,就要调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运动,不能平均用力。

2、要写出流畅、稳健、有刚有柔的笔画,就要控制好运笔的缓急,行笔要有快慢之分,不能匀速运笔。

3、黑板是竖立着的,粉笔比钢笔粗,只能写大字,运笔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连动。

要写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长有短的不同笔画,就要靠臂肘腕的灵活转动和紧密配合,巧妙的进行多方向的提按摆动。

单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远远不够的。

4、粉笔酥软,容易磨损,书写时触板圆头会立即磨平。

如果不转动粉笔体,写出的字只能粗扁软弱。

要写出刚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粗或细的笔画,就要学会捻转粉笔体,调整笔头,还要善于使用粉笔头的斜面和棱角。

粉笔字的具体运笔方法如下:1、起笔可顺锋、可侧锋。

顺锋,就是顺着笔画的走向直接由轻渐重,边落边行。

侧锋,就是横侧起笔,先将笔头斜向右下方落笔然后转换方向行笔。

2、行笔中的按笔、提笔、转笔、折笔。

按笔,行笔时,把笔往下按,用力渐大,使线条由细变粗。

提笔,行笔时把笔逐渐往上提,用力渐小,线条由粗变细。

转笔,就是在书写时使粉笔体逐渐改变方向,像汽车拐弯一样,形成一定的弧线,力度、速度较均匀。

折笔,就是笔画突然改变方向,形成棱角,折处略驻稍顿,但干净利索,不能扭挫、复杂化。

3、收笔或用出锋,或用回锋。

出锋,就是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沿着行进方向逐渐提笔离开黑板。

回锋,就是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按笔,然后向反方向退回提笔,不露痕迹。

粉笔弹性不强,因而要表现笔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和鲜明的节奏比较困难,所以,除变化用力以外就要把粉笔转动一下,用磨出的棱角再来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