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钢笔楷书包围结构及品字结构法则

初中硬笔书法教学第十四讲钢笔楷书包围结构及品字结构法则教学内容钢笔楷书包围结构及品字结构法则重点难点1、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包围结构和品字结构的字。
2、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课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硬笔字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钢笔楷书包围结构及品字结构法则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具准备钢笔,铅笔,练习本,A4白纸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包围结构类型多,书写难度比较大。
由于视觉的作用,包围结构的字不宜写的顶格,否则就会显得比其他字要大。
同学们要特别注意这点。
品字结构由三个相同部分堆叠而成,呈品字形,所以称为品字结构。
二、讲授包围结构的写法要领:(一)全包围: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全包围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形长的,边框大体平行。
形扁的,上宽下窄。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举出全包围的字例,创作书写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二)上包围: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教学过程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上包围的字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左右两边框基本平行,中心部分略向上靠。
5.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6.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根据举出上包围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8.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9.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三)下包围: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硬笔书法之楷书入门

之精妙也。
——元〃李溥光《八法解》
壹
楷书的结构类型
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合体字
左右结构 包围结构
左中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贰 楷书的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
先外后里
从上到下
先外后里再封口
从左到右
先中间后两边
补充规则
带点的字
正上、左 上先写点 在右上 后写点 在里面 后写点
两面包围
左上包围 先外后里
右上包围 先外后里
甲
金
篆
隶
楷
汉字从画画而成为似画非画的象形字,再逐渐演变成今天以符号 性为主导的楷体字,笔画代替了线条,字形变得规整方正,成了汉字 的标准字体。
毛笔书法欣赏
毛笔书法欣赏
书写者充分利用汉字的结构方式,以及颇有中国特色的能屈能伸、刚柔相济 的毛笔,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从而赋予了汉字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也就成了 具有无穷魅力的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书法。
左下包围 先里后外
三面包围
缺口朝上 先里后外
缺口朝下 先外后里
缺口朝右 先上后里 再左下
叁
楷书的基本笔画
点 撇
横
楷书的基本笔画
竖 捺
提
折
钩
真书用笔,自有八法,我尝采古人之字列之为图,今略 言其指: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盼精神,有向有背,随之 异形。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静,有起有止,所 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丿]、[乀]、者,字之手足,伸缩异 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乚]、[亅]
壹
汉字与书法 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 楷书的特点 如何写好楷书
目 录
贰 叁 肆
壹
汉字与书法
钢笔楷书间架结构.pptx

第4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中直偏右
硬
凡是有中直
笔
笔画的字,竖画 都应该垂直挺劲,
书 但须稍偏右,以
法 免显得呆板。
第5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竖笔等距
硬 竖笔之间凡是
笔
没有点、撇、捺 等笔画的字,间
书 距要基本相等。
法
第6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横笔等距
硬 横笔之间凡是
笔
没有点、撇、捺 等笔画的字,间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通变顾盼
硬
一字之中若
笔 有几个点,就应
书
该顾盼通变,各 具情态,首尾意
法连
第2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点竖直对
硬 一字之中若上
笔
边有点,下面有 竖,应做到点竖
书 对直。
法
第3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中直对正
硬
一字之中,
笔 如果上下中间有
书
竖画的,那么两 竖应该对直
法
书 距要基本相等
法
第7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底竖斜位
硬 凡是竖在下方
笔
的字,竖画不是 全部都集中,或
书 偏左,或偏右。
法
偏右者居多,偏 左者居少
第8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收下展
硬 此类字上方收
笔
紧,下方展开以 拖住上方,此为
书 上下结构的字常
法 用的一种技法。
第9页/共15页
钢笔楷书之间架结构
上展下收
硬 首上展指的是上 部飘扬洒脱,以显
笔 示字的精神,下收 指的是下部凝重稳
硬笔书法 课件 (共106张PPT)

(十三)框形结构
闪 同国
(十四)示字旁与衣字、病字头
厅庄病
(十六)单人旁与双人旁
他
行
(十七)三点水与言字旁
江说
(十八)提手旁
打扔
(十九)大金旁
铅钓
(二十)草字头
花
花节
笼笑
返回
三、汉字结构要点
返回
▪ (1)上面是宝盖的字,其余笔画应帽于其下。
▪ 如:宇、宙
(一)宝盖头的写法:
写 宁空
(二)耳字旁的写法:
印
(三)木字旁的写法
查
村集
(四)山部的写法
岁
峡
岳
(五)日部的写法
早
昨
香
(六)土部的写法
寺
场
尘
(七)米部的写法
类粉粟
(八)目部与月部的写法
盯 肌肯
(九)火部的写法
灯
灵
(十)女部的写法
奴
(十一)王部的写法
环 呈望
(十二)虫部的写法
虹
(八)折 1.竖弯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 写短横,收笔稍重。如图:
2.竖弯钩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 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如图:
3.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 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如图:
4.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 左下轻快钩出。
5.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 再折笔向下写竖。如图:
悬针竖
短竖
(四)撇 撇画要得自然舒展。撇有斜撇、竖撇、 短撇之分。 斜撇
竖撇
短撇
(五)捺 捺画粗细分明。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
平捺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 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硬笔书法楷书字帖——字体结构

尤尤尤 尤尤
6
三 多横
等距
字 形 特 征
一字之中,如果横笔之间没有点、撇 、捺登笔画相隔,各横笔间距要基 本相等。
liáng
12画 测量 重量
量量量 量量
shì
8画 事情 办事
事事事 事事
shǒu
9画 首先 首要
首首首 首首
川 多竖
等距
字 形 特 征
一字之中,如果竖笔之间没有点、撇 、捺登笔画相隔,各竖笔间距要基 本相等。
围
字 形 特 征
被包部分稍偏上,不可放在框正中, 更不能掉出框外。
fēng
4画 刮风 风雨
风风风 风风
tóng
6画 同时 一同
同同同 同同
zhōu
8画 四周 周围
周周周 周周
12
画 下包
上
字 形 特 征
所包部分要居于整个字的中间,略微 向下沉些,不可浮在上面。
0
8画 画画 画画
画画画 画画
xiōng
7画 听见 听到
听听听 听听
jī
7画 鸡鸭 小鸡
鸡鸡鸡 鸡鸡
10
故 左右
相等
字 形 特 征
这类字左右两部分高度大致平 齐,宽度各占一半。
gù
9画 故乡 故事
故故故 故故
fàng
8画 放牛 放下
放放放 放放
lǐng
11画 衣领 带领
领领领 领领
双 左右
同形
字 形 特 征
左右相同,为了美观则将左部收缩, 有斜捺变点,右部适当伸展。
右短
字 形 特 征
左边为上下伸展的笔画为主,右边为 左右伸展为主。左边相对写得长些。
硬笔书法-全套优质精品课课件

▪ (14)左撇右竖,应撇短竖长。
▪ 如:川、升、邦
▪ (15)左竖右撇,左竖应收敛而右撇应舒展。
▪ 如:伊、侈、修
▪ (16)左右有竖画的字,左边应收而右边伸展。
▪ 如:目、固、柳
▪ (17)由三部分组成的字,中间务正。
▪ 如:御、谢、树
▪ (18)左偏旁小的字,要位居中上部
▪ 如:吸、呼、峰、峻
返回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
篆书
篆书分大篆、小篆两 种。 大篆,是秦以前通 用的一种字体。
因为它从甲骨文演变 而来,所以有许多字与甲 骨文很相似。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之后,秦代通用的标准字体。 它从大篆字体简化演变而来, 书写起来更加简便。在秦代, 篆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25年, 但篆书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发
2.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 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 尖。如图:
3.戈钩 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 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如图:
4.卧钩 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 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 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如图:
王羲之博精群法,推陈出新,开一代新风。他 具有儒雅飘逸、高洁傲世的气质和个性。魏晋清 谈世风给他以深刻的影响,他退隐山林,以吟诗作 书为乐,故其书风清峻飘逸,含蓄蕴藉,行云流水.
颜 真 卿
柳 公 权
▪ 颜真卿的书法筋力丰满,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劲,所以有“颜筋 柳骨”的称谓。
▪ 颜体浑厚大气,结体宽厚,体现唐朝丰厚的气韵,柳体坚毅瘦削, 结体严谨。
▪ 中宫紧凑与活中宫
▪ 4、收放有致 ▪ (1)横多的字,最长的横只会有一个 ▪ (2)竖画多的字,最长的竖画也只有一个
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写法

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写法
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写法
一、硬笔书法简介
二、楷书七的特点
2.1 网点笔画
2.2 紧凑的结构
2.3 写字速度快
2.4 多样的书写风格
三、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基本要素
3.1 七的笔画构造
1.竖笔画
2.撇捺笔画
3.横笔画
4.点画
3.2 七的结构要点
1.上起画位置
2.中间结构
3.下部结构
3.3 七的比例关系
四、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写法步骤
4.1 准备工作
1.书写用纸的选择
2.笔的选择
3.墨水的选择
4.2 书写前的姿势和调整
1.手指握笔的方法
2.手腕、手臂的动作调整
4.3 练习基本笔画
1.竖笔画练习
2.撇捺笔画练习
3.横笔画练习
4.点画练习
4.4 掌握七的结构和比例关系
1.上起笔部位的掌握
2.中间结构的练习
3.下部结构的练习
4.5 书写七字
1.连续书写练习
2.七字不同风格的书写
五、书法学习好处
5.1 培养耐心和毅力
5.2 增强注意力和专注力
5.3 改善姿势和手眼协调能力
5.4 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
六、结语
以上是关于硬笔书法楷书七的写法的详细介绍。
通过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要素和书写步骤,可以有效地书写出漂亮的楷书七字。
同时,学习书法也能够培养人的耐心和注意力,提高姿势和手眼协调能力,对于提升个人的审美素养和艺术修养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学习硬笔书法,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硬笔书法楷书结构
指的是硬笔书法中的一种书写方式,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主要字体之一,素有“楷书正气、规矩方圆”之美称。
硬笔书法则以硬笔为写字工具,以勾、提、挑、点等笔势为主要特点,是一种富有现代感的书写风格。
的基本构造由三个部分组成:头、身、尾。
头指的是文字的起笔部分,通常为点、横、竖等笔画;身是书写文字的主体部分,是楷书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尾则指的是文字的收笔部分,通常为点、折、钩等笔画。
在的书写中,头、身、尾三个部分的比例非常重要。
过长或过短的头、身、尾都会影响整个字体的美感和规矩感。
同时,在书写过程中,每个部分的表现也需要有所区别和变化,以避免字体的单调和呆板。
举个例子,身部即使是相同的笔画,也需要在不同位置有所变化,如在上部加一点、下部加一点、左右稍微调整等,才能使整个字体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此外,的书写还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例如,在书写时应尽量避免笔画接触或相交,以保持整个字体的清晰和规矩感。
同时,书写时应注意笔画的起始和结束点,以确保整个字体的稳定
和平衡。
在书写细节方面,要注重笔画的粗细变化,以表现出字形的立体感和饱满感。
总之,是一种富有现代感的书写方式,其构造和技巧需要书写者在不断练习和实践中不断体悟和改善,以创造出优美、规矩、方正的字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楷书结构原则——平正平正的含义是指字端正、不偏不欹,它是汉字楷体构字的重要法则。
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书宜平正,不宜侧欹。
”就是指这一原则而言的。
字体的平正不是给人以安稳感,更重要的是可以理正行气、协调章法,使每一篇字犹如严整肃穆的军士方阵。
平正的要领平正又可分为重心平稳、横平竖垂。
(一)重心平稳重心原是指地球对物体各部分的作用力,它的合力叫重力。
重力集中点就是物体的重心。
汉字的笔画本无重量。
但是,人们往往把对各种物体的接触所形成的重量知识移情于汉字的笔画形质上。
汉字的中心往往处在字的无形中竖线上。
只有在中竖线上左右平衡地安排笔画,才能求得左右稳定。
1、点落竖中线凡是字的中间有点画,应把字写在竖中线上,其它笔画以点为中心匀称安排。
2、横分竖中线在上中下有横的字,横要在中竖线上平均安排长度。
3、竖与竖中线重合。
中间有竖的字,中竖要写在竖中线上,其他笔画的结构单位均衡安排。
4、口排竖中线中部有口“口”“日”的字要把“口”“日”安排在竖中线上,并且在竖中线上所占空间匀称,其他笔画做合理安排。
5、相交竖中线撇、捺画在竖中线上交叉。
(二)横平竖垂1、横平汉字从整体上看横比竖多。
我们在写横画时一定要根据结构需要,准确的安排每一个横画的位置,精确的测定其长短比例,并保持它们的平行距离和左低右高的势态。
(1)单横在一个字中,如果横画只出现一次,这一横画往往在字里充当主笔。
要把它写成长横,以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2)双横双横上下相叠,必须要一短一长,间距保持平行。
如果长短一致,则会失去主次和美感。
(3)三横三横上中下相叠,宜两短一长,中间一横也可稍短或稍长,但不可与长横挣位。
三横的间距相等,以体现结字均衡的原则。
(4)多横多横重叠是指多个结构单位的重叠排列,在每一个结构单位里仍按上述原则安排,只不过要从整体上考虑他们的空间大小和长短变化。
2、竖垂竖起着支撑字架的作用,要求写的挺拔劲健,同时根据结构的需要,在长短、粗细上要有所变化。
(1)单竖单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2)两竖两竖并列,一左一右,一般为左低右高,做到有主有从。
(3)多竖多竖相并立,以均衡排列,各具姿态。
楷书结构原则——匀称匀称的含义匀称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结构单位与结构单位之间空间大小要基本一致,否则,会失去协调和美感。
匀称的要领(一)疏密均匀楷体字的结构经营,不应单是着眼于点画、偏旁和结构的有笔墨处,还要考虑被点画、偏旁和结构单位分割的千姿百态的大空间和小空间。
古人说:“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
”因此,在书写时,正确处理黑与白、疏与密的辩证关系正真做到黑白均衡,疏密停匀。
1、疏密停匀笔画多而重叠并列的字,笔画安排要疏密停匀、布白相称。
2、中密外疏字的中间笔画多的字,要安排的紧凑,并成向外的辐射状。
3、上密下疏上部笔画多,下部笔画少的字,应上部紧凑而均匀,下部疏朗而开阔。
4、上疏下密上部笔画少,下部笔画多的字,宜上疏下密。
(二)均衡对称均衡对称是指在字的左右部位出现笔画对应,数量相当的部件是,这些部件应在竖中线左右均衡安排,以保持对称。
1、竖画左右并列左右并列的中间两竖,距离竖中线的空间要相等。
2、点画左右呼应当一个字的左边右边有点画时,要做到与竖中线的间距相等,并且成左低右高状。
3、撇捺左右相称当撇捺分布在竖中线上时,要求撇捺的长度、倾斜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做到左右相称。
4、相同结构左右对称相同结构单位并列要在竖中线左右对称安排,并做到左稍低右稍高。
(三)穿插得当汉字里的穿插现象很普遍。
要注意重心平稳,笔画均匀。
1、单竖穿插单竖(含竖钩)穿插横画,竖画居竖中线,以求重心平稳。
2、双竖穿插当双竖穿过横画时,要分别将双竖安排在书中线的左右两侧,使左右对称。
并且要做到左略短,右稍长。
还要注意反差不宜过大。
3、横穿横穿指先完成竖向笔画或斜向笔画,再用长横穿插,要求横在竖画的中部穿插,以体现上紧下疏的结构原则。
楷书结构原则——紧凑紧凑的含义连接很紧,没有空隙、间隔或多余的部分,安排得很紧凑。
紧凑的要领为求紧凑的结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突出主笔每一个字都有主副笔之分。
主笔在一字中起着平衡重心、支持字架的作用。
主笔以外的笔画为副笔,它辅助主笔完成整体平衡中心,调整字形的作用。
主副笔之间如众星捧月,相映成趣。
1、横作主笔在汉字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起着天覆地载与平衡作用的横画,要做主笔处理,要写的长一些。
其他笔画相应收缩,不要喧宾夺主。
2、竖作主笔在字的中部、左部、右部起着主干、护卫等作用的竖,往往是顶天立地。
这些竖就是主笔。
如果在一个字中有两、三个竖画,这就要考虑哪个竖画应写得更长一些,努力做到错落有致。
3、撇作主笔撇在汉字中起着拱卫、承托、覆盖、平衡的作用。
如直撇、长斜撇、弧状撇、横撇等,它们往往在字的结体中以主笔的姿态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笔画应该避让收敛,以映衬主笔。
4、捺作主笔捺画在字中起到对称、平衡、承托等作用。
一般情况下,斜捺、平捺笔画较长,常在笔里做主笔。
5、钩作主笔竖钩、竖弯钩、斜钩、横折钩等钩画,往往在字中做主笔,起着调整重心、拱卫中宫,支撑字架等作用。
(二)意聚中宫字的结构严谨与否主要看构成这个字的笔画是否拱卫中宫。
只有围拱中宫,才能聚神敛气。
这就像太阳系一样,所有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转。
如果一个字失去了中心,那么就会气散神伤。
1、中宫聚拢(1)横竖交于中宫横画和竖画在中宫处相交。
(2)撇捺相聚中宫撇画和捺画在中宫聚拢。
2、中宫移位由于汉字结构的多样性,字的中宫并非都落在字的正中间,而是有的偏上,有的偏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
如“羊”字,他的中宫偏上,“身”的中宫偏右等等。
(1)中宫在上(2)中宫在右(三)呼应连贯呼应连贯是指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前呼后应,左顾右盼,上带下连,回抱照应,以此构筑起一个有机的整体。
1、笔画的呼应连贯楷体字的笔画特点是一笔是一笔,不像行书那样牵丝映带,所以,楷体笔画间的呼应顾盼是由上一笔向下一笔过渡的空中虚线体现出来的。
2、结构单位间的呼应连贯为了达到结构严谨,意聚中宫的目的,我们不仅要在笔画之间体现出呼应连贯的情致,还要照顾到上下之间、左右之间的俯仰向背、回抱照应的关系。
(1)俯仰俯在书法中是指字的上部要俯首下顾,仰是指字的下部要引笔上盼,俯仰结合才能体现出上下顾盼的照应关系。
(2)向背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右相向,有的左右相背。
相向结构的字,宜将左部最后一笔引领右部的第一笔,同时左右部件之间要注意笔画的避让朝揖。
相背结构虽朝向相反,但要有左右呼应顾盼的笔意。
楷书结构原则——变化变化的含义用笔的变化,一是指形态上的变化。
如方圆、曲直、藏露、俯仰、向背、肥瘦、长短、强弱等,以体现矛盾统一的意识规律。
二是从笔画上看,有平直、斜侧的不同,以表现平正中见险绝的风姿。
三是指笔画变形,如横变提,捺变点,以表现迎让伸缩的变化。
变化的要领(一)对比变化把字写的平正是就字的整体而言。
但如果把字的横画写的一样长,竖画写的一样齐,点画写成一个形,那么就会缺少视觉上的美感。
所以,根据汉字结构美的规律,处理好疏密、长短、大小、多少、虚实、宽窄、粗细、内外、俯仰、迎让、伸缩的对比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长短得体合理安排笔画长短以表现主从、揖让、对比的关系。
2、宽窄适度笔画多的部件空间占位宜宽:笔画少的部件,空间占有比例宜窄,以使上下、左右重心平衡。
3、欹正相生在一个字里,有的结构单位取正势,有的结构单位取偏势,要做到偏正相映成趣。
(二)参差错落汉字结体在变化中要注意参差错落,不然便会流于刻板呆滞。
(三)迎让伸缩由于汉字结构单位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所占空间也不同。
这样,窄小者就需要让宽大者,相同的笔画也应有伸有缩:而相同的结构单位重叠在一起要缩左伸右,缩上伸下。
1、同中有伸缩2、变形迎让至此,我们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汉字结构的规则。
了解和掌握了这些规则,运用时才能触类旁通。
正如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在他的一首诗中所说的:“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一从证得黄金律,顿觉全牛骨隙宽。
”当然,汉字的结构既有普遍的共性,又有特殊的个性。
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历史上的大书法家们,他们的书法之所以能形成独特风格,用笔结体不同,恐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启示我们,在遵循一般结构原则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善于探讨,不断总结,定会创造出许许多多更新更美的汉字字体结构。
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用笔特点一、粉笔字的书写工具(一)粉笔好用的粉笔是软硬适度,纯净无沙粒。
特点是无弹性,易折断,磨损快。
以白色为主,有彩色粉笔。
(二)黑板以不反光、不打滑、无杂色为优。
(三)黑板擦二、粉笔字的书写姿势与执笔方法粉笔字大多是站立式书写,书写时要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笔身既不垂直,也不斜靠在虎口,而是握在手心中,用拇指、中指第一关节指肚对捏粉笔,食指指尖在上方压笔,力点在同一圆周上。
做到掌空,指关节外凸,虎口成椭圆形,捏近笔头与黑板成30度夹角。
三、粉笔字的运笔方法粉笔和钢笔同属硬笔,运笔方法有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写时要做到:1、要写出有强有弱、有实有虚、有粗有细、遒劲凝重、飘逸轻松的不同的笔画,就要调整好用力的大小,控制好上下的起落运动,不能平均用力。
2、要写出流畅、稳健、有刚有柔的笔画,就要控制好运笔的缓急,行笔要有快慢之分,不能匀速运笔。
3、黑板是竖立着的,粉笔比钢笔粗,只能写大字,运笔就不能只靠手腕和手掌,而主要靠臂、肘、腕的连动。
要写出有俯有仰、有曲有直、有长有短的不同笔画,就要靠臂肘腕的灵活转动和紧密配合,巧妙的进行多方向的提按摆动。
单靠上下或左右的死拉硬拖是远远不够的。
4、粉笔酥软,容易磨损,书写时触板圆头会立即磨平。
如果不转动粉笔体,写出的字只能粗扁软弱。
要写出刚健清新、有骨有肉、或方或圆、或粗或细的笔画,就要学会捻转粉笔体,调整笔头,还要善于使用粉笔头的斜面和棱角。
粉笔字的具体运笔方法如下:1、起笔可顺锋、可侧锋。
顺锋,就是顺着笔画的走向直接由轻渐重,边落边行。
侧锋,就是横侧起笔,先将笔头斜向右下方落笔然后转换方向行笔。
2、行笔中的按笔、提笔、转笔、折笔。
按笔,行笔时,把笔往下按,用力渐大,使线条由细变粗。
提笔,行笔时把笔逐渐往上提,用力渐小,线条由粗变细。
转笔,就是在书写时使粉笔体逐渐改变方向,像汽车拐弯一样,形成一定的弧线,力度、速度较均匀。
折笔,就是笔画突然改变方向,形成棱角,折处略驻稍顿,但干净利索,不能扭挫、复杂化。
3、收笔或用出锋,或用回锋。
出锋,就是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沿着行进方向逐渐提笔离开黑板。
回锋,就是行笔至笔画的尾端按笔,然后向反方向退回提笔,不露痕迹。
粉笔弹性不强,因而要表现笔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和鲜明的节奏比较困难,所以,除变化用力以外就要把粉笔转动一下,用磨出的棱角再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