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视力表(一)[
制作视力表——精选推荐

制作视⼒表
制作视⼒表(研究性学习)⼿册
研究主题:如何制作视⼒表
学校:青岛五⼗九中学
班级:初⼆(7)班
姓名:苗涵洋
课题名称:制作视⼒表
研究背景:
研究⽬的:运⽤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加强知识的运⽤。
研究过程:
研究⽅式:翻阅课本来查找相关的信息;上⽹查阅相关的资料;询问⽼师、家长来得到帮助。
课题研究计划:参考距离5⽶使⽤的视⼒表,并利⽤现有的数学知识做出距离3⽶使⽤的视⼒表的第⼀个,通过平移和旋转做出完整的对数视⼒表。
研究成果(以学⽣研究性学习报告、体会或作品呈现)
度量测试距离为5⽶的标准视⼒表中视⼒为0.1,0.2,0.3,0.4,0.5,0.6,0.8,1.0,1.2,1.5,2.0所对应的“E”的长a,宽b,
空⽩缺⼝d,并填写下表1:
㈠.
㈡.根据书本p172图4得,b1:l1=b2:l2,理由:∵∠p1od1=∠p2od2,⼜∵p1d1∥p2d2,
∴∠d1p1o=∠d2p2o,
∴⊿d1p1o∽⊿d2p2o,
∴b1:l1=b2:l2.
㈢.根据㈡得出来的b1:l1=b2:l2,得出测试距离为3⽶的视⼒表中视⼒为
0.1,0.2,0.3,0.4,0.5,0.6,0.8,1.0,1.2,1.5,2.0所对应的“E”的长a,宽b,空⽩缺⼝d,并填写下表2:。
课题学习 制作视力表

0.2
20.4
12.9
0.3 0.4 0.5
23.0 18.3 14.5
10.2
8.1
好视力邀你爱眼护眼
1、某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2007年度 追踪调查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 况发现: 四成小学生 八成中学生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根据你 的卧室条件,自制一张视力表, 经常测试视力.
视力不良
2、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 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 有哪几种?它们与我们 讨论的视力表是一种什 么换算关系?整理调查 结果并写出调查报告。
你知道了吗
P1
a1
P2
a2
a(
O
L2 3m
L 5m1
你知道了吗
P1
a1
P2
a2
a(
O
L2
L1
才艺展示
我要设计一个测试 距离 为2.8米的视力表 ,你现在能 提供一套设计方案吗?
算一算
视力 0.1
测试距离5米
a
(单位mm) (单位mm)
测试距离2.8 米 a
72.7
36.5
40.7
5 测 米a 试 距 离 2.8 a 米
想一想
视力
测试距离5米
a
测试距离3米
(单位mm) (单位mm)
a
0.1
72.7 36.5 23.0 18.3 14.5
5 测 米a 试 距 离 3 a 米
0.2 0.3
0.4
0.5
视角:外界物体(AB) 发射来的光线在眼球内 节点N处所形成的角(图 ∠ANB)为视角。
P1
P2 a(
视角不变,视力一定。 视力一定,视角不变。
你知道吗?
6月6日---国际爱眼日
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1)

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学生起点分析“制作视力表” 是学生充分学习图形相似内容,引入的一节课题学习,学生此前已完成“图形相似”与“图形位似”的学习,“线段的比”也相当的熟悉,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制作视力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视力表”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的相似现象,探究发现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研究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任务分析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以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制作视力表”进一步理解相似图形及其相似比、位似图形、位似比等有关内容。
借助视力表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相似;提高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时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度量” E”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第三环节:课堂练习;第四环节:深入探究,得出结论;第五环节:运用结论,制作视力表;第六环节:课堂总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工作:准备三角板、视力表、硬纸板数张。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生]是由一组字母” E”组成的视力表.[师]对,它是以能分辨” E”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 E”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1中AB、CD两个缺口).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1、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 0.4, 0.5, 0.6, 0.8, 1.0,1.2,1.5,2.0 所对应的” 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如图2).投影片(课题学习A)图1请大家量视力表中的各个” E”,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生]填表如下:(投影片课题学习B)2、观察数学完成以下问题串(1) 观察上表你直观的发现了什么? (2)观察上表,看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决定视力表中的各” E ”形图之间有什么关系?视力表中的各“ E ”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生]视力为0.1时,a=72 mm, b=72 mm, d=15 mm 可知” E ”的长和宽相等.15=7.5 . 215=5.3视力为 0.2 时,a=36 mm,b=36 mm,d=7.5 mm 可知” E ” 的长和宽相等,且 72=36,视力为 0.3 时,a=24 mm,b=24 mm,d=5 mm 可知” E ”的长和宽相等,并且72=24, 3视力为 0.4 时, 72a=18 mm,b=18 mm,d=3.8 mm 可知” E ” 的长和宽相等,且 一=18,15=3.75 .因为测量时有误差,眼睛大致可以精确到0.1 mm,所以有15 ~3.8 .44由此可以猜想,视力为 0.5 时,a=72 =14.5 mm, b=^72 =14.5 mm, d=®=3 mm 5 5 572 15a= =9 mm, b=9 mm, d= =1.9 mm. 8 8 7215a= =7.2 mm, b=7.2 mm, d= =1.5 mm. 10 10 7215a= =3.6 mm, b=3.6 mm, d= =0.75 mm.2020视力为 视力为 视力为 0.8 时, 1.0 时, 2.0 时,由此可知:视力表中的各” E'形图都是长与宽相等的图形,如果把视力为0.1 时的” E”形图作为基本图形,则视力为0.2,0.3…2.0时的” E”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自我实际度量,并将各自的度量结果填在表格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去直觉的感知其中的奥秘,再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发现a,b,d数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知“标准对数视力表”中不同的视力所对应的”E'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从而所有“ E”形图都是相似图形。
A4 打印标准对数视力表

标准对数
视力表图
(用A4 纸张打印标准对数视力表)说明:
本视力表不是通过扫描而得,而是根据国家标准通过计算、设计制作而成。
每个视标边长误差不超过±0.5 像素。
为了方便家庭用 A4 纸张打印,把标准视力表分解为三张图插入 Word。
打印后粘成一张标准视力表。
打印须知:
1. 打印机的分辨率最好设置为每英寸 600
像素(该视力表是按每英寸 600 像素设计的)。
2. 用 A4 纸张打印下面三页后粘贴,粘贴
时视标行距为 24mm(见右图)。
3. 打印出来图像尺寸精确值(供参考):
第一张高 = 5273 像素 = 5273/600 英寸
= 8.788 英寸= 8.788×25.4mm = 223.22mm
第二张高 = 5877 像素 = 5877/600 英寸
= 9.795 英寸= 9.795×25.4mm = 248.79mm
第三张高 = 5520 像素 = 5520/600 英寸
= 9.200 英寸= 9.200×25.4mm = 233.68mm
宽 = 4504 像素 = 4504/600 英寸
= 7.507 英寸= 7.507×25.4mm = 190.67mm
联系邮箱: thzyz@。
视力检查表格范本

视力检查表格范本视力检查表格范本是用于记录和诊断个体视力状况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一系列视力测试项,如远视力、近视力、散光度数等。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视力检查表格范本及相关参考内容。
表格头部可以包括以下信息:1. 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识别和记录个体的视力状况,并便于日后追踪和咨询。
2. 检查日期:记录进行视力检查的具体日期,有助于评估视力变化趋势和制定相应治疗计划。
表格主体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分为多个栏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远视力测试项:a. 裸眼:记录病人在不佩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的情况下的远视力水平,一般使用标准的Snellen图表进行测试。
b. 佩戴近视眼镜:记录病人在佩戴近视眼镜后的远视力水平,以评估眼镜对视力的矫正效果。
2. 近视力测试项:a. 裸眼:记录病人在不佩戴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的情况下的近视力水平,一般使用标准的Jaeger视力表或近视力框图进行测试。
b. 佩戴近视眼镜:记录病人在佩戴近视眼镜后的近视力水平,以评估眼镜对视力的矫正效果。
3. 散光度数测试项:a. 水平散光度数:记录病人的水平散光度数,一般通过散光检查仪器或散光检查图表进行测试。
b. 垂直散光度数:记录病人的垂直散光度数,同样可以通过散光检查仪器或散光检查图表进行测量。
4. 其他注意事项:a. 眼位:记录病人的眼部位置,如正视、斜视或斜视的类型(内斜视、外斜视)等。
b. 外观:记录病人眼睛的外观,如是否有红血丝、结膜炎等症状。
此外,表格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常规检查项,比如裸眼视力测试之后分别进行红绿色盲、眼底检查等,以全面了解个体的视力健康状况。
视力检查表格的使用有助于医生系统地记录和分析个体的视力数据,提供参考依据以判断视力问题的种类和程度,有助于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或提供相应的矫正措施。
同时,通过长期的视力数据追踪,医生可以了解个体的视力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干预,提高视力健康水平。
视力测试表

视力测试表1. 引言视力是人类感知外界环境最重要的感觉之一。
视力测试是评估一个人眼睛健康和视觉能力的关键工具。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标准的视力测试表,帮助人们进行简单而有效的视力测试。
2. 视力测试2.1 测试对象视力测试适用于任何人,特别是那些怀疑自己视力有问题的人。
2.2 测试方法使用本视力测试表前,请确认以下条件:•确保测试环境明亮而清晰。
•确保测试者没有低头或抬头的姿势,确保头部与测试表平行。
•测试者应该摘掉眼镜或隐形眼镜。
2.3 测试步骤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视力测试:1.将测试表放在与测试者的眼睛之间的合适位置上。
2.测试者应该用一个眼睛遮住另一个眼睛(如果要测试双眼,请使用手指遮住左眼,右眼遮住右眼)。
3.测试者应该逐行朗读测试表上的文字,从上到下,由大到小。
4.当测试者无法正确朗读一行的文字时,记录该行文字的字号大小。
5.重复步骤2-4,对另一个眼睛进行测试。
2.4 测试结果根据测试者朗读正确文字的字号大小,可以作出以下判断:•6/6(或20/20):正常视力。
•6/9(或20/30):轻微近视。
•6/12(或20/40):中度近视。
•6/18(或20/60):重度近视。
•小于6/18(或20/60):严重近视。
2.5 注意事项•视力测试只能初步评估一个人的视力状况,如果怀疑有视力问题,应及时咨询眼科专家。
•测试时应避免任何干扰因素,如强光或反光。
3. 结论通过使用本视力测试表,我们可以简单而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视力状况。
视力是重要的生活技能之一,保持良好的视力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如果发现有视力问题,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以上是视力测试表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使用时请遵守测试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眼科医生。
《制作视力表》课件

P2 a(
视角不变,视力一定。 视力一定,视角不变。
你知道了吗
P1
a1
P2
a2
5m L1
3.3 L 2
a(
m
O
才艺展示
我要设计一个测试 距离 为2.8米的视力表 ,你现在能 提供一套设计方案吗?
算一算
视力 0.1
测试距离5米
(单位mm) (单位mm)
a
测试距离2.8 米 a
72.7
36.5
视力不良
2、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 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 有哪几种?它们与我们 讨论的视力表是一种什 么换算关系?整理调查 结果并写出调查报告。
本节课你有什么体会? 说给大家听听吧!
结束寄语
世界 是美的,只是缺少发 现美的眼睛;数学是美的,只 是缺少感受美的心灵!
愿同学视力好,心灵 更美!
40.7
5 测 米a 试 距 离 2.8 a 米
0.2
20.4
12.9
0.3 0.4 0.5
23.0 18.3 14.5
10.2
8.1
好视力邀你爱眼护眼
1、某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2004年度 追踪调查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 况发现: 四成小学生 八成中学生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根据你 的卧室条件,自制一张视力表, 经常测试视力.
你知道吗?
6月6日---国际爱眼日
3月3日--全国爱耳日
你的视力 怎么样?
你对视力 表了解吗?
“对数视力表” 发明人 是
缪天荣
. 温州 瑞安
原温州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教授
帮老师解 决问题
假如老师需要一 个测试 距离为2.8 米的视力表 ,你 能帮老师设计吗?
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1)

学生起点分析制作视力表” 是学生充分学习图形相似内容,引入的一节课题学习,学生此前已完成“图形相似”与“图形位似”的学习, “线段的比”也相当的熟悉,在这样 的基础上研究制作视力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 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的相似现象,探究发现 视力表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研究应用数学知识的乐趣。
教学任务分析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以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 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制作视力表”进一步理解相似图形及其相似比、位似图形、位似比等有关内容。
借助视力表为 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相似;提高学生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 的思想. 教学时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 流的能力,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 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 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 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探究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体会视力表的制作原理,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度量” E ”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的探索能力.3、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第二环节:探究新 知;第三环节:课堂练习;第四环节:深入探究,得出结论;第五环节:运用结论,综合与实践制作视力表视力表”是学制作视力表;第六环节:课堂总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工作:准备三角板、视力表、硬纸板数张。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师]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 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第二环节:探究新知[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 [生]是由一组字母” E ” E ”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 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1中AB 、CD 两个缺口).F 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1、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 0.1, 0.2,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2.0所对应的” E ”的长a ,宽b ,空白缺口宽d ,(如图2).[生]填表如下:(投影片 课题学习B )组成的视力表. [师]对,它是以能分辨” 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 E ”A b 图1D投影片(课题学习A )请大家量视力表中的各个” E ”,并填写课本上的表格.2、观察数学完成以下问题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课时课题学习制作视力表(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经历探究视力表中数学知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相似图形极其相似比等有关知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度量”E”的长、宽及空白缺口宽,探索数据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视力表中的奥秘的发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探索视力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
视力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你想过吗?视力表中蕴含着一定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知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
[师]现在我们查视力时用的视力表,通常是哪一种呢?
[生]是由一组字母”E”组成的视力表.
[师]对,它是以能分辨”E”的开口朝向为依据来测定视力的.换句话说,它的测试依据是能否看清楚”E”的两个空白缺口(如下图中AB、CD两个缺口).
图1
下面我们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例,探索视力表中的奥秘:
度量视力表中视力为0.1,0.2,0.3,0.4,0.5,0.6,0.8,1.0,1.2,1.5,2.0所对应的”E”的长a,宽b,空白缺口宽d,(如图2).
投影片(课题学习A)
请大家量视力表中的各个”E”,并填写课本第93页的表.
[生]填表如下:(投影片课题学习B)
[师]观察上表,大家讨论看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决定视力表中的各”E ”形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视力为0.1时,a =72 mm,b =72 mm,d =15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
视力为0.2时,a =36 mm,b =36 mm,d =7.5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且272=36,215=7.5.
视力为0.3时,a =24 mm,b =24 mm,d =5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并且
372=24,3
15=5. 视力为0.4时,a =18 mm,b =18 mm,d =3.8 mm,可知”E ”的长和宽相等,且472=18,415=3.75.因为测量时有误差,眼睛大致可以精确到0.1 mm,所以有415≈3.8.
由此可以猜想,视力为0.5时,a =572=14.5 mm,b =5
72=14.5 mm,d =515=3 mm. 视力为0.8时,a =772=9 mm,b =9 mm,d =815=1.9 mm.
视力为1.0时,a =1072=7.2 mm,b =7.2 mm,d =10
15=1.5 mm. 视力为2.0时,a =2072=3.6 mm,b =3.6 mm,d =20
15=0.75 mm. 由此可知:视力表中的各”E ”形图都是长与宽相等的图形,如果把视力为0.1时的”E ”形图作为基本图形,则视力为0.2,0.3…2.0时的”E ”形图都与基本图形是相似图形.
Ⅲ.课堂练习
若一个视力表中的视力为0.1的”E ”的长、宽都为60 mm,空白缺口宽为12.5 mm ,求视力为0.2,0.3,0.4,0.5,0.6,0.8,1.0,1.2,1.5,2.0时”E ”的长、宽,空白缺口宽.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自己动手,探索出视力不同的”E ”形图之间的关系.
Ⅴ.课后作业
到有关单位进行调查,目前较为通用的视力表有哪几种?
Ⅵ.活动与探究
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这一岸每隔5米有一棵树,在河的对岸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在这岸离开岸边25米处看对岸,看到对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这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求河宽.
图3
解:根据题意画图:
可知DE =50 m,BC =20 m,AM =25 m.
∵BC ∥DE
∴△ABC ∽△ADE
∴
AN
AM DE BC = 即AN 255020= ∴AN =62.5 (m )
∴MN =AN -AM =62.5-25=37.5 (m )答:河宽为3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