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合集下载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水库是一项重要的水利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营和使用,可能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除险加固工程。

本文将针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探讨。

二、工程目标1. 了解水库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除险加固工程的目标。

2. 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3. 确定施工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措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4. 保障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三、工程内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大坝结构的增强:通过加固工程,提高大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2. 溢洪道和泄洪道的修复:对溢洪道和泄洪道进行清淤、堵漏和补强工作。

3. 水库周边的防护工程:修复和加固水库周边的护坡、护岸和护岸工程。

四、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单位的选择与组织:根据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选择具有水利工程施工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并按照工程进度安排合理的施工队伍和工作任务分配。

2. 施工进度和安全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并结合工程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工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 关键技术和工艺措施: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关键技术和工艺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操作。

4. 安全措施和管理:设立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器具,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

5. 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设置质量检测点,进行质量检测和监督检查,并出具相应的质量检验报告。

五、施工要求1. 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和随意更改工程设计;2. 按照工程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3. 加固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4. 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杂物要及时清运,保持工地环境卫生;5. 建立施工档案和资料,包括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安全事故记录等,以备查阅。

浙江省东方红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浙江省东方红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规划设计
[ 文章编号 ]0 2 6 4 2 1 )0 0 2 1 10 —0 2 (0 0 1 —0 1 —0
东 北水 利水 电
21 0 0年第 1 0期
浙江省东方红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朱 晓玲 1陈 皓 2姜 君 2 , ,
(. 江 省 水利 水 电咨 询 中心 , 1浙 浙江 杭 州 30 2;. 江 广川 工程 咨 询 有限 公 司, 1002浙 浙江 杭 州 302) 100
混凝土 防渗 墙轴线 与原上游坝顶边线 重合 ,
墙 顶 高 程为 2 00m,墙 底 伸入 基 岩 1m 以上 , 0. 最
造孔机具限制 , 另外为提高造孔效 率 , 加快施工进
度 , 凝 土防 渗 墙 墙体 厚 度 不 宜 太 薄 , 考 国内 类 混 参 似 工 程 经验 ,该 工 程混 凝 土 防 渗墙 墙 体 厚 度确 定 为 08m。河 床 0 062- 0 005段存 在 石 英岩 . + 2.5 + 8.

脉, 石英岩脉 穿过 的周边岩体 为中等透水性 , 设计 将 此段 混凝 土 防渗墙 底 加深 到深入 基 岩 以下 2
m, 以加强 防渗效 果 。
22 混 凝土 防渗 墙 材料 设 计 .
混凝土防渗墙在除险加 固工程中应 用十分广
泛 ,墙体 材 料 一 般 分 为普 通 混 凝 土和 塑性 混 凝 土
(h , J ' 岩性 为流 纹 质熔 结 凝 灰 岩 , 31 夹流 纹 质 角砾 凝
灰岩 。
2 加 固设 计
21 混 凝 土 防渗 墙 布置 及 结构 设 计 .
承 受的最大水头 差与坝前水深相 同,则计算可得
混凝 土 防渗 墙 厚 度 8 061 即可 满 足 要 求 ,但 受 =. T I

病险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病险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病险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摘要】对于存在的病险的水库大坝,我们必须对大坝病险进行分析,进而采取相应的除险加固措施,以确保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

本文结合某水库工程,分析了大坝存在的主要险情,并针对大坝险情,除险加固设计采取了帷幕灌浆、裂缝充填灌浆、白蚁喷药、坝体陪厚等措施,为类似工程的除险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险水库;坝体;加固设计;稳定复核1.工程概况某水库工程,水库控制面积168.9km2,原总库容2.64×107m3,设计灌溉面积4.0×104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水利工程。

该水库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泄洪隧洞组成,最大坝高36m,坝顶宽7.6m,坝顶长198.2m,坝顶高程1015.5m。

2.大坝主要病险2.1坝面渗水1981年库水位为1807m时,靠左岸下游坡高程1786~1792m之间发现3处明显漏水点,每点渗水量为0.65lps。

1999年8月发现下游坡左坝肩有两处渗水点,高程为1788m和1784m,渗漏量共1.9lps,下游坡潮湿面积达280m2。

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左坝肩存在绕渗,造成下游坝坡潮湿,出现集中渗水点。

2.2坝体裂缝坝体裂缝位于大坝左肩下游坡一级戗台之上,水库建成蓄水试运行一年多时间,于1981年9月在大坝左坝肩段下游坡出现3条纵向裂缝,表面缝宽1.0~8.0cm,长度分别为20m、35m、95m,分布高程1803m、1806m、1812m。

曾对3条裂缝进行探坑检查,坑深5m 时,坑底部最大裂缝宽度已扩展至20cm,并有向深部发展的趋势。

分析其产生原因是左坝段下游坡坝壳下伏一山梁,且山梁下游岸坡陡(约65b),致使坝料回填形成贴坡,加之河床有淤泥夹层,左坝肩存在绕渗,造成下游坝坡潮湿,物理力学指标降低,坝体产生不均匀沉陷导致坝体开裂。

2.3坝体蠕滑坝体蠕滑区位于大坝下游坡中部,分布高程1786~1792m,面积520m2,坝坡微潮湿,坡面有外凸现象,凸起高0.2~0.5m,为坝体蠕动变形所至。

黄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黄田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方案
不具备 加 固条件 ,故选 择在 上游坡 进行 大坝加 高培 厚。 具 体方 案为在 上游 坡 由原坝顶 高程 2 6 0 . 0 0 i n加 高至 2 6 0 . 9 0m, 坝坡 比放 缓 至 1 : 2 . 7 5 : 维 持下 游原 坡
下 游坝坡 长期 出现渗 流 , 经 过 多次 灌 浆处 理后 右 坝 段 下游坡 0 + 2 4 2 ~ 2 4 5 m仍 有 漏水 : 该部 位 原存 在 漏
1 前 言
现滑塌体 , 滑 体厚 度 3 . 5 ~ 4 . 0 I T I , 长度 8 5 m, 宽 度 约 3 3 H ・ ; 局 部岸 坡 陡立 或 呈 负地 形 , 且 具 向 山体 内 ( 即 右 坝段 ) 继 续坍 塌趋 势 , 在2 5 0 m 高程位 置砌石 已出 现 裂缝 , 边坡 已下陷变 形 , 在水 位 降 至 2 4 0 . 01 T I 高程 时 可 以看到 砌 石底 部 因 滑动 而产 生 的砌 石错 位 : 此 滑 塌体范 围较 大 . 覆 盖着 大半个 上游坝 坡 。 稳 定性 较 差。 坝 前坡 护坡石 块风 化破碎 , 坡 面不平整 。 左坝 段
校核洪 水位 ( P - - 0 . 1 %) 2 6 0 . 5 8 m, 相 应 库容 5 0 1 2万m。 ; 水 库死 水位 2 2 7 . 0 m, 相 应库 容 1 6 8万 m 。 。由于施工 质量差 等原 因 , 水库 建成后 历次 除 险 , 曾于 1 9 7 9 年、 1 9 8 1 年、 1 9 8 6年 和 1 9 9 3年 的续 建 和加 固 。黄 田水 库于 2 0 0 8年 8月完成 了 大坝安全 鉴定 工作 , 被评定 为三类 坝 ( 广东 省水利 厅 《 关于平 远县 黄 田水库安全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摘要: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概述1.水库的作用和重要性2.水库除险加固的必要性3.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意义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原则1.确保水库安全运行2.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3.合理利用水资源4.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步骤1.前期调查与评估2.制定设计方案3.施工图设计4.编制设计说明书和预算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要点1.大坝加固设计2.溢洪道加固设计3.输水隧洞加固设计4.其他附属设施加固设计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设计周期长2.设计变更频繁3.施工质量难以保证4.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5.对策:优化设计管理流程、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建立设计责任制度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展望1.设计技术的发展2.新材料的应用3.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普及4.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正文: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是一项涉及水利工程安全、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我国水库众多,其中一部分水库由于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等原因,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行除险加固。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水库安全运行,提高抗洪能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进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确保水库安全运行,这是设计的首要任务;二是提高水库的抗洪能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洪水灾害;三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四是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一是前期调查与评估,对水库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评估工程需求;二是制定设计方案,根据前期调查与评估结果,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案;三是施工图设计,将设计方案具体化为施工图纸;四是编制设计说明书和预算,为施工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资金计划。

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有许多关键要点需要关注。

例如,大坝加固设计要考虑大坝的稳定性、渗流安全性和抗震性能;溢洪道加固设计要保证溢洪道的泄洪能力和通畅性;输水隧洞加固设计要确保输水隧洞的安全运行;其他附属设施加固设计也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

申村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申村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设计
性。
关键词 : 大坝 ;除险加 固; 设计 ; 渗流 ; 稳定
中图 分 类 号 : V 9 .3 T 682 文献标识码 : A
DeinfrR ifre n rjc fS e c nR srorD m sg o enocmetP oet h n u eevi a o
BO n — i g .GAN e Yo g p n Li
c le tp sto Me n i u v r o i n. i a wh l te r ifre n e i sa ema e frte rs r ord m n sit td e a aey,a d e, h en oc me td sg r d o h e i a a d a ssa a s p r tl n n e v n m
N nn aj g,J n s 10 8 hn ) i i gu2 0 9 ,C i a a
A s at B sdo e el i l odtn n ii r l s f h nu eeviH b r et t ieete — bt c : ae nt o g a cnios de sn po e e cnR sro u o c,h d r i r h g oc i a x tg b m oS r P j e f n rn
选, 确定除险加固最优方案 , 即采用泄洪洞方案 ( 溢洪道规模 维持现状 , 除原坝下涵 管 , 拆 在原 坝下涵 管 位置新建泄洪洞 ) 。同时 , 对水库主坝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分别进行 了除险加 固设 计 , 对主副 坝渗流和稳 定进行复 { 并
核 , 算 表 明 , 体 各 分 区及 坝 基 的 渗 透 稳 定 、 坡 稳 定 均 能 满 足 要 求 。 综 合 分 析 , 证 了 设 计 的 合 理 计 坝 坝 沦

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7—2
表 7.1-1 多年平均各月降雨量(1968~1999) 单位:mm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 十二 全年
降雨 57.5 68.9 117.6 99.3 116.5 204.7 183.3 152.9 131.4 82.3 53.8 41.9 1310
7.2 施工导流渡汛 7.2.1 施工导流标准及施工时段选择
造孔过程中采用泥浆固壁。泥浆采用膨润土制浆,2m3 卧式泥浆搅拌 机拌制泥浆,新制泥浆放入储浆池储存备用,泥浆的输送采用泥浆泵, 清孔换浆和浇筑时置换出的泥浆,通过排污泵回收到沉淀池,经过净化 后再投入使用。为防止泥浆流入水库,同时便于补充及回收泥浆,在施 工平台近库侧设截泥浆沟,因防渗线路较长,每隔一定距离设泥浆井。 制浆系统、净浆池和废浆池设在位于防渗墙施工平台中部的溢洪闸进口 平台上。
粘土料场位于东副坝坝端上游 1~2km处,地面高程28~35m,勘察
7—3
面积约 0.04km2。上覆腐质土厚约 35cm;有用层厚约 1.5~2.0m,平均厚 度 1.5m ,总储量约 6.0 万 m3 ,能满足坝后护坡需土 0.64 万 m3 需要。能 否用于制作防渗墙造槽固壁泥浆,需对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作进一步试 验。现阶段防渗墙造槽泥浆按外购膨润土考虑。
高程 26.0m 以上上游坝坡均为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预制块重为 60kg 左 右,厚 12cm ,工程量 1.46 万 m3 ,预制块下设复合土工膜(两布一膜) 防渗,基础面用 10cm 厚的 C10 混凝土垫层找平。
既有坝坡为:高程30.0m 以下为1:4,高程30.0m至高程37.0m为 1:2.5, 高程 37.0m 以上为 1 :2 。垫层混凝土用 5t 自卸汽车运输,15t 履带吊在 高程 30.0m 平台和坝顶吊 1 m3 吊罐入仓,人工平仓,或采用牵引小车布 料,人工平仓,随着坝坡变陡,逐级减小混凝土的塌落度,以满足施工 要求。基础面用混凝土垫层找平后,即进行铺膜施工,土工膜在工厂加 工成要求的尺寸运至现场,在坝顶将卷材用卷扬机自上而下铺放,土工 膜的搭接采用热熔焊法。在东副坝和西副坝各设一个钢筋混凝土预制场, 预制块用 5t 自卸汽车运输至工作面,人工拼铺。 7.4.1.3 垂直防渗墙

水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水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位于某某地区,主要针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涵洞等设施进行除险加固。

工程总工期为6个月,总投资为XXX万元。

二、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由具备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组建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施工队伍。

(2)施工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负责工程的全面管理,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

(3)施工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 施工方案(1)大坝加固1)对大坝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查明病害原因。

2)针对大坝的裂缝、渗漏等问题,采用灌浆、灌浆砂浆抹面、锚杆锚固等方法进行加固。

3)对大坝下游坝坡进行抗滑稳定加固,提高坝体稳定性。

(2)溢洪道加固1)对溢洪道进行全面检测,查明病害原因。

2)对溢洪道闸门、启闭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

3)对溢洪道进出口进行加固,提高溢洪能力。

(3)泄洪洞加固1)对泄洪洞进行全面检测,查明病害原因。

2)对泄洪洞进出口进行加固,提高泄洪能力。

3)对泄洪洞内部进行灌浆、灌浆砂浆抹面等加固处理。

(4)输水涵洞加固1)对输水涵洞进行全面检测,查明病害原因。

2)对输水涵洞进行灌浆、灌浆砂浆抹面等加固处理。

3)对输水涵洞进出口进行加固,提高输水能力。

三、施工进度安排1. 第1个月:完成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队伍组建、材料采购、施工现场布置等。

2. 第2个月:完成大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涵洞的检测和评估。

3. 第3个月:开始大坝加固施工,包括裂缝处理、灌浆、锚杆锚固等。

4. 第4个月:完成溢洪道加固施工,包括闸门维修、进出口加固等。

5. 第5个月:完成泄洪洞加固施工,包括进出口加固、内部加固等。

6. 第6个月:完成输水涵洞加固施工,包括灌浆、进出口加固等。

四、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3. 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某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
摘要:本文以某水库为实例,主要分析了该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坝体工程,病险隐患,除险加固,加固设计
一.工程概述
某水库现坝高25m,坝顶高程1907.4m,总库容1130万m3。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高涵、低涵组成。

大坝为泥岩风化料填筑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907.4m,坝轴长290m,坝顶宽7m,设0.5m 高0.5m宽浆砌石防浪墙。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坝肩,为开敞式溢洪道,堰顶高程1901.4m,堰净宽13.5m,全长124.67m,设3孔4.5×4m平面定轮钢闸门。

低涵置于左坝肩,进口高程1884.4m,长124.5m,设1.0×1.0m平面钢闸门2道。

高涵位于右坝肩,进口底板高程1893.19m,出口高程1892.218m,全长96.3m,洞断面尺寸1.2×1.9m,设0.6×0.6m平面钢闸门。

二.水库大坝除险加固设计分析
1 坝顶高程的确定
1.1、大坝安全超高
坝顶高程的确定取以下三种运行情况的最大值:
(1)、设计洪水位+正常运行工况的坝顶超高;
(2)、校核洪水位+非常运行工况的坝顶超高。

(3)、正常蓄水位+非常运行工况的坝顶超高+地震坝顶沉陷和涌浪高度。

坝顶超高按下式计算:
y=r+e+a
式中:y—坝顶超高,米;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取累积概率r1%),米;
e—最大风壅水面高度,米;
安全超高,米。

r、e的计算按《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附录一计算方法计算。

1.2 波浪爬高
波浪爬高的波高、波长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计算:
由无维量纲水深无维量纲风区长度,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莆田试验站方法图,得,从而求得平均波高,再求得平均波长。

式中风速w正常运行工况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非常运行工况取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水库流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w=17m/s。

吹程:d=0.8km
水域的平均深度h=15.0m
波浪爬高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不规则波方法)计算:
式中k△—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
kw—经验系数;
m—斜坡的坡度系数。

计算结果:
正常运行工况:r1%=1.302
非常运行工况:r1%=0.642
1.3风壅水面高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e=
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
h—水域的平均水深,米;
—风向与水域中线的夹角,度;
计算结果:
正常运行工况:0.02m
非常运行工况:0.03m
四、大坝安全超高:
ⅲ级土石坝正常运行工况:a=0.7m
非常运行工况:a=0.4m
非常运行工况(地震)应计入1.5m涌浪高。

2大坝防渗处理设计
2.1 方案比较
坝基淤泥质粘土抗剪强度低,坝基砾石层透水性较大,坝体1900.0m以上透水性较大,后期补做的粘土斜墙未达到预期效果。

坝体填筑料粒径粗,坝体有架空现象,结构松散,坝体透水性强弱不均。

据钻孔资料揭露,坝下冲积层没有被切断,粘土砾石层上、下游贯通,填筑前未进行坝基清基或防渗处理,压水试验表明,坝基存在渗漏,两岸坝肩存在绕坝渗漏,坝基冲积层、基低岩层存在水平、垂直两个方向不均匀性渗漏。

针对上述坝基、坝体渗漏问题,
拟定三个方案进行比较。

①高压旋喷灌浆
采用三管灌浆法,单排孔布置,孔距0.8m,分两序沿坝轴线均匀布置,孔深进入风强化层0.5m,累计进尺15869m,两坝肩、坝基采用帷幕灌浆接长,防止绕坝和坝基渗漏。

投资1541.6万元。

②砼防渗墙
设计砼防渗墙厚度0.8m,坝基、坝肩采用帷幕灌浆。

防渗墙沿坝轴线布置,孔距0.8m,孔深进入基岩强风化层1.0m。

分槽段施工。

先施工单号槽段,后施工双号槽段砼防渗墙面积12630m2,投资1583.6万元。

③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沿坝轴线布置,因基底无相对隔水层,采用悬挂式。

基岩和坝体单排孔布置,砾石层双排孔布置。

孔距2m,排距1m。

土坝灌浆3198.4m,砂砾石灌浆4932.4m,坝基灌浆3198.4m,总投资790万元。

三种防渗方案砼防渗墙防渗效果可靠,高压旋喷灌浆和砼防渗墙最大造孔深度59m,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由于坝体土料粒径不均,粗颗粒含量较大,石块多,砼防渗墙难于形成较好防渗体,墙体均匀性差,施工中易掉块影响防渗效果。

方案三全部采用帷幕灌浆,投资最省,但某水库坝基砾石层透水性大,基岩裂隙发育,帷幕灌浆相对可靠程度低,坝基淤泥质粘土槽孔形成困难,帷幕灌浆可灌性差,因此大坝防渗处理采用高压旋喷结合帷幕灌浆方案。

2.2大坝防渗处理设计
由于坝体1900m以上施工质量较差,致使水库后期高水位运行时外坝坡渗水,后期虽铺设粘土斜墙,但未达到预期效果,加之坝基砾石层透水性大等因素,采用高压旋喷砼防渗墙对坝体进行防渗处理。

由于坝肩接触带山体透水性较强,沿老坝轴线和坝肩接触段进行悬挂式帷幕灌浆。

灌浆孔单排布置,孔距2m。

灌浆压力河底段0.5mpa。

灌浆时基岩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水灰比采用6:1、4:1、2:1、1:1、0.8:0.6:1六个比级的纯水泥浆灌注,限量法灌浆,结合速率法变级,每级灌400~600l时可变级,但最优浓度可多灌2000l左右。

根据规范规定,高压旋喷和帷幕灌浆施工前应进行灌浆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对设计参数进行修改。

3下游坝坡处理
由于下游坝体淤泥质粘土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及高压缩性、抗剪强度低(c=1.5,φ=90),承载力较小,虽经压脚处理坝坡稳定安全仍小于1。

针对下游坝坡抗滑稳定问题,拟定两个方案进行比较。

3.1振冲碎石桩
采用振冲碎石桩置换淤泥质粘土层。

振冲应遵循《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桩身长度应穿透淤泥质粘土,桩底应深入砾石层
0.5m,碎石桩体抗剪强度φ=35°,桩体的干容重2.09/cm3。

桩孔孔距排距均为1.5m,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坝基经振冲加固后,其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另外地基土在加载过程中通过碎石桩的排水作
用达到排水团结,地基强度逐渐提高。

考虑到土石坝对地基变形的适性较强的特点,在筑坝过程中,应适当控制施工速度,使其适应地基强度的增长,坝体、坝基不会发生危害性的变形。

①复合地基抗剪强度指标
根据北京水科院和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务坪水库大型试验提供的复合地基抗剪强度指标拟合公式。

cf=m×cs+(1-m)×ct
φf=m×arctg(φs)+(1-m)arctg(φt)
式中cf、cs、ct分别为复合地基、碎石桩、桩间土凝聚力,φf、φs、φt分别为复合地基、碎石桩、桩间土内摩擦角,m为振冲置换率。

②大坝抗滑稳定分析
经计算,当大坝处理工程措施采用方案二,振冲间距、排距均为1.5m时,正常蓄水位+7°地震下游坝坡安全系数k=1.151,满足规范要求。

振冲碎石桩总进尺48966m,投资1739.4万元(含坝土回填)。

3.2 下游坝坡压脚
清除老坝体表层土,高程1895.0m设40m平台,高程1895~1887,坡比为1:5.5。

新填坝体坝基采用砂井排水,在填土的作用下,淤泥质粘土排水固结,进一步提高了大坝抗震能力,砂井直径0.5m,间距3m。

共需砂井1029个,投资932.2万元(含坝土回填)。

经比较后认为,方案二投资较小,方案一采用堆载排水,淤泥质粘土逐渐固结,可进一步提高大坝抗震能力,所以下游坝坡处理采用方案一。

4坝体结构设计
大坝坝顶高程1908.4m,防浪墙顶高程1909.10m,坝顶宽5m,坝轴线长300m,现状坝顶1907.4m至1904.9m坝体由于原施工质量差,虽经后期用粘土斜墙处理,但仍存在渗漏,应以挖除。

挖除部份采用粘土回填,在原老坝轴线设置高压旋喷砼防渗墙。

上游坝坡1894.4~1908.0m坡比为1:2.6,下游坝坡1908~1895坡比为
1:2.5,在1985高处设40m平台压脚,以确保坝坡稳定。

高程1895~1887坡比为1:5.5,1887m处设3m宽戗台,1887~1883坡比为1:2.5。

新填坝体坝基采用砂井排水,砂井直径0.5m,间距2.5m。

三结束语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事关防洪、供水及生态安全,水库的安危不仅涉及水库下游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而且涉及供水地区广大群众饮水和经济发展的供水安全,还涉及到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必然的,也是非常紧急。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