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上)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设计资料1 桥面净宽净-7 +2×1.5m人行道2 主梁跨径及全长标准跨径=21.70m(墩中心距离)计算跨径=21.20m(支座中心距离)主梁全长=21.66m(主梁预制长度)3 设计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4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5 桥面铺装沥青表面处厚5cm(重力密度为23),混凝土垫层厚6cm (重力密度为24),T梁的重力密度为256 T梁简图如下图主梁横截面图二、设计步骤与方法Ⅰ. 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和组合(一)恒载及其内力(以纵向 1m 宽的板条进行计算)1)每延米板上的恒载 g沥青表面: 0.05×1.0 ×23 = 1.15混凝土垫层: 0.06×1.0 ×24 =1.44T梁翼板自重:合计: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悬臂板长弯矩剪力(二)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1)将车辆荷载后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后轴作用力为140kN,轮压分布宽度如图 5 所示,车辆荷载后轮着地长度为 a2 = 0.20m ,宽度 b 2= 0.60m ,则得:a1 = a2 + 2H = 0.2 + 2×0.11= 0.42mb1 = b2 + 2H = 0.6 + 2× 0.11 = 0.82m荷载对于悬臂梁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2)计算冲击系数μ结构跨中截面的惯矩:翼板的换算平均高度:cm主梁截面重心位置:cm则得主梁抗弯惯矩: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混凝土弹性模量E:取由以上数据可得简支梁桥的基频:Hz按照《桥规规定》f介于1.5Hz和14Hz之间,冲击系数按照下式计算:由于这是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 T 梁的翼缘板上,故冲击系数取 1+ =1.223)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距为: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三)内力组合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Ⅱ.主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一)当荷载位于支点处时(应按杠杆原理法计算)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规定,在横向影响线上确定荷载沿横向最不利的布置位置。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熟悉桥梁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计算方法。
4.能够运用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5.具备桥梁工程图纸的阅读和理解能力;6.能够进行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责任感和职业道德;2.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视;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
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桥梁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2.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包括桥梁的结构分析方法、荷载分析、材料选择和设计原则。
3.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包括桥梁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施工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工程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桥梁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桥梁工程1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1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了解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学生能了解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如受力分析、稳定性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完成小型桥梁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桥梁模型的制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桥梁工程,培养对工程建设的热爱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关注桥梁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基本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实际工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基本概念:介绍桥梁的定义、分类、结构及功能,参考教材第1章。
2. 桥梁设计原则:讲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如受力分析、材料选择等,参考教材第2章。
3. 桥梁施工技术:阐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桩基施工、上部结构施工等,参考教材第3章。
4. 桥梁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在受力时的稳定性、承载能力等,参考教材第4章。
5. 桥梁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小型桥梁的设计方案,参考教材第5章。
6. 桥梁模型制作:组织学生分组制作桥梁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教材第6章。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桥梁基本概念(第1章)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第2章)第三周:桥梁施工技术(第3章)第四周:桥梁力学原理(第4章)第五周:桥梁设计实践(第5章)第六周:桥梁模型制作与展示(第6章)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桥梁工程相关知识。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桥梁工程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组成;(2)掌握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原理和施工技术;(3)了解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桥梁工程问题;(2)具备一定的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桥梁工程进行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3)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负责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桥梁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
具体内容包括:1.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桥梁工程的组成和结构类型;3.桥梁工程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4.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和施工;5.桥梁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和设计原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桥梁工程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桥梁工程案例,使学生掌握桥梁工程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4.实验法:学生进行桥梁工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和视频,形象直观地展示桥梁工程的特点和魅力;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桥梁工程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专业方向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修完《桥梁工程》课程后对梁式桥设计理论的一次综合性演练。
其目的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梁式桥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今后独立完成桥梁工程设计打下初步基础。
其任务是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练掌握以下内容:1 .梁式桥纵断面、横断面的布置,上部结构构件主要尺寸的拟定。
2.梁式桥内力计算的原理,包括永久作用的计算、可变作用的计算(特别是各种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 、作用效应的组合。
3.梁式桥纵向受力主筋的配置、弯起钢筋和箍筋的配置,以及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斜截面抗弯和挠度的验算,预拱度的设置。
4 .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计算。
交通土建专业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地基与基础工程、交通规划与道路勘测设计、道路工程、桥涵水力水文本设计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型梁桥设计 (上部结构),其下部结构为重力式桥墩和U 型桥台,支座拟采用板式橡胶支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两周设计时间内,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桥梁工程实习所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独立、认真地完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T 型梁桥的设计。
基本要求为:计算书应内容完整,计算正确,格式规范,叙述简洁,字迹清晰、端正,图文并茂;插图应内容齐全,尺寸无误,标注规范,布置合理。
1.题目: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 形梁桥设计(上部结构)2.基本资料(1)桥面净空:净—7+2×1 .5 m(2)永久荷载:主梁容重γ =26kN/m³,桥面铺装层容重γ =25kN/m³。
(3)可变荷载:汽车荷载,公路- Ⅰ级,人群荷载 3.0kN/m²。
(4)材料:主筋采用Ⅱ级钢,其他用Ⅰ级钢,混凝土标号C40。
(5)桥梁纵断面尺寸:标准跨径Lb=20m,计算跨径L=19.6m,桥梁全长L,=19.96m(1)纵横断面设计。
根据给定的基本设计资料,参考标准图、技术规范与经验公式,正确拟定桥梁纵断面和横断面的布置,选取恰当的桥面铺装层,初步确定T 形主梁、横隔梁、桥面铺装层等的细部尺寸。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是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对桥梁工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设计和分析。
本课程设计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要求、施工方案、材料选择、结构分析等。
2. 设计要求2.1 桥梁的功能要求2.2 桥梁的工作环境要求2.3 桥梁的荷载要求2.4 桥梁的使用年限要求2.5 桥梁的安全性要求2.6 桥梁的经济性要求3. 桥梁的基本参数3.1 跨径3.2 桥宽3.3 桥高3.4 支座类型3.5 基础类型4. 材料选择4.1 桥面铺装材料4.2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4.3 防腐材料4.4 各种连接材料5. 结构分析5.1 静力分析5.2 动力分析5.3 稳定性分析5.4 疲劳分析5.5 桥梁振动分析6. 施工方案6.1 承包方式6.2 施工流程6.3 施工安全措施6.4 施工设备选型6.5 施工组织7. 经济性分析7.1 桥梁建设投资7.2 桥梁运营成本7.3 桥梁维护费用7.4 桥梁使用寿命8.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桥梁计算报告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方案说明书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
9.2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
9.3 承包方式:桥梁工程的承包方式。
---二: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版1. 引言本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完整版,旨在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桥梁设计指南。
本涵盖了桥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基本原理、结构分析、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内容。
2. 设计基本原理2.1 桥梁设计的目标2.2 桥梁设计的要求2.3 桥梁工作原理3. 结构分析3.1 桥梁荷载分析3.2 桥梁受力分析3.3 桥梁承载能力计算4. 桥梁材料选择4.1 桥梁主要构件材料的选择4.2 桥面铺装材料的选择4.3 防腐材料的选择5. 桥梁施工方案5.1 施工组织设计5.2 施工流程安排5.3 施工工艺和设备选择6. 桥梁验收与维护6.1 桥梁验收标准6.2 桥梁维护方法6.3 桥梁维护周期7. 附件清单:附件一:桥梁设计图纸附件二:结构分析计算表格附件三:材料选型表格附件四: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 法律名词及注释:8.1 桥梁设计规范:桥梁设计的法律依据和技术要求。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桥梁的分类、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掌握桥梁方案的比较与评价方法。
3. 学生能掌握桥梁工程中的力学原理,了解不同桥梁结构受力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设计原则,独立设计简单的桥梁方案,并进行比较与评价。
2. 学生能够运用力学原理分析桥梁结构的受力情况,提出优化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增强对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以项目驱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强化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4. 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桥梁工程概述- 桥梁的定义、分类与功能- 桥梁发展简史及现代桥梁技术2. 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 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 桥梁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桥梁方案比较与评价方法3. 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 常见桥梁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基本原理- 不同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及优化4. 桥梁工程实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桥梁工程案例介绍- 案例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工程评价5. 课程设计实践- 简单桥梁方案设计及比较- 桥梁结构受力分析及优化- 团队合作完成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桥梁概述及发展简史第二周:桥梁设计原则与步骤第三周:桥梁结构类型及受力分析第四周:桥梁工程实例分析第五周:课程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方案设计及优化)第六周:课程设计成果展示与评价教材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桥梁工程基础》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第一章至第四章的核心内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完整)一、设计背景桥梁作为我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区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
为了培养具备桥梁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桥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设计任务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为:设计一座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
设计内容包括:桥型选择、结构计算、图纸绘制、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
三、设计步骤1. 调研与分析(1)收集相关资料:查阅桥梁工程相关书籍、规范、案例等,了解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2)现场考察:对设计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
(3)分析需求:根据交通流量、车辆荷载、桥梁功能等因素,确定桥梁的规模、结构形式和主要技术指标。
2. 桥型选择根据调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桥型。
本次设计选用中等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梁桥,主要优点如下:(1)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
(2)适用范围广,可满足不同地形、地质条件。
(3)承载能力较强,能满足设计年限内的交通需求。
3. 结构计算(1)确定计算模型:根据桥梁结构特点,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
(2)荷载分析:分析桥梁所承受的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3)内力计算:计算桥梁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
(4)截面设计: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桥梁各构件的截面设计。
4. 图纸绘制根据结构计算结果,绘制桥梁施工图,包括总布置图、结构详图、施工详图等。
5. 施工组织设计(1)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顺序等。
(2)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周期,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3)施工质量控制: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4)施工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本次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桥梁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创新精神,为今后从事桥梁工程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交通大学桥梁工程(I)课程设计姓名:学号:年级:班级:专业:指导教师:20 年月目录一.基本资料 (3)二.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4)(一). T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4)(1)中T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 (4)(2)中T梁端部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 (4)(3)边T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 (5)(4)边T梁端部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 (5)(二). 边主梁永久作用效应计算: (6)(1)永久作用集度: (6)(2)边主梁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横梁法): (7)(3)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14)三.桥面板内力计算 (15)(一). 悬臂板荷载效应计算 (15)(1)永久作用: (15)(2)可变作用: (16)(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作用基本组合: (16)(二). 连续板荷载效应计算 (17)(1)永久作用 (17)(2)可变作用 (18)(3)作用效应组合 (20)参考文献: (21)一.基本资料1.荷载等级:公路-I级,人群荷载:3kN/m22. 桥面宽度:0.25m(栏杆)+1.5 m(人行道)+9 m(车行道)+1.5 m(人行道)+0.25m (栏杆)。
3.桥梁标准跨径 40m;计算跨径(正交、简支)39.1m;预制梁长 39.96m。
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环境条件为 II 类,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
4.地质条件和水文资料见下发的桥位断面图。
5.采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6. 使用材料:预制T梁、湿接缝采用C50(重度取26kN/m3),材料用量见表1;现浇铺装层采用C50(重度取25kN/m3),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重度取24 kN/m3,防水层厚度忽略不计;人行道栏杆采用轻型钢护栏(单侧重量0.60kN/m),人行道板及纵梁采用C30混凝土(重度取25kN/m3),抹面砂浆重度取21kN/m3。
7. 主梁计算时:单片T 梁自重可视为纵向均布荷载;湿接缝对应现浇部分横隔梁按厚度16cm 计算,湿接缝桥面板按厚度15cm 计算。
二期恒载按每片梁横向宽度上的铺装就直接作用在该片梁上计算,人行道与栏杆的重量按平均分配到各片梁上计算。
二.主梁作用效应计算(一). T 梁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中T 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小毛截面面积:A=9465(cm 2) 小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101.69(cm)小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7.7242*107(cm 4)大毛截面面积:A=10215(cm 2) 大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94.77(cm)大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8.3421*107(cm 4)(2)中T 梁端部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小毛截面面积:A=14980(cm 2) 小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105.71(cm)小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9.3257*107(cm 4)图1-1 中主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尺寸(单位:cm )图1-2 边主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尺寸(单位:cm)(3)边T梁跨中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小毛截面面积:A=9927.5(cm2) 小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97.45(cm) 小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8.0923*107(cm4)大毛截面面积:A=10302.5(cm2) 大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94.17(cm) 大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8.3854*107(cm4)(4)边T梁端部截面毛截面几何特性:小毛截面面积:A=15490(cm2)小毛截面重心离截面上缘的距离:d=102.60(cm)小毛截面对重心轴的惯性矩:I=9.7688*107 (cm4)(二)边主梁永久作用效应计算:(1)永久作用集度:1)一期永久作用:g45.43*26/39.96=29.56(kN/m)=12)二期永久作用1. 现浇部分:G 2.35*26/39.96=1.53(kN/m)=12. 铺装:8cm厚混凝土铺装:0.08*12.5*25=25(kN/m)10cm厚沥青铺装: 0.1*9*24=21.6(kN/m)平均分到5片主梁:G(25+21.6)/5=9.32(kN/m)=23. 栏杆和人行道:人行道栏杆采用轻型钢护栏,单侧重量:0.60(kN/m)人行道板及纵梁,抹面砂浆每延米:[3325.5*21/9+(3564*2+11160+4158+6885)*25/9]/10000=8.92345(kN/m) 平摊给5片主梁,故:G[(0.6+8.92345)*2]/5=3.81(kN/m)=34. 边梁二期永久作用集度:g 1.53+9.32+3.81=14.66(kN/m)=25. 边主梁永久作用效应计算结果见表2-1(2)边主梁可变作用效应计算(修正刚性横梁法): 1)冲击系数与横向车道布载系数:先计算结构基频:)z (41.319.262883854.01045.31.39214.321022H m EI l f c c =⨯⨯⨯⨯==π----(2.1)其中对于简支梁桥:)m /kg (19.26288.9102503025.13=⨯⨯==g G m c 由此按规范计算得汽车荷载冲击系数为:201.00157.0ln 1767.0=-=f μ ----------------(2.2) 由于行车道净宽9m ,为双车道,故横向车道布载系数取1.002)计算边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1. 跨中的横向荷载分布系数c m :如前所述,本桥有可靠的横向联系,且承重结构长宽比为:2128.35.121.39>==B L 故可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来绘制横向影响线和计算横向分布系数c m1’计算主梁抗扭转惯性矩T I :对于T 形梁截面,抗扭惯矩可按近视按下式计算:∑==ni ii i T tb a I 13 -------------- (2.3)式中:—i i t b ,相应为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i a 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n 梁截面划分成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对于跨中截面,翼缘板的平均换算厚度为:)(12.1725011525105.01151540105.0t 1cm =⨯+⨯+⨯+⨯⨯=)(分块名称(cm)(cm)/翼缘板250 17.12 14.6 0.333 4.18腹板187.38 20 9.37 0.311 4.66 马蹄5045.51.10.1527.16 ∑16.00b b i i i iit t a )(43-3m 10⨯••=ii i T t b a I 马蹄的换算平均厚度为:)(5.452)5338(t 3cm =+=图2-1示出了T I 的计算图示,T I 见表2-22’计算抗扭修正系数β:由于主梁间距相等,并将主梁近似看成等截面,有:ii Ti I a E I Gl ∑∑+=221211β ------------------(2.4)式中:G=0.425E ;l=39.1m ;∑Ti l =0.016*5=0.08m 4;a 1=5m ;a 2=2.5m ;a 3=0m ; a 4=-2.5m ;a 5=-5m ;I I =8.3854*107cm 4故: β=0.928图2-1T I 计算图式 (尺寸单位:T I 计 算 表 表2-23’按修正的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影响线竖坐标值:∑=+=5121j jj ij a e a n βη -----------------(2.5)式中:n=5;m 5.62)55.2(2221j 2j=+⨯=∑=na将计算所得结果列入表2-3中:4’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1号梁的横向影响线和最不利布载图示如图2-2所示:可变作用(汽车公路-I 级):ij η值 表2-3c 梁号5 2.50-2.5-510.5712 0.3856 0.2000 0.0144 -0.1712 20.3856 0.2928 0.2000 0.1072 0.0144 30.20000.20000.20000.20000.20001i η2i η3i η4i η5i ηia可变作用类别0.64520.3人群0.58981.1公路-I 级c m 0m 双车道: 6452.01)1332.02668.03933.04970.0(21=⨯+++=cq m可变作用(人群):5898.0=cr m2. 支点截面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0m :如图2-3所示,按杠杆原理法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并进行布载,1号梁可变作用的横向分布系数可计算如下:可变作用(汽车): 3.06.021=⨯=oq m可变作用(人群): 1.1=or m3.横向分布系数汇总(见表2-4):图2-3 跨中的横向分布系数0m 计算图式 (尺寸单位:cm )1号梁可变作用横向分布系数 表2-43)车道荷载的取值:由规范,公路-I 级车道荷载均布荷载标准值为:)/(5.10m kN q k =计算弯矩时(桥梁计算跨径在5m 与50m 之间):)(2.3381301.392)130(2kN l P k =+⨯=+=)(计计算剪力时: )(84.4052.338*2.1kN P k ==4)计算可变作用效应:在可变效应计算中,做如下考虑:支点处横向分布系数取0m ,从支点到第一根横梁段,横向分布系数从0m 过渡到c m ,其余梁段均取c m1.求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计算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采用直接加载求可变作用效应,图2-4为跨中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式,计算公式为:y mP mq Sk k +Ω= ----------------(2.6)式中: S ——所求截面汽车(人群)标准荷载的弯矩或剪力;图2-4 跨中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式k q ——车道均布荷载标准值; k P ——车道集中荷载标准值; Ω——影响线上同好区段面积; y——影响线上最大坐标值。
可变作用(汽车)标准效应:7583.0*55.4*5.10*3452.0775.9*2.338*6452.05.0*1.39*775.95.10*6452.0max -+*=M =3415.10(kN )0388.0*55.4*5.10*3452.0*5.05.0*84.405*6452.05.0*55.19*5.05.10*6452.0max -+*=V =163.71(kN )可变作用(汽车)冲击效应:)(44.68610.3415201.0m kN M •=⨯= )(91.3271.163201.0kN V =⨯=可变作用(人群)效应:7583.0*55.4*5102.0*35.0*1.39*775.93*5898.0max +*=M =343.42(kN/m )5.0*0388.0*55.4*5102.0*35.0*55.19*5.03*5898.0max +*=V =8.78(kN )2.求四分点截面的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应力图2-5为四分点截面作用效应计算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