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11-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17、孔子拜师(第二课时)-00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孔子拜师》教学设计(详细讲解)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详细讲解)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产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体会孔子谦虚好学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产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孔子)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谁还想补充?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子曰……)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资料袋中对孔子的介绍。

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板书:孔子拜师)齐读课文题目。

课文题目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拜,首至地也。

”请带上动作读课文题目。

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老子名耳,是道家的创始人。

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

老子学问渊博。

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

师:下面我们自由读读课文。

注意圈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随机表扬养成好习惯的学生。

2、出示字词卡片,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师:孔子要来收徒了,但同学们必须先闯关,看谁能读准生字词。

(1)提示重点字音:迎等品仆。

(2)组词竞赛,读准重点词语。

(3)重点指导字形。

等:横画应长短不一。

迎:不要多写撇。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境:右边是“竟”。

(4)自主交流:还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3、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

2019-《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9-《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9-《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读一读。

⑵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第十七课 孔子拜师 (2)

第十七课   孔子拜师  (2)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
(时间:5分钟)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远近文明风餐露宿
总觉不够日夜兼程学无止境
上前行礼
教学反思或
后记
学习这篇文章时,我重点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相关句子感悟孔子的品行。在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谦虚好学,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有节。当学生说到“孔子是个有礼貌的人”时,我又通过读对话,结合“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这一句感悟。在孔子老子见面的一幕中,老子也是彬彬有礼的一位学者。这样,学生能从简单的语句中挖出深刻的道理,了解到孔子和老子知识丰富,还很有礼。总结到我们的学习与做人。一个人要想受到人们的尊敬,需要丰富的学问,但只有学问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品行。
全班交流,互动评价
(时间:10分钟)
1.句中有哪几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孔子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呢?2.理解“随时请教”。3.评价孔子这个学生。
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nàmèn yínɡhòu zhǐjìnɡchuán shòu
( ) ( ) ( ) ( )
yuán jìn wén mínɡfēnɡchén púpúshān qiū
2.小结: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的经过把孔子拜师这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
(时间:7分钟)
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展示交流
解疑
了解孔子拜师中的所想所做所说。(一)今天,我们就要再次走进这个故事,进一步去认识孔子和老子这两位大思想家。首先让我们放声读读课文1自然段,看看孔子为什么要去拜师?“远近闻名……,还觉得不够渊博,决定……”1.孔子自己觉得知识不够渊博,那你觉得呢?2.学问很渊博,还要去拜师,如果你就是当时孔子的学生,听说你的老师还要去拜师,你会怎么想?3.齐读1自然段,感受孔子的好学。(二)拜师过程中,孔子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勾出相关的句子。板书:默读做说“阜和洛阳相距……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理解;求知若渴“每天不离……随时请教”“多谢老师等候,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1.孔子是这样做的;那么,他又是怎么说的呢?2.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3.这句话中也藏有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学无止境(课件)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正是这样去做的。他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学无止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讲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表达了我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不胜其烦、珍爱晚辈的道德,课文还浸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2.讲课目的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讲课的重难点讲课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孔子拜师的经过。

讲课难点:领悟重点词句的意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优异的人文涵养、语文涵养以及合作研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了一目,同也体新中知与能力、感情与度,程与方法的一,了充分学生的极性与主性,成立开放而有力的文堂。

讲课巫老采用引法,以切入点引学生疑“ 什么孔子会拜老子呢?”此后学生探究并体,从而教的主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文开放性和文与社会、与人生相合的特点。

三.讲课程巫老的一《孔子拜》第二的堂构是:复生字——疑向——研究体——学升。

1.复生字。

学生本生字的掌握程度,学文确定基。

2.疑向。

通上一的学,学生初步认识到文主要了孔子拜老子的事。

巫老就此引学生疑:“孔子和老子都是特别有学的,什么孔子会拜老子呢?”3.研究体。

自主研究,合作交流。

新极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方式。

学生是学和展的主体。

文程必依照学身心展和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的个体差异和不同样样的学需求,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学生的主意和取精神,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方式。

里有自由朗后文内容的交流,也有句子中理解的交流,在交流中达到必然的共。

依照提出的,巫老第一学生自文行研究,研究定向后,巫老又引学生屡次文,学生在找答案程中免有些片面,,巫老学生合作研究,学生由自主研究合作研究。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孔子拜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孔子拜师
过程

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导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难点
b.读词语。
读题悟题。
学生质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学习文中生字词。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1、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2、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重点提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导学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图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具准备

导学设计过程
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过程

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课件2.ppt

【新】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课件2.ppt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 阳。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
上千里 子风餐露宿,日夜兼(jiān)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风餐露宿 日夜兼

终于
风餐露宿—— 先通过查字典“餐”和“宿”的意思,
然后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词语的含义。
日夜兼程—— 方法同上,先通过查字典理解“兼”和
“程”的意思,然后将这个词放回文中的具 体语境中来体会。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 子风餐露宿,日夜兼(jiān)程 ,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
“……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儿迎候。”
老 子
“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老 子
548千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 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 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 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 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 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 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 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 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 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 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 祭孔活动。
把意思相近或相关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学而不厌 各抒已见 风餐露宿 博览群书 迎刃而解 孜孜不倦 集思广益 日夜兼程 博闻强记 豁然开朗
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和课 外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 孔子或老子的印象。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0/7/272020/7/27Monday, July 27, 2020

人教版第五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五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五册《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幺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呼兰区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课堂教学课件1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

呼兰区第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子拜师》课堂教学课件1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17孔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
在这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
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
会大有长进的。”
谦虚好学
学无止境
【解释】: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 进不息。
上最近学到的描 写景物的词语。
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a.2021/4/2
a.36
a.2021/4/2
a. 写好后 自己读一读, 修改错别字。 然后读给同学 听,和同学分 享你发现的美 景。 a.37
a.选材分 析
a.花园 a.果园
a.田野
a.0
于(风餐露宿 )地到了洛阳。老子毫(无保留 )
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
)给孔子。他们
的(品行 )令后人敬佩。
v 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 v 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
工作的辛苦 v 日夜兼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走或不停地做。 v 风尘仆仆: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v 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闷。 v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a.0
1
4
a.0 2
a.身边的美
a.0 5

a.0
a.0
3
6
a.小河 a.学校
a.……
a.2021/4/2
a.38
a.校园一景
a.开满野花的山
坡 a.家乡的公园
a.喧闹的街道
a.2021/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学无止境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 )。 孔子之所以( ),是因为( )。
学无止境
“学无止境”是孔子对学习的态度,他向老子学 习礼教,向苌[cháng] 弘[hóng] 学习乐理,向师襄 [Xiāng] 学习弹琴,向郯[ tán]子请教古代的官制。他 常说“学无常师”,也就是说学习是没有固定 的老师的。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 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 定会大有长进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
孔子拜师小故事
项橐[tuó]是燕国的一个七岁小孩子。有一天, 他见到孔子时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 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 说:“你问得真奇怪,什么水都有鱼;什么火都 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不 能开花。”项橐一听咯咯直笑,晃着脑袋说: “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 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 愿拜你为师。”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 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
为师呢?”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 定会大有长进的。”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 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 您就是老聃 先生吧?”
塘下镇中心小学 曹海棠
渊博 佩服 纳闷 传授 品行 迎候 长进 敬重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学无止境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 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 行。
孔子
知识渊博
尊敬师长 不怕困难
谦虚好学
彬彬有礼 勤学好问
老子(约公 元前600 - 公元 前500),春秋 时思想家,道家 创始人。又号老 聃,姓李名耳, 字伯阳,著《老 子》也称《道德 经》。
谦虚 爱护晚辈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 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 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 要拜我为师呢?”
诲人不倦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 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 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 您就是老聃
先生吧?”
破折号
“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 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的影响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孔子
谦虚好学 不耻下问
老子
诲人不倦 毫无保留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 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写话:
我想对 “
说: 。”
沙丘 小丘


新闻 听闻
停止 止血


纳闷 生闷气
品质 品德


迎接 欢迎
孔子的影响
日本汉学家井上靖称:“孔子是人类的老师。”我 国古代教育家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看,他把孔子比作了太阳!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聚会,他们说: “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 汲取智慧。”只可惜他是世界上没有留下自己亲笔作品 的人,好在他培育了弟子三千,闲人七十二,他的优秀 弟子整理成书《论语》,这本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里面记载了孔子的言行,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和做学问 的道理。
仆 纳 仆人 纳闷 奴仆 接纳
境 授 境界 边境
教授 授予

灰尘 尘土 尘埃

等待 相等 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