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行业全析201308
海水淡化项目市场运行分析

海水淡化项目市场运行分析1.海水淡化发展现状据调查,2006年海水利用规模约240×104m3/d,主要用于电力、化工、纺织、煤炭、机械等五大行业,有30多个工厂利用海水。
在用途上,由过去单纯的工业冷却用水发展到利用海水做溶剂、还原剂、除尘、冲渣、冲灰、洗涤净化、水淬、试漏及生活上使用海水冲厕所、冲洗地面、洗涤、消防等,海水的用途越来越广。
1992年,本项目所在城市建成了市海水厂,该厂设计最大取水能力为28.0×104m3/d,供水能力为10.0×104m3/d,目前每日向煤制气二期工程供应海水2.0×104m3。
本项目所在地的一个住宅小区建立了海水冲厕示范工程,成本每吨0.5元左右,比淡水冲厕成本便宜较多,有关冲厕海水的后处理技术和经济技术指标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本项目所在地的一些电厂和化工企业等已在积极探索淡化海水的应用,并且当地已经建成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m3/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装置,10000m3/d低温多效和3000m3/d反渗透装置也已投产运行。
另外,根据本项目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当地政府将用5到10年时间,全面构筑起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生产产业化、产品系列化、应用市场化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全国海水淡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海水淡化推广应用示范城市。
《发展规划》提出,城市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模式是:以海水淡化应用为突破口,带动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业发展,促进海水淡化技术及综合利用技术发展。
根据《发展规划》,将陆续建设或扩建11处滨海海水淡化厂、4处海岛小型淡化装置和1处内陆苦咸水淡化厂。
其中,沿海郊区是重点发展区,市内各区为综合服务区,同时在其他郊区和地级市将开展海水淡化与盐业化工结合试点和发展海水淡化产业配套产业。
截至2010年低,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每天20.0×104m3,其中市内各区和开发区海水淡化规模各为10.0×104m3。
2013年海水淡化市场分析报告

2013年海水淡化市场分析报告2013年4月目录一、海水淡化工艺 (3)1、多效蒸发(MED) (3)2、多级闪蒸(MSF) (4)3、反渗透(SWRO) (5)4、在中国市场反渗透工艺的市场空间更大 (6)二、海水淡化政策 (7)三、国外海水淡化市场 (9)1、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10)2、有效的政策鼓励行业发展 (11)3、统筹协调,设立专职机构 (11)四、海水淡化市场启动,相关设备制造商受益最大 (12)1、另辟蹊径——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降低海淡成本 (12)2、行业政策逐步由“虚”转“实”,行业正在走出寒冬 (12)3、海水淡化中低端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12)五、国内海水淡化实例 (13)1、首钢京唐公司的海水淡化工程 (13)2、河北国华黄骅电厂二期海水淡化工程 (14)3、河北曹妃甸海水淡化工程 (14)4、浓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14)一、海水淡化工艺在16世纪,人们就开始尝试在海水中提取淡水,起初是将海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冷却凝结就可以得到纯水,这是海水淡化技术的开始。
目前,大型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多效蒸发(MED)、多级闪蒸(MSF)和反渗透(SWRO)。
1、多效蒸发(MED)多效蒸发是最古老的淡化方法之一,在多级闪蒸诞生以前一直是淡化市场的主导。
多效蒸馏是由单效蒸发组成的系统。
将前一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入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并在下一有效蒸发器中冷凝成蒸馏水,如此依次进行。
优缺点:低温多效蒸馏技术成熟可靠,成本较低,对原海水水质要求不高;每吨淡化水需耗电1.2千瓦时,吨水耗低压蒸汽0.1吨左右,一次性设备投资稍高,但运行维护费用较低。
2、多级闪蒸(MSF)闪蒸是指一定温度的水在环境压力低于该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时发生的骤然蒸发现象。
闪蒸后的水温度降低以使其饱和蒸汽压与环境压力平衡。
MSF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使加热至一定温度的盐水依次在一系列压力逐渐降低的容器中闪蒸汽化,蒸汽冷凝后得到淡水的过程。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共5篇)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共5篇)第一篇: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
作为水资源的开源增量技术,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中国也属于世界上贫水国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的淡水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仅为南方的1/4。
可以说,整个淡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
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能力达66万立方米/日。
其中,浙江省的海水淡化总产水能力已达11万立方米/日,约占全国总产能的16%。
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中国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等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技术经济日趋合理。
部分技术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中国海水淡化已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条件。
2012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凸显了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决心。
在我国国家政策和规划先行的背景下,未来我国的海水淡化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十一章。
首先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定义、处理工艺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海水利用行业和海水淡化产业的现状,并对中国海水淡化等其他水处理工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
随后,报告对海水淡化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技术研发分析、装置发展分析和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最后分析了海水淡化产业的未来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海水淡化产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二篇: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2013年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5月目录一、海水淡化产业现状 (4)1、海水淡化方法概述 (4)(1)蒸馏法(热法) (4)(2)反渗透法(RO) (5)2、世界海水淡化产业已非常成熟 (6)3、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 (7)二、产业化进程将不断加快 (9)1、中国淡水危机日益严重 (9)(1)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9)(2)中国水污染严重 (10)2、海水淡化成本优势逐渐显现 (11)(1)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分析 (11)(2)跨流域调水全成本分析 (12)①引黄济青 (12)②南水北调 (13)(3)海水淡化成本分析 (13)三、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带来大市场 (16)1、防腐材料 (17)(1)防腐材料的选择 (17)(2)防腐材料发展趋势 (18)①铝合金有望逐渐取代铜合金,不锈钢也将占据一定的份额 (18)②采用异形管提高传热效率,将在蒸馏淡化装置中被逐步推广 (19)2、高压泵 (19)四、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0)1、亚太科技:抢占铝合金管先机 (20)2、久立特材:高速成长的高端管材龙头 (21)3、南方泵业:海水淡化泵2013有望取得突破 (21)4、首航节能:海水淡化装置成功出水 (22)五、行业风险 (22)一、海水淡化产业现状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水质好、价格渐趋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1、海水淡化方法概述海水淡化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种:热法和膜法。
膜法由于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在2000年后成为主流。
(1)蒸馏法(热法)蒸馏法淡化,又称为加热淡化工艺,是将海水加热汽化,再使蒸汽冷凝,从而得到淡水。
主要分为多级闪蒸馏(即MSF)、低温多效(MED)等方法。
多级闪蒸技术发展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其特点是单机容量大,造水水质好,系统稳定;不足是设备投资较大,能耗高,造水成本高,仅适合于大型装置。
海水淡化行业分析

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海水淡化行业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获得淡水资源的行业。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淡水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对海水淡化行业的分析。
首先,海水淡化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统计,全球99%的水资源为海水,但可用水资源只占总水资源的0.5%,淡水短缺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难题。
海水淡化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变为可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成果显著。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发法、逆渗透法、电渗析法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水淡化技术不断创新,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
目前,各种海水淡化设备已在沿海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当地的淡水供应问题。
再次,海水淡化行业的关键技术不断完善。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能耗、膜污染等。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例如,新型膜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利用生物脱盐技术可以降低设备能耗,提高海水淡化效率。
这些技术的不断改进将推动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
最后,海水淡化行业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是能耗问题,海水淡化设备的能源消耗较大,需要寻找低能耗、高效率的技术。
其次是环境影响问题,海水淡化产生的废水和浓盐水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
综上所述,海水淡化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海水淡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完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然而,海水淡化行业仍面临一定的挑战,需要在技术、能耗和环境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
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报告

海水淡化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海水淡化指的是将海水或高盐水转化为可供人类、动植物等生物使用的淡水的技术与行业。
二、分类特点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分为膜法、蒸发法和冰制法三种。
其中,膜法是当前主流的海水淡化技术,占据了市场份额大部分。
同时,海水淡化的特点是可以获得大量的淡水资源,但制造成本相对较高。
三、产业链海水淡化产业链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水资源开发、售后服务等环节。
四、发展历程海水淡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不断受到技术和成本方面的限制,直到21世纪初才得以大规模应用。
目前,海水淡化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淡水补给手段。
五、行业政策文件中国政府出台的有关海水淡化行业的政策文件主要包括《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海水淡化水资源报道》和《建设海水淡化水源地的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受到GDP、工业增长、城镇化进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目前,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海水淡化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七、社会环境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许多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环境保护和水质污染等负面影响。
八、技术环境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膜制造技术和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工艺。
九、发展驱动因素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市场需求、政策扶持、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驱动。
十、行业现状目前,海水淡化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产量达1800万m3/day,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市场之一。
十一、行业痛点海水淡化行业面临着技术研发成本高、能耗高、膜污染等痛点。
同时,海上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安全隐患。
十二、行业发展建议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水平提升,降低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的可持续性。
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海水淡化行业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
尤其是随着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设备的-production efficiency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海水淡化浅谈

我国海水淡化现状
1981年建成西沙200m3/d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 1982年,由杭州水处理中心建设的日产200吨级海 水淡化装置在西沙群岛永兴岛建成启用,实现了淡 水成本是船运淡水成本四分之一的目的 1997年--2000年期间,先后建成了500m3/d、 l000m3/d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 2003年,山东荣成日产 l0000m3 级反渗透海水淡 化示范工程一期5000m3/d机组建成投产; 2004年,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工程项目 3000m3/d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新设想
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 即对海水进行脱盐处理必须消耗大量的能源。 这不仅会增加成本,还会加剧全球日益严重 的能源危机。蒸馏法每生产1升淡水需要消耗 0.08 0.08千瓦时的电量。因此,蒸馏法主要局限 在海湾地区,当地用来淡化海水的能源往往 不是电能,而是来自附近发电厂产生的废热 以及廉价的石油。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蒸发 脱盐海水淡化厂位于沙特阿拉伯,它建在红 海上,日产淡水8.8亿升。反渗透法用来淡化 地表咸水,每生产1升淡水至少消耗0.0035千 瓦时的电量,
在国内已建成投产的海水淡化装置中,反渗 透法和低温多效蒸馏法为主流,其产水量占 总产水量的95%,多级闪蒸蒸馏法(MSF)约 占5%,而电渗析法(ED)和压汽蒸馏(VC)合计 尚不足1%。 从我国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反 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市政供水具有较大 优势,而对于具有低品位蒸汽或余热可利用 的电力、石化等企业来说,制备锅炉补给水 和工艺纯水,则采用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也具 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新型膜分离法
工作原理:新型膜分离法将更 多地依赖于高性能的膜材料, 而不再需要施加很大压力来挤 压水分子透过渗透膜。低压力 意味着降低反渗透的能耗。美 国IBM公司正在研发一种新型 渗透膜,这种膜不但经久耐用, 而且只允许特定大小的分子通 过,水中常见的含砷、硼等元 素的有毒物质会被阻拦下来。 优点:IBM公司的渗透膜可以 使水中硼元素的含量降低90%。
我海水淡化的环境问题分析

我国海水淡化的环境及成本问题分析我国海水淡化的环境及成本问题分析, 海水淡化厂的排放物几乎完全是水,只有0.01%的盐分。
虽然入海口生物在该排放范围内可以生存,但是目前尚不明确盐度的升高是否会对入海口处及海生生物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水淡化厂因其可提供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而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一项新的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被广泛吹捧的海水淡化所产生的若干环境问题和成本效益。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RC)的研究报告,海水淡化设施从海洋中取水和向入海口排放盐分时都会对海洋生物构成威胁。
同时,报告还指出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并不能充分去除天然海水中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硼元素。
虽然关于海水淡化的影响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但是该报告认为海水淡化项目可以继续实施,不过必须对如何降低风险进行进一步地研究。
“委员会认为,这种确定性还不至于影响到项目的推进,”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委员会主席AmyZander说,“从任何水源取水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我们要做的是减小这种影响。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道,世界上的低收入人群中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最低用水量(20升)。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水资源的稀缺性将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发海水淡化技术,特别是处于中东地区的干旱国家。
目前海水淡化水只占到全世界饮用水总量的1%,但根据国际海水淡化联合会的统计数据,从1994年到2004年,海水淡化的生产能力间已经增长了两倍多。
海水淡化厂的排放物几乎完全是水,只有0.01%的盐分。
虽然入海口生物在该排放范围内可以生存,但是目前尚不明确盐度的升高是否会对入海口处及海生生物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所以去除咸水中的盐分时(对于内陆干旱地区是成本效益最高的选择)应当避免将废物直接排放到淡水生态系统中,克拉克森大学环境工程教授Zander说。
她还解释说:“向海水中排放一般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 1 2 3 4 5 1 6 1
行业背景 技术工艺
反渗透膜
产业状况
投资成本
机会策略
行业近况: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规模仅为世界的1%
全球
截止2 0 1 0年底,全球已有1 5 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已建成 和在建的海水淡化工厂有1 5 0 0 0多个,合计装机容量为7 1 7 0万吨/日。市政 供水是海水淡化的主要应用领域,在已建装机容量中,市政供水占比最高,为 6 3.1%,已解决了2亿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工业及电力次之,占比为31.4%; 其余用途约占5%。
2008年1月1日起,企业的海水淡化工程所得免征所得税。 2012年被专家称为海水淡化“政策年”: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 产业的意见》;2012年8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 二五”专项规划》;12月,国家发改委出台《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双良股份
低温多效闪蒸热法技术海水淡化主设备, 目前已具备日产淡水2.5万吨和1.25万吨 海水淡化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 程安装、技术服务等综合能力。吨成本约 4.8-5块,公司产品有望在未来低温多效+ 水电联产的电厂配套海水淡化项目中得到 应用,并综合实现余热利用。
北京时代沃顿科 技公司(贵阳时 代汇通膜科技有 限公司)
国内
到2 0 3 0年我国沿海地区年缺水量将达到2 1 4亿立方米。“十一五”时期,我国的 海水淡化能力以每年近7 0%的速度增长,截止2 0 1 1年9月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 已达日产6 6万吨规模。2012年增长4%。 预计到2 0 1 5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可望达到每日220~2 6 0万吨(较目前增加 3-4倍),实现年新增供水量7~8亿吨,相当于解决1 5 0 0万以上城镇人口的生活 用水量。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的产值将达到每年75~100亿元。 据统计,国内7 5 6项与海水淡化相关专利中,具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仅占1 5%。 大多数已建海水淡化工程的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还不到5 0%。
全球分布:中东地区占全球海水淡化市场约50%。国家政策扶持
全球海水淡化市场分布
22.30%其他 15%美国 美国 沙特 日本 12.00%欧洲 0.90% 1.60%中国 2.10%
6.70%科威特
22%沙特
新加坡 阿联酋 卡塔尔 科威特 巴林 中国 以色列
2.50% 11%阿联酋
2.40% 1.40%
反渗透法(RO, 投资低、操作方便、能耗 Reverse Osmosis) 低(不需要蒸汽,约为蒸 馏法的50%)、建设周期 短
低温多效蒸馏法 (LT-MED, Multi-Effect Distillation) 多级闪蒸法 (MSF,MultiStage Flash)
节能,对原料海水的预处 理要求不高、过程循环动 力消耗小、生产的淡水水 质高,该技术减少制水成 本的潜力很大,造水比高 产量大,工艺成熟,维护 量较小,运行可靠,对原 水预处理要求低和使用寿 命长,出水品质好
三种海水淡化主流工艺关键技术参数对比
主要技术参数
操作温度℃ 主要能源 蒸汽消耗t/m³ 电能消耗kWh/m³ 典型源水含盐量 (ppm TDS) 产品水质(ppm TDS) 典型单机产水能力 (m³/d) 常温 机械能(电能) 无 3-5 30,000-45,000 <500 1-20,000
反渗透法
用高压泵将海水增 压后,借助半透膜 的选择截留作用来 除去水中的无机离 子得到淡水。由于 反渗透膜的截留粒 度小于 10×10-10 m,所以反渗透海 水淡化同时能滤除 各种细菌、病毒, 获得高质量的纯 水。 一般来说,万吨级 反渗透海水淡化工 程的建设周期为2 年左右,百吨级至 一千吨海水淡化工 程的建设周期为 3~12个月。
盐)
• 对不同淡化方法的产品水针对不同的用户要求所进行的水质调控和贮运 淡化水后 等处理
处理
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 法。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 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 逐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 个过程为渗透。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 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海水中的纯水 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 点是节能。主要发展趋势为降低反渗透 膜的操作压力,提高反渗透系统回收 率,廉价高效预处理技术,增强系统抗 污染能力等。
主流技术:蒸馏法和膜法是海水淡化的两大主要技术路线,其中 低温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和反渗透膜法是全球主流技术
技术 优点 缺点
RO 膜容易受到污染和结垢 的影响(CaCO3,CaSO4, BaSO4),易被氧化剂(Cl2, HClO)氧化而造成损害,水 预处理要求高,膜需要经常 更换,中国膜大量依赖进口 装置容量偏小,一般在2万 吨/日以内,设备结垢问题 比较严重;设备结构复杂
目录
1 1 2 3 4 5 1 6 1
行业背景 技术工艺
反渗透膜
产业状况
投资成本
机会策略
海水淡化主要流程:预处理——脱盐淡化——后处理
技术发展历史: 1940年代,国外开始研发以蒸馏法为主的海水淡化技术,到70年
代初步形成了海水淡化工业化生产体系;美国于50年代首先开发了电渗析盐水淡化技 术,在60年代又开发了反渗透淡化技术,并将研究成果广泛推向实际应用。
核心企业注册成立于2000年12月。国家 “十五”重点国债支持项目,引进美国 CNC技术公司复合反渗透膜生产技术,成 为目前我国最大的复合反渗透膜生产商之 一。目前拥有反渗透膜产能300万平米, 年产量超过280万平米。
中国相关企业(2)
企业
蓝星清洗
技术及概况
拥有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公司的CMF连续微滤设备是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气反冲洗自清洗微滤膜系统,适 用于高浊度的变化水质 我国纯碱行业龙头之一,产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行 业前列,公司拟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万吨/天的海水淡 化项目 海水淡化用钛、钛合金焊接管,公司是国内不锈钢焊 接管品种最全、规格组距最大的制造企业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已经实现工业产业化应用的海水 淡化泵生产厂商 聚酰亚胺合成技术全国领先,反渗透膜核心材料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是指盐水的最高蒸发温度低于70℃的淡化技术,主要发 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 度、提高传热效率等。一套低温多效蒸馏法海水淡化设备包括供汽系统、布水 系统、蒸发器、淡水箱及浓水箱,供汽系统的生蒸汽入口置于中间效蒸发器 上。工作方法为:(1)布水系统对海水进行喷淋;(2)输入生蒸汽到中间效 蒸发器的蒸发管内部;(3)蒸汽在蒸发管内冷凝传出热量,蒸发管外吸收热量 产生蒸发;(4)新蒸汽输送至其两侧的蒸发管内.管外吸收热量、产生蒸发; (6)各效蒸发器重复蒸发和冷凝过程;(7)蒸馏水进入淡水箱;(8)浓盐 水进入浓水箱。
性能比低,造成更大的能量 消耗,即耗电能较大,使得 MSF 比LT-MED 成本高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20余种,以反渗透膜、低温多效、多级闪蒸为主流的淡化 工艺, 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其中低温多效和反渗 透膜法在新建项目中被广泛应用,多级闪蒸法工艺更传统一些,早期应用较多。
技术应用比例:以反渗透、低温多效为主
全球海水淡化各类技术比例
5.00%电 渗透法 8.00%低 温多效法 3%其他 44%反渗 透法 27%低温 多效法
中国海水淡化各类技术比例
5.00%电 渗透法 1.00%多 级闪蒸 法
40%多级 闪蒸法 67%反渗 透法
多级闪蒸法主要是早期应用在海湾地区,中国目前主要采用反渗透和低温多 效法。
发展方向
功或压力交换器和段间 能量回收集成技术的研 究;新型RO膜的研究; 全膜法预处理工艺的研 究;高回收率工艺的研 究 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和超 大型化;采用新工艺和 新材料提高性能;与核 能等新能源的结合 提高最高操作温度,寻 找改进热量交换的新方 法;成功实现大型MSF 装置;采用新材料和管 路优化设计提高效率
中国相关企业(1)
企业
众和海水淡化工 程有限公司
技术及概况
45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
主要案例、业绩
印度尼西亚2×4500吨/日低温多效海 水淡化系统设备项目,印度尼西亚巴 齐丹2×300兆瓦燃煤电站2×3000吨/ 日和龙湾3×300兆瓦燃煤电站 2×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 09年6月公告拟建设海水淡化项目, 投资估算值为3,004.8万美元,项目全 部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形成低温多效LTMED/12000吨/日海水淡化设备9套建 设规模,合计产能10.8万吨/日,预计 完全达产后产值有望达到7亿元,项 目建设周期大约为12个月。与国华电 力合作的日产2.5万吨海水淡化中试装 置研发进展顺利。 占据市场4%-5%份额,占全国国内企 业供给量的50%。
主要案例、业绩
青岛碱业
久立特材 南方泵业 深圳惠程 碧水源
将与世界领先的膜产品供 应商日本三菱东丽设立合 资公司建设100万平方米 中空纤维微滤膜产能,正 式进军海水淡化领域
海水淡化新技术:投资只有蒸馏法和反渗透法的1/4
• •
•
美国佐治亚州的一家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海水淡化设备,据称淡化过程的 费用只有现有技术的三分之一。 新设备每天能够处理1.1万升水。它使用了一种称为“迅速喷雾蒸发” (RSE)的技术:含盐的水通过管道喷雾进入分离室,形成非常细小的水 滴;在分离室的热空气中,水滴迅速蒸发,水和盐分等杂质分离;水蒸气 输入凝结室成为纯水,而盐分则落在分离室的底部,而传统技术盐分回收 后集结在管道上面,很难取下。 能处理含盐量高达16%的水,大大超出了一般海水的浓度。平均算来,它 生产1000升淡水的成本是16至27美分。科学家说,这种装置还可以处理废 水。RSE技术回收的效率可达95%,传统技术只能达到35%,投资只有蒸 馏法和反渗透法的四分之一且运行维护成本大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