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酶恢复正常并稳定3个月以上者为有效,若
中药五味子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效果与机制

后出现发热(38.7℃)无皮疹及关节痛,即停药,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本例患者曾先后次使用本品后出现发热,与用量多少无关。
故确定是多巴酚丁胺引起的药源性发热[2]。
3 丁胺丁醇男,52岁。
因右上肺浸润性肺结核伴空洞、伴型糖尿病给予乙胺丁醇1.5g 隔日一次口服,5d 后突然发热,T 39.2℃,伴头痛、乏力加剧,次日体温自行降至正常。
再次服药后又发热如前,停药后未再发热。
2周后再次服用本品,又出现隔日发热。
本例患者伴存糖尿病,为乙胺丁醇的禁忌证。
作者提醒应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3]。
4 肝水解肽注射液女,55岁。
因病毒性肝炎给予肝水解肽注射液100mg +5葡萄糖液%250ml 静滴,1次/d ,自用药第2天,T 38.8~39.5℃,持续2d,呈弛张热型。
停药2d 后体温恢复正常[4]。
5 肝素钠女,43岁。
因P ICC 术后给予肝素钠液封管,分4次于封管后2~3h 出现寒战,继而高热,最高体温达40℃,即予对症处理,次日体温恢复正常。
作者提示,在用肝素钠液封管过程中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首先考虑对本品过敏,可改用生理盐水封管[5]。
6 卡马西平男,10岁。
因癫痫给予卡马西平5mg /(kg ・d ),口服,3次/d,3d 后患儿出现发热,T 38.5℃,停药后体温渐降至正常。
再用本品4次后后又出现发热,体温38.1℃,停药体温降至正常。
发热与卡马西平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丘脑下部前区及邻近部被抑制,散热功能障碍有关[6]。
7 文拉法辛女,42岁。
因宫颈癌术后情绪不稳定给予文拉法辛25mg /d 口服,1次/d ,2h 后出现剧烈头痛、伴有视物模糊,恶心,呕吐,随即出现寒战、高热。
本品有拟N E 能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代谢增加,引起全身发热[7]。
【参考文献】[1] 谭飞,陆春,冯佩英.头孢呋辛钠致药物热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3):184.[2] 靳军.多巴酚丁胺致发热1例[J].新医学,2007,38(1):53.[3] 梁占锋,张兰兰,冯祥国,等.乙胺丁醇致药物热1例[J ].中原医刊,2007,34(2):34.[4] 刘顺良.肝水解肽注射液致药物热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649.[5] 殷文华,张桂湘,刘晓梅.PICC 术后肝素钠液封管致寒战高热1例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B):1598.[6] 仁欠,安琴花.口服卡马西平致发热1例报告[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4):15.[7] 姜静岩,韵磊.文拉法辛引起剧烈头痛高热反应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8):1849.收稿日期:2007-06-22;修回日期:2007-07-29 责任编辑:郭怀勇中药五味子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效果与机制张成俊作者单位:湖北省浠水县人民医院药剂科438200【主题词】 五味子/药理学;丙氨酸转氨酶/血液/药物作用【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647(2007)25-6190-02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 a chi -nensis (T 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 Re-hd.et W ils 的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1]。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消化内科学综合(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消化内科学综合(三)1、单选胃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十二指肠液反流,经用制酸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选下列哪种药治疗较适宜()A.呋喃唑酮B.多潘立酮(吗丁啉)C.De-NolD.普鲁(江南博哥)本辛E.硫糖铝正确答案:B2、多选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2岁,胸骨后疼痛伴反胃2年,多次心电图检查正常。
下列哪些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表现?()A.抽搐B.咽喉炎C.声嘶D.咳嗽E.哮喘F.咯血正确答案:B, C, D, E3、多选男性患者,69岁。
丙肝后肝硬化24年。
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
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血氨230μmol/L。
诊断:肝性脑病。
该患者目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各种反射都消失B.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C.不能唤醒D.肌张力亢进E.脑电图呈特征性改变F.腱反射亢进正确答案:B, C, D, E, F4、单选男性,58岁。
胃溃疡病史9年,近3月上腹痛加剧,疼痛无明显规律性,伴腹胀、食欲减退,消瘦明显、粪隐血持续阳性,应用抗酸剂治疗腹痛不能缓解。
应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CT扫描B.B超C.MRI检查D.腹部X线平片E.电子胃镜+活检正确答案:E5、单选关于急性腐蚀性胃炎的诊治原则,哪项是错误的()。
A.立即洗胃做内窥镜检查B.镇痛C.补液及纠正酸碱平衡紊乱D.给予解毒剂E.使用青霉素正确答案:A6、单选女性,38岁,胸骨后疼痛、烧心、吞咽困难半年。
消瘦貌,心肺检查无异常,腹部检查无异常。
胃镜检查如下图,诊断为()。
A.食管癌B.反流性食管炎C.心绞痛D.消化性溃疡E.贲门癌正确答案:B7、单选男,33岁,反复腹痛10年,表现为右下腹和脐周为主的绞痛,伴有糊状泻,无脓血,并时有低热。
体检发现右下腹包块。
为与肠结核相鉴别,下列哪项依据最有意义()。
A.血沉加快B.粪便隐血试验阳性C.X线检查见“跳跃征”D.患者既往有肺结核史E.病变部位组织学发现非干酪性肉芽肿正确答案:E8、单选?患者,男,46岁,因食油腻食物后上腹痛、呕吐2天入院。
乙肝治疗的新概念

以前人们不明白这一点,把降转氨酶作为治疗乙肝的唯一目标。后来发现,即使转氨酶的水平恢复正常,只要病毒仍在复制,免疫系统仍会继续对被感染的肝细胞实施攻击,时间长了病人的肝脏就会硬化(纤维化),甚至引发肝癌。根据统计,像小红这样通过母婴途径染上慢性乙肝的病人,长大后得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概率大于40%,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据。
所以,治疗乙肝,最重要的不是保肝降酶,而是通过清除或长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让免疫系统找不到攻击的靶位点(即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从而彻底消除炎症,恢复肝功能。
小红的妈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也是“大三阳”,但转氨酶正常,肝功能也正常。她对自己的病情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并不太着急,只是定期来陈新月教授这里做门口没有那台冰箱,小红也许就不会用干扰素治疗了。
干扰素是这次肝病大会的明星,代表治疗乙肝的新思路,但其实它是一种老药了,早在1997年就被美国FDA批准用于乙肝治疗。事实上,干扰素是国际公认的治疗病毒性感染的经典药物,所有的人在感冒的时候都会分泌干扰素,感冒的大部分症状,包括头疼、发烧和肌肉酸痛等等都和干扰素有关。
那么,人体是如何知道病毒来袭的呢?原来,大部分病毒在复制过程中都会经过双链RNA这一步,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和乙肝、丙肝病毒等等都如此。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几乎不存在双链RNA,于是,双链RNA就像一个信号,让细胞迅速开始大量分泌干扰素,迎接病毒的挑战。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众说纷纭了。有人认为,干扰素能促使细胞分泌某种蛋白酶,阻止病毒入侵。还有人认为,干扰素能促进细胞生产更多的MHC(一种蛋白质聚合物),更好地把隐藏在细胞内部的病毒带到细胞表面,供免疫细胞识别……总之,关于干扰素的抗病毒机理,目前存在好多种理论。但不管怎样,干扰素是脊椎动物进化出来的最有效的抵抗病毒入侵的手段。
基本公共卫生填写规范

附件居民健康档案相关表格填写规范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记录。
表中带有*号的项目,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不需要填写,不同重点人群的免费检查项目按照各专项服务规范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执行。
一、个人基本信息表1.本表适用于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信息有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日期或重新填写。
若失访,在空白处写明失访原因;若死亡,写明死亡日期和死亡原因。
若迁出,记录迁往地点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慢性病患者、孕产妇与儿童等重点人群,其档案的终止日期及原因还应记录在健康管理的相应随访日期中)。
0-6 岁儿童无须填写该表。
2.工作单位:应填写目前所在工作单位的全称。
离退休者填写最后工作单位的全称; 下岗待业或无工作经历者需具体注明。
未成年人可填写“未成年”或“无工作”,务农者可直接填写“务农”。
其他情况均需具体注明。
3.尽可能收集本人的电话号码,如果有本人的电话号码则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的电话可不填,如无本人电话则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的电话;本人电话和联系人电话不要相同。
4.常住类型:分户籍与非户籍。
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是当前重点工作之一。
5.既往史:(1)疾病填写现在和过去曾经患过的某种疾病,包括建档时还未治愈的慢性病或某些反复发作的疾病,并写明确诊时间。
(2)手术填写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
如有,应填写具体手术名称和手术时间。
(3)外伤填写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
如有,应填写具体外伤名称和发生时间。
(4)输血填写曾经接受过的输血情况。
如有,应填写具体输血原因和发生时间。
二、健康体检表1.本表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度体检时填写;新建档的一般人群、0—6岁儿童、孕产妇、肺结核患者无须填写此表。
2.测量血压时必须测双侧血压。
3.生活方式包含影响健康的四大危险因素。
(1)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进行的活动。
罗诗荣老中医灸疗经验介绍

罗诗荣老中医灸疗经验介绍男, 生于1923 年, 人氏, 主任医师, 现为市、省、国家级名老中医,市针灸学会会长。
1938 年矢志岐黄, 师从伯父罗茂洲。
1943 年悬壶开业针灸从医。
1958年参加联合诊所(针灸专科医院) 至今, 从事针灸临床50 余年。
罗老重视督肾证治, 善用“铺灸”疗法,享誉海外。
曾发表“铺灸治疗寒湿痹”、“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5 例临床观察”等论文10 余篇,其“铺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的课题研究, 获省医药优秀科技成果进步三等奖。
其多次荣获市、省劳动模称号,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1992 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罗老临证50 余年, 运用各种艾灸疗法治疗疑难杂症而取得较好疗效, 享誉海外。
现将其临证点滴介绍如下。
重视督肾证治, 擅用“铺灸”疗法“铺灸”又称长蛇灸, 是罗老在国独一继承和发扬创导的独特灸法,临床多作强壮补虚以治疗虚劳顽痹之证。
铺灸疗法时间选暑夏三伏天, 以白天为宜。
取督脉, 从大椎穴至腰俞穴。
灸料以斑麝粉、大蒜泥、艾绒组成。
操作时令患者俯卧, 裸露背部。
督脉穴(脊柱) 上常规消毒后, 涂以蒜汁, 在大椎至腰俞穴处敷上斑麝粉, 斑麝粉上铺5cm 宽, 2. 5 cm 高蒜泥一条, 蒜泥条上再铺以3 cm 宽, 2. 5 cm 高锥形艾炷, 点燃艾炷头、身、尾3 点,让其自然烧灼施灸, 燃尽后, 再铺上艾炷灸治。
灸2~3 壮, 灸毕移去蒜泥, 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
灸后皮肤潮红, 让其自然出水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
至第3 天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 揩干后搽以龙胆紫药水, 覆盖一层消毒纱布,隔日1 次, 直至灸疤结痂脱落皮肤愈合。
灸后1 个月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
慎洗冷水, 可用温水,避风寒, 忌房事,全休1 个月。
本法适用于虚寒性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腹泻、慢性腰肌劳伤、增生性脊柱炎、神经衰弱等。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_15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案例分析题1、患者女性,29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10个月,加重伴发热1日”来诊。
1年前因右侧输尿管结石,行体外碎石术治疗,每次发作时给予“头孢菌素”口服或静脉治疗约5日,可好转。
查体:体温38.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8;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
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尿细菌培养是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标准,关于尿细菌培养,叙述正确的是()A.可采用清洁中段尿、导尿及膀胱穿刺尿做细菌培养,其中膀胱穿刺尿培养结果最可靠B.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6/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尿路感染C.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数≥104/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为尿路感染D.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革兰阴性杆菌菌数≥105/ml,称为真性菌尿,可确诊为尿路感染E.近7日内使用过抗菌药物、饮水过多,尿液被稀释等可出现假阴性结果F.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尿标本在室温下存放超过1小时才进行接种等可造成假阳性结果2、患者女性,29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10个月,加重伴发热1日”来诊。
1年前因右侧输尿管结石,行体外碎石术治疗,每次发作时给予“头孢菌素”口服或静脉治疗约5日,可好转。
查体:体温38.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0.88;尿常规示白细胞(++++),红细胞(++)。
诊断:急性肾盂肾炎。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
关于该患者尿路感染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既往体健,考虑为社区获得性单纯性尿路感染,常见致病菌80%为大肠埃希菌B.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有输尿管结石病史,属复杂性尿路感染C.既往反复尿路感染病史10个月,多次行抗菌药物治疗,应考虑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致病菌80%仍为大肠埃希菌D.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反复多次使用抗菌药物,应警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E.患者为年轻女性,不能除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F.厌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非常罕见3、患者女性,29岁,因“反复尿频、尿急、尿痛、腰痛10个月,加重伴发热1日”来诊。
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关于认真做好滞留部队伤病残义务兵退伍交接工作的通知

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关于认真做好滞留部队伤病残义务兵退伍交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公布日期】1992.04.21•【文号】民电[92]119号•【施行日期】1992.04.21•【效力等级】军事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军官转业安置正文民政部、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关于认真做好滞留部队伤病残义务兵退伍交接工作的通知(1992年4月21日民电(92)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大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司令部、后勤部、总参管理局,总政直工部,总后司令部、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院(校)务部: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民政部、总参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伤病残义务兵退伍和安置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4号]精神,为认真做好当前滞留在部队和今后伤病残义务兵退伍交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滞留部队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义务兵,今年先采取集中处理办法。
部队军级单位于五月底前将其简要情况及人数集中预报给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同时抄报总参谋部军务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接到部队预报后,要在六月底前将第一批接收人数汇总报民政部安置司。
今后每年需移交的特等、一等革命伤残义务兵,要按照文件规定,在年度退伍工作前二个月,即每年十月份,由部队军级单位集中预报给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同时抄报总参谋部军务部和总后勤部卫生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接到部队预报后,要将接收人数于翌年元月份汇总报民政部安置司。
特等、一等伤病残退伍义务兵所需建房经费,由民政部、财政部根据各地实际接收人数作为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予以下拨,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
各地接到经费后,要在一年之内落实建房任务。
住房建好后,要及时函告部队办理交接事宜。
二、退伍义务兵精神病病员按照规定,随时派人与地方民政部门联系。
利肝隆片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利肝隆片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观察作者:李晓槐,刘振龙,郑官兴,王岗曼【摘要】目的:观察利肝隆片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62例患者用利肝隆片治疗,治疗效果与21例使用护肝片患者疗效比较。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中医证侯上有较好疗效,但降酶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利肝隆片作为一个慢性肝炎治疗药物,能显著改善转氨酶。
【关键词】利肝隆片;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利肝隆片是陕西制药厂生产的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由板兰、茵陈郁金、五味子等组成,具有舒肝解郁、清热解毒的功能,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
本次试验以护肝片为对照品,对利肝隆片的有效性做出评价。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83例选自2003年1月至2004年4月内科收治的患者,并符合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者。
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21例。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辨证分型、病情轻重、肝功损害、症状体征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个月内未应用抗病毒或免疫调节剂,6个月未用抗病毒或免疫调节剂者,其中男54例,女29例;年龄18岁~61岁,平均年龄37岁。
肝胆湿热证治疗组42例,对照组13例;肝郁脾虚证治疗组20例,对照组8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病例服用利肝隆片(陕西制药厂批号030101)5片,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护肝片(黑龙江葵花药业批号200212080)4片,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标准1.3.1 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会西安会议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止方案》制定。
显效:症状消失,肝脾恢复正常或回缩,无压痛及扣击痛,肝功能复常。
并参考病理学指标的改变加以判断;有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压痛及扣击痛,肝功能间检查恢复正常或较治疗前异常值下降50%以上,并参考病理学指标的改变;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氨酶恢复正常并稳定3个月以上者为有效,若3个月内不降或再次反复为无效。
治疗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有29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5%。
其中5例转为肝硬化。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转氨酶异常的病例非常多,病程短,病情轻浅的无明显肝肾阴虚,肝热血瘀的经治疗后转氨酶都可恢复正常。
转氨酶持续不降的病例基本上都是病程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治。
大多都在肝肾阴虚,肝热血瘀的基础上,有湿浊久羁,阻遏气机,升降失常,清浊不分。
方中龟版、女贞子、旱莲草、紫草、赤芍滋补肝肾,凉血化瘀;升麻、藿香升清化浊,共为主药;白寇仁、厚朴、杏仁宣畅气机,开化湿浊为辅药;黄芩、滑石、生薏仁清热利湿共为佐使药。
纵观其证,肝肾阴虚,肝热血瘀是素体固有的基本矛盾,是其本。
气机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是现阶段主要矛盾,是其标。
应标本同治,在滋补肝肾,凉血化瘀的基础上,调畅气机,升清化浊,使清浊得分,转氨酶得降,阻断其病变向瘀血阻络型发展。
从现代医学病理看,肝功能损害致转氨酶持续不降与TN F-Α、I L-6的血清水平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血清TN F浓度很低。
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内含有TN F-Α的单个核细胞数量增多。
TN F-Α对肝细胞并无直接毒害作用,只有HB s A g剌激才可使肝细胞对TN F-Α毒性作用敏感性增强1,TN F-Α可激活磷脂酶A,诱导血小板活化因子(PA F),白三烯(L T s)、I L-1和I L-6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肝脏的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
I L-6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诱导肝细胞急性反应性蛋白的合成,介导肝细胞损伤,促进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间的密切关系,使肝脏慢性炎症持续存在,并导致肝纤维化形成2、3。
用中医滋补肝肾,升清化浊法治疗后,可使大多数转氨酶持续不降的病例恢复正常,说明中医滋补肝肾、升清化浊,具有降低血清TN F-Α、I L-6水平,促使肝功能AL T、A ST恢复的作用,进而阻断其病理改变向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抗先编著.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61~162
2 陈宪锐,周玉霞,玄梅香,等.病毒性肝炎患者TN F-Α、I L-6和I L-8水平动态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15~117
3 何生松,李淑莉,熊莉娟,等.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与血清I L-6变化的关系.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2)∶5~6
(收稿2004206215;修回20042092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000例
宇文民智 陕西省长武县人民医院(713600)
摘 要: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疗效。
方法:对随机入选的20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静心安胃胶囊(龙胆草、山
栀、柴胡、郁金、枣仁、远志等)多潘立酮、盖胃平,对照组用多潘立酮、盖胃平。
结
果:治疗组有效率93.6%,对照组有效率66.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提示:
静心安胃胶囊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解除疑虑和恐惧,调节消化机能。
主题词: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抑郁障碍 中西医结合疗法 疏肝解郁剂 治疗应用 多潘立酮 治疗应用 @静心安胃胶囊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进行心电图,腹部B 超,X线及胃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采取1∶1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1000例,其中:男性274例,女性736例;年龄分组:21~30岁74例,31~40岁127例,41~50岁296例,51~60岁198例,61~70岁186例,70岁以上119例。
对照组1000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720例;年龄分组基本相同,无差异。
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0年;多因生气、抑郁、思虑、惊吓而发病,每遇情绪波动而反复发作。
其症状为口苦978例,
心悸647例,头昏537例,失眠968例,烦躁896例,嗳气、呃逆735例,烧心645例,不思饮食1000例,早饱840例,体重下降658例,疲乏无力674例,癔球症516例,叹息则舒786例。
诊断标准(1)有精神因素、环境因素、心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多愁善感、内向性格等诱因。
(2)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
(3)合并有躯体症状如心悸、烦躁、头昏、失眠、多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癔球症及食管源性功能性胸痛等。
(4)有口苦、上腹胀满、不思饮食、呃逆、嗳气、烧心、胃痛等。
(5)心电图、X线、腹部B超除外心、胸、肝、胆、胰器质性病变,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溃疡、肿瘤、糜烂等病变。
符合上述5条标准者诊断为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治疗方法 治疗组:静心安胃胶囊:龙胆草、山栀、柴胡、郁金、柏籽仁、焦三仙、生龙骨、朱砂、菖蒲、木香、香附、枣仁各10g,生赭石、磁石、夜交藤各20g,合欢皮、远志各6g。
5粒(每粒含量约0. 3g)、多潘立酮20m g、盖胃平5片,均1d3次。
口服。
对照组:多潘立酮20m g、盖胃平5片,均1d3次,口服。
1周为1疗程。
微量舒必利、安定各20片,多虑平片15片等精制配成胶囊。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饮食明显增加,睡眠良好,精神饱满,体重增加。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或有改善。
无效:用药前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820例,有效116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93.6%,无效中4例为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而停药,停药后腹泻消失,其余为自动停药,退出观察组。
对照组:显效440例,有效228例,无效332例,总有效率66.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讨 论 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常有神经质、性格内向,易于焦虑等个性特点,在性格缺陷的基础上,不良的社会心理因素如急慢性威胁性生活事件可作为诱因,导致消化不良症状或抑郁、焦虑情绪,心理因素和消化不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我们采用疏肝理气、安神镇惊的中草药配以微量舒必利、多虑平、安定等抗抑郁、抗焦虑药,治疗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效的控制了抑郁障碍,缓解了躯体症状,消化功能也得以调节,胃气下降,胃排空功能加快,使患者达到吃得香,睡得美,精神爽。
服药1~3个疗程,体重增加0.5~1.5kg。
此配方仅用微量抗抑郁药,每次服药量仅为1 5~1 10片,故不出现抗抑郁药的副作用。
方中:龙胆草、山栀、柴胡、郁金、木香、香附清泻郁火、舒肝解郁、行气止痛、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生龙骨、生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酸枣仁、柏籽仁、菖蒲、夜交藤、远志、合欢皮、朱砂、磁石安神解郁、宽中和胃、以调理抑郁、焦虑情绪,缓解失眠、烦躁、多梦等症状;焦三仙解郁导滞,健脾宽中,帮助消化;舒必利促进胃蠕动,改善胃供血量,减少胃泌素分泌,提高胃幽门扩约肌张力,防止胆汁反流,并改善精神状态;多虑平抗抑郁、抗焦虑,以缓解紧张情绪;安定可调节幽门括约肌的功能,以加速胃排空,协同多虑平抗焦虑,并可催眠。
以上中西药合用,配成胶囊,便于服用,也有利于微量抗抑郁药的应用,其作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静心安神,调节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运动,稳定紧张情绪。
再配以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运动,盖胃平抑制胃液反流。
诸药合用,治疗抑郁障碍性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有效率93.6%,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值得推广。
随访观察:大多数服药3d即见效,但停药后易复发,复发诱因仍为情绪因素,再次服药仍然有效,痊愈与病程长短有关,病程短者1个疗程即可痊愈。
病程长者或诱因不解除者需3~5个疗程或更长。
参考文献
1 李贞茂,韩盛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抑郁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0)∶602 2 兰梅,王新,郭学刚,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固体排空功能与其临床症状关系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98
3 邱书盈.舒必利治疗神经性咽部异物感50例报告.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3)∶162
4 宇文民智,曹效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国全科医学研究杂志,2002;12(5)∶81
(收稿2004207215;修回2004209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