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第六章_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

婴幼儿认知发展PPT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婴幼儿认知发展也开始出现新的方式和方法。

其中,PPT(演示文稿)作为一种视觉化工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用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培养。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应用和影响。

一、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性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此时期得到迅猛发展。

早期认知发展是孩子未来学习和智力发展的基石。

通过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幼儿建立扎实的认知基础。

二、为什么选择PPT?1. 视觉化:幼儿对图像和色彩的敏感度较高,PPT可以通过图片、图表等视觉元素,直观地给幼儿展示信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性:PPT中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促进他们与教学内容的互动。

3. 组织性:PPT可以通过幻灯片的结构和导航,将知识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三、PPT在婴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应用1. 语言能力的培养:通过PPT,可以呈现丰富多样的语言素材。

例如,在PPT中配上图片,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聆听,在视听刺激中学习和掌握新的词汇和语法。

此外,PPT还可以展示英语学习的相关内容,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2. 数学思维的发展:通过PPT中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的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PPT中,可以通过运用图像、动画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

3. 专注力的培养:由于PPT具有视觉和声音的吸引力,幼儿可以更容易地集中注意力。

幼儿通过观看PPT,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并学会保持注意力的时间。

这对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非常重要。

4. 记忆能力的强化:PPT通过视觉化和组织性等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例如,在PPT中加入重点、思维导图或动画等元素,可以提高幼儿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优化婴幼儿认知发展PPT的设计1. 简洁明了: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因此PPT的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和复杂的图形。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志梅 李 林 陈 翔 武丽杰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教授/院长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 教授/副院长 广州康复实验学院 教授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 教授/主任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 妇幼保健学教研室 教授/主任
曹建国 深圳市儿童医院 副教授/主任
课件目录
制作人员
人体发育学
第一章 人体发育学概论 第二章 胎儿期发育 第三章 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第四章 婴幼儿期精细运动发育 第五章 婴幼儿言语语言发育 第六章 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 第七章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 第八章 学龄前期与学龄期 第九章 青春期发育 第十章 成人期
主编简介
陈翔,男,45岁,浙江温州人,医学博士,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温州医学院康 复系副主任,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 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 研究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美国科学学会会员。 199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小儿神经专业博士研究 生生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赴美国新泽西医 科与牙科大学神经系进修访问1年。 迄今发表论文近60余篇,参加编写出版著作11部, 其中主编4部(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主 持和参加各项课题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卫生部 基金2项,省厅级课题12项)。

2024版婴幼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2024版婴幼儿生长发育ppt课件

02
婴幼儿体格生长规律及评价
体格生长指标与测量方法
体重
使用婴儿秤或电子秤进 行测量,注意脱去宝宝 厚重衣物,确保测量准
确。
身长
使用身长计或软尺进行 测量,需辅助宝宝平躺
并伸直双腿。
头围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头部 最宽处进行测量,注意 软尺不要过紧或过松。
胸围
使用软尺围绕宝宝胸部 乳头下缘水平面进行测
量。
择使用。
04
婴幼儿营养需求与喂养指导策略
营养需求分析及膳食指南推荐
能量需求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时期,对 能量的需求相对较高。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物质, 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脂肪需求
适量脂肪摄入有助于婴幼儿神经系统 的发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碳水化合物需求
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能量的主要来源, 应适量摄入。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和免疫功能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膳食指南推荐
根据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消化特点, 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包括食物种类、 数量和餐次安排等。
母乳喂养优势与技巧指导
母乳喂养优势
母乳是婴幼儿最理想的天 然食品,具有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吸收、增强免疫 力等优点。
母乳喂养技巧
事项。
咳嗽护理
学习有效的咳嗽缓解方法,如拍 背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湿润等, 同时注意观察咳嗽的性质和频率,
及时就医。
皮肤护理
了解婴幼儿皮肤特点,学习正确 的皮肤清洁和保湿方法,避免使 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和护肤品。
就医选择和注意事项
01
就医时机
掌握就医时机,如高热不退、咳嗽加重、精神状态差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人体发育学PPT课件

人体发育学PPT课件

11
4、囟门
囟门分前囟和后囟,前囟是
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
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
角形间隙。
冠状缝
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
线距离。
前囟出生时为1.5-2cm,出生
后12-18个月内闭合,后囟人字缝 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
精选ppt课件最新
前囟
额骨 额骨
额缝
顶骨 顶骨
枕骨 后囟
失状缝
12
前囟早闭或过小:头小畸形 前囟迟闭或过大:佝偻病、先天性甲减、脑积水 前囟饱满、凸出:示颅内压增高,见于脑积水、脑 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前囟凹陷:失水或极度消瘦者
头向背后绕肩胛角下缘1周,取呼气和吸气 时的平均值。
精选ppt课件最新
14
6、骨骼
(1)颅骨 颅骨骨缝出生时稍分开,3-4个月闭 合,囟门和骨缝的闭合反映颅骨的骨 化过程,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晚闭 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症和脑积水。 (2)脊柱 新生儿脊柱是直的,3个月出现颈椎前 凸,6个月出现胸椎后凸,一周岁出现 腰椎前凸。
=6000g+年龄(月数)×250g
➢1岁后标准体重=8精k选ppgt课件+最新年龄×2kg
7
测量:体重
盘式(婴儿)
准备:晨起、空腹 排尿、脱衣
(坐式(6-7个月以后)精选ppt课件最新
站式(>1岁)
8
2、身长
从头顶到足底的垂直距离,反映骨骼发育的一项重要 指标。
出生(男约50.6cm,女约50cm)→6个月(65cm)
一般包括以下问题:①生物功能行为问题(遗尿、多梦、厌食等 )②运动行为问题(允吸手指、挖鼻孔、咬指甲等)③社会行为 问题(攻击、说谎、破坏等)④性格行为问题(惊恐、害羞、忧 郁等)⑤语言问题(口吃等)

人体发育PPT课件

人体发育PPT课件
正常健康小儿约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两 岁。
脊柱: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能抬头时出现颈部脊柱前
凸的第一个弯曲;会坐时出现胸部脊柱后凸的第二个弯曲; 能走时出现腰部脊柱前凸的第三个弯曲。
牙齿: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6岁以后乳牙
开始脱落换恒牙。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神经系统:脑的形态结构,脑发育的关键期,脑的可塑
主动运动检查
评定
肌张力增强 肌张力低下
丰满
平坦


过度抵抗
抵抗减弱
摆动幅度减小 肌紧张 活动受限
摆动幅度增加 无肌紧张变化 关节过度伸展
精选ppt课件最新
19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1.头部侧向转动试验(正常时下颌可达肩峰) 2.臂弹回试验(使小儿上肢伸展后突然松手,正常时在伸 展上肢时有抵抗,松手后马上恢复原来的屈曲位置) 3.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 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 过中线,4~6个月小儿过中线)
精选ppt课件最新
18
肌张力的评定
肌张力的变化可反应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度和损伤程度,包 括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评定分类表
安静时 活动时
检查方法
肌肉形态 肌肉硬度
伸展度
摆动度 姿势变化 主动运动
望诊:肌肉的外观 触诊:肌肉的硬度
过伸展检查,被动运动 检查
摆动运动检查 姿势性肌张力检查
人体发育评定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目 一:人体发育学概述 录 二:人体发育评定
(1)粗大运动发育评定 (2)精细运动发育评定
(3)语言言语功能发育评定 (4)认知功能发育评定 (5)情绪情感发育评定

婴儿认知的发展ppt课件

婴儿认知的发展ppt课件
小结108婴儿期是记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和关键期婴儿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且有相当大的潜能婴儿的再认能力发展较早回忆能力也有很大发展婴儿形象表征能力的出现较早并在言语产生之后获得符号表征能力延迟模仿能力的出现则是婴儿记忆能力逐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婴儿的认知发展
(0-3岁)
1
• 新生儿(0——1个月);乳儿(1个月——1周岁) • 婴儿期是指个体0-3岁的时期,它是个体生理发育最
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
• 婴儿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 展。 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 第三, 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 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2
补充一: 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21
❖强直性颈反射(tonic neck reflex)
当新生儿躺着时,把 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 就会伸出与头转向一致 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 向的手臂和腿蜷曲起来, 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 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 最好的姿势。这个反射 越在生后两至三个月消 失。
22
(二) 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 习惯化——反复给婴儿呈现某种刺激物,使他们 对它越来越熟悉,直到对该刺激物的反应(如头 部或眼睛转动、呼吸或心跳频率的变化)消失。
干,最后是脚的动作。
(2)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 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
(3)大小原则:即大肌肉到小肌肉,
5
6
三、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是动作发展的重点.他的意义在于的意义:主动探索周围 事物;开始操作工具;多种感觉协调,为知觉奠定基础。通常在5、6月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人体发育学基础ppt课件

人体发育学基础ppt课件

表现为其生长发育的程序呈现出
由头到尾
由近到远
由不协调到协调,泛化到集中
由粗到细
由正面到反面.
3.生长发育的个体性: 遗传和环境因素
由头到尾: 指发育的次序从头逐渐向下肢进行,如头部
先生长,最后为下肢;在动作发育上,也是先抬
头,继而抬胸、坐起、站立,这是从上到下的
发育规律,也叫头尾规律.
发育的概念 神经的发育
• 神经系统的发育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
• 神经反射的发育
运动功能的发育
• 粗大功能的发育 • 精细功能的发育
人体发育学理论
• 认知言语的发育 • 心理社会的发育
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1.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两个高峰:婴儿期和青春期
2.生长发育的渐进性
检查时被检查者的体位是仰卧位,面部朝上,头部处于中间位。检查所施 加的刺激是自动地或他动地让被检查者的头部向一侧旋转。
阴性反应:被检查者的身体不会随着 阳性反应:身体整体性与头部
头部的旋转而一同转动。
向同一方向旋转。
评价:阳性反应从新生儿出生到6个月之间这段时间出现为正常。如果出生 6个月以后仍出现阳性反应,则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 症候。如果新生儿出生一个月后就可见到阴性反应,也可能是神经系统 发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候。
1.运动发育的未成熟性 2.运动发育的异常性 3.运动发育的不均衡性 4.姿势运动的非对称性 5.运动障碍的多样性 6.异常发育的顺应性
阳性反应:当头部向侧方旋转,处于同
侧一方的上下肢伸展或者伸肌的肌紧张 度增高,而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者屈 肌的紧张度增高,这种表现为阳性反应
评价:阳性反应在小儿出生后的4个月到6个月之间出现为正常。6个月以 后出现阳性反应,则有可能是神经系统育停滞或迟缓的一个症侯。6个 月以后包括成年,如果非对称性颈反射呈阳性反应,那么无论在哪个年 龄段出现都是病理性的一个症候。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ppt课件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ppt课件
1 岁半: 会说的语汇增多,可以使用简单语汇与人互动、表 达意思;会了解别人给予的简单指令,如抱抱、亲亲;会 跟着大人仿说单字,如狗、花、车。
2 岁: 会用语汇或不完整句子,要求别人做什么,如喝水、 给我;会重复句子的最后一二个字;会认得电视上常见之 物;如果语言发展快速的孩子,甚至可以说出清楚的常用 句子。
来越成熟,逐步形成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如在陌生的人和环境中会吵嚷着“要妈妈” 和“要回家”。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11
婴儿的情绪完全受外界生活环境的影响。新生儿尚 不能顺利适应外界的环境,如饥饿、尿湿都会以 啼哭表示,因此必须特别的予以保护和照料,仔 细观察各种情绪变化。2个月以后在母亲的亲切怀 抱中,受到母亲的温馨的爱抚,婴儿会处于十分 满足和愉快的情绪中,逐渐对母亲产生依恋,6-9 个月达到高峰。6个月后会认识亲人和陌生人,由 于接触外界的范围扩大,1岁以后依恋母亲的情绪 可逐渐淡漠。婴幼儿期情绪特点为:时间短、反 应强、易变化、易冲动。随婴幼儿的大脑发育会 慢慢成熟,自控能力增强,情绪逐渐稳定,良好 的家庭气氛,适宜的外界环境,可使婴幼儿维持 良好情绪,亲密和谐的情感有益于婴幼儿智力心 理发展和良好的品德形成。
4个月 这时的小儿俯卧时已能用手臂撑起胸部并抬头,头与床面可成90度角,有时会从仰卧转向侧 卧,仰卧时喜欢蹬腿。眼有眼神,眼的移动可爱且有意识。把玩具放在他手中时已稍能握持并抓 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吸吮。扶成坐时,头也能竖得比较稳。
5个月 这时的小儿俯卧位时会用两手撑起胸部,抬头时间也较长,喜、怒、哀、乐已能显露于色 了。有的婴儿见到母亲会手舞足蹈。婴儿已能开始主动抓玩具,常常会把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吸 吮。扶成坐时,头能竖得相当好。有时已会翻身。
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重新出现时却仍能加以确认,这种确认的过 程称为再认。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注意
• 注意(attention) 是认知活动对一定对 象有选择的集中。
感觉
浅部感觉
视觉
听觉
味觉
嗅觉 皮肤感觉
温觉
冷觉
触觉
痛觉
深部感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记忆
• 记忆(memory) 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 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4个基本过程。
•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 • 保持是记忆过去的信息在头脑中得以巩固的过程。 • 再现也称回忆,是对已存储的信息进行提取,使
之恢复活动。 • 已存储的信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被提取,但当被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社会知觉
• 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是人对客 体的认知和认识过程。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 第六章 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
第六章 婴幼儿期认知功能发育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 际得分
感觉(sensation) 是一定的物质运动作用于感觉器
官并经过外界或身体内部的神经通路传入脑的相应 部位引起的意识现象,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
知觉(perception) 是视觉、听觉、皮肤感 觉、动 觉等协同活动的结果 ,具有整体性、恒常性、选
择性和理解性等基本特征 。
• (1)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 性的感知。
• (2)空间知觉:是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 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 (3)运动知觉(movement perception) 即动 觉,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运动和位置状态 的感觉。
目录
第一节 认知功能发育规律 一、认知功能概述 二、认知功能的发育 三、婴幼儿上肢功能与认知发育的关系 四、游戏与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 五、影响因素及异常发育
第二节 认知功能发育评定 一、新生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 二、婴幼儿认知功能发育评定
第六章 目录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 社会知觉中有关对他人知觉的内容又 称为人际知觉,即个体对他人的感知、 理解与评价。包括对他人表情、性格 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和 对行为原因的认知等。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二)认知功能的特点
多维性 相对性
整合性 认知 联想性
先占性 发展性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 注意能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 思维敏锐从而使行动及时、准确,是 获得知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
• 注意的方向和强度受客观刺激物特点 的影响,也受个人知识经验以及个性 特征的制约。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思维
• 思维(thinking) 是内在知识活动的历程,在 此历程中个人运用贮存在长期记忆中的信 息,重新予以组织整合,从纵横交错的复 杂关系中,获得新的理解与意义。
• 思维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反映的是客 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 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第一节 认知功能发育规律
第六章 第一节
考评项目 赋标准 分,对 照考评 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一、认知功能概述
(一) 基本概念
认识过程建立在感知觉基础上,通过记 忆、思维、概括、推理、想象而完成对外界 事物本质的把握及其规律性的了解。 1.感觉(sensation) 2.知觉(perception) 3.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4.记忆(memory) 5.注意(attention) 6.思维(think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